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作文教学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小学陈冬梅龚清敏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利用文本,依靠真情实感与人格魅力实现作者、教师、学生心灵交融的一种艺术。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
一、抒发真情实感,渗透德育工作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抒发真情实感的课文,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深厚友谊的情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以及对剥削制度对敌人憎恨的情感等。有胸怀广阔、志向远大的周恩来,有热爱祖围、勇于创新的詹天佑,有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的鲁迅……这些都是彪炳千秋的人物,都具有人类最高尚的情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首先自己要投入情感,要和学生有感情的交流,在交流中去培养、发展学生的高尚情感。
小学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见悲则悲,遇喜则喜。我们在讲课中,眼神里流露出的忧伤之色,表情上透露出的喜悦之情,言语中传达出的赞美之声,都直接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渗透德育工作,既是教材以情动人之意,更是教师以情感染之功。
教师为教者的地位,使教师成为学生模仿的偶像。在教学上,教师往哪导,往哪引,学生就往哪跟,往哪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体会教材的情感,以充沛的感情上课,引导学生的情感向高尚的情感发展。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富有感情的范读,激情洋溢的讲解,都起到了直接示范
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及其内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入情、动情,在此基础上表达出应有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包括教态,以至于手势、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情感交流中要做到情感真诚、情感丰富、情感深沉,让德育工作浸染学生的心灵。
二、运用优美语言,渗透德育教育
人们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最活跃的方式也是语言。教学语言的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效率的提高。作为传道载体的教学语言,应有一系列的品质特点,使语言富于教育的性质,成为对渗透思想教育有积极作用的工具。
(一)语言要有感染力
教师讲课,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听起来有兴趣、有情调、有新意,想听、爱听、乐听。教学语言要具有感染力,就要善于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富于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对分析形象、表现思想内容、增强感染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搭石》中写道:“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蕴含丰富,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作者以物喻人,可谓匠心独运,妙不可言!
(二)语言要有激发力
教学语言的激发力是指能启迪智慧,引发思考,有一种召唤的力量,有激励
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到:“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如此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欺凌,要为祖围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我们明白了什么?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胸怀天下、志向非凡。至此,同学们一个个心潮澎湃,激情满怀。
三、发挥教材特色,开展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对学生有教育示范、鼓舞引领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教学中,我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精神力量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来进行讲读,收效不错。
学习《夜莺的歌声》,我着重讲读小夜莺的双关语:“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幼稚可笑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本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德国兵虽然也“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但观察小夜莺的言行,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小夜莺,并且让他带路。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
学习《小英雄雨来》,“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因为年龄小,面对雪亮的刺刀,敌人以为雨来害怕,不顾一切朝后院跑去,实际上,雨来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交通员。还有,“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了中围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句子未加任何雕琢,意思却含蓄深刻。这句话既写了当时的场景,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会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金色的鱼钩》有几处是对老班长的肖像描写。写老班长看到小梁不忍喝下来之不易的鱼汤,他“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看着他们都吃完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一“急”一“喜”、一“愁”一“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老班长心中只有他人,对小战士关怀如父母的品质。我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透过老班长的外貌、神情,看到老班长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受到老班长高尚人格的感染。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紧依靠语文教材,不失时机地开展德育工作,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搭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