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备考第七章 第3讲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
2.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
控制变量,讨论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已知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压强图像或不同压强下的转化率—温度图像,
推断反应的热效应或反应前后气体物质间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以反应
aA(g)+bB(g)
cC(g)中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为例说明。
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七章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
内
容
索
引
01
强基础 增分策略
02
增素能 精准突破
03
研专项 前沿命题
04
明考向 真题演练
【课程标准】
1.认识化学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物理量,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书写平衡常数达式,能进行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简单计算,能利用平
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3.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有
关。
4.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的重要作用。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对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
要意义。
5.针对典型的案例,能从限度、速率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
行综合分析。
强基础 增分策略
图像中的极值点未必是平衡点,但极值点之后为平衡移动趋势图
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下图中M点前,表示化学反应
从反应物开始,则v(正)>v(逆);M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
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时A%增大(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ΔH
< 0。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七章有机化学基础 第3讲烃与卤代烃
第3讲烃与卤代烃【课标要求】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以及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2.了解烃类及烃的卤代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卤代衍生物合成方法。
【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烃的多样性,并对烃类物质进行分类,能从不同角度认识烃和卤代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要建立结构模型。
考点一:烷烃、烯烃与炔烃2021浙江1月选考第6题2020浙江1月选考第10题2019天津高考第1题2019上海等级考第7题2019浙江4月选考第16题2018浙江4月选考第15题2018全国Ⅰ卷第11题2017北京高考第9题考点二:芳香烃2021河北选择性考第8、12题2020天津等级考第9题2019全国Ⅰ卷第8、9题2019全国Ⅲ卷第8题2018全国Ⅲ卷第9题2018浙江4月选考第32题考点三:卤代烃2021湖南选择考第13题2020全国Ⅰ卷第36题2020全国Ⅱ卷第36题2018全国Ⅲ卷第36题2018海南高考第18题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呈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卤代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2.从命题思路上看,侧重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考查。
根据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烷烃、烯烃与炔烃(基础性考点)一、烷烃的结构1.脂肪烃的分类烃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七章第3讲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3讲平衡常、反应进行的方向[考纲要求] 1解平衡常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与熵变的关系。
3掌握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能够利用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的方向。
考点一平衡常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用符号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A(g)+B(g) p(g)+q D(g),=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通常不计入平衡常表达式中)。
3.意义(1)值越大,反应物的转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无关。
(3)平衡常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
深度思考1.对于给定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一样吗?是什么关系?答案正逆反应的平衡常不一样,互为倒关系。
2.平衡常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平衡常是增大还是减少?答案温度升高平衡常的变要视反应而定,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温度升高值增大,反之则减小。
3.对于一个可逆反应,计量扩大或缩小,平衡常表达式是否改变?是什么关系?转率是否相同?试举例说明。
答案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计量不一样,平衡常表达式也就不一样,但对应物质的转率相同。
例如:(1)A(g)+b B(g) c (g)1=错误!未定义书签。
(2)A(g)+b B(g) c (g)2=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或1=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论(1)还是(2),A 或B 的转率是相同的。
题组一 平衡常及其影响因素1.温度为 ℃时,在体积为10 L 的真空容器中通入100 氢气和100 碘蒸气,20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碘蒸气的浓度为0020 〃L -1。
涉及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两个方程式表示:①H 2(g)+I 2(g) 2HI(g)②2H 2(g)+2I 2(g) 4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用HI 表示时,v (HI)=0008 〃L -1〃-1[]B .两个方程式的意义相同,但其平衡常表达式不同,不过计算所得值相同.氢气在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转率不同D .第二个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HI 的方向移动答案 A解析 H 2(g)+I 2(g ) 2HI(g)初始浓度(〃L -1)0100 0100 0 平衡浓度(〃L -1)0020 0020 0160 转浓度(〃L -1) 0080 0080 0160所以,v (HI)=0160 〃L -1÷20 =0008 〃L -1〃-1,A 正确;①=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第七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它关于化学反应的知识非常基础但也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这一章,我们能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揭开物质变化的奥秘。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转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转变为产物。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重新组合,从而使原有的物质结构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的条件主要包括反应物、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因素。
其中,反应物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基础,反应物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反应的类型和进行的速度。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四种类型。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的反应。
例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置换反应是指一个物质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基团取而代之的反应。
例如,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双替换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基团交换位置而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氯化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氯化钠。
三、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的化学式和产物的化学式组成。
反应物写在方程式的左侧,产物写在方程式的右侧,中间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加号或加号两侧的括号表示物质的状态。
例如,2H2 + O2 →2H2O 表示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基本规则: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价守恒。
质量守恒指反应物的质量等于产物的质量,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电荷守恒指反应前后物质的总电荷保持不变。
原子价守恒指反应前后物质中原子的价态保持不变。
四、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这是由于反应物在反应中的化学键的破裂和形成引起的。
吸收能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释放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第七章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H2O(g),在增大压强பைடு நூலகம் H2 的浓度不变, 升高温度,v 正和 v 逆都增大。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1 2 3 4 5 6 7 8 9
2.(2009· 安徽理综,1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1 NO(g)+CO(g) N2(g)+CO2(g) 2 ΔH=-373.4 kJ· mol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当堂检测】
在体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 K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0.6 0.9 1.0 1.7 2.6 K 回答下列问题: 正反应 (1)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移动。 (3)若 某 温 度 下 , 平 衡 浓 度 符 合下 列 关 系 :c(CO2)· 2)= c(H 850 ℃ c(CO)· 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该 c(H 容器中含有 1 mol CO2、 mol H2、 1.2 0.75 mol CO、 mol H2O, 1.5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 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 应方向进行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衡状态”)。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4、写出反应N2(g)+3H2(g) 2NH3(g)的化学平衡常数 写出反应1/2N2(g)+3/2H2(g) NH3(g)的化学平衡常数 同一反应体系中,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最
终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吗?这两个表达式算出的数值
相同吗?各物质的转化率相同吗? 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两个表达式算出的数值不相同, 各物质的转化率相同。
第7章-第3讲-化学反应速率-工业合成氨
7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一
考点三
@《创新设计》
3.求解反应速率的解题模式:“三段式”法
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起始时 A 的浓度为 a mol·L-1,B 的浓度为
b mol·L-1,反应进行至 t1 时,A 消耗了 x mol·L-1,则化学反应速率可计算如下:
8
考点一
10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一
考点三
@《创新设计》
2.(教材改编题)(LK选修4·P55“活动·探究”改编)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 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t 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 分别为c(X2)=0.4 mol·L-1,c(Y2)=0.6 mol·L-1,c(Z)=0.4 mol·L-1,则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B.2
C.3
D.4
解析 先计算出用D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D)=1 mol÷2 L÷5 min=
0.1 mol·L-1·min-1,根据C与D的反应速率关系有x∶2=0.1 mol·L-1·min-1∶
0.1 mol·L-1·min-1,则x=2。
答案 B
15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一
考点三
@《创新设计》
14
考点一
考考点点二一
考点三
@《创新设计》
2.将等物质的量的 A、B 混合于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经 5 min 后,测得 D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C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1 mol·L-1·min-1。则 x 的值为( )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 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第七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它包含了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和概念。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些知识点,并尝试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介绍它们。
一、原子与离子在化学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每个物质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而这些原子通常会影响物质的性质。
除了原子,我们还需要了解离子,它是由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的带电粒子。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二、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强力吸引力,它们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原子结合成分子。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而产生的,而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互相共享。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
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它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在学习化学反应时,我们需要了解摩尔比例、反应热和反应速率等概念。
四、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溶液中的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离子,这些反应通常会导致溶液中的物质沉淀。
离子反应是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五、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化学与电流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领域。
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
电解反应是指在外加电压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通过电解产生氧化物和还原物。
而电池反应则是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或者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六、化学量的计算在化学中,我们需要对化学反应的物质进行计量。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引入了各种化学量的概念,如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和摩尔浓度等。
通过使用这些化学量的概念,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体积和浓度等关键参数。
七、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对于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七单元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化学平衡常数K=①。
式中A、B、C、D的浓度均为平衡浓度。
如在一定温度时,4 mol A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分解:A(g)2B(g)+C(g),达到平衡时测得已有50%的A分解成B和C,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②。
3.意义(1)K值越大(一定温度下),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也④。
(2)一般认为,K>105时,反应就基本进行完全了。
4.影响因素K值的大小与物质的浓度、压强等无关,只随⑤变化而变化。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增大或减小,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2.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3.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因其浓度可看作“常数”而不代入公式,H2O的状态不是液态而是气态时,则需要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4.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是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的浓度,更不能将物质的量代入。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无须外界帮助,一经引发即自发进行的反应。
2.焓变与反应方向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⑥反应,但也有不少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3.熵变与反应方向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
熵⑦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而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4.反应方向的判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反应的方向:ΔG=ΔH-TΔS1.自发反应、非自发反应是指该反应过程中是否有自发进行的倾向,而这个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则不能确定。
如C的燃烧是一个自发反应,但需借助外界条件点燃才能发生。
2.同一物质在三态时的熵值大小顺序一般为气态>液态>固态。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与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猛烈的氧化反响。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到达着火点(三者缺一不行,否则不能燃烧)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燃烧的条件确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到达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退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珍贵设备、精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响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快速反响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响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课题2 燃料与热量一、化石燃料①包括煤、石油、自然气(都是混合物)②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困难改变而形成的③属于不行再生能源④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运用1、煤①称为“工业的粮食”②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③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改变,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④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2、石油①称为“工业的血液”②从油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它不是产品③组成:主要含碳、氢元素④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别(此分别过程是物理改变)⑤石油各产品:汽油、煤油、柴油(作燃料);沥青(筑路);石蜡(作蜡烛)等3、自然气(1)、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自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最简洁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有机物A、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B、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留意:1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纯度(2)、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快速倒过来,马上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讲
第3讲盐类的水解复习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4.能利用水解常数(K h)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1.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型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25 ℃)强酸强碱盐NaCl、KNO301否—02中性pH03=7强酸弱碱盐NH4Cl、Cu(NO3)204是05NH+4、Cu2+06酸性pH07<7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 2CO 308是09CH3COO-、CO2-310碱性pH11>73.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一般要求①盐的离子+H2O弱酸(或弱碱)+OH-(或H+),离子方程式中用“”而不用“===”。
②(2)盐的水解方程式的书写类型①一元强酸弱碱盐水解:如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01NH+4+H2O NH3·H2O+H+。
②一元强碱弱酸盐水解:如CH3COONa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02CH3COO-+H2O CH3COOH+OH-。
③多元弱酸盐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
如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03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④多元弱碱盐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一步完成。
如Fe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04Fe3++3H2O Fe(OH)3+3H+。
⑤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
如Na2S溶液与AlCl3053S2-+2Al3++6H2O===3H2S↑+2Al(OH)3↓。
4.盐的水解常数以反应A -+H 2O HA +OH -为例(1)表达式:K h =01c (HA )·c (OH -)c (A -)。
(2)与K w 、K a (HA)的关系:K h =c (HA )·c (OH -)·c (H +)c (A -)·c (H +)=K w K a (HA )。
高考总复习 化学 (人教版)第七章 第3讲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Q c 与K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是高考必考点,主要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特别是通过平衡压强来表示平衡常数和计算转化率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复习时应加以关注。
1.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c p(C)·c q(D)c(A)·c(B)。
(3)实例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关系式N2(g)+3H2(g)2NH3(g)K1=c2(NH3)c(N2)·c3(H2)K2=K1(或K121) K3=1K1 12N2(g)+322(g)NH3(g)K2=c(NH3)c12(N2)·c32(H2)2NH3(g)N2(g)+3H2(g)K3=c(N2)·c3(H2)c2(NH3)(1)纯液体、纯固体物质或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均不写,但是水蒸气的浓度要写。
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2)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为平衡时的浓度,其书写形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高一下化学第七章知识点
高一下化学第七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七章的知识点。
第一节:固液溶解性质固体和液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状态。
我们很容易发现,有些物质在液体中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
这是由于物质的溶解性质不同所致。
溶解性质取决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般情况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的物质溶解性较差,反之溶解性较好。
第二节: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而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了超过饱和度所需最大量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在高温下溶解然后迅速冷却。
第三节: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溶液的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物质量。
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而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
第四节:溶解焓与溶解熵溶解焓是指物质从固体或液体状态转变为溶液时,伴随的热效应。
溶解熵是指物质从固体或液体状态转变为溶液时,伴随的熵变。
溶解焓和溶解熵对溶解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溶解过程的热力学特性。
第五节: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溶解的最大量,以溶质在固态和溶液中的质量比例或物质的物质量比例来表示。
溶解度曲线是表征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的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不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热力学特性。
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化学领域的更高级的问题和现象。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概念,还要注重实验的观察和实践操作。
初三化学第七章复习
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2020年2月9日【必备知识点】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以及爆炸2、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化石燃料利用及环境保护【知识点解析】1、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1)灭火的原理:①消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2)常见灭火方法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附录:燃烧爆炸与缓慢氧化对比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使用(1)煤①称为“工业的粮食”②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③将煤隔绝空气加热,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高考领航】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B .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可能发生C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实际可能没有发生D .常温下发生反应2H 2O=====电解2H 2↑+O 2↑,说明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自发反应解析:选C 。
自发反应指的是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有自动发生的趋势,但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能实际发生,如H 2与O 2在常温下化合生成水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但反应速率非常慢,实际上是不能发生的,所以A 不正确,C 正确;非自发不含有“不可能”之意,如水的分解在常温常压下是非自发的,但在通直流电条件下,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选项B 、D 错误。
2.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 A M(s)===X(g)+Y(s) ΔH >0 它是非自发反应B W(s)+x G(g)===2Q(g) ΔH <0,自发反应 x 可能等于1、2、 3C4X(g)+5Y(g)===4W(g)+6G(g)能自发反应ΔH 一定小于0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 ΔH >0解析:选B 。
根据复合判据:ΔG =ΔH -T ·ΔS ,M(s)===X(g)+Y(s),固体分解生成气体,为熵增反应,ΔH >0时,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A 错误;W(s)+x G(g)===2Q(g) ΔH <0,能自发进行,若熵增,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若熵减,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所以,G 的计量数不确定,x 等于1、2或3时,都符合题意,B 正确;4X(g)+5Y(g)===4W(g)+6G(g)是熵增反应,当ΔH >0时,在高温下可能自发进行,C 错误;4M(s)+N(g)+2W(l)===4Q(s)为熵减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 错误。
第七章1-3节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七章(一)溶液1.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并能分辨溶质和溶剂。
2. 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区分浓溶液和稀溶液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三)溶解度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二. 重点、难点:1. 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教学过程】一. 溶液1. 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均一是均匀的意思,稳定意味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和分层的现象。
2. 在溶液里,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例如,CuSO4溶液中,水是溶剂,CuSO4是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3. 注意事项⑴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
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
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受到分子间的间隔影响。
⑵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
例如,将锌与适量稀硫酸反应,锌逐渐溶解,但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而不是锌。
也就是说,形成的溶液是硫酸锌的水溶液,而不是锌的硫酸溶液,。
又如,碳酸钙溶于稀盐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
还有将蓝矾(胆矾)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
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第7章 第3讲《化学平衡移动》
第3讲化学平衡移动[考纲解读] 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________,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________________。
这种由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____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____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____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什么?2.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①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②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考点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______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______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存在的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增大压强向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减小压强向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改变压强温度升高温度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使用催化剂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3.改变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的转化率一定提高吗?4.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此时放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会减小吗?5. 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v)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为气体,Z、W中至少有一种为气体6.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1)压强的影响实质是浓度的影响,所以只有当这些“改变”造成浓度改变时,平衡才有可能移动。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7.3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答案:C
练点二 化学反应的方向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ΔH>0 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 的ΔH>0
ΔH>0( × )
考点专练·层级突破 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的判断 1.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 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 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① O3⇌O2+[O] ΔH>0 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O]+O3⇌2O2 ΔH<0 平衡常数为K2; 总反应:2O3⇌3O2 ΔH<0 平衡常数为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K减小 B.K=K1+K2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压强增大,K2减小
反应b:2C(s)+2NO2(g)⇌N2(g)+2CO2(g) ΔH=-64.2 kJ·mol-1
(1)对于反应a,在T1℃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 质的浓度如下:
①0~1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_._04_2__m_o_l/_(L_·_m_i_n,) 当升高 反应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减_小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解析:放热的熵增反应是自发的,吸热的熵减反应是不自发的;电解过程属于 非自发过程。
答案:C
2.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 解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Q c与K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是高考必考点,主要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特别是通过平衡压强来表示平衡常数和计算转化率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复习时应加以关注。
1.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c p(C)·c q(D)c(A)·c(B)。
(3)实例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关系式N2(g)+3H2(g)2NH3(g)K1=c2(NH3)c(N2)·c3(H2)K2=K1(或K121) K3=1K1 12N2(g)+322(g)NH3(g)K2=c(NH3)c12(N2)·c32(H2)2NH3(g)N2(g)+3H2(g)K3=c(N2)·c3(H2)c2(NH3)(1)纯液体、纯固体物质或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均不写,但是水蒸气的浓度要写。
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2)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为平衡时的浓度,其书写形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4)意义及影响因素①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通常K>105可认为反应彻底,K<10-5认为反应不能发生。
②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③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5)应用①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②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c a(A)·c b(B)。
Q c<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 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 c>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利用的是物质的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浓度,也不能用物质的量。
(2)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也不会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2.平衡转化率对于上例反应中A(g)的平衡转化率可表示为:α(A)=c0(A)-c平(A)c0(A)×100%{c0(A)代表A的初始浓度,c平(A)代表A的平衡浓度}。
1.对于A(g)+B(g)C(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又加入一定量的A,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B)增大而α(A)减小。
2.对于a A(g)b B(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又加入一定量的A,相当于增大压强。
[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2.(教材改编题)(RJ选修4·P322改编)已知反应A(g)+3B(g)3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1、c(B)=2.0 mol·L-1、c(C)=1.0 mol·L-1,则K=________。
答案K=c3(C)c(A)·c3(B)0.062 53.(思维探究题)已知下列反应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1S(s)+O2(g)SO2(g)K2则在该温度下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答案K1/K2。
[A组基础知识巩固]1.(2018·潍坊质检)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X和2 mol Y 进行如下反应:3X(g)+2Y(g)4Z(s)+2W(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4(Z)·c2(W)c3(X)·c2(Y)B.此时,Y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Y,Y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而物质Z是固体,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减少的Y的物质的量是1.6 mol×12=0.8mol,所以Y的转化率为0.8 mol2 mol×100%=40%,B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时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增加Y后平衡右移,X的转化率增大,而Y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
答案 B2.某温度下,反应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1) 0.010 0.020 0.020c(CO2)/(mol·L-1) 0.010 0.010 0.0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08 mol·L-1D.反应开始时,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解析设甲容器中,平衡时氢气的变化浓度为x,则:K=x2(0.010-x)2=94,解得x=0.006 0 mol·L-1,平衡时c(H2)=c(CO2)=0.010-x=0.004 0 mol·L-1,c(H2O)=c(CO)=0.006 0 mol·L-1,α(H2)=0.006 00.010×100%=60%。
因乙中H2的起始浓度大于甲,故乙平衡相当于是甲平衡正向移动的结果,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A项正确;丙平衡可看作是2个甲平衡合并而成的,又因H2(g)+CO2(g)H2O(g)+CO(g)是平衡不受压强影响的反应,故丙平衡中物质的转化率不变,仅各物质的浓度是甲平衡中各物质浓度的2倍,所以B、C项正确;由于三组反应中丙中各物质的浓度最大,甲中各物质的浓度最小,所以丙反应速率最快,甲反应速率最慢,D项错误。
答案 D3.(2018·湖南师大附中摸底)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Δ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 0 500 1 000 1 500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1·s-1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 000 s时N2O5的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则有T1<T2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有K1>K2解析500 s内c(N2O5)由5.00 mol·L-1降低到3.52 mol·L-1,则有v(N2O5)=(5.00-3.52)mol·L-1500 s=2.96×10-3mol·L-1·s-1,A正确。
1 000 s时,c(N2O5)=2.50 mol·L-1,则c(NO2)=5 mol·L-1,c(O2)=1.25 mol·L-1,此时N2O5的转化率为(5.00-2.50)mol·L-15.00 mol·L-1×100%=50%;化学平衡常数K1=c4(NO2)·c(O2)c2(N2O5)=5.004×1.252.502=125,B正确。
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2.50 mol·L-1,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减小,又反应ΔH>0,故有T1>T2,C错误。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由于T1>T2,则有K1>K2,D正确。
答案 C【规范答题】化学平衡计算模板反应:m A(g)+n B(g)p C(g)+q 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容器容积为V L。
m A(g)+n B(g)p C(g)+q D(g)起始(mol)a b00变化(mol mx nx px qx平衡(mol)a-mx b-nx px qx对于反应物:n(平)=n(始)-n(变) 对于生成物:n(平)=n(始)+n(变)则有:(1)平衡常数:K=(pxV)p·(qxV)q(a-mxV)m·(b-nxV)n。
(2)A的平衡浓度:c(A)平=a-mxV mol·L-1。
(3)A的转化率:α(A)平=mxa×100%。
(4)A的体积分数:φ(A)=a-mxa+b+(p+q-m-n)x×100%。
(5)平衡与起始压强之比:p平p始=a+b+(p+q-m-n)xa+b。
(6)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ρ混=a·M(A)+b·M(B)V g·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