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同文化的概述及对现状的分析,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应对措施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厚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哲学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园林文化,节日文化,中国性文化,中国中医药文化等,是东方整体观念、普遍联系、综合思维模式的典范。
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
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问题。
当人们站在文明转折点的立交桥上重新审视这个文化世界的时候,既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又会有对过去的眷恋;既会有欢乐的憧憬,又会有痛苦的牺牲,历史的转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近百年来,国人对以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
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
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
传统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层面,它包含了历史、文学、音乐、戏曲、绘画、建筑等多个方面。
而传统文化产业就是利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将其商业化,输出到社会,进而创造经济价值。
传统文化产业不仅有着文化价值,更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产业的现状、挑战、机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传统文化产业的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不过在过去几十年的时光中,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了许多的挑战。
1. 整体规模较小,部分细分领域较为单一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传统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产业相关企业数量也比不上其他行业。
同时,由于传统文化的领域多样性,导致传统文化产业的分支产品的细分领域单一,产品系列缺乏丰富性。
2. 商业化程度不高,利益分配不合理由于传统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传统文化作为商业资产的商业化程度不够高,且相关市场需求残缺不全,数据不透明,市场缺少规范管理等问题,也导致传统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受到困扰。
同时,由于市场及尤其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传统文化厚重与西方先进文化产业间的利益分配非常不均等。
二、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由于快速的技术和经济变革,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1. 产业转型升级传统文化产业要从“玩物丧志”和“旧物沉湎”中解脱出来,转向更具重视活力与创新的方向,创新商业模式和提供更有创新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为传统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可观的增量空间。
2. 跨界合作传统文化产业应跨界合作,采取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拓宽市场触角。
通过与新兴媒体、政府、高端奢侈品市场、金融、资本、旅游等多行业的跨界合作,以超越传统文化产业核心文化范畴做桥梁和连接点,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3. 提高专业技能提高传统文化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将智慧和技术运用于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以支撑产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
四、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
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 先进技术或思想中,选出自己最感兴 趣、最有感触的内容进行评论。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由古到今(乃至 未来)的传播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效性及其在当 前和未来的应用空间,结合现实生活, 提出有创意的见解和建议。
在讨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2)撰写论文时应注意: 论文应该紧扣活动主题,论点
明确,文通字顺,表述清晰不含糊, 语言简练易懂,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应具备历史科论文的四要 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
论文应对某一问题深入挖掘, 而不是宽泛地谈论,内容不应空洞。
论文的论据应支持论点,论证 有力。
5、论文交流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学 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各自的缺点,进 行修改;教师可以从更深更广的层次上 提示引导学生,提高论文的水平。也可 以在论文宣讲会上交流。
五、活动延伸
方案一 方案二
论文宣讲会 成果展示会
方案一
筛选分两个步骤
1、筛选论文
第一,每一小组将本组论文集中讨 论、修改,目的是选择和确定符合本组 所选题目的组员文章,然后上交。
第二,将上交的论文进行分 类。可以按论文内容分类,如: 按照学科类型:科技类、文学类、 美术类等;按照历史朝代:先秦 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 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 时期、民国时期等。组织者从每 一类别中选出若干(一至二篇即 可)具有代表性、观点明确且文 笔流畅的文章,作为范文。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 状,了解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批 判与继承,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 化之间的联系、变革,提高运用马 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和预测中国传统 文化未来的发展,鼓励学生多角 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国历史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是错误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
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
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
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
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
《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
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
……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唐晓峰:《“体国经野”:试论中国古代的王朝地理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礼乐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诸侯争霸,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
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新中国到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新我国成立到现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变化多端、绵延不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我国成立以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新我国成立初期的传统文化传承1.1 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我国传统文化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始得到重视。
1.2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和保护。
1.3 文革期间,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许多传统文化经典、艺术品遭到毁坏和损失。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传统文化复兴2.1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复苏。
我国古代文化得到重新发现和研究。
2.2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和作品。
2.3 当代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三、当代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3.2 然而,新的科技和媒体手段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广大民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3.3 当代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希望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总结通过对新我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探讨,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相信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传统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个人观点我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我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1. 介绍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出发,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礼仪道德、哲学思想等诸多领域。
这些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3. 传承与发展传承是保护与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发展则是传承的内在要求。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4. 挑战与机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冲击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另新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其融合创新。
5.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其传承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传承要着眼于当下,发展要面向未来,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不断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6. 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
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结尾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正如这篇文章所述,传承与发展、挑战与机遇,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过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意思
过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意思
“过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的名言,意为“不怀念过去,不迷失当下,不期待未来”。
这句话在人生中非常有用,因为它提醒我们不要让过去的痛苦或成功影响我们现在的决定,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当前的生活。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不要沉迷于当下,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专注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对未来也不迎不拒,既不刻意期待,也不逃避,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这句话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在中国文化中,“过去”、“当下”、“未来”这三个概念被认为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这句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强调了人生需要保持平和、清醒、从容的心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被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期望所束缚,无法真正地享受当下的生活。
而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摆脱这些束缚,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未来,更好地享受当下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源远流长,贯穿着中国的历史和现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新的挑战和大环境的影响,面临着现代化转型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医药学说、中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于是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发展和转型,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首先,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餐饮业不断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中国传统美食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上流行的食品。
古老的菜系,如四川、湖南、广东等的菜系,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同时,中国餐饮文化也吸纳了外来餐饮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形成了新的食品。
如日式料理、西式料理等。
其次,文化与商业的融合,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现代商业中,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营销过程中,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也被使用,并取得了成功。
如茶叶、杯具的文化背景,成为许多公司作为产品文化背景的依托。
再次,音乐剧、电影、电视剧等现代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音乐剧《红楼梦》、电视剧《白鹿原》等作品依然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和未来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进行创新和转型,才能保持其独特性和影响力。
以下几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首先,人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
文化自信是国家自信的重要部分,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国家强大。
通过研究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要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在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发展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发展前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它包括了道家,儒家,佛家等众多流派和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还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文化、商业文化、互联网文化等多种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传播上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发展前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1.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这些悠久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等,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而中国文化的灵魂在其中。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坚守中华文化本土性和文化独立性的必要手段。
2.激发民族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多姿多彩。
它不仅源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且还与中国境内的地理环境、民族特点、考古发现等密切相关。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丰富历史背景。
它不只是一种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的信仰和信念,它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前进。
如今,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搭建中华民族自信的平台,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3.加强文化自信正视中国传统文化,既是立足现实的一种兴起,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课本,更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现实。
中华文化的卓越贡献在于,它不会沦为陈章老套的东西,而是要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更亮眼的火光。
加强文化自信,就要树立中国文化软实力,把传统的中华文化变成当代强国的引领力量。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1.文化创新为了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带入现代感,在文化创新方面年轻人就应该有更多的探索。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积淀了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塑造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元素。
传承中国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加强文化自信,形成民族共同价值观,凝聚起国家的集体认同。
然而,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
一些年轻人更加追求西方文化,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匮乏。
其次,信息时代的兴起,人们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信息轰炸,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
在当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首先,加强高校教育。
各级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探索。
其次,加强文化产业建设。
政府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创新传统文化产品,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
再次,加大文化保护力度。
政府加大对古建筑、文化遗址等的保护与修复力度,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此外,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也需要个体的努力。
家庭教育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看传统戏曲、参观文化遗址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个体也应加强自我学习。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加传统文化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深化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未来,中国文化传承应朝着更加全面和多元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过去的形式,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体现出现代人的需求和追求。
其次,要注重文化对外交流。
只有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才能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最后,要注重文化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更具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可以将传统文化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中式文化的趋势和未来
中式文化的趋势和未来
中式文化的趋势和未来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 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再度提升,中式文化的传统元素将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例如,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学艺术等将继续得到传承和发展。
2.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中式文化将进一步融入到创意产业中,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将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更具有时代感和创意性的产品和作品。
例如,中式服饰、家居用品、艺术品等将在创意产业中呈现出新的魅力。
3. 青年人的参与和创新:新一代青年人对中式文化的兴趣逐渐增加,他们将以新的视角和创新的方式来发展中式文化。
他们可能会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传播和推广中式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中式文化。
4. 国际交流与影响力扩大: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中式文化的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
中式服饰、中医药、中国菜等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会逐渐提升,更多的外国人将对中式文化产生兴趣和认同。
总体来说,中式文化在未来将注重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国内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影响力扩大。
中式文化将以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的形式展现在人
们面前,让更多人爱上、了解和传承中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
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创新性不足:许多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2. 保护不力:一些传统文化的技艺和精髓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导致传承链条断裂,一些文化形式濒临失传。
3. 功利化倾向:一些传承者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文化传承的本质,导致文化传承的质量下降。
4. 全球化冲击:全球化的进程中,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威胁。
未来的发展前景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增强创新性: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包装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2. 加强保护工作: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确保其得到完整的传承。
3. 注重教育传承: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传承者。
4.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国际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5. 结合旅游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产业,既可以促进旅游发展,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探究活动课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教案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发展的消极作用。
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能力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讲授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和探究新的内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进入新课之前让同学们看几幅图片,看看有没有同学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来源,知道它有哪些特点。
问题探究:(1)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2)你能列举出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一、传统文化面面观展示图片:针灸京剧书法和绘画师问:我们能否运用以上事例,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传统文化是:1.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2.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3.既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现实中;4.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融合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僵化与封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越来越深入,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也日益紧密。
传统文化正在与时俱进,不断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为新时代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2. 践行价值观传统文化对于价值观的塑造和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逐渐增加。
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人本主义和社会公义,倡导道德伦理、家庭观念、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这种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发展。
3. 培养人才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培养人才的功能。
传统文化注重对个人品德和修养的培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未来,传统文化将发展为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人们发展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4. 弘扬国粹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传统艺术等,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弘扬国粹的传统,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5.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瑰宝。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避免传统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使传统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保存下去。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践行价值观、培养人才、弘扬国粹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形成的宝贵财富,但在当今社会,随着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难题和困境。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1.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来自社会环境的挑战。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娱乐方式都在不断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冲击。
2.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机构当前,社会上缺乏专门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这导致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不畅,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才也面临缺乏培养和传承的问题。
3.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陌生,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度也在逐渐下降。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解决方案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途径,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
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根源上解决传承问题。
2.建立传统文化传承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合作,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平台。
通过这些机构,开展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等一系列工作。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弘扬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帮助。
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软件等渠道,传播传统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4.加强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更需要通过实践和推广来实现。
组织传统文化的展览、表演、体验等活动,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实践1.加强传统文化在学校的教育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可以利用历史课程、语文课程、音乐课程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经历着传承和发展的过程。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不尽相同,但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将从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长久之策,也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中国国情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
首先,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传承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当今社会,中华文化先贤的思想、行为、艺术都可以成为教育的素材,来提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增加文化自信。
其次,传承有利于培育和发掘人才。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代的财富,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美,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人类智慧。
教育不但是传承文化的手段,更是传承人才的过程。
传承人才、传承文化,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它让优秀的古人得以影响、启迪后人,让后人体会到文化之美,弘扬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导人们在新的生活领域,探索、创新文化。
最后,传承有助于争取伦理道德的支持。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所强调的道德观念一直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引领着后人探讨、实践道德观念。
道德规范在人们的行为、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争取伦理道德的支持,是传承文化的必由之路。
二、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只是沿袭过去的文化,逐渐失去了适应未来的能力,就会变得落后,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所以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注入到今天的生活中,让用户感受到文化的价值,推动其他文明的丰富交流。
这就需要文化的创新,依靠传统去创新。
如何创新传统文化?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着手。
1. 用现代化的方式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我们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如鼓励年轻人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宣传,带动年轻人亲近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广博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就以其独特的特点、深刻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在世界上广受好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他涉及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也意味着着中国现代与未来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开始相互竞争。
其中,儒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仁”、“义”、“礼”、“智”等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追求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1.2 汉唐时期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在汉唐时期,中国文化无论是在社会制度、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佛教、道教进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
在这个时期中,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化形式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和创新。
1.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内,文化创新与传统融合开始成为了一个主要特点。
在文化创新方面,可展现于例如李时中、汤显祖、张岱等诗人和文化艺术家。
在文化传统方面,中华文化的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在此阶段有效地保持了持续性,且不失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瑰宝。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文化重视度的提升与文化万物互通互联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对于实现国家文化的持续发展,具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
2.1 文化教育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培养新一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同样具备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
民族,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和对中华文明的越是增强。
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
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
它像一根坚韧的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
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追求“”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
《·》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
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
……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体国经野”:试古代的王朝》,《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
在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
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
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扬权》);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
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和,并发展成为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八蛮,咸来贡职。
与天无极,人民,永得。
”(《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作为思想观念的“大一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变化。
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国土统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礼记·坊记》);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在上,它是指长久统一,江山永固,“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汉书·传》);在民族概念上,它是指“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解诂·隐》)。
这种以“统一”为理想政治秩序观念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到分裂割据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所谓“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等等,都是关于分裂战乱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的形象写照。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统一的政治秩序下,社会生产的发展相对迅速,民众的生活相对安定,国家的安全相对能得到保证。
这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局面,可以实现人们向往的“九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盛况。
由此可见,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的追求,使得统一既是统治者的政治雄心,客观上也符合广大普通民众的意愿。
正因为“大一统”的理念植根民族的内心深处,成为人们衡量政治有序、的主要标志,所以自秦汉以降,历史上虽然统一与分裂交相更替,但总的来说,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割据分裂的局面虽然不时出现,但它始终无法为人们所认可,始终不能被承认为正常、合理的政治状态,也始终被所排拒。
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也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如,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并以炎黄之后自居:诸葛亮倡导“还定旧都,汉室可兴”,前赵刘渊以黄帝之后自居,赞赏刘邦不封六国之后,前秦渴求“平一六合”等均为明证。
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宁合不分的愿望是多么顽强而普遍。
这种强烈的“统一”意识还反映在人们对“正统”观的理解上。
从的角度看,古代“正统”说的主导倾向就是为“大一统”观念作层面的论证。
所谓“正统”就是指“王者大一统”。
正如欧阳修所说:“夫居天下之正,于一,斯正统矣。
尧、舜、夏、商、周、秦、汉、唐是也。
虽始不得正统,卒能于一”(《居士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千百年来,这种以“统一”为“正统”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认同国家统一的自觉性,成为中华文化培育统一意识、指导统一实践、完善统一秩序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中华文化为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不但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合理化解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
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讲求“用中适时”、“随时以行”,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为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用中适时、随时以行是人们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思想,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这种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
这种文化理念决定了人们在对待国家统一的问题上,能够秉持现实客观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统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静看待实现大一统的艰巨性与曲折性。
作为统一大略的制定者,尤其要注重统一基本条件的创造与统一有利时机的把握。
而其基本原则就是“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国语·越语下》)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形势下,要敢于面对暂时分裂的现实,先完成局部的统一,并肯定局部的统一对于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努力为将来的大统一局面的形成创造条件。
譬如,在历史上,争战之于秦汉统一、魏蜀吴之于西晋统一、南北朝分治之于隋唐统一、宋辽金对峙之于元明清统一等等,在当时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来,都是走向国家大一统的必要环节,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
在这个时候,对于当时的者而言,关键是如何作好充分的准备,繁荣经济,改良政治,增强军力,从而在统一时机成熟之时,运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顺应民心以结束分裂的局面,“宜当时定,以一四海”(《晋书·羊祜传》)。
与此相反,如果昧于,企冀在条件不成熟之时“”,则必然,不但无法实现大统一,而且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分裂局面。
应当指出的是,在中,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云云,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一个的过程。
“分”是为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合”作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合”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看,秦汉统一的规模胜过的天下一统,隋唐统一的规模超迈秦汉,有清一代的统一规模又远逾隋唐,这正是国家统一大势日趋增强的历史印证。
因此,可以这么说,“用中适时、随时以行”的思想,几千年来始终维系着人们对大一统的坚定信心,帮助人们克服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所带来的困惑,推动着国家统一大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迈进。
第二,中华文化讲求“守经用权”、“”,强调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富有层次的,要求人们在国家统一的中实现稳步推进。
“守经用权”指的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指的是要正确看待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一”与“多”的。
按照“经权”原则,“大一统”是人们必须严格遵循和不懈追求的“大经大法”。
因此,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既是历代王朝的最高政治目标,又对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这种文化思想指导下,人们在坚守“统一”至上原则的同时,要“守经用权”,,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大一统”这一基本目标铺平道路。
而“”的文化观念则为人们追求与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
它提醒人们,在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上,既要看到统一的必然性,又要承认统一的差异性。
因此,中华文化始终强调,“天下”乃是有中心与边缘之别的天下,有层次的天下。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五”的提出就是证明。
而事实上,在中国统一的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拥有广大的农业区,而且还有广大的结合地带和牧业区,地区差异很大,彼此的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全国雷同地推行“大一统”行政管理,显然不切实际。
因此,传统的“经权”、“和同”思想正好为历代的统一政治实践提供了可事操作的方法。
这就是要坚持“大一统”之“经”,以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为目标,全面推行、,积极经营边疆,同分裂割据等违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同时,也承认统一的地区差异性、内外层次性,重视区域差别与文化多元。
在统一实践上体现出“”的理性宽容精神,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制度。
如形形色色的“”体制及政策,就既赋予了“”边疆在“一体”中的角色,体现了大一统的原则,维护了中央的权威;又“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地移而事移”,照顾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做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治。
这种“经权”、“和同”理论,无疑是国家统一的强大。
第三,中华文化强调“王者无外”、“夷夏一体”,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作一个的和谐形态,在实践中追求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
因此,所谓“统一”就不单纯是华夏汉族方面的问题,而是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与参与的历史主题。
换言之,统一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消除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实现。
中华文化有关民族问题的立场有两大支柱:一是所谓“夷夏之辨”,鼓吹“用夏变夷”;一是所谓“夷夏一体”、“王者无外”。
就前者而言,它承认与之间有差别,但这种差别不以种族归属为标准,也不以地域远近为界限,而是以文明进化程度为标准。
由于所处位置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占主体地位的自然认为代表着文明与先进,代表着野蛮与落后,当以为中心,由诸夏的文明改造所谓的夷狄,“以夏变夷”,使夷狄逐渐向先进文明过渡,最终实现大同的理想。
当然,对这种诸夏本位观,国内少数民族不一定完全赞同,汉代时与汉使辩论时亟论匈奴风俗文化之优长,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