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三、论述:1、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认识!答: 1.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依据。

社会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这种观点强调人是社会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

这种教育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体社会化、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政治品质的发展。

持社会本位观的人以社会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认为社会与个体关系结构类似于“有机体”与“细胞”的关系结构。

社会作为有机体,个体则分布在由社会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器官”中,起着机体基质的作用,社会处于决定性、中心的地位。

社会是目的,个体则处于从属地位,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个体必须加入某一社会系统,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个人才有价值。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依据个人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这种高教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人价值,即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形成和个体生活幸福。

持个人本位观的人将教育的立足点移至个体,认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

个体作为有机体,而社会则成了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个体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与发挥潜力的舞台。

个体处于中心地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是目的,社会是为个体生存与发展服务的手段。

3.两种价值观的评析及现实抉择(这一块是答案的重点)这两种高等教育目的观既有合理之处,也各有其局限性。

社会本位观肯定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强调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把服务于社会放在首位,这对于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发挥高校的功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另一方面,绝对的社会本位观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一些问题:导致高等教育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波动而波动,使高等教育缺乏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蠢事;没有分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容易导致高等教育走偏方向和短视行为;容易助长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忽视和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展开,4 题)1.论述高校的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教学科研服务是当今高校的三大职能,但这三项职能并不同时产生的,而是依次产生、逐步成型、不断发展的。

教学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从中世纪大学产生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教学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

中世纪大学是通地过专业教育,为社会需要培养官吏、牧师、法官和医生。

直到19世纪初,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充分体现了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的思想。

科研正式进入大学的课堂,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1862年出台了的《莫雷尔法案》,法案规定,政府拨地给各州,用其收入建立了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这就是美国历史上上的“赠地学院”。

其中,威斯康星大学倡议最力,成绩最佳,人们把这种社会服务的精神称为“威斯康星思想。

”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其中,教学是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

服务是教学、科研二项职能的延伸和拓展。

具体到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三大职能的配比和联系方式是不尽相同,但教学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2.论述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使个人在以下几方面获得大幅度提高:(1)学习能力(2)研究能力(3)实践能力(4)文明素养在现代高等教育活动中,提高个人文明素养的功能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对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一般人文素养教育及行为指导。

3.请联系你即将从事的工作谈谈如何建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老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

(2)理解和尊重学生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向,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

(3)转变教师角色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要转变教师的角色。

高等教育学简答与论述

高等教育学简答与论述

一、现代大学的职能: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为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二、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高等教育目的一旦为活动主体所认识和理解,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其指导并承担起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来投身于教育活动之中,推动目标的逐步实现。

三、智育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1.将人类的知识、智力成果代代相传,得以延续2.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四、通才教育的特征通才教育是一种博雅教育,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1.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

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五、专才教育的特征1.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六、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七、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有如下几点;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

2.开展科学研究。

3.为社会服务。

八、高校二、三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1.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不稳定性2.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3.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4.希望获得爱情体验九、大学教学过程的特殊性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十、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十一、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1.独立性的增强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十二、榜样教育法应把握三点:1.所选择的榜样具有先进性、针对性2.善于发现和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3.要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十三、大学教学原则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表现在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2.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3.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论述题:一、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方向自1986年我国开始逐步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以来,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的局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我国教师的合理流动,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其中,“专业教育”表明的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是讲高等教育的起点或基础,表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位置是最“高”的。

并非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这里“完全的中等教育”是使“专业教育”这一概念上升到“高等教育”的重要范畴。

“学术性或职业性”是对“专业教育”的类型及其“有机结合”要求的进一步揭示。

2、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1、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及其基本发展规律。

(1)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划的高级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是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以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的。

(2)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

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形态可分为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活动属于实践形态、高等教育事业基本上属于制度形态、高等教育思想属于观念形态,三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三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

1、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答: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1、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的构成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

高等教育学 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 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一当代世界高教的发展趋势第一,高教普及化。

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高教开始普及化进程。

20世纪后期,少数发达国家率先实现高教的普及化。

21世纪初期,各国都已将发展教育及高教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大力推进高教的普及化。

第二,高教多样化。

具体表现为高等院校的层次和规模多样化、教学组织的多样化、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学生成分的多样化。

第三,高教国际化。

各国高教的合作与交流将日益广泛,国际性或跨国建立的高校将成为普遍现象,各国相互承认学历。

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将成重要内容。

第四,高教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第五,高教质量观多元化。

随着高教多样化,高教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具有多样化特征,教学型与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学术理论型人才与职业应用性人才的质量标准都不同。

二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1.学术自由.2.大学自治.3.教授治校.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现代大学基本理念。

学术自由理念是最古老的大学理念,有两层含义:一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研究自由;二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自由。

建构该理念,应使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形成保护学术自由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大学形成珍视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风尚,使教师养成严谨治学态度和高尚学术人格。

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学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它既是维护学术自由的手段,又是确保大学独立性的根本保障。

要建构该理念,应当强化自主办学观念,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切实增强高校自主办学能力,使高校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教授治校理念是大学自治理念的逻辑延伸,是依靠教师办学观念的集中体现。

要建构并实施该理念,应当树立依靠教师办学观念,改革学术权力削弱、行政权力增长的旧俗,提高教授群体的学术素质与国际影响力。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论述题

第一章论述: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目的:研究高等教育学可以让教师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可以让教师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意义:1、有利于增强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与事业心高等教育就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

发挥高级人才的作用,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就是举足轻重的。

作为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重担在肩,必须有为,而且大有可为。

2、有利于深化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理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对实践具有发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可以大大提高。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与水平。

高等教育学虽然就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综合层面的理性审视与把握,但对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也给出了意义、原则、过程、方向灯“中观”层面的阐述,这对教学活动的规范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科研教研的深化强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为中心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一要联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实际,二要联系各高校教师所在学校、所在学科的工作实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与自己的工作实际为中心。

2、注重讲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理论的运用就是学习研究的根本目的。

理论应用首先要对理论有透彻的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其次,要设计运用的技术路线与环节,思考这种路线与环节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3、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高等教育学的学习研究首先要善于从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提出问题。

问题就就是矛盾。

其次,要对矛盾进行分析,即分析其矛盾多方或双方的特点、地位与在运行的作用,把握其来龙去脉与发展转化的趋势。

再次,探讨解决矛盾的途径与方法。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高等教育现象B. 高等教育规律C. 高等教育制度D. 高等教育政策答案:B解析: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规律,包括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

2. 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古埃及时期D. 古中国时期答案:A解析:高等教育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是古希腊时期,特别是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学院,这是西方高等教育的开端。

3.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以下哪一项不是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A. 大学B. 学院C. 研究所D. 中学答案:D解析:中学不属于高等教育机构,它是中等教育的一部分。

4.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培养专业人才B. 促进科学研究C. 提高文化素养D. 基础教育答案:D解析: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促进科学研究和提高文化素养,而基础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任务。

5. 在高等教育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学术自由的体现?()A. 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B. 学生自由选择课程C. 学校强制学生参加政治活动D. 学术研究不受外部干预答案:C解析:学术自由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的自由选择,不受外部干预。

学校强制学生参加政治活动不属于学术自由的范畴。

6.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质量保障的措施?()A. 课程评估B. 教师资格认证C. 学生成绩排名D. 教学督导答案:C解析:学生成绩排名不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措施,它更多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价方式。

7.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文化交流B. 提高教育质量C. 增加学校收入D. 培养全球视野答案:C解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增加学校收入并非其主要目的。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1试论述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答:(一)高等教育面临WTO挑战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严峻挑战。

1.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挑战入世后经济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科技多元化都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西方教育的进入和我国文化服务性行业的逐步开放,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例如:中国入WTO,西方文化产品涌入,学生接受多元文化,其价值观念受到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造成观念冲突或出现价值真空。

2.教育市场的国际竞争加剧加入WTO后,中国教育的巨大市场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国教育机构,抢占对其有利的教育市场。

教育市场的竞争,集中在优秀和有经济价值的生源的竞争上。

如外国大学以往主要吸引中国人才、生源到国外学习,入世后,还会以独资合资等多形式入中国办学,参与教育市场竞争,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竞争尤为激烈。

3.生源与人才市场竞争加剧加入WTO后,人才的跨国教育与服务随之开放。

发达国家将可能以更优越的条件,大量吸引我国优秀人才到其国家服务或到本地外资机构服务,人才流失现象可能加剧。

如外国教育机构抢滩我教育市场,已成事实。

随入世后市场更开放,跨境交往没限制,生源流向多元化,国外大学凭其实力和品牌吸引我学生去留学。

4.影响大学生就业加入WTO,我国既可以与其他成员国一样享有“最惠国待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参政议政”等各种权利,同时必须承担其减免关税、拆除贸易壁垒等各项义务。

在这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就业。

如据估计,中国加入WTO后每年将增加45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变化,市场对外语类、金融财会类、商贸类、旅游类、法律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增大。

(二)高等教育适应WTO的对策加入WTO,一方面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应看到困难。

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制定有效的对策与措施,从而推动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答:(1)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从人文主义的理想出发,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思想,发动和领导了对德国大学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从而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

(2)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

高度强调大学中的哲学和语言学科教育,将它们列为各学科之首,其次还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极好材料。

反对在大学中进行任何有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

(3)洪堡为建设新大学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教育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学术自由的原则。

一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办学不受任何权力制肘。

二是学者,要有思维自由和言论自由。

三是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

洪堡的思想在新建的柏林大学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并广泛传播,获得了世界性意义。

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答:①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②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③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④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⑤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答:①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②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决策;③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④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答:①促进了新的高等教育职能的产生,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②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极大地丰富了高教内容;③改革了高教的层次结构,研究生教育成为一个重要层次;④促使高校强化科学研究;⑤强化了高校与产业的联系;⑥提升了高教的社会地位,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

答:①文化模式制约高等教育改革;②文化变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③文化交融促进高等教育制度完善。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答:①促进社会政治延续;②推进社会政治生活;③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

答:①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a.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贝克尔;b.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②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a.社会中很大一部分收入分配差异是由所受教育的差异引起的;b.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由教育的差别而引起的收入差别不会增大,而会逐渐减少)。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教师资格证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教师资格证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教师资格证精品文档.1.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普及化: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2高等教育多样化:A 、高等院校的层次多样化B 、高等院校的规模多样化C 、教学组织的多样化D 、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E 学生成分的多样化3高等教育国际化:各国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将日益广泛、频繁,国际性的或跨国建立的高等学校将成为普遍现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将成为重要内容4高等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教育信息化将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5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质量观,就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最主要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

2.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大学理念就是大学的理想、大学的观念,它所回答的是大学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根本性问题。

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的人格化、个性化、典型化并富有凝聚力、感召力的一组精神特质。

从总体上说,当代高等教育在形成大学理念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具有共同特点或趋势的大学理念。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自由理念学术自由理念是最古老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充满活力的象征,是大学完成自身使命和履行社会职责的先决条件;学术自由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基本保障。

学术自由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学术自由的丧失就是大学精神的萎缩。

2大学自治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学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

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圩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大学自治既是维护学术自由的手段,又是确保大学独立性的根本保障。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1.论述题: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初等教育的普及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中期实现的,中等教育的普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中后期完成的。

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高等教育开始了普及化的进程。

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50%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二.高等教育多样化。

这包括:1.高等院校的层次多样化。

2.高等院校的规模多样化。

3.教学组织的多样化。

4.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5.学生成分的多样化。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

各国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频繁,国际性的或跨国设立的高等学校将成为普遍现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现已被广泛地接受。

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将成为重要的内容。

四.高等教育信息化。

(网络)教育信息化将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学校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是方法、手段的变革,又是文化的变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统一规划,统一组织。

五.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职业及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和远程、在职教育的出现,高等教育与大众教育、学术理论型人才与职业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也都是不同的。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

二.高等教育多样化。

2.论述题:.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则其要着,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

1.学术自由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充满活力的象征,是大学完成自身使命和履行社会职责的先决条件;学术自由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基本保障。

2.大学自治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学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

高等教育学(简答与论述)

高等教育学(简答与论述)

1.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2)基本特征:第一,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第二,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第三,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2.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3.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具体体现有哪些?所谓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是指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情形,主要体现在:(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

a)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在教育层次上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且在高等教育内部,也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具有比较鲜明的层次性。

b)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2)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

a)高等学校教师具有更强的学术性;b)更强的专业性;c)大学教学还具有创新性。

(3)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学生已经进入成年期,身体和心理发展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具备了高度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男女性别差异鲜明,情绪情感更为丰富,学习动机、态度、兴趣和理想表现为多样化,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4)高等学校职能具有特殊性——教育教学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4.试述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可以系统地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等理论,并通过这些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

(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高校的教书育人工作,既是按照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通过教师的知识素养、品格、态度和敬业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形成重要影响的过程。

(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是指高校教师所应达到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其中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既有学历标准要求,也有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名词解释1、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的,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形阶段的标志,它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早期的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是指从五世纪大学孕育、诞生一直到十七世纪民族国家产生时期的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般教堂学校无法从事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它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2、赠地学院:是1862年美国由国会指定,得益于《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的高等教育机构。

(为了克服经费等物质条件的困难,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赠地学院后来多半发展为州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美国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3、大众化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

量的增长是指适龄青年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是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等一系列变化。

(大众化理论提出者马丁.特罗所划分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入学率15-49%是一个可以选择和调节的区间,这里就有一个在特定历史阶段根据我国国情确定我国高等就有大众化的度的问题。

在大众化进程中,还要注意克服“麦当劳”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从本质来讲,这是与质量与数量并重,多样化与个性化、提供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背道而驰的。

4、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传入我国。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的文化:可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的文化: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统称。

二、简答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4)高校是政治思想的重要策源地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是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4、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5、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答:(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6、简述当代高校的社会职能。

答:(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7、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答:(1)历史角度。

中世纪大学到现在培养人才职能始终存在,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活动。

(2)学术性质,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高校通过培养人才来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所以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的永恒主题。

当前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义就在于此。

8、简答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答: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高等教育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为历年简答题★为历年论述题1、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P:11~121)有助于我们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的观念,指导高等教育时间,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3)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2、中世纪大学的局限与意义P:20局限性:1)浓厚的宗教性质;2)组织和纪律上松散性;3)教学上的繁琐性。

贡献:1)中世纪大学是历史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独立形态高教机构,为西方近代高教的发展开辟了源头,提供了框架;2)孕育了近现代高教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要素,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培育了近现代大学的独立品格。

3)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经验,为近现代高教中一系列教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P:24提出两条最基本原则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学术自由的原则。

洪堡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另外还强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极好材料。

4、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44~50作用内容: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教发展方向;2)阶级关系规定高教发展的利益追求;3)政治任务影响高教的发展重点;4)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教发展的主要环节;5)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高教机会的扩展;6)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作用性质:直接制约、间接性和交织融合。

5、◆◆◆★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52~56(一般关系和特殊关系)高教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

(一般关系)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规模;2)经济制约高教发展决策;3)经济制约高教结构的完善程度;4)经济促进高教终身体系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为历年简答题★为历年论述题1、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P:11~121)有助于我们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的观念,指导高等教育时间,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3)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2、中世纪大学的局限与意义P:20局限性:1)浓厚的宗教性质;2)组织和纪律上松散性;3)教学上的繁琐性。

贡献:1)中世纪大学是历史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独立形态高教机构,为西方近代高教的发展开辟了源头,提供了框架;2)孕育了近现代高教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要素,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培育了近现代大学的独立品格。

3)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经验,为近现代高教中一系列教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P:24提出两条最基本原则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学术自由的原则。

洪堡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另外还强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极好材料。

4、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44~50作用内容: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教发展方向;2)阶级关系规定高教发展的利益追求;3)政治任务影响高教的发展重点;4)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教发展的主要环节;5)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高教机会的扩展;6)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作用性质:直接制约、间接性和交织融合。

5、◆◆◆★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52~56(一般关系和特殊关系)高教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

(一般关系)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规模;2)经济制约高教发展决策;3)经济制约高教结构的完善程度;4)经济促进高教终身体系的形成。

特殊关系:1)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高教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高教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教发展进程、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计划的调控。

6、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P :58~611)促进了新的高教职能的产生,拓宽了高教发展空间;2)改变了高教专业设置,极大地丰富了高教内容;3)改革了高教的层次结构;4)促使高校强化科学研究;5)强化了高等院校于产业的联系;6)提升了高教的社会地位,为高教的发展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

7、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作用P :65~671)基础教育质量制约高等教育质量;2)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

8、高等教育的政治价值P :68~71(一)促进社会政治延续1)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2)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二)推进社会政治生活1)高教通过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水平而使管理趋于科学化;2)高教可以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从而增加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三)促进个体政治化社会。

9、◆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P :71~731)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33%归因于教育,贝克尔)2)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10、◆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P:74~76高教在构成文化本体与传递、深化文化方面有特殊价值。

(一)大学亚文化;(二)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改造和创新方面。

11、◆★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知识改变命运”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何种价值?为什么?)高教的个人价值即高教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2)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3)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4)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12、◆为什么说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P:79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最古老的职能。

2)中世纪大学的文法神医都是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而设立的。

3)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一直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4)高等学校培养着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各层次专门人才。

13、◆怎样理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一职能?P:811)高校服务社会的对象是全面而广泛的;2)高校服务社会的组织形式呈多样化热点;(教师个人、院校、高校之间、高校企业间开展的社会服务)3)高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也是高校自身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

14、◆◆高等学校的职能P :79~82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②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既是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③为社会服务是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付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15、◆◆高等学校教育对象身心的特殊性P:861)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2)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丰富的知识面;3)具有较好的品德修养;4)具有较为远大的理想;5)面对的压力较大;6)心理成熟度还不够高。

16、◆高等教育目标的作用(意义)P:89①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②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③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

17、◆◆★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内涵P:901)社会本位认为教育的目的应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别无目的。

2)个人本位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生来就有生长和发展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其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3)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从本质上看,个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

4)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其实质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同时,反过来说……。

18、◆高等教育目标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P:91~931)心与身的关系,即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2)德与才的关系,即道德品质与才智的关系(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关系);3)品德素质内部的社会性品德与个性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4)才智素质内部的知识、智力、能力的相互关系。

19、◆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征P :1141)高校课程专业性;2)高校课程探究性;3)高校课程前沿性。

20、◆◆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的具体内容P :114~117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1、高等学校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120~1211)科学性;2)量力性;3)满足性;4)过程性;5)经济性原则。

22、★教学过程一般规律(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过程一般规律的理解。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

23、◆怎样理解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P:125~1261)教学过程中的对象不同,它是以他人或前人已发现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对象,主要是书本知识;2)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不同,教学认识活动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再发现过程);3)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过程是有时限的,学生在认识内容和路线上的确定性,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可控过程。

24、◆怎样理解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P:126~127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配合,共同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是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结合的活动;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不仅体现在认识方面的交流和分享,还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25、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P :128~1301)专业性:高校教学是以专业为基本教育单位进行的;2)独立性:师生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3)创造性:高校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事科研研究有所创造的过程;4)实践性:高校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26、★★★★★★★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①结合任教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②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应遵守哪些原则?联系专业实际详细论述其中2条或3条原则;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述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④“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是高校教学中必须贯彻的重要教学原则,请结合所任教学科或所学专业对该原则加以论述。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四)理论联系实际(五)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六)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七)博与专相结合(八)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用过程教育代替结论教育;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环境;把研究列为考核学业重要指标)以上八条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必须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简答、论述)(一)1)科学性是指教学给予学生的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反映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要符合青年的特点;2)思想性是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基本要求是:3)确保教学的方向性与科学性;2)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3)充分发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4)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独立思考的品质。

2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 :134 ~135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正确理论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教材,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形成对职业和专业的正确见解和信念,反映了知行合一规律。

28、◆◆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P :141(一)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对象;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二)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

29、◆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P :143~1441)教学活动小规模化;2)教学活动短学程化;3)教学场所多样化。

30、◆◆◆◆◆备课及其基本要求P :144备课是教师为教学做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平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一堂好课需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气氛活跃。

31、问答法(或讨论法)及其具体要求P :150~152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巩固一支获取新知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问题须表达清楚、准确,简明扼要;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讨论法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