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水口
_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口的设置原则_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口的设置原则
- 134 -
时,其高程、位置、数量既考虑现有的道路宽度,又要结合今后街道发展 水面积的方法布置雨水口及选用式样,以使水流能集中进入雨水口排
情况;在十字路口处和主干道与次干道或与内部道路出口相交处,均应 除。
根据雨水路面径流情况及方向布置雨水口。若内部道路较窄,路口转弯
4.3 雨水口间距位置尚须与检查井配合,一般与检查井对应,以便
设在沿街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分水点及其他地下管道顶上。建筑物门 间距。
口、停车站处均应在上游设雨水口截水;在道路纵向顺坡长度大于 200
凹形竖曲线段的雨水口间距应缩短为一般间距的一半或不缩短间
米时,应适当减少雨水口间距,减少的数值通过计算确定;设置雨水口 距而采用双箅雨水口。纵坡变动较大的道路、广场等,应采取划分小汇
口,只能用于个别纵坡大、横坡平缓、雨水顺路面淌流且流量较大、无重
车通行的次要街道及区间路,或靠路面径流排水的街坊内部道路出口
截流以及部分露天地下通道的进出口雨水收集。
注:上表只适用于同型雨水口串联,如为不同型雨水口,由计算确
3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
定。
表1
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不仅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
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附件之一,是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端,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的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
在城市排水系统中主要起收集雨水的作用。路面上汇集的雨水首先排 有关。根据国标图集《雨水口》(05S518),通过室内 1:1 的水工模型的水
入雨水口,经过雨水连接管流入道路下面的排水管渠。而雨水口设置在 力实验(道路纵坡 3‰~3.5%,横坡 1.5%,箅前水深 40mm)结果,各类雨
名词解释雨水口
名词解释雨水口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起着集水、分流、排放雨水的作用。
雨水口通常安装在街道、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是雨水排放的出口。
雨水口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收集并排放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雨水。
在城市中,由于建筑物和硬化路面的增多,地表的渗透性下降,使得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而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出去。
而雨水口就是这个排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雨水口通常由一个水泄洞和一个排水管组成。
当降雨开始时,雨水会通过排水管道流入雨水口的水泄洞。
水泄洞是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开口,具有一定的面积,可以接收雨水。
其次,雨水口会根据实际情况将雨水进行分流。
在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用地性质和功能不同,产生的雨水特点也各异。
因此,雨水口通常会设置多个分流出口,根据需要将雨水分流至不同的排水系统中。
此外,为了提高雨水口的排放能力,还会采取一些技术手段。
例如,可以在雨水口的水泄洞下方设置一个蓄水井,用于暂时存储雨水。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雨水的排放速度,减少雨水排放压力对下游排水系统的影响。
雨水口的排放能力对于城市的防涝能力至关重要。
在短时间内大量的降雨过程中,如果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将雨水排放出去,就容易导致城市内涝。
因此,合理设计和布局雨水口,确保其排放能力的充分利用,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雨水口的维护和管理也十分重要。
因为雨水口通常处于室外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污物的堵塞。
及时清理雨水口中的杂物,保持通畅,是确保雨水顺利排放的关键。
同时,还需定期检查雨水口的排水管道是否破损或堵塞,及时修复或疏通,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收集和排放雨水。
它通过水泄洞和排水管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流,以提高排放能力。
合理设计和布局雨水口,并进行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城市的内涝问题。
让我们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分析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分析摘要:城市市政道路中的雨水口是排水构筑物,多位于道路行车道的边缘处,车行道、人行道上积存的雨水一般会先集中到雨水口,随后再统一流入雨水管道。
设计雨水口时,泄水能力直接关系到地下排水系统径流量,所以雨水口设置也直接关系到后期清除雨水的成效与道路的安全通行。
为此,雨水口设计是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项目。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引言: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道路积水清除效果,需要做好设计工作,规避雨水淤积带来的影响,提高道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我国洪涝灾害频发。
据统计,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在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大面积植被被水泥、沥青取代,天然的蓄水池被建筑物和构筑物替代,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程度越来越大,如地下超市、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导致下垫面渗透能力降低、雨水汇水量大、速度快,仅依靠管网来疏导雨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城市的扩张增大了地表径流流量,增加了排水难度,导致内涝现象的频发。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受到内涝威胁的城市有185座。
但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2551亿元),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
引发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其外因有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内因有城市大量雨水口堵塞,泄水能力不足,导致局部积水。
西方发达国家对雨水口的研究比较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陆续开始注重对雨水口截污功能的研究。
美国在20世纪中期开始设置截污过滤装置,其诸多道路排水设计手册包含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响开发(LID)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等雨水管理理念与技术。
意在减少进入雨水管道中的泥沙杂质含量,降低后期雨水管道清淤成本。
城市道路工程雨水口专项施工方案
城市道路工程雨水口专项施工方案城市道路工程雨水口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城市道路雨水口专项施工工程,旨在改善城市道路雨水排放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编制依据本工程的编制依据为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包括《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3.施工组织3.1 生产组织的确定本工程的生产组织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完成。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确定施工流程,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2)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进度;3)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现场安全生产;4)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3.2 现场施工人员及生产的配备为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本工程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具体配备如下:1)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2)施工现场应配备熟练工人,包括电工、焊工、机械操作工等;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起重机、挖掘机、钢筋切割机等。
5.1 施工准备在开始任何专项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这包括确定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采购材料和设备,并准备好所需的文件和许可证。
同时,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准备工作。
5.2 专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专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这个流程应该包括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和所需的资源。
在制定流程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并确保流程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5.3 专项工程的控制点在专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确定关键控制点,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这些控制点应该在施工计划中明确标记,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和检查。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5.4 施工方法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这些方法应该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道路雨水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计算雨水量以及科学设置雨水口是确保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和雨水口设置的相关内容。
一、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计算城市道路雨水量是为了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防止因雨水积聚引发洪水和道路积水的问题。
常用的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美国合理公式法(Rational Method)美国合理公式法适用于小流域的计算,通过公式Q=CIA计算雨水量。
其中Q为径流流量,C为径流系数,I为降雨强度,A为小流域面积。
该方法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但不考虑道路汇流、地形和土壤的影响。
2. 美国时序分析法(Sequential Rainfall Analysis Method)美国时序分析法将道路排水系统视为具有一定存储能力的系统,通过分析连续的降雨序列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能较好地考虑到道路汇流和排水系统的影响,适用于中等大小城市的道路雨水量计算。
3. 坡面产流法(Runoff Coefficient Method)坡面产流法考虑到降雨在道路上产生的流量和径流总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经验系数来计算道路的径流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和单一类型的道路,计算简单但精度较低。
4. 物理模型法(Physical Model Method)物理模型法通过建立道路雨水模型,考虑道路形态、坡度、排水设施等因素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大型城市和重要道路的雨水计算,但需要较多的细节和数据。
二、雨水口设置雨水口是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设施,主要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
合理设置雨水口可以确保道路畅通和排水效果。
以下是关于雨水口设置的一些建议。
1. 雨水口数量和密度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情况和预计的雨水量,确定雨水口的数量和密度。
一般来说,雨水口的数量应根据道路宽度和流量来决定,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放。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探讨
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探讨摘要: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附属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雨水口的合理设置对防止路面积水、保证行车安全、避免“城市看海”、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别从雨水口设置原则、特殊点雨水口布置及雨水口间距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城市道路雨水口的科学选择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一、前言城市道路排水具体流程为:路面雨水径流→雨水口→雨水连接管→市政雨水管,雨水口主要作用是收集路面径流雨水,雨水口位置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道路排水效果。
排水设计中根据道路的红线宽度、纵坡、横断面以及当地经验性做法,选择相应的雨水口类型以及适宜的间距,但在实际设计时,设计人员仅根据自身经验或者当地习惯做法等距离布设雨水口,特别是在平原地区,这种现象尤为常见。
上述做法忽略了道路与排水专业的相互结合,造成道路雨水口布置过密或者过疏、特殊点雨水口布设不合理,道路低洼地局部积水现象司空见惯,影响人民出行安全与便捷。
因此,在排水设计中雨水口间距的合理计算、道路特殊点雨水口设置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详细阐述雨水口的设置原则、特殊点布设及雨水口间距计算。
二、雨水口位置设置原则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纵横坡度、周边街坊及建筑情况、下垫面条件、周边绿化、当地暴雨强度以及雨水口实际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
【1】雨水口应避免设在沿街建筑物门口、沿街单位出入口下游、道路分水点(道路相对高点)、人行横道下游等;道路汇水点(凹竖曲线实际低点)、人行横道上游、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近、沿街建筑出入口上游以及仅靠地面径流的沿街建筑物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道路汇水点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加密雨水口或者改用多箅型雨水口。
平面交叉口处应按道路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雨水汇流或漫流进入交叉口。
三、特殊点雨水口布置【2】1、一般道路直线段雨水口设置道路纵坡设计时变坡处需要设置竖曲线,道路上坡路段变为下坡路段、下坡路段变为上坡路段分别会形成凸点(相对高点)、凹点(相对低点)。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在道路建设中,雨水排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确保交通畅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道路雨水量的准确计算方法及合理的雨水口设置成为研究和规划的重点。
一、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为了准确计算城市道路雨水量,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降雨量、道路面积、透水率、雨水径流等。
1. 降雨量降雨量是计算雨水量的基础,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历史降雨数据获取。
一般根据统计学原理,选取适当的设备进行监测,如雨量计或气象站等。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降雨量,用于计算雨水量。
2. 道路面积道路面积是计算雨水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测量或估算道路的有效面积。
有效面积即雨水能够直接流入下水道的道路区域,一般为道路的横截面积减去路灯、树木等不可透水部分的面积。
3. 透水率透水率指的是道路表面的渗透能力,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道路表面有着不同的材料和结构,透水率也会有所不同。
透水率越高,雨水流失越快,需要计入总体雨水量的部分就会减少。
4. 雨水径流雨水径流是指雨水从道路表面流入下水道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道路设计,雨水径流会有所不同。
在计算雨水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雨水径流的比例。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我们可以综合计算城市道路的雨水量。
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计算法和实测计算法。
理论计算法是通过利用数学公式和相关参数来计算雨水量。
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道路设计等因素,确定适当的公式和参数,进行计算。
该方法适用性较广,但需要准确的参数和理论基础支持。
实测计算法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实测数据来计算雨水量。
具体而言,在道路建设完成后,通过设置雨水监测设备,记录降雨量和雨水径流等数据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实测和数据统计,准确性较高。
二、雨水口设置雨水口是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设施之一,在道路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和布置,以确保雨水的畅通排出。
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探讨
科技论坛2016年12期︱357︱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探讨黄洪波金华市展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0摘要:市政道路交通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尤其是在人口聚集的现代城市中。
每到汛期,短时间内的大量降水如果不能及时的排出,则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出行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路面积水也会对市政道路本身的沥青路面造成损坏,缩短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要。
排水系统需要将降水导致的地面径流及时的收集起来并且顺利排放。
因此道路雨水口能否合理的设置安排对整个排水系统,甚至整个市政道路影响意义重大。
不同的城市道路情况也差别很大,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建设时,要针对当地的道路参数合理、科学的设置雨水口,认识道路雨水口能够发挥其最大效应。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2-0357-02雨水口的作用,是市政道路的雨水排水系统中许多重要步骤中的第一步——收集道路积水。
道路积水,通常是由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降水、雨水口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或者没有及时的对排水管道进行清理维修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以上的任何一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对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并且积水会对路面的沥青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长时间的潮湿会对沥青路面的模量减少,降低拉伸强度,然后进一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设置雨水口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道路本身寿命的影响之大。
1 雨水口的布置原则 首先,要在道路的排水汇水点、转弯半径较小的转弯处以及纵向较短坡道的最低处设置雨水口,并且要求雨水口的设置能够在短时间内尽量高效的收集路面径流,及时的排出。
环形道路上的雨水口应该布置在靠近中心岛的周围,这样有利于环道内的积水高效顺利排放。
其次,道路雨水口的设置要考虑到人们的出行方便度,因此需要在公交站的停靠处、人行横道前、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上游以及无障碍通道等可能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影响的积水地点设置雨水口。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的探讨
2雨水 口的设 置原则
雨水 口的设置应根据暴雨强度 、 道路宽度 、 路 面种类 、 道路纵 横坡 度 、 围建筑地形及 排水 周 情况 、 雨水 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 ; 上排 道路 水的汇合点 、 凹竖曲线 的低洼处 、 道路转弯半径 切点附近 ( 分水点 除外 ) 在人行横道线 上游位 置, 最低点处均应 设置 雨水 口; 雨水 口 应避 免设 在沿街建筑物门 口、 车站 、 停 分水点及其他地下 管道顶上。 建筑物门 口、 停车站处均应在上游设 雨水 口截水 ; 在道路纵 向顺坡长度 大于 2 0 0 米 时, 应适当减少雨水 口间距 , 的数值 由计算 减少 决定 ; 置雨水 口时 , 设 其高程 、 位置 、 既考虑 数量 现有的道路宽度 , 结合今后 街道 发展情 况 ; 又要 在十字路 口 和主干道 与次干道 或与内部 道路 处 出口相交处 ,应根据 雨水路 面径 湔 晴 况及 方向 布置雨水 日。 内部道路较窄 , 口转弯半 径较 若 路 小, 可将雨水 口布 置在转 弯处 ; 沿街建筑 的雨落 管 , 能接人雨水 口中 ; 尽可 沿街低于街道 的居 民 区和机关 , 时应作好调查研究 , 设计 如地面排水 无出路或经 常积水 , 在设计 中应予 以考虑设置 雨水 口, 并连通支管接入雨水管道 ; 在道路纵坡 大的路段 , 不宜横断路面设置一排雨水 口, 否则 对排水 、 行车都不利。 通常可采取沿立道牙设多 算雨水 口或做 平石 盖板 小方 沟与雨 水 口相连 通, 平石上设泄水孔 , 使路面水顺路边排人方 沟; 广场应按水流方 向有利 于截水 的位置及最 低点或 易造成积水处设 置雨 水口。 3雨水 口型式及适用条件 雨水 口的构造 型式很 多,各城市结合本地 区的特| 都有较 丰富的实践经验。 , 雨水 口型式 般 为平箅式 、 偏沟式 、 联合式 、 立算式 四种 , 每
谈谈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雨水口的设置
雨水 口城市排水系统的起 端 , 是城市道路 上收集雨水 的排水设施 , 面上汇集 的雨水首 路 先泄人雨水 口,经过雨水连接管流人道路下面 的排水管渠 。而雨水 口 置在道路什么位置上 设 最合理 , 是每个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 下 面从几个方面对雨水 口的设置进行探讨。 l雨水 口的设 置原则 雨水 口的设 置应根 据暴雨强 度 、道 路宽 度、 路面 种类 、 路纵横坡度 、 围建筑 地形 道 周 及排水情况 、 雨水 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 ; 道 路上排水的汇合点 、 曲线的低洼处 、 凹竖 道路转 弯半径切点附近( 分水点除外 ) 在人行横道线上 游位置 , 最低点处均应设置雨水 口; 雨水 口应避 免设在沿街建筑物 门口、 停车站 、 点及其 他 分水 地下管道顶上 。 建筑物 门口、 停车站处均应 在上 游设 雨水 口截 水 ;在 道路纵 向顺 坡长度 大 于 2 0米时 , 0 应适当减少雨 水 口间距 , 减少 的数值
4 雨 水 口间 距
雨水 口型 式
泄 水 能力 ( / ) 升 秒
表2 41 . 雨水 口间距应 根据 水 力 计算 及 有关 控制 因素 确定 。 北京 市规定 :对 于只排泄规 划 建筑 红线 以 内的雨水时 ,雨水 口的间距 如表 2所 列 ,雨水 口 型式系按北京市标准。 42道 路纵 坡直 接影 响雨 . 注: 1 ( )上表各值 系 设计 重现期为 2 , 按 年 1 0分钟 降雨强 水 口的间距。纵坡 大时, 的流 、 水 度 径流 系数 0 . 7标准计 算流量 ;2 当道路纵坡在 O 0 ~ . 6 () . 3 0 0 0 0 间距可较上表 约缩短 l~ 0米 ;3 规 划建筑红 线宽度 O2 () 速大 ,不能 充分进入雨 水 口即 范围时 , 行越过 ; 纵坡 小时 , 的流速过 超过 8 水 0米者 , 由计算决定 间距。 应 表3 由计算决定 ; 设置雨水 口时, 高程 、 其 位置 、 数量 缓 , 往往形成积水 。 据苏联克诺 既考虑现有 的道路宽度 , 又要结合今后街道发 列提 出 的雨水 口间距 曲线 , 以 展情况;在十字路 口处和主干道与次干道或与 纵坡 为 0 2 . 5时 的雨水 口间距 0 内部道路 出口相交处 , 应根据雨水路面径流情 最大 ,大于或小于 0 2 , . 5时 间 0 况及方 向布置雨水 口。 若内部道路较窄 , 口转 距均须减小 ,即增加雨水 口数 路 弯半径较小 , 可将雨水 口布置在转弯处 ; 沿街建 量。表 2为北京 市雨水 口当纵 筑的雨落管 , 尽可能接人雨水 口中; 沿街低于街 坡 为 00 5及 00 .2 . 6时 计 算 间 表4 道的居 民区和机关 , 时应作好调查研究 , 设计 如 距 , 可结合表 2 作参考。 道路纵断 凸形转坡点 向下 地面排水无出路或经 常积水 ,在设计 中应予 以 考虑设置雨水 口, 连通支管接人雨水管道 ; 并 在 第一个 雨水 口的位 置 ,即起点 道路纵坡大的路段 ,不宜横断路面设 置一排雨 雨水 口至分水点 的距离 ,可等 ±差 :堡塑 : 全 2 0 0 3O 0 30 0 兰差 水 口, 否则对排水 、 行车都不利 。通常可采取沿 于一般 间距 的两倍 ,亦 即路 面 差 3 0 O 30 O 4O 0 墨差 立道牙设多箅雨水 口或做平石盖板小 方沟与雨 径流长 度等于二倍 雨水 口的间 30 0 30 O 4O 0 量差 水 口相连通 , 平石上设泄水孔 , 使路 面水顺路 边 距 。 排入方沟;广场应按水流方向有利 于截水 的位 凹形竖 曲线段 的雨水 口间 注: 上表 只适用 于同型雨水 口 串联 , 为不同型雨水 口 如 置及最低 点或易造成积水处设 置雨水 口。 距应缩短为一 般间距 的, 一半或 由计 算 确 定 。 2雨水 口型式及适用条件 不 缩 短 间距 而 采 用 双 箅 雨 水 、 水文地质 、 管道交叉等情况决定 , 一 雨水 口的构造 型式很多 , 各城市结合本地 口。纵坡变动较大 的道路 、 广场等 , 应采取划 分 道 ) 串联 、 米 区的特点 , 都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 雨水 口型式 小汇水面积 的方法 布置雨水 口及 选用式样 , 以 般砌置深度不宜大于 1 ;雨水 口井身可用机 砖砌筑或预制装配 , 井底不须设沉淀部分 , 应填 般为平 箅式 、 偏沟式 、 联合式 、 立算式 四种 , 每 使水流能集 中进入雨水 口排除。 抹平滑 , 设置流槽 ; 雨水支管坡度一般不应小于 种均 可采用单箅 、 双箅及多箅 型式 。 各型式雨 43雨水 口J - 司距位 置 尚须 与检查井 配合 , %, 0 超过时需要特殊处理 ; 水 口的适用条件如下 :偏沟式雨水 口适用于有 般 与检查井对应 , 以便于连接。 从雨水 口到干 1 最大不得超过 2 %, 立道牙 的道路 ,且一般无杂物堵塞雨水 口井箅 管上最 近的一个检查井或连接井 ,雨水支管长 接人检查井的一条 雨水 口支管 ,可 以连贯地接 几个雨水 口,连接管 串联雨水 口个数不宜超过 的路段 ; 平算式雨水 口适用 于无立道牙的道路 、 度不得大于 2 5米 , 最小管径为 2 0毫米 。 0 个 选 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 ; 联合式雨水 口适用于 4 街道上布置雨水 口的间距 ,可参 照表 3 。串联雨水 口连接管管径 ,宜 根据 表 4 . 4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
浅析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摘要:本文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对雨水口的设置原则、型式及间距的确定进行叙述,从细节着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布设雨水口,消除地面积水的影响。
关键词:雨水口雨水口间距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雨水口随处可见,它们就在路边栅条状铸铁篦子下,起截流并泄除雨水的作用,是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
雨水口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雨水的及时顺畅排除、雨水冲刷携带的杂物的截留,间接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卫生及人体健康。
路面上汇集的雨水首先泄入雨水口,经过雨水连接管流入道路下面的排水管渠。
而雨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如何正确设置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能,设计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雨水口设置原则1.1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
一般设在下列各处:(1)道路上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以及无分水点的人行横道线的上游处;(2)道路的交汇处和侧向支路上,能截流雨水径流处;(3)广场、停车场的适当位置处;(4)建筑物单元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点等处。
雨水口应避免设在建筑物门口,当建筑物门口必须设置雨水口时,应进行特殊处理;(5)其它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处。
1.2道路交叉口的雨水口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1)雨水口的布设应根据道路的竖向设计放在相对最低点,除此之外,雨水口一般放在圆弧切点处,一是好施工放线,另外可以阻止雨水漫过人行横道。
(2)如果是小路口没有竖向设计,可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判断出哪个圆弧上会出现最低点,如果坡度近似,雨水口可设在圆弧中点附近。
2雨水口型式确定雨水口是收集地面径流雨水的主要构筑物。
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布设位置合理与否是改善地面暴雨积水的重要保证。
雨水口的布置型式主要有平篦式、偏沟式、立篦式和联合式四类,根据进水篦数目的多少,每一类又可分为单篦、双篦和多篦三种布置形式,应根据流量、道路形式和坡度选用。
(见表一)目前天津市普遍选用平篦式和立篦式,平篦式雨水口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其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泄水能力。
道路雨水口施工方案
道路雨水口施工方案1. 引言道路雨水口是城市交通中的重要设施,用于排放道路上的雨水。
施工雨水口时需考虑到排水效果、施工材料的选用、施工流程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道路雨水口施工的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2. 施工材料选择在进行道路雨水口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确保施工质量和持久性。
以下是常见的施工材料选择:•混凝土:混凝土是常用的道路雨水口施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选择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雨水口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预制构件:预制构件是现代化施工的一种选择,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预制构件可以提前在工厂制造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和工艺要求。
•铸铁材料:铸铁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在道路雨水口施工中常被用作雨水口盖板和框架。
3. 施工流程下面是道路雨水口的基本施工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地点和施工图纸。
•清理施工地点,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设置施工警示标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步骤二: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图纸,挖掘道路雨水口的基础坑。
•在基础坑中铺设一层细砂,以提供均匀的支撑。
•放置雨水口的底部构件,如预制的雨水口井体。
步骤三:安装雨水口井体和配件•将雨水口井体放置在基础坑中,并使用水平仪进行调整。
•安装雨水口盖板,并固定在雨水口井体上,确保盖板与道路平面齐平。
•安装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接到雨水口井体上。
步骤四:混凝土浇筑•在雨水口井体周围搭建木模板,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形状和尺寸。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并使用振动器进行震动,以排除空隙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保持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并确保混凝土表面与道路平面齐平。
步骤五:施工质量检查•检查雨水口施工的每个步骤,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以确保施工质量。
•检查雨水口的盖板、井体和管道的固定情况,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与优化措施
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与优化措施摘要:建设市政道路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当地建设或者设计不当,将会导致路面积水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原则、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设计策略,以期解决路面积水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口;优化设计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城市道路的排水需求也随之增加。
当降雨时,城市道路上的雨水口会收集雨水,然后流入地下排水管线,最终汇聚到河流中,从而实现城市的排水。
为了有效地处理雨水,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研究和分析市政道路建设,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传统道路雨水排放不畅的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确保市政道路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1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影响因素分析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雨水口的布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且必须坚持合理性原则,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满足排水需求。
为了确保市政道路雨水口的安全可靠,应当加强对沿街建筑物附近雨水口渗漏问题的预防,采取前瞻性设计原则,提前进行防渗漏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优化,以确保其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雨水口的布置上,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精确定位排水汇水点和转弯处的雨水口,特别是在环形道路的雨水口布置上,应当全面考虑环道内部积水堆积的状况,以便更好地实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市政道路建设雨水口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保证城市环境的卫生,我们建议在城市道路的入口和出口处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并且尽量避免将其放置在道路的斜坡上,而是将其放置在道路的平坦区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
为了确保安全,建议将雨水口设置于路口的转折处,并且要根据竖直方位的信息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
如果道路的斜度超过2%,那么可以适当增加雨水口的间隔。
如果坡度较陡,那么可以在低点集中处设置雨水口。
渠化的起点处的雨水会被转化为水利能量,水面会变得更高,因此渠化的起点应该设置雨水口。
城市道路雨水口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区应对 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 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 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 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串联的雨 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道路雨水口应该首先布置在道路最低点道路的汇水点上其次再布置在无障碍通道的上游人行横道的上游公共汽车停靠站的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城市道路雨水口
课程: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指导老师:陈士光
汇报人:陈思敏 号:200810514125
雨水口
雨水口(inlet;gully)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 水的设施,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 物,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雨水系统的基本 组成单元。道路、广场草地,甚至一些建筑的屋面雨 水首先通过篦子汇入雨水口,再经过连接管道流入河 流或湖泊。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收集 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把天降的雨水直接送往城市河 湖水系的通道,既是城市排水管系汇集雨水径流的瓶 颈,又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首要通道。 它既为城市道路排涝,又为城市水体补水。
雨水口设置原则
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 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 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 雨水口。 二、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 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 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多箅式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 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研究
路桥科技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研究陈 磊(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7)摘要:城市道路雨水口是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城市道路雨水入口的设计,从雨水入口设置原则、雨水入口设置位置和雨水入口间距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城市雨水入口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雨水口;雨水口布置;间距雨水口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点是收集城市道路雨水的排水设施。
路面收集的雨水先排入雨水口,再通过雨水连接管流入路下排水管。
雨水管道系统是由雨水进口、雨水管道、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的一套工程设施。
雨水管道系统的任务是及时收集和排除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因此,要把雨水口设置在最合理的位置。
下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进行探讨。
1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原则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道路(广场)、小区和建筑物的情况、地形(特别注意汇水面积大、地势低洼的地方)、土壤条件、绿化条件、降雨强度、雨水口排水能力等情况的确定。
沿街建筑物入口、停车站、引水点及其他地下管线顶部不宜设置雨水口;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宜设置雨水口,以及靠近地表径流的社区或庭院的出口。
低洼易积水路段应增设雨水口。
连接管的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相协调,连接管与主管的夹角应接近90°。
当其倾斜时,连接管应布置在主管的流向上。
在交叉口处应垂直设计雨水口,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流入交叉口。
2 城市道路雨水口位置设置2.1 直线路段雨水口设置在笔直的路段上,很容易忽略雨水口在凹点的布置。
一些设计师随意设置雨水入口,确定雨水口的初始位置后,依次设置一对25-50m 的雨水口。
没有结合道路的垂直方向,忽视雨水入口的集水功能,导致垂直凹面部分积水严重。
因此,在排水工程设计中,首先要根据道路纵断面的设计标高确定凹凸点的位置,然后设计雨水检查井和雨水口。
2.1.1 道路凹点位置的确定入口数量应适当增加。
市政道路雨水口的管理与养护
市政道路雨水口的管理与养护引言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的附属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排水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口通常设置在城市道路内街沿石带上,广场上、道路交叉口和道路边沟的一定距离处,收集地面上、街道路面上的雨水,以防止雨水淹没道路或造成道路及低洼地区积水而妨碍交通或损坏道路,同时便于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雨水口在实际运行中常见的问题有:设置位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等造成地面积水。
铸铁雨篦被盗缺失、老化腐蚀、人为破坏和重荷载车辆碾压造成雨水口的破损,造成路面积水,影响交通安全。
为了保证雨水口的正常运行需要经常对其进行管理维护.1.对雨水口的管理1。
1 保证施工时雨水口不受堵塞道路雨水口施工时,施工工人施工不认真导致雨水口时有堵塞,或水泥砂浆误倒入雨水口造成堵塞。
为此管理单位需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验收管理。
1.2 防止污水接入雨水口施工废水的排放是巡视重点。
由于施工废水往往含有泥土、砂石水泥浆等必凝集、沉降的物质。
按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相关条款,应该在施工场地内进行预处理(沉淀或澄清),达标后排入城镇管道系统。
出于方便,施工废水通常由雨水口接入。
如果施工废水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不仅直接淤积、堵塞雨水口,泥砂、水泥浆等进入排水干管或主干管后,由于水力条件改变而易于沉降,再加上水泥浆的固结作用,淤积后清疏困难,将造成管道逐步堵塞,影响整条管线.临街商业店铺排水情况也是巡视重点之一。
道路沿线的房屋改建成商业店铺时,特别是餐饮业或小店铺时,为了减少对住户的影响,通常会将其废水单独排放。
雨水口由于其分布广、接近建筑,往往成为零星排水的接入点。
为防止雨水口的堵塞,应加强管理,禁止油脂含量高、杂物多的污水接入雨水口。
1。
3防止垃圾进入雨水口雨水口设置低于地面且有一定面积的孔洞,有效收集雨水的同时杂物也容易进入。
道路清扫人员往往将一些灰、土、树叶等杂物扫入雨水口中,严重时甚至使整个雨水口井身堵塞。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浅析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浅析摘要:雨水管渠系统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位置设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是造成暴雨时道路路面积水的主要原因。
而雨水口设计中往往凭经验确定布设距离等参数。
对此,本文从道路雨水口的相关计算及设置,雨水口种类的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提供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口设置;城市道路排水;应用雨水口是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收集地面雨水的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
汇集于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箅,通过连接管进入排水管渠。
雨水口设置位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等均可造成暴雨时路面积水。
在实际设计中,排水设计人员根据道路宽度结合当地暴雨轻度公式计算雨水口间距,一般是等距设置或适当调整间距,忽视了道路设计中的一些要素。
因此在道路特殊点,即道路纵坡较小、交叉口最低点、竖曲线最低点等容易积水的低点,需进行特殊设计,以保证其合理性、经济性。
1雨水口形式选择及其优缺点雨水口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平箅式、立箅式、偏沟式和联合式,平箅式雨水口主要优点是水流通畅,但暴雨天易堵,影响其收水能力,适用于无路缘石道路。
广场及低洼地面。
偏沟式雨水口性能类似于平箅式,但其使用范围有所不同,其主要用于有道路路缘石的路面。
立箅式雨水口不易被杂物堵塞,但是需要一定的水深,如果道路改造,需要加铺一层沥青,则其收水面积减小。
而多箅式雨水口主要用于雨水径流量大且集中的道路低洼处。
实际城市道路应用中偏沟式雨水口和多箅式雨水口应用最为广泛,因其可解决快速雨水收集与大流量雨水收集的需求。
2雨水口设置原则雨水口的布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当地暴雨强度、道路宽度及种类、道路纵坡及横坡、周围地形及排水情况、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为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点(包括集中来水电)和截水点,前者如道路上的汇水点,街坊中的低洼处,靠地面径流的街坊路口、沿街建筑物雨水管附近等;后者如道路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交叉口应根据雨水径流情况设置雨水口。
城市道路设计中雨水进水口分析
城市道路设计中雨水进水口分析摘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系统不断完善,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施工与管理,也在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水平和质量也逐步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本文结合当前城市道路的设计情况,对城市道路雨水口的形式选择及布设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方法;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系统不断完善,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施工与管理,也在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水平和质量也逐步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每到暴雨季节,便会出现积水现象,严重影响车辆通行,造成城市交通大堵塞。
因此,如何使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进一步优化,使之更加合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 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分析通过对排水系统的分析和观察发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主管道按计算得出的排水管径,均能满足本地区及道路排水流量的要求,造成积水的原因主要是雨水口的进水量不能做到及时将道路雨水排入主管道,所以应重点分析雨水进水口的进水情况。
2. 1 路面坡度和超越水量雨水口汇水量的计算公式如式(1) :Q =ψqA/ 1000(1)式中:ψ———径流系数,对于城市道路的情况,取0. 8~0. 9q ———暴雨强度,L/ (s•hm2)A ———汇水面积,m2道路的坡度与雨水口的积水深度有很大的关系。
坡度越大,水的流速越大,水越容易超越雨水口,流至下游。
同一坡度的道路越长,下游汇流的水量越多。
但是,从暴雨强度公式还可以看出,道路越长,则径流时间越长,暴雨强度越小。
对下游雨水口的影响程度,不易确定(见图1) ,理论分析如下:图1 路面积水深度与坡度的关系示意图中:α= arctg (i)L = h/ sinαB = h/ tgαx = h + LA = hB/ 2 = h2/ 2tgαR = A/ x = hcosα/ 2 (sinα+ 1)按照Manning 公式,式中:h ———雨水口前的集水深度,mQ ———一个雨水口的汇水量,m3/ sJ ———道路纵坡坡度α———角度,与道路横坡有关n ———路面粗糙度i ———道路横坡坡度按照雨水口的汇水量,在求得雨水口前集水深度的情况下,可以求出雨水口在这一集水深度下的泄水量。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雨水管渠系统时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路面最低点以及道路路牙边每隔一定距离处。
其使命为及时地将路面雨水收集并排入雨水管渠内。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3个部分。
1.雨水口设计间距计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
雨水口设计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设计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计算来确定。
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但一般泄水能力如下:以道路为双面坡,道路两侧设置平箅式单箅雨水口为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qψ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q-雨水暴雨强度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徐州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P-----设计重现期,取1年t-----设计降雨历时。
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m in);m为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明渠折减系数m=;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对于雨水口来说,t2为0。
即t=t1。
两个雨水口间距30m,地面雨水流速取,则t=1min,计算如下:Q=qψF=340××F=40则F==1307m2 道路宽度为F/30=结论,道路红线宽度40m左右的雨水口间距宜为30m 左右。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3结论:雨水口之间的最佳宽度是随着道路设计坡度、红线宽度、雨水口型式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
如果忽略道路坡度对雨水口间距的影响,雨水口型式选定的条件下,不同道路宽度的最佳雨水口间距是不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如果交叉口处于斜坡地形上,相邻两条道路纵 坡指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在纵坡指向交叉口道路的 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 (6)如果交叉口处于马鞍形地形上,相对两条道路 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在纵坡指向交叉口的 道路两侧设置雨水口。 4、 两块板以上的道路雨水口的布置:有分车绿带的 道路可将雨水口布置在绿化带内,这样可减少雨水口 的荷载,提高道路施工速度。
雨水口设置原则
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 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 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 雨水口。 二、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 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 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多箅式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 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城市道路雨水口
雨水口是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的重要设施。近期 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现象,造成了相当大的 危害。 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初始设计,一般布置 在道路交叉口、道路最低点及道牙边,使其能 及时的收集路面雨水并排入雨水管渠内。雨水 口的构造包括井篦、井筒及连接管。
雨水口的形式
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 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 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 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 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雨水口布置位置
1、 一般道路雨水口的布置:道路雨水口应该首先布 置在道路最低点、道路的汇水点上,其次再布置在无 障碍通道的上游、人行横道的上游、公共汽车停靠站 的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 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最后在市政道路 上合适间距设置雨水口。 2、 环道雨水口的布置:应在环道周围布置雨水口, 以保证雨水不进入环道内。 3、 道路交叉口雨水口的布置: (1)如果交叉口处于凸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 均背离交叉口。则交叉口内不需要设计雨水口。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区应对 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 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 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 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串联的雨 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城市道路雨水口
课程:城810514125
雨水口
雨水口(inlet;gully)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 水的设施,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 物,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雨水系统的基本 组成单元。道路、广场草地,甚至一些建筑的屋面雨 水首先通过篦子汇入雨水口,再经过连接管道流入河 流或湖泊。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收集 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把天降的雨水直接送往城市河 湖水系的通道,既是城市排水管系汇集雨水径流的瓶 颈,又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首要通道。 它既为城市道路排涝,又为城市水体补水。
六、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应与检查 井的位置协调,连接管与干管的夹角宜接近90°; 斜交时连接管应布置成与干管的水流顺向。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 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2)如果交叉口处于凹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 方向都指向交叉口。为防止雨水汇集到交叉口中心, 应适当改变相交道路的纵坡以抬高交叉口中心标高, 并在转角设置雨水口。 (3)如果交叉口处于分水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 坡方向背离而一条指向交叉口。在纵坡指向交叉口道 路的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防止雨水流入交叉口内。 (4)如果交叉口处于谷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 方向指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在三条纵坡指向交叉口 道路的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