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原理

合集下载

15公共管理学原理笔记_陈振明_最新版

15公共管理学原理笔记_陈振明_最新版

15公共管理学原理笔记_陈振明_最新版15公共管理学原理笔记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如何有效地运作和提供公共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5个公共管理学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和范围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它涵盖了公共政策制定、资源分配、人力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

二、公共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其原则包括公正、透明、效率、责任等。

三、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

这一过程需要政策制定者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相关利益方的需求。

四、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公共管理组织的结构通常是分层次、分权责的。

它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五、公共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等方面,旨在提高公共机构的绩效和效率。

六、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评估公共机构的绩效来提供决策依据,帮助改进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七、公共管理的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公共管理的核心环节。

它需要政策制定者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制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

八、公共管理的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公共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它需要公共机构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九、公共管理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公共管理中至关重要。

公共机构需要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确保公共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十、公共管理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公共管理涉及很多法律和伦理问题。

公共机构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和道德。

十一、公共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公共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公共机构应积极应对社会变革和挑战,提高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公共管理领域的经典原理

公共管理领域的经典原理

公共管理领域的经典原理公共管理是指在公共领域中进行管理和组织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公共管理中,有许多经典原理被广泛应用和研究。

下面列举了10个公共管理领域的经典原理。

一、韦伯的官僚理论韦伯的官僚理论认为,官僚组织是一种高度规范化和分工明确的组织形式,具有明确的权力结构、职责分工和规则程序。

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稳定性,但也容易产生僵化和官僚主义。

二、奥斯汀的法律理论奥斯汀的法律理论认为,法律是一种命令,它通过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公共管理中,法律的作用是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三、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不能完全理性地进行决策,而是基于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认知能力做出决策。

因此,在公共管理中,需要考虑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杜鲁门的行政管理理论杜鲁门的行政管理理论认为,行政管理是一种政府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实施政策和管理资源。

在公共管理中,行政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公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费耶尔的公共选择理论费耶尔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决策是一种社会集体行动,其中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冲突。

在公共管理中,需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六、马克斯·韦伯的权威理论马克斯·韦伯的权威理论认为,权威是一种合法的、有约束力的社会权力,它可以通过正式的组织和规则来实现。

在公共管理中,权威的建立和运用是实现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

七、布里奇斯和米尔斯的公共管理网络理论布里奇斯和米尔斯的公共管理网络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其中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市场机构等不同的参与者。

在公共管理中,需要建立和维护好各个参与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八、泽尔尼克的符号学理论泽尔尼克的符号学理论认为,管理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经济的问题,还涉及到符号和象征的意义。

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

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

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
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指的是公共管理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它们用于指导和规范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实践。

这些基本原理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 公共利益导向原理:公共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公共利益,即社会的整体利益。

公共管理者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 公开透明原理:公共管理需要公开透明,即管理者应该及时向公众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并促进公众参与决策过程。

公开透明可以增加管理的合法性和效果。

3. 管理效能原理:公共管理应该追求高效能,即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管理者应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绩效目标。

4. 参与合作原理:公共管理需要积极倡导和实施参与合作,即管理者应该与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各方合作,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参与合作可以凝聚共识,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可行性。

5. 制度规范原理:公共管理需要依靠健全的制度规范,即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制度规范可以确保管理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持续性。

6. 创新发展原理:公共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管理者应该注重创新思维和方法,推动管理
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7. 公共责任原理:公共管理者应该承担公共责任,即为公众利益和社会福祉负责。

管理者应该具备高度的道德和职业操守,以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履行职责。

以上是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它们相互关联、互为支持,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在实际管理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原理,指导和推动公共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原理课堂笔记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原理课堂笔记

目录第一讲绪论 (33)一、公共管理概念的内涵 (33)1、管理概念的内涵 (33)(一)社会性: (33)(二)合理化: (33)(三)一切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 (33)二、管理的核心特征 (33)1、主体 (33)2、(区别于其他的管理的)特殊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以及具有普遍约束力 (44)3、公共性 (44)4、非盈利性质(?) (44)5、竞争性、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全球化。

(?) (44)三、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44)1、背景 (44)(1)工业革命的影响——一个核心要件(要素) (44)(2)现代政府职能的发展——最关键的要素 (44)(3)现代政治学(行政学?)发展的基本逻辑 (55)2、产生和发展 (55)(一)标志:1887年 W·威尔逊(美国政治学家)发表《行政学之研究》的学术论文 (55)(二)1900年古德诺(美国政治学家)《政治与行政》国情论55(三)科学管理时期大致:1910——1930 (55)(四)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理论时期 1930s-1950s (77)(五)管理过程理论研究 1950s——1970s (99)(六)20世纪70-80年代环境视角的研究 (1111)(七)前几个阶段的总结 (1111)(八)20世纪80年代以来 (1111)第二讲民主与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1212)1、民主概念 (1212)2、民主的特征、功能 (1212)(一)根本地重塑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结构,在政府和权力之间塑造了一种权力联动机制。

(1212)(二)民主根本的重塑了一个社会的利益关系结构 (1313)(三)民主重塑了政府的决策行为模式,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公民需求满足模式 (1313)(四)民主也根本的重塑的政府的性格 (1313)3、几点评论 (1414)第三讲行政组织 (1414)一、行政组织概念的内涵 (1414)二、行政组织结构的概念 (1515)(1)什么叫做行政组织结构?它的概念内涵: (1515)(2)行政权力的分层化和分部化 (1616)1、行政组织的分层化(纵向分化) (1616)2、行政组织得分部化(横向分化) (1717)3、行政组织结构的结构形态(具体形态) (1717)三、行政职能及我国行政职能的改变 (1919)(一)行政职能 (1919)(二)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 (1919)(三)MPA的相关内容 (1919)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 (1919)第二节、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 (2020)第三节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内部运作及其与社会互动的学科领域。

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1. 定义:公共管理是指管理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组织的活动,旨在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公民的需求。

2. 特点:公共管理与私人企业管理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公共管理具有政治性、社会责任感强、决策透明度要求高等特点。

3. 目标: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以及有效管理公共资源。

4. 原则:公共管理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如法治原则、透明原则、效率原则、责任原则等,以确保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益性。

5. 职能:公共管理的职能包括政策制定与执行、资源配置与管理、公共服务提供、社会调节与公共治理等方面。

6. 工具:公共管理需要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技术来实现其目标,如绩效评估、项目管理、预算编制、信息技术等。

7. 挑战: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组织效率、反腐败、政策执行、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公共管理得理论基础和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组织行为、决策理论、政策分析等。

公共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如下:一、组织行为1. 领导与管理:研究组织中领导者的作用、管理者的决策与行为,以及组织内部权力结构与沟通机制等,以促进组织高效运作。

2. 组织文化:关注组织内部的价值观、规范和信念,并研究这些文化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二、决策理论1. 公共政策决策: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在制定政策时的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选择和实施评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2. 风险管理:关注政府和公共组织对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等)的识别、评估和管理策略。

三、组织效能1. 绩效评估: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绩效管理系统提高组织效能。

2. 资源配置:关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效率性和透明度,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影响。

四、公共参与1. 民主治理:研究政府和公共组织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促进民主参与和决策的相关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私人管理以利润为导向,是因为私人部门或组织最终奥依靠获利而生存。

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因为政府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政府官员不必为利润担忧,而商业组织以有效的运作为动机,因为它们必须在市场中靠竞争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在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政府中,诸如运作的规模和复杂性对官僚机构加以整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的寻求等一类的因素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使公共决策过程复杂化第四,就认识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认识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而且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3.公共物品的概念: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4.“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

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了市场化的进程。

WTO排斥政府权力进入市场,以确保市场主题的公平竞争。

(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一些地方政府淡薄的法律规则意识和地方利益至上行为将阻碍WTO规则的有效执行。

中央政府已签署了“入世”协议,WTO规则体系也就成为中国的法律法规。

(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我国公务员素质与能力逐年提高,年龄结构日趋合理,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入世”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

公共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组织、公共政策制定以及公共资源分配的学科,旨在通过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能。

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学的原理与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原理1. 前期原则公共管理学的前期原则强调了公共事务组织的规范和责任分工。

在公共管理中,前期原则是制定合理运行机制的基础,确保政府和公共组织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这些原则包括问题定义、政策制定和组织设计等方面。

2. 公共参与原则公共参与原则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可以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并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公共参与的形式可以包括公众听证会、民意调查以及与公众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商等。

3. 绩效原则绩效原则是公共管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原则。

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以对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及时进行调整。

绩效原则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公共管理学方法1. 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评估政策的可行性和影响。

该方法包括问题界定、政策阐释、政策评估等环节,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提供有关政策执行的建议。

2.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公共管理学中的重要方法,用于提高公共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协调能力。

在组织管理中,可以运用诸如目标管理、流程优化和团队建设等方法,以确保公共机构能够高效地履行其职责。

3.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评估公共部门运作情况的重要方法,用于衡量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的成效。

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可以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改进建议。

4.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用于协调和监督特定的公共项目。

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管理流程,可以确保公共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并充分利用公共资源。

结论公共管理学的原理与方法为有效的公共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公共管理学原理读后感悟

公共管理学原理读后感悟

公共管理学原理读后感悟篇一公共管理学原理读后感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牛的书——《公共管理学原理》。

读完之后,那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突然找到了方向,也许你会觉得我夸张,可这真的是我的真实感受。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有意思吗?”毕竟一堆理论知识,想想都头大。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书里讲的那些公共管理的原则、方法啥的,就好像是解开社会难题的密码。

比如说,里面提到的公共政策制定,这可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

我就想啊,也许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可能就是制定的时候没考虑周全。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有机会参与政策制定,能做好吗?还有公共组织的管理,那简直就是一场复杂的“大战”。

人员调配、资源分配,稍有不慎就可能乱套。

我觉得这就像搭积木,每一块都得放对地方,不然整个“城堡”就可能垮掉。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意识到,公共管理可不只是政府的事儿,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也许我们平常感觉不到,但它其实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社区的服务好不好,环境治理到不到位,这些不都是公共管理的范畴吗?不过,说实话,书里有些内容我还是觉得有点晦涩难懂,可能是我水平还不够吧。

但这也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真正搞懂这其中的奥秘。

总之,读了《公共管理学原理》,我是收获满满,这一路的阅读,真好!篇二公共管理学原理读后感悟哎呀妈呀,《公共管理学原理》这本书可把我折腾得够呛!但读完之后,又觉得特别值!一开始,我就像个无头苍蝇似的,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概念,脑子都要炸了。

心里不停地想:“这啥呀?我能看懂吗?”可既然开始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读着读着,我发现这书里讲的东西还挺有意思。

比如说公共服务的提供,我就想到我们小区门口那个总是坏了没人修的路灯,这难道不是公共服务没做好的表现?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个小问题,可小问题积累多了,不就成大问题了吗?还有公共资源的分配,这可真是个大难题。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第⼀章公共管理概述第⼀节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特征;三、管理的性质;四、管理沟通。

第⼆节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公共物品⼀、关于公共管理逻辑起点的争议1、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种理论或⼀门学科的出发点,它是理论或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由它能推演和引申出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逻辑结构和逻辑终点。

2、观点分歧①陈庆云认为,社会问题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②张庆东认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③汪辉勇认为,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应为公共利益。

④王惠岩认为,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

本教材持这种观点。

⑤刘熙瑞并未明确提出,但从其著作来看,可判断他认为,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看作是公共管理的起点。

⑥曾峻认为,公共物品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物品的类型判断物品类型的步骤:三、公共物品⼈们对公共物品的研究源于对公共性问题的讨论。

●最早关注这⼀问题的是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卫·休谟。

休谟注意到,某些对每个⼈都有益的事情,却难以由个⼈来完成,⽽只能通过集体⾏动来实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君主和政府的义务时,⽐较详细地涉及了公共物品的类别、提供⽅式、资⾦来源和公平性等问题。

●对公共物品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奥意财政学派。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发表的《公共⽀出的纯理论》⼀⽂⾸次使⽤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

2、公共物品的定义(萨缪尔森)与来⾃纯粹的私⼈物品的效益不同,来⾃公共物品的效益牵涉到对⼀个⼈以上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消费效果。

相⽐之下,如果⼀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因⽽每⼀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且对其他⼈没有产⽣外部效果的话,那么这种物品就是私⼈物品。

公共物品常常要求集体⾏动,⽽私⼈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被有效率地提供出来。

因此,存在着两种互补的⽅法以解决商品的什么、如何以及为谁的问题:由市场解决市场物品,由公共选择解决集体物品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原理重点

公共管理学原理重点

公共事务含义:是指一定时期与一定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相关的事物,体现为一定共同体成员普遍需求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1.阶段性;2.公共性;3.多样性;4.阶级性)公共问题含义: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备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

公共物品含义:是公共事物的表现形式。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管理含义:就是各类公共组织为保障和促进公共利益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以及公共组织自身事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特征: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政策的公共化取向;公共事务的社会化委托;绩效目标与顾客服务导向公共管理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将一些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出政府,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的目的。

社会化主要形式:民营化;放松规制;合同承包;公私合作;公共服务社区化公共管理与公商管理的区别:管理的领域不同;运用的资源不同;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不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绩效评价标准不同与行政管理的区别: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理论基础不同;政府所起的作用以及实现政策目标的机制不同;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常识: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马克思·韦伯--组织理论之父;梅奥--霍桑实验;切斯特·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赫伯特·西蒙--决策理论学派;彼得·F·德鲁克--经验学派新公共行政学观点:1.鼓吹社会公平与正义;2.强调公私部门的差异;3.主张政治行政联动;4.探索官僚制的替代形式;5.推进入世的学术研究;6.整合事实与价值。

新公共管理学观点:1.起推动作用的政府,掌托而不是划桨的政府;2.社会拥有的政府,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政府;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服务中去的竞争性政府;4.有作为而不循规蹈矩的政府;5.处处讲究效果的政府;6.政府是受顾客去世的,满足顾客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的力量推进变革。

公共管理学原理pdf

公共管理学原理pdf

公共管理学原理pdf
公共管理学原理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涉及公共事务、
公共组织、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虽然我无法直接提供PDF文件,但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关于公共管理学原理的全面回答,希望能对
你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管理的定义和范围,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通过
组织、协调、监督等手段,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

它涵盖了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组织的运作、公共政策的制定等内容。

2. 公共管理的目标和特点,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

公共管理具有政治性、公共性、多元性、专业性等特点。

3.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学原理的理论基础包括行政
管理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


些理论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思考和分析的工具。

4. 公共管理的功能和要素,公共管理的功能包括规划、组织、
领导、协调、控制等。

公共管理的要素包括公共管理者、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对象等。

5. 公共管理的实践和挑战,公共管理的实践包括公共部门的运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服务的提供等。

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包括政策制定的复杂性、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政府效能的提升等问题。

总之,公共管理学原理是研究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它涵盖了
公共管理的定义、目标、特点、理论基础、功能和要素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公共管理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
应对公共管理领域的挑战。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原理第一章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实践第二章现代政府政策过程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四章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第五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评价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公共预算管理第八章公共危机管理第九章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

(1)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

(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B、差别。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有企业和个人提供,主要由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与范围。

传—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公—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的方面。

(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

(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研究。

(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

例: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

(5)公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传—局限规范研究。

(6)公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成为指导这种实践的模式,因此,与传相比,它更具有现实性。

四、21世纪我国公管面临的挑战1,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A、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计划经济(“命令式经济”)条件下。

社会公共管理学原理

社会公共管理学原理

灵活型模式主张:在政府组织中,引入“临时雇 员制度”,尽量设置临时机构(如:特别委员会, 项目小组等),雇佣临时人员来完成行政任务, 特别是一些新的行政任务。一旦任务完成,这些 临时机构和临时人员即告撤销。 消极意义,对临时人员不公;但也是给予他 们一个机会。 积极意义:显示出某些行政任务并不是终身 雇员才会做,临时雇员也能完成,这就给那些终 身雇员敲响警钟,促使终身雇员保持敏锐的判断 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可以减少政府终身 雇员的数量。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活动得以进行的力量凭借, 没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管理,是不可能有效实施的。 因此,公共管理的各种活动,从权力的意义上来 看,也可以理解为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而公 共管理的职能,实际上是公共权力在公共管理过 程中的特定行使方式。 在公共组织中,政府是典型的直接运用公共权力 进行公共管理的组织,而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一般 是经过政府授予特定公共权力进行公共管理的组 织,或者是经过公共权力认可进行公共管理的组 织,在这个意义上,这些组织进行公共管理的凭 借也是公共权力。
公共管理学
主讲:代曦 dx@
第一讲 公共管理学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理论和科学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理论和科学研究领域,是关于以政府 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 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 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这是由传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 统的公共行政学的进一步扩展而形成的, 统的公共行政学的进一步扩展而形成的,其主要部分或核心 仍然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作为导论, 仍然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作为导论,本章将围绕公共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

公共管理学原理(简答 论述)

公共管理学原理(简答 论述)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前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振明主编)简答题: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P4-5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有几个方面:(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大一总结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大一总结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大一总结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

作为大一学生,初步接触并理解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为将来在这个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对大一学期内所学的公共管理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以深度和广度为目标进行讨论。

一、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效益。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1.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

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需要关注公民的权益和福祉,着重于社会公众的利益。

2.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规范和协调。

通过合理的规范和协调机制,政府能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3. 公共管理的特点是政府主导。

尽管还涉及到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的参与,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起到决策和执行的主导作用。

三、公共管理的功能和工具1. 从决策角度看,公共管理需要进行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政策制定要考虑公共利益、资源配置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政策评估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2. 从组织角度看,公共管理包含着组织的设计和管理。

政府组织的设计和管理要考虑权责清晰、任务合理和协作高效等原则。

3. 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公共管理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

政府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吸引优秀人才,激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潜力。

四、公共管理的实践和案例1.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管理的实践背景,学习者可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研究。

例如,中国的城市改革和社会保障改革等都是公共管理的实践案例,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这些案例,了解公共管理的实际操作。

2. 通过实践活动,如模拟政府会议、实地调研等,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公共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五、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管理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公共管理相关原理

公共管理相关原理

公共管理相关原理
公共管理是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估的过程。

在公共管理领域,有一些重要的原理需要遵循和应用。

1. 公众参与原理:公众参与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政策的满意度和可接受性,促进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公众应该被视为政策制定和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的意见和利益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虑。

2. 程序公正原理:程序公正是指决策过程应该公平、公正,并且具有透明度。

公共管理者应该确保制定决策的程序是公开的、透明的,并且遵循公平的原则,以确保每个利益相关方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影响决策结果。

3. 效率原理:在公共管理中,追求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公共资源的分配应该是高效的,并且能够获得最好的结果。

公共管理者需要识别和采用最佳实践,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确保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效益。

4. 适度原理:在处理公共事务时,适度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管理者需要权衡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利益,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避免过度干预或不充分干预。

适度原则也要求公共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时考虑不同目标的权衡,以实现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5. 持续性原理:公共管理需要具备持续性原则,即政策和决策
应该具有长期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公共管理者应该考虑未来的影响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具有长远影响和可持续性的政策。

以上是公共管理相关的一些原则,公共管理者在实践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原则,以促进有效、公正和可持续的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原理

公共管理原理

公共管理原理一、引言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处理的过程。

它涉及到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公共资源的分配以及公共决策的制定。

本文将介绍公共管理的原理,包括目标导向、效能性、公正性、可行性以及参与性。

二、目标导向公共管理的首要原则是目标导向。

政府及其机构在制定政策和实施行动时应根据公众需求和社会利益设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明晰、可衡量,并且与公共价值观相一致。

例如,在教育管理领域,政府可以设定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等目标。

三、效能性公共管理应追求效能性,即最大化资源利用和服务成效。

政府在资源配置、政策执行和决策制定方面应尽力提高效率和效果,以满足公众的期望和需求。

为实现效能性,政府可以采取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促进机构和个人的负责任和创新。

四、公正性公公管理需确保公正性,即在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中对所有社会成员公平对待。

政府应该依据法律和伦理原则,避免偏见和不公平的行为。

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确保资源分配的平等和包容性。

五、可行性公共管理必须具备可行性,即政府政策和行动的实施是可操作和可持续的。

政府需要评估政策方案和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并充分考虑相应的限制因素,例如财政预算、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

可行性评估能够减少政策和行动失败的风险,提高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六、参与性公共管理应该鼓励广泛的参与和民主决策制定。

政府和公共管理机构需要积极促进公众、利益相关方和民间组织的参与,以确保决策的多元性、透明度和合法性。

参与性能够提升政策质量、减少决策错误,并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七、结论综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原理包括目标导向、效能性、公正性、可行性和参与性。

这些原则旨在帮助政府更好地组织和处理社会事务,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

政府应当时刻以此为指导,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并不断提升政府机构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期待更高效、更公正、更可持续的公共管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跨度:管理者实现有效 管理的夏季人员或单位
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 形式
直线结构
职能结构 直线——职能结构
矩阵结构
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
首长制与委员制 层级制与职能制 集权制与分权制 完整制与分离制
层多跨小: 金字塔结构
层少跨大: 扁平结构
图2-1 直线结构图示
类型:
基金会
财务——会计标准分类
强制性:政府 半强制性:仲裁、保障、协会等
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非强制性:科教文卫咨 古典模型:效率、专业化与协作
官僚模型:理性、科层组织
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权变、
2.1.2 公共组织的结构
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
管理层次:公共组织内部纵 向划分的等级数
中央 政府
州政府 地方 政府
Ⅱ下位包含模式
中央政府 州政府
地方 政府
Ⅲ 相互依存模式中央Fra bibliotek中央 -州
州政府
政府 中央-州
中央-地方
-地方 州-地方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图2-6 赖特的政府间关系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关系的改革趋向
等级制弱化:碎片化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
美国:分层蛋糕朝向分块蛋糕 英:中央与地方的“伙伴关系” 法:1982——权力下放法案 日:1999——地方分权推进法
G1=公共服务的安排者 G2=政府服务的提供者 PF=私营公司 C=公民
政府间关系涵义 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IGR) 指政府 之间的联结、互动、相互依存以 及公共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包 括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 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集中与分散:中央与地方关系 竞争与合作:地方政府间关系
C
G1
PF
G2
图2-5 政府间关系
2.2.2中西政府间关系的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关系的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关系的改革
趋向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中西政府间关系的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关系的模式
拉焦尔模式 赖特模式 罗斯构想 松村岐夫模式 罗茨模式
图2-4 赖特的政府间关系模式
I分离模式
什么是公共组织?它的主要 结构有哪些?
思考公共组织的过程与行为, 结合实际,分析中国政府组 织过程的特点。
2.2 政府间关系与组织间关系
2.2.1什么是政府间关系 2.2.2中西政府间关系的比较 2.2.3中国市管县体制(城乡
关系) 2.2.4组织间关系
2.2.1 什么是政府间关系?
政府关系模式
2.1.3 公共组织过程与行为
组织权力及其运作 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权力的来源
X理论与Y理论
权力的运行
公共行政人员行为
组织授权
公共组织环境
组织冲突与协调
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组织冲突
组织环境基本构成因素
组织协调 组织合作模型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 技术环境
复习思考题
部长
A局长
B局长
C局长
处长
处长
处长
科长
科长
科长
科员
科员
科员
图2-2 职能结构图示
A部
B部
C部
a局
b局
c局
图2-3 直线—职能结构图示
部长
A部
B部
C部
a局
b局
c局
图2-4 矩阵结构形式图示
甲工作部 乙工作部 丙工作部
A部
科员A1 科员A2 科员A3
B部
科员B1 科员B2 科员B3
C部
科员C1 科员C2 科员C3
参考教材
《公共管理学原理》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6年第3次印刷,中国MPA教育系列教材
《公共部门管理导论》(Managing the Public Sector),[美]格罗弗·斯塔林著,上海译文出版 社,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管理教科书,前后已经 有六个版本。第六版《公共部门管理导论》 (2002)关注的是面向未来的公共行政教育,确 定和描述了公共行政领域的新趋势。
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 普遍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等级控制:传统模式
层级隶属关系 中央高度集权 阻隔多而联系少
网络模式端倪:政府间关系新发展
等级制结构的变化
准层级的压缩 中心城市发展对等级制的冲击:副省级市和不等边三角关系
地方分权的改革 横向联系的扩展:经济协作区
中西政府间关系的比较
定义:一定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
心理意识和目标、并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
构成要素:
组织要素:人员、目标、机构设置、组织设计
职能要素:范围、职位、职权、权责划分
政府机构 教育组织
文化要素:规章制度、团体意识、
健康和福利组织
物质要素:支持硬件、技术与信息
宗教组织
慈善组织
公共管理学原理
Principl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务员培训核心课程
东北财经大学 王雅莉教授主讲 2007年7月于大连
课程简介
公共管理学一般被定义为是对公共组织尤其 是政府组织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是 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科 学。它是公共行政学的进一步发展。当代市 场经济国家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地 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公共管理的性 质、范围、内容和方式也要逐步完善,这使 得公共管理学的宣传和普及极其重要。
《公共部门管理》,王雅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6年出版,高等院校公共管理教材新系
要目
1.现代公共管理导论(第1、2章) 2.公共部门组织管理(第3、4、10章) 3.公共部门政治管理(第5、9、10章) 4.公共部门资源管理(第6、7章)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2、11章) 6.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第8、9章)
注:每要目后括号内的章节为教材相应的章节内容
2.公共部门组织管理
2.1 公共组织概述 2.2 政府间关系和组织间
关系 2.3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2.4 政府体制创新
2.1 公共组织概述
2.1.1 什么是公共组织 2.1.2 公共组织的结构 2.1.3 公共组织过程与行为
2.1.1 什么是公共组织
关系的基础差别:市场作用的深度 关系的对象差别:改革与发展息息相关 关系的规制差别:规制需求的差别 关系的体制差别:多元关系的复杂性
党政关系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计划单列市与省级政府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