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文
《温病学》必备经典条文
《温病学》必备经典条文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叶天士《温热论》)6.“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吴鞠通《温病条辨》)7.“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8.“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9.“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10.“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1.“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2.“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陆子贤《六因条辨》)13.“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4.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5.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6.“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
温病条文
湿热论叶天士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病大纲)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邪在肺卫)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变。
(邪在肺卫)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邪入营血)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汉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汉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患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条辨原文及翻译
温病条辨原文和翻译【原文】昔淳于公有言:“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
”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
何也?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风湿与燥无不兼温,惟寒水与温相反,然伤寒者必病热。
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方书始于仲景。
仲景之书专论伤寒,此六气中之一气耳。
其中有兼言风者,亦有兼言温者,然所谓风者,寒中之风,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其馀五气,概未之及,是以后世无传焉。
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
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
【译文】过去淳于公说:“人们担忧的问题,是担忧疾病多;医生们担忧的问题,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疾病多但是治病的方法少,没有超过温病的了。
什么原因呢?六气当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和燥没有不同时具有温,只是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必定患热证。
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病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从张仲景开始。
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寒,这只是六气当中的一气啊。
其中有同时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说到温的,可是讲的风,是寒中的风,讲的温,是寒中的温,因为他的书本来论述伤寒啊。
其馀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因此后代不传了。
即使这样,但是创作的人叫做圣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学习的人如果彻底推求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变化它们,奉行它们,用它们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治疗内伤也是行的。
无奈社会上缺少善于触类旁通的有才识的医生,—般人认为缺漏可耻,漏可耻,不能举—反三,只求按照图样寻找好马般地就伤寒而论伤寒。
温病条辨序原文和译文
温病条辨序原文和译文《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
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下面是温病条辨序原文和译文。
欢迎阅读及参考!原文及注释昔淳于公有言⑴:“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
”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
何也?六气之中⑵,君相两火无论已⑶,风湿与燥无不兼温,惟寒水与温相反,然伤寒者必病热。
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方书始于仲景。
仲景之书专论伤寒,此六气中之一气耳。
其中有兼言风者,亦有兼言温者,然所谓风者,寒中之风,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其馀五气,概未之及,是以后世无传焉。
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⑷,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⑸,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
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⑹,以阙如为耻⑺,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
⑴淳于公:即淳于意。
西汉医家。
复姓淳于。
以下引语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在叙述扁鹊的事迹后作者所写的文字。
见《扁鹊传》。
⑵六气:此指五运六气之六气,即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
⑶已:表确定语气。
相当于“了”。
⑷“作者”二句:语见《礼记·乐记》。
创作的人叫做圣人(此指张仲景),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此指吴瑭之前注释张仲景著作的人)。
⑸“化而裁之”二句:意为加以变通。
《周易·系辞上》有“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句,故云。
⑹亡如:无奈。
知十:“闻一以知十”的略语。
语见《论语·公冶长》,意为触类旁通。
⑺阙(缺)如:谓存疑不言,语见《论语·子路》。
盖自叔和而下,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⑴,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⑵,亦知其术之疏也。
因而沿习故方,略变药味,冲和、解肌诸汤纷然著录⑶。
至陶氏之书出⑷,遂居然以杜撰之伤寒治天下之六气,不独仲景之书所未言者不能发明,并仲景已定之书尽遭窜易。
温病条辨全文
温病条辨全文原病篇条文:六元正纪大论曰:(1)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
(2)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
终之气,其病温。
(3)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
(4)丑末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5)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
(6)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
注:(1)叙气运,原温病之始也。
(2)每岁之温,有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相加临而然也。
细考素问注自知,兹不多赘。
(3)按:吴又可谓:「温病非伤寒,温病多而伤寒少。
」甚通。
谓:「非其时而有其气。
」未免有顾此失彼之诮。
盖:A.时和岁稔,天气以宁,民气以和,虽当盛之岁亦微。
B.至于凶荒兵火之后,虽应微之岁亦盛,理数自然之道,无足怪者。
条文: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注:(1)上节统言司天之病,此下专言人受病之故。
(2)A.细考宋元以来,诸名家,皆不知温病伤寒之辨。
B.如庞安常之卒病论,朱肱之活人书,韩祗和之微旨,王实之证治,刘守真之伤寒医鉴、伤寒直格,张子和之伤寒心镜等书。
C.非以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即将温暑认作伤寒,而疑麻桂之法,不可用,遂别立防风通圣、双解通圣、九味羌活等汤,甚至于辛温药中加苦寒。
D.王安道洄集中辨之最详,兹不再辩。
(3)论温病之最详者,莫过张景岳、吴又可、喻嘉言三家。
时医所宗者三家为多,请略陈之:按:A.张景岳、喻嘉言皆讲着「寒」字,并未理会本文上有「故曰」二字,上文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二句。
B.张氏立论出方悉与伤寒混,谓温病即伤寒,袭前人之旧,全无实得,固无足论。
C.喻氏立论虽有分析,中篇亦混入伤寒少阴厥阴证,出方亦不能外辛以发表,辛热温里,为害实甚。
以苦心力学之士,尚不免智者千虑之失,尚无怪后人之无从取法,隋手杀人哉!甚矣,学问之难也。
E.吴又可实能识得「寒」「温」二字,所见之证,实无取乎辛温甘热甘温,又不明伏气为病之理,以为何者为即病之伤寒,何者为不即病,待春而发之温病,遂直断:「温热之原,非风寒所中」,不责己之不明,反责经言之谬。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
《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主要条文有:
1.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
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2.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
菊饮主之。
3.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
之。
4.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
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5.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
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中医经典温病条,是中医临床诊治温病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温病是指由外感热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早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就对温病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归纳。
本文将对温病条辨中的主要条文进行论述。
【一、表里虚实的判断】中医温病辨证的首要任务是判断病邪的表里虚实,即病情的轻重缓急。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指出:“实证,法度内寒;虚证,必度主里热,及为萎黄;表证当恶风。
”这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虚实判断的关键。
另外,《金匮要略》中也提到了寒病危证,如“经常清冷恐呕吐不得食者,有寒也。
”由此可见,对于温病辨证,准确判断表里虚实是至关重要的。
【二、寒热的辨析】寒热是温病辨证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伤寒论》中,有许多条文用于辨析寒热。
例如,“喘而汗出者,必恶寒也。
”“身热恶寒,手温而欲饮冷者。
”这些条文通过病人的症状表现,可以判断病邪的性质是寒还是热。
而在《金匮要略》中,还有一些关于寒热辨析的条文,如“经时寒热者,必下之也。
”这些条文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辨析患者体内的病邪性质。
【三、病证的辨别】在中医温病条辨中,准确辨别各种病证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详细列出了许多温病对应的病证,如“鼻鸣,不得臥,出冷汗,者必主温病。
”“发热恶寒,汗出不愈者,为恶寒。
”这些条文通过病人的具体症状,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
只有准确辨别病证,才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四、病情的辨析】在温病辨证中,除了辨别病证外,还需要准确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在《伤寒论》中,有关于温病病情辨析的条文,如“病当恶寒者,必有灸痛也。
”“病人反不冷者,此为除热之虚也。
”这些条文通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症状表现,可以辨析疾病的轻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辨察病机】在中医温病条辨中,对于病机的辨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全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在《伤寒论》中,有一些关于病机辨察的条文,如“若厥而颇利,腹胀者,此为阳气微实也。
温病学条文背诵
温病学条文背诵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假设论治法那么与伤寒大异也。
〔 1〕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那么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那么参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假设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假设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假设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那么和解表里之半,此那么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 7〕大凡看法,卫之前方言气,营之前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那么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8〕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那么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那么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那么有不同也。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标题: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原文:
时值暑令,湿热相乘,人身之络脉,易于受邪,此温病之由也。
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
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
二者治法,自当不同。
注释:
时值暑令:指夏季。
暑令,指夏季的三个月,即农历六月、七月和八月。
湿热相乘:湿,指湿度大;热,指温度高。
湿热相乘,指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让人感到闷热,也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状况。
人身之络脉:人身,指人的身体;络脉,指遍布全身的血脉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易于受邪: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
此温病之由也:这是温病产生的原因。
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至于伤寒,是指冬季感受寒邪,寒邪入络,阻滞经络,导致痉病的发生。
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温病引起的痉病,比伤寒更为严重,因为温邪经络之邪不容易解散。
二者治法,自当不同:温病和伤寒的治法应当不同。
拓展: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学家吴瑭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被誉
为“吴门医派”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主要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瑭认为,温病是一类由于温热邪气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与天气关系密切,涉及春温、夏暑、秋燥及非时之冬温。
他根据温病的症状和病变部位,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 9 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吴瑭的《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承。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
《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条辨·自序》的译注
《温病条辨·自序》的译注《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年),为温病通论著作。
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下面是温病条辨序原文和译文。
欢迎阅读及参考!原文及注释昔淳于公有言⑴:“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太少。
”夫病多而方少,未甚于温病者矣。
何也?六气之中⑵,君相两火无论已⑶,风湿与燥无不兼温,惟寒水与温恰好相反,然痢疾者必病冷。
天下之病孰存有多于温病者乎?方书始于仲景。
仲景之书专论痢疾,此六气中之一气耳。
其中存有兼言风者,亦存有兼言温者,然所谓风者,寒中之风,所谓温者,寒中之梅,以其书本论痢疾也其馀五气,概未之及,就是以后世无传焉。
虽然,作者曰圣,述者曰明⑷,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⑸,以治六气可以也,以治身内伤可以也。
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⑹,以阙如为耻⑺,无法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
⑴淳于公:即淳于意。
西汉医家。
复姓淳于。
以下引语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在叙述扁鹊的事迹后作者所写的文字。
见《扁鹊传》。
⑵六气:此所指五运六气之六气,即为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太少阳相火、太林缘土、太少阴君火、厥阴风木。
⑶已:表确定语气。
相当于“了”。
⑷“作者”二句:语见《礼记·乐记》。
创作的人叫作圣人(此所指张仲景),阐释的人叫作贤明的人(此所指吴瑭之前注解张仲景著作的人)。
⑸“化而裁之”二句:意为加以变通。
《周易·系辞上》有“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句,故云。
⑹亡例如:无奈。
言十:“闻一以知十”的科唇。
语见《论语·公冶长》,意为触类旁通。
⑺阙(缺)如:谓存疑不言,语见《论语·子路》。
盖自叔和而之下,大约皆以痢疾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⑴,指鹿为马,迨先行而辄困⑵,亦言其之术之疏也。
因而大耳无尾故方,略变药味,跳和、求解肌诸汤纷然著录⑶。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一级条文(40)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热论》第1条)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
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温热论》第2条)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温热论》第3条)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
(《温热论》第4条)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温热论》第5条)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温热论》第6条)7.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温热论》第6条)8.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温热论》第6条)9.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温病条辨条文、方、剂量、用法
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1.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桂枝汤方桂枝(六钱)芍药(炒,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二枚)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2.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3.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辛凉重剂白虎汤方生石膏(研,一两)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白粳米(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4.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
5.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生石膏(一两)知母(四钱)元参(四钱)细生地(六钱)麦冬(六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6.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犀角地黄汤方(见下焦篇)7.太阴温病,口渴甚者,雪梨浆沃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
(此皆甘寒救液法也)。
雪梨浆方(甘冷法)以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
五汁饮方(甘寒法)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温病条辨》原文加释义(41页)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所著。
全书分为七卷,以“卷一·上焦篇”、“卷二·中焦篇”、“卷三·下焦篇”为核心。
本书原文选自清·问心堂刻本,共94条,其中必须背诵的37条,必须熟读的57条。
吴氏以《内经》对三焦的论述为依据,汇集历代医家精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温病三焦辨治纲领,并将三焦辩证与卫气营血辩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备受后世医家推崇,被誉为“治温之津梁”。
是学习温病学的必读之书。
卷一·上焦篇【原文】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1)【释义】本条论述温病的病种。
吴鞠通在本条之按语中云:“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可见,吴氏此条意在指明温病的病种,明确四时各种温病病名的概念,做为温病辨治的大纲。
本条提出的温病病名共有9种,关于每种温病的概念,吴氏在本条分注中云:“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本条所述9种温病的名称,至今仍多沿用。
其中“温热”之名,一般认为即今所称之“春温”,是发于春季,初起即以里热为主的温病。
【原文】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3)【释义】本条论述太阴温病的临床表现。
“太阴之为病”,是指上焦温病中的太阴病,其病变部位在手太阴肺系。
“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是与伤寒病相鉴别。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一级条文)原文
温病学经典等级考试一级条文一级条文(68条)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热论》第1条)[提要]本条论述温邪首犯部位与传变特点。
2.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温热论》第2条)[提要]本条论述温病初起的治法及夹风、夹湿的不同治法。
3.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温热论》第4条)4.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温热论》第6条)[提要]本条论述温邪流连气分及战汗的病机与治则。
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温热论》第8条)[提要]本条论述温病的辨证纲领6.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温热论》第9条)[提要]本条论述湿邪为病的证治。
7.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温热论》第10条)[提要]本条论湿热挟滞里结阳明的治法,并与伤寒阳明腑实证的治疗进行比较。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
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温热论》第11条)[提要]本条论温邪挟痰湿致痞的证治。
温病条辨条文、方、剂量、用法
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1.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桂枝汤方桂枝(六钱)芍药(炒,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二枚)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2.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3.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辛凉重剂白虎汤方生石膏(研,一两)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白粳米(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4.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
5.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生石膏(一两)知母(四钱)元参(四钱)细生地(六钱)麦冬(六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6.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犀角地黄汤方(见下焦篇)7.太阴温病,口渴甚者,雪梨浆沃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
(此皆甘寒救液法也)。
雪梨浆方(甘冷法)以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
五汁饮方(甘寒法)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精品WORD]温病条辨全文
[精品WORD]温病条辨全文温病条辨全文凡例一、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文尚简要,便于记诵,又恐简则不明,一切议论,悉以分注注明,俾纲举目张,一见了然,并免后人妄注,致失本文奥义。
二、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
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伤寒自以仲景为祖,叁考诸家注述可也;温病当于是书中之辨似处究心焉。
三、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工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症,诸贤悉未能透过此关,多所弭缝补救,皆未得其本真,心虽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去蓝本。
其心以为推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
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於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
瑭故厉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叁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
至于驳证处,不得不下直言,恐误来学,【礼】云:事师无犯无隐,瑭谨遵之。
四、是书分为七卷,首卷历引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
卷一为上焦篇,凡一切温病之羯辖拐呦抵,矶薪蛊参虏糁薪拐呦抵,砣陆蛊参虏粝陆拐呦抵,硭脑铀稻饶妗?『蟮髦危毁卵д咝哪苛巳唬赜谐芍瘢恢铝僦せ煜兄紊戏钢小?沃蟹赶轮住,砦褰饽巡蛔鄄蟮髦斡氩缶纭,砹舛眩蛔坌《纭?恢?凳酪矫快洞酥?箪缎八担媸稚比耍廖抟谰莨室病?五、经谓先夏至为温病,后夏至为病暑。
可见暑亦温之类,暑自温而来,故将「暑温」、「湿温」,并收入温病论内,然治法不能尽与温病相同,故上焦篇内第四条谓温毒。
暑温、湿温不在此例。
六、是书之出,实出於不得已,因世之医温病者,毫无尺度,人之死於温病者,不可胜记,无论先达后贤,有能择其币窦,补其未备,瑭将感之如师资之恩。
温病条文
《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8)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2)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0)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5)《湿热病篇》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
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温病条辨》叙(原文+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论叶天士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病大纲)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
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邪在肺卫)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于温合,蒸
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变。
(邪在肺卫)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
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邪入营血)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
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汉并,热达腠开,邪从
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汉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患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
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
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需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随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也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和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
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亦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上焦篇
1.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
冬温、有温疟。
2.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3.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
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4.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
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6.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7.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9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0.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11.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15.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16.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17.邪入心包,舌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18.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俗名大头瘟,虾蟆温者。
普济消毒散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芩、连,三四日加之佳。
22.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孔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4.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
26.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而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脉洪大而孔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33.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35.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在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
各宜分晓,不可混也。
36.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
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
38.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9.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43.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中焦篇
1..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脉浮洪燥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小承气汤主之。
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3..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11.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
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16.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不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17.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
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20.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
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
21.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56.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58.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63.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
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主之。
下焦篇
1.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8.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
10.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即与一甲复脉汤。
11.少阴温病,真阴欲竭,状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12.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13.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14.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15.即厥且哕,脉细而劲,小定风珠主之。
16.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48.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
18.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