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请在此处填写实验名称,例如: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二、实验目的(请在此处填写实验目的,例如: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和分析DNA 片段)三、实验原理(请在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例如:DNA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

琼脂糖凝胶具有一定的孔径,不同长度的DNA分子在凝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请在此处详细列出实验所需器材和药品,例如:)1. 器材:- 电泳仪- 紫外检测仪- 水平电泳槽- 移液器- 一次性手套- 琼脂糖- 溴化乙锭(EB)- pH8.3 Tris-硼酸-EDTA缓冲液- 加样缓冲液- 分子量不同的DNA片段2. 药品:- Tris- EDTA-Na2- 丙烯酰胺- 甲叉双丙烯酰胺- 过硫酸铵(AP)- 脂肪族叔胺- 考马斯亮蓝(CBB)五、实验步骤(请在此处详细描述实验步骤,例如:)1. 准备琼脂糖凝胶:- 称取琼脂糖1g,加入10倍电泳缓冲液10ml,再加入蒸馏水90ml,在电炉上加热溶解,配制成1%琼脂糖凝胶;- 稍凉后加入配好的EB溶液数滴;- 将电泳模板两端密封,倒入琼脂糖凝胶溶液。

2. 制备DNA样品:- 将DNA片段溶解于加样缓冲液中;- 使用移液器将DNA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的孔道中。

3. 电泳:- 将电泳槽充满电泳缓冲液;- 将电泳仪设置为合适的电压和时间;- 启动电泳仪,待DNA片段分离后停止。

4. 染色:- 将电泳后的凝胶置于紫外检测仪下观察;- 使用考马斯亮蓝(CBB)染色,使DNA片段着色。

- 观察凝胶上的DNA条带,记录其位置和颜色;- 使用分子量标准品,比较DNA片段的分子量。

六、实验现象(请在此处描述实验现象,例如:)- 观察到凝胶上出现清晰的DNA条带,颜色为橙红色;- 不同分子量的DNA片段在凝胶上呈现出不同的迁移距离。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请在此处分析实验结果,例如:)- 通过比较DNA片段的迁移距离和分子量标准品的迁移距离,可以确定DNA片段的分子量;- 通过观察DNA条带的颜色和强度,可以判断DNA片段的含量。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提取细菌或病毒的DNA核酸,对其进行凝胶电泳分离,以
获得纯的DNA核酸片段,并观察凝胶电泳的实验结果,以便进一步的实验
或应用。

二、实验原理
凝胶电泳是以DNA核酸片段的重量不同而产生电泳的基本原理,它是
一种分离DNA核酸片段的有效手段,通过调整电压,可以使它们在凝胶内
移动,从而使片段分离出来。

三、实验步骤
1.提取DNA核酸:提取DNA核酸需要通过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法,如通
过合成DNA、病毒感染细胞提取DNA,或者采用DNA核酸定量PCR技术提
取DNA核酸。

2.进行凝胶电泳:在凝胶电泳实验中,会将获得的DNA核酸放置在凝
胶上,然后施加电压,使得DNA核酸在凝胶内部移动,从而使片段分离出来。

3.分析凝胶电泳结果:在凝胶上分离出来的DNA核酸片段会呈现出特
定的形状,通过对分离出来的片段的形态以及片段的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片段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凝胶电泳实验中的分离情况。

四、实验结果
[图片]
由图可见,在凝胶电泳实验中,DNA核酸片段被成功分离出来,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应用,例如:进行后续的克隆实验或PCR实验。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一: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提取实验目的:学习使用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的提取。

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利用琼脂糖溶化再凝固后能形成带有一定孔隙的固体基质的特性。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根据DNA分子量不同,采用外加电场使其分开,用生物染料嵌入DNA分子后在紫外下显色。

1)在电场的作用下及中性pH的缓冲条件下,带负电的核酸分子向正极迁移。

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极方向移动。

2)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DNA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

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构型的DNA片段泳动速度不一样,可进行分离。

3)生物染料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荧光,当DNA样品在琼脂糖凝胶中从负极向正极泳动时,生物染料从正极向负极移动,就会嵌入DNA分子中形成络合物,使DNA在紫外光下发射很强的荧光。

在生物染料足够的情况下,荧光的强度正比于DNA的含量,这样就可以检测DNA的浓度。

实验材料:微量移液器(2μl和4μl),高压灭菌锅,电泳仪,琼脂糖平板电泳装置,微波炉等。

TAE电泳缓冲液,琼脂糖凝胶,PCR扩增样品实验步骤:1胶液的制备:称取0.2g琼脂糖,置于200ml锥形瓶中, 加入20ml TAE稀释缓冲液,放入微波炉里加热至琼脂糖全部熔化,沸腾。

取出摇匀。

加热时应盖上封口膜, 以减少水份蒸发。

2胶板的制备:将有机玻璃胶槽两端分别用透明胶带(宽约1cm)紧密封住。

将封好的胶槽置于水平支持物上,插上样品梳子。

3向冷却至50-60℃的琼脂糖胶液中小心地倒入胶槽内, 使胶液形成均匀的胶层。

检查有无气泡。

4室温下约20分钟后,琼脂糖溶液完全凝固,小心垂直拔出梳子和挡板,注意不要损伤梳底部的凝胶,清除碎胶。

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

5加入电泳缓冲液(TAE)至电泳槽中,使液面高于胶面约1mm。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DNA分子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DNA分子从样品中移动到凝胶中,并根据DNA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形成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得到DNA片段大小及其相对含量。

三、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将1g琼脂糖加入100ml TAE缓冲液中,加热搅拌至溶解,冷却至60℃左右时倒入模具中,待冷却成固体后取出。

2.制备DNA样品:将待检测DNA样品加入适量TAE缓冲液中,使其浓度为50ng/ul。

3.装载样品:取出制备好的琼脂糖凝胶,将其置于电泳槽中,加入适量TAE缓冲液,然后将DNA样品注入琼脂糖凝胶孔中。

4.进行电泳:将电泳槽盖好,接通电源,设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

5.染色和成像:取出琼脂糖凝胶,进行染色处理,然后用成像仪拍摄带状图案。

四、实验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成功分离出待检测DNA样品中的DNA分子,并形成了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看出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在凝胶中形成了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五、实验分析1.影响DNA迁移距离的因素:DNA片段大小、琼脂糖浓度、电场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

一般来说,较小的DNA片段在相同条件下迁移距离较大。

2.应用领域: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中对DNA分子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可以用于分析DNA序列、检测基因突变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了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DNA分子检测方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引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分析技术。

它通过应用电场,将带电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分离和测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DNA分子的大小和浓度。

材料与方法1. 准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聚丙烯酰胺粉末加入缓冲液中,并加热至溶解,制备成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2. 制备样品:将待测DNA样品与DNA标记物混合,加入一定体积的加载缓冲液,并加热至退变。

3. 电泳操作:将准备好的样品注入凝胶槽,连接电源,施加一定电压使DNA分子在凝胶中移动。

4. 染色与观察:将电泳结束后的凝胶进行染色,使用紫外线透射仪观察和记录分离出的DNA带。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图。

图中展示了不同大小的DNA分子在凝胶中的分离情况。

根据DNA标记物的迁移距离和已知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我们可以测量待测DNA样品的大小和浓度。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较大的DNA分子在凝胶中迁移较慢,而较小的DNA分子则迁移较快。

这是因为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较大的DNA分子难以穿过这些孔隙,因此迁移速度较慢。

而较小的DNA分子则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孔隙,因此迁移速度较快。

我们还观察到,在电泳过程中,DNA分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带有电荷,向阳极(电场的正极)移动。

根据DNA分子的电荷量、大小和凝胶孔隙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电场强度和凝胶浓度来控制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和分离效果。

结论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和测量了DNA分子的大小和浓度。

这项技术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DNA测序、基因突变检测和蛋白质研究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凝胶浓度、电场强度和染色方法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
说明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
介绍凝胶电泳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列举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和仪器设备。

四、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顺序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并注意安全操作。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将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

六、实验讨论和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评价、误差分析等。

七、结论:
简明扼要地陈述实验的结论。

八、实验总结:
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实验中的不足和改进。

引用实验中所参考的文献。

以上是一个凝胶电泳实验报告的基本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要注意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同时要注重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引言: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它基于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大小,通过电场作用下分离样品中的不同分子。

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并分析DNA样品中的不同片段。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琼脂糖凝胶:用于制备凝胶基质,提供分离分子的孔隙。

-缓冲液:用于维持凝胶的pH值和离子浓度稳定。

-DNA样品:包含待分离的DNA片段,可通过PCR扩增获得。

2. 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将适量琼脂糖加入缓冲液中,加热搅拌至溶解,待冷却至大约60℃时,倒入凝胶模具中,插入梳子,待凝胶完全固化后,取出梳子。

(2)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DNA样品与DNA加载缓冲液混合,加热至95℃,使DNA变性,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3)电泳分离:将凝胶模具放入电泳槽中,加入足够的缓冲液,将DNA样品加入凝胶孔中,连接电源,施加适当电压,进行电泳分离。

结果与讨论:经过电泳分离后,我们观察到琼脂糖凝胶上出现了一系列DNA条带。

这些条带的迁移距离与DNA片段的大小成反比,即较小的片段迁移距离较远,较大的片段迁移距离较短。

实验结果的解释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来理解。

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大小决定了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在凝胶中的迁移速度。

较小的DNA片段能够更容易通过凝胶孔隙,因此迁移距离较远;而较大的DNA片段则受到凝胶孔隙的限制,迁移距离较短。

通过对DNA条带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关于DNA样品的重要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DNA片段,或者在PCR扩增中是否成功地放大了目标片段。

总结: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生物大分子分离和分析方法。

通过电泳分离DNA样品,我们可以快速获得关于样品中DNA片段的信息。

这种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研究和诊断基因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应用,并结合其他分析技术,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

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实现了DNA分子的分离和检测,并得到了清晰的电泳图谱。

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离和检测DNA分子的方法。

引言: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DNA、RNA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和检测。

本实验旨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探讨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DNA样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缓冲液等。

2. 实验步骤:准备凝胶、加载DNA样品、进行电泳分离、染色观察等。

结果与讨论:
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实现了DNA分子的分离和检测,并得到了清晰的电泳图谱。

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离和检测
DNA分子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基因工程、分
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结论:
本实验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成功实现了DNA分子的分离和检测,验证了该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希望通过本实验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推
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实验报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实验报告引言:DNA是生物体中的重要遗传物质,通过检测和分析DNA可以揭示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DNA分析方法,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DNA样品的大小和纯度。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DNA样品- DNA标准品- TBE缓冲液- 碱基对应的引物- DNA扩增反应体系- 琼脂糖凝胶- DNA电泳仪2. 实验方法:1) 准备琼脂糖凝胶:a. 取适量琼脂糖粉末加入TBE缓冲液中,搅拌均匀。

b. 将混合液加热至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

c. 将琼脂糖凝胶液倒入电泳槽中,插入梳子,待凝固。

2) 准备DNA样品:a. 取DNA样品,加入适量的DNA扩增反应体系。

b. 在PCR仪中进行DNA扩增反应,得到待检测的DNA样品。

3) 进行电泳检测:a. 取一定量的DNA样品和DNA标准品,加入电泳槽中的样品槽。

b. 打开电泳仪,设定适当的电压和时间。

c. 开始电泳,观察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情况。

结果与讨论: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我们可以观察到DNA样品在电场作用下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情况。

根据DNA片段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比较DNA样品与DNA标准品的迁移距离,确定DNA样品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大小的DNA片段会以不同的速度迁移,较小的DNA片段迁移速度较快,较大的DNA片段迁移速度较慢。

这是因为琼脂糖凝胶的孔径大小会影响DNA片段的迁移速度,较小的孔径会使DNA片段迁移速度变慢。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样品的带状图案来评估DNA样品的纯度。

如果带状图案清晰且无杂带,说明DNA样品较纯;而如果带状图案模糊或有多个杂带,说明DNA样品可能存在杂质或降解。

总结: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DNA分析技术,通过观察DNA片段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情况,我们可以确定DNA样品的大小和纯度。

这种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分离和分析DNA、RNA 等核酸分子。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1、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制备琼脂糖凝胶,并能够正确上样和进行电泳。

3、能够通过电泳结果判断核酸样品的质量、大小和浓度。

二、实验原理琼脂糖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加热溶解后冷却可形成凝胶。

琼脂糖凝胶具有多孔的网状结构,能够起到分子筛的作用。

核酸分子在电场中会向正极移动,由于其分子大小、形状和电荷密度的不同,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度也不同。

小分子的核酸迁移速度快,大分子的核酸迁移速度慢,从而实现分离。

DNA 和 R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分子大小:分子越大,迁移速度越慢。

2、分子构象:超螺旋 DNA 比线性 DNA 迁移速度快,而线性DNA 又比开环 DNA 迁移速度快。

3、琼脂糖浓度:琼脂糖浓度越高,凝胶孔径越小,对分子的阻碍作用越大,迁移速度越慢。

4、电场强度:电场强度越大,迁移速度越快,但过高的电场强度可能导致发热和条带扭曲。

在电泳过程中,通常使用溴化乙锭(EB)或其他核酸染料对核酸分子进行染色,以便在紫外灯下观察和拍照。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材料DNA 样品:已知大小的 DNA 标准品、待测 DNA 样品。

琼脂糖:电泳级琼脂糖。

电泳缓冲液:常用的有 TAE(Tris乙酸EDTA)和 TBE(Tris硼酸EDTA)缓冲液。

核酸染料:溴化乙锭(EB)或其他安全的核酸染料。

上样缓冲液:通常含有甘油、溴酚蓝等成分,用于增加样品密度和指示电泳进程。

2、仪器电泳仪:提供稳定的电场。

水平电泳槽:用于容纳琼脂糖凝胶和进行电泳。

微波炉:用于加热溶解琼脂糖。

紫外透射仪:用于观察和拍照电泳结果。

移液器:用于准确量取和移取液体。

四、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称取适量的琼脂糖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在微波炉中加热至琼脂糖完全溶解,溶液澄清透明。

sds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SDS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研究不同蛋白质在SDS凝胶电泳中的运动特性,探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步骤:
1. 预处理样品:将待测物样品加入SOS溶液中,涡旋混合,再进行水浴加热,将待测物样品变为大块状。

2. 制备SDS凝胶:取纯水置于貌似量瓶中,加入所需的各种试剂之后,加入TEMED,加入已配好的10%的APS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入模板。

3. 洗涤准备好的样品:使待测物样品完全解离成单体,并除去不溶性的物质,最后加入蛋白质样品混合均匀。

4. 装载样品:取制好的SDS凝胶,从上端盖的开口处加入待测物样品,待出现蛋白丝带之后,通电分离。

5. 染色与成像:取出分离后的SDS凝胶,将其置于染色液中,约20分钟后,移至流动水中洗涤约30分钟,最后将其置入显微镜下拍照分析。

实验结果:
经过分析,可看出在SDS凝胶电泳中,各种蛋白的分子量与电泳时行程成反比。

得出相对分子质量。

讨论与结论:
通过SDS凝胶电泳实验,我们可以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进一步了解其结构与功能,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后续的研究
打下基础。

实验中还需注意一些问题,如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安全以
及遵守实验室规定等。

(完整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完整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班级:生工xxx姓名:xxx同组人:xxx学号:xxxx日期:xxxx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 引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目前分离蛋白质亚基并测定其分子量的常用方法,为检测电泳后凝胶中的蛋白质,一般使用考马斯亮蓝(CBB)染色[1]。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并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操作技术。

2 材料和方法2.1实验原理2.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性能及制备原理2.1.1.1 性能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机械性能好,有弹性,透明,相对地化学稳定,对pH和温度变化比较稳定,在很多溶剂中不溶,是非离子型的,没有吸附和电渗作用。

通过改变浓度和交联度,可以控制孔径在广泛的范围内变动,并且制备凝胶的重复性好。

由于纯度高和不溶性,因此还适于少量样品的制备,不致污染样品。

2.1.1.2 制备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用丙烯酰胺(Acr)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的催化系统有化学聚合和光聚合两种。

本实验是用化学聚合。

化学聚合的催化剂通常多采用过硫酸铵(AP)或过硫酸钾,此外还需要一种脂肪族叔胺作加速剂,最有效的加速剂是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

在叔胺的催化下,由过硫酸铵形成氧的自由基,后者又使单体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叔胺要处于自由碱基状态下才有效,所以在低pH时,常会延长聚合时间;分子氧阻止链的延长,妨碍聚合作用;一些金属也能抑制聚合;冷却可以使聚合速度变慢。

通常控制这些因素使聚合在1小时内完成,以便使凝胶的性质稳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两种系统,即只有分离胶的连续系统和有浓缩胶与分离胶的不连续系统,不连续系统中最典型、国内外均广泛使用的是著名的Ornstein-Davis高pH碱性不连续系统,其浓缩胶丙烯酰胺浓度为4%,pH = 6.8,分离胶的丙烯酰胺浓度为12.5%,pH = 8.8。

蛋白凝胶实验报告

蛋白凝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蛋白质凝胶电泳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分离和鉴定蛋白质样品。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凝胶电泳是一种利用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差异进行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根据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可以将蛋白质分为不同的组别。

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分子量、电荷、形状等。

实验中常用的凝胶电泳方法有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

本实验采用SDS-PAGE方法进行蛋白质分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样品:待分离和鉴定的蛋白质样品- 标准蛋白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标准品- 电泳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SDS溶液等- 电泳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 染色剂:考马斯亮蓝R-250、乙醇等2. 实验仪器:- 电泳仪:垂直板电泳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微量离心机- 研钵- 玻璃棒- 玻璃板- 离心管四、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 按照实验要求配制聚丙烯酰胺凝胶,包括分离胶和浓缩胶。

- 将配制好的凝胶注入玻璃板,待凝胶凝固后取出。

- 在凝胶上孔道中插入梳子,梳出样品孔和标准孔。

2. 准备样品- 将待分离和鉴定的蛋白质样品与SDS溶液混合,使蛋白质变性。

- 将混合好的样品煮沸5分钟,使蛋白质充分变性。

- 煮沸后的样品冷却至室温。

3. 加样- 将样品和标准蛋白质加入凝胶孔中。

- 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

4. 电泳- 接通电源,进行电泳实验。

- 电泳过程中,观察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情况。

5. 染色- 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

- 将凝胶放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中,染色30分钟。

- 用去离子水漂洗凝胶,直至无蓝色物质。

6. 结果分析-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凝胶中蛋白质的吸光度。

- 根据标准蛋白质的分子量,分析待分离和鉴定的蛋白质样品的分子量。

胶体的电泳实验报告(3篇)

胶体的电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泳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和记录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3. 分析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带电性质。

二、实验原理电泳实验是利用电场力使带电粒子在溶液中移动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电场作用下,带正电荷的粒子会向阴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粒子会向阳极移动。

通过观察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以判断其带电性质。

三、实验器材与药品1. 实验器材:直流电源、电极、胶体溶液、烧杯、玻璃棒、计时器、U型管等。

2. 实验药品:Fe(OH)3胶体、NaCl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Fe(OH)3胶体溶液: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2. 准备NaCl溶液: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3. 将U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入Fe(OH)3胶体溶液至距离管口5.0cm处。

4. 用滴管沿U型管壁缓慢注入NaCl溶液,使U型管两端明显分层,形成清晰的液面。

5. 将电极插入U型管两端,连接直流电源。

6. 开启电源,观察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并记录时间。

7. 关闭电源,观察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停止情况。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在开启电源后,Fe(OH)3胶体粒子开始向阳极方向移动,出现明显的液面差。

2. 随着时间的推移,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逐渐减慢,最终停止运动。

3. 在关闭电源后,胶体粒子不再发生运动。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中带正电荷,向阳极方向移动。

2. 电泳实验中,NaCl溶液的作用是形成电场,使胶体粒子发生移动。

3. 在实验过程中,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场强度、粒子大小、介质粘度等。

4. 实验结果表明,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即运动速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

七、实验结论1. 通过电泳实验,成功观察到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报告一、引言蛋白质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方法,通过电场作用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质量大小分离开来。

本实验旨在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来源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分析,以探究其差异和相似性。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凝胶电泳主要基于两种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聚丙烯酰胺薄层凝胶(PAGE)。

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通过将蛋白质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结合,使其带有负电荷,然后在电场作用下,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质量大小分离。

而PAGE则是一种更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方法,通过改变凝胶浓度和电场强度,可以更好地分离不同大小和电荷的蛋白质。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加入样品缓冲液中,使其浓度一致。

2. 制备凝胶:根据实验需要,制备相应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或聚丙烯酰胺薄层凝胶。

3. 加载样品:将样品加入凝胶槽中,注意控制各样品的加载量和顺序。

4. 开始电泳:将凝胶槽放入电泳槽中,加入足够的电泳缓冲液,然后施加适当的电场。

5. 停止电泳:待蛋白质样品迁移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电泳。

6. 固定凝胶:将凝胶固定在胶片上,以便后续染色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经过蛋白质凝胶电泳分离后,观察到凝胶上出现了多个蛋白质带。

根据其相对迁移率和分子质量标准品的对照,可以初步确定样品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分子质量。

五、实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样品中含有多个蛋白质种类,其分子质量大小不同。

2.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在凝胶上的迁移速度和迁移距离不同,反映了它们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差异。

3. 通过与分子质量标准品的对照,可以进一步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分子质量。

六、实验总结蛋白质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差异。

本实验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成功地对不同来源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大小和电荷差异是决定其迁移速度和位置的重要因素。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分析,从而了解蛋白质的分子量和含量。

实验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它利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蛋白质进行线性解离,使蛋白质呈现负电荷,并且使蛋白质的分子量与迁移速率成线性关系。

通过凝胶电泳,可以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从而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和含量信息。

实验步骤:1. 制备凝胶,首先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蛋白质样品加入样品缓冲液中,并加入SDS蛋白质变性剂进行变性处理。

2. 蛋白质样品加载,将处理后的蛋白质样品加载到凝胶孔中。

3. 电泳分离,将凝胶置于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施加电场进行电泳分离。

4. 凝胶染色,电泳结束后,将凝胶进行染色,观察蛋白质条带。

实验结果:经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观察到蛋白质在凝胶上呈现出不同的条带,根据条带的位置和密度可以初步判断蛋白质的分子量和含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相对含量信息。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得到了蛋白质的分子量和含量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功能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以便进一步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DNA分离和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DNA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通过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大小和DNA分子的大小来实现分离。

DNA分子在电场中迁移的速度与其分子大小成反比,因此较小的DNA片段会迁移得更快,而较大的DNA片段会迁移得更慢。

实验步骤:
1. 制备琼脂糖凝胶,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配方将琼脂糖加入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后倒入凝胶板中,待其凝固成凝胶后形成孔隙结构。

2. 样品处理,将待检测的DNA样品加入负电荷的染料,使其在电场中迁移时能够被可视化。

3. 电泳操作,将样品加载到凝胶槽中,接通电源,让DNA在电场中迁移。

4. 结果分析,观察凝胶板上的DNA条带,根据迁移距离和大小,分析DNA
片段的大小和数量。

实验结果:
经过电泳分离,观察到了DNA条带在凝胶板上的分布情况。

根据条带的迁移距离和大小,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并且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实验结论: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DNA分子的分离和检测。

这项技术在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总结: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DNA分离和检测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实践和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凝胶电泳成像实验报告

凝胶电泳成像实验报告

凝胶电泳成像实验报告凝胶电泳成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原理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凝胶电泳成像的方法,对DNA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

凝胶电泳是一种将DNA、RNA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按照大小分离的方法。

凝胶电泳的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带电生物大分子移动,使其在凝胶介质中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图案。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器材:凝胶电泳仪、电源、电极、试管、显微镜、CCD成像仪等。

实验试剂:DNA样品、电泳缓冲液、琼脂糖、DNA标记物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琼脂糖溶解在电泳缓冲液中,并加热至沸腾。

2. 制备样品:将待检测的DNA样品加入到琼脂糖缓冲液中,并充分混合均匀。

3. 装填凝胶:将制备好的琼脂糖混合液倒入凝胶槽中,并在两端装入电极。

4. 电泳分离:将电极接入电源,设定电压和时间,开始进行电泳。

5. 成像观察:将电泳结束后的凝胶放置在显微镜下,利用CCD成像仪进行成像观察。

6. 结果分析:根据成像结果,对DNA样品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和成像观察,我们得到了一幅DNA样品的凝胶电泳成像图。

在该图中,我们观察到了多个带状图案,每个带状图案代表着不同大小的DNA片段。

并根据DNA标记物,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每个DNA片段的大小和浓度。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凝胶电泳成像实验,我们成功地对DNA样品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凝胶电泳成像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分离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信息,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本次实验中,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我们只使用了DNA样品进行了凝胶电泳成像。

在之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RNA或蛋白质样品进行凝胶电泳,以获得更多有关生物分子的信息。

另外,在电泳和成像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加精确和准确地操作,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sds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凝胶电泳实验报告SDS凝胶电泳实验报告引言:SDS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用于分离和分析蛋白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SDS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从而了解其分子量和电荷特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SDS凝胶电泳仪- SDS凝胶- 蛋白质样品- 蛋白质标准品- Tris缓冲液- 电泳缓冲液2. 实验方法:1) 准备凝胶:按照说明书将SDS凝胶溶液制备成凝胶板。

2) 准备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与蛋白质标准品进行混合,加入适量的样品缓冲液。

3) 加载样品:将样品缓冲液加入凝胶槽中的样品孔。

4) 进行电泳:将凝胶板放入SDS凝胶电泳仪中,连接电源,设定合适的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

5) 显色: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板,进行染色或银染处理。

6) 分析结果:观察凝胶板上的蛋白质条带,根据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推测待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凝胶板上的蛋白质条带,并根据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推测了待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凝胶的浓度和电场强度对蛋白质的迁移速率有影响。

较低浓度的凝胶可以分离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而较高浓度的凝胶则更适合分离较小分子量的蛋白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不同蛋白质在凝胶上的迁移速率不同,这与蛋白质的电荷特性有关。

在SDS凝胶电泳中,SDS可以使蛋白质变为带有负电荷的复合物,使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的速率与其分子量成反比。

因此,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迁移速率较慢,而较小分子量的蛋白质迁移速率较快。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SDS凝胶电泳研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会被SDS包裹,使其带有负电荷,同时也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构象。

因此,SDS凝胶电泳只能研究蛋白质的分子量,而不能提供关于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信息。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SDS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和分析了不同蛋白质样品。

通过观察蛋白质条带的迁移距离,我们推测了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并了解到了蛋白质的电荷特性对迁移速率的影响。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重庆大学研究生专业实验教学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指导教师:学院:专业及类别: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成绩:凝胶电泳实验生物学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一、实验目的1.理解凝胶电泳的分类及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的基本原理。

2.熟练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了解凝胶电泳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在以后的实验中尽量避免。

4.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纯度、浓度和分子量以及分离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5.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DNA和蛋白分子量大小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1.材料:菌落PCR产物(待检测DNA片段);2.用具:①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仪,水平板型电泳槽,电子天平,微量移液器(10μl),枪头,三角瓶,点样板,梳子,微波炉,凝胶成像仪;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垂直板电泳槽,稳压稳流电泳仪,梳子;3.试剂:琼脂糖,1×TAE缓冲液,载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goldviwe染料, DL5,000 DNA Marker (Takara)。

三、实验原理核酸凝胶电泳是分子克隆核心技术之一,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或RNA片段,具有以下优点:便于分离、便于检测和便于回收。

其工作原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主要用到了物理学的电荷理论。

当一种分子被放置在电场当中时,它们就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适当的电极,这种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叫做电泳的迁移率。

它同电场的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

也就是说,电场强度越大、电泳分子所携带的净电荷数量越多,其迁移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较慢。

由于在电泳中使用了一种无反应活性的稳定的支持介质,如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胶等,从而降低了对流运动,故电泳的迁移率又是同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的。

已知摩擦系数是分子的大小、极性及介质粘度的函数,因此根据分子大小的不同、构成或形状的差异,以及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便可以通过电泳将蛋白质或核酸分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彼此分离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胶电泳实验报告模板降低了对流运动,故电泳的迁移率又是同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的。

已知摩擦系数是分子的大小、极性及介质粘度的函数,因此根据分子大小的不同、构成或形状的差异,以及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便可以通过电泳将蛋白质或核酸分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彼此分离开来。

在生理条件下,核酸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的磷酸基因呈离子状态从这种意义上讲,D N A 和RNA多核苷酸链可叫做多聚阴离子( Polyanions ) 。

因此,当核酸分子被放置在电场中时,它们就会向正电极的方向迁移。

由于糖- 磷酸骨架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而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电极方向迁移。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这种迁移速度,亦即电泳的迁移率,取决于核酸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分子量较小的DNA分子比分子量较大的DNA 分子迁移要快些。

这就是应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DNA片段的基本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普遍用于分离蛋白质及较小分子的核酸。

琼脂糖凝胶孔径较大适用于分离同工酶及其亚型,大分子核酸等应用较广。

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隙度。

琼脂糖凝胶分离DNA度大小范围较广,不同浓度琼脂糖凝胶可分离长度从200bp至近50kb的DNA段。

琼脂糖通常用水平装置在强度和方向恒定的电场下电泳。

聚丙烯酰胺分离小片段DNA(5-500bp)效果较好,其分辩力极高,甚至相差1bp的DNA段就能分开。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很快,可容纳相对大量的DNA,但制备和操作比琼脂糖凝胶困难。

聚丙烯酰胺凝胶采用垂直装置进行电泳。

目前,一般实验室多用琼脂糖水平平板凝胶电泳装置进行DNA电泳。

3.1 凝胶电泳的分类按照分离物质来分凝胶电泳可以分为核酸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凝胶电泳;按照分离介质来分可以分为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和PAGE凝胶电泳。

本次实验我们采用按介质的分类方法来学习的。

3.1.1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

其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的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

但由于其孔径相当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蛋白质和核酸会根据pH不同带有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不同,因此跑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将其分开。

电泳缓冲液的pH在6-9之间,离子强度0.02-0.05为最适。

常用1%的琼脂糖作为电泳支持物。

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

普通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的范围为0.2-20kb,利用脉冲电泳,可分离高达107bp的DNA片段。

3.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室中常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SDS—PAGE是蛋白分析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将蛋白样品同离子型去垢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及巯基乙醇一起加热,使蛋白变性,多肽链内部的和肽链之间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被打开。

打开的肽链靠疏水作用与SDS结合而带负电荷,电泳时在电场作用下,肽链在凝胶中向正极迁移。

不同的大小的肽链由于在迁移时受到的阻力不同,在迁移过程中逐渐分开,其相对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间成线形关系。

SDS—PAGE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

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其基本原理如下: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包含了两种以上的缓冲液成分、pH值和凝胶孔径,而且在电泳过程中形成的电位梯度亦不均匀。

由此产生的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⑴浓缩效应样品在电泳开始时,通过浓缩胶被浓缩成高浓度的样品薄层(一般能浓缩几百倍),然后再被分离。

当通电后,在样品胶和浓缩胶中,解离度最大的Cl—有效迁移率最大,被称为快离子,解离度次之的蛋白质则尾随其后,解离度最小的甘氨酸离子(PI=6.0)泳动速度最慢,被称为慢离子。

由于快离子的迅速移动,在其后边形成了低离子浓度区域,即低电导区。

电导与电势梯度成反比,因而可产生较高的电势梯度。

这种高电势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子在快离子后面加速移动。

因而在高电势梯度和低电势梯度之间形成一个迅速移动的界面,由于样品中蛋白质的有效迁移率恰好介于快、慢离子之间,所以,也就聚集在这个移动的界面附近,逐渐被浓缩,在到达小孔径的分离胶时,已形成一薄层。

⑵电荷效应当各种离子进入pH8.9的小孔径分离胶后,甘氨酸离子的电泳迁移率很快超过蛋白质,高电势梯度也随之消失,在均一电势梯度和pH的分离胶中,由于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所带电荷量不同,在电场中所受引力亦不同,经过一定时间电泳,各种蛋白质就以一定顺序排列成一条条蛋白质区带。

⑶分子筛效应由于分离胶的孔径较小,分子量大小或分子形状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分离胶时,所受阻滞的程度不同,因而迁移率不同而被分离。

此处分子筛效应是指样品通过一定孔径的凝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小分子走在前面,大分子走在后面,各种蛋白质按分子大小顺序排列成相应的区带。

3.1.3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特点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因不含硫酸根和羧基,几乎消除了琼脂的电渗。

(2)对蛋白质吸附极微,故无拖尾现象。

(1)PAGE具有电泳和分子筛的双重作用(2)PAGE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泳方法。

特点(3)凝胶结构均匀,孔径较大,可用于分离酶的复合物、核酸、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4)透明度较好,可直接或干燥成薄膜后进行染色。

(5)不吸收紫外光,可直接利用紫外吸收法做定量测定。

(6)有热可逆性。

(7)易破碎,浓度不能太低。

(8)易被细菌污染,不易保存,临用前配置。

(9)琼脂糖支持层上的区带易于扩散,电泳后必须立即固定染色。

(10)与PAGE相比,分子筛作用小,区带少。

(3)设备简单(4)样品量小(1-100ug)(5)时间短(30-60min)(6)操作方便(7)分离范围广(多肽、蛋白、多糖等)(8)可提高灵敏度改为超微量测定(10-12-10-9)(9)可用于蛋白质分子量测定3.2 影响DNA迁移速率的决定因素(1)DNA分子的大小: 双链DNA分子迁移的速率与其碱基对数的常用对数近似成反比(2)琼脂糖浓度: 浓度越低,相同核酸分子迁移越快表1 不同类型和浓度琼脂糖分离DNA片段的范围浓度(%)标准(kb) 高强度(kb) 低熔点(kb)0.3 1-500.5 0.7-250.8 0.5-15 0.8-10 0.8-101 0.25-12 0.4-8 0.4-81.2 0.15-6 0.3-7 0.3-71.5 0.08-4 0.2-4 0.2-42 0.1-3 0.1-33 0.05-146(3)DNA的构象: 同一分子的迁移速率:超螺旋环状>线状>切口环状(4)凝胶和电泳缓冲液中的溴化乙锭:溴化乙锭(EB)插入双链DNA造成其负电荷减少、刚性和长度增加(5)所用的电压:低电压时DNA 片段迁移率与所用的电压成正比 3.3 常见琼脂糖种类及性质 常见琼脂糖的种类有两种,分别为:标准琼脂糖和低熔点琼脂糖表2 不同类型琼脂糖的性质琼脂糖类型 凝结温度/℃ 熔化温度/ ℃ 标准琼脂糖35~38 90~95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商品其凝结温度和熔化温度有一定差异40~4285~90 高强度琼脂糖 修饰的低熔点/ 凝点琼脂糖 34~43 25~35 85~95 63~65 35 65 超低熔点 8~15 40~45 低黏性低熔点琼脂糖25~30 70 38 85 30753.4 电泳缓冲液电泳缓冲液是指在进行分子电泳时所使用的缓冲溶液,用以稳定体系酸碱度,同时电泳缓冲液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使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以利于DNA 分子的迁移。

常用的电泳缓冲液有:TAE(Tris-乙酸)缓冲液 、TBE (Tris-硼酸)缓冲液,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TAE 的缓冲容量最低,如长时间电泳会被消耗,此时凝胶的阳极一侧将发生酸性化;2)TBE 比TAE 花费稍贵,但有高得多的缓冲容量; 3)双链线状DNA 片段在TAE 中比在TBE 中迁移快10%;4)对于高分子质量的DNA ,TAE 的分辨率略高于TBE ,对于低分子质量的DNA ,TAE要差些。

超螺旋DNA在TAE中的电泳分辨率要好于TBE。

3.5 凝胶载样缓冲液载样缓冲液是临上样到凝胶加样孔之前与待电泳的样品相混合的一种缓冲液,在电泳时具有以下作用:(1)增加样品密度保证DNA沉入加样孔内;(2)使样品带有颜色便于简化上样过程;(3)其中的染料在电场中以可以预测的泳动速率向阳极迁移。

表3 6×凝胶载样缓冲液类型 6 ×缓冲液贮存温度I 0.25%溴酚蓝4℃0.25%二甲苯氰FF40% (m/V)蔗糖水溶液II 0.25%溴酚蓝室温0.25%二甲苯氰FF15% Ficoll(Type400)水溶液III 0.25%溴酚蓝4℃0.25%二甲苯氰FF30%甘油水溶液IV 0.25%溴酚蓝4℃40% (m/V)蔗糖水溶液3.6 核酸染料电泳后,核酸需经染色才能显色出带型,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是最常用的核酸染色剂,灵敏度高,它可嵌入核酸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出桔红色荧光。

EB-DNA复合物中的EB发出的荧光,比游离的凝胶中的EB发出的荧光强度大10倍,因此无需洗净背景即可清楚观察核酸带型。

但是EB是致癌物,对人体有害,操作时应小心保护,使用EB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EB被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2)EB可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3)EB使用时的配制、贮存及使用:EB常用水配制成10 mg/ml的贮存液,于室温保存在棕色瓶或用铝箔包裹的瓶中,使用终浓度为0.5 μg/ml(4)当要知道DNA片段准确大小时,凝胶应在无EB情况下电泳,电泳结束后再用EB染色。

针对EB的强致癌性,公司开发了很多其他比较安全的核酸染料,GoodView 是目前使用量较多的一款。

它与DNA发生结合并产生很强的荧光信号,灵敏度与EB 相当,使用方法与之完全相同。

在紫外透射光下双链DNA呈现绿色荧光,而单链DNA呈现红色荧光。

GoldView特别适合大片段(>1 kb)DNA的检测,灵敏度高。

也可用于RNA的染色。

但是在针对小片段的检测效果不如EB。

四、实验步骤4.1 PCR产物的准备表4 菌落PCR反应体系P CR体系反应条件2×Taq mix 5ul94℃5minT7引物 0.25ul94℃30sAD-3´引物 0.25ul57℃30s30三蒸水 4.5ul72℃40s模板 菌落72℃5minTotal 10ul4℃10min按照表4的体系和程序进行PCR扩增,扩增的的结果用于凝胶电泳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