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巩固(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巩固(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整章复习知识点1相交线1.下列图形中,∠1与∠2互为对顶角的是()A B C D2.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BOD=42°,OA平分∠COE,求∠DOE的度数.4.如图,直线AC,EF相交于点O,OD是∠AOB的平分线,OE在∠BOC 内,∠BOE=1∠EOC,∠DOE=72°,求∠AOF的度数.25.如图,要测量两堵墙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请你写出测量方法,并说明几何道理.6.如图,我们知道:两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2对;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6对;四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12对,….(1)10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对;(2)n(n≥2)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对.知识点2垂线1.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CO⊥DO于点O,若∠1=150°,则∠3的度数为()A.30°B.40°C.50°D.60°2.如图,∠1=30°,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求∠2和∠3的度数.3.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则点C到直线AB 的距离是()A.线段CA的长B.线段CDC.线段AD的长D.线段CD的长4.如图是一条河,C是河边AB外一点.现欲用水管从河边AB将水引到C处,请在图上画出应该如何铺设水管能让路线最短,并说明理由.5.(1)如图①,过点P画AB的垂线;(2)如图②,过点P分别画OA,OB的垂线;(3)如图③,过点A画BC的垂线.知识点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下列图形中,∠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A B C D2.如图,直线l1,l2被l3所截,则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B是同旁内角B.∠3与∠1是同旁内角C.∠2与∠3是内错角D.∠1与∠2是同位角4.如图,直线DE与∠O的两边相交,则∠O的同位角是,∠8的同旁内角是.5.如图,∠1和∠2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1和∠3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知识点4平行线1.有下列四种说法:(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同一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序号).(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和垂直. 3.四条直线a,b,c,d互不重合,如果a∥b,b∥c,c∥d,那直线a,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4.如图,在∠AOB内有一点P.(1)过点P画l1∥OA;(2)过点P画l2∥OB;(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5.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后打开,折痕为EF,把长方形ABEF平摊在桌面上,另一面CDFE无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为什么?知识点5平行线的判定1.如图,有以下四个条件: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其中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行驶,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为()A.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右拐120°B.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右拐60°C.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左拐120°D.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左拐60°3.如图,直线AB,CD,EF被直线GH所截,∠1=70°,∠2=110°,∠2+∠3=180°.求证:(1)EF∥AB;(2)CD∥AB.(补全横线上及括号里的内容)证明:(1)∵∠2+∠3=180°,∠2=110°(已知),∴∠3=70°().又∵∠1=70°(已知),∴∠1=∠3(),∴EF∥AB().(2)∵∠2+∠3=180°,∴∥( ).又∵EF∥AB(已证),∴∥().4.如图,MF⊥NF于F,MF交AB于点E,NF交CD于点G,∠1=140°,∠2=5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知识点6平行线的性质1.(2019新疆)如图,AB∥CD,∠A=50°,则∠1的度数是()A.40°B.50°C.130°D.150°2.(2019张家界)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BA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a,b上,若∠1=18°,则∠2的度数是.3.如图,C,D是直线AB上两点,∠1+∠2=180°,DE平分∠CDF,EF∥AB.(1)CE与DF平行吗?为什么?(2)若∠DCE=130°,求∠DEF的度数.4.如图,已知DF∥AC,∠C=∠D,CE与B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知识点7命题、定理、证明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角相等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若a·b>0,则a>0,b>0B.若a·b<0,则a<0,b<0C.若a·b=0,则a=0且b=0D.若a·b=0,则a=0或b=03.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等角的余角相等.4.写出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结论.5.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2)若ab=0,则a+b=0.知识点8平移1.下面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A.摆动的钟摆B.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随风摆动的旗帜D.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2.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下图平移得到的()A B C D3.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6B.8C.10D.124.如图,画出将△ABC向右平移6格得到的△A'B'C'.5.如图,△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EF=7 cm,CE=3 cm,求平移的距离.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1 相交线 1.C 2.∠2和∠43.解:由对顶角相等得∠AOC=∠BOD=42°.∵OA 平分∠COE ,∴∠COE=2∠AOC=84°.由邻补角的性质得∠DOE=180°-∠COE=180°-84°=96°. 4.解:设∠BOE=x ,则∠AOF=∠EOC=2x.∵∠AOB 与∠BOC 互为邻补角,∴∠AOB=180°-3x. ∵OD 平分∠AOB ,∴∠DOB=12∠AOB=90°-32x. ∵∠DOE=72°,∴90°-32x+x=72°,解得x=36°. ∴∠AOF=2x=72°.5.解:反向延长射线OB到E,反向延长射线OA到F,则∠EOF和∠AOB是对顶角,所以可以测量出∠EOF的度数,∠EOF的度数就是∠AOB的度数.6.(1)90(2)n(n-1)知识点2垂线1.D2.解:由题意得∠3=∠1=30°(对顶角相等).∵AB⊥CD(已知),∴∠BOD=90°(垂直的定义),∴∠3+∠2=90°,即30°+∠2=90°,∴∠2=60°.3.D4.解:如图,沿CE铺设水管能让路线最短,因为垂线段最短.5.解:如图.知识点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C2.D3.D4.∠5和∠2∠1和∠O5.解:∠1和∠2是直线EF,DC被直线AB所截形成的同位角,∠1和∠3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知识点4平行线1.D2.(2)(4)3.a∥d4.解:(1)(2)如图.(3)l1与l2的夹角有两个:∠1,∠2;∠1=∠O,∠2+∠O=180°,所以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5.解:∵CD∥EF,EF∥AB,∴CD∥AB.知识点5平行线的判定1.C2.D3.(1)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CD 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D A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解:如图,过点F向左作FQ,使∠MFQ=∠2=50°,则∠NFQ=∠MFN-∠MFQ=90°-50°=40°,AB∥FQ.又因为∠1=140°,所以∠1+∠NFQ=180°,所以CD∥FQ,所以AB∥CD.知识点6平行线的性质1.C2.48°3.解:(1)CE∥DF.理由如下:∵∠1+∠2=180°,∠1+∠DCE=180°,∴∠2=∠DCE,∴CE∥DF.(2)∵CE∥DF,∠DCE=130°,∴∠CDF=180°-∠DCE=180°-130°=50°.∵DE平分∠CDF,∴∠CDE=1∠CDF=25°.2∵EF∥AB,∴∠DEF=∠CDE=25°.4.解:CE∥BD.理由如下:∵DF∥AC,∴∠D=∠ABD.∵∠C=∠D,∴∠ABD=∠C,∴CE∥BD.知识点7命题、定理、证明1.D2.D3.解:(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个角是相等的角,那么它们的余角相等.4.解: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命题的条件是“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是“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解:(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2)当a=5,b=0时,ab=0,但a+b≠0.知识点8平移1.B2.C3.C4.解:如图.5.解:观察图形可知,平移的距离可以看作线段CF的长.因为EF=7 cm,CE=3 cm,所以平移的距离CF=EF-EC=7-3=4(cm).。

新版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五套

新版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五套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一)相交线1.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BOC=80°,求∠BOD和∠AOE的度数.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A.90°B.120°C.180°D.36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BOE=4∠BOD,∠AOE=100°,则∠AOC 等于()A.30°B.20°C.15°D.10°4.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1)若∠1+∠3=50°,则∠3=__ __;(2)若∠1∶∠2=2∶3,则∠3=__ __;(3)若∠2-∠3=70°,则∠3=__ __.5.如图,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若∠1=30°,∠2=___ _,∠3=__ __.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试写出∠AOC,∠AOE,∠EOC的对顶角;(2)试写出∠AOC,∠AOE,∠EOC的邻补角;(3)若∠AOC=40°,求∠BOD,∠BOC的度数.7.如图,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EF对折,得到点D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C′,若∠BFE=50°,试求∠BFC′的度数.8.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若∠3∶∠2=8∶1,求∠AOC 的度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二)平行线的判定1.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说明a ∥b 的条件为(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2.如图所示,要得到DE ∥BC ,则需要的条件为( )A .CD ⊥AB ,GF ⊥AB B .∠4+∠5=180°C .∠1=∠3D .∠2=∠33.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 ∥b 的是( )A .∠1=∠2B .∠2=∠4C .∠3=∠4D .∠1+∠4=180°4.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 .∠A +∠2=180°B .∠3=∠AC .∠1=∠4D .∠1=∠A5.)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2,∴AE ∥BDB .∵∠1=∠2,∴AB ∥EDC .∵∠3=∠4,∴AB ∥CD D .∵∠5=∠BDC ,∴AE ∥BD6.如图,能说明AB ∥DE 的有( )①∠1=∠D ;②∠CFB +∠D =180°;③∠B =∠D ;④∠D =∠BFD.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第1题图)(第2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7.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①因为∠B =∠BEF ,所以AB ∥EF ;②因为∠B =∠CDE , 所以AB ∥CD ;③因为∠B +∠BDC =180°,所以AB ∥EF ;④因为AB ∥CD ,CD ∥EF , 所以AB ∥EF.其中正确的推理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如图,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1=∠2,∴AB ∥CD B .∵∠1+∠2=180°,∴AB ∥CDC .∵∠3=∠4,∴AB ∥CD D .∵∠3+∠4=180°,∴AB ∥CD10.如图,已知直线EF 分别交CD ,AB 于点M ,N ,且∠EMD =65°,∠MNB =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E ∥CFB .AB ∥CDC .∠A =∠D D .∠E =∠F11.如图,BD 平分∠ABC ,若∠1=∠2,则( )A .AB ∥CD B .AD ∥BC C .AD =BC D .AB =CD12.如图所示,AC ⊥BC ,垂足为C ,∠B =50°,∠ACD =4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AB ∥CD__.1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1)∠B +∠BCD =180°;(2)∠1=∠2;(3)∠3=∠4;(4)∠B =∠5.能判定AB ∥CD的条件有 .(填序号),(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4.(8分)如图,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1+∠2=90°,直线AB,CD有何位置关系?说明理由.16.(10分)如图,已知直线a,b,c被直线d,e所截,且∠1=∠2,∠3+∠4=180°,则a与c平行吗?为什么?17.(12分)如图,AC⊥EC,B,C,D在同一直线上,∠A=∠1,∠E=∠2,直线AB与DE平行吗?试说明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三)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直线m ∥n ,∠α为( )A .70 B .65° C .50° D .40°2.如图,AB ∥ED ,AG 平分∠BAC ,∠ECF =70°,则∠FAG 的度数是( )A .155°B .145°C .110°D .35°3.如图,已知AB ∥CD ,∠1=130°,则∠2=__ .4.如图,EF ∥BC ,AC 平分∠BAF ,∠B =80°,求∠C 的度数5.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0°,则∠2的度数为( )A .60°B .50°C .40°D .30°6. 6.一张长方形的纸条,按如图方式折叠一下,已知∠3=120°,则∠1的度数为( )7.A .30° B .60° C .90° D .120°8.9.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10.7.(4分)如图,∠1=50°,∠2=140°,∠C =50°,则∠B =____.9.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如下图,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 =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 ∥BC ,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10.如图所示,点B 是△ADC 的边AD 的延长线上一点,DE ∥AC ,若∠C =50°, ∠BDE =60°,则∠CDB 的度数等于( )A .70°B .100°C .110°D .120°11.如图所示,已知AB ∥EF ∥DC ,EG ∥BD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A .6个B .5个C .4个D .2个12.如图所示,已知AB ∥CD ,BC ∥DE ,则∠B +∠D 的度数为____.13.如图,AC ∥BD ,AE 平分∠BAC 交BD 于点E ,若∠1=64°,则∠2=___ _.(第10题图) (第11题图), ( 第 7 题图 )14.(12分)如图所示,已知∠ABC=40°,∠ACB=60°,BO,CO分别平分∠ABC,∠ACB,DE过O点,且DE∥BC,求∠BOC的度数.15.(12分)如图,直线AD与AB,CD相交于A,D两点,EC,BF与AB,CD相交于点E,C,B,F,如果∠1=∠2,∠B=∠C.小明在图上把两组相等角的信息标注出来后,略加分析,便发现CE∥BF,同桌的小慧说:“不光有这个发现,我还能得到∠A=∠D呢?”小明再深入其中,很快也明白了小慧是怎么得到∠A=∠D的了.你能帮助他们写出过程吗?16.(12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且l3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点P在AB上.(1)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和A,B不重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四)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T ⊥AB 于点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ECO =30°,则∠DOT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120°2.如图,AB ∥CD ,∠DFE =135°,则∠ABE 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90°3.如图,a ,b ,c 为三条直线,且a ⊥c ,b ⊥c ,若∠1=70°,则∠2的度数为( )A .70°B .90°C .110°D .80°4.如图所示,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A .110°B .115°C .120°D .125°5.(4分)如图所示,已知∠1=∠2,∠3=80°,则∠4等于( )A .80°B .70°C .60°D .50°6.(4分)如图,已知直线a ∥b ,∠1=40°,∠2=60°,则∠3等于( )A .100°B .60°C .40°D .20°(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7.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短直角边和含45°角 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8.如图所示是一大门的栏杆,AE 为地面,BA ⊥AE 于点A ,CD ∥AE ,则∠ABC +∠BCD= _9.(8分)如图,直线AB ,CD 分别与直线AC 相交于点A ,C ,与直线BD 相交于点B ,D.若∠1=∠2,∠3=75°,求∠4的度数.10.如图,AB ∥CD ,AE 交CD 于C ,∠A =34°,∠DEC =90°,则∠D 的度数为() A .17° B .34° C .56° D .124°11.如图,已知AB ∥CD ,∠C =65°,∠E =30°,则∠A 的度数为( )A .30°B .32.5°C .35°D .37.5°12.如图所示,AB ∥CD ∥EF ,则∠BAD +∠ADE +∠DEF 等于( )A .180°B .270°C .360°D .540°13.如图所示,∠A =60°,∠4=45°,DE ∥BC ,EF ∥AB ,则∠1=___ _, ∠2=__ __, ∠3=__ _,∠B =__ _,∠C =___ _. (第5题图) (第6题图,(第10题图)) ,(第11题图)(第7题图) (第8题图)14.如图,直线l1∥l2∥l3,点A ,B ,C 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0°,∠2=50°,则∠ABC =____.15.如图,l ∥m ,等边△ABC 的顶点A 在直线m 上,则∠α=__.16.(8分)如图,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E =∠3.请问:AD 平分∠BAC 吗?若平分,请说明理由.17.(10分)如图所示,CD ⊥AB ,垂足为D ,F 是BC 上任意一点,EF ⊥AB ,垂足为E ,且∠1=∠2,∠3=80°,求∠BCA 的度数.18.(12分)如图所示,∠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4题图)),(第15题图)说明你的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五)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变式训练【教材母题】(教材P36第8题(2)改编)如图,∠1+∠2=180°,∠3=108°,求∠4的度数.变式1.(2014·菏泽)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变式2.(2014·邵阳)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A.45°B.54°C.40°D.50°,(第1题图)),(第2题图))变式3.(2014·聊城)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53°B.55°C.57°D.60°变式4.(2014·遵义)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 A.30°B.35°C.36°D.40°,(第3题图)),(第4题图))变式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4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变式6.填写推理理由:如图,CD∥EF,∠1=∠2.求证:∠3=∠ACB.变式7.如图所示,已知AD⊥BC于D,E是AB上一点,EF⊥BC于F,且∠1=∠2,试判断∠B与∠CDG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8.如图,AB∥CD,∠EAB+∠FDC=180°.求证:AE∥FD.变式9.如图,∠BAP+∠APD=180°,∠1=∠2.求证:∠E=∠F.变式10.若AB∥CD,∠1=∠2,∠3=∠4,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变式11.如图,已知∠1=∠2,∠MAE=45°,∠FEG=15°,∠NCE=75°,EG平分∠AEC,试说明AB∥EF∥CD.变式12.(探究题)(1)如图①,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3)若将点E移至图②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4)若将点E移至图③的位置,此时∠B,∠D,∠E之间的关系又如何?(5)在图④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1. 如图,已知ABC ∆ABC ∆,AD BC ⊥AD BC ⊥于D ,E E 为AB AB 上一点,EF BC ⊥EF BC ⊥于F ,//DG BA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12∠=∠.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AD BC FE BC ⊥⊥90EFB ADB ∴∠=∠=//EF AD ∴//EF AD ∴23∴∠=∠//,31DG BA ∴∠=∠//,31DG BA ∴∠=∠ 1 2.∴∠=∠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件(共37张ppt)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件(共37张ppt)

如图,两平面镜а、β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入
射到а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O' B 平行于а,则角
θ=__6_0__0度
分析 : 依题意有OA // ,O ' B // ,
а
B 且1 2,3 4,
O1 2
由OA // 得1 A 由O ' B //得4 ,5 2
2. 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
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如图(2). 1与2, 3与4是对顶角。
21
(1)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3. 邻补角的性质: 同角的补角相等。
1与3互补,2与3互补
3 12
4
种:(1)相交; (2)平行。 3. 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1) 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 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指的是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 相交构成的八个角中,不共顶点的角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 它们与对顶角、邻补角一样,总是成对存在着的。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在这五种方法中,定义一般不常用。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 点p是直线AB外的一点, 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 线AB平行;
• 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 点P是直线AB外的一点, 直线EF经过点P与直线 AB平行,与直线CD交于E.
A
P.
A
D
.P

(必考题)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D.同角的余角相等D解析:D【分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再分析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详解】解:A、逆命题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逆命题是: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逆命题是:如果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是假命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互逆定理的知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假命题,那这个定理就没有逆定理.2.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同角的余角相等;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④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它们一定相交;⑤同位角相等;⑥如果直线a∥b,b⊥c,那么a⊥c,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以上都不对B解析:B【分析】利用对顶角的定义、余角的定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是假命题;②同角的余角相等,正确,为真命题;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故错误,是假命题;④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它们一定相交,正确,为真命题;⑤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⑥如果直线a ∥b ,b ⊥c ,那么a ⊥c ,正确,为真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对顶角的定义、余角的定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3.如图://AB DE ,50B ∠=︒,110D ∠=︒,BCD ∠的度数为( )A .160︒B .115︒C .110︒D .120︒D解析:D【分析】 如图(见解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如图,过点C 作//CF AB ,//AB DE ,////AB DE CF ∴,,180BCF B DCF D ∴∠=∠∠+∠=︒,50,110B D ∠=︒∠=︒,50,18070BCF DCF D ∴∠=︒∠=︒-∠=︒,120BCD BCF DCF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和差,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4.如图,如果AB ∥EF ,EF ∥CD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1+∠2−∠3=90°B.∠1−∠2+∠3=90°C.∠1+∠2+∠3=90°D.∠2+∠3−∠1=180°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3=∠COE,∠2+∠BOE=180°,进而得出∠2+∠3-∠1=180°.【详解】∵EF∥CD∴∠3=∠COE∴∠3−∠1=∠COE−∠1=∠BOE∵AB∥EF∴∠2+∠BOE=180°,即∠2+∠3−∠1=18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在同一平面内,有3条直线a,b,c,其中直线a与直线b相交,直线a与直线c平行,那么b与c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不能确定B解析:B【分析】根据a∥c,a与b相交,可知c与b相交,如果c与b不相交,则c与b平行,故b与a 平行,与题目中的b与a相交矛盾,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假设b∥c,∵a∥c,∴a∥b,而已知a与b相交于点O,故假设b∥c不成立,故b与c相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6.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B∥CE,且∠ADC=∠B:④AB∥CE,且∠BCD=∠BAD.其中能推出BC∥AD的条件为()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逐一判断,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①∵∠1=∠2,∴AB∥CD,不符合题意;②∵∠3=∠4,∴BC∥AD,符合题意;③∵AB∥CD,∴∠B+∠BCD=180°,∵∠ADC=∠B,∴∠ADC+∠BCD=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AD,故符合题意;④∵AB∥CE,∴∠B+∠BCD=180°,∵∠BCD=∠BAD,∴∠B+∠BAD=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AD,故符合题意;故能推出BC∥AD的条件为②③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b,b∥c,则a∥c B.若∠1=∠2,则a∥c C.若∠3=∠2,则b∥c D.若∠3+∠5=180°,则a∥c 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解:A、若a∥b,b∥c,则a∥c,利用了平行公理,正确;B 、若∠1=∠2,则a ∥c ,利用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C 、∠3=∠2,不能判断b ∥c ,错误;D 、若∠3+∠5=180°,则a ∥c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故选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8.如图,一副直角三角板图示放置,点C 在DF 的延长线上,点A 在边EF 上,//AB CD ,90ACB EDF ∠=∠=︒,则CAF ∠=( )A .10︒B .15︒C .20︒D .25︒B解析:B【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BAF=EFD=45∠∠ ,由BAC=30∠ 即可得出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教案第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及特点。

2.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3. 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相交线的定义及特点。

2. 平行线的定义及特点。

3. 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4.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特点。

2. 利用几何模型,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相交线与平行线性质的理解。

3. 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

4. 讲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学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5. 利用例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及判定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探究教学目标:1. 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 学会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相交线的性质。

2. 平行线的性质。

3. 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 利用几何模型,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相交线与平行线性质的理解。

3. 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性质。

2.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4. 利用几何模型,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相交线与平行线性质的理解。

5. 讲解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相交线与平行线性质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相交线与平行线性质的掌握。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附解析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附解析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块长方形ABCD 的场地,长102AB m =,宽51AD m =,从A 、B 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m ,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 ,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面积为( )A .5050m 2B .5000m 2C .4900m 2D .4998m 22.下列各命题中,原命题成立,而它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3.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B =6,BC =8,将直角三角形ABC 沿边BC 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DE 交AC 于点G ,BE =2,三角形CEG 的面积为13.5,下列结论:①三角形ABC 平移的距离是4;②EG =4.5;③AD ∥CF ;④四边形ADFC 的面积为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4.如图,直线a ∥b ,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60°,则∠2的度数为( )A .45°B .35°C .30°D .25°5.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直线a ,b ,c 分别通过A 、D 、C 三点,且a ∥b ∥c .若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3,b 与c 之间的距离是6,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A.36 B.45 C.54 D.646.如图,已知AB∥CD,BE和DF分别平分∠ABF和∠CDE,2∠E-∠F=48°,则∠CDE的度数为( ).A.16°B.32°C.48°D.64°7.现有以下命题:①斜边中线和一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在圆中,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8.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当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在空气中平行的两条入射光线,在水中的两条折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若水面和杯底互相平行,且∠1=122°,则∠2=()A.61°B.58°C.48°D.41°9.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是()A.垂直B.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同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10.如图,△ABC经平移得到△E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EB;②点C的对应点是点B;③AC∥EB;④平移的距离等于线段BF的长度.A.1 B.2 C.3 D.4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l1∥l2∥l3,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l2、l3上,若边BC与直线l3的夹角∠1=25°,则边AB与直线l1的夹角∠2=________.12.如图,已知∠1=(3x+24)°,∠2=(5x+20)°,要使m∥n,那么∠1=_____(度).13.如图,AB∥CD,CF平分∠DCG,GE平分∠CGB交FC的延长线于点E,若∠E=34°,则∠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4.若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共有同旁内角________对.15.探究题:(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对;(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对,同旁内角有___对;(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对.(用含n的式子表示)16.如图,已知EF∥GH,A、D为GH上的两点,M、B为EF上的两点,延长AM于点C,AB平分∠DAC,直线DB平分∠FBC,若∠ACB=100°,则∠DBA的度数为________.17.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 1 所示,现将 45°的三角尺ADE 固定不动,将含 30°的三角尺ABC 绕顶点 A 顺时针转动(旋转角不超过 180 度),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 2:当∠BAD=15°时,BC∥DE.则∠BAD(0°<∠BAD<180°)其它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________.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D=120°,则∠BOD=__________°.19.如图,∠AOB=60°,在∠AOB的内部有一点P,以P为顶点,作∠CPD,使∠CPD的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CPD的度数为_______度.20.跳格游戏:如图,人从格外只能进入第1格;在格中,每次可向前跳l格或2格,那么人从格外跳到第6格可以有_________种方法.三、解答题21.阅读下面材料:彤彤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 //CD ,E 为AB ,CD 之间一点,连接BE ,DE ,得到∠BED . 求证:∠BED =∠B +∠D .彤彤是这样做的:过点E 作EF //AB ,则有∠BEF =∠B .∵AB //CD ,∴EF //CD .∴∠FED =∠D .∴∠BEF +∠FED =∠B +∠D .即∠BED =∠B +∠D .请你参考彤彤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连接AD ,B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1)如图1,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若∠ABC =60°,∠ADC =70°,求∠BED 的度数; (2)如图2,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设∠ABC =α,∠ADC =β,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22.如图①,已知直线12l l //,且3l 和12,l l 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4l 和12,l l 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点P 在线段AB 上,记1 23ACP BDP CPD ∠∠∠∠∠∠=,=,=.(1)若120,355︒︒∠=∠=,则2∠=_____;(2)试找出123∠∠∠,,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应用(2)中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如图②,点A 在B 处北偏东42︒的方向上, 若88BAC ︒∠=,则点 A 在C 处的北偏西_____的方向上;(4)如果点P 在直线3l 上且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1 23∠∠∠,,之间的关系(点 P 和,A B 两点不重合),直接写出结论即可.23.已知AB ∥CD ,点C 在点D 的右侧,连接AD ,B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E ,DE 相交于点E .(1)如图1,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①若∠ABC =50º,∠ADC =70º,求∠BED 的度数;②请直接写出∠BED 与∠ABC ,∠ADC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试猜想∠BED 与∠ABC ,∠AD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已知直线AB CD ∥,直线EF 与直线AB 、CD 分别相交于点E 、F .(1)如图1,若160∠=︒,求2∠,3∠的度数;(2)若点P 是平面内的一个动点,连接PE 、PF ,探索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①当点P 在图2的位置时,请写出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②当点P 在图3的位置时,请写出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③当点P 在图4的位置时,请直接写出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25.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28PAB ∠=︒,124PCD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照小明的思路,写出推算过程,求APC ∠的度数.(2)问题迁移:如图2,//AB CD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记PAB α∠=,PCD β∠=,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点P 在线段OB 上时,请直接写出APC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26.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30A ∠=︒,60B ∠=︒,45D E ∠=∠=︒.(1)猜想BCD ∠与AC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3BCD ACE ∠=∠,求BCD ∠的度数;(3)若按住三角板ABC 不动,绕顶点C 转动三角DCE ,试探究BCD ∠等于多少度时//CE AB ,并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解:由图可知:矩形ABCD 中去掉小路后,草坪正好可以拼成一个新的矩形,且它的长为:(102-2)米,宽为(51-1)米.所以草坪的面积应该是长×宽=(102-2)(51-1)=5000(米2).故选B .2.B解析:B【分析】分别判断该命题的原命题和逆命题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成立,逆命题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不符合题意;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成立,逆命题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不成立,符合题意;C、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成立,逆命题为菱形的四条边相等,成立,不符合题意;D、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成立,逆命题为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成立,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命题和定理的知识,正确的写出它的逆命题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1)对应线段的长度即是平移的距离;(2)根据EC的长和△CEG的面积求EG;(3)平移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详解:(1)因为点B,E是对应点,且BE=2,所以△ABC平行的距离是2,则①错误;②根据题意得,13.5×2=(8-2)EG,解得EG=4.5,则②正确;③因为A,D是对应点,C,F是对应点,所以AD∥CF,则③正确;④平行四边形ADFC的面积为AB·CF=AB·BE=6×2=12,则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有:①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平移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中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4.C解析:C【分析】由a与b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3的度数,再利用平角定义及∠4为直角,即可确定出所求角的度数.【详解】【解答】解:∵a∥b,∴∠3=∠1=60°,∵∠4=90°,∠3+∠4+∠2=180°,∴∠2=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角的度数,利用直角转化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在一条直线上,3个角共顶点,且有一个角为直角,则另两个角的和为90°.5.B解析:B【分析】过A 作AM ⊥直线b 于M ,过D 作DN ⊥直线c 于N ,求出∠AMD =∠DNC =90°,AD =DC ,∠1=∠3,根据AAS 推出△AMD ≌△CND ,根据全等得出AM =CN ,求出AM =CN =4,DN =8,在Rt △DNC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C 2即可.【详解】解:如图:过A 作AM ⊥直线b 于M ,过D 作DN ⊥直线c 于N ,则∠AMD =∠DNC =90°,∵直线b ∥直线c ,DN ⊥直线c ,∴∠2+∠3=90°,∵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DC ,∠1+∠2=90°,∴∠1=∠3,在△AMD 和△CND 中1390AMD CND AD CD ⎧∠=∠⎪∠=∠=︒⎨⎪=⎩, ∴△AMD ≌△CND (AAS ),∴AM =CN ,∵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3,b 与c 之间的距离是6,∴AM =CN =3,DN =6,在Rt △DNC 中,由勾股定理得:DC 2=DN 2+CN 2=32+62=45,即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45,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已知BE和DF分别平分∠ABF和∠CDE,根据角平分线分定义可得∠ABE=12∠ABF,∠CDF=12∠CDE;过点E作EM//AB,点F作FN//AB,即可得////AB CD EM//FN,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E=∠BEM,∠MED=∠EDC,∠ABF=∠BFN,∠CDF=∠DFN,由此可得∠BED=∠BEM+∠DEM=∠ABE+∠CDE=12∠ABF+∠CDE,∠BFD=∠BFN+∠DFN=∠ABF+∠CDF=∠ABF +12∠CDE,又因2∠BED-∠BFD=48°,即可得2(12∠ABF+∠CDE)-(∠ABF +12∠CDE)=48°,由此即可求得∠CDE=32°.【详解】∵BE和DF分别平分∠ABF和∠CDE,∴∠ABE=12∠ABF,∠CDF=12∠CDE,过点E作EM//AB,点F作FN//AB,∵//AB CD,∴////AB CD EM//FN,∴∠ABE=∠BEM,∠MED=∠EDC,∠ABF=∠BFN,∠CDF=∠DFN,∴∠BED=∠BEM+∠DEM=∠ABE+∠CDE=12∠ABF+∠CDE,∠BFD=∠BFN+∠DFN=∠ABF+∠CDF=∠ABF +12∠CDE,∵2∠BED-∠BFD=48°,∴2(12∠ABF+∠CDE)-(∠ABF +12∠CDE)=48°,∴∠CDE=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确定有关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B解析: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垂径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详解】①斜边中线和一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假命题,比如等腰梯形;③在圆中,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是假命题(此弦非直径);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垂径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8.B解析:B【分析】由水面和杯底互相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3的度数,由水中的两条折射光线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2的度数.【详解】如图,∵水面和杯底互相平行,∴∠1+∠3=180°,∴∠3=180°﹣∠1=180°﹣122°=58°.∵水中的两条折射光线平行,∴∠2=∠3=5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牢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命题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部分,结论是由条件得出的推论.【详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是“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直线垂直的定义进行判断.10.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详解】∵△ABC经平移得到△EFB∴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E、F、B,②正确∴BE是AC的对应线段,①正确∴AC∥EB,③正确平移距离为对应点连线的长度,即BF的长度,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特点,注意,在平移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对应点,仅对应点的连线之间才有平行、相等的一些关系.二、填空题11.【解析】试题分析: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又∵直线l1∥l2∥l3,∠1=25°,∴∠1=∠3=25°.∴∠4=60°-25°=35°,∴∠2=∠4=35解析:035【解析】试题分析: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又∵直线l1∥l2∥l3,∠1=25°,∴∠1=∠3=25°.∴∠4=60°-25°=35°,∴∠2=∠4=35°.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2.75【分析】直接利用邻补角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1+∠3=180°,∵m∥n,∴∠2=∠3,∴∠1+∠2=180°,∴3x+24+5x+20=180解析:75【分析】直接利用邻补角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1+∠3=180°,∵m∥n,∴∠2=∠3,∴∠1+∠2=180°,∴3x+24+5x+20=180,解得:x=17,则∠1=(3x+24)°=75°.故答案为7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1+∠2=180°是解题关键.13.68°【分析】如图,延长DC交BG于M.由题意可以假设∠DCF=∠GCF=x,∠CGE=∠MGE=y.构建方程组证明∠GMC=2∠E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延长DC交BG于M.由题意解析:68°【分析】如图,延长DC交BG于M.由题意可以假设∠DCF=∠GCF=x,∠CGE=∠MGE=y.构建方程组证明∠GMC=2∠E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延长DC交BG于M.由题意可以假设∠DCF=∠GCF=x,∠CGE=∠MGE=y.则有22x y GMCx y E=+∠⎧⎨=+∠⎩①②,①-2×②得:∠GMC=2∠E,∵∠E=34°,∴∠GMC=68°,∵AB∥CD,∴∠GMC=∠B=68°,故答案为:68°.【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图形,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能力题.14.24【解析】【分析】根据三线八角的特点,对四条直线产生的6个交点,两两一组进行分类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观测点A和点B,同旁内角有2对;A和C有2对;A和D,没有同旁内角;A和解析:24【解析】【分析】根据三线八角的特点,对四条直线产生的6个交点,两两一组进行分类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观测点A和点B,同旁内角有2对;A和C有2对;A和D,没有同旁内角;A和E有2对;A和F有2对.B和C有2对;B和D有2对;B和E有2对;B和F没有同旁内角.C和D有2对,C和E没有同旁内角,C和F有2对.D和E有2对;D和F有2对.E和F有2对.共有2×12=24对.故答案是:24.【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三线八角中的同旁内角,正确理解同旁内角和准确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5.(1)4,2,2;(2)12,6,6;(3)2n(n-1),n(n-1),n(n-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位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内错角是两个角都解析:(1)4,2,2;(2)12,6,6;(3)2n(n-1),n(n-1),n(n-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位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内错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两侧,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中间的位置的角,根据同旁内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中间的位置的角,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 2对,同旁内角有 2对.(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 12对,内错角有 6对,同旁内角有 6对.(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2n(n-1)对,内错角有 n(n-1)对,同旁内角有n(n-1)对,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16.50°【解析】解:如图,设∠DAB=∠BAC=x,即∠1=∠2=x.∵EF∥GH,∴∠2=∠3.在△ABC 内,∠4=180°﹣∠ACB﹣∠1﹣∠3=180°﹣∠ACB﹣2x=80°﹣2x.∵直线解析:50°【解析】解:如图,设∠DAB=∠BAC=x,即∠1=∠2=x.∵EF∥GH,∴∠2=∠3.在△ABC内,∠4=180°﹣∠ACB﹣∠1﹣∠3=180°﹣∠ACB﹣2x=80°﹣2x.∵直线BD平分∠FBC,∴∠5=12(180°﹣∠4)=12(180°﹣80°+2x)=50°+x,∴∠DBA=180°﹣∠3﹣∠4﹣∠5=180°﹣x﹣(80°﹣2x)﹣(50°+x)=180°﹣x﹣80°+2x﹣50°﹣x=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45°,60°,105°,13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当AC∥DE时,∠BAD=∠DAE=45°;当BC∥AD时,∠DAE=∠解析:45°,60°,105°,13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当AC∥DE时,∠BAD=∠DAE=45°;当BC∥AD时,∠DAE=∠B=60°;当BC∥AE时,∵∠EAB=∠B=60°,∴∠BAD=∠DAE+∠EAB=45°+60°=105°;当AB∥DE时,∵∠E=∠EAB=90°,∴∠BAD=∠DAE+∠EAB=45°+90°=135°.故答案为45°,60°,105°,13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要证明两直线平行,需使其所构成的同位角、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是否互补).18.30°【分析】先利用补角的定义求出∠EOC=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详解】解:∵∠EOD=120°,∴∠EOC=60°(邻补角定义).∵OA平分∠EOC,∴∠AOC=∠EOC=解析:30°【分析】先利用补角的定义求出∠EOC=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详解】解:∵∠EOD=120°,∴∠EOC=60°(邻补角定义).∵OA平分∠EOC,∴∠AOC=12∠EOC=30°(角平分线定义),∴∠BOD=30°(对顶角相等).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由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补角的性质,易求该角的度数.19.60或120【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见解析),再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1)如图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解析:60或120【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见解析),再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PC OB PD OA,(1)如图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OBPDB60CP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PDB60PC OB PD OA,(2)如图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OBPDB6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P D180120C P B∠的度数为60︒或120︒,综上,CPD故答案为:60或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依据题意,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20.8【分析】理解已知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跳格总共有6格,第一次只能跳1格,后面的可以跳2格或者1格,当全部都是1格,或者部分1格部分2格,整理出所有的情况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当全部都只跳1解析:8【分析】理解已知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跳格总共有6格,第一次只能跳1格,后面的可以跳2格或者1格,当全部都是1格,或者部分1格部分2格,整理出所有的情况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当全部都只跳1格时,1种方法;当有1次跳2格,其他全部1格,有4种方法;当有2次跳2格时,其他全部1格,有3种方法;不存在3次或者更多跳2格的情况综上共有1+4+3=8种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式,实际上我们解题时抓住实际问题的本质,写出满足条件的数列,利用数列的递推式写出结果.三、解答题21.(1)65°;(2)11 18022αβ︒-+【分析】(1)如图1,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根据∠ABC=60°,∠ADC=70°,参考彤彤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BED的度数;(2)如图2,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ABC=α,∠ADC=β,参考彤彤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出∠BED的度数.【详解】(1)如图1,过点E作EF∥AB,有∠BEF=∠EBA.∵AB∥CD,∴EF∥CD.∴∠FED=∠EDC.∴∠BEF+∠FED=∠EBA+∠EDC.即∠BED=∠EBA+∠EDC,∵BE平分∠ABC,DE平分∠ADC,∴∠EBA=12∠ABC=30°,∠EDC=12∠ADC=35°,∴∠BED=∠EBA+∠EDC=65°.答:∠BED的度数为65°;(2)如图2,过点E作EF∥AB,有∠BEF +∠EBA =180°.∴∠BEF =180°﹣∠EBA ,∵AB ∥CD ,∴EF ∥CD ,∴∠FED =∠EDC .∴∠BEF +∠FED =180°﹣∠EBA +∠EDC .即∠BED =180°﹣∠EBA +∠ED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EBA =12∠ABC =12α,∠EDC =12∠ADC =12β, ∴∠BED =180°﹣∠EBA +∠EDC =180°﹣12α +12β. 答:∠BED 的度数为180°﹣12α +12β.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22.(1)35︒;(2)123∠+∠=∠,理由见解析;(3)46︒;(4)当P 点在A 的上方时,321∠=∠-∠,当P 点在B 的下方时,312∠=∠-∠.【分析】(1)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2)由题意过点P 作//PM AC ,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证明即可;(3)根据题意过A 点作//AF BD ,则////A BD CE ,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4)根据题意分当P 点在A 的上方与当P 点在B 的下方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即可.【详解】解:()1∵12l l //,∴∠1+∠PCD+∠PDC+∠2=180°,在△PCD 中,∠3+∠PCD+∠PDC=180°,∴∠3=∠1+∠2,则有∠2=∠3-∠1=35︒,故答案为:35︒;()2123∠+∠=∠理由如下:过点P 作//PM AC//AC BD////AC PM BD ∴12CPM DPM ∴∠=∠∠=∠,12CPM DPM CPD ∴∠+∠=∠+∠=∠()3过A 点作//AF BD ,则////A BD CE ,则BAC DBA ACE ∠∠+∠=,故答案为:46︒;()4当P 点在A 的上方时,如图 2,∴∠1=∠FPC .∵14//l l ,∴2//PF l ,∴∠2=∠FPD∵∠CPD=∠FPD-∠FPC∴∠CPD=∠2-∠1,即321∠=∠-∠.当P 点在B 的下方时,如图 3,∴∠2=∠GPD∵12l l //,∴1//PG l ,∴∠1=∠CPG∵∠CPD=∠CPG-∠GPD∴∠CPD=∠1-∠2,即31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1)①∠BED=60º;②∠BED=12∠ABC+12∠ADC;(2)∠BED=180º-1 2∠ABC+12∠ADC,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过点E作EF∥AB,然后说明AB∥CD∥EF,再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即可解答;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确定它们的关系.(2)过点E作EF∥AB,再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和差即可确定它们的关系.【详解】(1)①如图1,过点E作EF∥AB.∵AB∥CD∴AB∥CD∥EF∴∠ABE=∠BEF,∠EDC=∠DEF.∵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50º,∠ADC=70º∴∠ABE=12∠ABC=150252⨯=°°,∠EDC=12∠ADC=170352⨯︒=︒, ∴∠BEF=25º,∠DEF=35º,∴∠BED=∠BEF+∠DEF=25º+35º=60º;②∵AB ∥CD∴AB ∥CD ∥EF∴∠ABE=∠BEF=12∠ABC ,∠EDC=∠DEF=12∠ADC ;. ∴∠BED=∠BEF +∠DEF =12∠ABC+12∠ADC ∴∠BED=12∠ABC+12∠ADC (2)如图2,过点E 作EF ∥AB .∵AB ∥CD∴AB ∥CD ∥EF∴∠EDC=∠DEF ,∵∠ABE+∠BEF=180º,∴∠BEF=180º-∠ABE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ABE=12∠ABC ,∠DEF=12∠ADC , ∴∠BED=∠BEF+∠DEF=180º-12∠ABC+12∠AD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并灵活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1)360∠=︒;(2)①EPF PEB PFD ∠=∠+∠,证明见解析;②360EPF PEB PFD ︒∠+∠+∠=,证明见解析;③EPF PEB PFD ∠=∠-∠或EPF PFD PEB ∠+∠=∠.【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求∠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3;(2)①过点P 作MN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EPM =∠PEB ,且有MN ∥CD ,所以∠MPF =∠PFD ,然后利用等式性质易得∠EPF =∠PEB +∠PFD .②③的解题方法与①一样,分别过点P 作MN ∥AB ,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三个角之间的关系.【详解】(1)解:∵12∠=∠,160∠=︒,∴260∠=︒;∵AB CD ∥,∴3160∠=∠=︒ .(2)①EPF PEB PFD ∠=∠+∠.过点P 作MN AB ,则EPM PEB ∠=∠.∵AB CD ∥,MN AB , ∴MN CD ∥,∴MPF PFD ∠=∠,∴EPM MPF PEB PFD ∠+∠=∠+∠,即EPF PEB PFD ∠=∠+∠.②360EPF PEB PFD ︒∠+∠+∠=,过点P 作MN AB ,则180PEB EPN ∠+∠=︒,∵AB CD ∥,MN AB , ∴MN CD ∥,∴180NPF PFD ∠+∠=︒,∴360PEB EPN NPF PFD ∠+∠+∠+∠=︒.即360EPF PEB PFD ︒∠+∠+∠=.③EPF PEB PFD ∠=∠-∠或EPF PFD PEB ∠+∠=∠.写对一种即可.理由:如图4,过点P 作PM ∥AB ,∵AB ∥CD ,MP ∥AB ,∴MP∥CD,∴∠PEB=∠MPE,∠PFD=∠MPF,∵∠EPF+∠FPM=∠MPE,∴∠EPF+∠PFD=∠PE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和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图形作出辅助线构造出三线八角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1)108°;(2)∠APC=α+β,理由见解析;(3)∠APC=β-α.【分析】(1)过P作PE∥AB,先推出PE∥AB∥CD,再通过平行线性质可求出∠APC;(2)过P作PE∥AB交AC于E,先推出AB∥PE∥DC,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β=∠CPE,即可得出答案;(3)过点P作PE∥AB交OA于点E,同(2)中方法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β=∠CPE,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过点P作PE∥AB,∵AB∥CD,∴PE∥AB∥CD,∴∠A+∠APE=180°,∠C+∠CPE=180°,∵∠PAB=128°,∠PCD=124°,∴∠APE=52°,∠CPE=56°,∴∠APC=∠APE+∠CPE=108°;(2)∠APC=α+β.理由如下:如图2,过P作PE∥AB交AC于E,∵AB∥CD,∴AB∥PE∥CD,∴α=∠APE,β=∠CPE,∴∠APC=∠APE+∠CPE=α+β;(3)∠APC=β-α.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交OA于点E,同(2)可得,α=∠APE ,β=∠CPE ,∴∠APC=∠CPE-∠APE=β-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公理,解题的关键是过拐点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6.(1)180BCD ACE ∠+∠=︒,理由详见解析;(2)135°;(3)BCD ∠等于150︒或30时,//CE AB .【分析】(1)依据∠BCD=∠ACB+∠ACD=90°+∠ACD ,即可得到∠BCD+∠ACE 的度数;(2)设∠ACE=α,则∠BCD=3α,依据∠BCD+∠ACE=180°,即可得到∠BCD 的度数; (3)分两种情况讨论,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当∠BCD 等于150°或30°时,CE//4B.【详解】解:(1)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BCD ACE ACD ACE ∠+∠=︒+∠+∠9090180=︒+︒=︒;(2)如图①,设ACE α∠=,则3BCD α∠=,由(1)可得180BCD ACE ∠+∠=︒,∴3180αα+=︒,∴45α=,∴3135BCD α∠==︒;(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当//AB CE 时,180120BCE B ∠=︒-∠=︒, 又90DCE ∠=︒,∴36012090150BCD ∠=︒-︒-︒=︒;②如图2所示,当//AB CE 时,60BCE B ∠=∠=︒, 又90DCE ∠=︒,∴906030BCD ∠=︒-︒=︒.综上所述,BCD ∠等于150︒或30时,//CE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定理并且能够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小结与复习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小结与复习

知识回顾
4. 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
角的 名称
位置特征
基本 结构 图形 特征
相同点
共同特征
同位 截线:同侧 1 角 被截线:同旁 2
同旁 截线:同侧 内角 被截线:之间
内错 截线:两侧 角 被截线:之间
12
F 都在截 线同侧 都没有公
U 都在 共顶点
被截线 Z 之间
知识回顾
5.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第4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华东师大版
知识梳理
两条 直线 相交
相 交 线
邻补角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基本事实: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 垂 线 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 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两条直线被第 三条直线所截
∴ ∠DOG=∠DOF-∠FOG=90°-35°=55°.
能力提升
2.如图,AD 为三角形 ABC 的高,能表示点到直线
(线段)的距离的线段B有( A )到 BC 的距离 A
A. 2条
B. 3条
C. 4条
D. 5条
B
B 到 AD 的距离
DC
C 到 AD 的距离
能力提升
3. 如图,直线 AB,CD 被两条直线所截,若∠1=64°,
2. 如图,已知∠DAC=∠ACB,∠D+∠DFE=180°,
求证:EF//BC.
DF C
证明:∵∠DAC= ∠ACB (已知),
∴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D+∠DFE=180°(已知),

相交线和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

相交线和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

15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梳理汇总一、知识结构图 余角 余角补角补角角 两线相交 对顶角同位角 三线八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尺规作图二、基本知识提炼整理 (一)余角与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1)01290(180),1390(180),∠+∠=∠+∠=则23∠=∠(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相交线与平行线(2)00001290(180),3490(180),∠+∠=∠+∠=且14,∠=∠则23∠=∠(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对顶角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知识整理知识梳理1.两个⾓有⼀条公共边,它们的另⼀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互为___________.2.两个⾓有⼀个公共顶点,并且⼀个⾓的两边分别是另⼀个⾓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互为___________.对顶⾓的性质:___________.3.垂直是相交的⼀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条直线叫做另⼀条直线的_____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____。

4.在同⼀平⾯内,过⼀点有且只有___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_最短,简单说成:___________。

6.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

7.如图,∠1和∠4,这两个⾓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上⽅),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4,这两个⾓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3也都在直线AB,CD之间,但它们在直线EF的同⼀旁,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8.在同⼀平⾯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a与b)互相_______,记作_______.9.平⾏线的基本事实(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_______直线与这条直线平⾏.10.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_.11.平⾏线的判定⽅法:(1)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2)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3)_______互补,两直线平⾏。

12.平⾏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同位⾓_______;(2)两直线平⾏,内错⾓_______;(3)两直线平⾏,同旁内⾓_______.13.判断⼀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_______.14.在很多情况下,⼀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_______.15.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_______.知识反馈★知识点1;邻补⾓与对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为180°的⾓为邻补⾓B和为180°的两个⾓为邻补⾓C,有公共顶点,和为90°的⾓为邻补⾓D.有公共顶点和⼀条公共边,它们的另⼀边互为反向廷长线的两个⾓为邻补⾓2.如图,∠1和∠2是对顶⾓的是(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3x+10°),∠BOC=(2x-10°),求∠AOD的度数.★知识点2:垂线与垂线段4.过直线AB外⼀点P画直线AB的垂线,则( )A.能画⽆数条B只能画2条 C.只能画1条 D.不能画成5.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数,错误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在体育测试中,裁判员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在直线l上的A、B、C三点中,点________到沙坑中脚印点P的距离为该同学的成绩.7.如图,在三⾓形ABC中,∠BCA=90°,CD⊥AB,垂⾜为点D.线段AB,BC,CD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知识点3:同位⾓、内错⾓、同旁内⾓8.如图,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和∠3是同位⾓B.∠3和∠4是同旁内⾓C,∠1和∠2是内错⾓ D.∠1和∠3是同旁内⾓9.如图所⽰,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与∠4是_________,∠2与∠4是_________,∠1与∠2是_________,∠3与∠4是_________.★知识点4:平⾏线的定义及画法10.下列⽣活中的线是平⾏线的有( )①铁路上并排的两条铁轨;②上体育课时,双杠的两个横杠;③滑雪时两只雪撬滑动轨迹;④操场上的升旗杆与教室屋梁。

专题2.5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六类必考压轴题(原卷版)

专题2.5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六类必考压轴题(原卷版)

专题2.5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六类必考压轴题【北师大版】1.(2022秋·辽宁大连·七年级校考期末)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CD于点O,作射线OE,且OC在∠AOE 的内部.(1)当点E,F在直线AB的同侧;①如图1,若∠BOD=15°,∠BOE=120°,求∠EOF的度数;②如图2,若OF平分∠BOE,请判断OC是否平分∠AOE,并说明理由;(2)若∠AOF=2∠COE,请直接写出∠BOE与∠AOC之间的数量关系.2.(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直线CD,EF相交于点O,射线OA在∠COF的内部,∠DOF=13∠AO D.(1)如图1,若∠AOC=120°,求∠EOC的度数;(2)如图2,若∠AOC=α(60°<α<180°),将射线OA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到OB,①求∠EOB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②观察①中的结果,直接写出∠AOC,∠EOB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 ,0°<∠AOC <120°,将射线OA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OB,请直接写出∠AOC,∠EOB之间的数量关系.3.(2022秋·湖南株洲·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E,使∠BOE=40°,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O处,一边OC在射线OA上,另一边OD在直线AB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1)如图2,当OC旋转到OE的反向延长线上时,∠AOC=______;(2)如图3,当OD平分∠AOE时,求∠BOC的度数;(3)若OC在直线AB上方,∠BOC=α,请直接用含a的式子表示∠DOE.4.(2022秋·重庆潼南·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在直线AB的上方作射线OC,使∠BOC=30°,将一个直角三角板DOE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且直角三角板DOE始终保持在直线AB的上方.(1)如图1,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在射线OA上,则∠COE的度数=______;(2)如图2,若直角三角板∠DOE的边OE在∠BOC的内部.当OE平分∠BOC时,试判断OD平分∠AOC吗?并说明理由.(3)若∠AOD=4∠COE,求∠BOE的度数.5.(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1所示的方式放置在直线l上,已知AB=160,BC=80,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的路线运动;同时,三角板ADE(含45°)绕点A顺时针旋转,速度为每秒3°,当点P运动至点C时,全部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图2是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的图形.(1)当点P到达点B时,△ADE转动了 °.(2)当0<t<60时,若∠FAE与∠B互为余角,则t= .(3)在运动过程中,当t= 时,使得AE、AD、AB三条射线中,其中一条是另外两条射线夹角(小于180°)的角平分线.(4)当△ACP的面积大于△ABC面积的一半,且△ADE的边所在直线与直线AB的夹角为90度时,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取值之和为 .1.已知,AB∥CD,F、G分别为直线AB、CD上的点,E为平面内任意一点,连接EF、EG.(1)如图(1),请直接写出∠AFE、∠CGE与∠FEG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过点E作EM⊥EF、EH⊥EG交直线AB上的点M、H,点N在EH上,过N作PQ∥EF,求证:∠HNQ=∠MEG.(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若∠ENQ=∠EMF,∠EGD=110°,求∠CQP的度数.2.已知直线AB∥CD,点P,Q分别在直线AB,CD上.(1)如图①,当点E在直线AB,CD之间时,连接PE,QE.探究∠PEQ与∠BPE+∠DQ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在①的条件下,PF平分∠BPE,QF平分∠DQE,交点为F.求∠PFQ与∠BPE+∠DQ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点E在直线AB,CD的下方时,连接PE,QE.PF平分∠BPE,QH平分∠CQE,QH的反向延长线交PF于点F.若∠E=40°时,求∠F的度数.3.已知:AB∥CD,E、G是AB上的点,F、H是CD上的点,∠EGH=∠EFH.(1)如图1,求证:EF∥GH;(2)如图2,EN为∠BEF的角平分线,交GH于点P,连接FN,求证:∠N=∠HPN−∠NFH;(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F作FM⊥GH于点M,作∠AGH的角平分线交CD于点Q,若FN平分∠DFM,且∠GQH比∠N的1多3°,求∠AEF的度数.34.已知:直线AB∥CD,点M、N分别在直线AB、直线CD上,点E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1,请写出∠AME、∠E、∠EN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2)如图2,利用(1)的结论解决问题,若∠AME=30°,EF平分∠MEN,NP平分∠ENC,EQ∥NP,求∠FEQ 的度数;(3)如图3,点G为CD上一点,∠AMN=m∠EMN,∠GEK=m∠GEM,EH∥MN交AB于点H,请写出∠GEK,∠BMN,∠GEH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m的式子表示),并给出证明.5.已知:直线AB∥CD,点M,N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P是平面内一个动点,且满足∠MPN=90°.过点N作射线NQ,使得∠PNQ=∠PNC.(1)如图1所示,当射线NQ与NM重合,∠QND=50°时,则∠AMP= ;(2)如图2所示,当射线NQ与NM不重合,∠QND=α°时,求∠AMP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请直接写出∠QND与∠AMP之间的数量关系.6.如图,AB∥CD,点P为AB上方一点,E在直线AB上.(1)如图1,求证:∠P=∠PEB-∠C;(2)如图2,点F为直线CD上一点,∠PEB、∠CFP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交于点Q,求∠P与∠Q的数量关系;(3)如图3,N为AB、CD之间一点,且在∠CPE内部,∠EPN=n∠CPN、∠DCN=n∠PCN,当2∠CNP-∠PEA=180°恒成立时,n= .7.如图:(1)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D在PQ上,点E在两平行线之间,求证:∠BED=∠PDE+∠MBE;(2)如图2,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 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10°.①若∠ADQ=130°,求∠BED的度数;②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所示.若∠ADQ=n°,则∠BED 的度数是度(用关于n的代数式表示).1.先阅读再解答:(1)如图1,AB∥CD,试说明:∠B+∠D=∠BED;(2)已知:如图2,AB∥CD,求证:∠B+∠BED=360°;(3)已知:如图3,AB∥CD,∠ABF=∠DCE.求证:∠BFE=∠FEC.2.综合与实践(1)问题情境:图1中,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按小明的思路,易求得∠APC的度数为______;(直接写出答案)(2)问题迁移:图2中,直线AB∥CD,P为平面内一点,连接PA、PD.若∠A=50°,∠D=150°,试求∠APD 的度数;(3)问题拓展:图3中,直线AB∥CD,则∠PAB、∠CDP、∠AP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3.如图1,小明和小亮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1)已知:AB∥CD,AB和CD都不经过点P,探索∠P与∠A,∠C的数量关系.小明是这样证明的:请填写理由证明:过点P作PQ∥AB∴∠APQ=∠A()∵PQ∥AB,AB∥CD.∴PQ∥CD()∴∠CPQ=∠C()∴∠APQ+∠CPQ=∠A+∠C即∠APC=∠A+∠C(2)在图2中,AB∥CD,若∠A=120°,∠C=140°,则∠APC的度数为;(3)在图3中,AB∥CD,若∠A=40°,∠C=70°,则∠APC的度数为;(4)在图4中,AB∥CD,探索∠P与∠C,∠PA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直线AB∥CE,BE—EC是一条折线段,BP平分∠ABE.(1)如图1,若BP∥CE,求证:∠BEC+∠DCE=180°;(2)CQ平分∠DCE,直线BP,CQ交于点F.①如图2,写出∠BEC和∠BF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当点E在直线AB,CD之间时,若∠BEC=40°,直接写出∠BFC的大小.8.课题学习: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功能.(1)阅读理解:如图1,已知点A是BC外一点,连接AB、AC,求∠B+∠BAC+∠C的度数.阅读并补充下面推理过程.解:过点A作ED∥BC,∴∠B=,∠C,∵∠EAB+∠BAC+∠DAC=180°,∴∠B+∠BAC+∠C=180°.解题反思:从上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的功能,将∠BAC、∠B、∠C“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2)方法运用:如图2,已知AB∥ED,求∠B+∠BCD+∠D的度数;(3)深化拓展:已知AB∥CD,点C在点D的右侧,∠ADC=50°,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E在直线AB与CD之间.①如图3,点B在点A的左侧,若∠ABC=36°,求∠BED的度数.②如图4,点B在点A的右侧,且AB<CD,AD<BC.若∠ABC=n°,求∠BED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1)如图1,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P为平面内AB、CD间一点,若∠EPF=∠PEB+∠PFD,证明:AB∥CD;(2)如图2,AB∥CD,点E在直线AB上,点F、G分别在直线CD上,GP平分∠EGF,∠PEG=∠PFG,请探究∠EPF、∠PEG、∠DG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AB∥CD,∠EPF=120°,∠PEG=n∠BEG,∠PFK=n∠CFK.直线MN交FK、EG分别于点M、N,若∠FMN−∠ENM=25°,求n的值.2.已知AB∥CD,点M、N分别是AB、CD上两点,点G在AB、CD之间,连接MG、NG.(1)如图1,若GM⊥GN,求∠AMG+∠CNG的度数.(2)如图2,若点P是CD下方一点,MG平分∠BMP,ND平分∠GNP,已知∠BMG=30°,求∠MGN+∠MPN 的度数.(3)如图3,若点E是AB上方一点,连接EM、EN,且GM的延长线MF平分∠AME,NE平分∠CNG,2∠MEN+∠MGN=120°,求∠AME的度数.3.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直线EF分别交AB、CD于G、H两点,∠AGE=∠FHD.(1)如图1,求证:AB∥CD;(2)如图2,HQ、GN分别为夹在AB、CD中的两条直线,∠AGN=∠QHD,求证:GN∥QH;(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HN,M为AB上一点,连接MN,V为AB上一点,连接VN,∠GNV=36°,NP平分∠VNM交AB于点K,∠HNK=2∠GNK,VP∥MN,∠NHD=∠VNK+6°,∠QHN=2∠KVN,求∠VPN 的度数.4.问题探究:如图①,已知AB∥CD,我们发现∠E=∠B+∠D.我们怎么证明这个结论呢?张山同学:如图②,过点E作EF∥AB,把∠BED分成∠BEF与∠DEF的和,然后分别证明∠BEF=∠B,∠DEF =∠D.李思同学:如图③,过点B作BF∥DE,则∠E=∠EBF,再证明∠ABF=∠D.问题解答:(1)请按张山同学的思路,写出证明过程;(2)请按李思同学的思路,写出证明过程;问题迁移:(3)如图④,已知AB∥CD,EF平分∠AEC,FD平分∠EDC.若∠CED=3∠F,求∠F的度数.5.如图,已知AB∥CD,点E在直线AB,CD之间.(1)求证:∠AEC=∠BAE+∠ECD;(2)若AH平分∠BAE,将线段CE沿CD平移至FG.①如图2,若∠AEC=90°,HF平分∠DFG,求∠AHF的度数;②如图3,若HF平分∠CFG,请直接写出∠AHF与∠AEC的数量关系.6.已知:AB∥CD,点P、Q分别在AB、CD上,在两直线间取一点E.(1)如图1,求证:∠E=∠APE+∠CQE;(2)将线段EQ沿DC平移至FG,∠CGF的平分线和∠APE的平分线交于直线AB、CD内部一点H.①如图2,若∠E=90°,求∠H的度数;②如图3,若点I在直线AB、CD内部,且PI平分∠BPE,连接HI,若∠I−∠H=m°,∠E=n°,请直接写出m与n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1.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 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50°+60°=110°问题迁移:(1)如图3,AD∥BC,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当点P 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 =∠β,∠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 点 P 与 点A 、B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 、∠α,∠β 间的数量关系.2.已知AB ∥CD .(1)如图1,若∠ABE =120°,∠BED =135°,则∠EDK =______.(2)如图2,EF ⊥BE 于点E ,∠HBE 、∠KD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GE 平分∠DEF ,若∠P 比∠GEF 的5倍还多5°,求∠GEF 的度数.(3)如图3,在(1)的条件下,在同一平面内的点M 、N 满足:∠MBH =12∠MBE ,∠NDK =12∠NDE ,直线MB 与直线ND 交于点Q ,直接写出∠BQD 的大小______.3.如图,已知直线AB ∥射线CD ,∠CEB =100°.P 是射线E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Q ∥EC 交射线CD 于点Q ,连接CP .作∠PCF =∠PCQ ,交直线AB 于点F ,CG 平分∠ECF .(1)若点P ,F ,G 都在点E 的右侧.①求∠PCG 的度数;②若∠EGC−∠ECG =40°,求∠CPQ 的度数.(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形,使∠EGC∠EFC =32?若存在,求出∠CPQ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1,AD∥BC,∠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G,∠BCD=90°.(1)试说明:∠BAG=∠BGA;(2)如图2,点F在AG的反向延长线上,连接CF交AD于点E,若∠BAG−∠F=45°,求证:CF平分∠BCD;(3)如图3,线段AG上有点P,满足∠ABP=3∠PBG,过点C作CH∥AG.若在直线AG上取一点M,使∠PBM=∠DCH,求∠ABM∠GBM的值.1.如图,已知两条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分别交于点E,点F,EM交CD于点M,AB∥CD,且∠FEM=∠FME.(1)当∠AEF=70°时,∠FME=__________°.(2)判断EM是否平分∠AEF,并说明理由.(3)如图,点G是射线FD上一动点(不与点F重合),EH平分∠FEG交CD于点H,过点H作HN⊥EM于点N,设∠EGF=α.探究当点G在运动过程中,∠MHN−∠FEH和α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如图1,一块直尺和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直尺和直角三角板的斜边平行,我们可以抽象出如图2的数学模型:MN∥AB,∠BAC=60°,∠C=90°,MN分别交AC、BC于点E、F、∠BAC的角平分线AD交MN于点D,H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FH交AD于点K.∠BFN时,求∠AKF.(1)当∠BFH=12(2)H在线段AB上任意移动时,求∠AKF,∠HAK,∠DFH之间的关系.(3)在(1)的条件下,将△DKF绕着点F以每秒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旋转时间为t(0≤t≤36),则在旋转过程中,当△DKF的其中一边与△CEF的某一边平行时,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3.“一带一路”让中国和世界联系更紧密,“中欧铁路”为了安全起见在某段铁路两旁安置了两座可旋转探照灯.如图所示,灯A射线从AM开始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从BP开始顺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每秒2°,灯B转动的速度是每秒1°.假定主道路是平行的,即PQ∥MN,且∠BAM:∠BAN=2:1.(1)填空:∠BAN=______°;(2)若灯B射线先转动30秒,灯A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射线到达BQ之前,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若两灯同时开始转动,两灯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且∠ACB=120°,则在灯B射线到达BQ之前,转动的时间为______秒.4.长江汛期即将来临,为了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如图1),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MN,连结AB,且∠ABN=45°.灯A射线自AQ顺时针旋转至AP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BM顺时针旋转至BN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1度/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3度/秒.(1)若两灯同时转动,在灯B射线第一次转到BN之前,两灯射出的光线交于点C.①如图1,当两灯光线同时转动50秒时,求∠ABC的度数.②如图2,过C作CD⊥BC交PQ于点D,则在转动过程中,求∠ABC与∠ACD的比值,并说明理由.(2)若灯A射线先转动30秒,灯B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A射线第一次转到AP之前,B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线互相平行?。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

一、本章共分4大节共14个课时;(2.16~3.7第1、4周)章节内容课时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45.1 相交线3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35.3 平行线的性质 45.4 平移2单元小结2二、本章有四个数学基本事实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本章共有19个概念1.对顶角2.邻补角3.垂直4.垂线5.垂足6.垂线段7.点到直线的距离8.同位角9.内错角10.同旁内角11.平行12.数学基本事实13.平行公理14.命题15.真命题16.假命题17.定理18.证明19.平移四、转化的数学思想遇到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P14五、平移1.找规律2.转化求面积3.作图(2009年安徽中考)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 cm ,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cm ,其一个内角为60°.(1)若d =26,则该纹饰要231个菱形图案,求纹饰的长度L ;【解】(2)当d =20时,若保持(1)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解】第19题图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顶点边的关系大小关系对顶角∠1与∠2有公共顶点∠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即∠1=∠2邻补角∠3与∠4有公共顶点∠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1243AB C DO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5.2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 b a .b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PA BOab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b a ,l ①∠1与∠5在截线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的上方,l b a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l b a ,内且交错) ③∠5与∠4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l b a ,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F ”型;内错角是“Z ”型;同旁内角是“U ”型.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 ;⑷∠2与∠6;⑸∠5与∠8. 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abl1234567816B A D 2345789FEC A BF 21ABC17ABCD26ADBF1AF58C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解答:⑴由∠2=∠B 可判定AB ∥DE ,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BC DEF 1234⑵由∠1=∠D 可判定AC ∥DF ,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⑶由∠ACF +∠F =180°可判定AC ∥DF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 ∥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 ∥CD ,EF ⊥AB 于E ,EF ⊥CD 于F ,则称线段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 间的距离.注意:直线AB ∥CD ,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G ,过点G 作CD 的垂线段GH ,则垂线段GH 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3、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A BC DEF 1234A EGBC FHDn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典型例题:已知∠1=∠B ,求证:∠2=∠C 证明:∵∠1=∠B (已知) ∴DE ∥BC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注意,在了DE ∥BC ,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 ∥BC ,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题:如图,AB ∥DF ,DE ∥BC ,∠1=65° 求∠2、∠3的度数解答:∵DE ∥BC (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DF (已知) ∴AB∥DF (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5.4平移1、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典型例题:如图,△ABC 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 ,那么:⑴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 ;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⑸线段B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⑹∠A 的对应角是______. ⑺____的对应角是∠F.AD FBE C123解答: ⑴D;⑵E;⑶C;⑷DE;⑸EF;⑹∠D;⑺∠ACB.思维方式: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复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复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BC
∴∠EDC=∠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A(已知),
等量代换
∠A
∴∠EDC=______(__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C//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ABC=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5+∠2+∠3=180°
例5.如图,E在直线DF上,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D,则
∠A=∠F,为什么?
解:∠AGB=∠DGF (对顶角相等)
∠AGB=∠EHF (已知)
∴∠DGF=∠EHF (等量代换)
∵B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AB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D (已知)
过程叫做证明.
四、平移
1. 平移的定义:“三要素”
一个图形、一个方向、一个距离.
2. 平移的性质:“四特征”
•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
•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对应角相等.
四、平移
3.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
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利用平移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在具体作

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

角的计算
与角的边有关:
1.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20°,
那么这两个角是( C )
A.50°、130°
B.都是10°
C.50°、130°或10°、10°
D.以上都不对
2.已知在同一个平面内,一个角的度数是70°,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它
的两边垂直,则另一个角的度数是__7_0_°___或__1_1_0.°
的个数是(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如果 AB ∥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C)
A.∠α+∠β+∠γ=180° B.∠α-∠β+∠γ=180° C.∠α+∠β-∠γ=180° D.∠α-∠β-∠γ=180°
3.如图,AB∥EF,∠D=90°,则αβ,γ的大小关系是(D)
地毯,则这块红地毯至少需要(B )
A.23平方米 B.90平方米 C.130平方米 D.120平方米
5.在一块长a米,宽102米的草坪上修筑宽2米的小
路(如图),则种草地面的面积是 _100_a___2_ ㎡.
6.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
到直线b,则∠2-∠3( C)
A.70° B.180° C.110° D.80°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C )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6.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 ∠BAC=∠DCA; ② ∠DAC=∠BCA;③ ∠ABD=∠CDB;④
∠ADB=∠CBD,其中能使 AD∥BC的条件是(C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华东师大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精选]

华东师大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精选]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及垂线的概念及性质,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3. 了解平移的概念及性质.【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交线1.对顶角、邻补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对顶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邻补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对顶角有一个.2.垂线及性质、距离(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1所示,符号语言记作: AB ⊥CD,垂足为O.要点诠释:要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只需看它们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是否有一个角是直角,两条线段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2)垂线的性质: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2:PO⊥AB,点P 到直线AB的距离是垂线段PO的长.要点诠释: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要点二、平行线1.平行线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如图3,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间的距离.要点诠释:(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2)初中阶级学习了三种距离,分别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这三种距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区别是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与之平行的另一直线的距离.(3)如何理解“垂线段”与“距离”的关系:垂线段是一个图形,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它们之间不能等同.要点三、图形的平移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2.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要点诠释:平移的性质:(1)平移后,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2)平移后,对应角相等;(3)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4)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是一对全等图形.【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交线1.(2015•凉山州一模)我们知道两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2对,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6对,四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12对,…(1)10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对.(2)n(n≥2)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对.【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①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2对对顶角;如图②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6对对顶角;如图③四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12对对顶角;…;按这样的规律,10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对顶角共有:=90,故答案为:90;(2)由(1)得:n(n≥2)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n(n﹣1).故答案为:n(n﹣1).【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以及图形变化规律,本题是一个探索规律型的题目,解决时注意观察每对数之间的关系.这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2.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COE=40°,求∠BOD的度数. 【答案与解析】解: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如图1,直线AB,CD相交后,∠BOD是锐角,∵OE⊥AB, ∴∠AOE=90°,即∠AOC+∠COE=90°.∵∠COE=40°, ∴∠AOC=50°.∵∠BOD=∠AOC ∴∠BOD=50°第二种:如图2,直线AB、CD相交后,∠BOD是钝角,∵OE⊥AB, ∴∠AOE=90°.∵∠COE=40°,∴∠AOC=90°+40°=130°,∴∠BOD=∠AOC=130°.【总计升华】本题属于无图题,首先应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画图时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BOD是锐角,第二种情况是∠BOD是钝角.此外关于两条直线相交,应想到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举一反三:【变式】(2015•河北模拟)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CO⊥DO于点O,若∠1=145°,则∠3的度数为()A.35°B.45°C.55°D.65°【答案】C.解:∵∠1=145°,∴∠2=180°﹣145°=35°,∵CO⊥DO,∴∠COD=90°,∴∠3=90°﹣∠2=90°﹣35°=55°.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如图所示,AB∥CD,∠1=∠B,∠2=∠D,试说明BE⊥DE.【思路点拨】这是初学几何时较为复杂的题目,通常是过“拐点”(拐角处的顶点)作平行线为辅助线,把一个大角分成两个角,分别与两个已知角建立起了联系.【答案与解析】解:过E点作EF∥AB,因为AB∥CD(已知),所以EF∥CD.所以∠4=∠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D=∠2(已知),所以∠4=∠2(等量代换).同理,由EF∥AB,∠1=∠B,可得∠3=∠1.因为∠1+∠2+∠3+∠4=180°(平角定义),所以∠1+∠2=∠3+∠4=90°,即∠BED=90°.故BE⊥DE.【总结升华】解此题的关键是如何构造平行关系,即过哪一点作哪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逐步达到熟练解题的目的.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直线AB∥CD,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间时,有∠BED=∠ABE+∠CDE成立;而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外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A.∠BED=∠ABE+∠CDE或∠BED=∠ABE-∠CDEB.∠BED=∠ABE-∠CDEC.∠BED=∠CDE-∠ABE或∠BED=∠ABE-∠CDED.∠BED=∠CDE-∠ABE【答案】C (提示:过点E作EF∥AB)【变式2】如图,两直线AB、CD平行,则∠1+∠2+∠3+∠4+∠5+∠6=.【答案】900°4.如图,已知CD∥EF,∠1+∠2=∠ABC,求证:AB∥GF.【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过点C做CK∥FG,并延长GF、CD交于点H,∵ CD∥EF (已知),∴∠CHG=∠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 CK∥FG,∴∠CHG+∠2+∠BCK=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BCK=180°(等量代换).∵∠1+∠2=∠ABC(已知),∴∠ABC+∠BCK=180°(等量代换).∴ CK∥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B∥GF(平行的传递性).【总结升华】反复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见到角相等或互补,就应该想到判断直线是否平行,见到直线平行就应联想到角相等或互补.类型三、图形的平移5.(吉林)如图所示,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局部进行图①~④的变换,组成图⑤,则图⑤的面积是()A.18 B.16 C.12 D.8【思路点拨】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图形平移后面积不变,则⑤面积可求.【答案】B【解析】图①到图②是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由下方平移到上方.图③到图④是将右边的小长方形平移到左侧,所以图④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图⑤是由4个图④组成的,所以图⑤的面积是4×4=16.【总结升华】平移是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平移的性质是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类型四、实际应用6.手工制作课上,老师先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那样,若折痕与一条边BC的夹角∠EFB=30°,你能说出∠EGF的度数吗?【思路点拨】长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AD∥BC,可得∠DEF=∠EFG=30°,又因为折后重合部分相等,所以∠GEF=∠DEF=30°,所以∠DEG=2∠DEF=60°,又因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EGF=180°-∠DEG,问题可解.【答案与解析】解:因为AD∥BC(已知),所以∠DEF=∠EFG=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GEF=∠DEF=30°(对折后重合部分相等),所以∠DEG=2∠DEF=60°.所以∠EGF=180°-∠DEG=180°-60°=12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总结升华】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平行线的性质.举一反三:【变式】(山东滨州)如图,把—个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个角.为了得到一个正方形,剪刀与折痕所成的角的度数应为().A.60° B.30° C.45° D.90°【答案】C。

冀教版七年级下《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下《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shùxué)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过关(guò〃guān)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xiàliè)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有( )个.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xiàliè)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的距离(jùlí)是两点间的线段B.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也垂直D.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C.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D.若两个角的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4.∠1和∠2是直线AB和CD被直线EF所截得到的同位角,那么∠1和∠2的大小关系是().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6.一个(yīɡè)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fāngxiàng)走到B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fāngxiàng)走到C点,那么∠ABC等于(děngyú)(). A.75° B.105° C.45° D.135°7.下列(xiàliè)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B.P是直线AB外一点,Q是直线AB上一点,连接PQ,使PQ⊥AB.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8.如果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图形甲和乙,通过平移,总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不论甲和乙的初始位置如何),则甲和乙是().A.两个点B.两个半径相等的圆C.两个点或两个半径相等的圆D.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AB∥CD,EF分别交AB、CD于G、H两点,若∠1=50°,则∠EGB=________.10.平行用符号表示,直线AB与CD平行,可以记作为.11.每天小明上学时,需要先由家向东走150米到公共汽车站点,然后再乘车向西900米到学校,每天小明由家到学校移动的方向(fāngxiàng)是________,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12.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断(pànduàn)CE∥AB的一个(yīɡè)条件,这个条件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13.如图,已知AB∥CD,CE,AE分别(fēnbié)平分∠ACD,∠CAB,则∠1+∠2=________.14.同一平面内的三条(sān tiáo)直线a,b,c,若a⊥b,b⊥c,则a________c.若a ∥b,b∥c,则a________c.若a∥b,b⊥c,则a________c.15. 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8°.甲、乙两地间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北乙北甲16.如图所示,AC⊥BC于点C,CD⊥AB于点D,DE⊥BC于点E,能表示(biǎoshì)点到直线(或线段(xiànduàn))的距离(jùlí)的线段有条.三、解答(jiědá)题17.把图中的互相平行(píngxíng)的线写出来,互相垂直的线写出来:18.如图所示,已知∠1=∠2,AC平分∠DAB,你能推断哪两条线段平行?说明理由.19.如图,在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长方形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马路,马路的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米,其它部分(bù fen)都是草地.求草地的面积.20.如图所示,点P是∠ABC内一点(yī diǎn).(1)画图(huà tú):①过点P画BC的垂线(chuí xiàn),垂足为D;②过点P画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E,过点P画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F.(2)∠EPF等于(děngyú)∠B吗?为什么?【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只有第三个图中的∠1与∠2是对顶角.2. 【答案】D.3. 【答案】C;【解析】一个角的平分线分得两个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A错误;内错角相等的前提必须是两条直线平行,B错误;若两个角的和为180°,这两个角互为补角,D错误;C是平行公理的推论,正确.4. 【答案(dáàn)】D;【解析(jiě xī)】因为不知道直线AB和CD是否(shì fǒu)平行,平行时同位角相等,不平行时同位角不相等,所以无法确定同位角是否相等,故选D.5. 【答案(dáàn)】D【解析(jiě xī)】易见A、B、C都可以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只有D不能.6. 【答案】C;【解析】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从A点北偏东60°方向等于从B点南偏西60°,再从B点向南偏西15°方向到C点,∠ABC应等于这两个角的差,故C正确.7.【答案】C;【解析】应是过一点画线段所在直线的垂线,不能是画线段的垂线,故A 错误;P是直线AB外一点,Q是直线AB上一点,如果P点不在过Q点与AB垂直的直线上,或Q点不在过P点与AB垂直的直线上,连接PQ,不可能有PQ⊥AB,故B错误;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这点不能在直线上,否则是同一条直线,故D错误;只有C是垂线的性质,故C 正确.8.【答案】C【解析(jiě xī)】分析:两个(liǎnɡɡè)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如果把其中一个多边形旋转一个角度,那么另一个多边形不论怎样平移,也不可能和这个多边形(指旋转一个(yīɡè)角度的多边形)完全重合在一起,只有两个(liǎnɡɡè)点或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总能完全重合在一起,故选C.二、填空题9. 【答案(dáàn)】50°【解析】因为AB∥CD,所以∠1=∠AGF,因为∠AGF与∠EGB是对顶角,所以∠EGB=∠AGF,故∠EGB=50°.10.【答案】∥,AB∥CD.11.【答案】向西,750米;【解析】移动的方向是起点到终点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是起点到终点的线段的长度.12.【答案】∠DCE=∠A,∠ECB=∠B,∠A+∠ACE=18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CE∥AB成立的条件可以是∠DCE=∠A或∠ECB=∠B或∠A+∠ACE=180°.13.【答案】90°;【解析】∠BAC+∠ACD=180°,,即∠1+∠2=90°.14.【答案】∥,∥,⊥;15.【答案(dáàn)】48°;【解析】内错角相等(xiāngděng),两直线平行.16.【答案(dáàn)】8;【解析】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xiànduàn)距离的垂线段有:线段AC、BC、DE、CE、BE、CD、CB、AD.三、解答(jiědá)题17.【解析】解:AB∥CD,MN∥OP,EF∥GH;AB⊥GH,AB⊥EF,CD⊥EF,CD⊥GH.18.【解析】解:AB∥CD,理由如下:因为AC平分∠DAB(已知),所以∠1=∠3(角平分线定义).又因为∠1=∠2(已知),所以∠2=∠3(等量代换),所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9.【解析】解:将马路的一边向另一边平移到重合,则此时草地的形状为:长为(a-2)米,宽为b米的长方形,所以面积为:(a-2)b=(ab-2b)平方米.20.【解析】解:如图所示,(1)①直线PD即为所求;②直线PE、PF即为所求.(2)∠EPF=∠B,理由(lǐyóu):因为PE∥BC(已知),所以(suǒyǐ)∠AEP=∠B(两直线平行(píngxíng),同位角相等).又因为(yīn wèi)PF∥AB(已知),所以(suǒyǐ)∠EPF=∠AE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PF=∠B(等量代换).内容总结(1)说明理由.19.如图,在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长方形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马路,马路的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米,其它部分都是草地.求草地的面积.20.如图所示,点P是∠ABC内一点.(1)画图:①过点P画BC的垂线,垂足为D。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综合练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综合练习(含答案)

全章综合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综合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释))单选题((注释一、单选题c 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0,则∠2c a,⊥1、如图,直线a、b、c、d,已知⊥等于【】A.600B.500C.400D.3002、如图,⊥BC CD,∠EBC=∠BCF,那么,∠ABE与∠DCF的位置与大小关AB BC,⊥系是()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4、下列说法中,为平行线特征的是()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①B.②③C.④D.②和④5、如图,∥∥AB CD EF,若∠ABC=50°,∠CEF=150°,则∠BCE=()A.60° B.50° C.30° D.20°AB 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6、如图,如果∥7、如图,由A到B 的方向是()A.南偏东30° B.南偏东60° 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AC ED,可知相等的角有()8、如图,由∥10、若∠1和∠2互余,∠1与∠3互补,∠3=120°,则∠1与∠2的度数分别为( )A .50°、40°B .60°、30°C .50°、130°D .60°、120°1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一个角小于它的补角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图中与∠1是内错角的角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3、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AOD 和∠BOC 的和为202°,那么∠AOC 的度数为( )A .89°B .101°C .79°D .110°14、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0个15、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定∥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分卷II分卷II 注释评卷人得分注释))填空题((注释二、填空题DE BC交AC于E,若∠ACB=60°,∠B=74°,则∠EDC 16、如图,∠ACD=∠BCD,∥=___°,∠CDB=____°。

章复习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复习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 1章复习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各类角的概念及性质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和∠2由直线a ,c 相交得到,且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这样的两个角叫做________;∠1和∠4有公共顶点,∠l 的两边分别是∠4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________;∠1和∠5所处的位置相同,这样的两个角叫做________;∠5和∠4位于直线a ,b 之间,且在直线c 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做________;∠3和∠5位于直线a ,b 之间,且在直线c 的同侧,称这样的两个角叫做________. 2、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①邻补角________;②对顶角________。

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的“同”指两角位于直线c 的同侧;“内”指两角位于两条被截直线a ,b 之间;“错”指两角位于截线c 的两侧.二、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1、垂线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若其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等于____°,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注:①垂直是____的一种特殊情形;②两直线垂直必须具备两个要点:相交,且有一个角为____. 2、垂线的性质①在平面内,过一点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注: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是在同一个平面内.2、平行公理①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____,即若a∥b,c∥b,则____. 3、平行线的性质性质: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①同位角____;②________相等;③同旁内角____. 4、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5、平行线的判定如果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①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____,两直线平行;③________互补,两直线平行. 四、典型例题例1 如图,AB∥CD,直线l 平分∠AOE,∠1=40°,求∠2的度数.例2 已知,如图,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60°的角度照射地面,现在地面AB相交线与平行线 2ABC上支放一个平面镜CD ,使这束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成水平光线,求平面镜CD 与地面AB 所成角∠DCB 的度数.第四章、第五章练习〖课前热身〗1. 如图,延长线段A B 到C ,使4B C =, 若8A B =,则线段A C 是B C 的 倍.2.如图,已知直线a b ∥,135= ∠,则2∠的度数是 .3.如图,在不等边A B C △中,D E B C ∥,60ADE =∠,图中等于60 的角还有______________.4.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的直线条数是( ) A .一或三 B .三 C .二 D .一 5.如图,直线a b ∥,则A ∠的度数是( ) A .28 B .31 C .39 D .42〖中考演练〗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要a ∥ b ,需增加条件_____________. 2.如图直线l 1//l 2,AB ⊥CD ,∠1=34°,那么∠2的度数是 . 3.如图,已知直线 25,115,//=∠=∠A C CD AB , 则=∠E ( ) A. 70 B. 80 C. 90 D. 100 4.如图,在△ABC 中,AB =BC =12cm ,∠ABC =8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 ⑴求∠EDB 的度数;⑵求DE 的长.5. 如图,AB ∥CD , AC ⊥BC ,∠BAC =65°,求∠BCD 度数.*6. 如图,在ΔABC 中,AB =AC =10,BC =8.用尺规作图作BC 边上的中线AD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并求AD 的长学了勾股(第1题)ABCabc1 2 (第2题)ADB CE(第3题)ABCDab70°31° (第5题)21D CBAl 2l 1第2题图 第3题图A BCDE定理后做).相交线与平行线 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答题时间:60分钟)、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8.如果在同 则甲和乙是(A.两个点B.两个半径相等的圆C.两个点或两个半径相等的圆D.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9.有一条直的等宽纸带,按下图折叠时,纸带重叠部分中的/ a=()A. 60 °B. 75 °C. 50 °■B ・2.如图所示,是同位角关系的是( A. / 3 和/ 4 B. / 1 和/ 43. 一个人从A 点出发向北偏东 于()60。

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 15。

方向走到C 点,那么/ ABC 等A.75 °B.105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点P 画线段AB 的垂线B. P 是直线AB 外一点,Q 是直线AB 上一点,连接 PQ ,使PQ 丄AB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5. 将已知点P 平移5cm 后得到点P '满足条件的点 P'构成的图形是( A. 一个点6. 如图所示, 相等的角是(A. / CODB.两个点 / AOB = 180 ° )B. / COEC. 45)D. 135)C. 一条5cm 长的线段D. 一个半径为5cm 的圆OD 是/ COB 的平分线,OE 是/ AOC 的平分线,设/ DOB = a,则与C. / DOAa 的余角7.如图所示,A. 23 °AB // EF //CD ,B. 16 °/ ABC = 46 ° / CEF = 154 ° 则/ BCE 等于()C. 20 °D. 26 °平面内有两个图形甲和乙,通过平移,总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不论甲和乙的初始位置如何) ))DD. / COABD Da= A**10.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 a= 43°则/ B的度数是()A.43 °B.47 °C. 30 °D.60 °、填空题*11.如图所示,把长方形纸条 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2.如图所示, 0E 是/ BOC 的一条三等分线,且/BOE </ COE ,/ AOC =/ BOE + 20 ° 则/ BOC =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觅食后,都想早点回去向蚁王浦东汇报成绩,它们同时经过 A 处向洞口 B 处走,甲走的是红色路线,乙走的是蓝色路线,图中线段分别平行,如果它们爬行的速度相等,你能判断出甲、乙 两只蚂蚁谁先回到洞中吗?F1 = 50 ° 贝AEF =**13.如图所示,直线 AD 、BE 、CF 相交于一点 O ,/ B0C 的同位角有__________ , / AB0 的内错角有 ______________ ,由/ 0ED = / B0C 得 _________ // _,/ 0ED 的同旁内角有 ,由/ 0ED =/ AB0 得____ //,由 AB // DE , CF // DE 可得ABBC则/3的度数是**14.如图所示,16.如图所示,/ 1 = Z 2,Z D = 90° EF ± CD .试说明/ 3 =Z B 。

**17.如图所示,(1) 已知 AB // CD , BE // CF ,试说明/ 1 = Z 2; (2) 已知 AB // CD ,/ 1 = Z 2,试说明 BE // CF ;**18.如图所示,已知11/ 12, MN 分别和直线11、12交于点A 、B , ME 分别和直线1仆12交于点C 、D ,点P 在MN 上(P 点与A 、B 、M 三点不重合)(3) 已知 BE 1〃 CF ,/ 仁 2 / ABC ,/(1) 如果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2) 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a /伙/ 丫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a /伙/ 丫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D F C天好的結居往往来自于艰难rase, .初一数学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第五章全章复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D2. B 解析:同位角必须是在截线同旁,并且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一方向上,/ 3和/4在截线两旁,A错误,/2和/4没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无截线),所以不能为三种角中的一种,C错误,/ 1和/ 4符合同位角的特征,故B 正确。

3. C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点北偏东60。

方向等于B点南偏西60。

方向,从B点向南偏西15。

方向到C点,/ ABC应等于这两个角的差,故C正确。

4. C 解析:应是过一点画线段所在直线的垂线,不能是画线段的垂线,故A错误;P是直线AB外一点,Q是直线AB上一点,如果P点不在过Q点与AB垂直的直线上,或Q点不在过P点与AB垂直的直线上,连接PQ,不可能有PQ丄AB,故B错误;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这点不能在直线上,否则是同一条直线,故D错误;只有C是垂线的性质,故C正确。

5. D 解析:此题并没有指明平移方向,故所构成的图形是一个半径为5cm的圆。

1 16. B 解析:因为/ AOC + / COB = 180 ° 所以AOC + ㊁/ COB = 90°,即/ COE +Z BOD = 90°.所以/ COE=90°— / BOD = 90°— a.7. C 解析:因为AB // CD, / ABC = 46° 所以/ BCD =/ ABC = 46° 因为EF// CD,所以/ DCE + / CEF =180° 所以/ DCE = 180°—154°= 26° 所以/ BCE = / BCD —/ DCE = 46°—26°= 20°8. C 解析: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如果把其中一个多边形旋转一个角度,那么另一个多边形不论怎样平移,也不可能和这个多边形(指旋转一个角度的多边形)完全重合在一起,只有两个点或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总能完全重合在一起,故选C .这里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如果其中一个旋转了就不是平移,但仍能重合。

9. B 解析:由于纸带等宽,则AD // BC,所以/ DAC = 30。

根据展开图可知/ DAC + 2 / a= 180 °所以/ a= 75 °10. B 解析:过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一条平行于直尺一边的平行线,根据对顶角相等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a+Z 3= 90°,所以/ 3= 90°—43°= 47°.11. 115。

解析:因为把长方形纸条ABCD沿EF对折后两部分重合,所以Z BFE =/ B' FE且Z BFE +/ B' FE1 1+ Z 1= 180° 所以Z BFE = (180°—Z 1)= ? (180°—50° = 65° 又因为AD // BC,所以Z AEF + Z BFE = 180 °所以Z AEF = 180 °—Z BFE = 180 °—65 °= 115 °12. 120 ° 解析:因为Z AOC = Z BOE + 20°,Z AOC + Z BOC = 180,所以Z BOE + 20°= 180 °—Z BOC,又1 1因为Z BOE =才Z BOC,所以才Z BOC + 20°= 180°—Z BOC,解得Z BOC = 120°3 313. Z AFO、Z OED , Z EOD、Z EOC、Z OBC、Z EDO、Z EDC , Z COB、Z DEB、Z DOB , OC , DE, DE , AB ,//14. 20°解析:过三角尺的Z 1的顶点作直尺的一边的平行线,则Z 5 = 180 °—Z 2 = 180 °—50°= 130 ° Z 4=Z 3= 180°— Z 1 —Z 5= 180°—30°—130°= 20°15. 解:经过平移后,甲、乙两只蚂蚁所走的路程相同,而且它们爬行的速度相同,所以两只蚂蚁同时回到洞中。

16. 解:因为Z 1 = Z 2,所以AD //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Z D = 90。

及EF丄CD,所以AD // 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BC // EF (平行公理),所以Z 3=Z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7. 解:(1)因为AB // CD (已知),所以Z ABC =Z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即Z 1 + Z 3=Z 2 + Z 4•因为BE // CF (已知),所以Z 3=Z 4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所以Z 1 = Z 2 (等式的性质)。

(2)同(1)可得Z 1 + Z 3=Z 2+Z 4,因为Z 1 = Z 2 (已知),所以Z 3=Z 4 (等式的性质)。

所以BE //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因为Z 1 =寸Z ABC (已知),所以Z ABC = 2 Z 1 (等式的性质)。

又因为Z ABC =Z 1 + Z 3, 即卩2Z 1 = Z 1 + Z 3,所以Z 1 = Z 3 (等式的性质),所以Z ABC = 2Z 3。

同理可得Z BCD = 2Z 4。

因为BE // CF (已知),所以Z 3=Z 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所以Z ABC =Z BCD (等式的性质),所以AB // 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8•解:(1)如图1所示,过点P作直线11的平行线,则它必与直线12平行,所以/ 尸/ a+Z 3;(2所示,当点P在射线AN上时,Z 尸Z a—Z 3如图3所示,当点P在线段BM上时,/尸Z 3—Z 4所示,当点P在线段BM的延长线上时,Z 尸Z a—Z 3M)如图;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