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合集下载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启示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启示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启示新闻一班15吴羽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正在不断向既定的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前进。

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同样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广播电视媒体也逐渐从单纯的事业单位走上“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改革之路。

在过去我们一直单方面地强调广播电视是党和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毋庸置疑这样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传播政策信息,团结群众,促进民族和谐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广播电视充分发挥了其极大的宣传功能、政治功能、舆论功能和教育功能。

直到1980年左右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的产业价值,开始将广播电视事业推向市场。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37号文件就明确规定:“应采取措施,广辟财源,增加收入——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服务公司或服务部,要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85年,经由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第一次将广播电视事业列为第三产业。

在之后十多年中广播电视的发展不断注重其商业运营,它的经济功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凸显,而到了如今,以广告为主的商业经营性收入,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撑。

到2008年年底,全国广播电视广播总收入为亿元(其中电视广告收入亿元)。

中国广播电视商业运营的成功是巨大的。

广播电视经营由一开始的仅仅担负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到如今能够一定程度上做到宣传工作和经济利益的有效平衡,这一大转变的产生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媒介经济规模及产业化程度的提高等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对广播电视的功能和属性的认识的巨大改变。

认识的转变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

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非常不适应这样一个市场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了。

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原有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1. 引言1.1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广播电视作为主要的传媒工具,承担着宣传、教育、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播电视是政府宣传思想政策的重要传播渠道,通过广播电视,政府可以向全国人民传达重要政策、新闻信息等,增进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广播电视还是社会公共信息的主要来源,为人们提供及时、权威的信息,促进社会的公共意识和舆论引导。

广播电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电视节目的播出,传递国家文化和价值观念,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培养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

广播电视还是文化艺术作品的展示窗口,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漫长历程。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广播电视产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从单一的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发展、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使广播电视的清晰度和画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广播电视行业也逐渐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各个节目频道竞相涌现,内容丰富多样。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广播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吸收外国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手段,展现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风貌。

广播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文化建设、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民族精神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这些发展历程中,广播电视始终扮演着与时俱进的重要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达到2000字要求,结束】。

2. 正文2.1 广播电视改革开放初期的挑战与突破广播电视改革开放初期的挑战与突破主要体现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三个方面。

在政策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广播电视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传统的官方媒体体制面临着改革的压力。

对广播电视部门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广播电视部门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广播电视部门体制改革的思考为应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继湖南、上海、北京等地组建广电集团之后,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部门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必须要求广播电视运行机制的变革。

所以,在加快集团化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广播电视的运行机制。

一、我国广播电视业存在的问题从1998年起,国家对包括广播电视部门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拨款逐渐减少,直至让这些事业单位自收自支。

这意味着广播电视将靠经营收入、靠市场去生存和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仍然是行政事业体制与市场化运作双轨运行。

在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环境之间存在着错位问题,并因此经常相互冲突。

如同改革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广播电视全行业普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这种传统的行政事业型运行机制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又不利于调动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体制不顺。

尽管近些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并没有突破体制障碍,还是集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于一身。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广播电视改革的深入,自身的体制缺陷越来越突出。

由于体制不顺,宏观政策环境与事业的发展需求也不配套。

大部分广播电视部门目前仍执行的是全额预算管理体制,收入、支出、分配受到很大的限制。

不用说与国外媒体竞争,就是与国内异质媒体竞争也存在先天不足。

二是实力不强。

全国有电视台200多家。

在数量上,我国比欧美12个发达国家电视台的总量还要多。

但我们的大多数电视台规模小,而且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

三是管理落后。

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导致小农经济的管理方式。

粗放的管理与现代化传媒的运作要求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节目生产成本高、浪费大、效益差。

许多电台、电视台缺少现代管理所必需的运行机制,既无法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臵和优化组合,又不利于专业制作水平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作者:张娟娟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第01期摘要:体制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制度框架,一个合理的制度能够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反之,则会限制该行业的发展壮大。

广播电视体制也是如此。

过去,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有效地帮助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健康发展。

可是,近些年,虽然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的电视体制却从未进行变革,这就导致现有的电视广播体制限制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广播电视体制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

关键词: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关键问题一、我国现阶段广播电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电视台中没有既拥有先进理论知识,又掌握先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过去电视台中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偏重专业技术的熟练掌握,然而,这种传统观念使得电视台中的工作人员技能单一。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广播电视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先进的专业的技能,还要具备市场意识、营销观念、经营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等。

显然,过去的电视台选拔的人员无法满足现代的电视台发展需求。

所以,电视台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电视数字化改革的需要,不断地扩展电台的人才队伍,一方面在社会上招聘一些懂得科技管理、项目开发、版权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对原有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电视台发展的需要。

2.不合理的电视台资源配置,使得资源浪费情况层出不穷电视台资源浪费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节目雷同性的资源浪费。

这主要是各大电视台为了追求利益,共同抢夺一个电视节目而造成的。

除此之外,各大电视台之间互不理睬,各自占据着一方市场。

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电视台无法用自身有限的经费及人力创作出一个吸引观众的节目,也无法购买质量高等却又昂贵的节目。

因此,有些电视台虽然有着大量的节目录像带,但是大多数都是质量低下的带子。

3.电视台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视台内有很多机构职能重叠并且机构内部缺乏先进的管理观念。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

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两大特色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起步阶段,主要特色是政府主导和垄断经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政府成立了中国广播公司和中国电视公司,并且广播电视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直接掌控,垄断经营模式成为主要特色。

二、改革开放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主要特色是市场化和多样化。

随着政府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控制力度的松动,广播电视行业逐渐迈向市场经济,并且逐渐放开了对私有资本的限制,引进了国外的广播电视节目。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竞争化的趋势,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体制改革阶段:1980年代初,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进行体制改革。

政府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总局,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推动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化和多样化发展。

2.技术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引进数字技术,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和接收。

这一技术创新使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得到了提高,为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内容创新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开始注重内容创新。

政府鼓励广播电视媒介机构加强自主创作,提高节目质量,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和纪录片。

同时,中国广播电视媒介也加强了与国外媒体的合作交流,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国外节目,丰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

总之,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历程具有政府主导和垄断经营的起步阶段特色,以及市场化和多样化的改革开放阶段特色。

在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历了体制改革、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等重要阶段,不断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多样性。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

电视台被定性为行政事业单位,在人财物几方面受到党政领导机关
的严格的行政束缚。
2.
资金主渠道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垄断经营的市场利润获得,同
时国家银行提供优厚的信贷支经营方面,长期处于粗放式的状态。
3.
中共宣传部门决定电视宣传议题并对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节目
一、中国的电视体制
+ 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 业都是国家统一经营 的,由中黄人民共和 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统 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 广播电视业。
电视国有制的“核心”代表作: 《新闻联播》
+ 在当下中国政治传播的谱系中,电视对政治 意识形态建构的核心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 由以《新闻联播》为主的电视新闻来实现的。 1982年开始,《新闻联播》被授权比其他媒 介早一天独家发布重要新闻,从而改写了电 视在媒介阵营中的从属地位,今天仍然可以 时常从「明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社论」这种特 别的新闻语式来识读政府对电视媒介的信任。 收看《新闻联播》也已经内化为国人日常生 活的一部分,尽管这个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 已经有些脱离现代媒介文本符码规则的,但 至今仍保持着28.9%的年度平均收视率 (2000年),以每晚近3亿的收视人数,创 造着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托拉斯也难以企及 的神话,虽然这个神话的背后是政府强有力 的支撑,但在当下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中, 这种权力支撑只能进一步证明电视是政治意 识形态传播核心。可以说,理解电视就是理 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理解中国的意识形 态就必须理解中国电视。
加紧通过组建网络传输公司推动全国的网络传输基本建设,理顺电视 的基本建设和节目制播的职能和利益关系,为网络建设市场的对外开 放创造基础条件。6、在电视全系统内大力推广以事业单位内部成本 核算为主要内容的财务制度改革,推广以考核、聘任、持证上岗为主 要内容的用人制度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节目制作、技术设备等资源 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历程及未来诉求

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历程及未来诉求

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历程及未来诉求作者:陈共德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9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处于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好广电传媒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同时,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大力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我国广播电视的改革历程我国广播影视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随着经济领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领域也逐步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体制转型。

改革的初期:1978~1991年1978年底,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曾经被视作政治工具的广播电视领域也逐步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广播影视事业出现了复苏与初步繁荣的局面。

第一,变“二级办”为“四级办”,“一体多元体制”形成。

尽管广播电视由党和政府主办这一根本立场没有变,但却将广播电视的开办权下放到了县级,从而调整了我国广播电视机构的整体布局。

从1984年起,我国实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政策。

新设立的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特别是地市级和县级电视台的成长更加快速。

各地根据本地情况形成了不同的管理体制。

根据调查,各地广播电视体制分成九种:(1)局台合一制;(2)局台分设制;(3)电视台相对独立制;(4)局台同级制;(5)台为局级制;(6)市委直属单位制;(7)两台合一制;(8)广播电视一体制;(9)局属科室制。

第二,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引进经营理念。

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型管理”,获准从事广告经营活动。

“事业单位企业型管理”的广播、电视媒介,以实行“财务承包”为由,从“事业型管理”向“企业型管理”过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营利活动,以补充国家预算的削减部分。

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在我国广播电视史上,广播电视制度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

作为自然的分界线,有这样几个标志:1949 年 6 月 5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同通知》;1949 年 10 月,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 1956 年 2 月 2 0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村广播网管理机构和领导关系的通知》,在同年 7 、 8 月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又主要讨论了广播事业的体制问题;1982 年 5 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1983 年 3 月 31 日,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会议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198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中国的改革进程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同年国家科委首次编制的我过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将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揭开序幕;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我国的经济改革由此向纵深发展,第二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广播电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1997 年,十五大召开,江泽民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闻宣传应该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广播电视系统开始了自上而下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随着商品市场的活跃,广告市场也在 1979 年复苏,我国的广播电视开始确立广告经营的运作方式,广电媒介感受到了空前的经济压力。

1986 年 12 月 15 日,广东省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有正式呼号和专有频率),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中率先迈出了专业台、系列台改革的第一步。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概要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概要

三、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思路
在现行政治体制下,中国电视台的体制转型只能是有限度的调整。目前 官方确定的体制创新的思路是: 实行制播分离。国家政治机构通过电视台的权威控制对于频道播出严 格把关,但是适当放开节目策划和制作,利于调动社会资源投入电视 节目创作。 加快组建广播影视集团步伐,转变原来的行政管理为企业集团运作, 在维持基本垄断经营的模式下,促成资本、技术、艺术和经营的专业 化运作的成熟。 整合机构,推进广播电视机构调整,优化广播电视内部结构,转变地 市和县一级的电视管理机构的职能,国家集中有限资源强化中央和省 一级的电视台,变四级(中央、省、地市、县)电视管理为两级电视 管理(中央、省);将地市和县一级的电视台转变为转播台。 将电视网络建设任务转交给电讯部门,将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合并经 营管理,避免管理失控或资源浪费。 加紧通过组建网络传输公司推动全国的网络传输基本建设,理顺电视 的基本建设和节目制播的职能和利益关系,为网络建设市场的对外开 放创造基础条件。6、在电视全系统内大力推广以事业单位内部成本 核算为主要内容的财务制度改革,推广以考核、聘任、持证上岗为主 要内容的用人制度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节目制作、技术设备等资源 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一、中国的电视体制
+ 新中国的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视事
业都是国家统一经营 的,由中黄人民共和 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统 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 广播电视业。
电视国有制的“核心”代表作: 《新闻联播》 + 在当下中国政治传播的谱系中,电视对政治
意识形态建构的核心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 由以《新闻联播》为主的电视新闻来实现的。 1982年开始,《新闻联播》被授权比其他媒 介早一天独家发布重要新闻,从而改写了电 视在媒介阵营中的从属地位,今天仍然可以 时常从「明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社论」这种特 别的新闻语式来识读政府对电视媒介的信任。 收看《新闻联播》也已经内化为国人日常生 活的一部分,尽管这个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 已经有些脱离现代媒介文本符码规则的,但 至今仍保持着28.9%的年度平均收视率 (2000年),以每晚近3亿的收视人数,创 造着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托拉斯也难以企及 的神话,虽然这个神话的背后是政府强有力 的支撑,但在当下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中, 这种权力支撑只能进一步证明电视是政治意 识形态传播核心。可以说,理解电视就是理 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理解中国的意识形 态就必须理解中国电视。

广播电视改革实施方案

广播电视改革实施方案

广播电视改革实施方案
首先,广播电视改革实施方案着重强调了内容建设的重要性。

内容是广播电视
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内容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因此,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支持力度,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加大投入,提升内容质量,创作更多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节目。

同时,还要加强对内容的监管,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发展。

其次,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
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升传播效果。

实施方案要求广播电视机构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投入,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水平,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另外,实施方案还强调了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行
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涉及到国家文化传播和社会稳定,因此监管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监管,严格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行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最后,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密切。

广播电视行业也要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广播电视改革实施方案是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的落实将有利于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广电改革感悟心得体会(3篇)

广电改革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近年来,我国广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为一名广电从业者,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以下是我对广电改革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广电改革的必要性1.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广电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2. 提升媒体竞争力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广电媒体在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

改革有利于整合资源,提升媒体竞争力,增强市场占有率。

3. 保障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广电改革有利于加强媒体管理,规范传播秩序,防止不良信息传播,保障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广电改革的主要措施1. 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广电改革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建设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2. 优化媒体结构布局调整媒体结构,加强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各级媒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3. 创新媒体内容生产加强内容创新,打造精品节目,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鼓励媒体开展跨界合作,拓展内容领域。

4. 改革媒体管理体制深化媒体机构改革,优化管理架构,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加强媒体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媒体人才。

三、广电改革的感悟与心得1. 坚定改革信心面对广电改革,我们要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只有勇于改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主动适应变化广电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观念,提升自身能力,为改革贡献力量。

3. 注重团队协作广电改革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各部门、各岗位的协同配合。

我们要加强团队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改革。

4. 强化责任担当广电改革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媒体发展大局,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担当改革重任,为广电事业贡献力量。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的广播电视是我们党、政府和人民的代言,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党和人民的喉舌,它代表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心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是处在我们党的领导之下,而我们的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那么简而言之,广播电视是我们党的喉舌。

讨论的是我国广播电视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改革。

[关键词]: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一、“党管媒体”:广播电视管理的根本原则作为我党的喉舌,广播电视应该始终处于我党的领导和管理之中。

我党成功取得政权需要的有“枪杆子”和“笔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都要牢牢掌握在我党的手中,“枪杆子”好理解,而“笔杆子”指的是报纸、杂志和广播等其他的舆论宣传的媒介和载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国家的广播电台有政府办、教会办、外国人或团体办及私人所为等方式,根据建国前的一个调查,全国私人电台有近九十座。

这之后中共中央出台的《对新解放城市的原广播电台及其人员的政策的决定》中就很明确的规定:“新中国之广播事业,应归国家经营,禁止私人经营”而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发展飞跃的电视媒体也是要在国家的经营之下。

党要始终坚定的掌控、领导管理我国的广播电视等舆论宣传媒介,党也明确的提到了“党管媒体”这个原则,而既然是我党的喉舌,那么“党管媒体”也是必然的选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这中央“三台”是党中央的喉舌,而中央之外的地方各级行政区域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负责宣传地方党委的意见决定等,当然地方广播电视要先执行和宣传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

中共中央宣传部以及各级党委宣传部是广播电视部门的上级领导机关,同时党下达的各项政策方针和决定也是由我党的各宣传部门来宣传贯彻。

我党各级宣传部门的职责范围:一是对于广播电视部门的相关宣传政策方针的制定;二是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宣传工作,比如对重大的活动节日等的宣传工作安排做出相应指示和决定;三是管理干部,作为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领导机关,各级党委宣传部直接管理其下属广电部门的有一定级别的干部。

中国广播体制

中国广播体制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
217宿舍
体制的概念
• 广播电视体制是广播电视制度的具体实现 形式。广播电视制度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广播电视所有 权、基本性质、基本目标等方面所构成的 规范体系。广播电视体制就是这一规范体 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即在一定 的制度范围内,广播电视系统内部所属单 位责权利的具体配置和划分,以及根据这 种划分所设置的机构和所形成的组织和规 范。具体来说,包括广播电视机构的设置 、经营方式、经费来源等内容。

• (二)资源浪费 • 一级政府一群电视台,在省会城市, 至少有四家(多的达到10多家)以上 的电视台在竞争,形成了复杂而拥挤 的格局。几乎所有的台又都有一种心 态,把自己的频道办成综合频道,作 为电视台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所有的 节目都要作,所有的节目都要播,都 用抢夺同一资源维持虚假的繁荣,因 此就造成了雷同性较强的资源浪费。
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
• (一)小型分散 • 从普遍的情况来看,省级电视台和中央电 视台要稍强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个别地 (市)级电视台也能够继续维持下去,而 大量的地、县电视台甚至西部的部分省级 电视台基本上没法正常维持生存。加之相 互封闭与市场割据,大多处于一种自给自 不足的状态,没有能力自己制作像样的电 视节目,也没有过多资金购买节目,所以 个别电视台廉价购进的播出带比大街上录 像厅播的带子质的传统理论,世界上的 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根据广播电视台 的所有权、经费来源、领导人的任命 等方面,一般划分为三种模式:国家 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营商业 型。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属于国家经营型 ,即广播电视台所有权归全民所有, 由执政党和政府来领导,并规定其工 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大 部分来自政府拨款。

关于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体制改革综述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涌现,中国广播电视界出现了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这就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体制改革。

从社会群众到业内编辑记者,从中央电视台到县级电视台,关于体制改革的问题仍然是当前讨论最热烈、最火爆的话题。

虽然我国的传统广电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体系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地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提出了很多改革的设想和和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电视传媒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广播电视传媒体制的概念(一)西方的广播电视体制胡正荣认为,所谓体制,是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形式的总称。

广播电视体制是广播电视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广播电视制度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广播电视所有权、基本性质、基本目标等方面所构成的规范体系。

广播电视体制就是这一规范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即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广播电视系统内部所属单位责权利的具体配置和划分,以及根据这种划分所设置的机构和所形成的组织和规范。

具体来说,包括广播电视机构的设置、经营方式、经费来源等内容。

[1]121-122张海潮认为,按照广播电视的传统理论,世界上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一般划分为三种模式:国家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营商业型。

依据这种划分方式,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属于国家经营型,即广播电视台所有权归全民所有,由执政党和政府来领导,并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

[2]86金冠军、郑涵总结,西方公共广播电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国有社会公营体制:国有社会公营广播电视体制是指以资产国家所有和经营活动由公司在社会参与下自主进行为基本特点的一种体制。

广播电视领域改革发展举措的认识和意见。

广播电视领域改革发展举措的认识和意见。

广播电视领域改革发展举措的认识和意见。

广播电视领域改革发展的举措是我国加强传媒管理,促进媒体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这方面,我的认识和意见如下:
1. 推进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是当前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

政府应鼓励电视台、广播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动融合发展,如通过转播节目、制作原创网络节目等形式,提升内容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2. 强化内容审查和管理: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审查和管理,遵循法律法规,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升节目质量。

同时,通过完善评估机制,鼓励推出更多有品质、有深度、有价值的节目,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水平。

3. 改革传媒市场体制: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竞争,提升服务质量。

适度开放市场准入,鼓励企业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广电产业规范和监管机制,维护市场秩序。

4. 提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水平:鼓励广播电视行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

如加大对高清、超高清、VR、AR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品质视听内容的需求。

总之,广播电视领域改革发展举措的实施应该坚持法治原则,提升内容质量,促进市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高品质媒体内容的需求。

同时,要保护好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王敬松一、/党的喉舌0:广播电视的根本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或者说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些都是经常见之于各种媒体和文件的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政府,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因此,简化地说,广播电视是党的喉舌是丝毫不错的。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报刊多有出现,除了原来一般是/地市级0以上、并由本级党委主办的/党报0、/党刊0仍是党的喉舌外,其他的如/子报0、/子刊0,尤其是一般被俗称的/小报0、/小刊0并不完全是党委直接主办的,故不能一概地说报、刊都是党的喉舌。

当然,并非说这些报刊可以拒绝执行甚至反对党提出的宣传政策和方针,只是它们的主办者并非都是一级党委。

在一定意义上讲,被列入党报、党刊行列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也并非是随意的事。

广播电视就不同了。

任何一家广播电台、电视台,无论是何层级,都是由政府广播电视部门直接办的,都纳入一级党委的管理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无一例外地被称为党的喉舌。

这种性质反映在多种文件中,如1981年1月,中共中央在有关决定中严肃指出,广播电视/必须无条件地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不允许发表与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

0基于以上性质,我国的广播电视就不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随便发表意见的/中性0平台。

它只能播出体现党的政策、方针、决定、指示、意见等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节目。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中出现的/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台0等类似于/文责自负0的声明完全不适合我国的广播电视,自然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同时也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自然,广播电视也不是播音员或主持人个人随意表现的舞台,而是党的宣传阵地,是党的舆论工具,要求在这个高度上对待播音主持工作。

/转播0是一个业内反映持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

转播是中国广播电视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个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电视播出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内容质量也不断提升。

广播电视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

本文将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基础薄弱,设备陈旧,节目单一。

整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内容质量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需求。

改革的开展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80年代中国电视台相继成立,并不断推出新的节目形式。

这为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90年代至今,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广播电视行业的机构和体制得到了改革和完善,技术水平和制作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也发展迅猛,内容日益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节目质量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优秀的电视剧、纪录片和综艺节目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逐渐走向国际。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相比,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但在整体规模和节目输出量上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进入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行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竞争加剧,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要想实现更大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提高质量。

也需要加大对优秀节目和人才的扶持力度,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和制作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需要克服内容质量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整体实力,造福广大观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接下来,广播电视行业要保持创新,不断提高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多元的观众需求,实现更大的发展。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可打印修改)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可打印修改)

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索——以世界各国广播电视制播体制为例摘要:各个国家提供给广播电视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同,其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就会选择不同的体制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逐渐扩大,现有条件下,我国原先的广播电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传播新形势,本文从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出发,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体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在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形式的总称,体制为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框架,由于各个国家提供给广播电视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同,其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就会选择不同的体制模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广播电视业开始面临巨大竞争和挑战,现有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国际传播新环境,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建立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产业市场体系,我国广播电视体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一、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

广电集团成立之初,集团与广电局实行“两块牌子、两种性质、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广电局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行驶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管理职能,而广电集团则为“国有独资、事业性质”的实体,是两者兼备一套班子。

具体表现在:(1)、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2)、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3)、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区别广播影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面向市场,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经营性产业体制机制改革。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改革摘要:广播电视是我国重要的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人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一渠道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新闻信息,广播电视相关的负责人员应当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在保障节目的播出质量以及播出时间和播出效率的基础上,让人们能够观看到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当意识到做好广播电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播电视;管理方法;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借助网络技术,从而使得广播电视维护和管理的内容趋于复杂化。

①多样化的系统功能。

广播电视在发射和传播过程中,其系统采用数字化,这虽然使得节目的质量得到提高,但同时也使得维修的难度加大了;②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促使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增多,播出的时间也变长了。

各式各样的节目层出不穷以及全天化的播出时间。

广播电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加入了各种先进技术之后,使得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③广播电视的播控系统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复杂化的趋向。

功能的强大,必将带来系统的复杂化,从而导致其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变得复杂。

1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1.1有助于保证两大系统的稳定传输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支持系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也出现了很多全新的并且具有复杂性的系统。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两大系统的稳定运行,让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正常播出。

1.2有助于保障节目的播出质量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如果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的时候有较小的信号传输覆盖面的话,就会导致信号传输的容量受到限制,影响信号传输的完整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有必要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做好这项工作能够为各个系统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保障信号的覆盖面以及节目的播出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涌现,中国广播电视界出现了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这就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体制改革。

从社会群众到业内编辑记者,从中央电视台到县级电视台,关于体制改革的问题仍然是当前讨论最热烈、最火爆的话题。

应当说现在的广播电视的体制是中国当时社会的体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必然结果。

但是到了今天,科技飞速发展、民众素质提高、市场逐步发育,政府简政放权,整个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那么,在现在的条件下,电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传播需求和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出现了一些弊端。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已不容乐观。

(一)小型分散
从普遍的情况来看,省级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要稍强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个别地(市)级电视台也能够继续维持下去,而大量的地、县电视台甚至西部的部分省级电视台基本上没法正常维持生存。

加之相互封闭与市场割据,大多处于一种自给自不足的状态,没有能力自己制作像样的电视节目,也没有过多资金购买节目,所以个别电视台廉价购进的播出带比大街上录像厅播的带子质量还要差,盗版现象也屡禁不止。

(二)资源浪费
一级政府一群电视台,在省会城市,至少有四家(多的达到10多家)以上的电视台在竞争,形成了复杂而拥挤的格局。

几乎所有的台又都有一种心态,把自己的频道办成综合频道,作为电视台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所有的节目都要作,所有的节目都要播,都用抢夺同一资源维持虚假的繁荣,因此就造成了雷同性较强的资源浪费。

(三)管理混乱
目前一般电视台的管理可以说基本上是原始的、粗放的。

相当部分电视台内部没有现代管理必需的科学的专业分工,内设机构、节目设置以及各部门内部职能配置都是小而全的模式。

同时,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不讲求电视资本的计划投入、准确投入、有效投入和投入回收,多数仍采用收、支流水帐方式记帐,存在严重的浪费。

产品质量检评仍是沿用经验标准和相对标准,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质量评鉴体系,缺乏客观的、理性的、量化的因素。

(四)恶性竞争
由于市场小,生产和播出的单位太多,对有限资源的恶性竞争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比如
广告客户对广告的投放,是按照特定经济区域的产品销售量来进行的,相对于一个区域,既不会因为台多而增加投放,也不会因为折扣高而减少投资,一个区域多个台的自相残杀却把广告折扣全部杀乱了,这就造成了恶性竞争。

面对目前中国广电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改革。

体制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框架,体制选择得当,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当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体制的改革就成为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关键。

就行业性质而言,广播电视系统是一个知识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并担负“党和人民喉舌”功能的系统。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障党和政府对广电系统的宏观调控扎实有效,籍以保证舆论导向正确,如何保障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如何增强经济实力,构建强势的主流媒体,这三个问题是未来广播电视生存、竞争与发展的三个支撑点。

要想进行广电体制的改革首先要做到宏观管理制度应体现“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一主旨,从根本上保障舆论导向,维系意识形态的安全,这无疑是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

其次在采编运作制度方面,实行“制播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另外在经营分配制度方面,允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选择与国际接轨的广播电视体制模式,建构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产业市场体系,建立配套的广播电视业管理制度,是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

广电体制的改革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第一,要围绕电台,电视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焕发电台,电视台的活力,努力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主业。

第二,要培育和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充分挖掘和发挥广播电视产业潜力。

第三,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在舆论导向和市场去向方面寻求结合点,在改革压力和行业承受力方面寻求平衡点。

在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中实施电视人才战略才是改革的最主要的途径。

电视人才战略是当前电视台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首先实施人才战略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中全面推进。

其次,实施人才战略,要转变观念。

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并且要树立人才管理的观念。

再次,要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由外延粗放型转向效益集约型。

改革的重点是要突破“四级办”的老框框,把中国星罗棋布的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一次大的整合,深化体制改革,以释放现有广播电视生产力的能量,为中国广电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