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初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联系现实,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新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世界近代历史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如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原因,蒸汽机的改进,工厂制度的确立等。

因此,教学中还要借助图片、相关史料的帮助,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史实,深入浅出,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法: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过目不忘中国的铁路建设始于清朝末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20年8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3.6万千米。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今天,中国铁路已经进入“高铁时代”。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车是谁发明的吗?工业革命到底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心中有数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1)最早的国家——英国。

教师提问:你知道棉花、羊毛制作成衣服需要经过哪些工序吗?提示:纺线→织布→裁剪→缝制。

教师过渡:纺纱、织布均为纺织业领域,所以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便是棉纺织业。

(2)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材料展示: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他在机梭底下装上轮子,织工只要拉动牵引梭子的细绳,就能使机梭飞快地穿过织机下方的木板,把棉线从这头带到那头。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3)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内容:
(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时间轴。
(2)设计一些关于工业革命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目的:
(1)巩固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变革,深入剖析其影响。
(3)组织实地考Βιβλιοθήκη ,让学生了解当地工业发展历程,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的兴趣,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如制作科技发明时间轴、小组分享科技发明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要求如下:
(1)论题自选,围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
(2)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评价。
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一份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的手抄报,要求如下:
1.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兴趣浓厚,但对其背后的社会变革和影响认识不足。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技发明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史料分析、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它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影响和内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了解到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技术创新以及它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新技术、新现象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变化,加深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搜集相关资料。

3.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它为什么会在英国发生?”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业的变革、铁路交通的发展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业革命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深入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

2.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启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材和相关教案。

2.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参考资料:准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业的变革、铁路交通的发展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

(2)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分析材料,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欧洲大陆经历革命动荡之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技术和产业变革,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英国开始摆脱了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变成一个机器轰鸣、厂房林立的工业国家。

这一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二、新课讲授。

(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找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及名称。

学生回答:时间:1765年。

发明者:英国的哈格里夫斯。

名称:珍妮机。

2.教师提问:珍妮机的问世是否具有必然性。

为什么?学生回答:具有必然性。

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贸易发展迅速,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为了提高产量,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使织布用的棉纱发生紧缺,棉纺织业急需能纺出大量棉纱的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教师总结: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通过殖民掠夺、贩卖黑奴、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市场,随着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珍妮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所以说它的发明是一种必然。

3.教师提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这些机器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使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完成了一次巨大飞跃,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
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工业革命的 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 生的直观感受。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 学习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信 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 计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背景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社会变革
01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前的技术积累
03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本 节课的学习重点和任务。
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深入探究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 发明或事件,探讨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鼓励学生 互相交流、分享观点,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案例分析
选取几个典型的工业革命时期的案例,如纺织业、蒸汽机 的发明等,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原 因和影响。
作业和测验
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握情况 和应用能力。
项目或作品展示
要求学生完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项目或作品,如研究报告、 创意展示等,以展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及时反馈
在课后或作业批改后,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 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九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3.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从能力上来说,要能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虽处在学业压力较重的学段,但是经过两年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的默契培养,学生依然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对历史课堂期待无限,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

教师在充分展示学科魅力的同时,依旧要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见微知著培养其分析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六、教学过程导入:直接导入。

讲述工业革命的概念,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①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③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发明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发明及影响,认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及影响。

2.主要发明及其对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发明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图片、资料和发明成果。

2.视频:准备相关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

3.课前作业: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详细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主要发明及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操练(10分钟)以具体发明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优质课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二)地位:1.在九年级上册中,承上启下:新航路的开辟、早起殖民扩张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率先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与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主义在此背景下诞生。

2.在整个世界史中,开启工业化时代: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世界逐渐成为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整体。

认识到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

2.了解珍妮机、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史实。

3.理解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工厂制度的产生。

4.认识到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果和影响。

四、教学难点工厂制度的产生和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探究新知老师: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给出的材料,这是我们课本上第七单元单元提示上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材料中获得那些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呢?学生:讨论发言老师:根据材料中显示的信息,我们来思考这三个问题?1.为何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2.工业革命的进程如何?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正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预习以及单元提示,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完善内容,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英国开始领域:棉纺织业先看第一个大问题:1.为何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师:预习的同学会发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绝大多数都是来在英国,难道是英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聪明吗?生:谈论发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作业与评价:
(1)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思考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2)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分析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革。
4.联系我国工业发展:简要介绍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以及我国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和挑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创造是如何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尊重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3.感受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培养全球史观和国际视野;
4.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影响及其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2.难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的影响;理解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影响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情景。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它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回顾工业革命的定义、背景及起止时间,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2.详细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如珍妮机、蒸汽机车、纺织机械等,并分析这些发明和创新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影响。
2.难点:理解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变革原因,掌握工业革命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意义。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论文内容需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影响等方面。
2.收集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文献等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和重要成果。要求手抄报内容丰富、设计美观,体现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2.对于难点内容,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变革原因,如市场需求、劳动力供给、技术进步等。
(2)通过比较工业革命前后的国际格局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意义,如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变革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案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段双凤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

2.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3.了解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4.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行成的动力。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2.利用各种图片如工业革命涉及行业图片等,是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以及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是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工业革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物质基础,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目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三)教学难点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殖民扩张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

三、教法教具课型课时(一)教法:讲授法(二)教具:多媒体(三)课型:讲授新课(四)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从宁静的村庄到冒黑烟的工厂,这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大家可以结合课本导入部分的内容思考出示图片:略概述:这个过程少不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工业革命,它是如何造成这一种变化的。

(二)讲授新课教学内容总括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二、从工场到工厂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的扩张和影响)出示资料: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必修 2 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时代背景(2)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3)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分析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2). 认识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二.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归纳法,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及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扩展及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三.教学过程:(带着问题看视频播放。

1. 什么是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3. 最后扩张到哪些地区?)导入新课(利用视频播放导入)教师讲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板书)一、市场的呼唤(教师引导)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现在你想投资工业,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学生) 1.有资金 2. 有工人(劳动力) 3. 有技术4. 有原料5.有市场 6.有国家政策支持...教师讲解: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市场: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⑵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劳动力:圈地运动)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⑷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铁路交通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识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源于发明者自身的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毅力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铁路交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知识链接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呢?它的力量何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1.阅读教材第75页,找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及名称。

2珍妮机的问世是否具有必然性。

为什么?3.教师提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了怎样的影响?4.教师提问:指出瓦特改良蒸汽机具有的时代价值。

5、水路交通方面的突破性发明是什么?史蒂芬孙是如何帮助人类进入“火车时代”的?(二)工业社会的来临教师提问: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哪些变化?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哪个国家?它何时成为世界工业中心?三、成果展示答疑解惑四、反馈检测归纳提升1.(2007海南卷)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2.(2008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佐证这一观点的是过渡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

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的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五、概念解读: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六、学习目标展示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准确说出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发明时间、发明者、作用)及出现的能源。

2、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七.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探究一:工业革命发生的的原因(背景)探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探究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八.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我国对策: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c扩大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九.归纳总结·整体感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原因纺织技术的革新:飞梭、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其他西方国家也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十、作业布置完成《基础训练》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1【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材简析】: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第一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第二目“从工场到工厂”,介绍了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简单地介绍了工业革命从英国拓展至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

必修一、二相关联系:必修一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了土壤。

(3)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资本主义在早期发展中的产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

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20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2019/10/10《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虽说已经学了两年历史,养成了一些学习习惯和历史素养,但还是缺乏对于世界史的了解,需要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搜集课外知识,储备必要的背景知识,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

二、教材分析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18世纪60年代进行了工业革命。

在棉纺织业、动力和交通方面进行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法美德也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成就及意义,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落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课程标准学习提示:理解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学习要点: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的来临;现代工厂制度的诞生。

(三)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解析,确立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2分钟)出示图片:新四大发明我们现在处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这些发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你知道吗?科技革命并不是起源于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的、有什么成就和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1、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出示学习目标:(1)能记住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国家及重大发明。

(2)能说出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

(3)能感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指导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整体认知:什么是工业革命?(2分钟)教师出示材料:工业革命前的手工工场和工业革命后的工厂。

提问:什么是工业革命?指导学生学生思考,归纳概括:主要是以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的过程。

教师总结: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以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的过程。

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读图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对工业革命前后的巨大变化形成直观感受,整体认知工业革命。

3、不畏浮云遮望眼(威廉的选择)5分钟创设情景故事一:威廉家族的创始人老威廉是一位极富冒险精神的商人,18世纪初中期,年轻的他曾率船队多次往返于英国和非洲、美洲之间。

通过海外贸易,老威廉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又因为在战争中他立有战功,被英国政府封为男爵,享有了世袭的贵族地位。

(老威廉跑不动了,威廉家族现在面临重要选择,家族积累的财富在英国投资哪个行业呢?)出示导学: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回答你认为威廉家族应该用他的财富投资于土地还是工场?为什么?答:我认为他会投资于,因为:(1)政治前提;(2)经济前提;3)直接原因。

学生活动:根据情境插上想象的翅膀,找出相应答案。

并展示成果。

教师总结:英国的环境适合开办手工工场,同样也适合开展工业革命,而当手工工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时,工业革命也就应运而生,因此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政治前提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后,政局稳定;经济前提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是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设计意图:强学生阅读思考的独学能力。

解决教学目标的知识能力目标和教学重点。

4、柳暗花明又一村(威廉的烦恼)10分钟情景二:大威廉在曼彻斯特城内开了一家手工工场,专门从事棉纺织业。

他收到了伦敦经理人的来信,他内心非常激动,可是苦恼也接踵而来…June23,1754Dear大卫: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报告,我们曼彻斯特工厂生产的平纹布,在这里(印度)太畅销了,上次进的1000批布在短短一周就被抢购一空。

我诚挚的恳请您再多生产些,无论好坏,请速速运来。

出示导学:请阅读课本p94-96,完成导学案(二),解决威廉家族的烦恼是怎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相关重大发明。

小组简单订正答案。

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点拨:由于飞梭的发明,织布速度变快,引起棉纱供不应求、棉纱荒,促使人民研发新的纺纱工具---珍妮纺纱机。

珍妮机的发明,引起了其他生产部门的一系列发明,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珍妮机发明后的一系列发明使机器不再以人力为动力,具体包括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

这样虽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枯水期和结冰期不得不停止生产,影响生产发展。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这一难题。

蒸汽机改良后,蒸汽机就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

另外工场采用蒸汽机之后会有哪些变化?(学生简单概括) 教师总结:生产扩大之后的工场就变成了工厂,现代工厂制度诞生了工业革命的表现是:以“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以“机器生产” 取代“手工劳动”。

这些变化是在蒸汽机改进之后产生的,所以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一项成就或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改良蒸汽机后,需要大量的煤炭,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出示相关图片:飞梭、珍妮机、蒸汽机、蒸汽机车;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内容呼应、交替进行。

)小结: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订正答案。

根据学习情况,给自己加上小星星。

设计意图:(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使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

(2)将各个发明的重大影响补充完整,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的理解,解决本课重点。

(3)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5、横看成岭侧成峰(威廉的功过)10分钟情景三:小威廉一直以家族为荣,他认为正是千万个威廉家族创造的价值改变了英国和世界。

可是当他抬起头,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听到工人不满的怒吼。

他不禁有了一丝动摇……工业革命给英国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1)出示视频材料大国崛起片段:指导学生找出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信息。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找出工业革命的影响。

展示观看成果。

教师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涉及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既有积极影响如对生产力的影响、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如对环境的影响、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其中最重要的三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整体感知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历史观,突破重难点。

(2)教师出示材料和导学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

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三: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发动了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出示导学:(从材料里提取相关信息,把每则材料后的工业革命的影响补充完整)(1)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影响:极大地,人类进入。

(2)在社会关系上: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和。

(3)工业革命后,(制度)战胜了(制度),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形成了方先进方落后的局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展示答案。

小结升华: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论从史出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落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6、我的感悟(8分钟)情景四:威廉认为科学技术的力量是强大无比的,请说出你的观点并举例说明,为我们祖国的发展建设提建议。

出示导学:(我的观点是...... 例如......因此我们国家应该......)学生活动:积极思考,组织语言,踊跃发言。

教师小结: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其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我们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造福人类。

同时,也启示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形成认识,生成能力。

既是对本课的知识的练习运用,也是情感的升华,突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总结:我学到了......(4分钟)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教师完善板书。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

将本课知识组成知识网络。

加深学生印象和理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8、当堂检测,巩固学习成果。

(2分钟)(1)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 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 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建立D 使机器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2)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C蒸汽机的发展中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D机器制造业建立起来五、板书设计20第一次工业革命1、原因(政治、经济、直接)2、成果(珍妮机、蒸汽机、火车):开始、结束、表现。

3、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对世界)六、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和重大影响掌握较好,对工业革命的感悟和情感升华环节时间再延长一点会更好;本课的重难点安排合理,学生独学、对学、小组合作等环节安排恰当。

但是小组展示环节,学生不够积极,只有小组长积极回答问题。

原因可能有听课教师多,害怕回答出错、以前的学习习惯、教师和学生不熟悉、教师引导不到位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大洋中学小组活动中,不同号数学生回答问题加分不同的策略,争取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和展示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