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6—12章课堂笔记
自考公共关系学完整笔记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公共关系的14个特征:1是一个完整的职能,目的在于增进公司利益和达成其他整体的目标。
2并不制定政策,但可以帮助管理当局表白公司的政策。
3对于受公司措施影响的人,公共关系人员注意他们的印象和可能的反应,因此重大的措施应先向公关部门咨询。
4所有信誉都建立在行动而非文字之上,但如果让人们了解公司的行动就得借助于语言文字。
5虽然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却有其责任范围,必须配备预算及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必须限于公司公关范围以内的工作。
6最终目标是使人人了解对于良好的管理是不可分割的。
7关于公司的形象是相对的,要依据某种公众对于公司的具体要求而定。
8人们经常根据不完全的证据形成对公司的印象,但应尽力去注意为公司争取良好的印象。
9因为公司是在舆论形成的环境下运营发展的,因此对于任何人所具有的访问权利均应尊重。
10透露、传播资料信息不要吝啬。
11不可歪曲和夸大事实,其的主旨是陈述事实以便他人对公司公平评估,引起公众兴趣,进而对他们发生影响。
12少做做得好比多做做不好强。
13其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要引起别人对公司的好感和兴趣。
14其艺术多余科学成分,这种艺术要以社会科学的崭新知识为基础,对于公众对象的组成及态度做科学的评估,对公司要有透视的认识。
●公共关系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需要遵循的思维程序:1需要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组织、传播、金额公众。
2分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
组织、公众是其承担者,分别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
●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1关系性质。
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特指组织与公关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2职能性质。
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与公关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管理,也可称沟通管理。
以优化公关环境,树立组织形象为宗旨。
3学科性质。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公共关系学(06第6章)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28. 态度 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 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 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 的倾向,这些倾向一经形成就比较 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事 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人们的行 为方向和方式。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29.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结构包括: ①认知。认知是指主体对态度 对象的整体了解和评价。认知是态 度形成的基础。 ②情感。情感指主体对态度对 象的情感体验。情感在态度中具有 调节作用。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33.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 主要取决于: ①说服者的条件。一个对某问 题享有声誉的人总比无声誉的人更 能引起更多人的态度改变。声誉的 最主要的成分是专门知识和超然的 态度。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公关传播者或广告劝服者不能 以一个为厂商的利益而急不可耐的 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②信息本身的说服力。如果对 方本来就赞同说服者的意见,只讲 正面理由可以坚定其原有的态度; 如果对方原先或当时反对说服者的 主张,把正反两方面的理由说出来, 比只讲一方面理由更好;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2.知觉的选择性 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人们 能清晰地知觉到的对象是很有限的, 最多只能有几个。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知觉过程 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人们总 是从许多事物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3.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是: ①客观因素; ②主观因素。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13.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的强烈影 响。
公共关系学(第6章):公众心理分析
张克非《公共关系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资料汇编
第一章现代社会变迁与公共关系的萌芽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集关系的重要性奈|历史上人们协调关系的努力誓公共关系的特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北美殖民地社会的特点的公关系事业在美国的萌芽美国建国后的政党政治和竞选活动商业竞争与新闻代理【重点难点归纳】一、关系的重要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关系具有三大特点:1.关系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
2.关系具有可变性。
3.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历史上人们协调关系的努力1.《尚书》记载了当时的统治者恩威并用、软硬兼施,为建立、协调、规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以及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所做的各种努力。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转型和宗法制度的解体,人们对“和”、“合”关系及其哲学的重视、认识和创造性实践。
3.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在较长时期保持繁荣、稳定,形成独一无二的多民族大帝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比较早地形成、建立了与东方农业文明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体系,并且以其相应的政治制度、法律和思想、道德体系,维护着这些关系体系的稳定和效力。
4.在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国家,先民们也十分重视建立各种关系,并探索出能有效巩固和改善关系的方式、三、公共关系的特点1.活动主要是围绕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进行的,以维护统治者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2.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
(1)统治者一方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垄断较多信息资源,居于主动地位;(2)而被统治者的权利则得不到保护,处于被动地位;(3)信息的传播往往是单向的,缺少相应的反馈。
3.信息传播的方式、手段主要是人际口头传播,并常常辅之以威逼利诱,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信息传播的速度慢,数量和对象都比较有限。
四、人类的现代化进程1.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和书籍的大量印刷、出版,不仅促进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欧洲各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加快了其发展速度。
2.地理大发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
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社会革命。
00182公共关系学书本知识点整理
00182公共关系学第1章公共关系概论考核知识点:公共关系的定义,相关概念与范畴、历史与发展,功能Public Relations的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公众相互信任的关系。
美.格鲁尼格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者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等。
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它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主要特征: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结构);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属性)。
舆论:是指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舆论是无形的关系。
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是等价的。
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良好的公关形象意味着良好的公众关系和社会舆论。
深层意义P47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人群关系: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公关关系学》笔记及相关案例
第一章公共关系定义与宏观考察公共关系的诞生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
Public意为“公共的”、“公开的”、“公众的”,Relations即“关系”之谓,两词合起来用中文表述便是“公共关系”,有时候又称“公众关系”。
不过我们应该清楚的是,1882年,多尔曼·伊顿律师在使用它的时候,将此理解为“公众利益”。
1924年《论坛报》将公共关系称为一个科学。
公共关系定义一、管理职能说:“管理职能说”这类定义把公共关系看做和计划、财务一样的管理职能。
“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能建立和维持组织与公众之间互利互惠的关系,而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公众。
”——斯各特·卡特里普二、传播说:这一类定义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认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传播沟通。
英国人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 kins)也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为达到与其公众相互了解的既定目标,而有计划的采用一切对内对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James E·Grunig: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三、特定关系说(社会关系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关系”体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正确认识公众关系、处理公众关系是开展公共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资深公共关系教授希尔兹(H.L.Child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社会意义。
四、经营艺术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关系还只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许多公共关系问题不存在惟一正确的答案,公共关系在实际运作中要讲究创造性,讲求形象思维,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公共关系及其工作。
因此,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
如1978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上,代表们经过商讨,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利益。
自考公共关系学完整笔记(教材)
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Rex L.Harlow)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Scott M .cutlip﹠Ailen H .Center)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3.传播管理说当代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的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James E .Grunig,Ph .D)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5.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蔡尔兹(H .L .chil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往往可以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它可以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公共关系状态“;又可以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公共关系活动”;还可以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状态的两个方面)首先,公共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都处在特定的公众环境之中。
这个公众环境由各种各样与组织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所构成。
(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其次,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个组织总是在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去开始自己的公共关系活动的,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不能脱离特定的公众背景,必须以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笔记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笔记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一、公共关系的定义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中文表述可称为“公众关系”,也可称为“公共关系”。
2.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代表人是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他们认为公共关系是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3.传播说: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代表人是英国著名公关学者佛兰克?杰夫金斯,他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4.传播管理说: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当代美国术权威,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5.咨询说:侧重于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最具代表是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6.关系说: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代表人物是蔡尔兹。
7.协调说: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代表人是王乐夫。
8.形象说:从塑造形象的角度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形象,代表人是熊源伟。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一)公共关系本质的依据和方法1.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活动的三个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
2.分析公共关系的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
“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
公共关系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一,五要点 1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2沟通对象相关公众3工作手段传播沟通媒介4本质双向的信息交流5目的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二定义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的机构。
领导人提供咨询意见,并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组织个公共共同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第二节几层含义一,含义表达:为社会组织在行动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采取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二,多种指代1公共关系状态2公共关系活动3公共关系意识,1形象意识2公众意识,3传播意识4协调意识5互惠意识三公共关系学可以指公共关系学利。
第三节公共关系学职能及原则一主要职能 1收集信息组织宣传2 监测环境咨询决策3 协调沟通处理危机4 创建文化树立形象二原则1尊重事实 2公众利益 3社会效益 4科学指导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和发展第一节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五个阶段一萌芽阶段古代就有了公关意识1政治领域告劝服意识,民心,知望,联盟,危机,亲善,适中2军事领域军心攻心美名环境3经济领域信义招牌交换意识4文化领域仁爱人和交流意识古代特点1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2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3传播手段简单二孕育期19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发起一起便士报运动,只一个组织为了自身和利益在报刊上宣传活动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巴纳母 :凡宣传皆好事。
三产生期指丑运动:以揭露弓手企业的丑闻和阴暗面为主题,产生扩大企业和资本家利益与社会沟通的组织—公共关系职业。
四发展期 1923年的内斯出版《公众舆论的形成》五成熟期 1952年卡特利普和森物出版了《有效的公共关系》,提出双向对称的模式,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公共关系思想的演变巴纳母时期: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艾维李时期职业化:说真话伯内斯科学化:投公众所好现代时期,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现代时期特征职业化行业化更进一步发展公共活动在理论上的规范化,国际化公共活动主体多元化第二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政治条件: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二经济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出现三技术条件: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四思想条件:人的经营管理思想和观念的深刻转变第三章公共关系主体—组织一组织的概念和构成1,概念,组织是按照一定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经过不同部门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力操作和责任划分,合理协调内部人群活动的社会集团。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简述)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论述)1。
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
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4。
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
(论述)人群关系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论述)1。
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2。
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十分重视公众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虽然公共关系和人群关系同属于组织关系范畴但它比人群关系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阔.3。
“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人群关系论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应管理中的用;公共关系学又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一)公共关系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二)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三)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辅助决策(辅助决策职责—简答:练习)1。
《公共关系学》课程笔记
《公共关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1 公共关系的含义1.1.1 公共关系的学术含义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是现代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管理职能,它通过策略性的沟通活动来建立、维护和促进组织与各类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
在学术领域,公共关系被定义为:- 一种组织管理的过程,涉及监测、评估公众的态度,制定和实施策略以塑造组织形象。
- 一种双向沟通的实践,旨在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来影响公众意见和行为。
- 一种社会关系的艺术,它要求组织在处理与公众的关系时,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兼顾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
1.1.2 公共关系一词多义公共关系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作为组织职能:公共关系是组织内部的一个部门,负责规划和管理组织与外部公众的沟通活动。
- 作为职业领域:公共关系是指从事公关咨询、媒体关系、活动策划、危机管理等工作的一类专业人士。
- 作为实践活动:公共关系包括新闻发布、媒体采访、品牌推广、社会责任报告等具体的传播活动。
- 作为学科领域: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理论、原则和方法的一门社会科学。
1.1.3 公共关系就在你身边公共关系的影响无处不在,它体现在:- 每天的新闻报道中,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消息都是公关活动的结果。
- 社交媒体上的品牌互动,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更新,都是公关策略的一部分。
- 各种公益活动、慈善捐赠背后,都有公关团队在策划和推广。
- 甚至个人品牌形象的塑造,如明星的公众形象,也是公关工作的体现。
1.2 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1.2.1 公众:指所有与组织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人群,包括顾客、员工、投资者、政府、媒体等。
1.2.2 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核心,涉及信息的编码、传递、解码和反馈过程。
1.2.3 传播:是公共关系的主要手段,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媒介来传递信息。
1.2.4 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信息的工具,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和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复习笔记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导论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一)国外1.强调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美国社会科学家莱克斯·哈洛博士: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
它在一个组织及其公众之间建立并保持双向的传播、谅解、接受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和难题;它帮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舆论并作出反应;它明确和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帮助管理部门随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变化的形势,帮助预测发展趋势,以作为早期警报系统;它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
2.强调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功能《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公共关系是旨在传递关于个人、公司、政府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的信息,以改善公众对他们的态度的政策和活动。
3.强调公共关系的预测功能、咨询功能1978年墨西哥城召开的各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一次世界大会发表的《墨西哥声明》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其结果,为组织领导者提供咨询并实行有计划的行动方案。
这种行动方案将服务于该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4.强调公共关系的社会属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希尔兹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的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
这些活动都是公众性的,并且都具有社会意义。
(二)国内1.王乐夫: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
2.居延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
总结: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采取的行为规范。
包括五层含义:(1)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2)纽带是传播(3)双向交流(4)主体是一个控制系统—管理功能(5)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二、关于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1923年,伯内斯《舆论之凝结》OR《舆论明鉴》出版,并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
1952年,他又写了《公共关系学》。
(一)内容:公关理论、公关业务(应用)和公关史。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管理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具有的五个基本要素: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共关系相关概念: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传播——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舆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态度;形象——组织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人群关系——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古代时间——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亚力士多德《修辞学》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制造假新闻“清垃圾运动”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科学化《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重要特点是“投公众所好”主张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管理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公共关系辅助决策功能的主要表现: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4、评价决策效果;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四种基本模式:部门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高层领导直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特点:○1了解内情、○2 便于协调○3 效率较高○4 成本较低○5 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公共关系公司的经营范围:咨询诊断、联络沟通、收集信息、新闻代理、广告代理、推介产品、会议服务、策划活动、礼宾服务、印刷制作、音像制作、培训服务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特点:1、较为客观公正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3、较灵活、适应性强4、关系较疏远5、运作成本较高公共关系协会的活动内容:1、联络会员;2、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3、专业培训;4、普及知识;5、编辑出版刊物;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必须遵循的原则:1、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4、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2、良好的组织能力;3、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4、敏锐的观察能力;5、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7、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全员 PR管理:1、领导的公共关系意识;2、全员的公共关系配合;3、组织的公共关系氛围;第三章公共关系对象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培养较好的公关意识,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公共关系现象和公关案例;了解公关实践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第一章公关是什么1. Public Relations (PR)2. 关于公关定义的各种表述: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格鲁尼格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
——米勒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
——詹夫金斯公共关系的开展应该试图在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
——福特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职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
——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是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
具体说,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和公共政策的和谐。
——陈先红3. 共同元素:组织、公众、管理、沟通、传播、关系。
4. 公共关系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开展的关系管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要点:⏹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由于便士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张,激起了新闻界的“清垃圾运动”,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张,提出“原则宣言”、“说真话”、“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发展“投公众所好”的思想。
卡特利普和格鲁尼格对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导入期;90年代即实践期;2000年以后的快速增长期。
公共关系学复习笔记第六章
第六章公共关系传播一、考核知识点(一)传播的一般原理1、识记:(1)三要素说(P134)“三要素说”由美国理查德·L·威尔瓦提出,传播包括三个要素:人、信息、效果。
后来他发现“三要素”过于简单,便补充了“八特性”说。
即:①传播包括两个人以上;②反馈;③不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④不必是有意的;⑤具有效果;⑥不一定是用文字语言;⑦受情境的影响;⑧受干扰的影响。
(2)四要素说(P134)“四要素说”这一说法一般认为,传播的四要素包括:传播者、信息、通道、受传播者。
也有一些学者把传播的要素分为:传播者、公报、受传播者、效果。
博罗则把传播分为:信源、讯息、通道、接受者。
(3)五要素说(P134)五要素说,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5W”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包含了传播的5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者以及传播效果。
1946年,拉斯韦尔与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问世。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文中提出传播需要回答5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了什么效果?(4)六要素说(P134)六要素说由申农、韦弗提出。
他们认为传播的要素有:信源、编码、信息、噪音、译码、信宿。
一般认为,传播的要素有6个方面: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被传播者(受众)、传播环境、传播效果。
(5)传播类型(P134)传播的类型一般可分为:①自身传播、②人际传播、③大众传播、④组织传播、⑤国际传播。
(6)自身传播的特点(P134-135)自身传播以自我为传播对象,是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种内在传播活动。
自身传播的特点是:它的传播量大;它是一种内在形式;它是人际交流的基础。
(7)人际传播的特点(P135)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谈、传播活动,人们之间的交谈、会议、讲课等活动都属于此种类型。
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对象明确,在有限人际传播中传播对象的身份或某项特征是传播者知晓、明确的;近距离直接传播,除少数情况外,人际传播都是传受双方处于同一空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距离从几厘米到数米,简单易行,使用广泛、频繁。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第一节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分为:1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2 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3 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4 咨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5 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公共关系的形为主体是组织机构2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大众3 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4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5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第二节一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1公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2 公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的工作3 公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另还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二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2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3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三关系、舆论、形象1 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公共关系不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特征: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2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3 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意义:①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③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④公共关系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四人际关系与人群关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1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2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五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1 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2 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括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3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是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4 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六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1 交际2 宣传与新闻3 广告4 营销推广(营销推广注重的是近期经济利益,公共关系更注重的是社会利益)5 公共事务——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6 游说7 开发8 论题处理9 危机管理(含义:1,处理公共关系危机 2,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第三节一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4,爱德华.佰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公共关系在我国内得到正式的确认和接受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与国际接轨首先,公共关系造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其次,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再次,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最后,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功能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1 收集信息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公众对组织其他的要素评价:①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评价②公众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③公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④公众对组织服务素质的评价2 辅助决策①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②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④评价决策效果3 传播推广①创造舆论,告知公众②强化舆论,扩大影响③引导舆论,控制形象4 协调沟通5 提供服务①协调内部关系,增加组织凝聚力①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②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②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第一节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行为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一、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1 部门隶属型——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2 部门并列型——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排列,处于同一层次3 高层领导直属型——处于整个组织系统中的第三个层次4 公共关系委员会——由组织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公共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对内关系——处理员工关系、部门关系、股东关系等等对外关系——指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媒介关系、顾客关系等等专业技术制作——文字写作、平面设计。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全·用)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完整涵义;分析比较若干与公共关系概念相关的学科概念,具体如下:1.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要求识记七种有代表性的公共关系定义及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领会各种公共关系定义的侧重点,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比较各种公共关系定义的异同,能够举例说明自己对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理解。
2.公共关系的分支概念和范畴。
要求识记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组织、公众、传播;关系、舆论、形象。
领会公共关系状态的两个方面;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涵义;公共关系概念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如何理解公众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如何理解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关系”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的特定涵义;“形象”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的特定涵义。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观念”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能够结合实例说明“组织”、“公众”和“传播沟通”三个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能够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关系”、“舆论”和“形象”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3.相关的学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要求识记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领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领会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在实际生活和管理实践中正确区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人群关系。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
(美:雷克斯·哈罗)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英:费兰克)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
《墨西哥宣言》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
“公共关系”复习笔记
自考“公共关系”复习笔记《公共关系学》是新闻,广告,行政管理,秘书,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必修课。
这门课主要研究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学好这门课需要具备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新闻,广告等学科的知识。
这门课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掌握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要努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努力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这门课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容易学习,掌握的一门课。
知识点虽然较多,但是一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是比较容易理解。
掌握的。
一、全书的脉络第三部分介绍企业、政府开展公共关系的技术。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一、学习建议这一章是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
理论色彩较浓,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但是难度不大。
其中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重点。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一、识记:有关公共关系定义的7种类型:管理说,传播说,传播管理说,咨询说,关系说,协调说,形象说。
其中重点掌握美国格鲁尼格教授的传播管理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本教材采用的就是传播管理学说。
二、重点掌握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一)p6,倒数第二行。
“传播沟通”是贯穿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二)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1,公共关系“关系”的性质。
组织与社会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公共关系只是这许多关系中的一种,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组织的职能有很多,公共关系是组织许多职能中的一种,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工作的管理”职能。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公共关系学笔记(全)
公共关系学笔记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沟通”.对于这一概念,应重点从三个角度认真把握。
1.“公共关系”的性质: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即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信息交流关系;2.“公共关系职能”的性质:即运用各种传播、沟通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争取公众舆论的理解和支持,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公共关系学科”的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传播学、组织传播学,是现代传播学在组织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内容重点理解公共关系学基本内容的九个方面:1.公共关系的概念:公共关系是什么,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社会组织、公众、传播与沟通;2.公共关系的历史:公关的形成、发展概况、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3.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公关由谁来做,有何作用;4。
公共关系的对象:公关对谁做;5。
公共关系的管理过程:完整地理解公关工作的整个过程;6.公共关系的媒介:学习和掌握公关的基本工具和技术手段;7。
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包括调查研究、新闻传播、公关广告、专题活动、处理危机、交际事务等;8。
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制约:公关行为基本准则;9.公共关系在中国应用的国情和特色:公关的中国特色。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公共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角度主要有:从管理学角度,从经营学角度,从传播学角度等。
一、从管理学角度研究的特点:1.将公共关系作为管理过程的一个要素;2.将公共关系本身视作管理的一个过程。
二、从经营学角度研究的特点:1.将公关作为实施推广,影响环境的手段,突出公关的谋略、技巧、艺术的实用研究;2。
更重视信息和形象的商业价值,将信息、形象关系作为重要的经营要素和资源,将公共关系作为经营投入的一部分,并努力使其转化为实际财富,产生出经济效益.三、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的特点:1.按传播的基本模式分析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稿,公共关系广告,演讲,表演,等等。
交际型公关
运用各种交际方法,沟通艺术,广交朋友,协调关系,化解冲突,创造“人和”的社会环境。
直接沟通,信息反馈快,加强感情。
社团交际,个人交际。通过语言,文字,人与人之间直接对话交往。
服务型公关
以服务行为作为特殊媒介,使公众与组织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高组织的美誉度.
(2)研究目标公众权利的共同点;满足首要公众的优势需要。
四,衡量组织形象策划成功与否的标志。
(1)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2)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3)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五,指定公关计划的五原则。
(1)实用性与可行性;(2)重点性与平衡性;(3)科学性与灵活性;(4)连续性与衔接性;(5)创新性与独特性;
(4)促进公共关系工作的成熟性。
三,公共关系管理的模式。
(1)四步工作法;
(2)六部工作法;
四,在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环境因素;(2)主体因素;(3)传播技术因素。
第二节公关调查四步工作法中的第一步----公共关系调查
组织实态分析
组织形象分析员工阶层分析
管理层分析
决策层分析
电视
1,视听结合;2,纪实性强,现场感;3,传播迅速,影响面大;4,多种功能,娱乐性强。
1,储存性差;2,线性传播方式;3,成本高。
因特网
1,范围广泛;2,超越时空;3,高度开放;4,双向互动;5,个性化强;6,多媒体,超文本;7,低成本。
3,因特网的基本特征。
4,因特网发展历史。
起始于1969年美国;
其中有调查研究;新闻传播,举办活动,处理危机,公关礼仪;公共广告;演讲与报告;会议会谈谈判。其中调查研究,新闻传播,处理危机,公关广告是重点。
一,调查研究
1,公关调查要解决的问题。
(1)组织所处的环境;(2)组织面对的公众的情况;(3)组织与某类关系不协调的公众的矛盾情况;(4)与各种媒介组织的关系
配额抽样
(3)如何Leabharlann 计问卷A,问卷的形式;B,设计问卷注意的事项;
(4)掌握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设计一个公共关系调查方案。
4,公众代表座谈会
确定公众代表座谈会会议议题
召开公众代表座谈会的程序选择与会代表和印发通知
举行公众代表座谈会:抓好三环节
5,资料分析
二,新闻传播
1,新闻的定义;
撰写新闻稿
2,新闻传播的方式策划新闻
危机名称
定义
引起原因
类型
处理原则
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
由于本组织的各种过失导致组织形象受损
1,组织行为不当,影响环境;2,损害公众的利益;3,会产生严重后果;
1,内部事件;
2,工作失误;
3,决策失误
4,纠纷事件
1,真诚接收批评,及时向公众及新闻界披露事实真像,公开道歉;2,由专门人员处理善后,减少公众的损失;3,加强对内部人员教育,避免以后发生.
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
公共关系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的模式
公共关系管理的相关因素
二,本章知识脉络公共关系调查
四步工作法公共关系策划
公共关系实施
公共关系评估
第一节公共关系管理过程的模式
一,公关关系管理的定义。
二,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
(1)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系统性;
(2)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可控性;
(3)加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预测性;
5,因特网的服务功能
(1)电子函件;(2)文件传输;(3)网络新闻;(4)copher; (5)WAIS;(6)World
wige Web
6,因特网公共关系传播意义。
7,非语文传播符号
(1)身势语言;(2)情态语言;
第九章第十章公共关系实务
一,学习建议
第九,第十章开始讲授开展公共关系的技能技巧,共讲授八种公共关系传播的技能技巧。
六,编制公共关系预算的方法。
(1)销售量抽成法;(2)目标作业法;
七,公共关系策划的流程。
PDCA工作法。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第四节公共关系传播实施
1,选择应用传播沟通媒介的四原则。
(1)联系目标原则;(2)适应对象原则;(3)区别内容原则;(4)合乎经济原则。
2,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特征。
防御型公关
出现潜在的公关危机.
防患于未然.
重视信息反馈.,适应环境变动.
进攻性公关
组织出现危机,较为被动.
以攻为守.
改变对原环境的依赖。
矫正型公关
公共关系严重失调。
善后传播沟通工作。
平息风波,挽回影响。
第五节公共关系监测评估
一,识记:公共关系成效不在表面销售效果的增加,而在关系网络的稳定和发展,舆论影响的维持和扩大。
选调专人来处理,不推卸责任,主动承担,减少公众的损失.
失事报导引发的危机
新闻部门报导失实,使公众误解,导致组织形象受损
1,报刊影响力大;2,社会公众对问题缺乏了解;3,社会公众容易盲从新闻界
拉斯韦尔5W模式
把关人理论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两级传播模式
受众选择3S论
议题设置论
二,本章知识脉络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介绍五种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情况
二,基本概念
1,把关人理论
2,两级传播模式
3,受众选择3S论
4,议题设置
三,重点题
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模式
提出者
定义
特点,内容
五w模式
拉斯韦尔
传播行为由五个问题组成
一,组织形象的构成---八方面。
(1)产品形象;(2)管理形象;(3)人员形象;(4)环境形象;(5)文化形象;(6)社区形象;(7)标识形象;(8)媒介形象。
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
二,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性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
(三统一)
恒定性与变通性统一
三,组织形象策划时要考虑的公众的要求和利益。
(1)找出目标公众对组织的全部权利;
04月考前大型辅导专题
4月考前模拟题与串讲笔记大放送
历年真题汇总
各学科4月考前名师点拔
4月自考各地考试通知单领取信息
各地考办领导政策答疑
作者:韩旺辰版权所有任何机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公共关系》课堂笔记
第六章公众心理
一,学习建议
本章是讲授心理的。内容较多,较为杂乱,但是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思路要清晰.思路清晰了,弄清楚每个心理知识要掌握哪几方面内容,就容易掌握了。
舆论的特征
舆论舆论的结构
舆论的作用
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影响价值观的因素
价值观的类型
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决定是否从众的因素
逆反心理的定义
逆反心理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如何防止产生逆反心理
第七章公共关系过程
一,学习建议
本章是讲授公共关系三要素中的“传播”重点章节,内容十分重点,也是考试出题的”大户”。
同学在学习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本章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讲授公共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另部分是讲授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内容。
以输入信息为主,具有研究性,参谋性.
咨询业务,来信来访制度,调查问卷,热线,信息交流会等等.
公共关系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
适用范围
特点
具体形式
建设性公关
组织开创阶段
提高知名度,形成“第一印象”
开业典礼,剪彩活动,落成典礼,开业广告
维系型公关
组织稳定发展时期
维系已有的声誉,保持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保持一定的见报率,服务性,信息性邮寄,逢年过节拜访,慰问.
传播劣势
报纸
传播面广;传播准确;具有新闻性,阅读率高;文字表现力强;便于保存。费用低廉
时效短;传播信息易被忽略;理解能力受限;色彩差;
杂志
1,时效长;2,针对性强;3,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1,周期长;2,声势小;3,理解力受限制。
广播
1,传播面广;2,传播迅速;3,感染力强;4,多种功能。
1,储存性差;2,线性传播方式;3,没有文字图像;
新闻发布会
3,撰写新闻稿
倒金字塔结构(重点,定义,优点)
(1)新闻稿的结构并列结构
顺时结构
(2)导语:A,定义;B,五W;
(3)新闻背景材料;
4,策划新闻。
(1)策划新闻的定义。
(2)案例;(重点,很重要)
(3)策划新闻遵循的三原则:新,奇,巧;
5,新闻发布会。
(1)是一种两级传播。
(2)发布新闻遵循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不能文过饰非,更不能歪曲事实。
态度的定义
态度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特性
影响与改变态度的因素(态度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说服者的条件
霍夫兰的说服模式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问题的排列技巧
流行的定义(三方面含义)
时髦与时狂
流行流行的特点
追求流行的类型
追求流行的心理(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流言的定义
流言的类型
流言流言内容变化的三阶段
如何制止流言
舆论的定义
以行动为最有力的语言,实在实惠,有利于提高组织美誉度.
消费教育,消费培训,售后服务,社区服务等等.
社会活动型公关
以组织名义发起或参与社会性活动,充当主角,扩大组织整体影响.
社会参与面大,与公众接触面大,社会影响力强,提高知名度,美誉度。
赞助活动,支持慈善事业等等。
征询型公关
运用收集信息,社会调查等手段,了解民情,监测组织环境,为决策提供咨询。
传播模式
定义
特点
新闻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