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一二单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假期辅导模拟测试政治测试试题说明:第一卷35个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第二卷2个大题.每个15分,共计100分,认真答卷,认真书写,字迹潦草当错误答案论处。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2.之所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 A.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哲学社会科学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D.哲学社会科学只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此回答3~4题。
3.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 )A.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B.人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D.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H枞自然的属性与规律4.材料中人们对自然的逐步认识过程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正确的 D.由于阶级立场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不同5.“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这种观点 ( )A.是神创论的典型观点B.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C.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D.肯定了人的意志的能动作用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 )A.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B.意识是否反作用于物质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D.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7.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8.“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9.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从2009年7月1日起,所有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1-2单元第Ⅰ卷(共40小题,共70分)一、判断题:阅读各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推动着具体科学的进步。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7.意识对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8.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凡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lO.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13.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是A.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4.有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③属于可知论④是形而上学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5.下列说法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一观点类似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理生万物16.客观唯心主义错误在于A.认为原子的属性是物质的属性 B.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C.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D.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A.自然界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18.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围的有①电磁场②党的基本路线③市场经济④人脑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9.《列子·天瑞》篇记述:古代杞国有一人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愁得生了一场大病。
高二政治学必修四第二单元复习试题

高二政治学必修四第二单元复习试题【篇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解析:从实践的含义可知,选B项。
答案:B2.我国通过制定“十二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
答案:D3.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寓公真蠢,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社会历史性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性D.实践的主观性解析: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它们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愚公移山之所以没用炸药,不用车运,是因为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
答案:A4.*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这段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理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解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A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解析:伽利略通过自由落体试验*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答案:C6.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D.真理是主观的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5分,共计20分)1.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
”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2.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可见()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3.一艘轮船在航行中突然遇到暴风雨,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缺少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暗讽4.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这表明()①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思考而形成的科学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5.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对这里“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6.2010年10月9日上午1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二单元选择题.doc

B.可知论 D.辩证不可知论 形而上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 B 、①②④⑤ C 、②④⑤ 命里无时莫强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D 、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C.②④D.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单项选择题:1、 哲学是A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 、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 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4、 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
”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 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柏拉图、工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D. 一元论与二元论 5、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朱熹说:“理生万 物,” “理主动静”。
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6、 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⑤存在即被感知A 、①②③④7、 “命里有时终须有, 13级理科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练习题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
此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8、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 个对子”相对应的是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A. ①③B.③④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 C. “物是观念的集合”D. 10、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高中政治必修四半期考试(一二单元)试题和答案

高二年级政治必修四半期考试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据此回答2-3题。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互为一体、相互决定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④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4.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中美双方举行能源政策对话,在提高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合作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盲目征服自然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6、上述材料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自然界是不可以改造的C.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能够驯服自然界D.自然界是变化多端的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8、“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高中必修四政治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中必修四政治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决定力量C. 政治是经济的反映,经济是政治的表现D. 政治与经济相互独立,没有联系2. 下列哪项属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A. 文化生活B. 社会生活C. 政治活动D. 经济生活3.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是资本主义国家B.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C. 我国是封建主义国家D. 我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4. 下列哪项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体?()A. 人民群众B. 党政机关C. 社会团体D. 企业单位5. 下列关于民主与专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民主与专政是相互排斥的B. 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对立的C. 民主与专政是相互统一的D. 民主与专政是相互矛盾的6.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国家职能主要是政治职能B. 我国国家职能主要是经济职能C. 我国国家职能主要是社会职能D. 我国国家职能主要是文化职能7.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国家机构是单一的B. 我国国家机构是多元的C. 我国国家机构是独立的D. 我国国家机构是相互依赖的8. 下列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实行一党制B. 我国实行两党制C. 我国实行多党合作制度D. 我国实行多党竞争制度9.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 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C. 我国实行民族分裂政策D. 我国实行民族融合政策10. 下列关于我国宗教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实行宗教歧视政策B.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 我国实行宗教排斥政策D. 我国实行宗教合一政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12. 简述我国国家性质及其特点。
高中必修四政治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中必修四政治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政治必修四是高中的重点学习模块,那么第一单元的知识点你又会了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必修四政治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必修四政治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的这个论断阐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
据此回答第4~5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 专题训练试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江苏卷)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
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网融、网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
由此可见(C)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天津卷)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
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
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D)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1、(江苏卷)25.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
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
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
这表明(D)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2、(天津卷)10.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
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
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A)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认识论1、(全国卷I)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练习含答案

⾼⼆政治必修4第⼀单元练习含答案 单元练习是使⾼⼆学⽣掌握政治必修4第⼀单元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的重要⼿段,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政治必修4第⼀单元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治必修4第⼀单元练习(⼀) 1.有什么样的⽅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 (2015·海南卷,21②) 提⽰:×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法论,世界观决定⽅法论。
2.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 (2014·⼴东卷,33D) 提⽰:× 哲学有科学与⾮科学之分,以⾮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会犯错误。
3.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2013·天津卷,7D) 提⽰:× 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4.世界观揭⽰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2013·⼴东卷,33D) 提⽰:× 哲学揭⽰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 (2012·上海卷,17A) 提⽰:× 哲学有科学与⾮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切科学之上的。
6.理想信念对“双百”⼈物的成长起决定作⽤。
() (2010·江苏卷24A) 提⽰:× ⼈们的⼀切活动都是在世界观指导下进⾏的,世界观影响⼈的成长。
7.哲学来源于⼈们形成的世界观。
() (2012·江苏卷,25B) 提⽰:× 哲学来源于实践。
8.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 (2011·⼴东卷,33B) 提⽰:× 研究活动都是⾃觉或不⾃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的。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标准。
高中政治必修4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第一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
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结与总和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④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②错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进步,故选①③;题干没有涉及哲学的指导作用,④不选。
2.“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景物”属于物质,“感情”属于意识,题干中的两种分歧实质上是在争论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故选C项;B、D两项属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A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3.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实践性B.灵活性C.革命性D.科学性,题干材料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故选C项。
4.庄子曰:“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与这一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选C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不符合题意;“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体现辩证法观点,B项不符合题意;“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转化,D项不符合题意。
5.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哲学与生活一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0*2=80分)1、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①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②“理”是万物的主宰③吾心即是宇宙④万物起源于水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2、励志歌曲《蜗牛》歌词写道:“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体现了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主观能动性具有决定作用C.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D.社会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3、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
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A. 可知性B. 客观实在性C. 永恒性D. 矛盾同一性4、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5、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6、“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了“正能量”标签。
从哲学的角度看正能量()①传播是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的表现②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③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④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这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8、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
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A、意识依赖于物质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人能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A. 智慧之学B. 科学的世界观C. 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D.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答案】D【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的功能和作用而没有涉及哲学的含义没有涉及哲学是智慧之学B表述错误哲学与世界观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哲学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C表述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可以被掌握的D符合题意材料中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说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故选D2.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观点()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否定了彻底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③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④与“动不舍静”观点是根本一致的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3.真正推动哲学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说明()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D. 具体科学可以取代哲学【答案】BA选项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D选项表述均错误故选B4.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投资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渐树立起一些能经得住漫长岁月考验的哲学信念”这说明()A. 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B.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 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D. 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答案】B【解析】“一个投资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渐树立起一些能经得住漫长岁月考验的哲学信念”这说明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B适合题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A是不科学的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C是错误的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是错误的故选B5.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①错误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们幸福的一个条件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但并不体现辩证唯物主义②正确“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③错误本题中“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强调的是外界条件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不是夸大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④正确题中“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6.《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 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答案】B【解析】B正确“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体现的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故入选A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但材料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体现的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C错误不可知论是指意识不能正确反映物质但材料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体现的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D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是唯物主义观点且材料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体现的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故选B7.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 ②③B. ②④C. ①②D. ①③【答案】B【解析】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不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①错误材料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②正确哲学并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③错误材料表明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④正确故选B8.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这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②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人是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A. ①→④→②B. ③→④→②C. ③→②→④D. ②→①→③【答案】B【解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就是说万物都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排在第一④是费尔巴哈的名言此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故排在第二②是恩格斯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故排在第三综上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这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③→④→②故选B9.2018年2月26日据futurism网站报道有科学家发现在月球地表下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之后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空间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的证据显示月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十分广泛但和地球上的水不太一样这一发现表明()①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②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③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④不可知论者是不存在的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体现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②③符合题意研究发现月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十分广泛但和地球上的水不太一样说明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④错误不可知论者是存在的10.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云“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下列观点与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最一致的是()A.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B. 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 物是观念的集合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答案】C【解析】材料“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从哲学派别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因此与此一致的是物是观念的集合 C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人病则忧惧忧惧现鬼出”属于无神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题意不一致BD不合题意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选C11.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附近发生6.0级地震在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四川多地的电视屏幕、社区广播实现了地震预警“倒计时” 大陆地震网对此次地震的成功预测印证了()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④一切物质都具有可知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解析】大陆地震网对地震成功的预测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选择②④①③说法与材料不符故选D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答案】C【解析】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A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但不是唯心主义的主张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D属于不可知论故选C13.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①唯心主义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③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B【解析】①错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不是脱节的②符合题意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说明他们不想让神灵决定自己的命运带有唯物主义的倾向③符合题意“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这一观点强调了自己的命运由神灵决定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④错误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故选B14.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①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②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 ①②B. ②③C. ③④【解析】①符合题意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形存则神存”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两者表现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不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不合题意“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辩证法思想④符合题意“沧海变桑田”是辩证法的变化、发展观“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的静止不变观两者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故选D15.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把宇宙中某种绝对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心” 即意识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把宇宙中某种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宇宙统一于“心” 该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不合题意该观点不仅没有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反而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不合题意该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不是客观唯心主义故选D16.(1)“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这种观点()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16.(2)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按图索骥③画饼充饥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①符合题意“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里的观念指的是人的感觉和经验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②符合题意题中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当成世界的本原这错误地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③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不合题意题中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是客观唯心主义【答案】A②③符合题意按图索骥画饼充饥属于唯心主义④不合题意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7.有体系的哲学不一定具有科学性、话语权但是任何一个具有科学性、话语权的哲学一定有自己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这表明()①哲学具有科学性的体系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③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④时代脉搏需要真正哲学去把握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B【解析】①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②错误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这表明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时代脉搏需要真正哲学去把握故选B18.对哲学“两个对子”与“两大基本派别”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形而上学结合②在哲学史上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③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要么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④相对于哲学两大基本派别而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意义A. ①④B. ②③C. ②③④D. ②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该项表述错误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思想附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辩证法的思想附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②③④符合题意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与“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在哲学史上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形而上学要么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相对于哲学两大基本派别而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意义故选C19.长期以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但最终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这是因为()①唯物主义必须与辩证法结合唯心主义必须与形而上学结合②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可能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④对世界存在状况的认识从属于对世界本质的认识A. ①②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哲学只有两大阵营的原因在于对世界存在状况的认识属于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对世界的变化发展状况的认识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可能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只有先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才能进一步回答世界的发展变化情况③④两项符合题意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而不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要么与辩证法结合,要么与形而上学结合①项观点错误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不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②项观点错误故选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0.南北朝时期范缜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十八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说“我说我写字的桌子存在就是说我看见它摸到它”从哲学上看范缜和贝克莱分别属于什么派别?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歧及根本观点是什么?【答案】第一小问范缜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贝莱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第二小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意识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解析】本题要求从哲学上看范缜和贝克莱分别属于什么派别?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歧及根本观点是什么?第一小问范缜和贝克莱分别属于什么派别?属于简单的问答试题材料“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材料“我说我写字的桌子存在就是说我看见它摸到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第二小问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歧及根本观点是什么?属于简单的问答试题根据书本原理知识即可组织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现代领导者必须具有哲学头脑千学万学不离哲学毛泽东等我国历届领导人都提倡学习哲学共产党的干部为什么与众不同?就是因为有哲学头脑”该观点强调了哲学()A. 促进世界发展B. 是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C. 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向导D.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答案】C【解析】我国历届领导人都提倡学习哲学都有哲学头脑强调了哲学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向导故选C项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是促进作用 A项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不是综合科学 B项表述错误材料强调哲学的指导作用 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说法属于世界观的是()①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②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③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都是人们对世界存在状态的观点属于世界观③④不合题意“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人们关于改造世界的观点不属于世界观故选A3.2017年5月8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的典故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们()A.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大道B. 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D. 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典故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 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大道B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法指导D说法错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4.(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4.(2)下列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答案】C【解析】本体属于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ABD不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D【解析】A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错误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D正确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5.下列选项能够恰当反映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排序是()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③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③→①→④【答案】B【解析】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故①→③→④分别对应正确故选B6.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 也就是“事后诸葛亮” 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 也就是“事前诸葛亮” 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 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 这是因为它可以()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A. ②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B【解析】社会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是指社会需要真正的哲学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并且可以指导社会变革推动时代的步伐因此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对旧制度与旧思想不能全盘批判必须辩证批判③错误哲学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选B7.在哲学史上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坚持可知论观点只有少数哲学家坚持不可知论观点坚持可知论的哲学家()A. 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 正确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C. 都是站在唯物主义阵营的D. 其观点是大胆的猜想没有科学依据【答案】A【解析】A正确坚持可知论的哲学家认为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不符合题意唯物论者正确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C不符合题意可知论的哲学家不一定都是站在唯物主义阵营的D不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大胆的猜想没有科学依据故选A8.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属于()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答案】A【解析】19.下面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要命令自然要必须服从自然③万物独化物各自生④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A【解析】①符合题意“量力而行”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尽力而为” 认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了意识的反作用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②符合题意“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意为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属于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③不合题意“万物独化物各自生”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不能体现辩证法的观点④不合题意“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但没有认识到意识的反作用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体现辩证法的观点10.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①唯物主义的态度②唯心主义的态度③客观地看待事物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 在这个事例中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依据客观事实对事物作出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态度做到了客观地看待事物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 选项②④的表述符合事例中富人的行为但不符合题目要求不选故本题选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恩格斯说“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整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如何理解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答案】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解析】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12.①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②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理解?【答案】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②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解析】本题为简答题根据所学回答即可13.(1)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什么作用?13.(2)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18世纪法国战斗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主义具体表现在科学、宗教、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的作品和思想无不称颂世俗以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灵反对来世和禁欲肯定人本身和现世生活人文主义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要求科学为人生谋福利要求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古时期的宗教束缚他们的这些思想和行为都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里冲击了宗教和封建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对于继承古代优秀遗产、打破教会权威、消除封建愚昧进而拓宽近代科学、文化、艺术和思想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意义为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主义社会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主义具体表现在科学、宗教、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的作品和思想无不称颂世俗以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灵反对来世和禁欲肯定人本身和现世生活人文主义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要求科学为人生谋福利要求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古时期的宗教束缚他们的这些思想和行为都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里冲击了宗教和封建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对于继承古代优秀遗产、打破教会权威、消除封建愚昧进而拓宽近代科学、文化、艺术和思想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意义为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主义社会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法国启蒙运动最著名的代表是以百科全书派为中心的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们既是唯物论者又是战斗的无神论者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解析】法国启蒙运动最著名的代表是以百科全书派为中心的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们既是唯物论者又是战斗的无神论者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14.“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请谈你的看法【答案】①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题目的说法有其合理的一面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解析】本题要求就“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属于评析类主观题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根据设问进行知识定位题中观点可以分为层次“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 从哲学的本义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的观点则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错误的哲学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1.(2015·中原名校联考)曾有位哲人形象地用“圆”描述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好比圆内的部分,哲学则是圆圈本身。
这一比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①哲学与科学研究对象不同②科学研究世界的个体,哲学则关注世界的全部③科学研究世界各领域具体的规律,哲学则关注世界最一般的规律④科学的有机组合就是哲学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①③2.(2015·唐山一中模拟)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
”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
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3.(2015·辽宁省五校协作体模拟)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由此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A.①② B.③④C.②④D.①④4.(2015·衡阳模拟)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下列四个选项均是黑格尔的名言,其中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属于一类的是( )A.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答案B.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C.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D.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5.(2015·成都模拟)“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这说明( )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6.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
这一观点( )A.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认识社会中的不同作用B.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了真正的哲学的本质,是正确的C.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D.肯定了哲学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改造世界的作用7.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黑格尔和柏格森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8.(2015·合肥模拟)近年来,水墨漫画进入寻常百姓视野,人们在欣赏字与画的同时,也品味了幽默和哲理。
下面漫画《心有鱼力就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2015·长春模拟)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这一观点(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10.(2015·南昌模拟)如图横轴Q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P表示工资水平。
AS为劳动力供给实际变化曲线。
当AS1右移至AS3时,就会出现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
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看,这意味着我国企业( )A.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劳动力配置B.要遵循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提高劳动待遇C.要坚持在静止中把握劳动力供求变化D.要创新利用客观规律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11.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13.(2015·银川模拟)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如果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为之动容,就会被视为不忠;一个人如果读了李密的《陈情表》而不为之动情,就会被视为不孝。
现在,我们应该加一句,一个人读了中国近代史而无动于衷,就不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
从哲学上看,这段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②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两种性质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共性的一面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14.(2015·潮州模拟)一切文章皆须有情。
优秀的散文景、事、理皆为情服务,常常“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
散文之所以能够“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是因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④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15.(2015·广州模拟)漫画《如此负重》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尊重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学业搞好C.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学习也具有决定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16.信息失真、夸大负面新闻、传播不良信息等网络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为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倡导主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应在把方向、抓管理、扬正气、树新风、守法纪、探规律、谋发展、建队伍八个方面做好带头的解决策略。
材料表明(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B.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17.中国气象局日前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
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8.(2015·哈尔滨模拟)人的心灵和身体在不停地进行对话。
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
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9.(2015·大庆模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我们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B.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C.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实现D.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实践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20.(2015·赣州市五校联考)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
”杜威的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历史性C.社会性 D.主观能动性21.(2015·太原模拟)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凭经验开药方,在某些方面,这些经验可能不一定非常准确,但都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的,并会根据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没有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会被取消,或者被减量。
这种治疗方法,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实践是经验的产物C.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D.认识需要得到检验和发展22.(2015·惠州一中调研)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区肆虐,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感染总案例数可能超过两万人,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该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西非地区公共卫生设施落后,导致疫情难以控制B.现代医学在疾病防治方面水平较低C.人类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埃博拉病毒是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23.20多年来,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到西部“两基”攻坚,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民生改善。
这说明( )A.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B.认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C.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4.拉丁谚语:真理走到极端便成谬误。
真理走到极端就意味着( )①真理超出了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②真理脱离了自己适用的特定过程③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越自身④真理在实践中被检验是完全错误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25.2014年,国企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此前,我国国企改革已经历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积极探索的过程。
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等改革,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30多年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改革尚未成功,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从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对国企改革的认识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26.湿地是地球的肾。
近年来,我们对于湿地保护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一味地追求原始,存在“打破旧世界、回复原生态”的冲动。
时空变化是不可能复原的,盲目追求原始的生态环境就像春秋时代楚人“刻舟求剑”一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