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四章(1)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2. 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判断下列机构是否具有急回特性:
双曲柄机构和对心曲柄滑块机构适 当组合后,也可能产生急回特性。
机械原理
小结: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2. 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1)急回特性的作用:节省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 率。 2)急回特性具有方向性,当原动件的回转方向改变时,急 回的行程也跟着改变。 3)对于有急回运动要求的机械,先确定K,再求θ。
∆DB1C1 中 : a + d ≤ b + c ∆DB2C 2 中 : b ≤ (d-a ) + c
(a ) 即 a+b≤c+d 即 a+c ≤ b+d
c ≤ (d-a ) + b (a ) + (b ),得 a ≤ c (a ) + (c ),得 a ≤ b
(b ) + (c ),得 a ≤ d
手摇唧筒
固定滑块3成为唧筒外壳,导杆4的下端固结着汲水活塞,在 唧筒3的内部上下移动,实现汲水的目的。
机械原理
2 .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 ) 运动副元素的逆换 4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将移动副两元素的包容关系进行逆换,并不影响两构件 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却能演化成不同的机构。
构件2 包容 构件3 导杆机构
4-2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铰链四杆机构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机架:固定不动的构件,如AD 杆 连杆: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构件,如BC杆 连架杆: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构件,如AB、CD 杆 曲柄: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如AB 杆 摇杆:不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如CD 杆

机械原理 第四章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线与 轴颈B、C 的中心连线重合。 R12
C B M1 1 A 2
R32
3 D
1
4
由机构的运动情况连
杆2 受拉力。
2)当计及摩擦时,作用力应切于摩擦圆。
f0r
C B 2 M1 1 A
转动副B处:w21为顺时针方向
FR12切于摩擦圆上方。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5/8)
(2)总反力方向的确定 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确定不计摩擦 时总反力的方向; 2)计摩擦时的总反力应与摩擦圆相切; 3)总反力FR21 对轴心之矩的方向必与轴 颈1相对轴承2的相对角速度的方向相反。
运动副总反力判定准则
1、由力平衡条件,初步确定总反力方向(受 拉或压) 2、对于转动副有:FR21恒切于摩擦圆
3、对于转动副有:Mf 的方向与ω 12相反 对于移动副有:∠R21V12=(90°+φ)
例1:如图所示为一四杆机构。曲柄1为主动件,在力矩
M1的作用下沿w1方向转动,试求转动副 B及 C中作用力
的方向线的位置。 解: 1)在不计摩擦时,各转动副中的作用力应通过轴颈中心
构件 2为二力杆此二力
n
b)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所需水平力F’
根据平衡条件:G + F’R21 + F’ = 0
大小:√ 方向:
α+φ G

? √
? √
作图
得:
F’=Gtg(α-φ)
α F21 F’ 1 v α G 2 F’R21 α-φ n G
n FN
F’R21
φ
F’
若α>φ,则F’为阻力; 若α<φ,则F’方向相反,为驱动力

第四章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

第四章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

a b c d 杆
a c b d
长 条
a d b c 件
且a b,a c,a d.
周转副存在条件:
条件1)称为杆长条件。
1)最短杆长度 + 最长杆长度≤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2)组成该周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满足杆长条件时,有最短杆参与构成的转动副都是 周转副,而其余转动副则是摆转副。
平面连杆机构中最简单、应用最广的是 四杆机构,其他多杆机构都是在它的基础上 扩充而成的,本章重点讨论四杆机构及其设 计。
§4-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及其演化
一、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应用及其演化
三、具有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及其演化
铰链四杆机构
机构中的全部运动副均为转动副 时的四杆机构为铰链四杆机构。
斗 机 构
②反平行四边形机构(逆平行四边形机构):
在双曲柄机构中,若相对两杆的长度相等,但不 平行(BC与AD),两曲柄转向相反(AB与CD), 称为反平行四边形机构。
车门开闭机构 (主、从动曲柄反向转动。)
四轮拖车转向机构
注:平行四边形机构在共线位置出 现运动不确定。采用两组机构错开排列。 作者:潘存云教授
B
自卸卡车举升机构
摆缸式内燃机机构
左侧四杆机构位移量小,减振功能差
挖掘机相邻两杆之间的开合动 作也是由摇块机构来实现的。
③定块机构(移动导杆机构) B
曲柄滑块机构中,当滑块3为
1
2
A
4
C3
机架时,即得定块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1 2
3 4
定块机构
滑块3为定块,一般取杆1为原动 件,杆2绕C点往复摆动,而杆4 仅相对滑块3作往复移动。

机械原理 4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 4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dS e
dS e
arctg d
arctg d
S S0
S r02 e2
η ——转向系数 δ ——从动件偏置方向系数
由式可知:r0↓α ↑
三、按轮廓曲线全部外凸的条件确定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凸轮的基圆半径
r0
0
b'
B1
B2 r0
B3
B0

B8
O
B7
§4-2 常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一、几个概念 尖底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1、基圆:凸轮轮廓上最小矢径为半径的圆
2、偏距e:偏距圆
e
A
w
B
r0 O
C
D
h h
二、分析从动件的运动
行程:h(最大位移) 推程运动角:φ=BOB′=∠AOB1 运休止角:φS=∠BOC=∠B1OC1 回程运动角:φ′=∠C1OD 近休止角:φS′=∠AOD


f (x1, y1,) 2(x1
x) dx
d
2( y1
y) dy
d
0
联立求解x1和y1,即得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廓线参数方程:
x1 x rT y1 y rT
dy / d
2
2

dx
d



dy
d


dx / d
b'' B6
B5 B4
四、滚子半径的选择
rT
rT C
rT
B
rT

' O
A '
'
滚子半径rT必须小于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的
最曲率半径ρ

《机械原理》第四章凸轮机构与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四章凸轮机构与其设计

标准传动函数介绍
刚性机构的输入参数x转变为输出参数y仅 与机构几何学有关。此关系在数学上理解 为机构的传动函数y=y(x)
标准传动函数f(z)的单位为1,满足定义域 z∈[0,1],值域f(z) ∈[0,1],且满足边界条 件f(0)=0, f(1)=1。
当满足f(z)=1-f(1-z)时为对称标准传动函 数。
基本概念
行程
从动件往复运动的最大 位移,用h表示。
10/16/2020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基本概念
推程
从动件背离凸轮轴心运 动的行程。
推程运动角
与推程对应的凸轮转角。
10/16/2020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基本概念
回程
从动件向着凸轮轴心运 动的行程。
回程运动角
与回程对应的凸轮转角。
Knowledge Points
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机构的分类 凸轮机构的优点、缺点
10/16/2020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是具有曲线轮廓 或凹槽的构件
凸轮机构一般由凸轮、 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 件组成。
10/16/2020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凸轮机构的分类
按照凸轮的形状分类 按照从动件的型式分
形锁合
所谓形锁合型,是指 利用高副元素本身的 几何形状使从动件与 凸轮轮廓始终保持接 触。
10/16/2020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凸轮机构的优点
结构简单、紧凑,占据空间较小;具有多 用性和灵活性,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对于几乎任意要求 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都可以毫无困难地 设计出凸轮廓线来实现。
10/16/2020

机械原理第4章

机械原理第4章
LAB最小,则 LAB+LBC>LCD +LAD ∴ LAB>50mm
LAB居中,则 LAD +LBC>LCD + LAB ∴ LAB<70mm
LAB最大,则 LAB+ LAD>LCD + LBC ∴ LAB>130mm 结果为50mm<LAB<70mm 或130mm<LAB≤LBC+LCD +LAD=250mm。
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Chapter 4 Planar linkages and design of linkages)
B A
M F C
E
D
基本内容
1.连杆机构的基本概念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应用及演化; 2)平面四杆机构的特性。 2.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学习重点
1)连杆机构的特性; 2)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CD
2
对心曲柄 滑块机构
偏心曲柄 滑块机构
(2)双滑块机构
当LBC→∞时, →直线。


B 1 1
2

A A 4
2
B 3
C 4
C
3

1
2
B
3
C
4
A
双滑块机构种类:
2 1 4 3
B 2
1
A 4
3 C
2.扩大转动副
B
1 A 1 4 4 B A
2
C
2
C3
3
将B点转动副扩大
3.取不同构件为机架
A
1 2 3 4
C
B A B
2 B 4 1
A
C
2
3
C
C
4

《机械原理》(于靖军版)第4章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于靖军版)第4章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于靖军版)第4章习题答案BO 2P 13P 12P 24B'O 13ω1ω132由13113213l l 31P O P O P V⋅=⋅=ωω BO BV1l 3⋅=ω 可得:BO P O PO BV1131132l l l 1⋅⋅=ω 122412212l l 21P PP O P V ⋅=⋅=ωω '24'l 2BPB V⋅=ω 可得:1224122'24'l l l 1P P PO BPB V⋅⋅=ω4-3 在题图4-3所示的机构中,已知曲柄1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ω1=100rad/s ,试求在图示位置导杆3的角速度ω3的大小和方向。

3B 4C12A题图4-3解:因已知曲柄2的运动,而所求构件4的运动,所以要求取构件2和4的瞬心24P 。

根据瞬心的性质,得142441224224P P P P P ωωω==所以1424122424P P P P ωω= 方向顺时针运动。

4-4 在题图4-4所示的机构中,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ω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试确定:(1)在图上标出机构的全部瞬心;(2)用瞬心法确定点M 的速度v M ,需写出表达式,并标出速度的方向。

1234Mω1题图4-4解:121ωP 12P 14P 24P 34MP 23P 13∞31214122412l l 12P P P PP V ⋅=⋅=ωωM P P P P P MP M V 241224121424l l l l 12⋅⋅=⋅=ωω 4-5 在题图4-5所示的机构中,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ω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试确定:(1)在图上标出机构的全部瞬心;(2)用瞬心法确定在此位置时构件3的角速度ω3,需写出表达式,并标出速度的方向。

123ω1题图4-6解:相应的瞬心和求解过程可以参考4—4,只需要利用V P13列出等式即可求解。

机械原理第四章 力分析

机械原理第四章 力分析

FN21/2
G
FN21/2
式中, fv为 当量摩擦系数 fv = f / sinθ
若为半圆柱面接触: FN21= k G,(k = 1~π/2)
摩擦力计算的通式:
Ff21 = f FN21 = fvG
其中, fv 称为当量摩擦系数, 其取值为:
G
平面接触: fv = f ; 槽面接触: fv = f /sinθ ; 半圆柱面接触: fv = k f ,(k = 1~π/2)。
说明 引入当量摩擦系数之后, 使不同接触形状的移动副中 摩擦力的计算和比较大为简化。因而这也是工程中简化处理问题
的一种重要方法。
(2)总反力方向的确定
运动副中的法向反力与摩擦力 的合力FR21 称为运动副中的总反力, 总反力与法向力之间的夹角φ, 称 为摩擦角,即
φ = arctan f
FR21
FN21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1 概述 §4-2 运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 §4-3 不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4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4-5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4-1 概述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有重力、摩擦力、惯性力等,根据对机械运动的影响,分为两类: (1)驱动力 驱动机械运动的力。 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或者成锐角; 其功为正功, 称为驱动功 或输入功。
放松:M′=Gd2tan(α φv)/2
三、转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G
1 径向轴颈中的摩擦 1)摩擦力矩的确定
转动副中摩擦力Ff21对轴颈的摩
擦力矩为 Mf = Ff21r = fv G r
轴颈2 对轴颈1 的作用力也用
ω12
Md O

机械原理四连杆机构全解

机械原理四连杆机构全解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一、 曲柄摇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个连架杆, 一个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则此铰链 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图4-2所示为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的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1缓慢地匀速转动, 通过连杆2使摇杆3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 摇动,从而调整天线俯仰角的大小。
图4-2 雷达天效的回转力矩, 显然Pt越大越好。而P在垂直于vc方向的 分力Pn=Psin则为无效分力,它不仅无 助于从动件的转动,反而增加了从动件 转动时的摩擦阻力矩。因此,希望Pn越 小越好。由此可知,压力角越小,机 构的传力性能越好,理想情况是=0, 所以压力角是反映机构传力效果好坏的 一个重要参数。一般设计机构时都必须 注意控制最大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
死点会使机构的从动件出现卡死或 运动不确定的现象。可以利用回转机构 的惯性或添加辅助机构来克服。如家用 缝纫机中的脚踏机构,图4-3a。 有时死点来实现工作,如图4-6所示 工件夹紧装置,就是利用连杆BC与摇杆 CD形成的死点,这时工件经杆1、杆2传 给杆3的力,通过杆3的传动中心D。此力 不能驱使杆3转动。故当撤去主动外力F 后,工件依然被可靠地夹紧。
图4-3a所示为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图b为其机构运动简图。摇杆3(原动 件)往复摆动,通过连杆2驱动曲柄1 (从动件)做整周转动,再经过带传 动使机头主轴转动。
图4-3 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的主要特性有。
急回 压力与传动角 死点
1.急回运动
如图4-4所示为一曲柄摇杆机构, 其曲柄AB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有两 次与连杆BC共线。在这两个位置,铰 链中心A与C之间的距离AC1和AC2分别 为最短和最长,因而摇杆CD的位置C1D 和C2D分别为其两个极限位置。摇杆在 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称为摇杆的摆角。

机械原理第四章速度瞬心及其应用一类教资

机械原理第四章速度瞬心及其应用一类教资
结论:动瞬心线沿定瞬心线作无滑动的滚动。
4.4 共轭曲线与共轭曲线机构(自学)
构件1曲线K1和构件2曲线K2 在点Q高副接触。
构件1、2之间的速度瞬心在点P
瞬心线S1是速度瞬心P 相对于构件1的轨迹线。
瞬心线S2是速度瞬心P 相对于构件2的轨迹线。
曲线K2包络了曲线K1的各个位置, 称K2为包络曲线, K1为被包络曲线
(大小、方向相等)
确定瞬心小结
4.2 速度瞬心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P23

P13
P12
情形1:求线速度
已知凸轮转速ω1,求推杆的速度。
求解过程: ①直接观察求瞬心P13、 P23 。
③求瞬心P12的速度 。
V2=V P12=μl(P13P12)·ω1
长度P13P12直接从图上量取。
ω1
1
2
3
P12
2
3
4
ω2
v2
P14→∞
P34
例题:如图所示的带有一移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中, 已知原动件2以角速度w2等速度转动, 现需确定机构在图示位置时从动件4的速度v4。
求解过程:确定机构瞬心如图所示
P24 在P23、P34 连线和P12、P14 连线上。
P24
P13
ω2
情形2:求角速度
求解过程:①瞬心数为
高副低代的含义: 根据一定条件对平面高副机构的中高副虚拟地用低副来代替的方法。
高副低代的条件: ①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 ②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不变。
高副低代的方法1
高副两元素均为圆弧
高副元素为非圆曲线
用一个含有两个低副的虚拟构件来代替高副,且两低副位置分别在两高副两元素接触点处的曲率中心。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FN 21 FN 21dq
1
0
设: FN 21 g(G)
FN 21 FN 21dq g(G) dq kG
0
0
(k ≈1~1.57)
Ff 21 fFN 21 kfG
q
2
FN21
G
令kf fv Ff 21 fvG
4)标准式
不论两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如何,两元素间产生的滑动摩 擦力均可用通式:
❖拧紧——螺母在力矩M作用下逆着G力等速向上运动,相当于在滑块2上加
一水平力F,使滑块2沿着斜面等速向上滑动。
F G tg( ) M F d2 d2 G tg( )
22
❖ 放 松 —— 螺 母
G/2
G/2
顺着G力的方向等
1
速向下运动,相 当于滑块 2 沿着
2
G
F G
斜面等速向下滑。
i 1
2)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

❖以原构件的质心为坐标原点时,应满足: 代
n
mi xi
i 1 n
0
mi
i 1
yi
0
3)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的转动惯量不变。

动 代 换
n
mi
x
2 i
y i2
Js
i 1
动代换:
用集中在通过构件质心S B
的直线上的B、K 两点的代换
S
b
c
C
质量mB 和 mK 来代换作平面
F G tg( )
M F d2 d2 G tg( ) 22
时,M ' 0 阻力矩(与运动方向相 反)
当 时,M ' 0
时,M ' 0 驱动力(与运动方向相 同)

机械原理——5.摩擦与效率

机械原理——5.摩擦与效率

90 0 + ϕ
ϕ
α +ϕ Q
注意 : R12 = R21
90 −ϕ
0
R21
900 −α −ϕ
P = Q tan(α + 2ϕ )
P0 = Q tan α
P0 tan α η= = P tan(α + 2ϕ )
P
α + 2ϕ ≥ 900 , 发生自锁 发生自锁. 当
机械原理第四章 16
2.反行程 2.反行程
2
Q e Q
1
dF
Md
r
R21
ρ
机械原理第四章
4
3)确定机构中运动副总反力方向的步骤 (1)从二力杆开始; )从二力杆开始; (2)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初步确定总反 )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 力的方向; 力的方向; (3)再考虑摩擦,确定出移动副或转动副中总 )再考虑摩擦, 反力的真实作用线的方位。 反力的真实作用线的方位。 **注意: **注意: 注意
22
η′ =
机械原理第四章
的取值范围; (3)正行程不自锁而反行程自锁时α、β的取值范围; 正行程不自锁而反行程自锁时α
①正行程不自锁条件
tgα tg ( β − 2ϕ ) η= ⋅ tg (α + 2ϕ ) tgβ
须满足: 须满足:
两个机构均不能自锁! 两个机构均不能自锁!
900 > α > 0 0 α + 2ϕ < 900 0 β − 2ϕ > 0 β < 900
第五章
运动副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一.运动副中的摩擦; 运动副中的摩擦; 二.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三.机械的效率计算; 机械的效率计算; 四.机械的自锁条件分析。 机械的自锁条件分析。 重点: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重点: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机械的自锁。 机械的自锁。 难点: 难点: 运动副中总反力作用线的确定 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 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

机械原理第四章常用机构

机械原理第四章常用机构

2019/3/21
杨拴强 制 作
凸轮机构的应用
2019/3/21
杨拴强 制 作
凸轮机构的优点
结构简单、紧凑,占据空间较小;具有多 用性和灵活性,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对于几乎任意要求 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都可以毫无困难地 设计出凸轮廓线来实现。
2019/3/21
杨拴强 制 作
一、棘轮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为单向式棘轮机构,其特点是摆 杆单向摆动时,棘轮沿同一方向转过一个 角度;而棘轮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棘轮 静止不动。 常见的棘轮齿形为不对称梯形。为了便于 加工,当棘轮机构承受载荷不大时,可采 用三角形的棘轮轮齿,图示棘轮齿形即为 三角形。
2019/3/21
凸轮机构的缺点
凸轮轮廓线与从动件之间是点或线接触的 高副,易于磨损,故多用于传力不大的场 合。
2019/3/21
杨拴强 制 作
思考题
现实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凸轮机构, 他的目的是什么? 凸轮机构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2019/3/21
杨拴强 制 作
5.3棘轮机构简介及应用
杨拴强 福建江夏学院工业工程系
B A A
B
γ
F’ F” F γ C F α F’
F”
设计:潘存云
D D
当∠BCD最小或最大时,都有可能出现γ min
此位置一定是:主动件与机架共线两处之一。 γ C1 机构的传动角一般在运动链 C2 2 l 2 最终一个从动件上度量。 γ1 l 3 l A 1 B2 D l4 B1
设计:潘存云
2019/3/21
杨拴强 制 作
死点特性
摇杆为主动件, 且连杆与曲柄两 次共此时机构不能运动. 称此位置为: “死点” 避免措施: 两组机构错开排列,如火车轮机构; 靠飞轮的惯性(如内燃机、缝纫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期的运动规律;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
缺点:
凸轮为高副接触(点或线),压强较大,容易磨 损,凸轮轮廓加工比较困难,费用较高。
§7-3 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一、凸轮机构的运动循环及基本名词术语
凸轮基圆基、圆半径 偏距圆、偏距
从动件行程 从动件推程 从动件回程 从动件远(近)休程 从动件位移
推程运动角 回程运动角 远(近)休止角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余弦加速度 正弦加速度 3-4-5多项式 改进型等速 改进型正弦加速度
改进型梯形加速度
vmax
(h / 0 )
1.00 2.00 1.57 2.00 1.88 1.33 1.76
2.00
amax
(h
2
/
2 0
)
4.00 4.93 6.28 5.77 8.38 5.53
4.89
推程:
直动从动件取[]30~40 ; 摆动从动件取[]35~45 ;
回程:
直动和摆动从动件荐取[]70~ 80 。
二、按许用压力角 [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在点 P12(升程)
v2 ω1OP12
OP12
υ2 ω1
ds/d
taα nO1P 2eds/de
s0s
s0s
P12
F12 αv 2 2
一、压力角 及其许用值
x:
F 1 2 s i n ( 1 ) ( R 1 R 2 ) c o s2 0
y:
F 1 2 c o s ( 1 ) Q ( R 1 R 2 ) s i n 2 0
M:
R 2 c o s2 ( l b ) R 1 c o s2 b 0
考虑摩擦时驱动力的表达式
二、从动件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Φ0
Φs
Φ 0
h
Φ s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h
Φ0
Φs
Φ 0 Φ s
余弦加速度(简谐)运动规律
h
Φ0
Φs
Φ 0 Φ s
正弦加速度(摆线)运动规律
h
Φ0
Φs
Φ 0 Φ s
3-4-5多项式运动规律
h
Φ0
Φs
Φ 0 Φ s
三、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
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除要考虑刚性冲击与柔性
冲击外,还应该考虑各种运动规律的速度幅值
度幅值 amax及其影响加以分析和比较。
vmax、加速
vmax
amax
从动件动量 mvmax
从动件惯性力 mamax
v 对于重载凸轮机构,应选择 max 值较小的运动规律; a 对于高速凸轮机构,宜选择 max 值较小的运动规律。
若干种从动件运动规律特性比较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
(2)直动滚子从动件 (3)直动平底从动件
根据运动形式的不同,以上三种从动件还可分为直动从动 件,摆动从动件,平面复杂运动从动件。
摆动尖顶从动件
摆动滚子从动件
摆动平底从动件
平面复杂运动从动件
3、按凸轮高副的锁合方式分类 1)力锁合
2) 形锁合
凸轮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 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即可使从动件实现
基圆 偏距圆
三、凸轮理论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s
o
Φ0
Φs
Φ 0
反转法Leabharlann hΦ sψ
o
Φ0
Φs
反转法
h
Φ 0
Φ s
ψ0 ψ
四、凸轮实际廓线设计
实际廓线
理论廓线
滚子 rr
§7-6 用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廓线
编辑ppt
29
五、刀具中心轨迹
实际廓线
刀具 rc
理论廓线 刀具中心轨迹
rc -r r
§7-7 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冲击
刚性 柔性 柔性 ── ── ── ──
──
应用场合
低速轻负荷 中速轻负荷 中低速中负 中高荷 速轻负 高速荷 中负荷 低速重负荷 中高速重负
荷 高速轻负荷
§7-5 按预定运动规律设计盘形凸轮廓线
一、凸轮设计的基本问题
1、已知运动规律,设计凸轮
已知条件: 运动规律 ss()
()
vv() aa()
2、按从动件运动副 元素形状分类
尖顶从动件 滚子从动件 平底从动件
3、按凸轮高副的锁 合方式分类
力锁合 形锁合
盘形凸轮 移动凸轮
1、按两活动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特性分类
(1)平面凸轮机构
1)盘形凸轮
2)移动凸轮
( 2)空间凸轮机构
2、按从动件运动副元素形状分类 (1) 直动尖顶从动件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
() ()
几何尺寸:基圆半径r0,偏距圆半径e
2、已知从动件行程h,设计凸轮
已知条件:从动件行程h
选定运动规律 ss()
()
vv() aa()
() ()
几何尺寸:基圆半径r0,偏距圆半径e
二、凸轮设计的步骤
1、确定基圆、偏距圆 2、确定从动件运动规律 3、设计理论廓线 4、设计实际廓线
理论廓线 实际廓线
第七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典型的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机架
从动件 滚子 凸轮
§7-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盘形凸轮机构 在印刷机中的应用
等经凸轮机构 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利用分度凸轮 机构实现转位
圆柱凸轮机构在机 械加工中的应用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分凸 类轮
机 构
1、按两活动构件之间 平面凸轮机构 相对运动特性分类 空间凸轮机构
co αs
得临界压力角 : c c arc 1 /t1 [ a ( 2 lb ) n ta { 2 ] n }1
在工程实际中,为保证较高的机械效率,改善受力状
况,通常规定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 max应小于或等于
某一许用压力角 [ ] 。
即: max
[
]
凸轮机构的许用压力角
[α]αc
根据实践经验,推荐的许用压力角取值为:
F 12 co (αs1)(12Q lb)si(α n1)tan 2
理想情况(无摩擦)时驱动力的表达式
F1 2 0
Q cosα
凸轮机构的瞬时效率
ηF 12 0co (αs1)(12lb)si(α n1)tan 2
F 12
coαs
η 0 时,机构自锁
解方程 ηco (αs1)(12 lb)si(α n1)tan 20
ω1OP12
v2
r0
ω1
P12
1
taα nO1P 2eds/de
s0s
s0s
影响凸轮压力角变化的因素:
taα nO1P2eds/de
s0s
r02-e2 s
ds/d,s—凸轮运动规律
r0, e —凸轮基本尺寸
在设计凸轮时,如何保证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 max小
F21 α v 2
e
O
s
ω1OP12
式中:s0 r02e2
r0
ω1OP12 v 2 ω 1
P12
1
在点 P12(回程)
v2 ω1OP12
OP12
υ2 ω1
ds/d
taα nO1P 2eds/de
s0s
s0s
P12
F12 αv 2 2
α v2
e F21
O
s
ω1OP12
式中:s0 r02e2
压力角计算的统一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