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技小论文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范文(共27篇)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范文(共2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67ae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f.png)
一、科技创新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和金融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一)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
_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认为,现代科技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因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实验过程,结果未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即使实验成功了,还需要进行市场开发,这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
当然,如果成功了,最后带来的收益也是不菲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展了企业的市场份额。
而金融市场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附带不同程度风险的市场主体在这里进行资产的交换,风险的组合,契约的订立。
金融市场的这种特质和科技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研发初期,还是成功后的市场开拓时期,都存在大风险和大收益,传统的融资渠道大多都在观望,而金融市场特质表明金融市场有这个魄力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而作为出资方,金融市场更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受益者。
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改进,产业,都为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扩展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驱动着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完美结合。
(一)增强对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认识。
金融科技创新也是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一类,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这方面,人们对此的意识不足,同样,保护也不足。
所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完美结合,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理念,促进其重新认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的意义。
然后对于金融科技创新进行记录造册,保护其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为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打开新局面。
(二)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限制条约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市场自动调节功能。
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金融市场中各色机构业务,金融工具等都有诸多限制,这些都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需要放宽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给予金融市场一个自主调节机制发挥功效的机会和平台,让市场活跃起来。
初中生科技小论文四篇
![初中生科技小论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41661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c.png)
初中生科技小论文四篇初中生科技小论文四篇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在一起,统称为“科技”。
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初中生科技小论文四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初中生科技小论文为什么蚊子和飞蛾要迎着光走呢?为什么它们走向灯光的时候不会迷路呢?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于是我准备做一个实验——飞蛾等动物为什么要向着光走?于是我在乡村的爷爷奶奶家捉了几只小飞蛾装在一个小塑料瓶里,扎几个小孔让它们呼吸。
我把房间的门和窗关掉,把大灯也关掉,打开我的小台灯,小飞蛾看到小灯开启后,都迫不及待的想向这边飞来,一直在打塑料瓶,我慢慢打开瓶盖,一只小飞蛾从瓶子里钻了出来。
我看着它一直朝灯光的方向而去,我在中间故意隔了一层塑料膜,看看它会怎么办,过了一会儿,它发现前面有一个障碍物,便向右边画弧线绕了过去,我看了这个现象惊奇不已——我一直以为飞蛾只会向前直飞,不会绕圈呢!它飞过塑料膜后又直直地飞向灯光处,但我发现:它飞在灯光前时,了一个圈到台灯后面去了,又绕了一个圈到前面来了,之后就一直持续这样的动作。
咦?为什么它会一直这样绕圈呢?于是我回想起小学的科学老师说过——昆虫的习性分食性、趋性、群集性、假死性和迁飞性,而在趋性中又分为趋化性、趋光性和趋温性。
而飞蛾一直向着光飞,不正是趋性里的趋光性吗?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飞蛾是因为有趋光性才会向着光走的呀!但是为什么飞蛾不会迷路,而且它是怎样找到方向的呢?我不禁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的——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
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
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弯以后,它只要再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
这是一种“天文导航”。
哦!我明白了!原来飞蛾是吧灯光误认为“月光”,于是,它就用“灯光”来辨认方向。
但月光离地球远得很,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
科技小论文范文600字初中(优秀23篇)
![科技小论文范文600字初中(优秀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b1cd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f.png)
科技小论文范文600字初中(优秀23篇)科学小论文1“叮叮,咚咚,当当!”听到了这些声音,你一定会以为这是音乐课吧!不,不是的,这是五年级同学在上科学课呢!这堂科学课的任务是研究摆的摆动与什么有关。
上课前,我们已提前准备好了实验材料。
王老师先将实验方法传授给大家,大家听完后,都跃跃欲试。
当王老师发令开始之后,八个组的同学们便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
我们小组也分工明确,不甘示弱。
小郦同学拿着秒表,随时准备开始计时;小胡同学手持水笔,准备随时记录;我的任务是控制摆的摆动开始与节奏;小王组长则是指挥全局。
“开始!”随着组长一声令下,我立刻放开双手,摆犹如一个小精灵,轻快地有节奏地摆了起来。
我们的目标是让摆在十五秒内自由来回摆动。
不料,我们忽略了一个细节,我们没有人扶着棉线,导致摆锤掉了下来。
屡试屡败,屡败屡战。
结合前几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我们将所有的器具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加工,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实验。
这一次,由组长轻轻地握住长棉线,由于不能很用力,组长所有的手臂力量都是虚的,她的额头上很快就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她始终纹丝不动,保持起初的动作。
更新的战术让我们避免了前几次的“事故”,经过我们四个人的齐心协力,这次实验相当成功。
为了验证实验结果,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并得出一个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重和摆幅无关。
这堂科学课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一,失败乃成功之母。
二,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科学小论文2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科技小论文范文(8篇)
![科技小论文范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f3e55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2.png)
科技小论文科技小论文范文(8篇)【篇一:蚯蚓没长眼睛】一场大雨过后,几条蚯蚓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扭动着身躯,真有趣。
我用脚把蚯蚓的道路挡住,原以为蚯蚓会拐弯,可它熟视无睹,继续冲我的脚边爬来。
怎么了?难道蚯蚓没长眼睛?于是,我决定捉几条蚯蚓做个实验。
我将两条蚯蚓放在一块湿热板上,用铅笔、红领巾、小树枝分别在它们面前晃动,它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
我想,蚯蚓恐怕真的没有眼睛,要不然我这么使劲地在它眼前晃动,它怎么没有反应?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于是,我又找来一根葱,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第二次做实验。
我把它们分别放在两条蚯蚓的两个侧面。
过了约5分钟,两条蚯蚓都同时朝葱的方向扭动,最后都钻到葱的底下去了。
做完实验,我奇怪:如果蚯蚓有眼睛,那么玩具的颜色那么鲜艳,它为什么不爬过去,偏偏要往葱里钻?是葱的气味吸引了它吗?难道蚯蚓不是用眼睛看方向,而是用鼻子闻气味来识别方向的?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翻遍了所有的书,终于找出了答案:蚯蚓由于长期在土壤里生活,几乎见不到光线,它的眼睛渐渐退化了,但蚯蚓的前端却有嗅觉器官,它的嗅觉很好,能用它来辨别方向探路。
看,和我推测的结果完全一样。
啊!我发现了,我终于发现了蚯蚓的秘密了。
【篇二:科技小论文范文】“嘀嘀嘀,起床了。
”闹钟叫我起床了!我穿好衣服,正想出门去上学,忽然一个小飞行器停在我的头上,并射出一道光,我立刻感到一阵头昏,就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发现正躺在一张床上,但这张床不是普通的床,它很特殊:床边有许多按扭,按扭上有许多豪华的图案。
我按下一个按扭,这床立刻变成了按扭图案上的床。
这时,走进来一个年轻人,对我说:“爷爷,你醒了,我是你的孙子王清成。
”我顿时糊涂了,我才上小学,怎么有孙子了?王清成说:“这里是22世纪,你生活在21世纪,我是你儿子的儿子,当然是你的孙子了。
”我这才想起我被那道光照过后晕迷的事,便对孙子王清成说:“那么就是你把我从21世纪接到22世纪的?”“是的”王清成说。
初中的科技小论文
![初中的科技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7adfe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f.png)
初中的科技小论文【导语】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初中的科技小论文(共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科技小论文初中物理这一学科恐怕对许多同学来说都不容易轻易拿下。
甚至有的同学一听到“物理”便色变。
事实上,物理并不是“无理”,只要掌握了诀窍,学好物理也不是件难事。
想要学好物理,首先必须战胜对物理的恐惧心理和厌恶心理。
对学习物理产生了恐惧和厌恶,你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物理,甚至对物理学习悲观失望,破罐子破摔。
如果你有了这种念头,请马上打消,这将会是你学好物理的最大障碍。
学好物理的第一步便是树立一定能学好的信心与决心。
克服了恐惧,兴趣便会渐渐增强。
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学习要有成效,就需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有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
学好物理,这一步尤为重要。
其次,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要努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亲密朋友,因为这样做,它们会帮助我们很多忙,所以我们要对陋习说再见。
大家有没有敖夜或通宵温习的经验呢?这当然是迫不得已,但大家也必须知道“睡眠”对学习是何等重要。
测验前通宵达旦,其实是不利于记忆的,企图削减宝贵的睡眠时间来吸收知识只会弄巧成拙。
在能够记忆的范围内,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切实地记下来便可以了。
尽了力,便睡觉吧!不要太压迫自己,那些被瞌睡虫纠缠,经常迟到的同学,是改变习惯的时候了。
惰性是学好物理的又一栏路虎。
没有一个人的能力是在懒惰上建立的。
有一种“电视痴”,得了这种病的人,一天只想着电视,都上瘾了,严重的甚至已经不想再做别的事,每天都坐在电视机前,这样怎么会有好成绩呢?所以,我们要向古往今来勤奋的人学习,把惰性踢出门外。
给皮球一点推力它就能随地滚动,可是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就需要靠外力来推动它,才使它重新获得力量,才能够继续前行。
其实物理的学习也是这样,当你停止不前的时候,再靠外力去助推是非常困难的。
科技小论文(精选44篇)
![科技小论文(精选4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f6135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c.png)
科技小论文(精选44篇)科技小论文(精选44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技小论文(精选4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小论文篇1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
”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
”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因为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科学神奇吧!科技小论文篇2周末到了,妈妈让我把家里的皮鞋擦一下,我顺口答应了。
走到鞋柜前,看着这些沾满尘土的皮鞋,我马不停蹄的擦起来。
忽然,我脑子里闪过一道问题,为什么皮鞋会越擦越亮?实验: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
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
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
中学生优秀科技小论文(通用10篇)
![中学生优秀科技小论文(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b4764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4.png)
中学生优秀科技小论文中学生优秀科技小论文(通用10篇)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随处可见,以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我们来探索,来创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优秀科技小论文,欢迎阅读参考!中学生优秀科技小论文篇1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大千世界里,戴眼镜的人却随处可见。
特别是我国在校学生3.2亿,平均近视率超过60%,其中小学生为35%,初中生为65%,高中生达79%。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呀!因此,如何远离近视?这是我们小学生务必重视的问题。
下方根据有关资料谈几点如何保护眼睛的有效方法:首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中做到眼睛和桌面要持续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持续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持续一寸的距离。
看书写字时眼睛与书之间要持续30厘米以上距离,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
其次,每当我们应对黑板或电视40分钟左右时,务必让自己的眼睛向窗外眺望或观看绿色植物。
在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也不能太强。
因为如果太暗,我们的眼睛看其它东西就会很模糊,这样久了就会构成近视。
如果太强,眼睛就会有刺痛的感觉,还会干痒,流泪。
这也会导至视力的下降。
再次,电脑使用也成为我们眼睛健康的重要杀手。
因为玩电脑,此刻患“干眼症”的人是随处可见。
患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所以我们上网时也就应有一个好的坐姿,必须要身要坐正,腰要挺直。
更要做到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在40厘米——50厘米之间,使用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
并且要做到使用电脑不超过一小时。
最后,保护眼睛我们要多吃蔬菜。
因为蔬菜里内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这些元素能够提高我们的视力,并起到保护我们眼睛的作用。
初二科技小论文(8篇)
![初二科技小论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73017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a.png)
初二科技小论文(8篇)初二科技小论文篇1在观看大自然过程中我偶然发觉,树干形态都近似圆——空圆锥状。
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探究这些问题,我进行更深化观看、分析讨论。
在辅导老师关心下,我查阅有关资料,解到植物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作用。
树木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
茎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当,虽然木本植物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肯定时间范围内,茎木纤维数量是肯定,也就是树木茎横截面面积肯定。
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肯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样子,设计试验,探究树干呈圆锥状缘由和优点。
经过试验,我们发觉:(1)横截面积和长度肯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样子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样子和树木生长高矮。
近似圆锥状树干,重心低,加上浩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削减损伤,具有更强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攻击。
同时,受风力影响,树干各处弯曲程度相像,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阻力大小相像,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试验反映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圆状物体,具有最大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观看、试验和分析过程中,渐渐解释、揭示树干呈圆锥状神秘,增长学问,把学到学问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稳固学到学问,又提高学习爱好,还初步学会科学观看和分析方法。
初二科技小论文篇2说起科技小论文,我便回想起以前做过很多小试验和很多奇怪想象,突然会消失在我大脑里。
如做过液体试验——芦荟酿药试验;热胀冷缩试验……。
在将来世界里,我们能否长出一双能飞翅膀;能否让鱼在天空中游览;能否创造一个不让我们手脚起硬茧机器呢,总之,奇思妙想和我做过补给都在我头脑中再次消失,特殊是水试验使我记忆犹新。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a4a9a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a.png)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八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精选27篇)八年级科学小论文篇1今天与外婆在体育馆锻炼身体,锻炼完了该走了。
忽然外婆遇见了老朋友,叫我在旁边稍等片刻。
我的脚东走走西走走,我便走出大门,欣赏荷叶。
在我身旁的小弟弟把水倒在荷叶上,那瓶用来装饮料了。
我把头往那荷叶一瞧,水不见了,是被吸了还是咋了?难道是流出来了,不不不可能,那荷叶就像是我们吃饭时使用的碗不可能流出来的,这其中一定有奥秘。
于是我就回家寻找着其中的奥秘,问妈妈,妈妈肯定不会,问爸爸,爸爸他说不知道。
只能靠自己了。
我走进新华书店去寻找这其中奥秘,我翻开所有关于科学的书,但里面始终没有关于荷叶的任何资料。
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电脑呀。
我急忙回家打开电脑来查询这个奥秘,啊终于找到了原来荷叶的也叶面上布满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小山包”,“山包”上长满了绒毛,好像山上密密的植被。
“山包”的顶上长出了馒头似的“碉堡”凸,。
因此,在“山包:的凹陷处充满了空气,这样就在紧贴的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的空气层。
由于雨水和灰尘对于荷叶上叶面的这些微结构来说,无异于庞然大物,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非常有限。
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子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
经过了这次调查,使我懂得了这个道理,并且告诉我们了生活类似的现象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动脑筋,去了解,去观察,去发现。
奇幻的奥秘等着你来发现。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篇2星期天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
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
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
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父亲,父亲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
是这样做的……”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父亲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
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
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假如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
中学生科学小论文3篇
![中学生科学小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22667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5.png)
中学生科学小论文3篇中学生科学小论文3篇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科学小论文3篇的内容,欢迎阅读!【篇一:中学生科学小论文——漂浮的鸡蛋】科学往往是很吸引人的,而且科学还是永远探索不完的,永远新鲜有趣的。
比如,就拿漂浮的鸡蛋这一实验来说,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做实验的过程远比听说的要新颖。
实验很简单,材料只有四样:大玻璃杯、食盐、勺子、鸡蛋。
虽说简单,却可以从中收获无限知识。
首先,我拿起水壶,在玻璃杯里倒进大半杯水,接着轻轻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在杯中沉入底部后就不动了,似乎在休息。
接着我放了1勺盐,鸡蛋没有动静;我开始放第2勺盐,鸡蛋仍然安安静静的躺在杯底;我一气之下放了6勺满满的盐,鸡蛋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上升的一点;最后,我不服输的放了2勺盐,鸡蛋上升指数又高了些。
我听说别人的鸡蛋可以漂浮的水中间,就把鸡蛋拿出来,用勺子搅拌了一下未融的半成品盐水,待杯子底部的盐化了,才慢慢把鸡蛋放进去,这时,鸡蛋不停地上下浮动,我等了一会儿,鸡蛋不动了,挣扎着浮出水面。
最后,我把剩余的2勺盐倒入水中,鸡蛋逐步上升到水面,如戴着泳圈在自在的游泳,我淘气的用手指把鸡蛋往下压,松开手指,鸡蛋又很快飘回到水面。
为什么鸡蛋会飘浮起来?我从电脑中取得了收获:鸡蛋刚放进清水里时,由于鸡蛋的比重比水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本身的重量,所以它会沉到底部;放盐后,水把盐溶解了,水的比重增加,当盐水的比重等于鸡蛋的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在水的中间;再继续加盐,当盐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的时候,鸡蛋就会浮在盐水的上面,并且鸡蛋顶部露出水面。
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在水里都会受到浮力,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重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也叫浮力定律。
其实科学就与长大要学的物理差不多。
我很惊奇这个小小的实验居然蕴含了如此丰厚的定理,这才明白科学除了用来放松用来玩,还对我们有很深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小论文(精选17篇)
![初中科学小论文(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cd563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d.png)
初中科学小论文初中科学小论文(精选17篇)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科学小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科学小论文篇1刚接触物理,觉得并没有什么的,可由浅到深地进入物理的世界,我发现物理的趣味。
渐渐地对物理产生很大的好奇心。
因此,对于物理研究与实验,我也想不断地去尝试与探究,寻根问底,获取更多的知识。
通过学了时间的测量后,我发现生活中其实许多东西是可以用来测量时间。
甚至是路程、重量……那么下面我就实验举例给你们看吧:实验器材:细沙、两个一模一样的413ml的小水瓶,瓶口直径为2.5cm。
两个比这两个更大容积的大水瓶,瓶口直径也是2.5cm。
实验过程:实验一:首先,在一个小水瓶中装进500克的细沙,然后,与另一个小水瓶的瓶口相接,做成一个漏斗似的形状。
接着,我经过许多次实验,测出了结果:500克的细沙,在一个容量431ml,瓶口直径是2.5cm的小水瓶中,流完一次需要约3.75秒。
实验二:根据上面的实验。
这次,我把沙子增加到1000克。
以相同方法,相同步骤去实验得出的结果是:1000克的沙子,以与实验一相同的条件、方法与步骤,流完一次约用7.52秒。
实验三:最后,我换了小水瓶,用大水瓶来实验,以相同的沙量,瓶口直径相同,方法、步骤相同,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最后,我计算在具备以上条件时,每秒流沙量约133.33克。
因此,若有8000克的沙,在通过一个直径2。
5cm的瓶口,约需1分钟。
而且,从实验三可以得知,容量的大小不影响每秒的流沙量。
只要瓶口直径大小不变,每秒的流沙量基本相同。
另外,我还发现可以粗略测量时间的东西。
如:(1)人的脉搏与心脏的跳动。
当脉搏或心脏跳了七十几下时,那么就等于过了一分钟左右。
(2)走路也可测量时间与路程。
假如我每秒约走一步,每步约0.5m。
则一分钟约走了60步,走了约30米。
(3)呼吸,一个呼吸完成约需要4秒左右。
科技小论文(集合15篇)
![科技小论文(集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8a633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d.png)
科技小论文(集合15篇)科技小论文(集合15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技小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小论文1科技小论文:食人树龙俊甫有一次,我在看书而然看见了一棵人面大树的图片。
他那张嘴好像你一走进就要把你吞了似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一种十分少见的植物--------食人树!食人树,这种植物真正的存在吗?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心中环绕,使我不得安宁。
终于我实在忍不住了,放下手中一切事情,跑了楼下老人活动中心。
心想:老人的经验应该很丰富吧问他们一定会有效的。
我走到了楼下,而询问的结果却让我异常失望。
终于在那阴暗的角落里看到了希望,那里坐着一位神色沧桑的老爷爷。
我走过去轻轻的问道:“爷爷,你知道食人树吗?”“食人树”。
当他听见我说食人树的时候非常慌张,从他的眼神中也看到了一丝恐惧。
“您知道吗?”我继续追问着。
“是的,那是我年轻的时候亲眼看到一位年轻被食人树活吞了。
那时我的心情十分恐慌,躲得远远地......听了他的讲述,我的心中的恐惧再也无法控制了。
一下子站了起来跑回了家里。
后来,我恐惧越来越强烈,好奇心也越来越强,最后我决定一定要把它弄清楚,我打开电脑开始寻找食人树的信息,在千万种答案面前,我茫然而不知所措。
终于,我在那里看见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上面写道:”如果你遇见食人树,千万不能去碰它,它就会伸出藤条,把你缠绕住,知道活活把你勒死。
在你死之后,他就会放出一种液体,慢慢看把你消化。
“看完这一段,我不禁惊讶,植物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忙了一整子后。
我算是知道了食人树是否存在和它如何食人的。
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微茫......科技小论文2我和我的小家伙在院子里玩。
突然,我看到两只蚂蚁发现了食物,他们的触手摸了,好像耳语一样,看到一只蚂蚁留在食物边,另一只蚂蚁爬回洞里,带领一个长长的黄色团队移动食物。
科技小论文(10篇)
![科技小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bb0fe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5.png)
科技小论文(10篇)科技小论文篇一“物理”不仅仅有着物质客观世界许多绝妙的必然,也蕴含人类社会的诸多道理。
曾有报道说,有生命的植物拥有人类一样敏感的情感!那么,作为物理的研究对象——客观世界的物质,“物”所体现的“理”,又是怎样凸现万物的情感世界呢?力的定义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典型特点是“相互性”。
换而言之,一个物体是无法产生力的作用的。
成语,“孤掌难鸣”,就生动地形容了力产生的条件!只有学会合作,学会团结才能产生力量,对一个国、一个家都是这样,“团结就是力量”、“家和才会兴旺”。
如果我们理解了概念的真正内涵,就能体会到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总是相通的道理。
也就不会觉得物理它是那么地“高深”,也会懂得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怎样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怎样为人处事了。
弹力乃产生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我们通常会以弹簧的弹力作为典型案例,当增大拉长或压缩的程度时,可以增大弹力,但超过了某个限度,弹力随之消失。
物质世界是多么准确地反映着我们的生活和处事啊。
古人云“物及必反”就是如此道理呀。
紧张和放松,追求和淡然,严肃和轻快,太多太多,都得有个度啊。
我们的执者你可知道这个道理吗?不要吧你的下属看成自己的下人,对他们要懂得用情来柔化施压,在一个限度内,有张有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好的“弹力”。
其实这样的物与理又何止于此呀。
总之,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很严谨和严肃的学科。
它告诉人们在人生处事时要注重情感价值,世界是大家的世界,地球属于我也属于他,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只有万事万物和谐地生存自己才会快乐,和气生才、平安是福、健康才是福啊!科技小论文篇二气垫船又叫“腾空船”,是一种利用空气的支撑力升离水面的船。
这种船一出现立即受到全世界造船界的关注。
老师在三天前也叫我们制作气垫船,我兴致勃勃地拿出了制作气垫船的材料:光碟、101胶水、气球、瓶盖、吸管,开始准备做气垫船了。
我一开始不会做,可是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多都做好了,于是我决定试一试。
初中生活科技小论文三篇
![初中生活科技小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4dae2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2.png)
初中生活科技小论文初中生活科技小论文三篇范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的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初中生科技创新小论文范文(通用3篇)
![初中生科技创新小论文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9b61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6.png)
初中生科技创新小论文范文(通用3篇)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篇一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小发明是要求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各位同学,看看下面的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吧!科技创新小发明小论文摘要:是对日常生活中、学习中或劳动时遇到的不方便、不顺手和不称心的事物,进行改进和创造性地设计制造的新产品。
这类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关键词:提出问题;自主创造;制作一、提出科技创新问题在科技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他们用课本上和通过其他途径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和实验,获得创造知识。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导下,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制订计划和亲身实践,在实验中积累数据,在研究中分析数据,直至撰写科技小论文或创造出有价值的科技作品。
每当学生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他们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从而学会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在科技创新活动时,学生提出一些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积极引导。
我校是农村学校,夏季学生家里苍蝇很多,胡婷玉同学在灭蝇时发现问题:用苍蝇拍虽能打死苍蝇,但会留下死苍蝇的内脏污点,很不卫生;如果用粘苍蝇纸,只等苍蝇“自投罗网”,不能主动出击,效果不佳。
在教师的指导,从研究苍蝇拍开始,直至设计制作卫生灭蝇兜。
卫生灭蝇兜不但能灭停着不飞的苍蝇,而且还能逮住在空中乱飞的苍蝇;还会让苍蝇“自投罗网”。
这个小发明获得嘉兴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借书后,借书证放在图书室内。
当学生到图书室还书时,图书管理员要在一个班的借书证中,找到还书学生的借书证,不是件容易事。
来还书借书的人多时,学生要排着长队等候。
为此,一对同胞姐妹郭婴、郭婴霞动起了脑筋,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反复尝试,动手实践,不断改进,每一次的改进,都向前跨了一步,终于设计制作出“寻找方便的借书证”。
科学小论文初中(优秀8篇)
![科学小论文初中(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e1a8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0.png)
科学小论文初中(优秀8篇)科学小论文篇一以前,我听说有人曾用高压锅做饭,因为长时间没有注意,煮了非常久,高压锅爆炸了。
为了明白高压锅爆炸的原因,我查了资料,原来,高压锅里的水蒸汽积得太多,将高压锅撑破而爆炸。
我想,如果用气体把瓶子上的盖子顶开,那不是非常有趣吗?我非常想做这个实验,可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我还不知道。
能不能用火来烤瓶子,让水蒸气顶开瓶盖。
但这样做,会面临两个问题。
一,盖子拧得太紧的话,没等气体顶开瓶盖,瓶子就爆炸了;太松的话,气体就会从瓶口冒出来,起不到用气体顶开瓶盖的作用。
第二,用玻璃瓶的话,没等水沸腾,瓶子就爆裂了。
用塑料瓶的话,就更不用说了,受热就熔化了。
这两个问题,我一直无法解决。
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一些小苏打粉和白醋倒进了一个杯子,混合了起来。
这时,装着混合液的杯子冒出了许多泡泡。
我想,这一定是产生了什么气体,以前我一直想做的实验就可以做了吗?说干就干。
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大玻璃瓶,一个软木塞,还有一瓶白醋和一罐小苏打粉。
然后,我把白醋倒进大玻璃瓶里面,再把小苏打粉放入玻璃瓶中,并迅速将软木塞将玻璃瓶口塞紧。
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嘭”地一声,软木塞被“发射”了出去。
为了进一步查明软木塞被“发射”的原因,我看了一些资料,原来是这样的: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纳,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瓶中压力大增,最后把瓶盖发射出去。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知道了一个实验。
我把这个实验称作酒瓶“开炮”。
科学小论文初中篇二记得有一次我在海中潜水。
穿上皮质的潜水衣,戴上密不透风的潜水镜,背上一个氧气瓶,再配一个潜水员做指导,你就可以潜水了。
在潜水中,我兴致勃勃,看着海底亦奇亦幻的美景,不断地往下潜。
突然,我感觉耳朵有一点疼,我觉得很好玩就忍着,又往下去了一点。
哎呀,不行,耳朵疼得越来越厉害,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浮出海面。
问潜水员:“叔叔,我为什么会感觉耳朵疼?”潜水员叔叔告诉我:“因为你潜得很深了,有8-10米,水的压力比较大,你的耳朵承受不了,所以就疼了。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范文20篇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范文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b49aaa2b160b4e777fcfd7.png)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范文20篇农村夏娃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一):摩擦三兄弟就是指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它们都是摩擦家族的成员。
说起摩擦,大家必须不陌生,因为摩擦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摩擦打交道。
我们走路、吃饭、洗衣服依靠摩擦;各种车辆的行使依靠摩擦,机器运转离不开摩擦;就是建造房子也离不开摩擦。
假如没有了摩擦,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真是不可想象。
能够说,摩擦是我们人类离不开的好朋友。
可是在很多场合,摩擦三兄弟扮演着“不受欢迎”的主角。
在现代汽车中,20%的功率要用来克服摩擦;飞机上的活塞式发动机因摩擦损耗的功率要占10%,就是最先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也要为克服摩擦损耗2%的功率。
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汽车、数以万架的飞机,这样每年要有多少燃料被白白浪费掉,真是可惜。
但更为严重的是,摩擦还会造成机器零部件的磨损。
据报道,英国在这方面损失每年要超过20亿美元。
摩擦除了导致磨损之外,还会使航空和航天器过度发热,这更是现代科技遇到的又一难题。
当飞机着陆的时候,闸阀和闸轮会摩擦产生红热现象,这样的高温使机闸材料变软、变质,一幅价格昂贵的闸瓦和闸轮,往往只使用了几次就报废了。
当宇宙飞船回到地面的时候,由于高速船体与空气之间的摩擦,会使整个船体成为一个通红的火球,为了保护飞船里的宇航员和各种仪器设备,人们不得不付出昂贵的代价,用耐高温的特种合金制造船体,并且还在外面加装了耐高温材料。
为了能驾驭摩擦,让摩擦三兄弟为人类更好地服务,人们一向进行着艰苦的研究和探索。
早在15世纪,达·芬奇就开始了对摩擦的研究。
到17、18世纪,法国构成了一股摩擦研究热,库仑根据达·芬奇的想法完成了摩擦起因的凹凸说。
到了18世纪上半叶,有人又创立了分子说。
进入20世纪后又出现了粘合说。
能够说有关摩擦起因的争论还在进行着,凹凸说、分子说和粘合说都持之有理,言之有据,究竟怎样圆满地解释摩擦的起因,还一向是一个很活跃的研究课题。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合集5篇]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56f75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f.png)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合集5篇]八年级科学小论文1虾钳能再生吗?你吃过虾吗?好吃吧!你养过虾吗?虾有再生能力你知道吗?把它的钳子拔掉,过几天它又会长出来,你信不信?我们家的鱼缸里养了一只虾,它长着两只大钳子,它的钳子做了很多坏事,比如:它用钳子夹鱼的`尾巴,夹神仙鱼的胡子。
所以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把虾的钳子拔掉。
我担心它掉了钳子会死掉,爸爸说:"没事的,拔了钳子,过了一段时间钳子会长出来的。
"真的那么神奇?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去看那只虾,一看吓了一跳,虾正在那里张牙舞爪,钳子真的长了出来,长得比原来还大,有在那里欺负小鱼呢!它真的有再生能力呢!其实,还有别的动物也有再生能力,比如:壁虎,螃蟹,龙虾,蚯蚓,它们都有再生能力。
如果人也有再生能力那有多好啊!那么,四川地震受伤的小朋友就不会残疾了,就会自己修好自己,变成和我们一样的健全人!八年级科学小论文2一天,我看见妈妈在烧菜,拿着勺子舀了一勺菜汤尝尝咸淡,我想盐水中证发出的水蒸气也是咸的吗?我准备做一场实验,证实我的想法。
妈妈对我的“科研”大力支持。
我开始准备材料:盐,水,金属小勺,电磁炉,锅。
先把水和盐倒入锅内,把锅盖上,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当水蒸气冒出,把小勺放在水蒸气中,一会儿小勺上凝出水珠,把小勺放在嘴里尝一尝——一点也不咸。
这是怎么回事吗?我查阅了《百科知识——科技》才知道:原来水元子比盐分子要小,从盐水中蒸发出的水蒸气中没有盐分子。
水分子的距离遇到勺子之后逐渐缩短。
最后凝聚在勺子上,成为一个整体——一滴水珠。
原来水元子比盐分子要小要轻,水珠中所以没有盐分子,小勺子就不咸了。
水分子越烧越少,越来越咸。
听说盐就是海水利用这个原理晒出来的。
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只有热爱科学,善于仔细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它。
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味。
八年级科学小论文3 有一种海叫着"死海","死海"里面没有鱼虾,但人跳进"死海"里,却安然无事的浮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个问题我请教了《十万个为什么》,结果才知道:因为死海里面有许多像盐一样的东西,所以鱼虾,海草,等许许多多的'海鲜都不能生活在海里,才有了这个"死海"的名字。
科学小论文初一优秀5篇
![科学小论文初一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b641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8.png)
科学小论文初一优秀5篇科学小论文初一篇一我走在大街上,正要赶去补课的地方,上公交车,把头偏向窗外,正想欣赏窗外美丽的景色时,却被窗户上的结上雾挡住,我不禁有疑问:为什么公交车的窗户上会结上雾?补完课后,我急匆匆赶回家,上网查找到资料。
网上是这样说的:当车窗两面的温差大时,温度高的一面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预冷凝结,形成大家所说的雾,也就是说,当冬天时车外的空气会比较冷,玻璃也会变得比较凉,此时车内的空气温度较高而起湿度较大时,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玻璃上产生小水珠,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做个试验,将一块玻璃或眼镜放入冰箱,在冰箱中冷却到同冰箱一样的温度时,此时玻璃上并没有雾气,如果将玻璃从冰箱中取出后放在空气中就可以发现上面会很快产生浓重的雾气。
戴眼镜的弟兄们可能会有体会,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后眼镜会被严重的雾气遮盖,看不到任何东西。
其实车窗的起雾同此是一个道理。
我做实验果然没错,我又有疑问:怎么克服这个困难呢?我又在网上寻找答案:所以目前的除雾方式是在冬天打开点车窗,让车内外温差减少一些就可以,或者打开冷气选择除雾档吹上半分钟就可以除雾,还有就是使用除雾产品。
寻找答案,希望各位多多用以上方法!初中科学的小论文篇二有一天,我在我家楼下大院的花园里玩。
突然,我看见地上一队蚂蚁正列队行进,我好奇地凑过去。
只见蚂蚁们悄悄的爬上了花园里一棵树的树干,而爬在前面的蚂蚁已经背着一个个圆溜溜的白色东西往回返。
“那些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呢?”我瞪大眼晴问站在旁边的妈妈。
“那是蚜虫卵。
”妈妈说道。
“蚜虫卵?蚂蚁搬蚜虫卵干什么?”我又问道。
妈妈听后,就让我自己去查资料。
一回到家,我就马上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看了半天,我终于找到一篇有关蚂蚁搬蚜虫卵这一奇怪事件的解说文。
我如获至宝,马上专心致志的看了起来。
看完后,我茅塞顿开。
原来,蚂蚁和蚜虫是好朋友,蚂蚁为了不让蚜虫卵在冬天冻死,所以蚂蚁把它们背回洞过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捏鸡蛋
不知大家有没有尝试过捏鸡蛋,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没有意义,因为谁都知道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碎,有多少人知道这其中鲜为人知的奥秘。
那时我在家上网查资料,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徒手打碎一块砖,可是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大力士拿起鸡蛋使劲捏了半天,却怎么也捏不破。
”我看了半信半疑,决定找个机会试验一下。
这天,妈妈答应中午给我做我最爱吃又最有营养的番茄炒蛋,想到那甜甜的番茄,滑滑的鸡蛋,我便口水直流。
到了中午,我主动请缨要去帮妈妈,妈妈答应了,让我去打两个鸡蛋。
我先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然后拿了一个大碗,看着鸡蛋,我心想:试验的好机会来了。
第一个鸡蛋,我按平常的方法打到碗里去,一敲就破的鸡蛋让我对那个故事产生了更多怀疑。
第二个鸡蛋,为了防止捏碎鸡蛋时蛋黄洒一地,我刻意把鸡蛋对准碗中心.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手心都冒出了汗。
鸡蛋破碎那一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双眼一闭,然后等待鸡蛋破裂的声音响起。
但令我吃惊的是,当我睁开眼睛,鸡蛋竟然没破。
第一回合的“失利”没有让我气馁,我准备进行第二回合.第二回合,我吸取了“教训”,我这次用两只手把鸡蛋紧紧握在手里,然后咬紧牙关,瞪大眼睛,使出全身力量去捏鸡蛋.尽管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在我认为这回鸡蛋“必死无疑”的时候,它却安然无恙地在我手中.这让我又懊恼又惊奇,我只好去问在旁边的妈妈.
妈妈听了我的话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原理。
鸡蛋壳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当你去捏它时,它就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全部均匀的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其实这个世界真的非常奇妙,我相信只要大家爱发现,爱观察,爱劳动,就能与科学邂逅。
当今社会可以说已经离不开科学了,相信我们明亮的眼睛能发现许多奇妙的事物。
为什么皮鞋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
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
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
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
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
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
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 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
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
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自然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
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
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
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首先应该问问自己:真是衣服使人暖和吗?
要知道实际上不是皮袄使人暖和,恰恰相反,是人使皮袄暖和。
难道不是这样吗?你知道皮袄不是炉子。
“什么?”你会问。
“那难道人是炉子吗?”一点不错,人是炉子!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这就是劈柴,它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这时候什么火花也没有看见,我们说它在燃烧,只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感觉到热。
这个热需要保护。
为了不让屋子里的热散到街上去,我们筑了厚厚的墙壁,冬天还安上双重的窗,还在门上包上毡。
我们穿衣服也正是同样的原因。
不让我们身体的热量散失到室内的空气里或者到街上去,我们使衣服暖和,它把我们的热量保持在我们身体周圄。
我们的衣服当然也要向外散热,可是比我们身体散热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