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课题名称: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课题主持人:刘晓兵
课题核心组成员:苗颖、尹海峰、卢大根、张涛、安超、马阐国
研究周期:2008年至2011年
结题时间:2011年7月20日
公开出版(发表)的主要成果:(1)《披沙拣金物尽其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的策略》(苗颖、刘晓兵),《历史教学》2011年4月上半月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2)《利用校史整合内容进行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以<从沛中首任校长李昭轩一生看中国现代化历程>为例》(苗颖、刘晓兵)《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8期;(3)《也说楚歌和楚歌题——兼与韩湘萍老师商榷》(刘晓兵),《历史教学》2011年1月上半月刊;(4)《当前乡土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超),《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5)《浅谈史料引用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刘晓兵、苗颖),《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例谈材料的深度剖析和有效利用》(刘晓兵、苗颖),《历史教学》2010年12月上半月刊。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设计突出了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重点,但由于教材内容的容量大、难度大,且远离学生生活,造成了学习者对历史课程的疏远。教学中,若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必须构建课程与他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对教学进行创造性设计,构建让学生亲近,易于接纳的历史课堂。乡土资源就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后,教育界加强了对乡土教育和乡土资源的关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乡土教育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年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一些带有浓郁地方气息的乡土历史教材相继问世。但对于乡土教育工作的需求来说,仍相差甚远。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前的乡土历史教材由于史观落后,史实疏漏,缺乏文化气息,已不能有效开展乡土教学。高中学校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对乡土教育的重视更是远远不够,相关研究还很薄弱,乡土历史教育的现状还远不如人意,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乡土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更是寥若晨星。
本课题的提出是要寻找一条将乡土教育与高中历史必选修课教学相结合的
途径,将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纳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利用本地区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本地名人的事迹、本地历史文化和历史遗存等开展常规教学、探究活动和测量评价,把乡土教育和必选修课教学甚至高考要求纳入到同一轨道上来,借助本地丰富的乡土资源,不断优化历史教学;同时,克服乡土教育不受重视的不利局面,避免单独开设乡土历史课程“夹缝中生存”的尴尬,让学生在学习必选修课的同时,学习了解乡土历史。双管齐下,合二为一,较好的解决历史教学和乡土教育的双重有效性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实践层面,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局限和对策。本课题定位为“有效利用”,是有感于许多乡土资源运用的教学案例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这就需要归纳在运用乡土资源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对策。
2、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有效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新课改的大潮给课堂教学的更新提供了契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才能实现融国家课程与地方特色于一体,融鲜活生动与深刻高效于一体,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
3、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本课题在这方面将探讨①利用乡土资源对教材知识的整合、丰富和创新。②家庭、家族(家谱)、社区、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历史遗存、地方志书、乡风民俗等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③利用教师这一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乡土资源这一相对丰富的物资资源进行整理、甄别、运用的研究。
4、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有效过渡环节。本课题将重点探讨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对家国关系的认识,培育对家庭、对家乡、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5、有关地方志和家谱的发现,搜集,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新课程理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二是乡土资源的开发和乡土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力求寻找两者结合的切入点,以乡土资源提升历史教学,以历史教学实践乡土教育。同时在创造性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提升参研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业务能力。
1、寻求理论支撑,以后现代主义课程学、人本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土教学论、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等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和参考。
2、搭建实践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努力寻找乡土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乡土教育。辅以社会实践和探究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3、丰富乡土资源内容,以本县及周边的历史、民俗、文化、地理、现实类的
乡土资源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并编写及不断完善乡土资料汇编。
4、深入研究,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将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层面,并逐渐形成一种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5、实现成果转化,以教研活动推广课堂教学模式,以资料汇编、论文论著等扩大课题的影响,实现成果转化。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本课题的研究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乡土资源展开,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乡土资源前应对史料进行必要的甄别、辨析,这是有效运用的前提。
用于历史教学的乡土资源除少量地理、民俗、文化类素材外,大部分为本地区的历史资料,由于地方史志多出自“民间”,在史学观念、材料选择、信息解读、逻辑推演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加之乡土情怀驱使下的虚美、隐恶行为,必然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历史”的面貌,给乡土资源的运用带来困难。为使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更加“恰如其分”,向学生传递科学的历史认识,甄别辨析素材就成为了乡土资源运用的保障和必不可少的环节。甄别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甄别史实的真伪。沛县历史悠久,且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联系较多,“散见于经史子集中的沛县资料在全国范围而言,从数量上可算前茅之列。”这些资料和县志以及本县的大多资料是可以采信的,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直接应用。比如讲授“分封制”时,引入宋国和微子就是见诸《史记》等史书并能够与地理相印证的素材。西周时,殷商贵族微子受封于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辖沛地。微子死后葬于沛地东面的一座小山上,小山因之得名微山,周围湖泽得名微山湖(微山湖东部属山东,西部属江苏沛县和铜山县)。又如被称为徐州“两汉”之一的汉画像石(另一为汉墓)近年来大量出土,学界公认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关汉代农耕和商业活动的画像石就是“古代农业”和“古代商业”的很好的教学材料。而近代以来的本地历史,由于相去不远,且有各种材料佐证,大多是真实可用的。
乡土史志中也有些问题模糊不清,众说纷纭,需要我们使用时认真推敲。在讲“百家争鸣”时,使用沛县汉城公园“老子隐居处”景观就需谨慎。《庄子》中数次提到老子隐居于沛,如“孔子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天运》)等。沛县人据此修建了老子隐居处,有的学者认为老子隐居的“沛”就是今天的沛县,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庄子所说的“沛”在今河南境内(如马叙伦等),争议颇大,教师在课堂上为避免史实错误,应指出老子隐居于沛是说法之一。在讲“郡县制”时,可以联系沛县的建县问题,但这又有战国设置和秦设置两种说法需要说明,在讲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时,常举活跃于微山湖畔的“铁道游击队”为例,但在长期流传中(如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早已混淆了“铁道游击队”和湖西军分区领导的另一支抗日武装“微湖大队”的活动,使用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