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育种学资料整理
育种学复习重点资料

育种学复习重点资料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4.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应用的科学;实践性强。
5.作物育种学主要内容: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选育方法;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极品种类型1.作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主要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还有两种特殊方式是自交不亲和性和雄性不育性。
无性繁殖包括植株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无性繁殖。
无融合生殖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
2.作物品种的类型: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3.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和品种。
包括了自花授粉作物的常规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
4.自交系的理论亲本系数:具有亲本纯合基因型的后代植株数达到或超过87%,就是自交系品种。
5.自交系的育种特点:1、自交+ 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创造丰富变异群体从中进行单株选择。
6.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7.杂交种遗传特点: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育种学知识点

品种:指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人工培养的、经过一系列实验表现优良的、通过品种审定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
品种的特性(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品种混杂:指在某一品种群体内混有其他作物杂草或同一作物其他品种的种子或植株。
品种的褪化:指品种群体经济性状(产量、质量)发生劣变的现象。
自交系品种: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多代的自交,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品系:来自共同祖先,基因型相对一致,表现型相对整齐一致,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称作品系。
近等位基因系: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一系列品系。
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几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形成一个具有另一个物种特性的新类型。
异代换系:指某物种的染色体组中,一对染色体被其他物种同源的染色体取代的类型。
异位系: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相应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类型。
一环系:从品种群体或品种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选育的自交系品种。
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纯系: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系统群、姊妹(姐妹)系:采用系谱法出席杂种后代时,来自同一F3株系的不同单株在F4形成的诸系成为系统群,而F4内各系统间互称姊妹系。
育种目标: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遗传学研究利用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或亲本与其他亲本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
一般配合力:指某一纯系(自交系)亲本和其他若干品种(自交系)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
育种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育种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遗传变异1. 遗传变异的概念和类型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性状的不同,主要包括遗传变异的概念、形态性状遗传变异、生理性状遗传变异和生态性状遗传变异等。
2. 遗传变异的成因遗传变异的成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和基因型环境互作等。
3. 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包括表型观察法、遗传学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等。
二、遗传育种原理1.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生存选择过程,而人工选择是由人类根据需求,对有用性状进行有计划的选择。
2. 群体遗传学基本原理群体遗传学原理主要包括哈代平衡定律、硬型和软型一级亲缘关系、硬型和软型二级亲缘关系、扩散均衡等。
3. 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育种的遗传效应、选择强度和选择差异、育种方法和原则等。
三、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根据种植者的需要,从种质资源中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用来作为亲本进行育种。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组合杂交群体的不同优秀特征基因,以获取杂种优势,达到育种目的。
3. 杂交优势利用杂交优势利用是指利用杂种的杂种优势,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生产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 同源选择育种同源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材、组合、评价、培育等繁育技术手段,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生产性状和适应性。
五、分子标记辅助育种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分子标记对育种个体进行筛选、选择和配组,以加快育种进程。
2. 分子标记的类型和应用分子标记的类型包括DNA标记、蛋白质标记和RNA标记等,应用主要包括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品种鉴定等。
3.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包括分子标记种质资源评价、分子标记亲缘关系分析、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和分子标记种质资源创新等。
六、生物技术育种1. 转基因育种转基因育种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基因组中,从而改良其性状和性能。
育种方面知识点总结

育种方面知识点总结一、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显性和隐性性状的遗传规律。
根据他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孟德尔遗传规律,即隐性性状在杂合子中不显现,但在后代中可能重新表达出来。
2. 隐性和显性隐性和显性是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
隐性性状在杂合子中不显现,只有在纯合子中才会表现出来;显性性状在杂合子和纯合子中都会表现出来。
因此,杂交可以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进行分离再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后代。
3. 遗传连锁遗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由于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在遗传上形成某种特殊的组合。
在育种时,了解基因的连锁关系可以帮助选配优质品种,减少不利基因的组合。
4. 遗传图谱遗传图谱是用于描述基因相互作用和位点分布的图表,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遗传图谱,可以更好地进行基因定位和选择配偶。
二、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或动物,作为后代的亲本,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选择育种依靠亲本的遗传变异和选择,可以逐步聚集有利基因,剔除不利基因。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将两个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进行杂交,产生具有更优秀性状的后代。
在育种时,可以利用杂交育种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性状,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3. 同源育种同源育种是指通过自交或近交获取同源系的新品系,以改善杂种优势。
同源育种有助于固定有利性状,降低变异程度,增强抗逆力和适应性。
4.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在杂交后代中,出现比亲本更优秀的性状表现。
杂种优势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来利用,提高产量和经济作物的适应能力。
5. 群体育种群体育种是通过构建群体遗传结构,利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来进行选基和选育。
群体育种有助于充分利用遗传多样性,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
6. 组合育种组合育种是指通过选择适应环境的优良亲本,并对其进行人工配制,以产生具有高产、高抗性的新品种。
育种学重点内容

育种学重点内容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经过人工选育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一致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2、品种的三性(DUS):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3、优良品种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改进产品品质(三)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四)扩大作物种植面积(五)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六)适应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5、作物育种学主要任务:选育优良品种;繁育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6、作物育种:是利用或创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将有利变异固定下来,培育成新品种的过程。
7、自交不亲和性:雌雄蕊发育均正常,能散粉,但自交或系内兄妹交均不结实或结实极少,这种特性称自交不亲和性。
具有这种特性的品系叫自交不亲和系。
8、雄性不育9、常见作物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燕麦、大豆、豌豆、绿豆、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等。
异花授粉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甜菜、甘薯、甘蔗、蓖麻、大麻、木薯、紫花苜蓿、三叶草、草木樨、啤酒花等常异花授粉作物有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蚕豆、粟等。
10、划分方式:天然异交率小于等于4% --- 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大于50% ---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介于5%-50%--常异花授粉作物。
11、自交的遗传效应:1)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2)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使其后代基因型趋向于纯合。
3)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后代生活力衰退12、异交的遗传效应(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2)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13、作物品种类型: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4个品种的划分要知道)14、自交系品种:15、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育种学复习资料资料

一、名词解释:1.MAS(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借助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的基因型进行选择。
2.测验种: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
3.纯系:对突变和杂交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和群体。
4.复交:两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5.光温敏雄性不育:由光、温诱导的雄性不育。
6.回交:两亲本杂交后的杂种F1与亲本之一再次杂交的方式称为回交。
7.基因聚合:将分散在不同品种中的有用基因聚合到同一个基因组中。
8.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9.配合力:一个亲本与其他若干个亲本杂交后杂种F1的生产力或某个数量性状指标的大小。
10.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其自交不亲和性受配子体基因型控制,表现在雌雄配子间的相互抑制作用11.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
12.双交种:通过双交的杂交方式培育出的种子称为双交种。
13.特殊配合力:某特定亲本品种配置杂交组合在某一数量性状上的实际水平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推算的理论值的偏差。
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是不能遗传的部分。
14.天然异交率:作物不同品种间天然杂交的概率。
15.系谱法: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成株行,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选优,直至选育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是升级进行产量实验。
16.选择育种(系统育种):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进行性状鉴定、选择并通过品种比较实验和生产实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7.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18.一般配合力:某一纯系品种与若干纯系品种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所决定,为可遗传的部分。
19.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20.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8育种学资料整理

8育种学一、名词解释(6X3’=18’)1.嵌合体:组织发生层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由此发育形成不同遗传背景的植物组织或器官2.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自然条件与原产地差异较大,或引入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改变(或扩大)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引种方式3.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4.自交不亲和性: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雌雄配子都有正常的授粉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性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5.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6.多倍体育种:利用各种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园艺植物表现优良的倍性群体。
7.杂种优势: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其植株性状的表现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8.诱变育种:是指人为地采用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诱发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变异,经过选择和鉴定,培育和创造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自交系: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0.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选育出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内株间授粉不亲和的自交系。
11.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择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中,对其后代进行培育选择,比较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的定型新品种的一条育种途径。
12.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园艺植物现有品种的改良以及培育优良新品种的原理、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13.品种:是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14.种质:是指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15.良种繁育:是一门研究保持品种种性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的科学。
16.繁殖系数:指种子繁殖的倍数。
育种学复习资料

填空1、品种的特性:优良、适应、整齐、稳定、特异2、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的选择:相对集中和稳定、主要对象:大宗生产园艺植物、优势协作3、引种的原理:P=G+E (P:表现性G:基因型E:环境)4、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季节性、兼用性5、种植资源基本构成特点:国家资源工作机构、省级资源工作机构、育种单位级6、周缘嵌合体的表现:①O-O-O非突②O-M-O LII层中周嵌合体③M-O-O外周嵌合体④O-O-M内周嵌合体7、品种的类型:同型纯合、同型杂合、异型纯合、异型杂合8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杂交的难交配性、杂交的难育性、杂交的难稔性9、自交不亲和性的特点:①配子体型不亲和性②孢子体型不亲和性10、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蕾期授粉、食盐水处理11、常规杂交育种和优势杂交育种的育种程序:常:先杂后纯;优:先纯后杂12、多倍体的特点:①巨大性②育性低③生理生化的变化④品质好、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强13、种质资源的类别(按来源及性质分):主栽品种、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14、适合于选育多倍体的植物:无籽西瓜15、授粉的方式: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自由授粉、异花授粉16、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①品种的适应性②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③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④人的主观能动性17、引种的原则:适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18、生态型的类型: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共栖生态型19、杂种优势的表示: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离中优势20、亲本的选配原则:①双亲优势互补、②以优良性状多的亲本作母本、③注意品种繁殖器官的能育性,杂交亲和性和开花期21、化学诱变剂及处理方法:①烷化剂、核酸碱基类似物、其他诱变剂②浸渍法、涂抹法和滴液法、注入法、熏蒸法、施入法22、芽变引种的成效:新红星(红星的短枝型芽变)、苹果(金冠、元帅)、柑桔(温州蜜柑、砂糖桔)23、调节花期的方式:①短日照促进提前开花②长日照延长后开花24、自交不亲和指数的测定:①全组混合授粉法②轮配法③隔离区自然授粉(指数:<0.05)25、多亲杂交:添加杂交、合成杂交26、适合人工去雄制种的植物:番茄、茄子、辣椒27、人工去雄制种法:适于花大、花期长、种子数量多、繁殖系数高的作物28、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①测交及连续回交筛选保持系②人工合成保持系29、雄性不育植株的合成方法:①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②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③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30、自交不亲和的学说:①免疫学说②乳突隔离学说31、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区别(1)自花:完全化,雌雄蕊同熟,自交亲和。
育种学总论第8章-远缘杂交育种

51
一、品系间杂交技术
从同一个远缘杂交组合选育出的具有不 同目标性状的品系进行互交
52
二、外源染色体导入
1 异附加系(alien addition line)
同一物种不同类型和品种间的可交配性差异很 大,应选择合适的亲本组配。 在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杂交种,西农6028做母 本,结实率为76.39%;以乌克兰0246作母本, 结实率为0.35%。 19
2、染色体预先加倍法
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亲本杂交时,先
将染体数目少的亲本染色体加倍后再
杂交,可提高杂交结实率。
下几个类型:亲本性状类型、综合性 状类型、新物种类型
远缘杂种的分离现象极为复杂,目前
对分离规律性很不了解,需要深入研 究远缘杂交的遗传机制
40
2、分离类型丰富,中间类型有 向双亲分化的倾向
远缘杂种后代会分离出各种中间类型,及 大量的亲本类型、亲本祖先类型、超亲类 型以及某些特殊类型等,变异极其丰富。
16
(三)克服不易交配性的方法
1、亲本选择与组配 2、染色体预先加倍法 3、桥梁(媒介)法 4、采用特殊的授粉方式 5、理化因素处理 6、柱头移植或花柱头截短法 7、试管授精 8、体细胞融合
17
1、亲本选择与组配
(1)以栽培种为母本
小麦与黑麦杂交时,小麦作母本结实率达 60%以上,而黑麦作母本,结实率只有2.5%
(2)以染色体数较多或倍性高的作母 本
甘蓝型油菜(2n=38)X白菜型油菜 (2n=20)时,结实率23.6%;反交时,结 实率为0.6%
18
(3)以杂种为母本
以302小麦X天蓝冰草,结实率2.5%;
碧玉麦X天蓝冰草,结实率19.28%;
(302小麦X碧玉麦)X天蓝冰草,结实率38.76%。(4)广Fra bibliotek测交8
(整理)育种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区别:⑴在于选择主体和进化方向,自然进化过程的选择主体是人以外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条件,选择保存和积累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有利的变异。
人工进化的主体是人,选择保存和积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促使野生类型向栽培类型转化。
⑵在进化原料方面自然进化完全依赖自然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人工进化除了利用上述变异以外,还通过各种诱变手段提高突变频率和按人类的需要促使在自然界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的重组,乃至通过生物技术导入外源基因丰富进化原料。
⑶在隔离方面,人工进化可以超越由空间距离和山丘、海洋等形成的隔离条件,创造各种人为的隔离环境、以促使新类型的形成。
⑷在选择的目的性和进化性等方面自然进化没有目的、计划可循,和人工进化由初期的无目的,无计划的无意识选择发展到有目的选择。
⑸在时间上,人工进化比然进化所需要的时间短。
第二章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1.自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1)由于长期自花授粉和定向选择,自花授粉植物品种群体内,绝大多数个体基因型是纯合的,而且个体间基因型是同质的,其表现型整齐一致的。
(2)在自花授粉植物群体中通过人工选择产生的纯系的一致性,在以后各个世代中,不通过人工自交都能较稳定的保持下去。
(3)自花授粉植物具有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的特点。
2.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1)群体内个体的基因型杂合,个体间在基因型与表现型上不一致(异质)。
(2)从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后代总是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出多样性,优良性状难以稳定遗传下去,为获得稳定的纯合后代和保证选择效果,必须在适当控制授粉的条件下,进行多次选择。
(3)异花授粉植物自交会导致生活力显著衰退,称为自交衰退。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1.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原则(1)新品种必须符合生产和市场的需要(2)新品种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育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要大(4)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兼顾(5)处理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的关系2.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客观需要、主观条件、最佳效益、竞争优势第四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面临迅速流失的重大威胁:森林覆盖率下降、过度放牧和盲目滥恳、大面积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育种业发展迅速但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五章引种驯化1.引种作用:克服资源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丰富品种类型,引种需时少,见效快,是实现良种化的重要手段2.简单引种的遗传学原理-简单引种是引种材料在本身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即在迁移适应的过程中,未改变本身的遗传性。
育种学复习资料(全)

《家畜育种学》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孟德尔群体:个体间有交配的可能性,在连续世代间有基因交换的有性繁殖群体估计原理:线性回归2.选择差:被选留个体的平均表型值与侯选群平均表型值之差。
3.育种值:基因的加性遗传效应,能稳定遗传,在育种过程中能被固定,故又称为育种值。
4.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最佳”指估计值的误差方差最小;“线性”指估计值是观察值的线性函数;“无偏”指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量的真值;“预测”指对随机变量的估计。
5.杂种优势: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的现象。
6.家畜:在人类控制干预下,能够顺利的进行繁殖的,有相当大的群体规模,并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得到充分发展并能遗传下去的家养的脊椎动物。
7.培育品种:是指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领域与技术指导下,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过程而育成的家畜品种。
经过人们有明确目标选择和培育出来的品种。
8.基因库:在一个有性繁殖群体中,全体成员所共有的基因组合。
9.遗传漂变:小群体内,由于配子的随机抽样导致的基因频率在世代间的随机变化就称为随机遗传漂变。
10.遗传力:广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狭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11.胴体重:屠宰后去内脏、头和蹄后的左半扇胴体重。
12.管围:在左前肢管部上1/3最细处量取的水平周径。
13.动物模型:当一个模型中随机遗传效应为动物个体本身的加性遗传效应时,称此模型为动物模型。
14.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它是选择差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部分。
15.留种率:被选留种用个体的数量占被测定个体数量的比值称为留种率。
16.相对育种值:个体育种值相对于所在群体均值的百分数。
17.品系:是指具有突出的优点,并能将这些优点稳定遗传下去的种畜群,是品种的基本单位。
18.级进杂交:级进杂交又称为改良杂交,指用优良的培育品种(称为改良品种),大幅度提高本地生产力低、生产力方向不理想、生长慢、成熟晚的品种(称为被改良品种)的一种方法。
育种学 复习资料

育种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一、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二、品种的属性(特性):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五方面。
(1)优良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需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如: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适加工等。
(2)适应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某种逆境的适应,对一定的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如对肥、水充足的适应,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对加工及其工艺过程的适应等。
(3)整齐包括品种内个体间在株型、生长习性、物侯期等方面的相对整齐一致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对整齐一致。
(4)稳定指在采用适于该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保持前后代遗传的稳定。
(5)特异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三、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对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并培育出栽培品种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产量、品质、成熟期、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的抗耐性、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等。
第四章种质资源一、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育种的原始材料。
注:种质:是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P46-50重要性:①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种。
如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几乎毁掉整个欧洲马铃薯种植业。
②当代植物育种中的每一重大成就,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几乎都是和种质资源方面重大发现和开发利用联系在一起的。
③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迫切性:1)种质资源面临迅速流失的重大威胁:①森林覆盖率下降;②过度放牧和盲目滥垦;③大面积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④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⑤育种业发展迅速但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部分)

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作物育种学的学科性质①人工进化的科学。
②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③应用科学,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种子种苗的科学3、生物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4、植物授粉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自花授粉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马铃薯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
常异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5-50%的植物。
)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繁殖后代异花授粉作物:玉米,甘薯,木薯,甘蔗,甜菜,蓖麻,大麻常异花授粉作物:棉花,高粱,蚕豆,粟,油菜5、现代农业对植物品种性状的基本要求①高产②稳产③优质④适应机械化⑤适应性强、熟期适当4、作物品种的类型: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四大类型种质资源的分类,按照来源分类,种质资源可以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种质资源搜集种质资源的方法(有四种):直接考察搜集,征集,交换,转引6、育种的基本过程:制定目标、选择种质资源、创造变异、选择和固定变异自交系育种概念(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自花授粉植物是称为纯系育种。
)从现有品种群体中选出优良个体,种成系统(个体选择),通过试验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自交系育种基本过程: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套袋自交、农艺性状的选择、配合力测定杂交育种:通过品种间杂交、人工创造变异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程序的各个圃:①原始材料圃②亲本圃③选种圃④鉴定圃⑤品种比较试验圃⑥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7、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杂交去雄异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优良自交系的获得8、诱变的原理: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影响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可能发展出新的品种或改进现有的品种。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遗传改良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的品种选择是农民取得丰收的关键。
因此,掌握作物育种学的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作物育种的意义作物育种的意义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更抗病虫害、耐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和抗逆能力。
此外,作物育种还可以改善作物的质量特性,如提高粮食的蛋白质含量、改善果实的口感等,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二、作物遗传与育种作物遗传是作物育种的基础,它研究的是作物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作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包括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是决定作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而染色体是基因的携带者。
通过对作物遗传物质的研究,可以了解作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作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作物育种的方法主要有自交法、杂交法和突变法。
自交法是指将同一品种的两个自交亲本进行自交,通过连续自交多代,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纯系。
杂交法是指将两个不同品种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杂合优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
突变法是指利用自然或人工诱变,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突变体,再通过杂交或自交固定,形成新的品种。
三、作物育种的技术作物育种的技术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遗传工程等。
选择育种是指通过对大量作物个体进行观察和评价,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品种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杂合优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
遗传工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和调控,以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作物。
四、作物育种的挑战与展望作物育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病虫害的抗性、逆境环境的适应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作物育种需要加强对作物遗传物质的研究,提高育种技术的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展望未来,作物育种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育种学复习重点资料

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4.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应用的科学;实践性强。
5.作物育种学主要内容: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选育方法;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极品种类型1.作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主要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还有两种特殊方式是自交不亲和性和雄性不育性。
无性繁殖包括植株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无性繁殖。
无融合生殖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
2.作物品种的类型: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3.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和品种。
包括了自花授粉作物的常规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
4.自交系的理论亲本系数:具有亲本纯合基因型的后代植株数达到或超过87%,就是自交系品种。
5.自交系的育种特点:1、自交+ 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创造丰富变异群体从中进行单株选择。
6.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7.杂交种遗传特点: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育种学8 有性杂交育种

杂种八倍体( D.pinnata ) 2n=64
开朱红、洋红、黄、橙、象牙白花
图 大丽花物种演化过程的推断
杂种长春月季系统育种过程
突厥蔷薇
法国蔷薇
Rosa damascena Rosa gallica
月季花
基因型频率{ 〔 (1-(1/2r) 〕/2 } n
第二节 杂交方式
按其参与杂交亲本的数目:单交和复合杂交
一、单交 二、复合杂交
(一)三交 (二)四交 (三)双交
(四)回交 (五)多父本授粉 (六)聚合杂交
一、单交
(一)概念
两个亲本之间的杂交,通常应有正交(A/B)和反交(B/A) (二)特点
只涉及两个亲本,操作实施较简单,对后代选择 相对容易,运用较多。
杂交策略: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或具有重要目标性状 的亲本选作为最后一次杂交的亲本。
(二)四交—四个亲本参与杂交的杂交方式,
表示—A/B//C/3/D(//表示第二次杂交)
A×B 杂
二季突厥蔷薇 Rosa damascena
生长势强、植 株高大、花香、 红色或粉红色, 每年只开一二 次花
波邦蔷薇
杂种长春月季 Remontant rosa
Bourbon rosa
法国人Lafay1837年育成最早的杂种长春月季 两品种:‘海伦公主’(Princess Helen) ‘阿尔贝子’(Prince Albert)
遗 传
(杂合基因型)
的
回交--------连续回 交可使后代的基因型 逐渐趋于轮回亲本的
新 优
见教材P86-87有关
基因型,同时导致基
育种学(整理)

第二章园艺植物繁殖习性、品种类别与育种特点1、自花传粉植物、常自花传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自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1)自花传粉植物的遗传特点:①表现型与基因型一致,体现在表型上相对相似。
(AA或aa)②自交繁殖后代退化不明显。
③亲代和子代间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AA AA;aa aa)④偶然会出现异交或基因突变,但频率低、且随繁殖世代增加,纯合体比率增加。
2)常自花传粉植物的遗传特点:①遗传基础基本上是纯和的,但有一定的杂合性。
②自交一般不会引起生活力显著退化。
3)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①遗传上杂合程度大。
(Aa基因型)②自交退化(致害基因纯和)、杂交产生杂种优势。
③亲代和子代间性状出现变异性。
④基因突变难于识别、难于纯合。
4)自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①在遗传上携带隐形有害乃至致死的基因,连续自交有一定程度的衰退。
第四章种质资源1、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1)提出主要世界作物八大起源中心2)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特征3)起源中心分为初生起源中心和次生起源中心。
4)同源平行变异律。
2、世界8个作物起源中心和3个亚中心:(1)中国起源中心或称东亚起源中心(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其毗邻的低地),是世界农业和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起源地,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有136 种,居各起源中心之首。
果树:桃、杏、梅、樱桃、山楂、枣、银杏、柿、榛、甜橙、香橙、枇杷、龙眼、荔枝、柚。
蔬菜:不结球白菜、大白菜、葱、莴笋、丝瓜、茼蒿。
花卉:牡丹、芍药、菊花等。
(2)印度起源中心:胡椒、茄子、苦瓜、丝瓜、蛇瓜、落葵、海芋、姜黄、芒果、柠檬、柑橘、酸橙、余甘子、椰子、香蕉、檀香、印度橡皮树、散沫花、虎尾兰等。
2a)印度——马来西亚亚中心:穗桔、棕榈槟榔、面包树、柚、依兰、硕竹、豆蔻等。
(3)中亚起源中心:胡萝卜、洋葱、大蒜、菠菜、杏、梨、扁桃、枣、葡萄、胡桃、阿月浑子等。
(4)前亚起源中心:胡桃、扁桃、欧洲甜樱桃、欧榛、莴苣、韭葱、甜菜、南瓜、胡萝卜、橄榄、香芹菜、月桂、罂粟、番红花等。
育种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1. 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植物群体2.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特异性;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经济性状优良;较好的适应性。
3.林木育种的实质:发现变异,选择变异,创造变异,利用变异。
4.林木育种的主要容:(一)选——林木选择育种(二)引——林木引种(三)育——杂交、新技术与分子育种(四)测——遗传交配设计与田间试验测定(五)繁——良种繁殖利用(良种繁育)(六)保——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第 2 章(1)林木育种资源1.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组合。
也称遗传资源。
2.种质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种子法种质资源: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能在一定环境作用下,通过世代演替传递给后代,并发育为具有各种性状特征生物的可遗传的物质资源的总称。
--国标。
3.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遗传多样性通常是指物种不同群体(又称种群或居群)间,或同一个群体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表示物种基因的丰富程度以及基因的变异状况。
7.遗传物种生态多样性关系: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显示了基因多样性,而物种构成生物群,进而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同样也离不开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三个层次的多样性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
8.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的原则:⑴保存、保护、抢救兼顾的原则;⑵原地保存与异地保存相结合的原则;⑶按照生态地理系统实行分层的保存原则;⑷遵重树种遗传变异现状,因树种制宜的保存原则;⑸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保存原则;⑹保存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育种学知识点

品种:指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人工培养的、经过一系列实验表现优良的、通过品种审定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
品种的特性(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品种混杂:指在某一品种群体内混有其他作物杂草或同一作物其他品种的种子或植株。
品种的褪化:指品种群体经济性状(产量、质量)发生劣变的现象。
自交系品种: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多代的自交,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品系:来自共同祖先,基因型相对一致,表现型相对整齐一致,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称作品系。
近等位基因系: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一系列品系。
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几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形成一个具有另一个物种特性的新类型。
异代换系:指某物种的染色体组中,一对染色体被其他物种同源的染色体取代的类型。
异位系: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相应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类型。
一环系:从品种群体或品种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选育的自交系品种。
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纯系: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系统群、姊妹(姐妹)系:采用系谱法出席杂种后代时,来自同一F3株系的不同单株在F4形成的诸系成为系统群,而F4内各系统间互称姊妹系。
育种目标: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遗传学研究利用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或亲本与其他亲本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
一般配合力:指某一纯系(自交系)亲本和其他若干品种(自交系)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育种学
一、名词解释(6X3’=18’)
1.嵌合体:组织发生层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由此发育形成不同遗传背景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2.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自然条件与原产地差异较大,或引入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改变(或扩大)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引种方式
3.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4.自交不亲和性: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雌雄配子都有正常的授粉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性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5.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6.多倍体育种:利用各种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园艺植物表现优良的倍性群体。
7.杂种优势: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其植株性状的表现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8.诱变育种:是指人为地采用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诱发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变异,经过选择和鉴定,培育和创造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自交系: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0.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选育出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内株间授粉不亲和的自交系。
11.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择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中,对其后代进行培育选择,比较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的定型新品种的一条育种途径。
12.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园艺植物现有品种的改良以及培育优良新品种的原理、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13.品种:是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14.种质:是指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15.良种繁育:是一门研究保持品种种性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的科学。
16.繁殖系数:指种子繁殖的倍数。
在生产上常用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的用种量之比来表示。
17.普通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18.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19.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类型之间的杂交,即物种以上分类单位之间的杂交,如种间、属间、科间的杂交。
20.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21.合成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为4个,先进行成对杂交获得两个单交种,两个单交杂种间再进行杂交。
22.添加杂交:先用两个亲本进行成对杂交获得单交种,用单交种或从其后代中选出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的个体,再与第三个亲本杂交,其杂种或后代还可以再与第4、第5个亲本杂交,每次杂交只增加一个亲本。
23.亲本选择:是指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24.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亲本中选用哪两个(或哪几个)亲本配组杂交和配组的方式。
4.果树辐射育种工作中,应怎样选择原始材料,才能有利于获得期望的突变类型?答:选择诱变处理的材料应考虑以下原则:(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材料(丰产、优质、成熟期适宜、抗病害的品种)(2)亲本材料综合性状优良(3)处理的材料避免单一化(4)选择敏感性强的品种或器官作辐射材料(5)选用单倍体、原生质体等作诱变材料。
5.亲本选配的原则:(1)亲本性状互补(2)不同类型的
或不同地理起源的亲本组配(3)已具有最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4)杂交亲本或杂交亲本之一必须具有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存在(5)用普通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6)注意品种繁殖器官的能育性和杂交亲和性 6.亲本选择选配的特点:(1)轮回亲本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只有少数一、二个性状需要改良。
(2)非轮回亲本的优良性状要很突出,而且优良性状由少数主基因控制(3)轮回亲本的优良综合性状应预见有较长的应用年限(4)为保证轮回亲本优良综合性状在回交后代中的强度,可选用同类型的其他品种或株系代替轮回亲本 7.远缘杂交的特点(及其克服途径)a、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途径:(1)染色体加倍(双亲或亲本之一)(2)适当选择选配亲本(不同品种、甚至正反交)(3)有性媒介(4)
五、论述题(2X14’=28) 1.诱变育种可采用哪些材料?各有什么优缺点?应如何克服?答:a诱变育种可采用种子、花粉、器官、植株、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材料。
b照谢种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种子不易发生霉坏损伤,但要求种子纯度高,含水量,成熟度尽量一致。
照射花粉的最大好处是不会形成嵌合体,后代的选择较简单。
另外,花粉照射结合花粉培养工作(单倍体育种),可望迅速获得高度纯合的突变体。
远缘杂交时,照射花粉可利于改善交配亲和性、获得远缘杂种。
照射子房不形成嵌合体,可改善交配亲和性,可诱发孤雌生殖等。
照射营养器官优点是突变率高、结果早、见效快,缺点是极易形成嵌合体。
c克服:1.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以求改变单个不良性状2.材料的综合性状要优良。
3. 避免采用单一化的材料。
采用不同的品种或类型,处理足够量的材料。
2.一个番茄纯合自交系--“马拉佩尔”含有高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基因Tm—2nv,而且,品质优良,但由于抗烟草花叶病毒(TMV)与叶片黄化基因(nv)紧密连锁,所以,叶片黄化,植株生长较为缓慢,结果数量较少,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利用价值。
你认为是否具有利用价值,如果有,请问应该采用哪种育种途径加以利用?并详述其育种的程序(提示:nv黄化基因为隐性遗传)
3.有一个黄瓜品种,具有许多优良性状,但存在一个突出的缺点——不抗霜霉病,请你设计一个育种方案,把不抗霜霉病这个劣性状去掉,同时要求尽可能地保留该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
4.广东省某地一个黑皮冬瓜农家品种,在长期的推广种植过程中,出现了黑皮、青皮和灰皮的冬瓜类型,影响了该品种的继续种植。
请你设计恢复该品种原有特性的选种方案。
(有形杂交育种)
5.如果把某种落叶果树(如苹果)引入华南地区栽种,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通过哪些方法措施能够有助于引种的成功?答:南移时,生长季内日照缩短,枝条提早封顶,缩短了生长期,抑制了正常的生命活动,或者有时顶芽会再次萌发,导致生长期继续延长,从而不利于花芽分化。
夏季的生理过程受抑制(30-35℃)或伤害(35℃以上);高温下发生日
6.为什么同一品种种植在温热地区成熟期提早,种植在冷凉地区则成熟期延迟?答:有效积温对引种适应性的影响也很重要,它主要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短日植物:在日照长的时期进行营养生长,到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
如菜豆、大豆、草莓、秋菊(夏长秋华)长日植物:在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营养生长,到日照长的时期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
如洋葱、甜菜、胡萝卜、甘蓝、油菜、莴苣、菠菜、唐昌蒲等(春长夏华)。
一、名词解释:
1、园艺植物育种学
2、育种目标
3、种质资源
4、引种
5、遗传力
6、选择反应
7、芽变
8、群体品种
9、有性杂交育种
10、两亲杂交
11、多亲杂交
12、回交
13、添加杂交
14、单交种
15、双交种
16、三交种
17、远缘杂交
18、杂种优势
19、自交衰退
20、苗期标记性状
21、自交系
22、自交不亲和性
23、自交不亲和系
24、雄性不育性
25、雄性不育系
26、配合力
27、一般配合力
28、特殊配合力
29、诱变育种
30、体细胞杂交
3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32、植物基因工程
33、计算机辅助育种
34、专家系统
35、保持系
36、恢复系
37、合成杂交
38、雌性系
39、临界剂量
40、实生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