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章意为高——高考作文“立意”专题指导..
千古文章意为高作文的审题立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作文的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作文的审题立意,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契合题意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关键。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在审题立意方面提出以下等级:“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等。
考生若很好地把握了作文材料的内容要求和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且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集中、鲜明,就是“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属一类文;如果题意把握得比较准确,所写内容基本在材料作文的要求和话题限制之内,就是“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属二类文;如果立意不明或立意“打擦边球”,则是“基本符合题意”,属三类文;如果立意完全与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不搭界,另起炉灶,则是“偏离题意”,属四类文。
莫言中国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融高考中有许多文章,常常发现审题不准,立意出现偏差,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材料不看完整,断章取义;观点旁敲侧击,无法切中要害;立意平庸消极,盲目逆反;认识肤浅,缺乏意蕴;理解材料有偏颇等。
审题立意方法例说(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和稳妥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如果能准确提炼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那么,如何提炼中心呢?考生在审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或材料中心)的内容。
具体操作时,一般可分为三步:1.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2.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3.组织观点句,并将其压缩成主谓宾完整的句子。
比如,有这样一则作文材料:茉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花不是很香但显得雍容华贵,玫瑰花美艳动人但浑身是刺。
材料中只列举了存在的现象,即茉莉、牡丹、玫瑰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从中可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立意——千古文章意最高精编版
如 2009 年高考湖南卷 作文题“踮起脚尖”既是角度 小的文题,又是一个很实在具 体的题目。“踮起脚尖”是一 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有很 强的指向性。也许踮脚的人是 想看得更高、更远,或者是想 够到更高处的东西;也许是在跳舞等等。这些都是其具 体的意义。但写作时应该从这些具体的意义中引申出更 抽象的内涵来。如“踮起脚尖”表现出一种对现状不满
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 “大”。大题小作的要领如下:
(1)首先应判定哪种题目是大题。所谓大题多为统率 的内容,头绪多,不便归类,或概念抽象,题目是一个词, 或不好驾驭,难以将众多而庞杂的内容统一在一篇文章之 中。
如2010江苏卷“绿色生活”是一个充满形象感的词, 它不是一个概念、一种说法的简单诠释,写作时应张开想 象的翅膀,以具体的形象的小事物引领深入地思考。
先发散,后聚合。在准确审清原意的基础上,依据 事物的内在联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 物想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 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 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
(五)借象传意法 借象传意,就是作者把文章主旨和浓厚的感情寓于 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描写叙述之中,而不是明显地、生硬 地直接说出。这种方法在写作动机上,是作者从客观事 物或事件中悟出了某种道理,产生了某种情感,从而形 诸文字。它往往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联
的抗争,一种永不言败的拼搏,一种对成功与卓越的追 求……总之,“踮起脚尖”包含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愿望, 一种努力前行的勇气,一种不懈探索的精神。这便是把具 体的动作与抽象的生活哲理结合起来进而化实为虚的立意 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自然容易把文章导向深刻。如2010 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与你为邻”就允许这个“邻居”可 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由于题目又给出了“无形”的
中考满分作文解读第七章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篇
中考满分作文解读第七章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篇中考满分作文解读第七章千古意为高——立意篇〖写作启示〗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作画。
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右蹄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
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上有多么诱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
〖密码解读〗立意新颖深刻,是中考作文闯入高分或满分区的关键。
什么叫“立意”呢?“立”就是确立;“意”则指的立题;“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的立题。
“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这就是说,主题是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同时,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
可见,立意确实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那么,如何立好意呢?我们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准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一、准确。
这是立意之本。
准确是指的立题能够切合话题,或是与话题有一定的关联性。
切题才是准确,否则,主题再好,也是枉然。
此外,还要注意立意要有针对性。
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应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当然也有“技术”问题,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抓住题眼著。
二、深刻。
深刻指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
初中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
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精心挑选了三个事例,这个精选过程课后有详细说明。
最后他慧眼独具把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故事都删去了,却单单把平淡无奇的“防空洞谈话”留下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例既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其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作文立意篇:千古文章意为高
作文立意篇:千古文章意为高〖写作启示〗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作画。
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右蹄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
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上有多么诱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
〖密码解读〗立意新颖深刻,是中考作文闯入高分或满分区的关键。
什么叫“立意”呢?“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立题(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立题。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同时,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
可见,立意确实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那么,如何立好意呢?我们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准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一、准确。
这是立意之本。
准确是指文章的立题能够切合话题,或是与话题有一定的关联性。
切题才是准确,否则,主题再好,也是枉然。
此外,还要注意立意要有针对性。
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应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当然也有“技术”问题,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抓住题眼著文章。
二、深刻。
深刻指文章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
初中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
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精心挑选了三个事例,这个精选过程课后有详细说明。
最后他慧眼独具把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故事都删去了,却单单把平淡无奇的“防空洞谈话”留下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例既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其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篇
立意篇千古文章意为高意者,心音也。
这是一位古人对“意”的一种形象化别解。
实际上,我们从许多汉字与“意”组合的序列中,也可以看到“意”的本有意义。
如,情意,心意,意思,意气,意识,意境,等等。
也就是说,“意”总是与人的内在情感、思想、精神等要素有关。
它是对事物表象意义的抽象与概括,是对人的行为意义的一种判断和决定。
当我们说,吃饭是为了活着的时候,这个判断不是人所最终追求的关于吃饭的“意义”所在。
所谓意义,是对事物存在的普遍价值的抽象与概括。
当我们说,吃饭是为了使人更好地从事某种有意义的工作的时候,吃饭的“意义”也就有了抽象和提升。
从写作上来说,“意”就是写作的一个目的。
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一样。
“意”在文章中,其通俗的表述就是“主题”或“中心”,也就是写作的一个意图或意思。
这个意图或意思就是文章存在的灵魂与思想。
就像一个人的存在,须臾也离不开他的灵魂与思想一样。
人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大小取决于他的思想和灵魂层次的高下。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个人无论身体多么强壮,家产多么富饶,他的灵魂与思想如果显得很卑下甚至很丑陋,那么作为人的存在,他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值得怀疑的。
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在宝贵的生命与真理面前,宁愿放弃生命而选择真理的原因所在。
因为在苏格拉底看来,惟有捍卫真理,才是生命最有意义的体现。
这就是“千古文章意为高”之所以成立的理由。
《诗经》为什么把《关雎》位列篇首?是因为它道出了人类生生不息的永恒的真相,那就是对爱情的追求与颂赞;为什么屈原的《离骚》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它饱含着一个诗人和政治家忠贞不渝的信仰诉求;为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成为李白精神和人格的光辉写照,是因为它成全和捍卫了作为人的自由存在的思想和精神的尊严;为什么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诗人精神品格的象征,是因为它反映了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超然的人本情怀。
以鲁迅先生《藤野先生》和《孔乙己》为例,前者揭示的不仅仅是看了那段著名的录像片段后,先生决定弃医从文,拯救愚昧国民灵魂这样的主题,更是先生置身于日益强大的日本而对衰弱的祖国命运担忧下所产生的抑郁心情的写照,它道出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所滋生的种种难言的精神压抑。
好立意——千古文章意最高
大题小作,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题 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 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 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 之“大”。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 神髓。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 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联 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 拓展联想的空间。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
例如: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 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山 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 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 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的手法, 就叫由实入虚法。
条件,这就从“无形”的层面上给考生提供了想象的巨大 空间,你可以局限在具体的生活中去作文,也可以脱离具 体的生活去想象。最好采用由实入虚法。可以写“与诚信 为邻”“与梦想为邻”“与亲情为邻”“与爱为邻”等等 内容。
2.由虚入实法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 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2009年宁夏高考作文“诚信 和善良”。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 去写“诚信和善良”的问题,其效果恐怕不会好,这就 需要用由虚入实法。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来反映“诚信 和善良”,这样就丰富形象多了。运用这种技法应注意:
一、高考作文创新立意“五法”
(一)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 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 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 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 1.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 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无缘的,所以,必 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 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 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
写作指导:千古文章意为高
名篇诵读体 会
家乡,客居别处,“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份思念和忧郁,亦由月 来见证吧。才华横溢的李白,虽被皇上看中,却不能充分施展自 己的才华,还受他人排挤,最终放弃仕途。当他独身一人来到花 间月下,手执心爱美酒时,李白感慨万千,不禁吟起:“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见证了李白跌跌撞撞的官场路,也见 证了他潇潇洒洒的酒仙骨。 (2009山东“见证”命题作文) ● 阅卷老师点评:分析肤浅。文章需要一定的材料为主题服务, 但是,如果只是罗列一些相关材料而不加以分析,那么,这些材料 是不能很好地诠释主题的。本文亦有如此之感。考生谈古人以“月” 而见证胸襟、思想和情愫时,以张若虚、李白、苏轼三人诗中月而 论及“见证”,本无可厚非,却并没有对材料加以分析,因此,流 于表层,文章也显得不很深刻。 点评人:王圆圆 得分:36分 。
生活本质
读三国: 读出了(发现了)近代中国的山河破碎、 战火频仍的年景,读出了一个乱世中国。
●
听三 听出了(发现了)民族战争、中国新生、 国家建设……听出了一个激情中国。 国: 观三国: 看到了(发现了)各方延揽人才,招贤 纳士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奋发进取的改革中国。 品三国: 品出了(发现了)文化争鸣的酣畅淋漓, “和而不同”的接物待人策略智慧, “万众一心、众 志成城”的团结统一气息,人民精神生活大放异彩 。 主题:见证了一个寻常草根家庭的蓬勃生机,见 证了一个变迁转型中国的自强不息,见证了一种深沉 博大思想文化的薪火相传。
●
突 出 “真”“理 ”,
; / 澳门赌场 ; 2019.1 ;
一些悲剧也会发生,历史的车轮按部就队的前进,大时代下小小的人儿只能顺应时代.但是自己可以先知先去,是应该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考虑. 妻子它么年幼,自己就不说了,她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事,全家罹难.当和平到了,作为
千古文章意为高
千古文章意为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高分·作文解密审题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等级,也决定了考生高考的命运。
事实上,在评卷的过程中,审题的准确程度还直接影响着评卷老师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判分。
那么,评卷老师是如何对审题进行判分的呢?关键是第一眼。
评卷老师有一套作文快速阅读法,即“作文三眼看,看三眼”。
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
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老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
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
他们的“这一眼”,一般习惯性放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看标题。
这是评卷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
因此,考生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②看开头结尾。
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评卷老师寻找观点的要地,所以,开头最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③看小标题。
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从而使主题更集中,重点更突出,简洁又醒目。
④看文章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
有些考生审题不细,内容与标题没有内在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作文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虽然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体系中并没有“立意”这个说法,立意问题更多地看审题是否切题,中心是否突出。
但是,它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暗中操纵着阅卷老师的评分尺度。
阅卷老师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入手评立意分的:1.从文章中心的确立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1)看文章中心是否突出。
当阅卷老师看到你的文章时,能感觉到你的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而这个中心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形成了自己的写作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同时,文章中表达的见解、看法鞭辟入里,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情感鲜明、态度坚决,那你的文章的立意就有可能进入一类卷了。
(2)看文章中心理解是否准确、深刻,有无思想。
千古文章意为高
千古文章意为高教学目标:1、领会作文立意的重要性;2、学习立意常见的几种技巧;3、能用立意的一般要求辨析文章优劣与高下。
教学过程一、导入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作画。
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马蹄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
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上有多么诱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
二、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千古文章意为高。
”三、前车之鉴题目:__________也是一种幸福你能指出下列立意有哪些问题吗?(1)成功也是一种幸福(偏题)(2)享受也是一种幸福(肤浅)(3)“生病也是一种幸福,但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模糊)(4)“看着那些优等生的日子过得那么紧张,我想我是无法承受那种奋斗的辛苦和竞争的压力的,我觉得我的放弃是明智的,原来放弃也是一种幸福”(消极)立意深刻新颖类拟题举例:奉献也是一种幸福给予也是一种幸福平淡也是一种幸福聆听也是一种幸福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幸福吃苦也是一种幸福吃亏也是一种幸福挨骂也是一种幸福四、起步准备下面是一个班的几个同学的立意, 大家看看好不好?题目:《送别》学生A :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他对我的关心。
不太正确,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学生B :我的一人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表现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正确,但是太普通,多数人会这样写;学生C :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
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学生D :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写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很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学生E :我的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死别”的悲情。
千古文章意为高千古文章意最高
千古文章意为高千古文章意最高千古文章意最高——谈谈作文的立意中学生作文时,往往不注意立意,拿着题目,就信手漫笔地写下去,不是平铺直叙无中心,就是杂乱无章多中心,使人读了不知所云。
须知,文以意为主,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形式的选择。
立意又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一篇文章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历久不衰,受人欢迎,首先是因为它们表现了深意、新意。
于漪老师说过:“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
”为此,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动笔之前。
必须考虑好立意。
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来确定主题,而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
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的意见或中心的思想。
因此,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主旨)。
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材材料。
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
那么作文该如何立意呢?一、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正确,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落笔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文章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而且必须按题意要求来确定主题。
一般说来,我们的立意,要与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提倡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
立意正确还要切题,“跑题”是中学生命题作文中比较常见的毛病。
有些文章,从立意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从题目的要求来说,则往往偏离了题目,因而实际上是“跑题”尤其是题意比较含蓄的命题,更应审清题意。
如《校园的文明之花》,要求写记叙文可有的同学写的是某种植物的花,根本不是学校文明之人,写《在校动动场上》却一字不提“运动场”,写《灯下》一字不提及“灯”,而是写了其他地方发生的事。
近几年,中考出现的话题作文,如果一点不提及话题,尽管立意的思想内容正确,但因不切题而导致立意不正确,也属于离题。
【高中语文】语文写作指导:千古文章意为高
【高中语文】语文写作指导:千古文章意为高【作文小引】军队在战争中必须有一名总司令。
“没有总司令的士兵被称为黑人联盟”。
同样,写作也应该有一个中心。
如果没有一个中心,文章就会分散。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质量首先取决于文章的中心。
中心清晰,思想深刻,主题集中,新颖新颖,构图良好;如果中心不清,主题繁杂,结构松散,内容混乱。
有一篇作文题为“为自由作文鼓掌”。
小作者注意到了这一点。
【佳作引路】为自由创作鼓掌我这个人喜欢自由,除了思想喜欢自由、行动喜欢自由,就连作文也喜欢自由。
我最害怕的是命题作文。
一听到“命题”这个词,我的全身就变得柔软,双手颤抖。
但是中国老师喜欢它。
她经常挥动她的钢笔。
一个话题“跳”到了黑板上。
我们不得不咬着笔杆,凝视着,认真思考。
课后不到三五行,不到一百个单词。
有些人,有些事,我们从未见过,从未经历过,甚至从未听过。
我们如何写作?为了配合检查,我们不得不补上字数。
今天很好。
老师很“善良”,让我们自由写作。
我们高兴地喊道:“自由女神万岁!”自由了,作文就不受限制,我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们可以写人,可以写事,可以写景,可以写物,甚至可以写想象,写童话,写寓言。
这回,我的作文终于可以做一回主了。
我喜欢幻想。
当我看到鸟时,我想在天空中飞翔;当我看到鱼时,我想在水中游泳。
有一天,我骑着一只鸟去了火星,并与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了密切的接触。
回到地面,我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
他张开嘴,想用我当盘子喝。
我拍了拍他的头,和蔼地对他说:“别碰我,我怕痛。
”它摇着尾巴友好地走开了。
我来到海边,立在潮头,看海浪翻滚。
这时一条巨鲨向我游来,它长千米,重万吨,嘴巴一张开,大量的海水连同我和海豚一起被吸进它的肚子里。
我躺在它嘴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等我一醒来,发现巨鲨,吓得赶紧逃命,巨鲨一闭口,想把我吞进肚子里。
我用手顶住它的上腭,乘机拨下它的一颗长牙,溜了出来……我喜欢自由构图。
自由构图可以是不受限制和独立的。
千古文章意为高
千古文章意为高作者:吴培光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1年第40期“意犹帅也。
”意思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详略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又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
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正所谓“千古文章意为高”。
立意首先要正确,这是立意之本。
所谓正确,是指主题能反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如果违反了上述原则,作文就会严重失分,甚至不及格。
其次,立意要鲜明,要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赞美什么,批评什么,把主题表现得一清二楚。
考场作文更应如此,含糊其辞或“深藏不露”,都不符合作文要求。
立意还要做到集中。
作文的主题应当单一突出,不蔓不枝;作文要紧紧围绕主题,把问题说深说透,千万不要一会儿表达这个中心,一会儿又表现那个主题,以致“意多文乱”,什么都说不清楚。
一、聚焦误区1.人云亦云,立意肤浅。
不少考生写作文总是喜欢人云亦云,别人怎样写,他也怎样写。
可以说,立意雷同是考场作文的通病。
如写“尝试”这一话题,大多数考生都会搬出诸如学洗衣、学做饭、学骑车等材料,往往是初试失败,再试成功,最后得出“失败是成功之母”或是“天下无难事”之类的主题。
“千人一面”的中心,“千曲一腔”的主题制约着我们,沉淀在生活之中的丰厚的“美”,被几个“定型”的主题所淹没,这不得不说是一条歧路。
2.态度消极,思想不健康。
“思想健康、态度积极”是考场作文一条重要的评分标准,如果考生的作文思想不健康,即使写得再精彩也不会得高分。
如以“勇气”为话题作文,有考生在作文中宣扬一种“铤而走险”式的,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行为,这就是不健康的主题。
只讲私利而缺乏社会公德,或者不符合公序良俗和时代主旋律的偏激的观点,都是不健康的,考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3.脱离实际,刻意求新。
在考场上,有些考生脱离实际,刻意追求立意的深与新,硬着头皮去写一些成年人说的话或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话,甚至是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千古文章意为高
千古文章意为高探骊得珠方为本作者:谢涛来源:《高中生学习》2024年第06期常有人说,得作文者得语文。
高考作文评卷有其特殊性,考生的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个性、有创造性,能让人眼前一亮。
倘若作文没有亮点,很难被评为一类文。
而高考作文中的一类文,一般都是在立意、选材、记叙、议论、情感、语言、结构、创新、思辨等方面获得阅卷老师青睐。
为此,筆者从如下几个方面为大家细评高考满分作文之立意,以供学习借鉴,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类文。
技法指津新材料作文之所以倍受命题专家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这种类型的作文更有助于考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但从阅卷情况来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却成了不少考生的“拦路虎”。
如何选取一个恰当、新颖的立意角度,是决定一篇文章优劣的关键因素。
正所谓“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因此,在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中,我们尤为重视审题立意与构思谋篇。
具体如何立意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把握材料整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生选取的对象不同,分析的角度也会不同。
但无论哪个角度,最终都要体现材料的整体内涵。
只有把握了材料的整体内涵,才能以一个角度为中心,将材料的各个角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如2022年全国乙卷的作文题,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时,就要全面把握材料的内涵,若只写“跨越”,则显示不出“跨越”的持续性;若偷换概念,比如将“跨越”等同为“奋斗、拼搏、超越”等词语,则有偏题之嫌,近义词可以用来阐释主题词,但不可替代主题词。
材料中的“双奥之城”只是一个例子,中国的“跨越,再跨越”还有很多,比如航天领域、医学领域等,故而,如若选材只锁定在体育方面,则文章的视野就不够开阔。
二、找准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包括反复性词语、提示性词语和那些能够起总结、概括作用的句子。
审题立意当然不能断章取义,但是很多材料的核心内涵又恰恰体现在一些关键词语上。
第七章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篇
第七章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篇[写作启示]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作画。
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右蹄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
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上有多么诱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
[探密]立意新颖深刻,是中考作文闯入高分或满分区的关键。
什么叫“立意”呢?“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立题(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立题。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同时,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
可见,立意确实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那么,如何立好意呢?我们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准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一、准确。
这是立意之本。
准确是指文章的立题能够切合话题,或是与话题有一定的关联性。
切题才是准确,否则,主题再好,也是枉然。
此外,还要注意立意要有针对性。
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应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当然也有“技术”问题,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抓住题眼著文章。
二、深刻。
深刻指文章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
初中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
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精心挑选了三个事例,这个精选过程课后有详细说明。
最后他慧眼独具把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故事都删去了,却单单把平淡无奇的“防空洞谈话”留下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例既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其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逆向思维立意法
对于①,有的人认为:有人拿“走自己的路,让别 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听不进 别人的意见。
对于②,有的人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般 批评得过且过混天度日的人,但既然做和尚就要干好本 职工作——撞好钟,也就是要在其位谋其职,不能占着 茅坑不拉屎。
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 入画者;前后亦尔。——明·董其昌《画蝉堂随笔》
董其昌以画树为例,说明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 现它(正如苏轼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 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足以表现“奇”)的某一“点”。 这个“点”须“四面取之”,即须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才能 确定。
千古文章意为高
——高考作文“立意”专题指导
[专题学习目标]
1.理解立意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2.学习立意的基本技巧,进行立意训练。
[专题学习重点]
训练立意的深刻性和新颖性。
[专题学习课时]
1课时(45分钟)。
【研讨纲要】
一、立意的重要及基本原则
(一)立意的重要性 (二)立意的基本原则 1.作文立意普遍的问题 2.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 3.作文立意的最佳标准
启迪: 1.要从多角度思考、立意。
2.要从中选择最佳立意入文。
3.作文立意的最佳标准
(1)正确、深刻、新颖—— 能揭示文题的本质含义,观点具有启发性和新鲜感; 能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2)有现实的针对性—— 要跳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展 示时代高度。 (3)有真实、典型的物事(物理)依托—— 寄意于事,寓情于景,托志于物,明理于议 作文中要有“我”,有我的生活事件、独特见解和真 挚情感。
二、立意的基本技巧
(一)熟中求新法 (二)多角度立意法(逆向思维立意和发散思维立意) (三)大小互为法(化大为小法;以小见大法) (四)虚实相生法(化实为虚法和化虚为实法)
一、立意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相传宋徽宗时,许多画家云集京城举行绘画大赛,考题 是《踏花归来马蹄香》。有的画家画了许多花瓣,在“花” 字上下功夫,有的画了一个跃马扬鞭者,在“马”上打主 意,有的画了一只马蹄,在“蹄”字上做文章……这些都 无法与诗句吻合──没有画出“香”味来。只有一位画家 不从“花”“马”“蹄”落笔,而是独辟蹊径,画了几只 蝴蝶绕着马蹄翩翩起舞,这一构思,把香味画出来了,完 美地表达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诗意。
对一类话题要有正确(积极健康)而独特(深刻 新颖)的看法。
(1)思想健康——这是立意的大前提,包括正确 的社会观、积极的人生观、鲜明的是非观和爱憎分明 的感情倾向等。
(2)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分析深入,揭 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3)有创新——见解新颖,有个性色彩。
关于立意的创新——
——袁枚《续诗品》
(二)立意的基本原则
1.作文立意普遍的问题:
(1)泛泛而谈(不深):不能由表及里、由果推因、由形观神。 (2)人云亦云(不新):老生常谈,相似雷同,毫无新意。 (3)犹疑散漫(不聚):摇摆不定,文意散漫,游离中心。 (4)格调低沉(不正):情调低俗,消极悲观,偏激固执。
2.立意的基本原则
二、立意的基本技巧
(一)熟中求新法
对一些看似平常,老生常谈的话题或事 物,我们要用新时代的视角来审视,从而 推陈出新,将平常之人、平常之事或老生 常谈的话题赋予新的思想内容,那就会开 拓一片新的天地。例如——
(一)熟中求新法
时间:时间就是财富 →
时间只有被充分利用才能变成财富。
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
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
飞鸟:一旦冲向天空,便获得了自由 →
自以为摆脱了束缚,却不知天空也是牢笼。
飞机:一生于天空中翱翔 →
一生翱翔于天空,却没有选择的自由。
棉被:温暖别人 →
温暖了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二)多角度立意法
(逆向思维立意和发散思维立意)
1. 逆向思维立意法
对一些含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我们可以用新时代 的视角来审读,打破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反其道 而行之,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能有新奇的立 意。如下面这些例子:
这个故事说的是绘画的立意问题。绘画与写作是相通 的,对高考作文来说,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一步。
(一)立意的重要性
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立意的“意”,即文章 的意蕴,文章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因此立意也就是寻找、发掘 和确立文章的精神内核的过程。
立意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观察力、想象力、认识理解力的思维 过程,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近年来的高 考作文,一般都要求考生“立意自定”,立意是否正确、深刻、 新颖,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是鉴别文章优劣的重要条 件。因此,自古文人都强调文章立意的重要性——
2. 发散思维立意法
[例1]阅读下面一则成语故事,以《“滥竽充数” 的启示》为题,多角度提炼论点(2—3个)。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 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千方百计混进了齐 宣王组建的由三百名乐工组成的合奏乐队。他不懂装懂、 摇头晃脑,装出一幅行家的样子。直到齐宣王去世后, 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王位。而齐湣王虽然喜欢听竽,但 是他却不喜欢听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 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心 虚了,他害怕露出马脚,就连夜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 张地溜走了
1.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 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 愈多而理愈乱。……是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 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杜牧《答庄充书》 2.无论诗歌与长行文章,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姜斋诗话》 3.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穿 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
对于③,有的人认为:良药裹上糖衣人们更爱吃,忠 言也不一定非要逆耳,推心置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犹如春风化雨,更能让人心悦诚服。
2.发散思维立意法
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 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 思维方式,因此又叫多向思维、多维思维或辐 射思维。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 领域、新因素的过程;把握这个过程,多加训 练,就能有比较新奇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