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训练三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综合练习三 人民版必修2
高一历史必修二综合练习三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1.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
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2.《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
这种技术出现于()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3.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
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
”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5.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
右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A.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
”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7.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8.“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1.先秦 Word版含答案
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小题检测——先秦篇1.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下列对这幅图的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维护政治联系的主要纽带2.周文武……,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引起上述问题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三公九卿制3.解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集团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
”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 B.提高组长权力 C.均衡分配权力 D.维护贵族特权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材料体现出A.民本思想 B.礼治为先 C.礼法并重 D.仁政思想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这表明A.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B.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C.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D.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稳定6.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7.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历史试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1.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 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答案】C【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武士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的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区别,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特点,排除B;结合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主要是一场政治革命运动,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相结合,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所以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轨迹,C正确;结合材料看出,五四运动正好是改变了胡适的思想初衷,D错误。
2.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
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这说明()A. 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 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 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 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错误,新闻报道虽然能够体现历史事件,但是并不能保证报道的真实性;该新闻报道把火烧赵家楼的责任推给曹宅,显然是在淡化学生的责任,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C项“截然相反”的结论,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结论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
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名师点睛】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要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7.20C初期的中国(附答案)$803612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20C初期的中国1.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新三民主义2.民国初年,有学者认为,中国革命是以种族思想争来的,不是以共和思想挣来的;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未退位。
这一认识A.肯定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B.为辛亥革命做了充足思想准备C.是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D.对思想启蒙的必要性认识不足3.1918 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口者。
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
”该言论表明A.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B.五四运动促进国人思想解放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逐步消除D.政府公开反对西方生活方式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
由此可见,咸丰帝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5.近代中国“原本以暴力开始的运动,到了后来确实归于一种宁静的悄悄变革……不可一世的至上君主悄然退位,最高的政治权力有条不紊地转移”。
这场运动()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B.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C.深刻改变了农村的传统习俗D.使民众普遍接受民主共和观念6.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7.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12-古代世界、古代希腊 含答案 精品
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罗马(公元前8c左右至公元6c前后)1.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 A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2.“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B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3.“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
”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4.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B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5.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6.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中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地位
评价
秦始皇
封建社会初期
统一六国;
②采取巩固统一措施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重农抑商;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军事:修驰道;北及匈奴、南征百越;
凿灵渠;筑长城
繁重役税;
②严刑酷法;
③焚书坑儒;
④大兴土木;
②政治:法治优于人治;强调公民的集体荣誉感;赞成民主制;中产阶级掌权。(唯物)
创办“吕克昂”学园
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三、资产阶级政治家
类别
人物
二、东西方的先哲
人物
环境
思想主张
活动
著作
评价
孔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①思想:仁与礼、
中庸之道;
②政治: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③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周游列国收徒讲学
整理和修订“六经”
(1)孔子学说经过历代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他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如为政以德、和而不同有利于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私学的创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孔子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者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
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电气时代的世界)选择题(请选出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据报道,昨天(俄历十月二十四日)清晨,特派员出示了彼得格勒军区司令波尔科夫尼科夫关于立即查封《工人之路报》《士兵报》及其印刷厂的指令。
尽管该指令遭到出版编辑们的拒绝,但——铅版被捣毁,印刷厂被封闭。
当时,这类报道的传播A丑化了苏维埃政府形象 B压抑了民主思想的传播C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D体现了政府的文化导向3.世纪末,恩格斯提出“随着被压迫阶级——作为独立的党派结合起来,选举自己的代表,而不是资本家的代表”“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也需要民主的形式”。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肯定无产阶级政党参与资产阶级议会活动 B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C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D否定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学说4.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面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5.《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二月革命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四月提纲》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6.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间,奥匈帝国的邮电检查人员发现,抽检的涉外信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和平希望在毗邻的俄国;有三分之一认为和平希望在本国革命,还有五分之一认为和平的希望在俄国与本国革命,两者皆不可缺。
这说明①二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缺口②四月提纲指明了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策略③奥匈帝国民众迫切渴望退出战争实现和平④十月革命鼓舞了其他国家民众的进步斗争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④D.③④7.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资料: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学科)与2016年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注明:蓝色部分是已删除的内容,粉色部分是表述变化的内容,红色部分是新增的内容。
“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对考试的知识范围做了一些调整。
删除的知识点,有的内容已经包含在其他学科的条目中,历史感不强,如“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颐和园”的删除,主要考虑到选修的《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所列条目的地区均衡性。
增加的内容很少,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的重新表述。
如: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后增加了“及其影响”的表述;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前增加了“九二共识”的内容;在“现代中国的科技和教育”部分增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容。
考点范围的调整,意在凸显历史考查的法治、和平和开放等时代特性。
“典型题示例”部分,更新了三道试题。
其中,两道选择题来源于我省2015年和2016年的高考试卷,着眼于对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的考查。
一道非选择题来源于2014年的全国文综卷,重点考査了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典型题的更新,意在体现历史学科高考命题关注时代和社会,关注历史学科素养考査的基本理念。
——摘自网上历史科一、命题指导思想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 )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体现以稳中出新的原则。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二原创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综合练习十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物勒工名”(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制度应用比较广泛,如右图秦国青铜戈正面刻有铭文:“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分别注明了监造者、主造者和直接制造者的名字。
据此可知A.官府控制手工业的局面被打破B.官营手工业重视保证产品质量C.民间手工业生产分工日益明确D.青铜器铸造进入全面繁荣时期2.“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
”材料反映的是A.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B.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C.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D.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3.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写实风俗画《货郎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画面反映南宋商业的凋敝B.商业发展影响宫廷画家创作C.风俗画只在宋朝民间流行D.画风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4.《传习录》载:“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材料体现了这位思想家A.反对迷信权威 B.反对封建礼教C.抨击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5.据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
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B.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6.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认为“太平天国人物因为他们的战斗意义,非理性的性格,对政府不存信心,原始的共产主义,在某些方面像欧洲宗教改革期间新教之左翼。
”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体现“原始共产主义”的是7.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含解析)1.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 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答案】C【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武士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的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区别,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特点,排除B;结合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主要是一场政治革命运动,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相结合,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所以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轨迹,C正确;结合材料看出,五四运动正好是改变了胡适的思想初衷,D错误。
2.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
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这说明()A. 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 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 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 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错误,新闻报道虽然能够体现历史事件,但是并不能保证报道的真实性;该新闻报道把火烧赵家楼的责任推给曹宅,显然是在淡化学生的责任,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C项“截然相反”的结论,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结论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
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名师点睛】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要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综合练习十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物勒工名”(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制度应用比较广泛,如右图秦国青铜戈正面刻有铭文:“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分别注明了监造者、主造者和直接制造者的名字。
据此可知A.官府控制手工业的局面被打破B.官营手工业重视保证产品质量C.民间手工业生产分工日益明确D.青铜器铸造进入全面繁荣时期2.“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
”材料反映的是A.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B.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C.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D.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3.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写实风俗画《货郎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画面反映南宋商业的凋敝B.商业发展影响宫廷画家创作C.风俗画只在宋朝民间流行D.画风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4.《传习录》载:“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材料体现了这位思想家A.反对迷信权威 B.反对封建礼教C.抨击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5.据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
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B.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6.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认为“太平天国人物因为他们的战斗意义,非理性的性格,对政府不存信心,原始的共产主义,在某些方面像欧洲宗教改革期间新教之左翼。
”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体现“原始共产主义”的是7.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小题练三
海头高中2017届高三冲刺历史小题练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 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2.“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诗中所咏工具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3.右图是宋代常州不同区域商税额的增长示意图。
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州城的商业中心地位严重动摇 B.镇场商业对县城形成挑战之势C.抑商政策导致县城商业发展缓慢 D.坊市界限打破刺激镇场商业繁荣4.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
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
这反映出A. “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B. 皇帝推卸政治责任C. “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5.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人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
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
材料表明宣德年间A.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B.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C.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 D. 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6.下图是民国时期金蝶饭店的广告。
该广告反映的社会景象说明A. 尊孔排外之风抵制西化B. 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C. 西方饮食文化成为主流D. 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7.“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
【历史】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练习19.docx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练习十九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屮,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学者从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界及两者的个性z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冇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
古代屮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A. 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 中国古代手丄业发展成就辉煌。
卜•列图片反映的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水}* ②司母戊曲③粉彩瓷器④素纱禅农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3. 《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口铸伟辞?故能气往採占,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A. 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倫家经典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4.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吋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
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 比较冇办法。
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
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冇。
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
“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 摧毁了门阀政治B.扩大了政权基础C.促进了社会公平D.与人才培养脱节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木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屮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
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丿力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作者强调的是A. 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 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 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 要辩证地分析屮西方社会差距6•下而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儿段史料。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答案 精品
内部矛盾
局部调整
的改革
积: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局:变法指导思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新法实行过于急进。
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局部调整的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政治: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经济:鼓励农工商业发展,奖励发明,私人办厂,预决算,邮政
文教:改科举废八股,设学堂,留学私人办学,译书局,设报馆
军事:建新军新武器强海军,裁旧军
失败
封建势力强大,资义力量弱小(力量对比悬殊);
乏强组织领导;脱离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列强寄予幻想。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①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表现出爱国热情
②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③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近代思想的启蒙开路,促进人民觉醒
内容全面;资产阶级性质改革;重点是革新制度;具有爱国热情;有局限性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消极:轻罪重罚;加重剥压;未与旧风俗划界
内容全面且彻底;封建化改革;领导者是新兴地主阶级;核心“重农”“法治”;为期长久,影响深远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可能性:①统一北方;②开始参照汉族政权统治方式;③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必要性:矛盾尖锐(阶级、民族矛盾)政局动荡
人物:冯太后和孝文帝推动
471-
490-
499
前期主持:冯太后重点:颁行俸禄制;整吏治;行均田制;
军事:奖励军功,“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制”
思文:“燔诗书而明法令”;订秦律
风俗:塞私门之请;禁父子兄弟同居,一夫一妻小家庭;
成功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训练三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质……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
2.《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
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
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
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
这三种经济
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
”作者意在强调
A.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B.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
C.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
D.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
3.右图是《明清时期国内各区域市场分布示意图》,它较为充分地反映出
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A.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
C.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 D.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
5.19世纪末,定居温州的英国传教士苏慧廉曾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中国男孩在教会学校接受人种知识测试,老师与他的回答如右图中所示。
这一对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国人A.对西方的了解加深 B.已经接触西式教育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民族自大心理尚存
6.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 926家)。
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D.各国开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
7.“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管制经济资
源以达成真平
等B.致力
劳资和谐以求
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8.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9.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革”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
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
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
A.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 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
10.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沉迷于世上的人、物或自我,以这些东西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
对材料所示现象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近代人文精神兴起 B.人类最初自我意识的觉醒
C.进化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D.理性准则驱离了神学束缚
11.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利;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指挥的怪物。
”这里的“怪物”是指
A.联邦体制的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 C.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12.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
”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
C.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 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
13.《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经济刺激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
”这一论点意在
A.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 B.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
C.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 D.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
14.1850年的雨果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题作‘历史’的书。
”“他”的这部书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百年孤独》 D.《美国悲剧》
15.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
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
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
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
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3分)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