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2)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262c4cebe23482fb5da4c4b.png)
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暖温带和亚热带 (温度带)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8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
(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1月0℃ 冰,以南则不会。
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依据气候和地形 的差异,同时兼顾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 的不 同来划分的。
•我们仔细观察下面几组图片,思 考、回答图片后面的问题。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A C
B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观察分析
将你们的发现说出来:
400 秦岭 淮河
A
观察:界线A与右图中哪条界线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季风影响
返回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 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B
观察:
界线B大致与1月 0 ℃等
温线的分布最接近。大致 与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最接近。界线B的确定, 主导因素是: 气温和降水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 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以西
青藏 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 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 阿尔金山以南
西藏、青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川西部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海拔高,气候寒冷
名称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因素
季风 气温和降水
地势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d083d9e50b4c2e3f5627636a.png)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1、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2)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人口密度大,汉族占绝大多数,主要少数民族为朝鲜族和满族。
B、平原广阔,主要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农产品丰富,以旱作作物为主,如冬小麦、棉花、花生、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C、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
2、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东海、南海。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大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占全国的55%,人口密度大,汉族占大多数。
B、平原、丘陵交错分布,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西部有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盛产淡水鱼、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如蚕丝、甘蔗、柑橘等。
D、矿产资源种类多,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3、西北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大部、宁夏北部和甘肃西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的非季风区,深居内陆,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其中汉族占2/3。
B、地形以高原、盆地、山脉为主。
有大兴安岭、天山、昆仑山、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降水量少,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长绒棉等。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46aa30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1.png)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9b8bf715acfa1c7ab00cc00.png)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 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 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 棉花、油菜为主。
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
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牛羊成群的内蒙古高原
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疆戈壁滩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 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可将我国 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和青藏地区。
划分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四大地理区域什么方面有差异呢?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相当于我国年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 3.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即水稻和小麦主产区分界线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相当于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6.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两边,暖温亚热分界线 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
一月0℃等温线,水田旱地分界线
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阴山 贺 兰 山
秦岭
淮河
0℃
第二阶梯:多盆地 和高原
1000米—2000米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 4000米
第三阶梯: 平原和丘陵为主
500米以下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 梯
第三级阶梯
1、划分四大地理区域主要依据: 气候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800mm等降水量线) 3、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400mm的等降水量线北段或东部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789c3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0.png)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旳划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全书教材分析:分区地理中区域差别是自然环境旳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旳过程中常常运用到旳,但对于学生来说,区域划分是怎么回事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结识。
在学生已有旳感性知识基础上专家本章,我觉得是我们教学旳出发点和基础。
而第一节课又是基础旳基础,全书旳核心,因此这节课旳教学要体现这样旳特性。
本节教材旳内容重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结识不同旳地理区域。
”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上结识我国旳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伙学习为主,突出课堂教学旳主体性,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和民主性。
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旳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旳培养;以“先学后导——自主合伙——问题评价”为教学模式,充足发挥小组合伙学习旳作用,关注细节,注重评价,全面贯彻“三维目旳”。
二、教学目旳1、知识与技能目旳♦初步理解区域划分旳因素及相应旳地理区域类型;♦在简朴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旳地理位置、范畴及划分因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旳特性;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阐明秦岭—淮河一线旳意义。
2、能力目旳♦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测判断能力和积极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旳划分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ﻩ通过本节课旳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旳大好河山。
三、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旳位置、范畴及划分因素;♦掌握秦岭——淮河一线旳重要地理意义。
四、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旳空间概念。
五、教学措施读图观测、归纳法、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教师指引学生阅读本章旳题目,结识本章要论述解决旳问题。
(从整体上把握本章,以便掌握本章旳知识脉络。
)教师:所谓旳差别就是不同旳地方不同样旳地方,指旳是自然和人文方面。
中国旳地理差别固然是中国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不同样旳地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1886dd4cb0717fd5370cdc63.png)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知识与技能1.阅读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走向。
2.认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分析此线南北两侧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
3.阅读教材P4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说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范围,分析其划分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1.在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中找出秦岭—淮河线,说明其地理意义。
2. 在教材P4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描画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标注其名称。
3.通过比较说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课堂同学们,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看看这些区域都有哪些差异!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秦岭—淮河线一、秦岭—淮河线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景观图片,观察南北两侧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活动一:读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阅读教材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对此学生就会生发出“为什么?”,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欲。
(续表)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秦岭—淮河线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学生] 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2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2](https://img.taocdn.com/s3/m/8f87d5f1551810a6f52486a0.png)
结 束
北方地区
中 国 四 大 地 理 区 域 划 分
季风区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
西北地区 非季风区
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青藏地区
练习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秦岭 (山脉) 淮河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季风区与非季风 区的界线,大致与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 第 一 级与第 二 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主要经济作物
传统运输方式
马拉大车
船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 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的一条 重要的地理界线。
活动
1. 你的家乡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地区? 2.议一议,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3.尝试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
观图思考
观察界线C,看看它与右图中的哪个地势阶梯分界线基本 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形(地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
名称
主导因素/依据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季风 活动
说说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范围,及 其划分依据。
人文地理景观
阅读
二、秦岭-淮河—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4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西北 地区 青藏 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 南部临东海、南海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 阿尔金山以北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 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181b6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a.png)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定稿)
![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04e424192e45361066f52f.png)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的显著特点: 区域间的差异性 也是划分不同区域的根据
二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西双版纳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南京
宁波
上海
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有:
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等
十堰: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西部,它位于亚热带,气候湿润,是 湖北主要的山区,农业发展以林业为主,是湖北主要 的林区。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城。旅游资源 丰富,风光旖旎 ,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 元。海拔高,气候寒 冷
注意!
思考?? 那个省区跨四大地理区域:
甘肃省
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秦岭 (山脉) 淮河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 大致与 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
(×)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 藏高原以东,东南部 临东海、南海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以西,长城和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 沿海和 西南各省(市、 自治区)
西北 地区
包括内蒙古、新疆、 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青藏 地区
位于横断山,喜马 拉雅以北,昆仑山 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 四川的西部
动动脑,动动手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0ea8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0.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分布和地域特色,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念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地理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分析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地理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图:挂图、PPT等教学地图。
2.准备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
3.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形分布,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选取典型的地理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巩固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念和特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会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对我国的发展有何影响?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第5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知识重难点梳理
![第5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知识重难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86252910a6f524ccbf8598.png)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知识重难点梳理
知识点: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2.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①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②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③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3.人类活动也有明显的差异:
①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②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③经济发展:东部高,西部低。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四大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教学重难点:。
5.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5.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9c9a9dfb680203d8ce2f24ea.png)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02基础过关(平凉中考)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①大致为我国600毫米等降水量线B.①大致沿秦岭—长江一线C.②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③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2.下列对我国四大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平原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B.高原山地多集中在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C.牧区畜牧业多集中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工业基地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3.(德州中考)《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B.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C.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D.④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2)区域①②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划分①③区域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降水);确定④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4)区域①河流冬季结冰(填“结冰”或“不结冰”)。
(5)区域②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水果是柑橘。
,03能力提升我国领土辽阔,从沿海到内陆、从热带到寒温带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读图,完成5~6题。
5.判断图乙所示气候分布在图甲中的( B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6.关于河流M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自东南流向西北B.径流量小,水流平稳C.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呼和浩特中考)读武汉、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四城市不同季节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完成7~9题。
7.图中城市①②③④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D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8.下列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①所在区域全年降水较少,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B.②所在区域夏秋季降水多,冬春降水少C.③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气候湿润D.④所在区域夏季降水量大,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9.下列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①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旱地B.②与①所在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③所在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④所在区域全部属于内流区,河流补给多以冰雪融水为主1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82f624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8.png)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一、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界线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二、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1.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地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
冷,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同时也有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势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同时也有茶叶、蚕丝等经济作物。
南方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势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较少,气候干燥。
西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同时也有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西北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主要发展石油、煤炭等产业。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地势以高原为主,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温较低,降
水较少。
青藏地区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同时也有畜牧业和旅游业。
青藏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保护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第5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参考教案
![第5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514e87f1922791688e875.png)
学生观看图片并注意比较秦岭南北两侧的差异。
学生:秦岭是高大而雄伟的山脉,其南北两侧景观差异明显。北侧树木落叶种植苹果,南侧树木常绿可以种植茶叶。
(学生 活动)利用空白纸按照老师的要求描画,标出主要的分界线和区域名称。
学生观看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学生得出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
学生观看我国冬季气温和降水量图
学生得出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
学生观看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
学生得出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通过观看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图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 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进行区域划分的必要。
2.界线B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在图上这里有山脉河流(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是我国一月℃等温线,也是年等降水量毫米线穿过的地方。所以界线B划分的依据是因素。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山脉和山脉。划分的依据是因素。
4.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山脉。划分的依据是因素。
[启发式讲述]:同学们刚才描绘的界线A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的北段,这里是什么山?(大兴安岭)其实这条界线是由五个山脉组成的,你还 能记得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五个山脉是夏季风所能影响的最远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A的确定依据是?(夏季风能否影响)
[ 启发式讲述]:界线B是秦岭 ——淮河一线,它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还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B的确定依据是?(气温和降水,也就是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