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公开课教案】:1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1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57fc7690c69ec3d4bb7558.png)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2)知道电阻的意义、单位及电阻器.3)会区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了解半导体.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绝缘体是相对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难点:知道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四、教学准备:玻璃、碳棒、导体、盐水、灵敏电流表、酒精灯、纯净水、五、教学过程变阻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器材:1.教师用:电源、长电阻丝、带有夹子的导线、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圆纸筒、滑动变阻器模型、小舞台模型;2.学生用:电源、导线、小灯泡、铅笔芯、滑动变阻器、开关。
教学过程:(一) 实验引入:问:同学们到剧场里看过演出吗?我这里准备了一个小舞台。
看,演出就要开始了!演示:大幕徐徐拉开,灯光渐渐变亮,音乐响起,舞台上的人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
问:在刚才的演出中,灯的亮度发生了变化。
在学习电流强度时,我们已经知道这盏灯亮度的变化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的,那么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盏灯的电流呢?学生:改变电阻。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a01a847c1cfad6195fa7be.png)
3、电阻器: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引入
举办一个小型生日会
介绍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
一、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探究
(2分钟讨论)
(学生实验10分钟)
上课前听同学说咱们班这两天过生日的特别多,因此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型的生日会----------交待示教板:小灯泡代表生日蜡烛、喇叭唱生日歌……
演示常用的电阻器,可发到学生手里.
5.电阻器: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原因是任何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学生上台测量自己正常和潮湿两种情况下的导电情况
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你有哪些感想?
课后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
1.你知道色环电阻是怎样记录阻值的吗?
2.生活中的电阻器的应用有哪些?
小型生日会结束,哪位同学能说出刚才现象中的能量转换?
在刚才的现象中,我们体会了声光电的美妙与和谐.其中也体现了一个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比如通过伴随电流的声、光现象感受电流的存在,这种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我们再看刚才的示教板,实验中,为什么接在不同的物体两端,有的灯不亮、铃不响?有的灯能亮、铃能响?可能是什么原因?
②通过转换的方法感知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通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
②在实验中及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25fb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学科领域: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电性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导电性能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4. 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实验探究。
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线、灯泡、电阻、电源、各种材料(如木头、塑料、金属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3. 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远离电源,操作规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导电性能的思考。
2. 讲解导电性的概念讲解导电性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
3. 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测试。
2.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确保实验过程中只有一个变量发生变化。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 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导体和绝缘体应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7. 安全用电教育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安全用电。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导电性的概念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能否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3. 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掌握情况如何?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注意安全?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导电性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3. 学生能够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活动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小学科学活动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https://img.taocdn.com/s3/m/1e87d1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2.png)
小学科学活动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材料:- 铜导线- 铁导线- 铝导线- 钨导线- 橡皮筋- 木棒- 塑料棒- 纸张引言:导电性是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导体材料来传输电力和信号。
但并非所有物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为了帮助小学生们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我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活动。
本文将介绍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材料的样本,包括铜导线、铁导线、铝导线、钨导线、橡皮筋、木棒、塑料棒和纸张。
2. 将每种材料分别连接到电池和灯泡电路上。
3. 观察每个样本是否能够点亮灯泡。
实验结果:1. 铜导线:连接铜导线的电路能够成功点亮灯泡,表明铜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是因为铜是优良的导体。
2. 铁导线:铁导线也能够点亮灯泡,说明铁导线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3. 铝导线:与铜导线和铁导线类似,铝导线也可以成功点亮灯泡。
铝也是一种常见的导体。
4. 钨导线:钨导线显示出优异的导电性,在连接电路后灯泡亮度较高。
5. 橡皮筋:橡皮筋是一种绝缘材料,不能传导电流,因此无法点亮灯泡。
6. 木棒:木棒同样是绝缘材料,不能传导电流,灯泡不会亮起。
7. 塑料棒:塑料棒的导电性能较差,无法点亮灯泡。
8. 纸张:纸张也是绝缘材料,不能传导电流,灯泡不会发光。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铜导线、铁导线、铝导线和钨导线是良好的导体,它们能够传导电流,因此可以用于电路。
- 橡皮筋、木棒、塑料棒和纸张是绝缘材料,不能传导电流,因此不能用于电路。
结尾: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
这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明智的选择,并了解使用电器和电子设备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探索非常重要,希望这样的实验活动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专题08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及电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北师大版)
![专题08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及电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848c0cad51f01dc381f1bd.png)
专题08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精讲(解析版)知识点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1.导体:钢尺、盐水等物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
2.绝缘体:木棍、橡皮、玻璃等物体不容易导电,我们把它叫作绝缘体。
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类物质叫半导体。
锗、硅、砷化镓等都是半导体。
注意:同种物质的导电性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外界温度、压力、光照等条件发生改变或掺入杂质时,绝缘体有可能变成导体。
典例1.(2020·重庆初三月考)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A.石墨、橡胶棒B.玻璃、干木材C.大地、塑料D.人体、食盐水溶液【答案】D【解析】常见的导体有大地、石墨、人体、食盐水溶液,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玻璃、橡胶棒、干木材。
故选D。
典例2.(2020·河南初三其他)一款5G手机的折叠屏由柔性发光二极管制成,其中制成发光二极管的材料是A.导体B.半导体C.超导体D.绝缘体【答案】B【解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制成的,超导体主要特点是无电阻,绝缘体不导电不可用于折叠屏.知识点二:电阻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单位换算:1MΩ=103KΩ,1K Ω=103Ω。
3.符号:R 电路图中的符号:【注意】:1.导体虽然能够导电,但是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1m长的铜导线—-电阻约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典例3.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导体有电阻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绝缘体没有电阻C.导体的电阻大,绝缘体的电阻小D.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答案】A【解析】AB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容易导电,导体有电阻,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绝缘体的电阻非常大,故A项正确,BC项错误;D.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故D项错误。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31e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d.png)
一、教案主题: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导电性,以及导电性的概念。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导电性的概念,以及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导电性的概念。
2.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五、教学准备:1. 导电性实验器材:金属丝、石墨、盐水、柠檬、气球等。
2. 实验记录表格。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观察和分析金属丝、石墨、盐水、柠檬、气球等物质的导电性能,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二、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导电性,以及导电性的概念。
2. 实验一:金属丝的导电性实验。
将金属丝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二:石墨的导电性实验。
将石墨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三:盐水的导电性实验。
将盐水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记录实验结果。
5. 实验四:柠檬的导电性实验。
将柠檬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记录实验结果。
6. 实验五:气球的导电性实验。
将气球接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记录实验结果。
7.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8.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导电性的概念和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三、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2. 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进行导电性实验,并简要说明原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对导电性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学习要点-新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学习要点-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ce11d7941ea76e58fa0463.png)
(2)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和砷化镓等;
(3)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造半导体二极管、 三极管和集成电路等多种半导体元件;
二、电阻
1、定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2、单位:
欧姆,符号是Ω,还有千欧(k Ω ),兆
欧(M Ω )。 1 Ω=10-3 k Ω =10-6 M Ω
3、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越大,导电能力越弱,电阻就越大。
4、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路中的符号 用 表示。
2、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的原因
(1)金属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 的自由电子,它们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
能够从导体的一个部分移到另一个部分;
(2)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
围之内,不能从绝缘体的一个部分移到另一
个部分;
3、半导体
(1)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
体之间,比导体差、比绝缘体强,具有一些 特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二、电阻
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导体与绝缘体的比较
导体 导电能力 容易导电 原因 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电荷几乎都被束 缚在原子的范围 内 常见材料 金属、人体、大地、石 玻璃、橡胶、陶 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瓷、塑料、油等 用途 输电线等 电器外壳等
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https://img.taocdn.com/s3/m/83716661b0717fd5370cdc55.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3、导体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的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移动。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5、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符号是R。
6、电阻的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M=103K?,1k=103
7、电阻器:具有一定电阻值的电子元件叫定值电阻,又叫电阻器,简称为电阻。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e928221aa6c30c2259019e4a.png)
银 铜 铝 铁 炭笔 酸溶液 碱溶液 盐水 地表 湿木 锗 硅 汽油 干纸 干布 玻璃 橡胶 陶瓷
本报讯 昨日,梁平县梁山 镇发生一起重大低压触电伤亡事 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 昨中午11时50分左右,梁平 县供电维修人员在梁山镇兴隆中 街进行低压线干线施工。在施放 导线时,突然发生低压触电事故, 5人当场触电身亡,10人受伤 。
假如你在生活中碰到有人 触电, 下面几种措施中你会 用哪种方法施救, 为什么?
1. 用手拉触电者, 使他离开电线. 2. 用铁丝将电线挑开. 3. 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
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部队, 使用石 墨炸弹轰炸南联盟 的科索沃地区,炸 弹在空中爆炸产生 大量的石墨絮状物 降落,造成科索沃 大片地区停电,石 墨炸弹使供电系统 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什么?
一九九九年,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 盟的科索沃地区进行 轰炸,使用石墨炸弹 攻击其电力设施,造 成科索沃地区供电系 统85%瘫痪。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初+中物理】《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课件+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初+中物理】《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课件+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2c5c610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1.png)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 图所示的是常用的电工用品。观察它们并说出 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它们各 起什么作用。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接人不同的导体时,电 流表的示数不同。为什么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同呢?
这表明导体虽然容易导电,但是它们对电 流还存在着阻碍作用,而且有的阻碍作用大, 有的阻碍作用小。电阻(resistance)是表示导体 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ohm), 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电阻的单位除了欧以 外,还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1MΩ =103 kΩ; 1kΩ = 103Ω 。
我们在实验室经常使用的铜芯导线电阻比 较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在电路图中,,电 阻器的符号是“ ”。
如图是几种常用的电阻器。
我们在实验室经常使用的铜芯导线电阻比 较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在电路图中,,电 阻器的符号是“ ”。
如图是几种常用的电阻器。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 B.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C.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叫作 半导体 D.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一成不变的吗? 观察与思考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将 热敏电阻放入热水中,再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的示数。所 观测到的电流表的示数有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大量的类似实验现象表明,同一种物质的 导电性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外界温度、压 力、光照等条件发生改变或掺人杂质时,绝缘 体有可能变成导体。
如图展示了常温下一些物质的导电性能, 从左到右导电性能越来越强,绝缘性能越来越 弱。
0.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0.不同物质的导电性](https://img.taocdn.com/s3/m/4c24a72f4b73f242336c5f65.png)
简单电路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自读课本66—67页导体、绝缘体和半导 体的内容,学习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完成 交流讨论.
导体和绝缘体
及时反馈
接入钢尺、木棍、橡皮、玻 璃和盐水等,观察小灯泡的明暗 情况。
容易 1.____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各种金属、石墨、大地、人体、酸 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不容易 2.______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陶瓷、橡胶、塑料、玻璃、油都是 绝缘体. 3.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的物质叫半导体. 锗、硅、砷化镓等
4.物质的导电机理
自读课本68页科学窗,学习物质的导电机 制.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 自由电荷 的________.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 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________________.
5.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自读课本69页观察与思考,理解物质导 电性能的变化.
4.常用电阻器实物图
习题训练: 1.____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容易 不容易 2.______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阻碍 3.导体对电流的____作用叫做电阻, 表示符号___。 R 欧姆 4.电阻的国际单位____,表示符号__. Ω 5.50Ω=_______kΩ=_______MΩ。 5×10-2 5×10-5 6.在下面的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②③⑤⑦⑧ 绝缘体 __________,其他物体是______. ①油 ②盐溶液 ③大地考: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 不变的吗?
二、电阻
自读课本69页电阻的内容,学习电阻的 相关知识。
阻碍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____作 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用符号__表示 R 欧姆 2.电阻的单位是____,用符号__表示 Ω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 kΩ(千欧),MΩ(兆欧 3.电阻的电路符号是:______ R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5458a4195f312b3169a5be.png)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学目标】一、新课标学习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的意义、单位及电阻器。
(3)会区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4)了解半导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绝缘体是相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整体感知1.导体和绝缘体(1)定义(2)常见种类(3)应用(4)相对性2.电阻(1)定义(2)物理意义(3)单位(4)电阻器3.半导体(1)特点(2)常见的种类【教学重难点】1.辨别导体和绝缘体、电阻的概念2.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导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的地方。
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水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二、绝缘体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也就是说,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中缺少自由电荷。
三、注意1.理解容易导电与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在金属导体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大量自由电子。
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荷,称为正、负离子;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被称为束缚电荷。
由此可见,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2.正确理解酸、碱、盐的水溶液。
酸、碱、盐本身来讲,绝大多数都是绝缘体,它的正、负电荷是不能自由移动的,但当把这些绝缘的酸、碱、盐溶入水中后,这些酸、碱、盐的阴阳离子在水中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电实验,见证奇迹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电实验,见证奇迹](https://img.taocdn.com/s3/m/3a085b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6.png)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电实验,见证奇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点亮的灯泡到运行的电器,电的传输和利用都离不开物质的导电性能。
你是否曾经好奇过,为什么有些物质能让电流顺畅通过,而有些物质却几乎完全阻挡电流的流动呢?今天,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导电实验,来一探究竟,见证这神奇的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导电性能。
简单来说,导电性能就是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流的本质是电荷的定向移动,而物质能够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这些电荷可以是电子、离子等。
为了进行实验,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包括金属(如铜、铁、铝)、非金属(如塑料、橡胶、玻璃)、溶液(如食盐水、糖水)等等。
我们先来看金属。
将一段铜线接入电路,灯泡瞬间亮起,这表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同样,铁和铝线也能让灯泡发光,只是亮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它们的外层电子比较容易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这些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接下来是塑料、橡胶和玻璃。
当我们把这些材料接入电路时,灯泡始终不亮。
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中的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电子被牢牢束缚在原子周围,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存在,所以电流无法通过。
再看看溶液的情况。
将食盐水倒入容器中,接入电路,灯泡亮了;而换成糖水,灯泡却不亮。
这是为什么呢?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在水中会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些离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导电。
而糖在水中不会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糖水不能导电。
除了以上常见的物质,还有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半导体。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和锗。
在一定条件下,半导体可以通过掺杂等方法来改变其导电性能,这使得半导体在电子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制造芯片。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不同物质导电性能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内部自由电荷的数量和移动的难易程度。
金属通常具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因此是良好的导体;而非金属一般自由电荷极少,所以是绝缘体;溶液的导电性能则取决于其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课件北师大九年级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课件北师大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0cbf541b0717fd5370cdc13.png)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
方法一:更改图片
2. 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 而不是组合)。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PPT放映 设置
PPT放映场合不同,放映的要求也不同,下面将例举几种常用的放映设置方式。 让PPT停止自动播放 1. 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去除“使用计时”选项即可。
让PPT进行循环播放 1.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在弹出对话框中勾选“循 环放 映,按ESC键终止”。
8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2)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
的自由电荷 (2)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 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 荷 (2)常见导体:橡胶、玻璃、陶瓷、塑 料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4、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都是良好的电工材料
半导体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二、电阻
赠送精美图标
1、字体安装与设置
2、替换模板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1.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作业设计方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621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5.png)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导电性能的差异。
2、帮助学生掌握影响物质导电性能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电路设计和材料选择。
二、作业内容1、知识回顾(1)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电学基础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提问学生: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列举一些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资料收集(1)安排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关于不同物质导电性能的资料。
(2)要求学生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物质的名称、导电性能的特点、应用领域等。
3、实验探究(1)提供一些常见的物质,如金属(铜、铁、铝等)、非金属(石墨、橡胶、塑料等)、溶液(食盐水、糖水等),以及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等)。
(2)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这些物质的导电性能。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4、分析与讨论(1)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质导电性能差异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影响物质导电性能的因素,如物质的结构、温度、纯度等。
5、实际应用(1)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电路问题,如家庭电路中的短路故障、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选材等。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中与物质导电性能相关的部分,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不同物质导电性能的知识总结,包括概念、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
(2)布置一些与导电性能相关的计算题,如根据电阻值计算电流、电压等。
2、实践作业(1)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使用不同的材料连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验证物质的导电性能。
(2)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判断其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并记录下来。
四、作业评价1、知识掌握(1)通过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不同物质导电性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判断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年级《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845a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3.png)
3.教学内容:
a.小组讨论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差异,分析其原因。
b.探讨生活中的导电现象,如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等。
c.分享学习心得,总结影响物质导电性能的因素。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必做作业:
a.完成课本后的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计算题,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b.结合生活中的导电现象,写一篇小论文,阐述不同物质导电性能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少于300字。
c.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标注出各部分的导电性能,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2.选做作业:
a.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新型导电材料的研究进展,撰写一篇科普短文,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2.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新知识。
3.教学内容:简要介绍导电性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电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讲解导体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介绍影响物质导电性能的因素,如电子云、离子等。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3.教学内容:
a.导体的定义和分类,如金属、酸碱盐溶液、石墨等。
b.绝缘体的定义和分类,如塑料、橡胶、玻璃等。
c.影响物质导电性能的因素,如电子云、离子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教学方法:采用课堂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535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4.png)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第一章:导电性的基本概念1.1 电流与导电性电流的定义导电性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1.2 导电性的测量电阻的定义电阻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章: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2.1 金属的导电性金属导体的导电原理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比较金属导体的应用实例2.2 非金属的导电性非金属导体的导电原理不同非金属的导电性能比较非金属导体的应用实例第三章:溶液的导电性3.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的定义与特点非电解质的定义与特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理3.2 溶液的导电性能与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对溶液导电性的影响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比较溶液导电性的应用实例第四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4.1 复合材料的概念复合材料的定义与特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原理复合材料的应用实例4.2 不同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比较影响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因素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应用实例第五章:导电性能的实验探究5.1 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步骤5.2 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结果分析与结论第六章:人体和动物的导电性6.1 人体导电性原理人体组织中的电解质人体电阻的变化因素人体电击的原理与安全6.2 人体导电性的应用医学中的电诊断生物电现象的研究人体电安全标准第七章:大地导电性7.1 地球的导电性地球的电结构地球导电性的影响因素大地电位的应用7.2 地球导电性的研究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电性模型的发展地球导电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八章:电磁波与导电性8.1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与导电性的关系8.2 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的传播导电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特性电磁波在导体中的吸收与反射电磁波在绝缘体中的传播第九章:导电性的应用与技术9.1 电力系统中的导电性输电线路的材料选择接地技术的重要性电能表的原理与应用9.2 电子设备中的导电性电子元器件的导电材料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9.3 导电性材料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导电塑料的制造与应用导电涂层的应用与技术导电纤维的开发与应用第十章:导电性能的测试与评估10.1 导电性能的测试方法直流电阻测量法交流电阻测量法电导率测试法10.2 导电性能的评估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导电性能的评估指标导电性能改进的方法与策略10.3 导电性能测试仪器的使用电桥的使用方法四探针测量仪的操作非接触式电阻测试仪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电流与导电性的基本概念理解是学习导电性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潮湿高压下的空气是导 体。
四、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 想的电工材料
常见物质的导电性能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 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是锗、硅、砷化镓 等,主要应用于电 子元件
做一做
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AB间接入不 同的导体时,电流表的读数一样吗?
想一想
为什么导体容易导电,绝缘 体不容易导电呢?
物质的微观结构: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电 子(- )
金 属 的 微 观 模 型
导 体
导体中有大量的能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 自由移动,自由电荷很少,因此也就不容易导电。
二、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 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想一想
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不导电的 吗?
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 界限,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为导 体。
例如: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普通的水 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因此普通的水是导电的。 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当玻璃被烧红 时,玻璃也会导电。
. A
A
. B
六、电阻
(1)意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电阻是导体本 身的一种性质。 (2)单位:欧姆 简称欧,用符号Ω 表示。 1 kΩ=1000 Ω 1MΩ=103 kΩ= 106 Ω (3)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电阻器
小结:
不 同 物 质 的 导 电 性 能
导体
容易导电
物质的导电性能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半导体
没有绝 对界限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概念 电阻 物理意义
单位及换算
电阻器及符号
为什么导线 大多用铜或 铝做的
为什么导线的 外套都用橡胶 或塑料做的
第六节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猜一猜
金属体、塑料直尺、玻璃 棒、铅笔芯(石墨棒)、食 盐水、粉笔、硬币,哪些物 质容易导电?哪些物质不容 易导电?你用什么方法辨别 呢?
电路设计
A 待 测 物 体
A
B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例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 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例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