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治疗ppt课件
等变化及皮下气肿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 对小的穿孔,可保守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胃肠
减压,补液,消炎等处理。如镜下明确穿孔者可用止血夹 夹闭。 3. 对小的穿孔,经内镜下处理后,需继续观察有无继发穿孔 的表现。 4. 对内科不能处理者,需X线透视明确穿孔部位,为外科手 术提供依据。
Best Practice and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 2007, 21 ( 6):921-945
我国胃癌诊治现状
胃癌分期与5年生存率 • 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早期胃癌生存率达90%以上
早期内镜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 Nd:YAG 激光治疗 钬激光治疗) 微波凝固治疗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EMR即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 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是对扁平隆起性病变 (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 肉经内镜下措施(注射和吸引)使病变与 其固有层分离,造成一假蒂,然后圈套电 切的技术。
上消化道早癌 内镜治疗进展
减压,补液,消炎等处理。如镜下明确穿孔者可用止血夹 夹闭。 3. 对小的穿孔,经内镜下处理后,需继续观察有无继发穿孔 的表现。 4. 对内科不能处理者,需X线透视明确穿孔部位,为外科手 术提供依据。
Best Practice and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 2007, 21 ( 6):921-945
我国胃癌诊治现状
胃癌分期与5年生存率 • 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早期胃癌生存率达90%以上
早期内镜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 Nd:YAG 激光治疗 钬激光治疗) 微波凝固治疗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EMR即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 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是对扁平隆起性病变 (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 肉经内镜下措施(注射和吸引)使病变与 其固有层分离,造成一假蒂,然后圈套电 切的技术。
上消化道早癌 内镜治疗进展
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下治疗PPT课件
流行病学-胃癌发病率
我国胃癌2008年新发病 例464439余例,年龄标 化发病率29.9/10万
韩国胃癌2008年新发病 例27098万余例,年龄 标化发病率41.4/10万
日本胃癌2008年新发病 例102040余例,年龄标 化发病率31.1/10万
流行病学-胃癌病死率
我国胃癌2008年死亡病 例352315例,年龄标化 死亡率22.3/10万
三、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技术进行肌切 开的内镜微创新技术。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 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 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
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下治疗
概 述
消化道恶性肿瘤
食管癌
胃癌
结直肠癌
概 述
Most frequent cancers: both sexes of the world
胃肠道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GLOBOCAN 2008
概 述
Most frequent cancers: both sexes of China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2、一般生活指导; 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 ~ 7天,术中出血者需适当延长卧床天数。避 免用力过猛的动作,防止穿孔及出血。 2)对上消化道病变者,应向患者解释可能1 ~ 2天的咽痛及咽后壁异物 感,几天后可消失。加强口腔卫生。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等变化,观察呕血、黑 便的次数及量、性状及伴随症状。 4、术后及时补液:抑酸药、抗生素。 5、饮食:一般禁食2 ~ 3天,如无腹痛及便血等症状,可48h后进流质饮食, 72h后进无渣饮食1周。 6、出院指导: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按时作息;定期 复查,术后第6及第12个月复查内镜。
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诊早治ppt课件
EMR基本操作
1
范围标志
周边离病灶5mm
生理盐水或甘油果糖
2
局部注射
肾上腺素,
亚甲蓝或靛胭脂
3
切除
4
追加切除
或 APC
5
切除底部观察
电凝、钛铗
6
标本回收、病理
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EMR术
A
B
C
D
食管间质瘤EMR术
胃角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次EMR术
胃窦息肉EMR术
结直肠多发息肉EMR术
A
B
C
D
直肠侧向发育肿瘤EMR术
ESD技术
1
范围标志
2
局部注射
周边离病灶5mm
甘油果糖+亚甲蓝+肾上腺素
3
粘膜切开
4 粘膜下层剥离
5
剥离后处理
6
切除标本处理
电凝、钛铗 是否将标志全切干净
针形切开刀
IT刀
曲棍刀
切开刀 种类
海博刀
弯曲形刀 TT刀
ESD专用透明帽
(DH15GR; Fujinon-Toshiba, Saitama, Japan)
在物镜与导光束或物镜与CCD间装有不同 倍数的放大镜头
一般放大倍数为100倍,最高可达170倍
放大内镜下腺管开口形状
Ⅰ
Ⅱ
ⅢL
ⅢS
Ⅳ
Ⅴ
Ⅰ型:腺管开口呈圆形(Ⅱ正型常:)星形或乳头Ⅲ状L型:大于正常的管形或 ⅢS型:小于正常的管形或Ⅳ圆型形:沟回状或分枝Ⅴ状型:不规则形或无结
大肠腺瘤
内镜诊断 (三) 超声内镜
EMR技术
方法
➢双钳道法 也称为Strip biopsy ➢吸引法 可分为EMR-C及EMR-L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0.05%结晶紫(龙胆紫):吸收性,常用于侵 袭性病变染色。在病变表面滴数滳,然后再用 温水冲洗。最好用链霉蛋白酶。
表1 消化内镜下常用染料
染料类型
被染对象
Lugol’s碘液 (碘+碘化钾) 磷状上皮内的糖原
染色原理
阳性颜色
临床应用
非角化上皮结合碘 深棕色
a) 正常食管磷状上皮着色。 b) 食管磷状细胞癌黏膜、Barrett食管黏膜、柱状上皮和食
(a)普通白光:降结肠0.5cm的小息肉,无明显凹陷。 (b) NBI:NBI+ME见病变中央凹陷,pit pattern为Sano分型的ⅢB型说明可能为浸润性癌, 需进一步行结晶紫染色。
(c)结晶紫染色:腺管开口呈浸润癌特征,但因中央凹陷太小,不肯定,内镜下切除,为 高分化腺癌,再行外科手术.
图 1. 现有结直肠息肉的 NICE 分类
V: microvascular pattern •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SEC) • Collecting venule (CV) • Pathological microvessels (MV)
S: microsurface pattern • 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 (MCE) • Crypt opening (CO) • Intervening part (IP) between crypts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谭庆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诊断
概述
治疗
发现早癌的内镜诊断技术
白光内镜检查。
染色内镜检查。
白光放大(ME)。 染色+放大。 ME+NBI (magnified
endoscopy)。 活检
表1 消化内镜下常用染料
染料类型
被染对象
Lugol’s碘液 (碘+碘化钾) 磷状上皮内的糖原
染色原理
阳性颜色
临床应用
非角化上皮结合碘 深棕色
a) 正常食管磷状上皮着色。 b) 食管磷状细胞癌黏膜、Barrett食管黏膜、柱状上皮和食
(a)普通白光:降结肠0.5cm的小息肉,无明显凹陷。 (b) NBI:NBI+ME见病变中央凹陷,pit pattern为Sano分型的ⅢB型说明可能为浸润性癌, 需进一步行结晶紫染色。
(c)结晶紫染色:腺管开口呈浸润癌特征,但因中央凹陷太小,不肯定,内镜下切除,为 高分化腺癌,再行外科手术.
图 1. 现有结直肠息肉的 NICE 分类
V: microvascular pattern •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SEC) • Collecting venule (CV) • Pathological microvessels (MV)
S: microsurface pattern • 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 (MCE) • Crypt opening (CO) • Intervening part (IP) between crypts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谭庆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诊断
概述
治疗
发现早癌的内镜诊断技术
白光内镜检查。
染色内镜检查。
白光放大(ME)。 染色+放大。 ME+NBI (magnified
endoscopy)。 活检
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ppt课件
(6)有症状的十二指肠乳头憩室; (7)X线或内镜检查疑有来自胃或十二指
肠外压迫; (8)有上腹症状,但常规检查未能证实有
胃、十二指肠、肝脏病变而疑有胆道、胰 腺疾病。
.
36
ERCP禁忌症
若病人存在下列情况时则不宜采用ERCP检查: (1)有上消化道梗阻,内镜不能进入十二指肠
降段者; (2)碘过敏者; (3)有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上消化内镜检查
⑤腹部包块,尤其下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 者;
⑥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
⑦结肠切除术后,需要检查吻合口情况者; ⑧需行结肠腔内手术、激光治疗者,如结
肠息肉切除术。
.
16
禁忌症:
①肛门、直肠有严重的化脓性炎症,或疼 痛性病灶,如肛周脓肿、肛裂。
②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 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 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
.
29
.
30
经胃镜治疗 十二指肠支架
.
31
内镜治疗
•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1.胆、胰管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胆总管结石:经十二指肠镜奥迪氏括约肌切 开取石术(EST)(球囊、网篮取石)
3.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管阻塞性疾病:经内镜 鼻胆管引流术(ENBD)
4.胆总管良恶性狭窄:经内镜金属、塑料支 架置入引流术
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
.
1
消化内镜在我国推广应用已有近40年 历史。现已普及到广大乡村医院,极大地 提高了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近些年来, 内镜下息肉摘除、粘膜大活检、食道静脉 曲张的硬化、结扎,支架置入,以及 ERCP基础上的鼻胆管引流、乳头切开、 网篮取石、胆胰管支架等治疗技术也已广 泛应用 。
肠外压迫; (8)有上腹症状,但常规检查未能证实有
胃、十二指肠、肝脏病变而疑有胆道、胰 腺疾病。
.
36
ERCP禁忌症
若病人存在下列情况时则不宜采用ERCP检查: (1)有上消化道梗阻,内镜不能进入十二指肠
降段者; (2)碘过敏者; (3)有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上消化内镜检查
⑤腹部包块,尤其下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 者;
⑥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
⑦结肠切除术后,需要检查吻合口情况者; ⑧需行结肠腔内手术、激光治疗者,如结
肠息肉切除术。
.
16
禁忌症:
①肛门、直肠有严重的化脓性炎症,或疼 痛性病灶,如肛周脓肿、肛裂。
②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 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 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
.
29
.
30
经胃镜治疗 十二指肠支架
.
31
内镜治疗
•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1.胆、胰管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胆总管结石:经十二指肠镜奥迪氏括约肌切 开取石术(EST)(球囊、网篮取石)
3.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管阻塞性疾病:经内镜 鼻胆管引流术(ENBD)
4.胆总管良恶性狭窄:经内镜金属、塑料支 架置入引流术
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
.
1
消化内镜在我国推广应用已有近40年 历史。现已普及到广大乡村医院,极大地 提高了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近些年来, 内镜下息肉摘除、粘膜大活检、食道静脉 曲张的硬化、结扎,支架置入,以及 ERCP基础上的鼻胆管引流、乳头切开、 网篮取石、胆胰管支架等治疗技术也已广 泛应用 。
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断ppt参考课件
40
4/4/2020
41
4/4/2020
42
早癌内镜诊断步骤
第一步是找病变 第二步是区别病变的浸润深度 第三步是区别肿瘤、非肿瘤
4/4/2020
43
32
胃早癌内镜下诊断小结
病变可见分界线 病变里面可见异常血管 病变里面可见异常腺管开口 不能判别早癌浸润的深度
4/4/2020
33
大肠早癌内镜下诊断
3/6/2020
34
4/4/2020
35
4/4/2020
36
4/4/2020
37
4/4/2020
38
4/4/2020
39
4/4/2020
4/4/2020
19
胃早癌内镜下诊断
3/6/2020
20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4/4/2020
21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3/6/2020
变细都是早期11 癌的表现
血管密度不高,活检病理提示乳头状瘤
3/6/2020
所以是非肿12 瘤
血管密度高,直径变粗,是早期癌
3/6/2020
13
井上分类,血管不同形态,病变处
于不同浸润深度
3/6/2020
14
有马分类,A型非肿瘤,B型肿瘤
3/6/2020
15
病变血管扩张、密度很高、有扭曲
4/4/2020
22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讲座PPT课件
NBI放大内镜的IPCL分型及VS分类系统
• 预测病变性质 • 预测病变范围 • 预测病变深度
IPCL分型 -------扩张、扭曲、管径、形态
2011年日本内镜学会食管 IPCL AB分型
VS(vessel plus surface) 分类系统
Yao K,et al. Gastric Cancer 2014
临床症状与肿瘤病变时期关系
临床无症状期: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早期癌
临床症状出现: 进展期癌 晚期肿瘤
目前我国通用的诊疗模式
(称旧模式)
患者因病就医概念 患者来医院时处于临床症状期 可选择治疗: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
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评定
费用:耗资巨大
新模式提出
2009年提出肿瘤诊治新模式: 将肿瘤发现时期提前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
NBI放大指导治疗方式选择
病例 6
病理
活检病理:(食管距门齿31-33cm)鳞 状上皮粘膜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 位癌)
ESD:(食管)鳞状细胞癌(低度 分化),体积1.2*1*0.4cm,侵达
浅肌层,其旁为原位癌,距局部周 边及底部切除面较近
病例 7
活检及手术病理
活检病理:(胃窦小弯)慢性萎缩性胃 炎,中度,伴急性活动,部分腺体 肠上皮化生,部分腺体伴高级别上 皮内瘤变。
NBI能做出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可能省略病理诊 断问题,大幅消减医疗费
(Lgnjatovis、east等,Lancet Oncol 2009;10:1171-8) NBI对咽喉、食管肿瘤存在性或定性诊断,结合放 大对胃及结肠肿瘤定性诊断。
大肠镜检查结合NBI观察,可显著减少活检次数 ---日本社会医疗、诊疗活动分别调查结果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ppt课件
0.1-0.2%美蓝(亚甲蓝):吸收性,常用于腺瘤。
0.05%结晶紫(龙胆紫):吸收性,常用于侵 袭性病变染色。在病变表面滴数滳,然后再用 温水冲洗。最好用链霉蛋白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Conventional white light imaging
பைடு நூலகம்
Indigo carmine chromoendoscopy
vessel caliber between IPCL-V3 (small white arrow) and VN (large white
arrow: T1b or deeper).
20
ppt课件
V: microvascular pattern •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SEC) • Collecting venule (CV) • Pathological microvessels (MV)
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
(D)Atrophic gastritis.
collecting volume
Yao K.22Ann Gastroenterol. 2013;26(1):11-22. ppt课件
(A) C-WLI :erosion (B) M-NBI: a regular microvascular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1
ppt课件
诊断
概述
治疗
2
ppt课件
发现早癌的内镜诊断技术
白光内镜检查。
染色内镜检查。
白光放大(ME)。 染色+放大。 ME+NBI (magnified
endoscopy)。 活检
0.05%结晶紫(龙胆紫):吸收性,常用于侵 袭性病变染色。在病变表面滴数滳,然后再用 温水冲洗。最好用链霉蛋白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Conventional white light imaging
பைடு நூலகம்
Indigo carmine chromoendoscopy
vessel caliber between IPCL-V3 (small white arrow) and VN (large white
arrow: T1b or deeper).
20
ppt课件
V: microvascular pattern •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SEC) • Collecting venule (CV) • Pathological microvessels (MV)
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
(D)Atrophic gastritis.
collecting volume
Yao K.22Ann Gastroenterol. 2013;26(1):11-22. ppt课件
(A) C-WLI :erosion (B) M-NBI: a regular microvascular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1
ppt课件
诊断
概述
治疗
2
ppt课件
发现早癌的内镜诊断技术
白光内镜检查。
染色内镜检查。
白光放大(ME)。 染色+放大。 ME+NBI (magnified
endoscopy)。 活检
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参考幻灯片
靶向活检,提高活检阳性率。 NBI放大下直接诊断,部分可取代病理诊断
32
33
34
可提高内镜成像对比度,清晰显示黏膜表浅的 微血管形态和微细表面结构,其原因有四点:
1. 黏膜内吸收可见光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其对波长 415 nm蓝光和540 nm绿光的吸收最为明显,因此, NBI下血管呈现深色,对比度强。
36
上皮下微血管结构(MV):上皮下毛细血 管网、集合小静脉和病理微血管
黏膜表面微形态结构(MS):腺管边缘上 皮、腺管开口、中间部分,此外还有亮蓝 嵴(LBC)和白色不透光物质( WOS )。
37
胃体型黏膜
胃窦型黏膜
38
腺瘤
早癌
39
40
41
42
43
44
超声内镜
45
进一步诊断手段。 判断肿瘤侵犯深度,鉴别是早期癌还是进
2. 这两种光的波长较短,对黏膜穿透力弱,在黏膜表面 和浅层被反射,可显示浅层微血管结构。
3. 光线在黏膜上皮表面被强反射,能够更好地显示黏膜 的表面形态。
4. 窄谱光源有助于提高图像对比度。
35
由于NBI是采用窄谱光源,故视野很暗。 将NBI和ME结合,才能显示胃黏膜的表面
形态结构和微血管形态,有助于发现异常 黏膜病变。 单纯应用NBI优势不大。
展期癌。 决定治疗手段(ESD、EMR、外科切除)
46
EUS可以清楚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五层回声 结构,可以鉴别病变来源于粘膜层、粘膜 下层,还是壁外压迫,以及有无淋巴结浸 润,准确率可达95%以上。
47
超声内镜探头
超声微探头
直接贴近病灶进行超声检查
通过钳道对病灶进行超声检查
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讲座课件
完整治愈
使患者生存无后顾之忧
消化道内镜查体 ——消化道肿瘤诊疗新模式主力军
美国消化内镜查体开展最早,近几年大肠癌发生 及死亡率明显下降
日本早期胃癌检出率达
中国 ? 一个早癌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基础
医生诊治技术水平: 熟识病变
端设备、靶向活检
七个月后复查
活检病理
(食管)符合鳞状细胞癌,组织取 材表浅。
病例
距门齿
距门齿
病理
(食管)鳞状上皮粘膜轻度慢性发炎,边 缘局部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不 典型)未累及周边及底部切除面。 (食管)鳞状上皮粘膜轻度慢性发炎,局 部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 未累及周边及底部切除面。
病例 第一次胃镜
放大指导治疗方式选择
病例
病理
活检病理:(食管距门齿)鳞状上皮 粘膜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低度分 化),体积**,侵达浅肌层,其旁 为原位癌,距局部周边及底部切除 面较近
病例
活检及手术病理
活检病理:(胃窦小弯)慢性萎缩性胃 炎,中度,伴急性活动,部分腺体 肠上皮化生,部分腺体伴高级别上 皮内瘤变。
病例 诊断治疗
活检病理
(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局部腺体成 轻度异性增生,部分腺体肠上皮化生。 (胃体下段小弯)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局 部腺体肠上皮化生,部分腺体呈高级别上皮内瘤 变。
病例
病理
(胃窦后壁、胃角体侧)慢性萎缩 性胃炎,伴广泛肠上皮化生,部分 腺体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未累及 周边切除面。
早癌比例 早癌检出率
食管胃
多源发癌构成
例
食管胃淋巴瘤
例
胃直肠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课堂PPT)
2020/4/11
(A) C-WLI :erosion (B) M-NBI: a regular microvascular
pattern and a regular microsurface pattern with light blue crest. (C) chronic gastritis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
SECN, RAC, CO, MCE, CV,
2020/4/11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network;
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 (A, B) Normal gastric body mucosa.
crypt-opening;
2020/4/11
25
26
血管袢(CP,sano)分型(佐野分型)
CP分型分为I, II, III型,其中III型又分为A和B两亚型。NBI加放大能有效识别低级别上 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浸润性癌。能有效预测病变的组织学类型。
2020/4/11
27
Modified 3-step strategy of NBI colonoscopy.
临床应用
非角化上皮结合碘 深棕色
a) 正常食管磷状上皮着色。 b) 食管磷状细胞癌黏膜、Barrett食管黏膜、柱状上皮和食
管炎黏膜均不着色。
亚甲蓝
肠道上皮细胞,肠化上皮 细胞
吸收入上皮细胞内
蓝色
甲苯胺蓝
胃或肠内的柱状上皮细胞 胞核差色
自由扩散入细胞
蓝色
a) 食管和胃的肠化上皮、早期胃癌上皮和正常肠道上皮着 色。
T4a: resectable tumor invading the pleur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意味着可以完 全通过内镜下剥离切除方法去除病变达到 完整治愈
使患者生存无后顾之忧
6
消化道内镜查体 ——消化道肿瘤诊疗新模式主力军
美国消化内镜查体开展最早,近几年大肠癌发生 及死亡率明显下降
日本早期胃癌检出率达70% 中国-------------3% ?
一个早癌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多源发癌构成
4例
食管+胃淋巴瘤
1例
胃+直肠
1例
食管进展期癌+胃 1例
22
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炎症? NBI放大IPCL、VS异常应选择? 重复活检、随访?
有报道其存在癌变风险
Kim,S.l,et al, What is the next step for gastric atypical epithelium on histological of endoscopic forceps biopsy? Dig liver Dis,213.45(7):p.573-7.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变
早期癌
高级别上皮内瘤
临床症状出现: 进展期癌 晚期肿瘤
4
目前我国通用的诊疗模式
(称旧模式)
患者因病就医概念 患者来医院时处于临床症状期 可选择治疗:外科手术、化疗、放
疗等
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评定
费用:耗资巨大
5
新模式提出
2009年提出肿瘤诊治新模式: 将肿瘤发现时期提前到低级别上皮内
19
IPCL与肿瘤浸润深度
20
总结3200例患者早期癌检出率及结构比
进展期癌 早癌
食管
48
21
胃
66
34
结肠
37
36
全消化道 151
91
总计 69 100 73 242
早癌比例 早癌检出率
30.4%
0.66%
34%
1.06%
49.3%
1.125%
37.6%
2.84%
其中多源发7例,2.9%
21
食管+胃
23
病例 1
食管早期癌?
炎病 ,理 部: 分食 腺管 体鳞 呈状 轻上 度皮 不粘 典膜 型呈 增月后复查
25
活检病理
(食管32-34cm)符合鳞 状细胞癌,组织取材表浅。
26
病例 1
距门齿25cm
距门齿32cm-34cm
27
ESD病理
(食管25cm)鳞状上皮粘膜轻度慢性发炎, 边缘局部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 不典型)未累及周边及底部切除面。 (食管32-34cm)鳞状上皮粘膜轻度慢性 发炎,局部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 位癌),未累及周边及底部切除面。
14
白光观察与NBI观察的随机对照试验
部位及敏感性 食管 头颈部
白光 55.2% 7.7%
NBI 97.2% 100%
P值 <.001 <.001
Manabu Muto,Keiko Minashi,Tomonori Yano,et al.Early Detection of Superfi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and Esophagus by Narrow Band Imaging: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lin Oncol 28:1566-1572
病理与临床处理
——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的Vienna分类(2002年修订版)
Vienna分类
临床处理
不存在瘤变或异型增生 不确定的瘤变或异型增生 低级别非浸润性瘤变 低级别腺瘤 低级别异型增生 粘膜高级别瘤变
高级别腺瘤或异型增生 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浸润可疑 粘膜内癌 粘膜下浸润癌
选择性随访 随访 内镜切除或随访
28
病例 2 第一次胃镜
(食管距门齿24cm)鳞状上皮粘膜增生,呈充血及急慢性发炎, 粘膜下局部查见平滑肌瘤组织,另查见小片肉芽组织呈急慢性发炎。 免疫组化染色:SMA(+)、CD117(+)、DOG1(-)。
9
如何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
早期癌病灶通常较微小,易受内镜质量影 响,NBI放大内镜可提高清晰度,发现微小 病变
病变多灶性常规活检往往不能“以点代 面”,低估病变, 癌-----高级别、高级别----低级别, 国内外报道低估率最高达78%
高品质内镜靶向活检及ESD技术提高早期 癌检出率
10
7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基础
医生诊治技术水平: 熟识病变 规范操作、时刻警惕发现早期
病变 先进设备:最高端设备、靶向活检 团队协作:病理科——裁判员
外科 麻醉科 出色的护理助手
8
早期胃癌检出现状
日本胃癌中早期胃癌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协和医院应用NBI结合放大内镜和色素内经
技术,使早期胃癌比例由2009年之前10% 以下提高到2011年的30. 39% 我科今年早期胃癌比例34%
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体会
1
消化道早期癌建立发展
1962年日本建立消化道早期癌概念 不断提高检出率 内镜的进步发展
NBI染色、放大内镜——观察、精细诊断
2
消化道癌发展规律
正常粘膜 轻度不典型增生 中度不典型增生 重度不典型增生 早期癌 进展期癌
3
临床症状与肿瘤病变时期关系
临床无症状期:
内镜或外科局部切除
外科手术切除
11
常规活检能否作为病变最后的诊断 选择治疗方法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炎症?
12
2011年有关胃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 欧洲共识指南中推荐
内镜下病灶明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 镜下粘膜切除;治疗的同时可得到更明确 的组织学诊断;
15
NBI放大内镜的IPCL分型及VS分类系统
• 预测病变性质 • 预测病变范围 • 预测病变深度
16
IPCL分型 -------扩张、扭曲、管径、形态
17
2011年日本内镜学会食管IPCL AB分型
18
VS(vessel plus surface)分类系统
Yao K,et al. Gastric Cancer 2014
内镜下病灶边界不明确的低级别上皮内瘤 变,建议随访
13
NBI-放大内镜诊断及治疗的指导
NBI能做出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可能省略病理 诊断问题,大幅消减医疗费 (Lgnjatovis、east等,Lancet Oncol 2009;10:1171-8)
NBI对咽喉、食管肿瘤存在性或定性诊断,结合 放大对胃及结肠肿瘤定性诊断。 大肠镜检查结合NBI观察,可显著减少活检次数 ---日本社会医疗、诊疗活动分别调查结果
使患者生存无后顾之忧
6
消化道内镜查体 ——消化道肿瘤诊疗新模式主力军
美国消化内镜查体开展最早,近几年大肠癌发生 及死亡率明显下降
日本早期胃癌检出率达70% 中国-------------3% ?
一个早癌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多源发癌构成
4例
食管+胃淋巴瘤
1例
胃+直肠
1例
食管进展期癌+胃 1例
22
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炎症? NBI放大IPCL、VS异常应选择? 重复活检、随访?
有报道其存在癌变风险
Kim,S.l,et al, What is the next step for gastric atypical epithelium on histological of endoscopic forceps biopsy? Dig liver Dis,213.45(7):p.573-7.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变
早期癌
高级别上皮内瘤
临床症状出现: 进展期癌 晚期肿瘤
4
目前我国通用的诊疗模式
(称旧模式)
患者因病就医概念 患者来医院时处于临床症状期 可选择治疗:外科手术、化疗、放
疗等
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评定
费用:耗资巨大
5
新模式提出
2009年提出肿瘤诊治新模式: 将肿瘤发现时期提前到低级别上皮内
19
IPCL与肿瘤浸润深度
20
总结3200例患者早期癌检出率及结构比
进展期癌 早癌
食管
48
21
胃
66
34
结肠
37
36
全消化道 151
91
总计 69 100 73 242
早癌比例 早癌检出率
30.4%
0.66%
34%
1.06%
49.3%
1.125%
37.6%
2.84%
其中多源发7例,2.9%
21
食管+胃
23
病例 1
食管早期癌?
炎病 ,理 部: 分食 腺管 体鳞 呈状 轻上 度皮 不粘 典膜 型呈 增月后复查
25
活检病理
(食管32-34cm)符合鳞 状细胞癌,组织取材表浅。
26
病例 1
距门齿25cm
距门齿32cm-34cm
27
ESD病理
(食管25cm)鳞状上皮粘膜轻度慢性发炎, 边缘局部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 不典型)未累及周边及底部切除面。 (食管32-34cm)鳞状上皮粘膜轻度慢性 发炎,局部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 位癌),未累及周边及底部切除面。
14
白光观察与NBI观察的随机对照试验
部位及敏感性 食管 头颈部
白光 55.2% 7.7%
NBI 97.2% 100%
P值 <.001 <.001
Manabu Muto,Keiko Minashi,Tomonori Yano,et al.Early Detection of Superfi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and Esophagus by Narrow Band Imaging: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lin Oncol 28:1566-1572
病理与临床处理
——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的Vienna分类(2002年修订版)
Vienna分类
临床处理
不存在瘤变或异型增生 不确定的瘤变或异型增生 低级别非浸润性瘤变 低级别腺瘤 低级别异型增生 粘膜高级别瘤变
高级别腺瘤或异型增生 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浸润可疑 粘膜内癌 粘膜下浸润癌
选择性随访 随访 内镜切除或随访
28
病例 2 第一次胃镜
(食管距门齿24cm)鳞状上皮粘膜增生,呈充血及急慢性发炎, 粘膜下局部查见平滑肌瘤组织,另查见小片肉芽组织呈急慢性发炎。 免疫组化染色:SMA(+)、CD117(+)、DOG1(-)。
9
如何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
早期癌病灶通常较微小,易受内镜质量影 响,NBI放大内镜可提高清晰度,发现微小 病变
病变多灶性常规活检往往不能“以点代 面”,低估病变, 癌-----高级别、高级别----低级别, 国内外报道低估率最高达78%
高品质内镜靶向活检及ESD技术提高早期 癌检出率
10
7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基础
医生诊治技术水平: 熟识病变 规范操作、时刻警惕发现早期
病变 先进设备:最高端设备、靶向活检 团队协作:病理科——裁判员
外科 麻醉科 出色的护理助手
8
早期胃癌检出现状
日本胃癌中早期胃癌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协和医院应用NBI结合放大内镜和色素内经
技术,使早期胃癌比例由2009年之前10% 以下提高到2011年的30. 39% 我科今年早期胃癌比例34%
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体会
1
消化道早期癌建立发展
1962年日本建立消化道早期癌概念 不断提高检出率 内镜的进步发展
NBI染色、放大内镜——观察、精细诊断
2
消化道癌发展规律
正常粘膜 轻度不典型增生 中度不典型增生 重度不典型增生 早期癌 进展期癌
3
临床症状与肿瘤病变时期关系
临床无症状期:
内镜或外科局部切除
外科手术切除
11
常规活检能否作为病变最后的诊断 选择治疗方法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炎症?
12
2011年有关胃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 欧洲共识指南中推荐
内镜下病灶明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 镜下粘膜切除;治疗的同时可得到更明确 的组织学诊断;
15
NBI放大内镜的IPCL分型及VS分类系统
• 预测病变性质 • 预测病变范围 • 预测病变深度
16
IPCL分型 -------扩张、扭曲、管径、形态
17
2011年日本内镜学会食管IPCL AB分型
18
VS(vessel plus surface)分类系统
Yao K,et al. Gastric Cancer 2014
内镜下病灶边界不明确的低级别上皮内瘤 变,建议随访
13
NBI-放大内镜诊断及治疗的指导
NBI能做出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可能省略病理 诊断问题,大幅消减医疗费 (Lgnjatovis、east等,Lancet Oncol 2009;10:1171-8)
NBI对咽喉、食管肿瘤存在性或定性诊断,结合 放大对胃及结肠肿瘤定性诊断。 大肠镜检查结合NBI观察,可显著减少活检次数 ---日本社会医疗、诊疗活动分别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