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操作标准
电除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电除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15ae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3.png)
30:2的按压-通气比值进行5个循环的CPR,并确保高质量 的CPR操作;②有 2人在场时,另一人可接上心电监护模
5
拟导联。
备注
2 分钟后再次评估:检查心电图节律或使用“Paddle”功能
评估 查看节律与触摸颈动脉,如未改变则再次除颤,除颤后
5
立即进行5个循环的CPR 。
按正确的心搏骤停治疗流程实施抢救:①按除颤1次—
电;转为非同步键进行两块电极板同时放电,有放电; 走纸显示“100J TEST PASSED”;②双相波机器:按住“条
8
图”键后开机旋至“手动通”档,等待屏幕显示自检,根据
指示按“充电、放电”键,查看打印纸,勾选清单,并签名
。 1.摆体位:患者仰卧放在坚硬的平面上,解开胸前衣物(2
分)口述:移走胸前区其他异物,有大量出汗者应将胸部 3
擦干(1分)
2.开启除颤仪并评估节律:①旋钮 1 转至手动通并确认
为非同步状态:②选择 “Paddles”导联:按导联选择开关直 6
至出现“Paddles”模式。
3.确认患者为需除颤节律:取出电极板,将2块电极板分
别置于胸骨和心尖处获取心电图,确认为室颤或无脉性
6
室速节律。
4.准备好除颤仪前让他人继续进行心脏按压。
手指按单块电极板侧面的黄色按钮进行充电;②等待屏
6
幕上跳动的数字静止即为充电完成。
8.清场并实施放电:①确定无人直接接触患者或床,移 开接氧气的呼吸球囊;②环顾四周并大声提醒大家都走 开!③再次确认心电波,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并 15 施加10k左右的力量;④同时按下2块电极板的红色“放电 ”键。 9.移开电极板,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实施CPR:①继续按
6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3e4f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0.png)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电击除颤是心脏骤停时最常用的复苏技术之一,它通过向心脏施加直流或交流电流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下面是电击除颤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组织好急救人员,其中一人负责操作除颤器,另一人协助进行心肺复苏,其余人员负责观察患者病情和提供支持。
2.确保患者平躺在硬表面上,清除周围的障碍物。
3.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自主呼吸,应迅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
4.装备齐备的除颤器:包括除颤器、多功能电极贴片、备用电极贴片、消毒液等。
二、初步操作1.打开除颤器,并根据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和设置。
2.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放在右胸前侧,一个放在左胸侧。
3.使除颤器开始监测患者心律。
根据监测结果,除颤器会给出适合的电击能量值。
三、安全操作1.在进行电击除颤操作之前,应当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接触患者或者与患者的身体连接。
2.喊清“所有人离开",并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
3.遵循使用除颤器的相应警告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在有可燃物或导电介质存在的环境中使用除颤器。
4.操作人员也不能接触患者,避免电流通过人体流动。
四、电击除颤操作1.操作人员应通过按下除颤器上的电击按钮来交付电击。
在按下按钮之前,应当大声喊“准备好,所有人远离!"2.使用双手按住电击按钮,确保稳定性,并快速压下按钮。
3.分析心律持续时间较长,除颤器会给出适合的电击能量值。
一般情况下,心室颤动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使用较高的电击能量,而心室扑动使用较低的电击能量。
4.发出电击前,操作人员要确保没有人触碰患者和自己,并确保除颤器与患者有良好的接触。
5.按下电击按钮以后,尽量避免触碰患者和自己,以免导致电流通过人体流动。
6.在电击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然后2次人工呼吸,并继续循环进行。
五、复苏后处理1.如果复苏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律,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da47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4.png)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一、患者准备
1.患者处于丧失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的状况下,应考虑进行心脏电除颤。
2.心脏电除颤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确保操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准备
1.心脏除颤仪的选择: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心脏除颤仪,确保设备完好,电极粘贴良好。
2.心电监护仪:准备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心电图情况。
3.一次性电极:确认电极的类型和规格,根据患者年龄和体表面积选择合适的电极。
三、操作步骤
1.执行无创心肺复苏(CPR):在进行心脏电除颤前,应先进行30:2的无创心肺复苏操作,确保患者的血氧供给和循环。
2.心律评估:将心电监护仪连入患者,评估心律,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除颤能量。
3.电极贴附: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贴附位置,将电极剥离背面的薄膜,贴附在患者胸部。
4.电击操作:确认无人触碰患者或与患者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清楚告知其他人保持远离患者,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5.CPR操作:在电除颤后立即继续进行CPR操作,每次电击后应继续进行CPR操作2分钟。
6.心律监测:电除颤后,立即继续监测患者心律,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电除颤。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警示。
4.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操作时间、除颤能量和患者反应,以便后续病历记录和医学评估。
临床电除颤操作步骤、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临床电除颤操作步骤、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91418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c.png)
电除颤操作步骤、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考号:姓名:操作得分:
除口技口的操作步□及考核口分口准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室颤。
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IoCM.
2、除颤前注意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接触类物品接触。
4、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心尖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底部胸骨右缘第2肋间),并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倒电良好。
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5、动作迅速准确。
6、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c4dfb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6f.png)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名词定义】电除颤主要是指心脏非同步电复律。
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时除颤常用、有效的抢救技术。
是用除颤器将一定量的电能导入整个心脏,使一些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电治疗方法。
如果已开胸患者,可将电击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称为胸内除颤。
本节主要介绍胸外除颤,是指将电击板置于胸壁进行的除颤技术。
【适应证】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2.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禁忌证】1.作为必要的抢救措施无绝对禁忌证。
3.对已明确无心电活动者,除颤并无益处。
4.除无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除颤。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
使用较强的脉冲电流经过胸壁,消除心脏任何部位的异位兴奋灶,重建窦性心律。
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
尤其当室颤时,心室肌所处激动位相很不一致,一部分心肌尚在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已在复极。
因此通过除颤器能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使所有心肌除极,恢复正常心律,进一步达到抢救实施的有效措施。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欧洲复苏委员会制定的《2015欧洲复苏委员会复苏指南》。
该指南由来自欧洲各国的专家共同编写完成,共包含成人基础生命支持与自动体外除颤、成人高级生命支持、特殊情况下的心搏骤停、紧急救援等十一个部分。
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提出《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
由国内多家医院联合起草,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紧急救护方面新的发展和经验积累。
该标准规定了现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的技术操作要求,包含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基本要求、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要点、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流程图、急救操作流程和心肺复苏的再判断等,旨在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准备】1.用物准备:除颤仪(明确除颤仪类别为单相波还是双相波)、导电膏、纱布。
电除颤操作标准
![电除颤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aab2f94afe04a1b071def9.png)
2
6、打开除颤仪的开关,选择“同步”或“非同步”按钮。
5
4
3
2
7、电击板上涂耦合剂。
elect Engcry”选择除颤能力,按下“Charge”进行充电,一般首次为150焦耳(非同步),同步为50-100焦耳。
7
5
3
2
9、按放电击板,将一电击板放于胸骨右缘二、三肋间,另一电击板置于心尖部。
5
4
3
2
2、将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质,松开衣扣,暴露胸部。
5
4
3
2
3、用酒精纱布将电击部位皮肤脱脂,范围同电击板大小。
5
4
3
2
4、用纱布将电击部位皮肤擦干,保持皮肤干燥。
5
4
3
2
5、若心室颤动为细颤,静脉注射1-2mg盐酸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提高出产成功率。(口述)
5
4
5
4
3
2
14、整理用物及病床单位。
6
5
3
2
综合评价
(10)分
1、行动迅速,动作准确。
5
4
3
2
2、除颤位置正确,操作熟练。
5
4
3
2
监考人员
5
4
3
2
10、双手用力使电击板紧压皮肤,喊“离床”,两拇指同时按电极手柄上的“Shock”按钮,放电除颤。
7
5
3
2
11、放电后立即心脏听诊或通过除颤仪上的示波屏,观察心电活动,确定除颤是否成功,并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电除颤。
5
4
3
2
12、无效时可重复电除颤,最大电能为200焦耳(非同步)。
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f789bd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1.png)
考官签名
总分
单向波除颤能量360 J;双相波形200 J,
10
4.充电
充电电极板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采用前-侧位,即前电极放在右侧锁骨下方,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中心适在腋中线上或腋前线第五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
隔着衣服安放电极板不得分
10
6.电极板紧贴皮肤
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内容
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标准分
得分
1.素质标准
态度认真、严肃动作迅速、敏捷
10
2.准备除颤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5分),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心律情况“室颤,须紧急电除颤”(5分)。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5分)。
15
3选择能量
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不超过45秒钟(45秒以内完成满分
45秒~1分钟完成10分;1~4分钟完成5分;超过4分钟完成不得分)。
15
10.除颤结束要求
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2分);清洁患者胸壁皮肤(2分);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复检观察心跳、呼吸是否恢复,继续下一步处理(1分);”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电极板(2分)。
电极板压力适当(左、右电极板各2分),观察心电示波(1分)。
5
7.与病人保持安全距离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病人接触(5分),请“旁人离开”(5分)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5分)。
15
8.放电
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5
9.从下达除颤指令开始至除颤放电完毕的时间要求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9bb9ed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a.png)
完整版)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人民医院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试科室:XXX姓名: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___操作时间:5分钟得分项目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2.评估患者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行心电监护者)。
1.呼叫患者、判断意识,呼救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舒适与安全:周围环境宽敞、安全,光线明亮。
3.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绝缘床。
松解衣扣,暴露除颤部位,查看皮肤、导联、有无起搏器及金属物质。
4.迅速携除颤仪到床旁,打开除颤仪电源的开关,观察患者心律,确认是否为室颤。
5.用纱布呈“Z”型擦干患者除颤部位皮肤。
6.涂导电膏。
7.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充电。
8.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腋中平第5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如患者大量出汗,应迅速将胸部擦干)。
9.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认室颤。
操作员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键电击除颤。
10.观察除颤仪上的波形变化,监测患者心律是否变为窦性,若无效,可加大电极能量,重复电击,但最大不超过360焦耳。
11.如转复成功,关闭电源,擦净病人皮肤及电极板。
12.密切监测心律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13.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评价分值扣分细则操作准确、熟练。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急救意识不强。
5 缺一项扣1分。
爱伤观念强。
2 超时1分钟扣2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5操作流程与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除颤仪、电极片三片、导电膏、纱布四块、听诊器、弯盘、记录单,检查除颤仪性能良好。
3.用物准备3分钟。
扣分细则: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1分,未评估不得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08567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2.png)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除颤仪是用于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除颤的一种设备,是临床心血管急救的重要工具。
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务人员在操作除颤仪时必须认真负责,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
一、操作流程1、准备除颤仪在使用除颤仪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开机:按下电源键,等待除颤仪进行自检,并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2)设置能量等级: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状态,设置合适的能量等级。
一般情况下,初次电除颤的能量等级为120-200焦。
(3)连接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连接到除颤仪上。
2、进行电除颤(1)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的呼吸、心率和意识等情况,确保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2)贴上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粘贴在患者心脏部位,确保电极正确粘贴。
(3)设置除颤能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能量等级。
(4)进行除颤:按下除颤键,等待电击结束。
3、检查患者生命体征(1)观察患者呼吸:检查患者呼吸情况,如果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检查患者心跳:检查患者心跳情况,如有需要,再进行电除颤。
二、考核标准1、操作规范性:操作除颤仪时,医务人员需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如设置能量等级、贴上除颤电极等。
2、技术熟练度:医务人员需要掌握除颤仪的操作方法,熟悉除颤仪的相关参数,在操作除颤仪时需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3、注意安全问题:医务人员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触碰除颤电极、避免使用带有金属的设备等。
4、患者效果: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操作不当,可能影响患者成活率。
因此,医务人员在操作除颤仪时,应仔细检查所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电除颤。
5、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反应,并且正确操作除颤仪以拯救患者。
因此,医务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总之,正确使用除颤仪非常重要,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功能的考核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电除颤的标准部位图
![电除颤的标准部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49e447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5.png)
电除颤的标准部位图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救技术,它通过向心脏传递电流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正确的电除颤操作需要准确地找到并贴附电极片在患者身上的特定部位。
下面我们将介绍电除颤的标准部位图,帮助大家正确地进行电除颤操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除颤的标准部位图。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心脏的位置以及电极片应该贴附的部位。
通常情况下,电极片分为两块,一块贴在胸部右侧,另一块贴在胸部左侧。
这样可以确保电流能够穿过心脏,达到最佳的除颤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电除颤的标准部位。
首先是右侧电极片的贴附部位。
右侧电极片应该贴在患者的右锁骨下方,与右胸肌的下缘相接。
这样可以确保电流能够准确地传输到心脏,提高除颤成功的几率。
然后是左侧电极片的贴附部位。
左侧电极片应该贴在患者的左胸肌的下缘,与心脏的下缘相接。
同样,正确的贴附位置可以确保电流能够穿过心脏,发挥最佳的除颤效果。
除了电极片的贴附位置,正确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电除颤操作时,患者应该位于平坦的地面上,胸部应该裸露并保持干燥。
操作人员应该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的皮肤充分贴合,避免出现空气隔离,影响电流的传输。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电除颤操作应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进行电除颤操作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总之,电除颤的标准部位图是进行电除颤操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正确的电极片贴附位置和姿势可以确保电除颤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电除颤的操作技巧,为急救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
除颤操作标准
![除颤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136320b4daa58da0114a3a.png)
电除颤术
(一)目的: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时间:5min
(三)非同步电除颤术操作方法:100分
(四)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安有永久起搏器或ICD(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2.导电胶涂抹要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3.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是金属物品。
4.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5.对于能明确区分QRS和T波的室速,应进行同步电复律;无法区分者,采用非同步电除颤。
6.同步电复律通常遵医嘱选择稍低的起始能量,选择能量前应按下“同步”键。
7.动作迅速准确。
8.除颤仪用后应注意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糊,放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9.保持除颤器性能良好,及时充电。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b7e6f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一、操作要点:(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2、判断意识3、启动BLS4、摆放体位5、胸外心脏按压6、开放气道:观察口腔,并报“口腔无异物”,清除口腔异物;压额抬颏7、人工呼吸:判断呼吸+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交予助手继续操作8、建立人工循环:判断脉搏+胸外心脏按压9、复检+心电检查10、准备除颤11、安放除颤电极板+观察心电情况12、选择除颤能量13、充电14、确定周围无人员与患者接触15、放电16、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擦干患者胸壁皮肤;口头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再次复检(二)四步骤:评估患者-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有效指征能扣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 >8Kpa(60mmmHg)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散大的瞳孔缩小眼球活动,捷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高除颤术理论考试试卷一、填空题(40分)1、患者出现室颤、无脉性室速选择非同步电除颤。
2、如病人带有起搏器,除颤电极板应距离起搏器至少10cm 。
3、除颤时电极板的安放位置为胸骨手柄安放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尖部手柄安放于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双相波选择能量150J-200J 。
4、同步电除颤用于心房颤动、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
二、选择题(40分)1、电除颤的原理是( D )。
A、恢复患者肺部通气B、恢复患者正常血流C、恢复患者肺部通气及血流D、消除异位心律,阻断折返激动2、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C )。
A、同步B、非同步C、同步和非同步D、以上均不正确3、除颤仪不包括下列哪个按键(A )。
A、自动开关机按钮B、充电按钮C、电击按钮D、能量选择键4、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点击能量应为( B )。
A、220JB、200JC、360JD、370J三、简答题(20分)同步电除颤与非同步电除颤的选择依据?同步电除颤与非同步电除颤,主要依据心律失常时R波是否存在而决定。
电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电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007c3881c758f5f71f67a2.png)
非同步电复律除颤仪手动操作评分标准
目的:用高能的脉冲电流,经过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消除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又称心脏电复律)。
适应症: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室颤、室扑。
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
2、导电胶涂抹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3、放电除颤时,注意患者和其他人、物绝缘。
4、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5、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左侧腋中线第五肋间平剑突水平。
6、清洁皮肤,以10公斤左右的压力压住皮肤。
临床电除颤操作步骤、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临床电除颤操作步骤、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bed16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6.png)
电除颤操作步骤、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室颤。
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2、除颤前注意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接触类物品接触。
4、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心尖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底部胸骨右缘第2肋间),并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倒电良好。
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5、动作迅速准确。
6、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b7cbf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6.png)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一、定义
(1)电除颤: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并终止室颤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2)胸外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二、实施条件
(1)非同步电复律:心搏骤停、室颤、室扑
(2)同步电复律: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某些房颤三、用物准备
除颤仪/心电除颤监护仪、导电糊、生理盐水、纱布,备抢救车
四、实施流程
五、实施评价
(1)尽早正确使用除颤仪,仪器无人为损坏。
(2)患者无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六、日常维护
(1)更换记录纸:及时检查记录纸是否用完,发现打印纸已将用完,及时放入新的热敏打印纸,确认热敏的一面安装正确。
(2)内置打印机的打印头:如果打印机打印出的心电图较淡,或浓度不均匀,则需要对打印头进行清洁,可用酒精或四氯化碳棉球擦拭打印头。
(3)外表面的清洁:可以用酒精、中性肥皂水清洁外表,但应防止液体流入机内,造成损坏。
每次使用后彻底去除极板上的电极膏保持电极板清洁。
用软布清洁外表。
(4)功能测试:每日选择30J能量进行充放电测试;每月进行大能量(200J以上)充放电测试。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8cb6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f.png)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准备工作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性(5分):包括手套、防护眼镜、手术帽等。
2. 准备设备和药物(5分):确认电除颤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极的贴附情况,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辅助设备。
二、患者评估1. 心电图监测(5分):正确连接心电图监护仪,获取患者的心电图信息。
2. 意识状态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 呼吸评估(5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三、电除颤操作1. 确认电除颤指征(5分):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
2. 确认能量选择(5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适当的电除颤能量。
3. 贴附电极(5分):正确贴附电极,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的贴附良好。
4. 同步除颤设置(5分):根据需要,将电除颤仪器设置为同步除颤模式。
5. 给药准备(5分):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包括麻醉剂和肌松剂等。
6. 命令确认(5分):与团队成员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并给予相关指令。
7. 除颤操作(15分):包括正确的电击操作、记录时间和能量等。
8. 除颤后处理(10分):包括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心电图监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四、团队合作1. 沟通和指令(10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令,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协调和配合(10分):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操作技术1. 操作流畅性(10分):操作流程是否流畅、有序,能否熟练地完成电除颤操作。
2. 操作准确性(10分):操作是否准确无误,能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10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电极脱落、防止电击操作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等。
2. 感染控制(5分):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洗手、穿戴手套等感染控制措施。
总分:100分结语: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护士在电除颤操作中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安全意识。
心肺复苏及电击除颤量化标准2023版
![心肺复苏及电击除颤量化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297a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2.png)
心肺复苏及电击除颤量化标准2023版
背景
心肺复苏(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止跳动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
电击除颤是在心脏停止跳动时通过电击来恢复其正常跳动的过程。
为了确保CPR和电击除颤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量化标准。
目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版的心肺复苏及电击除颤量化标准,以指导医务人员在CPR和电击除颤时的操作和决策。
内容
1. CPR质量指南
- 压力深度:成人应达到至少5厘米深度的胸前推压,儿童和婴儿根据年龄适当调整。
- 压力速度:每分钟至少100-120次胸前推压。
- 呼吸频率:成人和儿童每分钟10-12次,婴儿每分钟20次。
- 呼吸量:成人和儿童每次呼吸500毫升,婴儿每次呼吸100毫升。
- 胸部回弹:推压后胸部应完全回弹。
2. 电击除颤参考指南
- 选用合适的能量水平:根据患者情况和设备类型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
- 电击时间:尽快进行电击,不超过10秒的延迟。
- 有效推压间隔:每次电击后立即继续推压。
- 检查心律:在电击前确认心脏是否有无序电活动,如室颤或室速。
- 避免电击干扰:确保周围没有接触到电击除颤的人员。
结论
遵循心肺复苏及电击除颤量化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水平。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并能正确执行这些标准。
标准的进一步改进和更新将有助于提高急救的效果和质量。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总结,具体操作和指南请参阅相应的正式文件和权威指南。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7703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0.png)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
心脏直流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除颤仪操作流程(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准备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除颤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擦导电糊选择能量成人单相:200J→300J→360J双相:150J→150J→200J儿童:2~4J/Kg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观察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整理操作完毕,关机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洗手,记录(三)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电除颤操作标准
![电除颤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5a02bab0717fd5360cdcba.png)
10清洁并检查皮肤,安置病人
2
11监测心律、心率,并遵医嘱用药
2
12终末处理;
3
13洗手记录
2
注
意
事
项
1定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
2导电胶涂抹要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3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和其他人、物绝缘
5
评
价
1病人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
5
2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正确调节能量
5
3病人安全,无皮肤灼伤并发症发生
电除颤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日期:姓名:得分:考核者:
项目
操作标准
分值
评
估
1病人的年龄、体重、心律失常类型、意识状态
3
2除颤器的性能
3
准
备
1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
3
2环境:整洁,安全,有电源、吸氧、吸痰装置(口述)
3
3用物:除颤器、导电胶、纱布
3
流
程
1判断病人心律失常类型
5
2暴露病人胸部,必要时建立心电监护(电极片避开除颤部位);
5
2
5选择合适的能量,充电
10
6放置电极板于合适部位(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尖部)
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病人、病床,自身离床
10
7两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停留1秒后移开电极板
5
8重新行CPR5个循环后视情况再行除颤
10
9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脏电除颤技术
(一)目的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2、了解心电图示波是否为室颤、室速。
(三)操作要点
1、呼叫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取仰卧位。
3、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开机监护导联为PADDLES导联,即心电导联Ⅱ),手柄电极涂导电膏或将生理盐水纱布放于除颤部位:负极(STERNUM)手柄电极放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正极(APEX)手柄电极应放于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
两电极板之间相距10cm以上。
4、选择除颤能量,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相波除颤用200~360焦耳,直线双相波用120~200焦耳,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焦耳。
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5、术者双臂伸直,使电极板紧贴胸壁,垂直下压,充电,确认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同时术者身体离开患者床单位。
6、双手同时按压放电按钮除颤。
7、观察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和并发症。
(四)注意事项
1、迅速对目击下心脏骤停的患者实施电除颤,对非目击下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实施5个周期CPR后行电除颤。
2、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
3、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4、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5、除颤时两个电极板之间与电极板手柄要保持干燥。
6、电极板必须紧贴患者皮肤不留空隙,以防皮肤灼伤。
7、动作迅速,准确。
8、使用后的电极板先用干纱布擦净,再用酒精纱布擦拭消毒。
9、除颤仪用后及时充电,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10、洋地黄过量所致室颤,应从低能量开始。
11、患者如为细颤,除颤前可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
(五)并发症
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循环栓塞。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