部编版语文课件《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秋ຫໍສະໝຸດ Baidu
古风
诗无定句
中 古体诗
句无定字
国
古
乐府诗
代 诗
律诗 五言
歌
唐诗
七言
绝句
格律诗 宋词
元曲
• 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五言诗句一 • 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如:
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 • 合,青山/郭外/斜。
七言诗句一般按“2、2、2、1”或“2、2、1、2” 的 • 音节划分。如: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品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 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
读 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
欣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 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
赏 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
海的辽阔、壮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荒凉 古道 西风 瘦马
凄冷 异乡奔波之苦
人瘦
凄凉、汹涌澎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什么时间?
点明全文的感
在什么地方?
情基调:愁
什么人?
什么感情?
天涯游子的 思乡之苦
断夕 肠阳
人西 在下
天,
涯
思想感情
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 故乡的凄凉愁苦之情。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
想象,抒写了友情,给予抽 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他 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 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 物,使之具有同样的感情, 也就是使之有人格化,乃是 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 点之一。想象惊人,气概超 逸,笔势灵动充分的显示出 李白的艺术个性。
乡海潮 客 书日平 路 何生两 青 处残岸 山 达夜阔 外 归江风 行 雁春正 舟 洛入一 绿 阳旧帆 水 边年悬 前
日语文月之七年行级,上若册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名句、主旨句)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出自沧 海之中,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出自沧海 里面。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 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 气势和威力。表达了曹操的博大胸怀 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1、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
观察对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叙事)
抒写 伟壮
观
、 ﹃
沧
观
沧
海海
﹄
2
水: 澹澹
山岛: 竦峙 树: 丛生 草: 丰茂 风: 萧瑟 波: 涌起
海水及山
岛之景
(
(实景) 写
景
)
大丽 抱景 负色 。,
展 开 阔 胸
怀
3、感
日月:运行--出其中 星汉:灿烂--出其里
想象奇特 胸怀博大
,
(互文见义) (虚景)
主题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 象,抒发作者的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作者 简介:
•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往来于
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 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 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
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 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 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 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 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 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 《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 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梁甫吟》、《早 发白帝城》等多首。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 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 “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远,道路之 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 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 明月吧,伴随你走到夜郎以西!
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 怀·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 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所有这些, 真切的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 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主观情感。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读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欣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赏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 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 大景表现了出来。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为什么作者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 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 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 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诗人 只好把满腔的悲愁托付与普照 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隔数千 里的天涯沦落人。
你从那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 的龙标偏远的?
诗中哪一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 感情?
登上临册
水波动荡 的样子
多么
秋风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把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诗意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 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 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赏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小结: 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 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 胸襟。
青山外,绿水前 (充满 行、见 一帆悬,两岸阔 春意)
(对偶) 海日生,江人年
次北固山下
语文天七年净级 沙上册 秋思
马致远
元代曲作者
曲牌名 题目
元曲中的小令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作者简介
• 马致远,号东篱, 元代大都人,著名 的杂剧和散曲作家。
• 与关汉卿、白朴、 郑光祖合称为“元 曲四大家”。
• 代表作:杂剧《汉 宫秋》。因小令 《天净沙·秋思》脍 炙人口,被称为 “秋思之祖”。
给下面的图片配上诗句
水语文何七澹年级澹上,册 山岛竦峙。
“澹澹”,形容大海水波荡漾的样子。 “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 词。大海上水波荡漾,山岛突兀耸立, 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 神奇壮观。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 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 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 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 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 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 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本诗借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 情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
想象,抒写了友情,给予抽 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他 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 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 物,使之具有同样的感情, 也就是使之有人格化,乃是 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 点之一。想象惊人,气概超 逸,笔势灵动充分的显示出 李白的艺术个性。
标题解说
从标题中你 都得到了那些 信息?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止不住的在 啼叫。
首句写景兼写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屋顶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 的子规,即含有漂零之感、离别之 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 入景。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 要经过五道小溪。(辰溪,西溪, 巫溪,武溪,沅溪)
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
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
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
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
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
读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欣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 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得胜而归的曹操,踌躇
满志,意气昂扬,雄心曹勃勃操,一心想着统一天下
的宏伟事业。
语文
七年级
向东
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 断肠人在天涯。
同与异 秋
思 豪迈、乐观
想 感
雄伟抱负
情 博大胸怀
写 借景抒情
作 手
寓情于景
法 景情交融
思
想 凄凉、愁苦
感 情
思乡之情
描写大海吞吐日 月、包蕴万物的
壮丽景象,
小结
《观沧海》
《天净沙·秋思》
秋天傍晚 凄凉冷落 的景象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夕 肠阳 人西 有下 天, 涯
秋思
赏析
枯枯 藤 老老树 昏昏鸦
衰亡、肃杀的秋色
这景色有没有藏着
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作者的什么感情呀?
景中有情
勃勃生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小桥
流水 人家
别人的家,我的 家在哪里?
幽雅、悠闲、恬静、温馨 但是
烘托游子 思家之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律 1.共有八句 诗 的 2.二、四、六句押韵 特 征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识记诗、曲的相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观沧海》等四首诗、曲。 2.在吟读、背诵中感受诗、曲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观沧海
作者:曹操
• 曹操(155-220),即 魏武帝。字孟德,沛国 谯郡(现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 事家、诗人。汉献帝时 官至丞相,后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 为魏武帝。他在文学上 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和散 文,尤善诗歌,其风格 以慷慨悲壮见称。有 《曹操集》。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秋ຫໍສະໝຸດ Baidu
古风
诗无定句
中 古体诗
句无定字
国
古
乐府诗
代 诗
律诗 五言
歌
唐诗
七言
绝句
格律诗 宋词
元曲
• 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五言诗句一 • 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如:
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 • 合,青山/郭外/斜。
七言诗句一般按“2、2、2、1”或“2、2、1、2” 的 • 音节划分。如: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品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 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
读 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
欣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 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
赏 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
海的辽阔、壮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荒凉 古道 西风 瘦马
凄冷 异乡奔波之苦
人瘦
凄凉、汹涌澎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什么时间?
点明全文的感
在什么地方?
情基调:愁
什么人?
什么感情?
天涯游子的 思乡之苦
断夕 肠阳
人西 在下
天,
涯
思想感情
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 故乡的凄凉愁苦之情。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
想象,抒写了友情,给予抽 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他 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 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 物,使之具有同样的感情, 也就是使之有人格化,乃是 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 点之一。想象惊人,气概超 逸,笔势灵动充分的显示出 李白的艺术个性。
乡海潮 客 书日平 路 何生两 青 处残岸 山 达夜阔 外 归江风 行 雁春正 舟 洛入一 绿 阳旧帆 水 边年悬 前
日语文月之七年行级,上若册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名句、主旨句)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出自沧 海之中,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出自沧海 里面。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 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 气势和威力。表达了曹操的博大胸怀 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1、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
观察对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叙事)
抒写 伟壮
观
、 ﹃
沧
观
沧
海海
﹄
2
水: 澹澹
山岛: 竦峙 树: 丛生 草: 丰茂 风: 萧瑟 波: 涌起
海水及山
岛之景
(
(实景) 写
景
)
大丽 抱景 负色 。,
展 开 阔 胸
怀
3、感
日月:运行--出其中 星汉:灿烂--出其里
想象奇特 胸怀博大
,
(互文见义) (虚景)
主题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 象,抒发作者的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作者 简介:
•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往来于
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 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 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
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 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 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 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 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 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 《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 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梁甫吟》、《早 发白帝城》等多首。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 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 “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远,道路之 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 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 明月吧,伴随你走到夜郎以西!
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 怀·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 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所有这些, 真切的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 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主观情感。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读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欣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赏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 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 大景表现了出来。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为什么作者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 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 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 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诗人 只好把满腔的悲愁托付与普照 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隔数千 里的天涯沦落人。
你从那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 的龙标偏远的?
诗中哪一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 感情?
登上临册
水波动荡 的样子
多么
秋风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把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诗意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 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 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赏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小结: 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 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 胸襟。
青山外,绿水前 (充满 行、见 一帆悬,两岸阔 春意)
(对偶) 海日生,江人年
次北固山下
语文天七年净级 沙上册 秋思
马致远
元代曲作者
曲牌名 题目
元曲中的小令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作者简介
• 马致远,号东篱, 元代大都人,著名 的杂剧和散曲作家。
• 与关汉卿、白朴、 郑光祖合称为“元 曲四大家”。
• 代表作:杂剧《汉 宫秋》。因小令 《天净沙·秋思》脍 炙人口,被称为 “秋思之祖”。
给下面的图片配上诗句
水语文何七澹年级澹上,册 山岛竦峙。
“澹澹”,形容大海水波荡漾的样子。 “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 词。大海上水波荡漾,山岛突兀耸立, 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 神奇壮观。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 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 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 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 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 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 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本诗借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 情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
想象,抒写了友情,给予抽 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他 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 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 物,使之具有同样的感情, 也就是使之有人格化,乃是 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 点之一。想象惊人,气概超 逸,笔势灵动充分的显示出 李白的艺术个性。
标题解说
从标题中你 都得到了那些 信息?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止不住的在 啼叫。
首句写景兼写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屋顶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 的子规,即含有漂零之感、离别之 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 入景。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 要经过五道小溪。(辰溪,西溪, 巫溪,武溪,沅溪)
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
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
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
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
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
读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欣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 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得胜而归的曹操,踌躇
满志,意气昂扬,雄心曹勃勃操,一心想着统一天下
的宏伟事业。
语文
七年级
向东
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 断肠人在天涯。
同与异 秋
思 豪迈、乐观
想 感
雄伟抱负
情 博大胸怀
写 借景抒情
作 手
寓情于景
法 景情交融
思
想 凄凉、愁苦
感 情
思乡之情
描写大海吞吐日 月、包蕴万物的
壮丽景象,
小结
《观沧海》
《天净沙·秋思》
秋天傍晚 凄凉冷落 的景象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夕 肠阳 人西 有下 天, 涯
秋思
赏析
枯枯 藤 老老树 昏昏鸦
衰亡、肃杀的秋色
这景色有没有藏着
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作者的什么感情呀?
景中有情
勃勃生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小桥
流水 人家
别人的家,我的 家在哪里?
幽雅、悠闲、恬静、温馨 但是
烘托游子 思家之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律 1.共有八句 诗 的 2.二、四、六句押韵 特 征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识记诗、曲的相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观沧海》等四首诗、曲。 2.在吟读、背诵中感受诗、曲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观沧海
作者:曹操
• 曹操(155-220),即 魏武帝。字孟德,沛国 谯郡(现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 事家、诗人。汉献帝时 官至丞相,后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 为魏武帝。他在文学上 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和散 文,尤善诗歌,其风格 以慷慨悲壮见称。有 《曹操集》。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