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试论教师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
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教师要依法执教,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学生权益,提升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规范教育行为,增强法律意识,接受社会监督。
首先,教师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这包括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只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其次,教师要保障学生权益,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包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只有保障学生权益,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和待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教师要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这包括注重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合作等。
只有提升教育质量,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四,教师要维护教育公平,确保教育机会的平等性。
这包括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保障教育过程的公正性等。
只有维护教育公平,才能确保教育机会的平等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最后,教师要规范教育行为,确保教育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这包括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等。
只有规范教育行为,才能确保教育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教师要依法执教,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学生权益、提升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规范教育行为、增强法律意识、接受社会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执教?

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执教?教师是担负着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 对被教育者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影响很大, 有示范的作用。
“依法执教”, 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其含义有二, 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 就必须下功夫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教师的依法执教, 主要是通过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来体现, 通过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的依法性和合法性来体现。
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大量的规章、制度、守则等, 教师只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照其行事, 依法执教的目标就能达到。
依法执教要求教师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依法执教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依法执教要求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如何评价我国教育领域推进的“双减”政策?二、1.双减政策是国家大力度改革教育制度,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政策保障。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后续肯定还会有一系列得政策出台, 包括整顿校外培训教育, 不再允许资本对国家教育的控制, 以后对考试难度, 老师责任等都会出台有相应的完善有效的政策。
2.双减政策其实是为现在国内年轻人因为养不起孩子, 而不生育的社会问题, 做出的针对性的减压政策。
让孩子放学后又人看顾, 素质培训有保障, 加大学校的责任和社会责任。
3.“双减政策”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的工薪家庭, 因为经济收入是影响他们生育的主要因素。
所以对于地级市县城层次(二孩三孩能生的地方), “双减”政策还是会带来比较明显的效果。
试论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 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新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1)公益性。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主讲人:何利文时间:第5周所谓“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所谓‘以德治教’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具体要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教师要实现依法执教,首先要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首先向传统的、旧的思想和观念提出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高度重视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育要真正纳入法制轨道,也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树立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
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教育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法学作为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是法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对一些重要的法律概念、法律理论应做重点理解和掌握。
应完整准确地把握其本质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学习教育法律专门知识和一般法律知识的关系。
教育法律专门知识和一般法律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既要学习一般法律知识,也要掌握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基本知识。
依法执教,要注意以德治教。
面对现在的孩子,教师不应一味地感叹或抱怨,而应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不同时期、适合各种儿童的多样性的教育。
我们教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全面认识和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树立教师威信;二是保持童心,勇于学习接受新生事物,增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三是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灵活转换教师角色,追求教育上的创新;四是深入家庭和社会,以积极的姿态成为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中枢和纽带。
教师还要做到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建议。
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科学运用“无错原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犯错;第二,要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完整版)试论教师依法执教

试论教师依法执教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力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依法执教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大趋势,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
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所谓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的要求。
一、依法执教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是现代社会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教育法制化工作,相继制定或者完善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法律保障。
作为现代教师,就必须树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
坚信依法治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信依法执教是教育者沿着正确轨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法律法规保驾护航,教育领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就要求教育者摒弃陈旧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让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深入到教育各个领域。
依法执教的要求是:第一,要依法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要依法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的各项法律和法规;第三,要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正确履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将学习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自觉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生活中务必依法律已,依法办事,教师应该是知法、懂法、守法的楷模。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担负起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依法执教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依法执教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作为现代教师,不仅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要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
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作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
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具有重要的职业道德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把坚持正确的职业行为方向与依法执教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比如在教育活动中不得有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认真遵守和贯彻党的民族教育、宗教政策等等。
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禁止体罚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
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也可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因此,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在管理教育学生时,不得违背法律的这些规定。
我国的教育法还规定了学校和教师有管理教育学生的权利,但是,依法执教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学校和教师应尽的义务。
但现实生活中,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恶意挖苦、讽刺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做法都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
要克服和避免这些现象,加强依法执教,强化教师依法执教就显得非常必要。
所以,在教育法制化的时代,教师已不仅仅是个教育者,而且是教育内部的重要的一个执法者。
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再次学习,让我感到依法执教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有时对学生说话不当。
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多注意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有意识的克制自己的行为,以免对学生和自己都造成伤害,保护学生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除了学法懂法,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修德正身。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教师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廉洁从教。
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守教育教学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不得接受学生或家长的财物和礼品,不得违反教育教学的规定和纪律,不得有不良行为和不道德的活动。
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研究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首先要学法懂法,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定和纪律,保障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并给予公正的评价。
其次,要修德正身,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廉洁从教,不得有不良行为和不道德的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书育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还应该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为人师表,与时俱进,开创义务教育工作新局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XXX正身是为人师表的前提。
古人说:“不受曰廉,不污曰XXX。
”这意味着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货,不沾不污,立身洁白。
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工作者,虽然不能算作“仕”,但廉洁是师道之前提,师道是立教之根本。
教师只有做到清正廉洁,才能用公平、公正之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和呵护,不能有“亲”、“疏”之分。
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每一位同学在研究上或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微小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
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研究和如何做人的指导。
教师是学生研究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教师是社会的重要角色之一,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执教。
本文将从合法合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教师如何依法执教。
一、合法合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并严格遵守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
教师要树立法治意识,明确自己的教育职责和权利。
教师不得承诺或执行任何与教育规范、标准和教学大纲相冲突的任务。
此外,教师还应该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教材,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四有”先进教师。
首先,要坚定政治立场,遵纪守法,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思想和国家教育方针。
再次,要爱岗敬业,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态度。
最后,要团结同事,确保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人权益。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评价方式教师在依法执教的过程中,评价方式也至关重要。
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重积极正面的评价,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教师的评价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不歧视任何学生。
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四、专业素养教师作为依法执教的关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试论教师依法执教

试论教师依法执教试论教师依法执教一、遵守法律法规作为一名教师,遵守法律法规是执教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始终以法律法规为指导,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合法性。
这包括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等。
只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确保教育教学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二、尊重学生权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权益。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职业行为教师的职业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教师应当严格遵守职业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应当注重课堂管理,规范课堂秩序,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确保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尊重知识产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教师应当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不得抄袭、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作品。
同时,教师也应当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不得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或作品用于商业用途或泄露给学生以外的其他人。
只有尊重知识产权,才能维护学术的公正性和教师的声誉。
五、接受监督教师应当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教师应当认真对待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评价和反馈,及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接受监督和评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总之,教师依法执教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维护学生权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学生权益、规范职业行为、尊重知识产权、接受监督等方面全面落实,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公平公正。
试论教师依法执教

试论教师依法执教
试论教师依法执教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依法执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依法执教的基础。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了解和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等,确保自身的教育行为合法合规。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教育秩序,也有助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其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受教育权、人身安全权等,不得侵犯学生的权益。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关注,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教师的核心任务。
教师应当按照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从事有偿补课、收受家长礼品等违规行为。
教师应当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形象和声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依法执教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师为什么要依法执教

(1)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只有做到依法执教,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依法治国的人才,才能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服务。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教是指有关机构依照有关教育法律规定,从事有关教育的治理活动,从事办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及有关教育的活动。
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必须依法执教,否则依法治教就不能实施。
因为依法执教要求教师懂法守法,履行法定义务,执行国家政策对学生进行教育。
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必需:作为依法执教的主体,教师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执教能否顺利实施,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优劣。
一些侵犯学生人身权利及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更需要教师增强法律意识,善于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师要依法执教、以德育人(论文)

用法执教,以德育人------师德体会平罗城关第一小学张静华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要想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就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培养学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一)社会的进步为法制教育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走上了“依法治国”、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
教育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为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教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从客观上也为教师的依法执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依法执教。
(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依法执教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维权意识尤为浓厚。
在教育纠纷和案件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作为依法执教的主体,其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执教能否顺利实施,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优劣。
(三)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从法律的权利和义务对等统一关系看,依法执教即是教师履行义务的过程,也是教师行使权力的过程。
做为义务主体,教师必须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做为权利主体,教师的法定权利也必须依法得到尊重、保障和享有。
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执教是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依法执教的时代要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均规定,教师不仅要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更要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一)教师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执教师生是平等的法律主体,新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师生间的互尊互爱,强调的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尤其强调教师要把爱生当成施教的前提。
教学是师生间的互动,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应该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必须被尊重。
所以教师与学生由原来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转化为占首要地位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优质教育服务”提供给“服务对象”学生。
教师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专业权利的多少,不仅反映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与保护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在社会民众及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与地位。
依法执教浅议

依法执教浅议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通常用“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等等语句来形容教师。
教师这一职业一直是我所向往的职业,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些年里,让我认识到教师在新形势下要重新理解师德内涵,要求教师在教育领域依法治教,树立以人、以德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其中“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树立形象的先决条件。
因此,我们教师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必须做到依法执教。
要做到依法执教的前提就是要知道什么是“依法执教”。
所谓依法执教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就是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随着国家依法治国的观念的深入人心,家长和学生的法制观念不断的加强,更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的深入学习如:《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以便更好的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我们教学教育工作,从而能够更好的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它规范了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教师与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关系,特别是“后进生”的问题上,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原来所的采取体罚、变相体罚、经济处罚等手段,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和教师、家长和教师的关系,更导致了许多袭击教师事件的发生。
所以现在我们对待“后进生”的不足之处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学习上对学生要循循善诱,了解学生过去和现在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查找在学习上不足之处的原因,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动态、兴趣、爱好、特长等。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使他们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依法执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正确途径。
简述教师如何依法执教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引言教师是社会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角色,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教育的公正、合法和高质量,教师必须依法执教。
本文将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教师如何依法执教。
1.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或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保护学生权益: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并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遵守诚信原则:在评价考试成绩和评语时,教师应该客观公正、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有舞弊行为。
•不搞针对学生的体罚:教师不得使用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方式进行惩罚,应该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2. 法律法规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师应当遵守宪法,维护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并履行其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师不得从事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如贩卖毒品、盗窃、强奸等。
•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教师应当遵守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工作。
3. 课堂管理良好的课堂管理有助于维持秩序、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个建议:•制定课堂纪律: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并及时纠正违反纪律的行为。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注意班级管理:教师应关注班级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4. 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示范操作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论教师依法执教_王柏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8卷 第3期论教师依法执教王柏民(温州师范学院社科部,浙江温州325027)摘 要:依法执教是指教师要根据法治原则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权法治化的体现。
依法执教要具备完备良好的教育法律制度、健全的教育行政执法、学校法治化管理和教师自身法治素质等条件,因而有一个过程,但教师应着眼未来,努力做到依法执教。
衡量依法执教的标准不是道德标准,而是法律标准,主要包括教师主体资格合法、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定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要求、依法行使教育教学改革权和学业成绩评价权、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未成年学生安全以及尊重学生权利等。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权;法治;依法执教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1)03—0110—04作者简介:王柏民(1964-),男(汉族),浙江省绍兴市人,温州师范学院社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法学研究。
以往论及教师与法律的关系,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往往偏重关注的是如何用法律来保障教师的地位、待遇,或者是教师作为“为人师表”的公民如何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等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行业本身的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于是,对教师与法律的关系就有了新的关注热点,教师依法执教就是其中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为捍卫自己的受教育权而要求教师依法执教,教师们为维护自身利益也越来越迫切需要明白如何依法执教。
什么是教师依法执教?怎样才算是依法执教?教育法学应该从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法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教师依法执教的含义依法执教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7年8月7日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
有人曾对“依法执教”的含义作过初步探讨,认为“依法执教,是着重从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角度讲的。
教师怎样做到依法执教

怎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依法执教一、明确依法教教实质,做到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的实质,就是我要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三个文件”中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方向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我国教育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
教育战线要全面以法治教,严格遵守《教育法》的规定,始终不渝地坚持把法律做为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
二、学会运用法律,做到依法执教。
首先我要学法、懂法,多读一点与法律有关的书刊,多了解与教育有关的法律问题,起码要知道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不妥性和不良的后果性。
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论学生的贵贱,贫富,善恶,智愚,均给予教育,不应有所歧视。
依法执教,以德育人,就要树立公正公平的观念。
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坚持真理,秉公办事,赏罚分明,平等待人。
再次,我还应依照法律进行教师职业行为选择。
处理事情时要讲究一定的尺度。
做老师的应视其情节的轻重,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引导学生走回正轨。
三、学会尊重学生,做到依法执教我在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时刻牢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责无旁贷把学生教育好。
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
从遵纪守法中获取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要从语言上爱护学生,从实际中爱护学生,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
绝不可以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利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法制宣传活动,教育学生不仅守法而且护法,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我自己更要树立法制观念,在遵纪守法的同时,维护法纪。
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业务特点,把政治思想教育与法纪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总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教育公平公正观念,把握教育中法律的尺度,为人师表,依法执教,做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依法执教

教师依法执教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法制化的时代,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而且是教育内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
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做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做到依法执教呢?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法律给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展开工作。
教师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保护学生正当权益的法律和法规,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
除了我们自己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外,还要加大对学生和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做到学法、守法、用法,提高学生及我们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不法侵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普遍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公共道德、法纪、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也是法律赋予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3、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
尊重和保护学生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且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到的一项基本义务。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论文)

教师如何依法执教(论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导人的领导下,我国先后颁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各项法律。
这就为我国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法律保障。
依法执教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名教师,知法、懂法、守法是我们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万丈高楼平地起”,遵守各项法律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此,对如何依法执教我有如下观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教师作为教育者,学生的引路人,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态度。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和坚定性。
教师的行为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感染性,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此外,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决的纠错能力,要坚决抵制学生中出现的一切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潮和言行。
教师只有具备这样正确的理念,才能培养出21 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履行教师职责,确保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展开,站稳三尺讲台。
在整个教学工当中,我时刻要谨记教育教学是我应有的权利,但也是我应该义不容辞旅履行的义务。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师的教育活动都必须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而不能违背这个方针,否则教育是徒劳的,教育成果将无从谈起。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创新人才,增强民族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教师依法执教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力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依法执教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大趋势,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
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所谓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的要求。
一、依法执教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是现代社会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教育法制化工作,相继制定或者完善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法律保障。
作为现代教师,就必须树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
坚信依法治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信依法执教是教育者沿着正确轨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法律法规保驾护航,教育领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就要求教育者摒弃陈旧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让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深入到教育各个领域。
依法执教的要求是:第一,要依法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要依法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的各项法律和法规;第三,要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正确履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将学习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自觉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生活中务必依法律已,依法办事,教师应该是知法、懂法、守法的楷模。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担负起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依法执教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首先,教师要知法守法。
教师要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教师依教的法律和法规,深刻认识它的强制性;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任务。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要求。
同时,教师应执行学校制定的具体计划,履行教师聘任合同中约定的教育教学职责,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
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因此,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教师的基本义务。
其次,教师要大力宣传法律,要认真、踏实地做到依法管教、依法行教、依法保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强化依法执教的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的“依法执教”意识。
《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并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师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维护法纪。
教师应当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业务特点,把政治思想教育与法纪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育学生不仅守法而且还要维护护法律的权威。
三、依法执教,教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执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除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以外,教师还要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师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专业权利的多少,不仅反映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与保护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在社会民众及学生心目的的威望与地位。
因此,以法律手段确立、保障教师的权利,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必要措施。
我国为此于1993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职资格、待遇、职责、培养提高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教师法》,既是国家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制定教师政策、惩戒各种损害教师利益的违法部门及个人的法律依据;也是广大教师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地位的法律武器。
它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依法执教”在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同时,也教育了我们自己。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按照法律办事,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充分的保证,这是我们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依法执教”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潮流和需要。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形势要求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主动更新观念,努力适应新形势,认真履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
从点滴做起,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
依据法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教育法规,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让“依法执教”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对被教育者有传授知识、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应起到示范作用。
通过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之后,我有以下几种体会: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政治素质是爱岗敬业。
对中小学教师在爱岗敬业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的爱。
对中小学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爱心”使学生成长,“爱心”使差生转变。
我校的老师就特别注意用“爱心”去感召学生。
“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更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爱学生,实现后进生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
俗话说:“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
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投入进去。
教师职业是个良心职业,良心对教师内心的职业道德有特殊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是教师应当效仿的。
只有敬重本职工作,才谈得上乐业,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进一步为之献身,才能达到有所奉献和创造。
三、教师要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
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
这些基本权利是:1、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
2、学生有发问和了解的权利。
3、学生应当有说“不”的权利。
4、学生应当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权利。
5、学生应当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
6、学生应当有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
7、学生应当有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创义务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依法执教以德树人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教师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对被教育者有传授知识、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应起到示范作用。
义务教育是儿童、少年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的思想品德、为人和风范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心理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教育法的学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依法执教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儿童、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教师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通过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之后,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包括有缺陷或者缺点的学生,不得根据自己的好恶评价、歧视学生,教师也不得因学生家庭或者个人条件给予特殊的偏爱和照顾。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障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并给予公正的评价。
教师还应当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努力学习,充分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
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创义务教育工作新局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