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史专题课件(46张PPT)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史专题课件(46张PPT)专题二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C)
A.战争使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
B.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C.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加剧
4.下图是创作于一战后的漫画《吞下苦果》。对其解读合理
的是
( A)
A.新世界秩序隐藏危机 B.德国被战胜国分区占领 C.大国间矛盾趋于缓和 D.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发展
5 . 1942 年 起 , 各 国 开 始 大 规 模 的 协 同 作 战 , 北 非 战 场 上 英 、 美、澳联军打败纳粹非洲军团;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中
1999年成立,旨在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 国际经济 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 合作论坛 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富有建设性和开放性的
对话,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总结
(1)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变化。 (2)重要国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国际秩序,推动 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线索 重要的国际组织
组织
性质
概况
三国同盟
1882年,德国(核心)、奥匈帝国和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
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
约两大军事集团疯
三国协约
法西斯 同盟
军事侵 20世纪初,英国(核心)、法国和俄 狂扩军备战,冲突
国组成三国协约。
不断。
略集团
1940年9月建立,由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组成。
法西斯同盟不断进行侵略扩张,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作者将从哪些角度解密“英 国是如何从孤悬于欧洲大陆外的海岛,变成一个超越罗马的庞大帝 国”?(4分)

1、1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1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参战
中国参战
结果
4.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同盟国失败。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பைடு நூலகம்参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意)VS协约国(英、法、俄) 战线 西线、东线、南线 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 同盟国失败
重要战役
结果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德国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催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 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 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粉色区域为同盟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 国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 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 1904年的挚诚协定及1907 年的英俄条约签订后,英法、 英俄的各种纠纷已经平息。 这两个协约,加上法俄同盟 便促使三国家走在一起。此 外,他们皆因为德国在欧洲 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而警醒。 因此,他们便结盟,名为 “三国协约”
1913 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其它
26%
14% 6%
13% 10% 23%
16% 38%
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思考:上述材 料反映了哪些 现象?这些现 象带来什么影 响?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英 国 1 法 2 国 德 国 美 国 5
4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感悟
Q:学习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请谈谈你的感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三)结果: 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战役爆发。此次战 役中,双方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 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 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 协约国手里。
一战导火线 学习萨拉聚热焦窝事件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 的争斗,是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根源
为什一么战巴性尔质干:半是岛列会强成重为新一瓜战分前世欧界洲、的争“夺火世药界桶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开始标志:
1914年7月28日,奥匈 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 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战争给欧洲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创伤也极其巨大,它使欧洲人第一次
深深怀疑西方文明的基本走向,并引发了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精神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1890-1914各国国防预算(单位法国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890

1914
国 德国


三 国 争夺世界和欧洲霸权 英国
协 约
奥匈 帝国
巴尔干半岛问题
俄国
注:1882年,三国同盟形成;1907年,三国协约形成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4.巴尔干半岛问题复杂,成为欧洲火药桶
巴尔干部分地区曾先后落入奥斯曼帝国和奥 匈帝国的统治之下。在反对这两个帝国的斗争 中,巴尔干的民族主义日益高涨。沙皇俄国支 持塞尔维亚人希望统一塞尔维亚各民族的“大 塞尔维亚主义”,奥匈帝国则坚决反对塞尔维 亚独立。1908-1913年,巴尔干地区先后发生波 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列强直接或间 接介入其中,使巴尔干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 战争的地区。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供稿人:犍为二中彭素蓉(此稿仅供老师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2.第二阶段:特征: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

3.第三阶段:特征:为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

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

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苏俄转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所有条约或协定的总称。

确立:①1919年1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实质是分赃会议),签订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②1921年,美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p44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和一系列条约,形成华盛顿体系。

区问题;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p46打破:经济危机(1929——1933)引发政治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了凡——华体系。

崩溃:凡尔赛体系结束: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华盛顿体系结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评价:(1)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体系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

这是体系内部多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统治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世界反法西斯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 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
联盟
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 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联盟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12国成立了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协约国集团:英(核心)、法、俄等 同盟国集团:德(核心)、奥匈意等
德国 凡尔登战役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法西斯同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德国、日本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 格勒战役(二战重要转折点)、珍珠港事件(二战达到 最大规模)、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政治格局演变
名称 背景
确立
主导国 (经济体)
瓦解 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 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谋求 世界霸权,双方势均力敌
1943年,中、美、英三国参加 ,着重讨论对日作战问题,并发表 《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了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团结合作、彻 底打败日本的决心和途径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 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等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召开。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以中、 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 《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专题四 世界格局演娈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专题四 世界格局演娈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二战后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 建立
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 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二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战 两极格局 影响
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
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1955 年华约建立,两极格局 发展
美、苏两极格局

苏联 解体
两极
格局
世界多极化发展

欧盟
中日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对抗和战争,也取得了 发展和进步。20世纪上半叶,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 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类从未停止寻找 除地球之外第二个家园的努力。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是 个未知数。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 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1.我们的世界,共同的家园
科技的发展
经济合作的紧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国家间文化交流活 动日益丰富,不同国家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便利……世界 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人类共同家园。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 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局限 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帝国主
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

凡尔赛—华 ①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上传百度文库)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上传百度文库)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线索一:两次世界大战项目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1945.9.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经济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英、法两国发展相对缓慢,造成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导致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政治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为二战埋下隐患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英法对德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交战双方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轴心国集团(日本、德国、意大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开始标志1914.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9.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主要战役三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转折: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1941: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扩大:(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1944.6.6: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5.2:攻克柏林战役——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

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轴心国失败。

性质帝国主义之间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影响①帝国主义: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等);②社会主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③各国人民: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④新式武器:飞机、坦克、远程大炮、毒气弹出现,客观上推进了科技的发展。

①帝国主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②对人类: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

中考历史 复习课件:专题二__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中考历史 复习课件:专题二__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经过
开始:1914 年7月,奥匈
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
攻苏联 3.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 (美国国耻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
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
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成为二战
取胜的根本保证
知识清单
Listen attentively
解析: (1)材料一中提到“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 反映的是慕尼黑阴谋。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30 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 动。英、法等西方大国为了维持所谓的和平,对 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 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 策。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 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 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讨好德国,规定捷克斯洛伐 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慕尼黑阴谋”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
原因 平衡
济危机的影响
直接原因(导火线):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慕
萨拉热窝事件
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
高潮,加速二战的爆发)
知识清单
Listen attentively
一战
二战
1.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德国突
袭波兰
2.规模扩大的战役:1941年德国进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真题探究
Listen attentively
材料二: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 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 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 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 及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 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 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 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 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 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 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导学课件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导学课件全套

入战争的狂热中。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场积累
· 特别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半岛 , 2.列强争夺的焦点: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__________ 火药桶 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__” 。
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奥匈帝国举行
塞尔维亚 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这一挑衅激怒了____________
的爱国者,他们秘密筹划暗杀事件。6月28日,发生了萨拉热窝
事件。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4.进程
奥匈帝国 1914 (1)爆发:_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 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考场积累· Nhomakorabea别提示·
凡尔登战役运用了大炮、飞艇和飞机,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掠夺 侵略 5.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非正义 战争,是____________ 的战争。
6.影响:这次大战在欧洲爆发,迅速扩展到非洲、亚洲和太平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场积累
·易错易混·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重新瓜分世界形
成的非正义的军事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促使战争爆发的因素

课件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课件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②对弱小国家的任意宰割,也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巴黎和会策划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成为反苏战争司令 部,导致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与仇视。
④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未来更大 冲突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重难点 4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1)不同点:
项目
美对德宣战,俄国退出大
1917— 1918 年
战,中国等一批国家对同
盟国宣战
同盟国相继投降,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力量对比: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2.战略失误: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 潭。 3.内部矛盾: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使同盟国内部矛盾日 益加剧。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盟友。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阶段 时间
主要战役或事件
影响
爆发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1914 年 战,俄、法、德、英相继
7 月 投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 阶段 1914 年 马恩河战役
德国速战速决梦想破灭
第二 阶段
1915— 1916 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 一方
第三 阶段
《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 内容 亚和土耳其等的和约以及国联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凡
尔赛体系
背景 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激化
内容
1921 年 11 月 12 日,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了《四国条 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实质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影响
积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4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4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15-
(4)活动 ①初期积极:恢复战后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 作。 ②不光彩记录:20世纪30年代,对日本、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 张,持姑息、纵容态度,失去其维护和平的作用。 (5)评价 ①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后沦 为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组织。 ②作用 a.积极:其宗旨有积极意义,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b.消极:“全体一致”原则及英法操纵,使其不能制止侵略、制止战 争。
-7-
微点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及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的主要原因,其形成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8-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 (1)建立: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先后同德国、奥地 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所谓的 “凡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 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2)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与 战败国矛盾暂时缓和、战胜国之间的利益暂时平衡的基础上确立 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11-
(3)评价 ①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调整了列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建立起华盛顿体系。 ②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暂时缓和 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作用。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 ④事-
3.《非战公约》 (1)背景 ①《洛迦诺公约》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使法国感到更加不 安全。 ②法国在得不到英国支持的情况下,希望争取美国对法国的安全 提供保证。 ③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考虑。 (2)内容:《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世界政治格局 PPT课件 图文

世界政治格局 PPT课件 图文
3、基本原则和宗旨: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影响: ①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
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 务的局面。
点击学点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国际关系既是学术领域的,也是公共政策 领域的。
【“三个世界”的理论】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 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 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 也是第三世界。”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1974年4 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 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他还宣布:“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 超级大国。”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 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歇尔计划问题上,教材认为西方国家企图用该计划拉拢东欧,但遭到拒 绝。下述材料引用当事人的说法,似有不同。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 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 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
点击学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①美国的扶植
1、原因: ②日本战后改革 ③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重视科技和教育:高科技的发展道路
2、表现: 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社会第一课

社会第一课

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课时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主备人:黎华校对人:张燕印发审核:一、学习目标1.掌握德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的原因及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2.理解欧洲列强军备竞赛的原因、表现、特点。

3.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二、自主学习完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之路,参与对世界的2、19世纪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拉丁美洲的、亚洲的,把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同时作为“迟到者”的美国也匆忙加入了列强对的争夺。

3、在20世纪初的中,日本打败俄国,后来又吞并了。

4、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作为后起之国渴望瓜分世界的愿望最强烈。

世纪初,世界基本被列强瓜分完毕。

其中殖民地最多,而最少5、在瓜分世界和的过程中,欧洲列强彼此展开了激烈的。

向海上强国英国发起挑战,并很快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大国。

6、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个是由、奥匈帝国和组成的三国联盟,核心是;另一个是有、和组成的三国协约,核心是。

7.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1)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的原因:(2)德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的原因:8、世界殖民体系确立:9、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1)原因(2)表现(3)特点(4)目的10、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形成:(2)影响:三、合作探究1、读《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殖民地面积情况》表,思考:(1)上表反映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你发现了什么变化?(2)从中分析引发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的矛盾和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课: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时)一、学习重难点:1、重点:一战的概况难点: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二、自主学习: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什么? 2.列强争夺的焦点是什么?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3、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时间:交战的双方;导火线4.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主要战役?5、战争的结束(原因、结束)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危害?7.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及启示。

(适用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4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适用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4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命题角度
角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典例1】 (2021浙江卷,22)下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
《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
一次会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从进步性 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

间的国际合作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从局限性 一方面,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没有参加,严重削

弱了国联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国联沦为英法维护其霸权的工具,
最终未能制止侵略,局部战争最终走向了世界大战
拓展4 素养要语 (1)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争斗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发。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最终,大战以 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秩序不仅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为新的 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深化拓展
侵略性、非正义性
拓展1 多角度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
判断的 标准
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贯穿在战 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 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战争的 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
起因 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
进到马恩河一线
(注:撤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

材料一: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 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 来……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 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材料二:……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 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 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材料三:奥巴马阐述经济振兴计划: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 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 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 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它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实施新政过程中,如 何保证和实行“充分就业”? (3)与罗斯福相比,材料三中的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 关注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 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 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 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 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 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 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①列强 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 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 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 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 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 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 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之路。

到,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年到年。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

(2)目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其中,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

(3)的论调在一些国家盛行。

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还煽动情绪。

(4)直接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列强的战争,是的战争。

5.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土崩瓦解和宣布投降而宣告结束。

6. 1919年1月,战胜国代表聚集在法国巴黎的,召开和平会议,史称“”。

如何处理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而中国问题等也列为重点问题。

7.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与会各国代表签署《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

8. 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

该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和统治的“新秩序”。

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加深了与的矛盾,为埋下祸根。

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第1节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1. 中国局势:20世纪初期的中国,更加深重,日益尖锐,的声浪此起彼伏。

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也。

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

2. 以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代表的,高举革命的旗帜,为实现建立的理想,于1911年发动了。

3. 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的成长。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

以和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

4. 革命团体:1894年11月,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提出了“”这个振奋人心、影响深远的口号。

5. 革命组织: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成立,被选为总理。

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誓词中提出“,,,”的革命纲领。

6. 三民主义: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一步概括为、、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一战二战及战后世界格局分解

一战二战及战后世界格局分解

开始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时间: 1914——1918年 重大战役、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结束:同盟国失败;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结论:人类的一场浩劫、灾难; 启示: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目的:分赃与称霸世界; 操纵者:英、法、美; 时间:1919年; 中心问题: 巴黎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 和会结果:战《胜凡国尔进赛行和“约委》任统治”)
凡 作用:暂时调整列强在西方的关系,构成凡尔赛体系 尔 目的: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赛华盛顿体系华顿议评实会盛价质:时结作:暂帝间果用时国:: :《共义1调调主同国九9整2整侵家国义1列占共公列—重强中 同约强1新在9国支》之远2瓜提配(2东间分年供的打太的世;了局击平矛条面了界洋件)日盾的地、本,发体区使独并起的系中占关没者;国中系从:回国,美根复的构国本到计成几划解华个、决盛帝为顿矛国列体盾主强系;
一战慕爆尼 发的黑原会
根时参本间与原:国1:因9英3:8帝、年法9国月、主底德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内体容:原签因订意:《两慕大尼黑军协事定集》团—的—形苏台成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二因:议
直实接质:原绥因靖:政萨策拉达热到顶窝峰事件
后果、影响: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 德国闪 时间:1939年9月1日
飞机
航空技术
影 响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了社会的面 貌,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
启示 息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开始 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珍妮机
电灯(美国爱迪
(开始于棉纺织业)生)、汽车(卡
成 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战经过
(1)大战爆发: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意 、保、奥斯曼土耳其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 了新式武器坦克。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 以上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 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 肉机”
由此,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并在得到德国皇帝威廉 二世的承诺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
“欧洲大陆 是法国和俄 国的天下”
“我们不能只
有陆地,没有 海洋。”
德国宰相 冯·俾斯麦
德皇威廉二世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频频引发 国际危机。 欧洲列强相信,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军国主义 的论调在一些国家盛行。
所以说“一战”是场一规模空前的战争
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正义吗?
德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海上霸 权,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 思考:“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解土耳其帝国。 奥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一战的性质: 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 俄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 治 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 日本: 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掠夺战争。 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建立 霸权 美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 • • • • •
1、造成20世纪初世界格局形成的原因。 2、促使一战爆发的因素,根本原因。 3、一战的性质和他的影响。 4、巴黎和会的背景 5、会议的特点重点 6、巴黎和会能否达成和平协议吗?为什么?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1872年至1912年军费支出增长 下图显示部分列强在战前的陆海军人数增长 欧洲六大列强的军事总支出
欧洲列强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向民众灌输所谓的 “爱国”。列强之前的争夺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 让欧洲陷入战争的狂热中。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火药桶 指什么?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一粒火星又 指什么?
说明: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 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 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 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 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 不会爆发 ? 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战胜国 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 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史称 “巴黎和会”,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 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 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 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 际政治格局
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损害。 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巨大灾难 两败俱伤 革命高涨
3、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 件,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双刃剑
影响:战争规模空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 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
欧洲军备竞赛其根本动机是推动地 域扩张,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争夺霸权。
1914.7.28———1918.11.11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德国、 日本等国家实力上升,而英、法等国家的实力相对下降, 在当时,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有“日不落帝国”之 称。 正在日益强大的德国想要夺取其殖民地,提出重新 瓜分殖民地。 1914年6月28日,正值塞尔维亚国庆时,德国盟友— —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前往奥匈帝国吞并的波 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枪杀。
年份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军事支出(万英镑) 陆海军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总数 13200 国家 奥匈 34,000 39,000 96,000 127,000 164,000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意大利 15800 人 帝国 367,000 420,000 624,000 571,000 523,000 英国 140 340 20500 260% 170% 180% 增长率 175% 543,000 542,000 715,000% 769,000 910,000 法国 % 426,000 504,000 524,000 694,000 891,000 德国 28800 39700 791,000 677,000 1,162,000 1,285,000 1,352,000 俄国 意大利 日本 216,000 31,000 284,000 73,000 225,000 75,000 322,000 150,000 345,000 欠缺数据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 战役、索姆河战役
战争的结果: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 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英国的坦克
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5亿
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 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 各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签署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 美国和亚洲国家的出席,使这次会议超出了欧洲 范围,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和 约的会议。
如何处理德国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而中国山东问 题等也列为重点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