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保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高传真音频功率放大器
魔都大学机自学院自动化系
自动化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8年6月29日
一、用途
家庭、音乐中心装置中作主放大器
二、主要技术指标
1. 正弦波不失真输出功率Po>5W (f=1kHz,R L=8Ω,Pomax>5W )
2. 电源消耗功率P E<10W
3. 输入信号幅度V S=200~400mV(f=1kHz,R L=8Ω,Po>5W )
4. 输入电阻R i>10kΩ( f=1kHz )
5. 频率响应BW=50Hz~15kHz ( R L=8Ω,Po>5W)
三、设计步骤
1.选择电路形式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有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单电源供电的OTL功放电路,BTL桥式推挽电路和变压器耦合功放电路等等。
这里选用OTL电路。OTL 功率放大器通常由功率输出级、推动级和输入级三部分组成。
功率输出级有互补对称电路和复合管准互补对称电路,前者电路简单易行,但由于大功率管β不大,故推动级要求有一定功率,复合管准互补对称电路的优点是大功率管可用同一型号,复合后β较大,推动级只要小功率管就可以了,但复合管饱和压降增大故电源电压要相应高一些,晶体管数目要多一些。
推动级通常是甲类放大,其工作电流大于功率管基极推动电流,故有一定电流要求。由于推动极电压幅度与输出级相同,通常采用自举电路达到,一般推动级都是共射极放大电路,具有一定的电压增益。输入级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开环增益,以便引入深度负反馈,改进电路的各项指标。本次设计采用较简单的互补对称OTL 电路,电路中的二极管是为消除交越失真而设。推动级的偏置由功放级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形式进行,起稳定工作点的作用,整体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改善放大器各项指标。
输入级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开环增益,以便引入深度负反馈,改进电路的各项指标。电路中的R11是稳定功放管静态电流用的;推动级的偏置由功放级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起稳定工作点的作用;整体交流电压负反馈改善放大器各项指标。
特点:较典型的OTL电路,局部反馈稳定了工作点,总体串联电压负反馈控制了放大倍数并提高输入电阻和展宽频带,退耦滤波电容及校正电容是为防止寄生振荡而设。
图1 总设计图
2.设计计算
2.1电源电压确定
V cc≈1.25√8R L P o=1.25√8×8×5≈22 V 2.2功率级设计
功放管参数:
I CM=V CC
2R L =22
2∗8
=1.375A
V CEM=
V CC
2
=
22
2
=11V
P CM= 0.2 ∗P0 = 0.2 ∗ 5 = 1W
经查,BD137(12.5W、60V、1.5A)、BD136(12.5W、60V、1.5A)能满足上述要求。
功率管所需推动电流:
I b3M=I CM
β=1.375A
50
=27.5mA
耦合电容C6:
C6=(3~5)1
2πf L R L
≈2200μF (取2200μF/25V)
稳定电阻:过大则功率损失太大,过小温度稳定性不良,通常取0.5~1Ω。
2.3推动级设计
I C2>I B3M=30mA
取I C2=44mA,
V CE2M=V CC=22V
P C2M=V CC
2
×I C2=
22V
2
×44mA=0.48W
为了消除交越失真,这里选用二极管1N4002.
R9+R10=V CC
2−V BC3M
I C2
=250Ω
一般有R10>R9≫R L, 故取R9=80Ω,R10=170Ω。
C5=(3~5)1
2πf L R9||R10
≈110μF,故取 110μF/15V。
I B2=I C2
β
=
44mA
100
=0.4mA
典型电路中R7+W1,R8支路电流应不小于(3~5)I B2,取I R8=1.2mA,则R8=
0.7V
1.2mA
=580Ω,
R7+R W1=
(
V CC
2)
I R8+I B2
=
11
1.2+0.4
≈6.875kΩ
选择R7=2.5kΩ,W1=4.7kΩ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工作点。R7+R W1上反馈电流的峰值:
I b2M=I b2=0.4mA
R be2=
(1+β)26
I e
=65Ω R be3=
(1+β3)26
I e
=1.8Ω
其中,R be3为大功率管的输入电阻,由于乙类放大I e 是变化的,难以准确计算,以I CM /2为I e 的计算值。
R L2′=170||1.8+(1+50)×8||80=372Ω
Av 2=−β2R L2
′R be2=−100×37265
=−572
V b2M =
V CC 2
/Av2=11/572=0.02V
I R8M ̃=V b2M R 8=0.02V
583=0.03mA I R7M ̃=
V CC /2R 7+R W =11V
6.9
=1.6mA
由于I R7M ≫I R8M ,所以I R8M 可以忽略不计
I M =I B2M +I R7M +I R8M ≈I B2M +I R7M =2.03mA
2.4 输入级设计
由于推动级需要 2.2mA 的交流推动信号,故输入级静态电流需大于 2.2mA ,取I C1=0.4mA ,推动级所需电压信号只有0.2V ,故输入级电压的配置可以比较随意,取R3、R4为2k Ω,R6为1k Ω,各压降分别为8V ,8V ,4V 。 V CE =22−20=2V ,取T1为BD137
I B1
=I C1
β
=0.04mA 取I R2=4I B1=0.16mA , 则 R 2=
(4mA×2K+0.7V )
0.16mA
≈54.4kΩ ,取R2=51k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