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大气压强专题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计算问题归类例析知识点分析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计算问题归类例析知识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f10020a216147916112804.png)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计算问题归类例析一、液体封闭的静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1. 知识要点(1)液体在距液面深度为h 处产生的压强:P gh h =ρ(式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
(2)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种液体的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等;2. 典型例1 如图1、2、3、4玻璃管中都灌有水银,分别求出四种情况下被封闭气体A 的压强P A (设大气压强P cmHg 076=)。
解析:在图1中,液体在C 点产生的压强为P cmHg 15=,故C 点的压强为P P P C A =+1。
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P C 与管外液面处的压强相等,等于大气压强即P P C =0。
故P P P cmHg A =-=-=0176571()。
在图2中,左管中与封闭气体接触液面处的压强为P A 。
由连通器原理,右管中与上述液面处在同一水平面的液面处的压强也等于P A 。
而C 点到该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为P 2=10cmHg ,故C 点的压强P P P C A =+2。
C 点的压强就是大气压强P 0,所以P P P A =-02=()761066-=cmHg 。
在图3中,液柱在C 点产生的压强P cmHg 3106053=︒=sin ,故C 点的压强为P C =P A +P 3。
而C 点的压强又等于大气压强P 0,故P P P cmHg A =-=-037653()。
在图4中,右管液体在C 点产生的压强P h cmHg 42=,故C 点的压强P P P C =+04。
左管液体对同一水平面处液面的压强为P h cmHg 51=。
由连通器原理可知,P P P P A +=+504,解得P P h h A =+-021。
二、活塞封闭的静止容器中气体的压强1. 解题的基本思路(1)对活塞(或气缸)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2)列出活塞(或气缸)的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
注意:不要忘记气缸底部和活塞外面的大气压。
2. 典例例2 如图5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 的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A 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的质量为M 。
高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解释归纳
![高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解释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4652e2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e.png)
高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解释归纳
1、大气压强是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强是存在的。
(覆杯实验、吸管、吸盘、输液器。
)
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流动*和重力)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原理:?p=ρgh
外界大气给水银面的压强等于管内水银给水银面的压强,液面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3、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4、大气压的特点
①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②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
③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天高(*天水蒸气密度大,空气密度小),冬天比夏天高(冬天的空气密度大,热胀冷缩)。
④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5、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典型例题及练习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典型例题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c39477b6c175f0e7dd1371a.png)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典型例题及练习一、典型例题1、回忆一下我们吸墨水的过程:将笔头插入墨水中,用力捏一下橡皮管,放手后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
用力捏一下橡皮管的目的是,墨水是在的作用下被压进橡皮管的。
答案:排出橡皮管内的空气大气压解析:要利用大气压,必须改变内部的气压,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这样容器出口处内外压强不等,流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就会从压强大的一侧流向压强小的一侧,即大气压就把墨水压进橡皮管内了。
2、(08辽宁)很多同学在喝完袋装酸奶后,又用力吸一下,会发现奶袋变瘪了,这说叫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这个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 是存在的。
答案:形状;大气压强解析:用力吸,吸走的是袋内的空气,袋内没有了气压,而外界有大气,袋子变瘪了,是外界的大气压将它压瘪的。
这就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说明:大气压的应用是中考考点。
3、(08广东)(7分)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提供下列器材:A.塑料吸盘两个B.玻璃片一块C.玻璃杯一个D.带吸管的纸盒饮料一盒E.水.请你选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2)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答案:(1)○1A 先将两个吸盘挤压在一起,然后用力向两侧拉拉不开或难拉开○2B、C、E 将玻璃杯内灌满水,盖上玻璃片,然后用手托着玻璃片倒立放手玻璃片不会掉下来○3D 将吸管插入饮料盒,然后用嘴吸饮料随着饮料吸入嘴中饮料盒会变扁(2)拔火罐吸墨水等解析:这些实验都是课堂上演示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些典型实验,不需要加以解释。
说明:与大气压有关的实验是中考考点。
4、(08乌鲁木齐)乙图所示实验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做的。
如果将倒立在水银槽中的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些,但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这时管内外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高考大气压强知识点讲解
![高考大气压强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aec29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0.png)
高考大气压强知识点讲解气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科学领域之一。
其中,大气压强是气象学中的一项重要概念,对于了解天气变化、预测气象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考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指的是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强。
单位上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地表平均大气压强约为101325帕。
大气压强的测量,常用的工具是晴雨表和气压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影响大气压强的主要因素。
一个最直观的因素是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所以大气压强也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登山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呼吸困难的原因。
再来看温度,想要精确计算大气压强,就得考虑到气体温度的变化对压强的影响。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压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气压下降。
此外,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水蒸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会使得气压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天气预报,也与大气压强的变化息息相关。
大气压强的变化会引起气压系统的形成,进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会有晴朗的天气,而气压低的地方则容易有阴雨天气。
当气压系统和前线相互作用时,会形成各种气象现象,如台风、龙卷风等。
因此,通过观察和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我们可以对天气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此外,大气压强对气体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气压差异较大时,就会形成气压梯度力。
这种力会导致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气元素,对于农业、航海、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大气压强来解释风的产生和变化。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应用方面的知识点。
在航空航天领域,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对于飞行器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爬升和降落阶段,飞行器需要根据目前的大气压强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在气象学中,也可以通过观测大气压强的变化来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
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趋势,可以提前做出相应的防灾准备。
大气压强经典习题
![大气压强经典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392c1c5a8102d276a22f8a.png)
知识点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原因1.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与液体压强关系)2.马德保半球实验3.金属盒压强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抽气时玻璃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生活中我们在喝牛奶时无意中发现,喝完牛奶的纸盒变瘪了。
但喝牛奶时候:“自己并未用力捏纸盒,怎么会变瘪呢?”请解释变瘪的原因: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掰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请解释为什么在使用前消毒液不会流出塑料管,而使用时才会流出: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自制的气压计,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管内液柱高度上升B.细管内液柱高度不变C.细管内液柱高度下降D.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5.(2011·常德中考)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会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粘住D.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取一只透明的玻璃瓶,塞子上插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和一根直角弯管,在直管的下端扎一只未充气的彩色小气球.如图3所示.当用抽气机从直角弯管上抽去瓶内空气时,瓶内彩色小气球被逐渐“吹”大.当取下抽气机时,彩色小气球恢复原状.试对以上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小试管外径略小于大试管内径),在大试管以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如图2所示,就会看到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自动上升.试解释这一现象。
高中压强练习题及讲解及其答案
![高中压强练习题及讲解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6582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2.png)
高中压强练习题及讲解及其答案### 高中压强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气体定律题目:一个密闭容器内装有1摩尔的理想气体,初始压强为1大气压,体积为22.4升。
当压强增加到2大气压时,求气体的最终体积。
解答:根据玻意耳定律,即在恒定温度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公式为:\[ PV = \text{常数} \]初始状态下:\[ P_1 = 1 \text{ atm} \]\[ V_1 = 22.4 \text{ L} \]最终状态下:\[ P_2 = 2 \text{ atm} \]\[ V_2 = ? \]将已知数值代入玻意耳定律:\[ P_1V_1 = P_2V_2 \]\[ 1 \times 22.4 = 2 \times V_2 \]\[ V_2 = \frac{22.4}{2} = 11.2 \text{ L} \]答案:最终体积为11.2升。
#### 练习题二:液体压强题目:一个水槽中装有水,水槽底部的面积为0.1平方米。
当水深为2米时,求水槽底部受到的水压。
解答:水压的计算公式为:\[ P = \rho g h \]其中,\( \rho \) 是水的密度,\( g \) 是重力加速度,\( h \) 是水的高度。
水的密度 \( \rho \) 约为 1000 kg/m³,重力加速度 \( g \) 约为9.8 m/s²,水深 \( h \) 为 2 米。
代入公式计算水压:\[ P = 1000 \times 9.8 \times 2 \]\[ P = 19600 \text{ Pa} \]答案:水槽底部受到的水压为19600帕斯卡。
#### 练习题三: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题目:一个气球在标准大气压下,其体积为500立方厘米。
当气球被带到高山上,压强降低到0.8标准大气压时,气球的体积会如何变化?解答:根据查理定律,即在恒定体积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成正比,公式为:\[ \frac{P_1}{T_1} = \frac{P_2}{T_2} \]假设温度不变,则有:\[ \frac{P_1}{P_2} = \frac{V_2}{V_1} \]初始状态下:\[ P_1 = 1 \text{ atm} \]\[ V_1 = 500 \text{ cm}^3 \]最终状态下:\[ P_2 = 0.8 \text{ atm} \]\[ V_2 = ? \]代入公式计算体积变化:\[ \frac{1}{0.8} = \frac{V_2}{500} \]\[ V_2 = \frac{500 \times 1}{0.8} \]\[ V_2 = 625 \text{ cm}^3 \]答案:气球的体积变为625立方厘米。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大气压强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大气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2069062e27284b73f2425096.png)
大气压强1. 大气压强的存在(1)类比法感受大气压强:液体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所以在液体的内部有压强,而且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样我们所生活的大气层的空气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所以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有相同之处。
(2)大气压强实例:很多的实验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小皮碗的实验、覆杯实验、广口瓶吞蛋、铁皮箱实验等等。
(3)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强定义: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
2、大气压强的大小(1)第一个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2)计算大气压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
依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其大小为:p=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3)标准大气压:为了便于对比,人们通常把760mmHg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用atm 来表示。
1atm=1.013×105Pa.即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单位多出了两个,一个是mmHg,另一个是cmHg,1mmHg约等于133pa)(4)托里拆利实验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
将玻璃倾斜,注意到,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有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也有变化。
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是不变化的。
3、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1)水银气压计。
(2)无液气压计。
(3)管式弹簧压强计。
4、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海平面处的压强最大是760mmHg。
这是因为越往高处空气柱越短,而且越往高处空气密度越小,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越往高处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小,当然也就是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ec84d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d.png)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选修3-3 气体压强计算专项练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
求:①该气体在状态B和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②该气体从状态A经B再到C的全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TA=300K,气体从C→A的过程中做功为100J,同时吸热250J,已知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求:i)气体处于C状态时的温度TC;ii)气体处于C状态时内能UC。
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内部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环境温度为27℃。
现将一个质量为m=2kg的活塞缓慢放置在气缸口,活塞与气缸紧密接触且不漏气。
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4.0×10^-4m^2,大气压强为P=1.0×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气缸高为h=0.3m,忽略活塞及气缸壁的厚度。
i)求活塞静止时气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
ii)现在活塞上放置一个2kg的砝码,再让周围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要使活塞再次回到气缸顶端,则环境温度应升高到多少摄氏度?4.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100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62.5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两物块间距为d=10cm。
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10cm,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1×10^5Pa,温度t1=27℃。
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g=10m/s。
求:①物块A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②物块B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
5.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1.0×10^5Pa。
高中物理选修3_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_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1c6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e.png)
选修3-3气体压强计算专项练习一、计算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①该气体在状态B和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C?②该气体从状态A经B再到C的全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 T B、B T C、C T A三个变化过程.T A=300 K.气体从C—A的过程中做功为100 J. 同时吸热250 J.已知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求:(i)气体处于C状态时的温度T ;C(i i)气体处于C状态时内能U C。
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内部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环境温度为27C.现将一个质量为m=2kg的活塞缓慢放置在气缸口.活塞与气缸紧密接触且不漏气.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4.0X10-4m2.大气压强为P=1.0X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气缸高为h=0.3m.忽略活塞及气缸壁的厚度.(i)求活塞静止时气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ii)现在活塞上放置一个2kg的砝码.再让周围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要使活塞再次回到气缸顶端.则环境温度应升高到多少摄氏度?4、【2017 •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100 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62.5 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日二0.8.两物块间距为d=10cm.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0 cm.1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1X105 Pa.温度t1=27 ℃.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g=10 m/s2)求:①物块A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②物块B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5、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X10 - 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1.0X105Pa.现将气缸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取g=10m/s2求:(1)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2)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6、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S=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和B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7d873bc281e53a5802ff56.png)
选修3-3 气体压强计算专项练习一、计算题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①该气体在状态B和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②该气体从状态A经B再到C的全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T A=300 K,气体从C→A的过程中做功为100 J,同时吸热250 J,已知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求:(i)气体处于C状态时的温度T C;(i i)气体处于C状态时内能U C。
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内部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环境温度为27℃,现将一个质量为m=2kg的活塞缓慢放置在气缸口,活塞与气缸紧密接触且不漏气.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4.0×10﹣4m2,大气压强为P0=1.0×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气缸高为h=0.3m,忽略活塞及气缸壁的厚度.(i)求活塞静止时气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ii)现在活塞上放置一个2kg的砝码,再让周围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要使活塞再次回到气缸顶端,则环境温度应升高到多少摄氏度?4、【2017·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100 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62.5 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两物块间距为d=10 cm.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10 cm,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1×105Pa,温度t1=27 ℃.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g=10 m/s2)求:①物块A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②物块B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5、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现将气缸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取g=10m/s2求:(1)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2)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6、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S = 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和B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一讲 大气压强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一讲 大气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ad63ea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c.png)
第十一讲大气压强思维导图知识梳理1.大气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2)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注意:①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②由于大气压值是变化的,所以只用仪器测定而难以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③测量工具:气压计.常用的有: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管式弹簧压强计.※水银气压计:准确但携带不方便.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可改装为登山用的高度计.2.大气压强的变化(1)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中规定:760 mm汞柱产生的压强即1个标准大气压=1.01×10⁵Pa.(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大气压随高度减小的变化是不均匀的.在海拔2 000 m 以内,每升高12 m,大气压强降低133 Pa(即1毫米汞柱).大气压强随天气的变化规律是冬高夏低,晴高阴低.3.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反之,压强越大.5.应用(1)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是产生升力的原因.(2)跑车尾翼、列车安全线等.6.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装置和现象,如钢笔吸墨水、抽水机抽水、高压锅的设计等.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释许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例如用吸管喝饮料,当用力吸吸管时,吸管内的压强减小,饮料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吸管,从而喝到饮料,而并非我们平常说的吸进吸管.实验一: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两个皮碗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使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空气压强减小,而外界的大气压强就把它们紧紧地压在一起,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这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二:“瓶吞蛋”实验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广口瓶口,实验前用手轻轻用力,不能将鸡蛋完整压入瓶内.再将点燃的棉球扔入装有细沙(防止烧裂瓶底)的瓶中,迅速将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掉入瓶内.上述实验,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升高,而骤冷又会使气压迅速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实验三:“覆杯”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整杯水被纸片托住,纸片不掉下来.该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纸片向下的压强小于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强,因而纸片不掉下来.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不难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问题.因而显示出大气压强的特点: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实验四:“虹吸现象”虹吸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虹吸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面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空气,来水端的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分析上述现象,其原理是由于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以将容器内的水抽出.例题精讲一、理解气体压强【例题1】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 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76 0mm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 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在玻璃管顶穿一个小孔,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例题2】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 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按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C.向下按压活塞的力F 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 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体高度上升,设B 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p水,C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p酒精,则p水p酒精(选填“>”“=”或“<”),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A 处空气流速加快,.【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用截面积相同的粗细均匀玻璃管对三种不同的液体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的情形,玻璃管的顶端为真空,露出液体中的玻璃管内的液体质量分别是m₁、m₂、m₃,则m₁、m₂、m₃的大小关系是( )A.m₁>m₂>m₃B.m₁<m₂<m₃C.m₂>m₃>m₁D.m₁=m₂=m₃【变式训练2】下列情况中,可能会使气压计读数变大的是( )A.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顶B.季节从夏季变为冬季C.天气由晴变阴D.上述几种情况都不可能【变式训练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不小心将封闭顶端打破了一个小洞,这时管内水银将( )A.立即从小洞内外喷出B.保持原状C.落回水银槽中,直到管内外水银面相平为止D.无法确定【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侧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二、大气压的变化及测定【例题1】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⁵m²,g取10N/ 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多少帕?【例题2】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²和2 cm²,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例题3】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⁵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质量可忽略不计),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 cm²,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并在桶中装入8 kg水.(1)小明经过理论计算,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下来,请你帮他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 取10 N/ kg)(2)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下来了,是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呢? 如果不是,你认为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例题4】如图所示是自制水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为覆杯实验.(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存在的证据.(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题1】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 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B.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 kPaC.0~4s ,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D.图像③是A 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例题2】把一根长约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 的管口贴靠在A 管的上端,往B管中轻轻吹气,会看到A管中液面,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使压强而造成的结果.【变式训练1】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变式训练2】有一种家庭使用的淋浴器,设备很简单,设计却很巧妙,如图甲所示.淋浴器有两个进水口,一个是冷水口,一个是热水口,冷水口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热水口的管道很细,插在热水壶或热水瓶里.使用的时候,拧开自来水龙头,热水会自动向上流,冷水、热水混合后,从喷头里喷出适宜淋浴的温水.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冷水和热水是通过混合阀混合后变成温水的.混合阀像个三通管,冷水管比较粗,在汇合点附近突然变细.由于出水口狭窄使水流速度(选填“加快”或“减慢”),出水口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水壶里的热水在的作用下升到三通管中,与冷水混合后,从喷头喷出.【变式训练3】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图为某人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跑车尾部安装有气流偏导器,它的底部是弧形,这相当于倒置的飞机机翼.跑车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大B.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小C.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小D.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大四、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例题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例题2】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₀,限压阀质量为m₀,限压阀顶部面积为S,.(大气压强p₀)(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阀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变式训练】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五、玻意耳定律专题【例题1】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气体柱长为39 cm,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 之间气体柱长为40 cm.先将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面比中管内水银面高2 cm,求:(1)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p;(2)左管A 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大气压强p₀=76 cmHg)【例题2】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ABCD 的A 端封闭,D端与大气相通.用水银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U形管的AB一侧,并将两端向下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此时AB 侧的气体柱长度l₁=25cm.管中AB、CD 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ℎ₁=5cm.现将U 形管缓慢旋转180°,使A、D两端在上,在转动过程中没有水银漏出.已知大气压强. p₀=76cmHg.求旋转后,AB、CD 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例题3】左端封闭的“□”形玻璃管,左侧与右侧的竖直玻璃管长度相等,左端封闭,右端开口,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在玻璃管内注入液体A,液体A 的密度为ρA,当平衡时封闭的气体的长度为l₀,玻璃管右侧的液面距离管口的距离为2l。
高中物理热学气体专题带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热学气体专题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b8a7716bec0975f565e2db.png)
高中物理热学气体专题复习一: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压强的产生:大量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对器壁频繁、持续地碰撞产生了气体的压强。
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就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
所以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①微观因素: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A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即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多;B气体的温度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每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给器壁的冲力就大;从另一方面讲,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在单位时间里撞击器壁的次数就多,累计冲力就大。
②宏观因素: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的数密度变小。
在此情况下,如温度不变,气体压强减小;如温度降低,气体压强进一步减小;如温度升高,则气体压强可能不变,可能变化,由气体的体积变化和温度变化两个因素哪一个起主导地位来定。
③因密闭容器的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一般很小,由气体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极小,可忽略不计,故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大小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温度决定,与地球的引力无关,气体对上下左右器壁的压强大小都是相等的。
1.关于理想气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产生的B.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的C. 一定质量的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压强也越大D. 压缩理想气体时要用力,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2.将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理想气体放入相同容器,体积不同,则这两部分气体A. 平均动能相同,压强相同B. 平均动能不同,压强相同C. 平均动能相同,压强不同D. 平均动能不同,压强不同cm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强会变大。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A. 密集程度增加B. 密集程度减小C. 平均动能增大D. 平均动能减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B. 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C. 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其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大量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D. 可看作理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氧气的内能小5.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分子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D.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二: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计算(1)液体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6、如图,玻璃管中灌有水银,管壁摩擦不计,设p 0=76cmHg 水银柱长度L=10cm,求封闭气体的压强(单位:cm)7、如图,玻璃管中灌有水银,管壁摩擦不计,设p0水银柱重力mg=10N S=1 cm2,求封闭气体的压强。
大气气压高三物理知识点
![大气气压高三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150e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2.png)
大气气压高三物理知识点大气气压是指大气对地面或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
它是天气变化、空气运动以及气象现象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大气气压的知识,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三个重要知识点。
1. 大气压强与海拔的关系大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大气层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差,会导致压强的逐渐减小。
根据巴比努定律,压强与密度和高度成正比,即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差。
举个例子,当我们登上高山时,由于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降低,我们会感到呼吸困难,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密度较低。
这也是为什么登山者经常需要携带氧气瓶。
2. 气压计的原理与类型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常见的气压计主要有柱形气压计和引力式气压计两种类型。
柱形气压计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原理来测量气压的。
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银柱气压计,它利用水银在管中的高度变化来表示大气压强。
水银柱气压计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常被用于气象观测和实验室中。
引力式气压计则是利用质量和重力的平衡关系来测量大气压强。
常见的引力式气压计有安捷伦气压计和普通气压计。
这类气压计常用于气压测量的便携设备,如气象仪器和户外探险用的手持气压计。
3. 大气压的影响与应用大气压的变化会对人体、气象和自然界产生一系列影响和应用。
首先,我们经常感受到的“气候”的变化与大气压的变化密切相关。
气温、湿度、降水等气象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一定关系。
例如,气压升高会使天气晴朗、风力减小;气压降低则往往伴随着天气阴雨、风力加大。
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大气压的变化来预测天气情况,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重要信息。
其次,大气压对于飞行器的飞行和设计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空中,由于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逐渐降低,这就意味着飞机飞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高度来调整引擎输出的动力,以保持稳定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此外,大气压还对地理气候和地理现象产生影响。
比如,在地理过程中,大气压不均匀分布会导致空气运动形成风,进而造成气候区划的形成;而在地理地貌方面,大气压的变化也会导致地表形成或侵蚀不同的地貌类型。
高中物理大气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大气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52b7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9.png)
高中物理大气压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压力的定义大气压力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通常使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
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力约为101325帕斯卡,约等于一大气压。
大气压力是由大气层的密度和高度所确定的,因此,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地方的大气压力会有所不同。
二、大气压力的计算大气压力可以通过下式来计算:P = ρgh式中,P为大气压力,ρ为大气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高海拔地区的大气压力较低,低海拔地区的大气压力较高。
三、大气压力的测量大气压力可以通过气压计来进行测量。
气压计利用气体的物理性质,如气体的压缩性和温度对气压的影响等,来测量气压。
最常用的气压计是水银气压计。
它是利用水银的高密度和无法被压缩的特性来进行测量的。
四、大气压力的影响大气压力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气压力直接影响着天气。
在高压区,空气下沉,形成晴天;在低压区,空气上升,形成阴雨天气。
其次,大气压力还影响着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不同地区的大气压力会导致气流的运动和热量的分布,进而影响气候。
此外,大气压力还影响着风的产生和风向的变化。
风的产生是由于大气的压力差所导致的,而风向则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流动的影响。
五、大气压力的应用大气压力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气象学中,大气压力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参数之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天气变化。
在航空航天领域,了解大气压力可以帮助飞机和火箭设计者更好地设计飞行器。
在地质学研究中,大气压力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地震等现象。
总之,大气压力是地球上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现象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气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影响。
通过学习大气压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世界。
大气压强习题及答案
![大气压强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c13a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7.png)
大气压强习题及答案大气压强是气体对单位面积的力的作用,是大气重力场对空气分子的压强。
在学习大气压强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是一些关于大气压强的习题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习题一:计算某地的大气压强已知某地大气压的海平面值为101.3 kPa,此地海拔高度为2000 m,求该地的大气压强。
答案:根据大气压随海拔高度递减的关系,可使用以下公式计算:P = P0 * (1 - h/7000)其中,P为某地的大气压强,P0为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力,h为该地的海拔高度。
代入已知数据:P =101.3 kPa * (1 - 2000/7000)P = 101.3 kPa * (1 - 0.2857)P ≈ 72.9 kPa因此,该地的大气压强约为72.9 kPa。
习题二: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强变化的关系在海拔2000 m的地方测量到大气压强为80 kPa,求该地的海拔高度。
答案:仍然使用之前的公式:P = P0 * (1 - h/7000)将已知数据代入:80 kPa = 101.3 kPa * (1 - h/7000)解方程得:1 - h/7000 = 80/101.3h/7000 = 1 - 80/101.3h/7000 = 0.2095h ≈ 1466.5 m因此,该地的海拔高度约为1466.5 m。
习题三:大气压强的单位换算已知大气压强为98 kPa,将其换算为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和帕斯卡。
答案:1 标准大气压(atm)= 101.3 kPa98 kPa ≈ 0.967 atm2 每1毫米汞柱(mmHg)= 0.133 kPa98 kPa ≈ 735.29 mmHg3 1帕斯卡(Pa)= 0.001 kPa98 kPa = 98,000 Pa因此,大气压强为98 kPa约等于0.967 atm、735.29 mmHg、98,000 Pa。
习题四: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大气压强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请说明以下哪些因素会对大气压强产生影响,为什么?1)温度: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碰撞频率增加,导致气体分子压强增加,大气压强升高。
专题2.3.1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原卷版+解析)
![专题2.3.1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cd508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8.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2章天气与气候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要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不仅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还说明了大气压的数值是很大的。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有重力(根本原因),且具有流动性,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要点2 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
(2)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Pa) 、毫米汞柱(mmHg) 。
1毫米汞柱~133帕。
(3)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
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即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4)标准大气压: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Δ基础题系列1.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进入瓶内,是因为( )A. 瓶口受热膨胀,使鸡蛋掉入瓶中B. 瓶内气体把鸡蛋吸入瓶中C. 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D. 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2.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
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A. 充完气的汽车轮胎B.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C. 正在吸饮料的吸管D. 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3.一种塑料挂物钩,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中空的“橡胶碗”,如图所示,把它按在比较光滑的墙壁或衣柜上,在钩上就可以挂较轻的衣物,挂钩不掉下来的原因是( )A. 壁与橡胶碗之间有吸引力B. 挂物钩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气压力互相平衡C. 挂物钩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橡胶碗内空气被挤出,外面的大气把橡胶碗压在壁上4.小丽用吸管吸饮料,但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吸管有孔B.大气压偏小C.吸管太细D.吸管插得太深5.(2019浙江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6.(2019浙江萧山期末)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不断地减小D.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与大气压强无关7.(2018浙江杭州竞赛)(多选)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8.下面现象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9.(2018浙江乐清月考)用力压气球,气球会爆炸;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曝晒也会爆炸。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知识点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f23c3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0.png)
生活中的大气压强1.吸盘为什么可以吸在墙壁上不掉下来?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压出了吸盘下面的空气,而外面仍然受到大气压力,将吸盘紧紧的压在墙上,所以对墙面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
当吸盘进入一点空气,内外压力平衡,大气对吸盘就失去压力,吸盘就失效掉下。
2.我们为什么可以将饮料吸入口中?我们用吸管喝饮料时,其实在变相的做“托里拆利实验”。
我们在吸吸管时,实际上是在抽空管中上部分空气,导致管内上部气压减小,而外界大气压不变,从而将饮料挤压到嘴里。
我们看看甲、乙、丙三个吸管的横截面。
为什么乙、丙要做成这样子?这样的凹槽设计,有利于我们外界空气进入饮料瓶内,维持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强。
使得管内外气压差变化不大。
3.其他不常见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也和吸饮料原理差不多,都是采取抽出管中上部分空气,利用大气压强将液体挤压上来。
如图:2气体压强的判断密封的气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
我们看这样一道题:如图所示,容器A通过C管和大气相通,容器B通过D管也和大气相通,弯管E使A、B两容器的上部相通.当A、B两容器盛有同种液体时,A、B、C、D内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D管内液面和B管内液面之间的高度差h等于多少米?两容器连通,图中1、3两个位置的气压相同。
又因为液体同一深度压强相等,即,1、2液体压强相等,3、4液体压强相等(1处受到了气体的压力同时也受到了液的压力,由于1处的水能够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个压力相等,故这点的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相等)。
可见2和4两处管内的压强相等。
再根据P=ρgh,密度相同,所以液柱高度相同.故答案为:3.3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即伯努利原理)。
飞机的升力: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产生压力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如题:1.如图所示,两张纸相隔较近的距离,对着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将()A.静止不动B.向两侧远离开C.向中间靠拢D.来回振动对着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之间的气流速度大,气体压强小,在两张纸外侧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
高中物理论文谈谈大气压强与气体压强
![高中物理论文谈谈大气压强与气体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1c702275be23482fb4da4cdd.png)
谈谈大气压强与气体压强一、大气压强1.定义:从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气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称为“大气压强”,或者说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链接:地面上空气的范围极广,常称“大气”。
离地面200公里以上,仍有空气存在。
虽其密度很小,但如此高的大气柱作用于地面上的压强仍然极大。
人体在大气内毫不感觉受到气压的压迫,这是因为人体的内外部同时受到气压的作用且恰好都相等的缘故。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2.产生的原因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第一,从微观上,可以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每次碰撞,空气分子都要给予物体表面一个冲击力,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若单位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越多,则相同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越多,因而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第二,从宏观上说,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讲得细致一些,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既然是由空气重力产生的,高度大的地方,它上面空气柱的高度小,密度也小,所以距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另外,地球上面的空气层密度不是相等的,靠近地表层的空气密度较大,压强也较大,高层的空气稀薄,密度较小,压强也较小,这与气体压强微观解释刚好相符. 例1 (08年全国卷)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 ,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4×1016 m 3B.4×1018 m 3C. 4×1020 m 3D. 4×1022 m 3 解析:大气压强是由大气重量产生的。
高中物理大气压强专题
![高中物理大气压强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71eef0700abb68a982fb85.png)
1、如图(a )用质量为m 面积为S 的活塞将部分空气密封在气缸内,求:(1)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大?(2)如果再用力F 将活塞下压,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2、如图所示,上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在汞槽中,管内有两段空气柱A 和B ,大气压强为75cmHg ,h1=20cm ,h2=15cm ,则空气柱A 的压强为 cmHg ,
空气柱B 的压强为 cmHg.
3、如图所示,活塞A 可在汽缸内无摩擦自由滑动,但不漏气,活塞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2厘米2,当活塞静止
不动时,活塞距汽缸底部10厘米,现用4牛的恒力竖例3(b )
例3(a )
直向上拉活塞,活塞向上移动2.5厘米后静止。
设温度不变,求原来封住汽缸内气体压强。
4.如图所示,圆柱形气缸内可以自由移动的两个活塞将
缸内同种气体隔成两部分,温度相同,其体积之比为V1:
V2=1:3。
若将右侧活塞向右移动4厘米,则左侧活塞向
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厘米。
5.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气缸静置于地面上,气缸质量为M,手柄活塞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为p0,平衡时气缸内容积是V。
设气缸足够长。
现在用手将活塞缓慢提起,气体温度不变,并不计气缸内气体的重力及一切摩擦,那么气缸刚提离地时活塞上升多大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a )用质量为m 面积为S 的活塞将部分空气密封在气缸内,求:(1)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大?(2)如果再用力F 将活塞下压,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2、如图所示,上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在汞槽中,管内有两段空气柱A 和B ,大气压强为75cmHg ,h1=20cm ,h2=15cm ,则空气柱A 的压强为 cmHg ,
空气柱B 的压强为 cmHg.
3、如图所示,活塞A 可在汽缸内无摩擦自由滑动,但不漏气,活塞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2厘米2,当活塞静止
不动时,活塞距汽缸底部10厘米,现用4牛的恒力竖例3(b )
例3(a )
直向上拉活塞,活塞向上移动2.5厘米后静止。
设温度不变,求原来封住汽缸内气体压强。
4.如图所示,圆柱形气缸内可以自由移动的两个活塞将
缸内同种气体隔成两部分,温度相同,其体积之比为V1:
V2=1:3。
若将右侧活塞向右移动4厘米,则左侧活塞向
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厘米。
5.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气缸静置于地面上,气缸质量为M,手柄活塞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为p0,平衡时气缸内容积是V。
设气缸足够长。
现在用手将活塞缓慢提起,气体温度不变,并不计气缸内气体的重力及一切摩擦,那么气缸刚提离地时活塞上升多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