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七章

合集下载

毛概第七章

毛概第七章

区分姓社姓资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15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的动力,是为 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 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6
第二,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
自力更生的关系。
23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
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
策。
24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 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
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9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全面改革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
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实
现现代化必然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力,这就必然要多 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 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
重点。
20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和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1.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
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1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 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

毛概 第七章社会主义开放理论

毛概  第七章社会主义开放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
状况(性质、水 平、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 发展变化及其变 革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决定
推动 阻碍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脚和鞋的关系,是否适合,看脚是否舒服。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 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 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城市: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苏南模式)
8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镇企业(集体所有)异军突起,但它们有真有假,所谓“假”,即名为 集体所有,实为个人投资。到90年代,假乡镇企业纷纷摘掉“红帽子”,成为私营企业。真正 的乡镇企业纷纷倒闭。
这也暴露出公有制 不如私有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进入90年代,继乡镇企业纷纷倒闭以后,国有企业也举步维艰。不得不对 它们进行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有人说,是一场中国式的私有化运动。大量的国有资产被 私人占有。 国有企业改革,造成几千万的下岗工人。他们成为90年代社会不稳定因素。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中国解决
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 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
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
第二,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 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 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2,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3,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4,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 部署。 5,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 6,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毛概课件第七章

毛概课件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3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 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实行改革开放的背景 ——改革决策的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未作出改革开 放的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目的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 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 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 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 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 十七大报告)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 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有两面性:既有 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 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 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 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 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应模式化。对于苏联 模式: 第一,只有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 第二,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才能维 护社会主义制度。

毛概第七章ppt课件

毛概第七章ppt课件

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应遵循 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 任务决定的。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改变落后 的生产力,这就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 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 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 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 式和思想方式。
1、全面改革的历史
进程
我国改革始于20世纪 70年代末。首先是农 村改革。废除人民公 社制度、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发展 乡镇企业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 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 应,主要看它是否适 应当时生产力的要求, 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依 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 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 会基本矛盾、主要 矛盾和根本任务统 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主 要矛盾的途径是改 革。改革是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的必由 之路。
教学重点
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 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 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 点。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 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 会主义制度本身解 决社会基本矛盾的 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 盾状况和性质的基 础上,进一步分析 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 和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 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 展马克思主义。”

毛概第七章

毛概第七章

(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性质)
A 改革不是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而 是改变束缚生产力 发展的具体体制 (改革的对象)
B 改革不是要抛 弃社会主义,而是 为了更好地坚持和 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基本制度是在一 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 位的政治、经济、文化 制度,它规定该社会形 态的本质特征,具有根 本性、稳定性、原则性 的特点

“一年跨出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
(1)对内改革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 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 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 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小岗之夜惊天动地

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 生产队20名农民代表全队20户 农民(两户单身), 聚在村里一间屋里。 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 约,全文如下: 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 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 伸手要钱要粮如干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 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这个惊天动地的契约,现作为中国当代史的珍贵文物, 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品号为GB54563。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我们把改革当做一种革 命” ——邓小平
第一,就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 改革是一场革命
“改革的性质通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 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 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 叫做革命性的变革。” ——邓小平
第二,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 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毛概重点第七章

毛概重点第七章

第七章四、简答题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答:(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2)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答: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任何把二者相对立的观点都是十分有害的。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所霈要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第二,实行对外幵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对外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国外资金和资源可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第三,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坚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另一种是照搬照抄、崇洋媚外。

2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答: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毛概第7章

毛概第7章

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成就
1981-2005年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
(单位:‰,岁)
年份 1981 1990 2000 2005
婴儿死 亡率 37.6 32.9 28.4 24.3
平均预期寿命 合计 67.8 68.6 71.4 73.0 男 66.3 66.8 69.6 70.8 女 69.3 70.5 73.3 75.3
• 曾锦春,湖南郴州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汝 城县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68年毕业后, 任职于湖南省革委会和广州军区;后返回家乡, 历任郴州市临武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郴县 县委书记,之后调任郴州市国土局局长。1995年 2月,任郴州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1995年 至2006年9月担任郴州市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 记,掌控纪检权11年。2010年12月30日,长沙市 中级人民法院对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 记曾锦春执行枪决。
改革已到“刺刀见红”阶段
• 向既得利益者开刀!
改革开放的主要阻力
•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障碍 • 部门化利益(垄断性行业) • 地方化利益
一、一些领导干部思想障碍
•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不光是领导干部,不 少一般干部都是如此。一旦富裕了就没有 了改革的动力,成为改革成果的享受者, 慢慢地就变成了改革的阻力。 • 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直言深圳一些官员现 在存在五大思想障碍:贪图名利、得过且 过、墨守成规、缩手缩脚、视野狭窄。
产生官员财产申 报制度心理障碍的原因
1、“官本位”观念作祟 2、对仇富的误解 3、对个人隐私权的误解 4、贪欲的膨胀 5、配套制度、技术不完备
治理官员财产申 报制度心理障碍的思路

毛概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毛概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
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 标准占84%
整体设计以及车体、牵 引、网络等关键技术,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案例:加快自主创新,再铸新时代大国重器
为了让中国高铁全面走向 世界,中国必须拥有一款 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这 样有利于中国高铁更快的 走出去,这也体现中国高 铁挑战极限的精神。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 中第一次提出科学 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 丰富完善阶段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 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 10月 , 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视频
返回目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综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重大理论的提出, 都有它赖以形成的经济思想来源,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等方面的条件。
科 的学 形发 成展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 吸收了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
案例
综合起来看,相对于传统发展观,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实现了 三个方面大的转变:
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 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
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 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以人为中心 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得以在实践中 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所推崇。

毛概 第七章

毛概 第七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的理论 P163-164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的性质和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着矛盾 基本矛盾
毛泽东的矛盾学说
3、解决社会主义 基本矛盾的途径
4、两类矛盾学说 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P165
• 一是提出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还 是矛盾的新的标准。 • 二是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 产力的问题。 • 三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 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 四是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 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原 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 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 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 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原则
• (1)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2)必须坚持“共同富裕” 。 • (3)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者的 辩证关系
•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 基础和前提; • 2、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能力; • 3、二者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二、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
4、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 放 •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三 个有利于”的标准: • 一是必须打破那种把某些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 的、不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东西当作社会 主义来固守的思想。二是决不能把那些合乎“三 个有利于”标准的、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 判定为姓“资”而拒之门外。三是不能把那些合 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本来没有姓“资”姓 “社”问题、既可以为“资”服务又可以为“社” 服务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不予吸收。 四是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下和 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可以为 “社”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发展。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单调划一的服装:从颜色到样式,
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 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 瑞士伯尔尼公司一个低水头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5万千 瓦,职工只有12人。我国江西省江口水电站,当时装机2.6 万千瓦,职工却有298人,高出20多倍。 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工人,而中 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000工人,相差14.5倍。 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一小时起落两架,还搞得 手忙脚乱。 ——1978年赴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 西德)考察团 的见闻
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 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 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 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按英国学者戴维. 赫尔德的说法:“全球化是 一个体现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 此过程可以根据其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 衡量,并产生了跨大陆或区域间的流动与活动、 交往与权力实施的网络。”
巨大的震撼:中外经济科技之间巨大差 距
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的感慨!
1978年邓小平去日 本访问之后,坐在新 干线上,讲了一句话, 说我懂得了什么叫现 代化。
邓小平的感受是: “乘坐新干线,使人 有了追赶时代的感觉。 中国惟有大步前进。”
三、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建立充满 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 时代前列; 改革不是放弃社会主义。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 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毛概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共和国1912-1949
第一次鸦片战争,48只军舰和4千英军 打败了拥有4亿人口的大清帝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2万英法联军打败大 清帝国,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0万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
变革努力:
1860-1894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95-1898维新运动:传播科学民主的启蒙运动 1905-1911立宪运动:大幅度行政改革计划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郑和7次下西洋,目的宣扬大明帝国国威;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第一个外交使
团,无果而归。
主动开放
被动开放
主动开放
明中叶1500年前
1971年后
1840-1949
主动封闭
1840年前 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为,但是面对 世界范围工业革命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 却茫然无知,毫无准备,甚至采取错误的对 策,把门关上,最终导致中国的长期落后。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 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是 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 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 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 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 ,指出 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的途径是改革。
被动封闭
1949-1971前
“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 不可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辛亥革命
清王朝1840-1911
历史背景: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9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 1900八国联军入侵

毛概整理第七章

毛概整理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性质)1、改革开放的背景:(1)国内情况:“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2)国际环境: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2、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社会主义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的矛盾问题:(毛泽东)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2、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考: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什么要对外开放: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表现为(1)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即生产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2)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3)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毛概第七章

毛概第七章

毛概论第七章知识点科学发展观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四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五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六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八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九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十是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毛概理论知识点(第七章)

毛概理论知识点(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全面深化改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

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4.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

5.开放和改革的关系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6.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7.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依据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毛概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概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 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一)改革开放的现实依据
❖ 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要作出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决策?
❖“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 ’ 的教训 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 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 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邓小平
➢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与人 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 论的丰富和发展:师承与创新
❖ 邓小平:“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 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 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 了问题,还须知就此作深入具体的研究。 ”
本章主要思考题:
❖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2、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包括哪些
内容? ❖ 3、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哪些挑战?应采取什么举措? ❖ 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哪几个重大关系? ❖ 5、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6、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 7、我国扩大开放碰到哪些问题和挑战? ❖ 8、为了扩大开放,我们采取哪些对策?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 “文革”遗留下来的 粉碎“四人帮”后拨
的边缘
混乱现象极其严重 乱反正出现徘徊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 一批发展中国国家
革命蓬勃兴起
迅速发展
❖ 国内背景: ▪ 先看市民生活 ▪ 再看农民的生活
❖ 国际背景: ▪ 新科技革命 ▪ 美欧日经济实力 ▪ 中国差距

毛概--第七章

毛概--第七章

改革开放30年伟大实践的启示
喜看今日路
胜读百年书
谢谢!
(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把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混为一谈必然导致的两种后果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 把改革体制误认为是改变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 革。 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变革,改革变成了“改 向”。
(三)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 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1987年6月
(一)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二)政治体制改革: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到高官问责制 (三)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 (四)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五)用“三个有利于”排除“姓资姓社”的争论与干扰
1、邓小平提出要从中国的国情和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出发, 恢复生产力对 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恢复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 2、邓小平提出要全面、辩证地理解革命,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正 本清源。
3、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 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起步阶段:1979—1983设立经济特区 2、逐步扩大:1984—1991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3、全面铺开:1992年以后沿江、沿边、沿路、内陆全面开放 4、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内涵
(三)宽领域,是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三)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策略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率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毛概第7章

毛概第7章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按照中国入世承诺, 日起, 按照中国入世承诺,从2007年1月1日起,外资银 年 月 日起 行将获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也就是说, 行将获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也就是说, 还剩下不到6个月的时间 孱弱的国内银行业, 个月的时间, 还剩下不到 个月的时间,孱弱的国内银行业, 将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将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 行真刀真枪的竞争。 行真刀真枪的竞争。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 动的必然需要。 动的必然需要。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出路和希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出路和希 望。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消除制约 经济社会 发展的体 制性问题
第一, 第一,重塑改革文化 ; 第二,抵制公共权力市场化的行为; 第二,抵制公共权力市场化的行为; 第三, 第三,制定和实施改革推进规划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除弊创新、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除弊创新、自我完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除弊创新 善和发展的过程; 善和发展的过程;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促进经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改革 B 开放 C 矛盾 D 民主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
A强国之路 B 立国之本 C 力量之源 D 执政之基
3、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4、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D、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6、社会主义改革是()
A、对旧制度的根本变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前提条件
D、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为终点的
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前提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D、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8、下列不属于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北海
B、连云港
C、温州
D、厦门
9、()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1999年
10、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特色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现代化。

A、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B、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1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发挥()的牵引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13、我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14、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

A、企业
B、个人
C、经济组织
D、政府
15、()年,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

A、1978
B、1980
C、1984
D、1979
16、()年,实行对外开放被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A、1978
B、1980
C、1984
D、1979
17、现阶段,我们要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经济建设
C、人民当家作主
D、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8、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在()拉开序幕。

A、城市
B、农村
C、东部
D、经济特区
1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对抗性的
B、有时是对抗性,有时是非对抗性的
C、非对抗性的
D、有些地方是对抗性的,有些地方是非对抗性的
二、多选题
1、邓小平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指()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D、改革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E、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最根本、最重要的依据是()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全球经济一体化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D、科学技术无国界
E、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我国现阶段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坚持()
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B、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C、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E、保持三者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促进
4、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首批经济特区,它们是()
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厦门
E、海南
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包括()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E、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6、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D、社会体制
E、生态文明体制
7、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生活方式自信
E、具体体制自信
8、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C、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D、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E、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最重要的是()
A、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B、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C、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D、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E、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1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A、系统完备
B、运行灵活
C、科学规范
D、易于操作
E、运行有效
三、判断题
1、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
2、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点。

()
3、当代中国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
4、改革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6、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
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
8、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处开放格局。

()
9、我国改革实质上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
1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
第七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
3、D
4、D
5、C
6、B
7、A
8、D
9、B 10、A 11、C 12、A 13、A 14、D
15、B 16、C 17、A 18、B 19、C
二、多选题
1、BCDE
2、AC
3、ABCDE
4、ABCD
5、CE
6、ABCDE
7、ABC
8、ABCDE
9、ABCDE 10、AC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