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贷款的数学模型

合集下载

2021f题数学建模 题目

2021f题数学建模 题目

2021f题数学建模题目
2021年数学建模竞赛F题,题目为“贷款购房与按揭付款”,题目给出了一个按揭购房的方案,并要求参赛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1. 设计一种算法,根据给定的贷款额、年利率和贷款期限,计算出每月应还款的金额。

2. 根据给定的贷款额、年利率和贷款期限,分析不同还款方式(如等额本金还款法和等额本息还款法)下的总还款金额和总利息支付。

3. 假设两个家庭有相同的贷款条件(贷款额、年利率和贷款期限),但家庭A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法,家庭B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法,分析两个家庭的总还款金额和总利息支付的差异。

4. 设计一个优化模型,在给定贷款条件和最大月还款金额的限制下,确定最佳的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使得总还款金额最小。

参赛者需要自行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编写程序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提交答案时,需要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程序代码、计算结果和结论分析等内容。

住房按揭还款新模型研究

住房按揭还款新模型研究

银 行 、招 商 银行 等 在 其 网页 或 宣 传 张 上标 明在 住 房
按 揭 还 款 方 式 中 ,包 含 等额 递 增 还 款 式 。 这一 还 款 方 式 与 我 们所 要 研 究 的还 款 方 式 相 近 ,其 月还 款 额 每 隔 一 定 时 间递 增 相 同 的金 额 ,如 第 一 年 的 月还 款 额 为
等 额 递 增 还款 方式 ,其 主 要 原 『 是 ,住各 楼盘 销 售 现 大 】
场 所提 供 的按 揭 还 款 方 式 中 ,只有 等额 还 款 和 等 本 还
款 的万 元 月还 款 表 ,而 没 有 等 额递 增还 款 的万 元 月 还 款 表 ,客 户无 法 直 观 地 r解 等 额递 增 还 款 方 式 。万 元 月 还款 表 与一 冗 还 款 因子 紧 密 相关 、如何 计 算 区 间递
实 用 的 还 款 因 子 表 , 为住 房 按 揭 提 供 两 组 新 模 型 、四种 还 款 方 式 ,使 区 间 递 增 ( 减 ) 款 在 理 论 上 科 学 化 ,在 递 还 实 际操 作 中可 用 、简 便 易行 : 关键 词 :住房 按 揭 ;区 间递 增 ;区 问递 减 ;还 款 因 子 中 图分 类 号 :F 3 .8 8 05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0 1 20 (8一0 0 0 07 9 4 — 0 8 )0 1— 4 0
用 传 统 的还 款 方式 u 能 致 使 其后 期 还 款 压力 过 大 。 r
还 款方 式 与居 民收 入 的不 一 致 ,会 妨 碍住 房按 揭 f 场 的 发腱 。本 文 假 定 所 选 各 还 款 区 间 的月 数相 等 f f
我 们 走 访 了上 述 几 家银 行 广 州 市 内的 分行 或 支行 和部

关于房价的数学建模

关于房价的数学建模

一、问题重述房价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一直是各国政府大力关注的问题。

我国自从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以来,随着房价的不断飙升,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从国家领导人、地方政府官员,到开发商、专家学者、普通百姓通过各种媒体表达各种观点,但对于房价是否合理、未来房价的走势等关键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请根据中国国情,收集建筑成本、居民收入等与房价密切相关的数据,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类城市,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问题一:房价的合理性,并进行定量分析;问题二:房价的未来走势,并进行定量分析;问题三:进一步探讨使得房价合理的具体措施;问题四:进一步探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

二、问题分析问题一分析:本问需要我们通过分析所选城市的房价以及其影响因素,找出影响房价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此建立数学模型。

同时,根据得出的结论分析判断房价相对于当今社会经济是否合理。

第一,目前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是社会的各项指标,各项因素综合决定的,社会经济指标的发展是地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由此,我们分析相关数据的目的是要得出几条对房地产影响较大的社会经济指标,从而为继续研究做好基础。

但是,要去逐一分析每一种经济因素是不可能办到的,只能抓住主要因素去着重分析,所以我们经过查询“中国统计年鉴网”中部分代表城市的房价数据和有关书籍中的资料,大致得出以下几条对房价影响缠身主导作用的因素:建安成本,市场供求变化,土地成本、各种税费以及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等。

然而,针对本问,虽然我们从相关资料中获取了大量数据,但从实际出发来看这些数据只能作为理论支撑的基础,模型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城市,而是具有普遍用途,这样才能完美的达到本题的目的所在。

通过以上准备发现,该问题适合用随机模型和蛛网模型来解决。

通过随机模型模拟出影响价格的因素,再根据得出的因素作出假设,运用蛛网模型分析房价的合理性。

其中,随机模型是一种非确定性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以统计制的形式给出的,如果模型中任意变量不确定,并且随着具体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则该模型就是随机模型。

住房贷款与分期偿还的数学模型

住房贷款与分期偿还的数学模型
款 的方式使 买房这 个天方夜 谭式 的梦 想 变成现 实。 在市场 经济 的信息 时代 , 面对 不 同的 决策方案 , 确 的决 策意味 着经 济资源 的 正
最优 配置 。
关键词 : 款额 ; 率 ; 款期 限 ; 款 额 ; 贷 利 贷 还 复利
随着国民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不断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
提高 , 同时 , 人们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 , 越来越 多 的人正在 购置房产用于居住或进 行置 业投资。 政府为 了鼓
2 不考虑物价变化及货 币贬值等经济波动 的影响 ; . 3 利率转化 函数合理性及实 用性 已经实践 检验 ; . 4 银行利息按复利计算且单位时 间可任意缩短至时间 .
维普资讯
住 房 贷款 与 分 期 偿 还 的数 学模 型
理论 研讨
住房贷款 与分期偿还的数学模型
文/ 解术 霞
摘要 : 着人 们生活 水平 的不断提 高 , 来越 多的人 正在 购置房 产 用于居住 或进 行 置业投 资 。 随 越 工薪 阶层 的人士 可通过低押 贷
将 R =0 0 ,=10 ; =r .1a 2 0 则A0 =¥5 9 6 0 6 9 3 4 .4 0 即 如 果 一 次 付 款 应 付 A=70 0 A =1 34 .4 0 5 00 + 0 2 9 6 0 6 9
方案4 贷款期限 :2 半 月) 2 年( 还款额 :36附 : ¥ 1 ( 预付三个 月) 单位时 间( 利率 : 月) ?
定义2单位时 间还款额关于时 间成线性 ( 比) 系 ; 反 关 3 问题2 . 的分析 : 经推导验证 , 贷款的输入输 出模型可用
定理 1 公式 : 的
定理 1A t A01 R) - [ + lR;( : ( = (+ a( R)-l ) t 1 t / 可用数 学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比较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比较

很多人在办理房贷的时候,面对“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都会有不少疑问。

到底选择哪种还款方式划算?如果提前还款之前的利息是不是白还了?针对这些疑问,小编将为大家演示两种还款方式的每期偿还的利息和本金金额的计算方式,来解答这些疑问。

住房按揭贷款每个月还款的金额包括了本金和利息。

顾名思义,等额本金就是每一期还款的本金部分金额是相同的,利息是不同的;而等额本息方式下,每一期本金+利息的金额都保持不变。

为了说明其中原理,我们先假设贷款金额为12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1年内还清。

那么月利率=6%/12=0.5%。

在等额本金方式下,每个月还款的本金为120/12=10万元,第一个月的利息为120万*0.5%=0.6万元,也就是说第一个月月供总额为10.6万元。

第一个月归还后,剩余本金为120-10=110万元,第二个月的利息为110万元*0.5%=0.55万元,第二个月月供总额为10.55万元,以此类推。

具体还款明细如下表所示。

我们可以发现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下,每期偿还的本金相同,利息和月供总额逐期递减。

等额本金方式下的月供明细单位:元期数月供总额其中:本金其中:利息期末剩余本金1 106,000.00 100,000.00 6,000.00 1,100,000.002 105,500.00 100,000.00 5,500.00 1,000,000.003 105,000.00 100,000.00 5,000.00 900,000.004 104,500.00 100,000.00 4,500.00 800,000.005 104,000.00 100,000.00 4,000.00 700,000.006 103,500.00 100,000.00 3,500.00 600,000.007 103,000.00 100,000.00 3,000.00 500,000.008 102,500.00 100,000.00 2,500.00 400,000.009 102,000.00 100,000.00 2,000.00 300,000.0010 101,500.00 100,000.00 1,500.00 200,000.0011 101,000.00 100,000.00 1,000.00 100,000.0012 100,500.00 100,000.00 500.00 0.00合计1,239,000.00 1,200,000.00 39,000.00 1,239,000.00假设,借款人希望提前还款。

住房贷款问题探究(1)———数学建模

住房贷款问题探究(1)———数学建模

住房贷款问题探究一、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朝着大面积、豪华型的标准发展。

为此,住房贷款问题也成为众多购房者关心问题。

本文针对银行等额还贷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问题(1)实际是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等额还贷公式:A= P(1+r)12n r/[(1+r)12n-1]针对问题(2),将有关数据代入问题(1)所得出的公式即得到解决;问题(3),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出了这对年轻夫妇的月支出情况(见表1),进而得到他们每月的开支范围。

为了更方便的说明问题,我们约定月余额(D)=月总收入—月正常开支。

判断他们能否买房只需比较定月余额(D)与月还贷额(A)的大小情况;对于问题(4)我们首先根据目前的消费水平及他们的收入情况,计算出他们能够买房。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工资每年都有8%的增长,就考虑可以提前还贷的问题。

对此,我们首先假设他们一直按照等额还贷方式进行还贷,得出还贷年限;然后假设进行提前还贷。

再比较这两种情况实际所还的本利之和,得出最优还贷方案。

关键词:等额还贷贷款年限月利率提前还贷二、问题重述住房贷款问题是众多购房者关心问题。

在购房贷款过程中,现在一般银行现在一般都采用等额还贷的方法。

在这一还贷方式的基础之上,请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若贷款总额为P,月利率为r,贷款年限为n,每月还贷金额为A,请推导出等额还贷公式.(2)有一对年轻夫妇,计划贷款15万元,贷款年限为15年,月利率为0.01,则每月需还款多少元?(3)如果现在他们的年收入为3500元,在当前长沙的物价水平下,除去生活开支,他们能否买房?(4)预计将来收入每年会有8%的增长,在目前的物价水平和贷款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你对他们的投资及贷款买房有什么样的建议?(请参考银行各期贷款利率)三、问题分析根据题中购房贷款出现的等额还贷这一概念,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着。

如何让买房者受益更多?由该问题我们从所给的四个分问题入手,先由给出的参数通过构建等量关系得到了我们所需要的目标等式方程。

数学建模例题及解析

数学建模例题及解析

.例1差分方程——资金(de)时间价值问题1:抵押贷款买房——从一则广告谈起每家人家都希望有一套(甚至一栋)属于自己(de)住房,但又没有足够(de)资金一次买下,这就产生了贷款买房(de)问题.先看一下下面(de)广告(这是1991年1月1日某大城市晚报上登(de)一则广告),任何人看了这则广告都会产生许多疑问,且不谈广告中没有谈住房面积、设施等等,人们关心(de)是:如果一次付款买这栋房要多少钱呢银行贷款(de)利息是多少呢为什么每个月要付1200元呢是怎样算出来(de)因为人们都知道,若知道了房价(一次付款买房(de)价格),如果自己只能支付一部分款,那就要把其余(de)款项通过借贷方式来解决,只要知道利息,就应该可以算出五年还清每月要付多少钱才能按时还清贷款了,从而也就可以对是否要去买该广告中所说(de)房子作出决策了.现在我们来进行数学建模.由于本问题比较简单无需太多(de)抽象和简化.a.明确变量、参数,显然下面(de)量是要考虑(de):需要借多少钱,用记;月利率(贷款通常按复利计)用R记;每月还多少钱用x记;借期记为N个月.b.建立变量之间(de)明确(de)数学关系.若用记第k个月时尚欠(de) 款数,则一个月后(加上利息后)欠款 , 不过我们又还了x元所以总(de)欠款为k=0,1,2,3,而一开始(de)借款为.所以我们(de)数学模型可表述如下(1)c. (1)(de)求解.由(2)这就是之间(de)显式关系.d.针对广告中(de)情形我们来看(1)和(2)中哪些量是已知(de).N=5年=60个月,已知;每月还款x=1200元,已知 A.即一次性付款购买价减去70000元后剩下(de)要另外去借(de)款,并没有告诉你,此外银行贷款利率R也没告诉你,这造成了我们决策(de)困难.然而,由(2)可知60个月后还清,即,从而得(3)A和x之间(de)关系式,如果我们已经知(3)表示N=60,x=1200给定时0A.例如,若R =0.01,则由(3)可算得道银行(de)贷款利息R,就可以算出053946元.如果该房地产公司说一次性付款(de)房价大于70000十53946=123946元(de)话,你就应自己去银行借款.事实上,利用图形计算器或Mathematica这样(de)数学软件可把(3)(de)图形画出来,从而可以进行估算决策.以下我们进一步考虑下面两个问题.注1问题1标题中“抵押贷款”(de)意思无非是银行伯你借了钱不还,因而要你用某种不动产(包括房子(de)产权)作抵押,即万一你还不出钱了,就没收你(de)不动产.例题1某高校一对年青夫妇为买房要用银行贷款60000元,月利率0.01,贷款期25年=300月,这对夫妇希望知道每月要还多少钱,25年就可还清.假设这对夫妇每月可有节余900元,是否可以去买房呢解:现在(de)问题就是要求使 (de)x,由(2)式知现=60000,R=0.01,k=300,算得x=632元,这说明这对夫妇有能力买房.例题2 恰在此时这对夫妇看到某借贷公司(de)一则广告:“若借款60000元,22年还清,只要;(i)每半个月还316元;(ii)由于文书工作多了(de)关系要你预付三个月(de)款,即316×6=1896元.这对夫妇想:提前三年还清当然是好事,每半个月还316元,那一个月不正好是还632元,只不过多跑一趟去交款罢了;要预付18%元,当然使人不高兴,但提前三年还清省下来(de)钱可是22752元哟,是1896元(de)十几倍哪这家公司是慈善机构呢还是仍然要赚我们(de)钱呢这对夫妇请教你给他们一个满意(de)回答.具体解法略.问题2:养老基金今后,当年青人参加工作后就要从其每月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作为个人 (de)养老基金,所在单位(若经济效益好(de)话)每月再投入一定数量(de)钱,再存入某种利息较高而又安全(de)“银行”(也可称为货币市场)到60岁退休时可以动用.也就是说,若退休金不足以维持一定(de)生活水平时,就可以动用自己(de)养老基金,每月取出一定(de)款项来补贴不足部分.假设月利率及=0.01不变,还允许在建立养老基金时自己可以一次性地存入A(不论多少),每月存入y元(个人和单位投入(de)总和);通常从一笔钱0三十一岁开始到六十岁就可以动用.这当然是一种简化(de)假设,但作为估算仍可作为一种考虑(de)出发点.本问题实际上有两个阶段,即退休前和退休后,其数学模型为其中x为每月要从养老基金中提出(de)款项.习题1 某大学年青教师小李从31岁开始建立自己(de)养老基金,他把已有(de)积蓄1万元也一次性地存入,已知月利率为0.01 (以复利计),每月存入300元,试问当小李60岁退休时,他(de)退休基金有多少又若,他退休后每月要从银行提取l000元,试问多少年后他(de)退休基金将用完你能否根据你了解(de)实际情况建立一个较好(de)养老基金(de)数学模型及相应(de)算法和程取软件).习题2 渔业(林业)管理问题设某养鱼池(或某海域)一开始有某种鱼条,鱼(de)平均年净繁殖率为R,每年捕捞x条,记第N年有鱼条,则池内鱼数按年(de)变化规律为注意,在实际渔业经营中并不按条数计算而是以吨记数(de).若对某海域(de)渔业作业中=100000吨,R=0.02,x=1000吨,试问会不会使得若干年后就没有鱼可捕捞了(资源枯竭了)例2比例分析法——席位分配问题:某学校有三个系联合成立学生会,(1)试确定学生会席位分配方案.(2)若甲系有100名,乙系60名,丙系40名.学生会设20个席位,分配方案如何(3)若丙系有3名学生转入甲系,3名学生转入乙系,分配方案有何变化(4)因为有20个席位(de)代表会议在表决提案时有可能出现10: 10(de)平局,会议决定下一届增加1席,若在第(3)问中将学生会席位增加一席呢(5)试确定一数量指标衡量席位分配(de)公平性,并以此检查(1)—(4).公平而又简单(de)席位分配办法是按人数(de)比例分配,若甲系有100名,乙系60名,丙系40名.学生会设20个席位,三个系分别应有10,6,4个席位.如果丙系有6名学生转入其他两系学习,各系人数如表所示系别学生人数所占比例(%)按比例分配(de)席位按惯例分配(de)席位甲10310乙636第二列所示,按比例分配席位时,出现了小数(见表中第四列).在将取得整数(de)19席分配完毕后,剩下(de)1席按照惯例分给余数最大(de)丙系,于是三个系仍分别占有10、6、4个席位.因为有20个席位(de)代表会议在表决提案时有可能出现10:10(de)平局,会议决定下一届增加1席,于是他们按照上述惯例重新分配席位,计算(de)结果令人吃惊:总席位增加1席,丙系反而减少1席,见下表.看来,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重新研究所谓惯例分配方法,提出更加“公平”(de)办法.下面就介绍这样一个席位分配模型.设A、B两方人数分别是p1 和p2,分别占有n1 和n2 个席位,则两方每个席位所代表(de)人数分别是p1 /n12和p2/n2.很明显,仅当这两个数值相等时,席位(de)分配才是公平(de).但是,通常它们不会相等,这时席位分配得不公平.不公平(de)程度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它衡量(de)是“绝对不公平”.从下表所举(de)例子来看,A、B之间(de)“绝对不公平”与C、D之间是一样(de).但是从常识(de)角度看,A、B之间显然比C、D之间存在着更加严重(de)不公平.所以“绝对不公平”不是一个好(de)衡量标准.p n p/n p1/n1-p2/n2 A120101212-10=2B1001010C102010102102-100=2D100010100为了改进绝对标准,我们自然想到用相对标准.因为p/n越大,每个席位代表(de)人数越多,或者说,总人数一定时分配(de)席位越少.所以,如果p1/n13>p2/n2,则A方是吃亏(de),或者说,对A是不公平(de),由此,我们这样定义“相对不公平”:若p1/n1>p2/n2,则称为对A(de)相对不公平值,记做若p1/n1<p2/n2,则称为对B(de)相对不公平值,记做假设A、B两方已分别占有n1和n2个席位,我们利用相对不公平(de)城念来讨论,当总席位再增加1席时,应该给且A方还是B方不失一般性,可设p1/n1>p2/n2,即此时对A方不公平, ,有定义.当再分配1个席位时,关于p/n(de)不等式有以下三种可能:1)p1/(n1十1)>p2/n2,这说明即使A方增加1席,仍然对A不公平,所以这1席当然应给A方;2)p1/(n1十1)<p2/n2,说明当A方增加1席位,将对B不公平,此时应参照式,计算对B(de)相对不公平值3)说明当B方增加1席时,将对A方不公平,此时计算得对A (de)相对不公平值是(注意:在p1/n1p2/n2(de)假设下,不可能出现p1/n1<p2/(n2+1)(de)情况因为公平(de)席位分配方法应该使得相对不公平(de)数值尽量地小,所以如果则这1席应给A方;反之应给B方.根据(3)、(4)两式,(5)式等价于并且不难证明1从上述第1)种情况(de)p1/(n1十1)>p2/p2也可推出. 于是我们(de)结论是:当(6)式成立时,增加(de)1席应分配A方;反之,应分配给B方.若记,则增加(de)1席位应分配给Q值较大(de)一方.将上述方法可以推广到有m方分配席位(de)情况.下面用这个方法,重新讨论本节开始时提出(de),三个系分配21个席位(de)问题.首先每系分配1席,然后计算:甲系n1=1,乙系, n2=1,丙系,n3=1,因为最大,所以第4席应分配给甲系,继续计算:甲系n1=2,将与上面(de)相比,最大,第5席应分给乙系,继续计算.如此继续,直到第21席分配给某个系为止(详见列表).n甲系乙系丙系1(4)(5)578(9)2(6)(8)(15)3(7)(12)(21)4(10)(14)5(11)(18)6(13)7(16)8(17)9(19)10(20)11可以看出,用Q值法,丙系保住了它险些丧失(de)1席.你觉得这个方法公平吗习题: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入住在A宿合,333人住在B宿合,432人住在C宿合.学生们要组织一个10人(de)委员会,试用下列办法分配各宿舍(de)委员数.1)惯例(de)方法,印按比例分配完整数名额后,剩下名额给余数最大者. 2)Q值方法.如果委员会从10人增至15人,分配名额将发生什么变化 ,例3 状态转移问题——常染色体遗传模型随着人类(de)进化,人们为了揭示生命(de)奥秘,越来越注重遗传学(de)研究,特别是遗传特征(de)逐代传播,引起人们(de)注意.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都会将本身(de)特征遗传给下一代,这主要是因为后代继承了双亲(de)基因,形成自己(de)基因对,基因对将确定后代所表现(de)特征.下面,我们来研究两种类型(de)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和x—链遗传.根据亲体基因遗传给后代(de)方式,建立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逐代研究一个总体基因型(de)分布.在常染色体遗传中,后代从每个亲体(de)基因对中各继承一个基因,形成自己(de)基因对,基因对也称基因型.如果我们所考虑(de)遗传特征是有两个基因A和控制(de),那么就有三种基因对,记为AA,A,.例如,金草鱼由两个遗传基因决定花(de)颜色,基因型是AA(de)金鱼草开红花,型(de)开粉红色花,而型(de)开白花.又如人类(de)眼睛(de)颜色也是提高通过常染色体遗传控制(de).基因型是(de)人,眼睛是棕色,基因型是(de)人,眼睛是兰色.这里因为都表示了同一外部特征,我们认为基因A 支配基因,也可以认为基因对于A 来说是隐性(de)农场(de)植物园中某种植物(de)基因型为AA,A 和.农场计划采用AA 型(de)植物与每种基因型植物相结合(de)方案培育植物后代.那么经过若干年后,这种植物(de)任一代(de)三种基因型分布如何 第一步:假设:令 ,2,1,0=n .(1) 设n n b a ,和n c 分别表示第n 代植物中,基因型为AA,Aa 和aa(de)植物占植物总数(de)百分率.令)(n x 为第n 代植物(de)基因型分布:⎥⎥⎥⎦⎤⎢⎢⎢⎣⎡=n n n n c b a x )(当n=0时⎥⎥⎥⎦⎤⎢⎢⎢⎣⎡=000)0(c b a x表示植物基因型(de)初始分布(即培育开始时(de)分布),显然有1000=++c b a(2) 第n 代(de)分布与第n-1代(de)分布之间(de)关系是通过上表确定(de).第二步:建模根据假设(2),先考虑第n 代中(de)AA 型.由于第n-1代(de)AA 型与AA 型结合,后代全部是AA 型;第n-1代(de)Aa 型与AA 型结合,后代是AA 型(de)可能性为1/2,第n-1代(de)aa 型与AA 型结合,后代不可能是AA 型.因此,当 ,2,1,0=n 时11102/1---•++•=n n n n c b a a即2/11--+=n n n b a a 类似可推出2/11--+=n n n b c a 0=n c将式相加,得111---++=++n n n n n n c b a c b a根据假设(1),有1000=++=++c b a c b a n n n对于式、式和式,我们采用矩阵形式简记为,2,1,)1()(==-n Mx x n n其中⎥⎥⎥⎦⎤⎢⎢⎢⎣⎡=00012/1002/11M ⎥⎥⎥⎦⎤⎢⎢⎢⎣⎡=n n n n c b a x )(式递推,得)0()2(2)1()(x M x M Mx x n n n n ====--式给出第代基因型(de)分布与初始分布(de)关系.为了计算出n M ,我们将M 对角化,即求出可逆矩阵P 和对角阵D,使1-=PDP M因而有,2,1,1==-n P PD M n n其中⎥⎥⎥⎦⎤⎢⎢⎢⎣⎡=⎥⎥⎥⎦⎤⎢⎢⎢⎣⎡=n n nnn D 321321000000000λλλλλλ这里321,,λλλ是矩阵M(de)三个特征值.对于式中(de)M,易求得它(de)特征值和特征向量:0,2/1,1321===λλλ因此⎥⎥⎥⎦⎤⎢⎢⎢⎣⎡=00002/10001D ,⎥⎥⎥⎦⎤⎢⎢⎢⎣⎡=0011 ⎥⎥⎥⎦⎤⎢⎢⎢⎣⎡-=0112 ⎥⎥⎥⎦⎤⎢⎢⎢⎣⎡-=1213 所以[]⎥⎥⎥⎦⎤⎢⎢⎢⎣⎡--==100210111321P通过计算1-=P P ,因此有)0(1)0()(x P PD x M x n n n -==⎥⎥⎥⎦⎤⎢⎢⎢⎣⎡⎥⎥⎥⎦⎤⎢⎢⎢⎣⎡--⎥⎥⎥⎦⎤⎢⎢⎢⎣⎡⎥⎥⎥⎦⎤⎢⎢⎢⎣⎡--=0001002101110000)21(0010100210111c b a n 即⎥⎥⎥⎦⎤⎢⎢⎢⎣⎡⎥⎥⎥⎦⎤⎢⎢⎢⎣⎡--=⎥⎥⎥⎦⎤⎢⎢⎢⎣⎡=--00011)(000)2/1()2/1(0)2/1(1)2/1(11c b a c b a x n n n n n n n n ⎥⎥⎥⎦⎤⎢⎢⎢⎣⎡+--++=--0)2/1()2/1()2/1()2/1(010010000c b c b c b a n n n n所以有⎪⎩⎪⎨⎧=+=--=--0)2/1()2/1()2/1()2/1(1010010n n n n n n n c c b b c b a当∞→n 时0)2/1(→n,所以从式得到0,1→→n n b a 和n c =0即在极限(de)情况下,培育(de)植物都是AA 型. 第三步:模型讨论若在上述问题中,不选用基因AA 型(de)植物与每一植物结合,而是将具有相同基因型植物相结合,那么后代具有三代基因型(de)概率如下表:并且)0()(x M xn n =,其中⎥⎥⎥⎦⎤⎢⎢⎢⎣⎡=14/1002/1004/11M M(de)特征值为2/1,1,1321===λλλ通过计算,可以解出与21,λλ相对应(de)两个线性无关(de)特征向量1 和2 ,及与3λ相对应(de)特征向量3 :⎥⎥⎥⎦⎤⎢⎢⎢⎣⎡-=1011 ⎥⎥⎥⎦⎤⎢⎢⎢⎣⎡=1002 ⎥⎥⎥⎦⎤⎢⎢⎢⎣⎡-=1213 因此[]⎥⎥⎥⎦⎤⎢⎢⎢⎣⎡--==111200101321P⎥⎥⎥⎦⎤⎢⎢⎢⎣⎡-=-02/1011102/111P)0(1)0()(x P PD x M x n n n -==⎥⎥⎥⎦⎤⎢⎢⎢⎣⎡⎥⎥⎥⎦⎤⎢⎢⎢⎣⎡-⎥⎥⎥⎦⎤⎢⎢⎢⎣⎡⎥⎥⎥⎦⎤⎢⎢⎢⎣⎡--=00002/1011102/11)2/1(0001001111200101c b a n n所以有⎪⎩⎪⎨⎧-+==++=++010000100)2/1()2/1()2/1()2/1()2/1(bb c c b b b b a a n nn n n n当∞→n 时0)2/1(→n,所以从式得到0,)2/1(00→+→n n b b a a 和00)2/1(b c c n +→因此,如果用基因型相同(de)植物培育后代,在极限情况下,后代仅具有基因AA 和aa. 例4 合作对策模型在经济或社会活动中,几个社会实体(个人、公司、党派、国家)相互合作或结成联盟,常能获得比他们单独行动更多(de)经济或社会效益.这样合理地分配这些效益是合作对策要研究(de)问题.请看下面(de)例子.问题一:经商问题甲、乙、丙三人经商,若单干,每人仅能获利1元;甲乙合作可获利7元;甲丙合作可获利5元;乙丙合作可获利4元;三人合作可获利10元,问三人合作时如何分配10元(de)收入.甲(de)收入应按照甲对各种形式(de)合作(de)贡献来确定.对于某一合作(de)贡献定义为:有甲参加时这个合作(de)收入与无甲参加时这个合作(de)收入之差.例如甲对甲乙二人合作(de)贡献是7—1=6 (因为甲乙合作获利7元,而乙单干仅获利1元).甲可以参加(de),合作有四个:甲自己(单干视为合作(de)特例)、甲乙、甲丙、甲乙丙.甲对这些合作(de)贡献分别是甲:1一0=1元;甲乙:7—1=6元;甲内:5—1=4元;甲乙丙:10—4=6元,甲应分得(de)收入是这四个贡献(de)加权平均值,加权因子将由下面(de)一般模型给出.这个问题叫做3人合作对策,是对策论(de)一部分,这里介绍它(de)一种解法.一般(de)n人合作对策模型可以叙述如下:记n人集合为I=,如果对于I中 (de)任一子集,都对应一个实值函数v(s),满足则称为定义在I上(de)特征函数.所谓合作对策是指定义了特征函数(de)I中n个人(de)合作结果,用向量值函数来表示.在实际问题中.常可把I中各种组合(de)合作获得(de)利益定义为特征函数,上式表示合作规模扩大时,获利不会减少.不难看出,如将三人经商问题中合作(de)获利定义为特征函数v,v是满足(1)、(2)(de).为了确定,Shapley在1953年首先制定了一组应该满足(de)公理,然后证明了满足这组公理(de)(de)唯一解是其中是I中包含{i}(de)所有子集,是集合s中(de)人数,是加权因子,由确定.(3)式中可看作成员{i}对合作s(de)贡献;表示对所有包含{i}(de)集合求和.称为由v定义(de)合作(de)Shapley值.我们用(3)、(4)计算三人经商问题中各个人应得到(de)收入.甲、乙、丙分别记作{1},{2},{3},包含{1}(de)集合有{1}、{1,2}、{1,3}、{1,2,3},计算结果列入下表.S{1}{1,2}{1,3}{1,2,3}V(s)17510V(s-{1})0114V(s)- V(s-{1})1 6 4 612 23 W()1/31/61/61/3W()[V(s)-V(s-{1})]1/31 2/3 2.同样可以算出乙、丙应得收入为=3.5元,=元.问题二:三城镇(de)污水处理方案沿河有三城镇1、2和3,地理位置如图4;6所示.污水需处理后才能排入河中.三城镇或者单独建立污水处理厂,或者联合建厂,用管道将污水集中处理(污水应于河流(de)上游城镇向下游城镇输送).以Q 表示污水量(吨/秒),工表示管道长度(公里).按照经验公式,建立处理厂(de)费用为712.0173Q P =,铺设管道(de)费用为LQ P 51.0266.0=.今已知三城镇(de)污水量分别为5,3,5321===Q Q Q .L(de)数值38,202312==L L .试从节约总投资(de)角度为三城镇制定污水处理方案;包括是单独还是联合建厂;如果联合,如何分担投资额等.三城镇或单干或不同形式(de)联合,共有五种方案.下面一一计算所需(de)投资.方案一 三城镇都单干.投资分别为总投资:方案二城1、2合作.这时城1、2将从节约投资(de)角度对联合还是分别建厂作出决策,所以城1、2(de)投资为:=3500C(3)=2300总投资:方案三城2、3合作.C(1)=2300总投资:方案四城1、3合作.C(2)=1600总投资:方案五三城镇合作=5560总投资:比较五个方案可知,应该选择三城合作,联合建厂(de)方案. 下面(de)问题是如何分担总额为5560(de)费用.城3(de)负责人提出,联合建厂(de)费用按三城(de)污水量之比5:3:5分担,铺设管道费应由城1、2担负.城2(de)负责人同意,并提出从城2到城3(de)管道费由城1、2按污水量之比5:3分担;从城1到城2(de)管道费理应由城1自己担负.城1(de)负责人觉得他们(de)提议似乎是合理(de),但因事关重大,他没有马上表示同意;而是先算了一笔账.联合建厂(de)费用是4530)535(73712.0=++,城2到城3(de)管道费是730,城1到城2(de)管道费是300,按上述办法分配时,城3负担(de)费用为1740,城2(de)费用为1320,域1(de)费用为2500.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城3和城2(de)费用都比单独建厂时少,而城1(de)费用却比单独建厂时(de)C(1)还要多.城1(de)负责人当然不能同意这个方法,但是一时他又找不出公平合理(de)解决办法.为了促成联合(de)实现,你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满意(de)分担费用(de)方案吗首先,应当指出,城3和城2负责人提出(de)办法是不合理(de):从前面(de)计算我们知道,三城联合,才能使总投资节约了640(de)效益应该分配给三城,使三城分配(de)费用都比他们单干时要少,这是为促成联合所必须制定(de)一条原则.至于如何分配,则是下面要进一步研究(de)问题. 把分担费用转化为分配效益,就不会出现城1联合建厂分担(de)费用反比单独建厂费用高(de)情况.将三城镇记为I={1,2,3},联合建厂比单独建厂节约(de)投资定义为特征函数.于是有v(φ)=0,v({1})=v({2})=v({3})=0,v({1,2})=c(1)+c(2)-c(1,2)=2300+1600-3500=400,v({2,3})=c(2)+c(3)-c(2,3)=1600+2300-3650=250,v({1,3})=0,v(I)=c(1)+c(2)+c(3)-c(1,2,3)=640.S {1} {1,2} {1,3} {1,2,3} V(s) 0 400 0 640 V(s-{1}) 0 0 0 250 V(s)- V(s-{1})0 400 0 39012 23 W()1/31/61/61/3W()[V(s)-V(s-{1})] 0 67 0 130即197)(1=v ϕ同理得321)(2=v ϕ,122)(3=v ϕ那么, 城1分担(de)费用为2300-197=2103, 城2分担(de)费用为1600-321=1279, 城3分担(de)费用为2300-122=2178,合计5560. 习题:某甲(农民)有一块土地.如果从事农业生产可年收入100元;如果将土地租给某企业家用于工业生产,可年收入200元;如果租给某旅店老板开发旅游业,可年收入300元;当旅店老板请企业家参与经营时,年收入可达400元.为实现最高收入,试问如何分配各人(de)所得才能达成协议例5动态规划模型有不少动态过程可抽象成状态转移问题,特别是多阶段决策过程(de)最优化如最短路径问题,最优分配,设备更新问题,排序、生产计划和存储等问题.动态规划是一种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种比较简单问题(de)最优化方法,它(de)基本特征是包含多个阶段(de)决策.1951年,美国数学家贝尔曼(R.Bellman)等人,提出了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de)“最优化原理”,并研究了许多实际问题,从而创建了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方法(de)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作为一个小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决定整个过程(de)决策,阶段往往可以用时间划分这就具有“动态”(de)含义,然而,一些与时间无关(de)静态规划中(de)最优化问题,也可人为地把问题分成若干阶段,作为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来处理,计算过程单一化,便于应用计算机.求解过程分为两大步骤,①先按整体最优化思想递序地求出各个可能状态(de)最优化决策;②再顺序地求出整个题(de)最优策略和最优路线.下面,结合一个求最短路径(de)例子,来说明动态规划(de)一些基本概念.最短路径问题如图所示(de)交通网络,节点连接线路上(de)数字表示两地距离,计算从A 到E(de)最短路径及长度.1.阶段.把所要处理(de)问题,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de)阶段,通常用k 表示阶段变量.如例中,可将问题分为4个阶段,k=1,2,3,4. 2.状态和状态变量.每一个阶段(de)起点,称为该阶段(de)状态,描述过程状态(de)变量,称为状态变量,它可以用一个数、一组数或一个向量来描述,常用k x 来表示第k 阶段(de)某一状态.如果状态为非数量表示,则可以给各个阶段(de)可能状态编号,i x i k =)(()(i k x 表示第k 个阶段(de)第i 状态).第k 阶段状态(de)集合为},,,,,{)()()2()1(T k i k k k k x x x x X =如例6中,第3阶段集合可记为}3,2,1{},,{},,{321)3(3)2(3)1(33===C C C x x x X3.决策和决策变量.决策就是在某一阶段给定初始状态(de)情况下,从该状态演变到下一阶段某状态(de)选择.即确定系统过程发展(de)方案.用一个变量来描述决策,称这个变量为决策变量.设)(k k x u 表示第k 个阶段初始状态为k x (de)决策变量.)(k k x D 表示初始状态为k x (de)允许决 策集合,有)(k k x u ∈)(k k x D ={k u }如例6中},,{)(3211B B B A D =,若先取2B ,则21)(B A u =. 4.策略和子策略.由每段(de)决策)(k k x u 组成(de)整个过程(de)决策变量序列称为策略,记为n P ,1,即n P ,1=)}(,),(),({2211n n x u x u x u从阶段k 到阶段n 依次进行(de)阶段决策构成(de)决策序列称为k 子策略,记为n k P ,即)(1,x P n k =)}(,),(),({11n n k k k k x u x u x u ++显然,k=1时(de)k 子策略就是策略.如例6,选取路径E D C B A →→→→221就是一个子策略.从允许策略集中选出(de)具有最佳效果(de)策略称为最优策略. 5.状态转移方程.系统在阶段k 处于状态k x ,执行决策)(k k x u (de)结果是系统状态(de)转移,即由阶段K(de)状态k x 转移到阶段K 十1(de)状态1+k x 适用于动态规划方法求解(de)是一类具有无后效性(de)多阶段决策过程.无后效性又称马尔科夫性,指系统从某个阶段往后(de)发展,完全由本阶段所处(de)状态以及其往后(de)决策决定,与系统以前(de)状态及决策无关,对于具有无后效性(de)多阶段过程,系统由阶段k 向阶段k+1(de)状态转移方程为))(,(1k k k k k x u x T x =+意即1+k x 只与k x ,)(k k x u 有关,而与前面状态无关.))(,(k k k k x u x T 称为变换函数或算子.分确定型和随机型,由此形成确定型动态规划和随机型动态规划. 6.指标函数和最优指标函数.在多阶段决策中,可用一个数量指标来衡量每一个阶段决策(de)效果,这个数量指标就是指标函数,为该阶段状态变量及其以后各阶段(de)决策变量(de)函数,设为n k V ,即n k x x u x V V n k k k n k n k ,,2,1),,,,(1,, ==+指标(de)含义在不同(de)问题中各不相同,可以是距离、成本、产品产 量、资源消耗等.例6中,指标(de)含义就是距离,指标函数为A 到E(de)距离,为各阶段路程(de)和.最常见(de)指标函数取各阶段效果之和(de)形式,即∑==nk j j j j n k u x V V ),(,指标函数nk V ,(de)最优值,称为相应(de)最优指标函数,记为)(k k x fnk k k optV x f ,)(=式中opt 是最优化之意,根据问题要求取max 或min . 7.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贝尔曼指出“作为整个过程(de)最优策略具有这样(de)性质:即无论过去(de)状态和决策如何,对前面(de)决策所形成(de)状态而言,余下(de)诸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基于这个原理,可有如下定理:定理 若策略*,1n P 是最优策略,则对于任意(de)k(1<k<n),它(de)子策略*,n k P 对于以),(*1*11*---=k k k k u x T x 为起点(de)k 到n 子过程来说,必是最优策略. 实质上,动态规划(de)方法是从终点逐段向始点方向寻找最短路径(de)一种方法.8.动态规划(de)数学模型.利用最优化原理,可以得到动态规划(de)数学模型)}(),({)(11+++=k k k k k k k x f u x V opt x f ))(1,,1,(k k k x D u n n k ∈-=0)(11=++n n x f这是一个由后向前(de)递推方程.下面以例6(de)最短路径问题说明这种递序解法.指标函数为两点之间(de)距离,记为),(k k u x d ,例中共分4个阶段. (倒推) 第4阶段2)(),()(5114=+=E f E D d D f 3)(),()(5224=+=E f E D d D f 5)(),()(5334=+=E f E D d D f 0)(5=E f第3阶段6835)(),(624)(),(min )(2421141113=⎭⎬⎫⎩⎨⎧=+=+=+=+=D f D C d D f D C d C f},,{11*4,3E D C P =4431)(),(826)(),(min )(2422141223=⎭⎬⎫⎩⎨⎧=+=+=+=+=D f D C d D f D C d C f},,{22*4,3E D C P =6651)(),(1239)(),(min )(3433243333=⎭⎬⎫⎩⎨⎧=+=+=+=+=D f D C d D f D C d C f},,{33*4,3E D C P =第2阶段7734)(),(1367)(),(min )(2321131112=⎭⎬⎫⎩⎨⎧=+=+=+=+=C f C B d C f C B d B f},,,{221*4,2E D C B P =7734)(),(826)(),(min )(2322131222=⎭⎬⎫⎩⎨⎧=+=+=+=+=C f C B d C f C B d B f},,,{222*4,2E D C B P =91468)(),(945)(),(min )(3333232332=⎭⎬⎫⎩⎨⎧=+=+=+=+=C f C B d C f C B d B f},,,{223*4,2E D C B P =第1阶段10111192)(),(74)(),(1073)(),(min )(323221211=⎪⎭⎪⎬⎫⎪⎩⎪⎨⎧=+=+=+=+=+=+=B f B A d B f B A d B f B A d A f},,,,{221*4,1E D C B A P =故最短路径为E D C B A →→→→221,从A 到E(de)最短距离为10. 上述步骤可归纳为下述递推公式)}(),(m in{)(11+++=k k k k k k x f u x d x f 1,2,3,4(=k )0)(55=x f此递推关系叫做动态方程,即最短路径问题(de)动态规划模型,应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问题(de)关键是根据所给问题建立具体(de)动态规划模型,建立动态规划模型时(de)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将所遇到(de)最优化解释为合适(de)多段决策过程问题.从例6看出,划分I 阶段、定义状态、确定指标函数,是动态规划模型化时(de)主要工作,其合适性决定应用动态规划(de)成败.建模时,除将实际问题根据时间和空间恰当地划分若干阶段外,还须明确下列几点: (1)正确选择状态变量,使它既能描述过程(de)状态,又。

等额本息与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与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与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公式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如下:[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下面举例说明,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月利率4.2‰,每月还本付息。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1324.33元。

上述结果只给出了每月应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对这个本息和进行分解。

仍以上例为基础,一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贷款余额20万元,应支付利息840.00元(200000×4.2‰),所以只能归还本金484.33元,仍欠银行贷款199515.67元;第二期应支付利息837.97元(199 515.67×4.2‰),归还本金486.37元,仍欠银行贷款199029.30元,以此类推。

此种还款模式相对于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劣势在于支出利息较多,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随本金逐渐返还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

但该方法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该方法比较适用于现期收入少,预期收入将稳定或增加的借款人,或预算清晰的人士和收入稳定的人士,一般为青年人,特别是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也适合选用这种方法,以避免初期太大的供款压力。

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公式:还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每月还款额=贷款金额×──────────────还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 -1注意:1.可根据贷款金额、月利率、还款月数(多少个月还完)算出每月还款额。

2.当前贷款金额为1-20万。

3.月利率为3.975‰(5年及5年以下)和4.350‰(5年以上)。

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计算公式,并且此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什么?我想知道等额本息还款法的数学模型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推导?理论依据和公证性如何?请给出个详细的解释。

数学——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一)研究背景在参加了数学研究性学习这个活动后,我们领悟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使我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感兴趣,希望从熟悉的事物中理解,体会数学。

于是,数学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小组对“购房中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通过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出发进行研究,充分拓展数列的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对数列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列的兴趣。

提高学生运用数列知识来分析、运用多方面的数学方法来进行全方位考虑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材。

(三)研究方法资料调查法、文献资料收集法、例题分析法、联系实际(四)研究内容在探究数列性质的同时,我们要善于将数列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容易了解数列的性质,也懂得了许多生活上的知识,将数列生活化,既加深了我们对数列的了解,又为生活提供了方便。

很多生活上的问题也和数学息息相关,而解决这些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又都是高中数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等基础知识。

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人们在贷款、储蓄、购房、购物等经济生活中就大量用到数列的知识。

问题:某地一位居民为了改善家庭的住房条件,决定在2003年重新购房。

某日,他来到了一个房屋交易市场,面对着房地厂商林林总总的宣传广告,是应该买商品房呢还是应该买二手房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以下是他的家庭状况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案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每月总收入3000元,也就是年收入3.6万元。

现有存款6万元,但是必须留2万元-3万元以备急用。

预选方案1.买商品房:一套面积为80 m2的住宅,每平方米售价为1500元2.买二手房:一套面积为110 m2左右的二手房,售价为14.2万元,要求首付4万元。

购房还需要贷款。

这位居民选择了一家银行申请购房贷款。

该银行的贷款评估员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向他提供了下列信息和建议:申请商业贷款,贷款期限为15年比较合适,年利率为5.04%。

住房商业性贷款中的数学模型研究

住房商业性贷款中的数学模型研究

从 而得 到差 分 方程( 1 ) 的解 为
A k = A 0 ( 1 + r ) 一 _[ n ( 1 + r ) 一 1 】 , k = 0 , 1 , 2 , ・ ・ ・
( 6 )
款利率为 5 . 2 0 2 %, 到 期 一 次还 本付 息 总 计 1 0 5 2 0 . 2 0元 , 将 A A 。 、 r 的值 和 k = 2 4代 入 , 就有 这很 容 易理 解 。 然 而 二年期 贷款 的年 利率 为 5 . 3 5 5 %, 月还 m= 4 4 0 . 3 0 5 ( 元 ) 款额 4 4 0 . 3 0 5元 为 本 息 总额 1 0 5 6 7 . 3 2元 的 二 十 四 分 之 与表 1中 的数 额 完全 一致 , 这样 我们 就 了解 了月还 款 这后 两个 数 字 究竟 怎样 产 生 的呢? 是根 据 本息 总额 算 额 的确 定 方法。 出 月还款 数还 是 恰好相 反 ( 从5 . 3 5 5 %似 乎 不那 么 明显 能 这样 , 以后任 意 年期 的贷 款 的月还 款额 都 可 以用公 式 得到 1 0 5 6 7 . 3 2) ? 让我们 稍 微仔 细一 些来 进行 分析 。由于 6 ) 来确 定。 贷款 是逐 月等 额 归还 的 , 就 有 必要 考察 每 个 月欠 款余 额 的 ( 可见 还 款额表 的制定 依赖 于 年利率 表 , 而年 利 率表 是 情况 。 贷款利 率 制定 的 , 因此 , 央 行 的每次调 息 都 设 贷款 后第 k个月 时 欠款余 数 为 A 元 ,月还 款 为 m 根 据 央行 的存 、 牵动 着住 房商 业性 贷款 的每 月还款 金额 。 元, 则由A 变化到 A , 除 了还 款 数 外 , 还 有 什 么 因素 参 3 . 2 还 款周 期和 本息 合 的确 定 与? 无 疑就是 利 息。 但 时 间仅过 了一个 月 , 当然应 该用 月利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数学建模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数学建模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数学建模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将对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两种还款方式进行简要介绍,以及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房地产和贷款领域中,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是两种常见的还款方式。

等额本金指的是每个还款期内偿还的本金相等,而每个还款期的利息则是基于剩余未偿还本金计算得出的。

由于每个还款期偿还的本金逐渐减少,利息费用也会逐渐减少,因此总利息费用较低,贷款总成本较少。

等额本息则是每个还款期内偿还的本息总额相等,由于每个还款期的本金相同,因此每个还款期的利息也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还款期内未偿还本金不断减少,所以每个还款期偿还的本金部分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这两种还款方式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将得出结论,并讨论这两种还款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

在房地产和贷款领域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非常重要,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文章的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正文部分将分为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个小节,针对每种还款方式进行详细介绍;结论部分将对两种还款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数学建模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选择适合的还款方式。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以下是各个部分的概述: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和背景,同时概括了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数学模型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方法。

同时,引言部分也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比分析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还款模式,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正文部分包括了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还款模式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2.1 等额本金2.1.1 原理和计算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等额本金还款模式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将解释什么是等额本金还款模式,以及它是如何计算每期偿还的本金和利息的。

购房贷款数学模型

购房贷款数学模型

二、模型假设
1.假设在贷款期间银行贷款月利率保持 r 不变; 2.假设首付后贷款总额为 a0; 3.假设还款期限为 N 个月; 4.假设每次还款都在每月最后一天; 5.假设贷款者能够在不影响其正常经济生活的条件下每月按时付月供; 6.记贷款总利息为 M;
三、模型建立及求解
(一)等额本息模型
等额本息,即每个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还贷款本息,直至期满还清。设每月还款额
借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还款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设第 n 个月还款额度为 bn(n=1,2,3…N),则有
b1=a0 +a0r N
2
b2=a0 +a0(1− 1 )r
N
N
……
bn=a0 +a0(1− n-1 )r
N
N
…… 很明显,总利息 M2=∑bn−a0=a0r(N+1)/2
等额本金还款第一个月月供 b1=a0 +a0r N
很明显,等额本金还款的前期月供较多。
3
五、模型优缺点分析及推广
贷款模型有很多种,这里只考虑到了其中两种,但无论是那种贷款模型,其关键因 素都是还款期限,只有规定还款期限,模型才有可比性。
等额本息还款,操作相对简单还,但还款总利息较高,适合收入相对稳定的普通群体。 等额本金还款,还款总利息低,但是前期的还款压力较大,还款负担则逐月递减,适合 目前收入较高但预计将来会减少的普通群体。一般而言,如果有经济实力,那就尽可能 多付首付,甚至一次性付清,毕竟还贷款是需要很多利息的。
在相同贷款总额和还款期限下比较两种模型的总利息m和m12ar1r0nmn1n?amarn12020?1r1可以查出我国银行贷款五年以上年利率为680月利率r00681200057实际生活中还款期限一般都在130年之内经计算有下表格期限n月mama10202400728019102990071254801458599659601396572022200421956020805960301206177910276451200383426474480344851440468615377380413251680556713420020481651920647652139340550052160741354903690618452400837737811730686852640936710642210755252881038177834808236531211420394830892053361248192319609604536013565306799102885从中可以看出在还款期限为130年之内等额本息还款利息明显比等额本金还款所付的利息要多即mm且nmm12122

住房贷款的数学模型

住房贷款的数学模型

住房贷款的数学模型一、问题的提出银行目前有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本不等息递减还款法两种还款方式,且一般推荐提供等额本息还款法。

有人认为一笔 20 万元、20 年的房贷,两种还款方式的差额有 1 万多元,认为银行在隐瞒信息,赚消费者的钱。

所谓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直至期满还清;而等本不等息递减还款法(简称等额本金还款法),即每月偿还贷款本金相同,而利息随本金的减少而逐月递减,直至期满还清。

二、问题的分析试想一下,银行如果不把本金贷给客户的话,银行就可以从这笔本金中赚到利息. 因此,银行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不仅要求客户还贷款本金外,还要求客户还本金在贷款期内应该赚到的利息. 现在的银行大多是要求客户每月还相等的金额,即是每月按月均还款额偿还贷款,这样,贷款期过后,客户就会把本金和本金的利息都还清. 可以根据这些,从中推导出月均还款总额的公式.三、符号的约定A :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本金B : 客户平均每期应还的本金C : 客户应向银行还款的总额D : 客户的利息负担总和α: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月利率β: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年利率m : 贷款期n : 客户总的还款期数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常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1) n = 12m (2) C-A= D (3) A = nB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 等额本息还款模型的求解(1)贷款期在 1 年以上: 先假设银行贷给客户的本金是在某个月的 1 号一次到位的. 客户的合同里规定说,在 本金到位后的下个月 1 号开始还钱,且设在还款期内年利率不变. 因为一年的年利率是β,那么,平均到一个月就是(β/12) ,也就是月利率α, 即有关系式: β = 12α(2)设 月均还款总额是 x (元)i a (i=1…n )是客户在第 i 期 1 号还款前还欠银行的金额i b (i=1…n) 是客户在第 i 期 1 号还钱后欠银行的金额.根据上面的分析,有第 1 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1a = A(1 + α )第 1 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x a A X a b -+===)1(11…… 第 i 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1)(......2)1(1)1(()1(αααα+---+--+=+=X i X i A b a i i 第 i 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X a b i i -==X X i X i A X a b i i -+---+-+=-=)1(......1)1()1(ααα…… 第 n 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1(......1)1()1()1)(......2)1(1)1(()1(1αααααα+---+-+=+---+--+=+=-X n X n A X n X n A b a n n 第 n 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X X n X n A X a b n n -+---+-+=-=)1(......1)1()1(ααα因为第 n 期还款后,客户欠银行的金额就还清.也就是说: 0=n b ,即: 0)1(......1)1()1(=-+---+-+X X n X n A ααα解方程得: 1)1()1(-++=n nA X ααα这就是月均还款总额的公式.因此,客户总的还款总额就等于: 1)1()1(-++==n nAn nX C ααα利息负担总和等于:D=C-A 利用5 年期和 20 年期都跟题目给出的数据吻合. 等额本金还款:适合目前收入较高的人群。

一堂教案与学案的整合课例——研究性学习《住房贷款》

一堂教案与学案的整合课例——研究性学习《住房贷款》

一堂教案与学案的整合课例——研究性学习《住房贷款》教案与学案的整合课例说明——研究性学习《住房贷款》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杨铮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教学过程要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启发与补充。

如果教师始终站在自己的高度看学生的学习,必然造成交流障碍。

因此需要教师换个角度,站在学生的位置来思考。

在备课中由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改为教与学结合,以备学为主,将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促进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意即: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

学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

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学案不同于教案。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究、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教案与学案,一个着眼于教,一个着眼于学;一个着眼于教师本体,一个着眼于学生客体;一个侧重于教师给与,一个侧重于学生拿来;一个侧重于学会,一个侧重于会学。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贷款的数学模型
黄惠玲
数学系 02级信息技术教育(1)班
[摘要]:本文根据银行住房贷款和我们的日常常识,推导出月均还款总额、还款总额和利息负担总和的公式.
银行年利率下降后,我们以5年期和20年期的贷款为例,做一次比较. 发现利率下降后还款总额也随之减少,而且减少了很多. 这样大大刺激了人们买房,而且也使银行收益增加了,就以贷款44万,23年还款期为例. 若收入只有3350元. 如果选等额本金还款法,还款总额虽然比较少,但开头的几期的还款负担会很重,因此,对收入不是很高的,应该选等额本息还款法为还款方法.
相对银行来说,贷款公司好像要便宜一点,但算一下,贷款公司要比银行还更多的金额,所以,银行的等额本息还款法更适合.
关键词:贷款;利率;月均还款总额
1 问题的提出
今年年初由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印发的《个人住房贷款简介》的小册子中介绍了有关个人住房贷款的有关问题.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如附表1所示. 借款人在借款期内每月以相等的月均还款额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 附表2中列出了在不同贷款期限下的月均还款额、还款总额和利息负担总和. 试给出公式说明附表2中后三列数是如何算出来的.
近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9月21日起,延长个人住房贷款期限并降低利率以支持城镇居民购房. 个人住房贷款年利率最高水平降为 5. 58%,并根据贷款期限划分为两个档次:5年以下(含五年)为年利率5. 31%,五年以上为年利率5. 58% 请你根据新规定计算5年期、20年期的月均还款额、还款总额和利息负担总和,并与原附表2中的同期贷款的负担情况比较,住房贷款的负担各降低了多少.
张先生打算向银行贷款44万人民币买房子,分23年还清,在向银行咨询的时候,银行还提到另一种还款方法:等额本金还款法. 试给出以这种还款方法的月还款额,还款总额和利息负担总和. 并且比较一下,哪种还贷方法更省钱?如果张先生每月有3350元的盈余,你认为他应该选择那个还款方法?
若此时张先生又看到某借贷公司的一则广告:"若借款44万元20年还清,只要:每个月还3340元. " 请你给张先生决策一下是到银行贷款还是去借贷公司贷款.
2 问题的分析
试想一下,银行如果不把本金贷给客户的话,银行就可以从这笔本金中赚到利息. 因此,银行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不仅要求客户还贷款本金外,还要求客户还本金在贷款期内应该赚到的利息. 现在的银行大多是要求客户每月还相等的金额,即是每月按月均还款额偿还贷款,这样,贷款期过后,客户就会把本金和本金的利息都还清. 可以根据这些,从中推导出月均还款总额的公式.
3 符号的约定
A :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本金
B : 客户平均每期应还的本金
C : 客户应向银行还款的总额
D : 客户的利息负担总和
α: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月利率
β: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年利率
161
162
m : 贷款期
n : 客户总的还款期数
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常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
(1) m n 12= (2) D A C =- (3) nB A =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 1等额还款模型的求解
(1)贷款期在1年以上:
先假设银行贷给客户的本金是在某个月的1号一次到位的. 客户的合同里规定说,在本金到位后的下个月1号开始还钱,且设在还款期内年利率不变.
因为一年的年利率是β,那么,平均到一个月就是(β/12),也就是月利率α,
即有关系式:αβ12= 设 月均还款总额是x (元)
i a (i=1…n )是客户在第i 期1号还款前还欠银行的金额 i b (i=1…n) 是客户在第i 期1 号还钱后欠银行的金额.
根据上面的分析,有
第1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1(1α+=A a
第1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x A x a b -+=-=)1(11α ……
第i 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
)
1()
1()
1()1( )1)()1()1(()1(2
1
211αααααααα+--+-+-+=+--+-+=+=-----x x x A x x A b a i i i
i i i i
第i 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
x
x x A x
a b i i
i i -+--+-+=-=-)1()
1()1( 1
ααα
……
第n 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
)
1()
1()
1()1( )1)()1()1()1(()1(2
1
3211ααααααααα+--+-+-+=+--+-+-+=+=------x x x A x x x A b a n n n
n n n n n
第n 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
x x x A x a b n n n n -+---+=-=-)1()1()1(1ααα +
因为第n 期还款后,客户欠银行的金额就还清. 也就是说:
0=n b ,
即:0)1()1
()1(1
=-+---+-x x x A n n
ααα +
解方程得:
163
1
)1()1(-++=n
n
A x ααα 这就是月均还款总额的公式. 因此,客户总的还款总额就等于:
1
)1()1(-++=
=n n
An nx C ααα 利息负担总和等于:
A An A C D n
n
--++=-=1
)1()1(ααα 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5年期和20年期都跟题目给出的数据吻合. (2) 1年期的贷款,银行一般都是要求客户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 因此,1年期的还款总额为:A C )1(β+= 而利息负担总和为:A A C D β=-=
4.2 比较模型的求解
1999年9月21日起,延长个人住房贷款期限并降低利率以支持城镇居民购房. 个人住房贷款年利率最高水平降为5. 58%,并根据贷款期限划分为两个档次:5年以下(含5年)为年利率5. 31%,5年以上为年利率5. 58%
根据上面求出的月均还款总额,还款总额,利息负担总和的公式,我们可以求出根据新规定1年期,5年期,20年期的月均还款总额,还款总额,利息负担总和. (如下表)
与题目中附表2中的同期贷款的付息情况比较,住房贷款的负担都有所降低,具体如下表:(借款金额为一万元(单位:元))
银行除了向客户介绍上面的等额本息还款法外,还介绍另一种还款方法:等额本金还款法(递减法):每期还给银行相等的本金,但客户每月的利息负担就会不同. 利息负担应该是随本金逐期递减. 因此,客户每月除付给银行每期应付的本金外,还要付给银行没还的本金的利息.
164
(1)1年期的贷款,银行都要求客户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 因此,1年期的还款总额为:
A C )1('β+=
而利息负担总和为:
A A C D β=-=''
(2)假设贷款期在1年以上.
设客户第i 期应付的金额为i x ( i = 1…. n ) (单位:元) 因此,客户第一期应付的金额为 :α)(1B A B x -+= 第二期应付的金额为 :α)2(2B A B x -+= ……
那么,客户第n 期应付的金额为 :α)(nB A B x n -+= 累计应付的还款总额为 :
2
)
2(21'αα-+=
+++=n A x x x C n
利息负担总和为 :
)1(2
1
2)2(''-=--+=
-=n A A n A A C D ααα
虽然等额本金还款法比等额本息还款法要还更少的钱,但开头的几期或几十期的负担相
对的会很重. 而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每月还银行相等的金额,客户的负担没那么大,所以,银行一般都推荐等额本金还款法.
以向银行贷款44万买房子,23年还款期为例. 比较两种还款方法(如下表): (以新规定,五年以上年利率为5. 58% 来计算 (单位:元))
计算一下,如果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法,那么,在第40期,应该还银行3343. 68元,这才与每月的盈余相当. 而在第109期(若年利率不变),应该还银行2832. 18元,这时才与本息还款法的月均还款总额差不多. 而且对于每月3350元的收入,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款会更合适.
4. 4贷款模型的求解
假设贷款公司也是要求每一个月为一个还款期.
同样的44万,贷款公司要求每月还款3340元,20年还清,看起来好象更优惠. 如果向贷款公司贷款,那还款总额为:
80160012203340=⨯⨯=C
这比向银行贷款要多23.1956077.782039801600=- (下接17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