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浅基础类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9 浅基础设计
土的冻胀性
• 衡量指标
平均冻胀率: h
h
• 冻胀性分类
不冻胀 1% 弱冻胀 1% < 3.5% 冻胀 3.5% < 6% 强冻胀 6% < 12% 特强冻胀 >12%
注意:碎石、砂等中 粒径小于0.075mm的 颗粒含量太高也会导 致冻胀
规范附录G
9 浅基础设计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承载力 f 的确定办法:
我国规范中取:
fa=Mbb+Md md+Mcck
以临界荷载P1/4 为理论基础
fa: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Mb、Md、Mc:承载力系数,与内摩擦角k 有关
k :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b:基底宽度,大于6m按6m取值,对于砂土小于3m按3m取值
ck: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Pcr Pu P
1 比 例 界 限
临 塑 荷 载
2
极 限3 荷 载
P~S曲线
9 浅基础设计
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
fa=fak+b(b-3)+dm(d-0.5)
fa :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fak :公式计算或载荷试验等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
b、d :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 :基底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9 浅基础设计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尽量在地下水位以上,否则开挖降水,费用大 • 有承压水时,防止承压水顶破基底
基坑
9 浅基础设计
• 根据土层分布情况确定
I
好土
在满足其 他要求下 尽量浅埋
II
III
软土 h1 好土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
在山区河流中,冲刷大,有较大卵石 不便桩基础施工;
在确定基础高度、计算基础内力、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 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 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 应标准组合
§1-3 地基类型
天然地基 土质地基 岩石地基 特殊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地基和红粘土地基
人工地基 置换、夯实、挤密、排水等处理 复合地基
§1-4 基础类型
浅基础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十子交叉基础 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1-4 基础类型-浅基础
独立基础
通常框架柱基、高炉、烟囱、水塔基 础均为独立基础。
有时墙下也采用独立基础: 1)当上层土质松散,而在不深处有较 好的土层时,为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 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膨胀土地基上的墙基础
§1-4 基础类型-浅基础
条形基础
当基础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宽度 时称为条形基础,通常砖混结构的墙基、 挡土墙基础均为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类型: 1)墙下条形基础 2)柱下条形基础:上部荷载大,地 基承载力低,柱间独立基础互相靠近, 为施工方便而采用
§1-4 基础类型-浅基础
§1-2 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面积和埋深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 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 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地基基础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基础工程-第七章-浅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第七章-浅基础设计

28
十字交叉基础(交梁基础)
柱下:土质差,或荷载很大,四面单独基础相互相连。
作用: 可 调整两个方 向的不均匀 沉降。
横向条形基础
纵向条形基础
精品课件
29
筏形基础
✓能跨越地下浅层小洞穴和局部软弱层;
✓提供比较宽敞的地下使用空间;
✓满足不允许出现不均匀沉精品降课件的要求。
30
筏形基础多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
精品课件
11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 级和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 础设计和计算应该满足下述三项基本原则:
1. 防止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应具有足 够的安全度。
各建筑物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计算要求; 对基坑工程、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 和挡土墙; 建筑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稳定性验算
对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 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 精品课件
抗浮验算
12
2.控制地基的变形量,使之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特征变形允许 值,以免引起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损坏或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 用功能和外观。
地基变形计算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进行地基变形设计验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在基础上及其附近由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 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软弱地基上大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精品课件
13
地基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3. 基础的材料,形式,尺寸和构造能适应上部结构、符合 使用要求,满足上述地基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外, 还应满足基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基础工程PPT--第二章-浅基础

基础工程PPT--第二章-浅基础
1.建筑物地基承载力问题(图1)
2. 构筑物环境的安全性问题即土压力问题 挡土墙、基坑等工程中,墙后土体强度破坏将造成过大的侧向土压力,导致墙体滑动、倾覆或支护结构破坏事故 。
2.构筑物环境的安全性问题即土压力问题
3. 土工构筑物的稳定性问题 土坝、路堤等填方边坡以及天然土坡等,在超载、渗流乃至暴雨作用下引起土体强度破坏后将产生整体失稳边坡滑坡等事故。
柱下独立基础
3. 联合基础
联合基础主要指同列相邻二柱公共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即双柱联合基础(图2-5),但其设计原则,可供其他型式的联合基础参考。
联合基础
联合基础
4 柱下条形基础
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图2-6) 特点:长度远大于宽度;纵向刚度大。
第二章 浅基础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常见的地基基础方案有: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深基础;深浅结合的基础(如桩-筏、桩箱基础等)。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简称埋深)是指基础底面至天然地面的距离。 主要影响因素 基础埋深选择的原则:
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条件下尽量浅埋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地基冻融条件
场地环境条件
2.3.1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建筑功能:地下室布置、半埋式结构等; 基础埋深不同时: 主楼与裙房,高度不同,分期施工设置后浇带; 台阶式相连, 如山坡上的房屋。 荷载效应:上部荷载大小、抗震要求、上拔荷载、动荷载(避免饱和和疏松的细砂土层);p16 设备条件:地下管线、水道、隧道等。

第7讲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第7讲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g( x1, x2 , xn ) 0 当有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时
R S 0
8
三、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根
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和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 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 和计算应该满足下述三项基本原则: (1)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 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20
砖基础是一般做成台阶式,其砌筑方式 有两种,一是“二皮一收”,另一是“二、 一间隔收”。
21
2.扩展基础(柔性基础或弹性基础) 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2、图3)。 扩展基础主要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其抗 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 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 情况下使用,这类基础的高度不受台阶宽高 比的限制,故适宜于需要“宽基浅埋”的场 合下采用。
26
第3节 基础埋置深度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是地基基础设计中 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结构物建成后的牢 固、稳定及正常使用问题。在确定基础埋 置深度时,必须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较 小,而强度又比较大的持力层上,以保证 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且不致产生过大的 沉降或沉降差。
27
此外,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 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必须综合考虑地基 的地质、地形、水文条件,当地的冻结深 度、上部结构形式,以及保证持力层稳定 所需的最小埋深和施工技术条件、造价等 因素。
《路桥地基规范》 max [ ]
40
《路桥地基规范》规定
[ ] [ 0 ] K1 1(b 2) K2 2(h 3)
适用范围:基础宽度大于2m或埋置深度大于
3m且h/b≤4。
式中 [ 0 ] —地基容许承载力;

基础工程学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基础工程学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当柱子或墙传来的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时或者地下水位常年在地下室的地坪以上为了防止地下水渗入室内时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形基础
概述
与地基基础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地基:直接承托建筑物的场地土层。 天然地基:不加处理直接用作建筑物地基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经过地基处理后才满足建筑物地基要求的土 层。 基础:建筑物在地面以下的结构部分。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其它土层。 浅基础:天然地基上,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 (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 尺寸的基础(如箱形基础)。
选择基础的材料、结构形式,确定平面布置; 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即确定地基持力层; 确定地基承载力; 根据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和地基承载力,初步计算基础的 底面尺寸; 根据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进行相应的地基变形验算,根 据验算结果修改基础尺寸; 必要时进行稳定性验算; 基础剖面和结构设计; 绘制基础施工图,编制施工技术说明;
条形基础:d (3.5b a) tan 矩形基础: d (2.5b a) tan
第16页/共68页
16/70
4、场地环境条件 如果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很近时,
为保证相邻原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 使用。基础理设深度宜浅于或等于相 邻建筑物的埋置深度。如果基础深于 原有建筑物基础时,要使二基础之间 保持一定距离,其净距L一般为相邻两 基础底面高差H的1-2倍。以免开挖 基坑时,坑壁塌落,影响原有建筑物 地基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 应采取施工措施,如分段施工、设临 时加固支撑或板桩支撑等。
第12页/共68页
12/70

浅基础设计.ppt

浅基础设计.ppt

7.2.3 柱下条形基础
1、定义:当地基承载力较低且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 础的底面积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常把若干 柱子的基础连成一条构成柱下条形基础。 2、设置目的:将承受的集中柱荷载较均匀分布到扩 展的条形基础的基础底面积上,减少地基反力,并通 过形成的整体刚度调整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3、十字交叉条形基础(交梁基础):当单向条形基 础的底面积仍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可以把 纵横柱基础均连在一起,成为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设置目的:此基础在纵横向均具有一定的刚度,当 地基软弱且两个方向的荷载和土质不均匀时,十字交 叉条形基础具有良好的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7.2 浅基础的类型
浅基础根据形状和大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墙下 条形基础、刚性基础、大放脚、墙下砖砌条形基础), 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 7.2.1 无筋扩展基础 1、定义:指用砖、毛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灰 土和三合土等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又称刚性基础。 2、特性: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 主要由于基础材料的性能决定。 3、适用范围: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形工业厂房。 4、设计计算:
7.2.1 无筋扩展基础
2)砖基础是最常见的无筋扩展基础,通常的砌筑方法: “二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但必须保证底层为 二皮砖,即120㎜高,可满足刚性角要求。具体见图7-3。
7.2.2 扩展基础
1、定义: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 土条形基础。原称之为柔性基础。 2、构造形式: 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阶梯形基础、锥形基础、杯 形基础。 2)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不带肋 和带肋两种 )。
7.2.1 无筋扩展基础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体倾斜)控制,必要时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沉降观测
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分别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 间的地基变形值,以便预留建筑物有关部分之间的净空,考虑 连接方法和施工顺序。此时,一般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 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认为其最终沉降量已完成80%以上,对 于其他低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0%~80%,对 于中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20%~50%,对于高压缩性土可认 为已完成5%~20% 。
在基槽挖至接近槽底时,应由设计、施工和勘察人员对 槽底土层进行检查,即所谓“验槽”。
对没有地基勘察资料的轻型建筑物,地基浅层情况只能 凭验槽了解;有地基勘察报告的工程,主要是核实勘察资料 是否符合实际。
通过验槽,可以判断持力层的承载力、地基的均匀程度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防止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
验槽以细致的观察为主,辅以轻便简易的勘探方法,如 轻便触探和夯击听音等。
fa
pu K
K 2
0 1
地基承载力是一 个定值,对吗?
工程中通常以两个指标来表示地基承载力, 即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
《地基规范》所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相当 于通常所说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地基规范》规定,浅基础的基底压力应满足 下列要求:
pk fa
pkmax 1.2 fa
• 当需要满足抗震设防要求时,应按相关规定 进行检算。(见第9章)
第2章 浅基础
2-1 概述 2-2 浅基础的类型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4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6 扩展基础设计 2-8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2-1 概 述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本章讨论) 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
2.1.1 浅基础设计内容 2.1.2 浅基础设计方法 2.1.3 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基础工程--浅基础 ppt课件

基础工程--浅基础  ppt课件

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 2.3.1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 (一)考虑建筑物地下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
F
1、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建筑,其埋 深必须结合地下部分设计标高选定。 地下管道应在基底以上,便于维修。
2、电梯缓冲坑:自地面向下至少1.4m
(二)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荷载大小的影响
高层建筑基础
承载力 变形
基础埋深和尺寸
4.基础埋深基本要求:
1) D大于50cm:表土扰动,植物,冻融,冲蚀 2)基础顶面距离表土大于10cm:保护作用 3)桥基要求在冲刷深度以下
大于10cm
d
5.基础埋深d的取值 • 1)一般至室外标高算起;
• 2)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至填土地面标高算起。
• 3)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或筏形基础时, 至室外标 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 础时,应从室内地 面标高算起。
基底面积越来越大、对上部结构荷载的扩散作用越来越强
在相同的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越来越小, 刚度越来越大,可以适应更软弱的地基,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
在相同的地基条件下,可以承受更大的上部结构荷载作用
设计计算方法越来越复杂,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越来越高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持力层选择
墙下条形基础(墙基础的最经济型式:
条形基础
有无筋和配筋两种,设于砖墙或剪力墙下)
柱下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十字交叉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箱形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基础结构和受力特点分类(规范分类法)
1.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特点: (1)砖、石、灰土、素混凝土等材料抗拉强度很低 (2)有基础台阶宽高比(刚性角)要求

基础的设计原理PPT课件

基础的设计原理PPT课件

.
21
1 容许承载力方法
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多数采用容许承载力方法,其设 计表达式为:
p fa 式中 p ──作用于地基土上的平均总压力,kPa;
f a ──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22
2 安全系数方法
安全系数方法的设计表达式为:
p fu K
式中 p ──作用于地基上的平均总压力,kPa;
f u ──地基极限承载力,kPa;
.
15
箱形基础
当建筑物很大,或浅层地质情况较差,基础需埋深时,为 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不致因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 结构时,常采用钢筋砼将基础四周的墙、顶板、底板整浇 成刚度很大的盒状基础,叫箱形基础
图2-10 箱形基础
(a) 构造图
(b. )正在施工的箱形基础
16
箱形基础




底板
整体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强,能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度外,同时还须选择合理的基础尺寸和布置方案,使地基的
反力和沉降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基础设计包括地基与
基础两部分,又常称为地基基础设计。
.
2
第一节 浅基础的类型与选用
一、浅基础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
天然地基浅基础根据受力条件及构造可分为刚性基 础(也称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柱 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
S G S G k Q 1 S Q 1 Q k c 2 S 2 Q 1 k Q c S n Q n nk
Qi
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按GB50009的规定取值;

第i个可变荷载分项系数按GB50009的规定取值。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也可采用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有一种型式
37
迭合基础
38
7.2.2 扩展基础
概念:相对于无筋扩 展基础而言;不 仅有一定的抗压 强度,而且具有 一定的抗拉能力。 又称作柔性基础。
砼和钢筋共同 工作
柔 体现在基础允许产生一定的挠曲变形、开裂而不破坏!
✓ 特点:两种材料(砼、钢筋)的力学性能互补! 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和抗弯能力。
在宽高比的限制下,基础相对高度一般较大,几乎不会发生弯曲 变形,此类基础习惯上称之为刚性基础。
26
如何保证基础在基底 反力作用下不产生挠
曲变形和开裂呢?
无筋扩展基础的基础高度必须满足所用材料刚性角的要求。
刚性角:即压力传递角。在压力传递角范围内,基础不 会产生挠曲变形和开裂。
✓ 应用范围:无筋扩展基础可用于六层和六层以下(三合土基 础不宜超过四层)的民用建筑和砌体承重的厂房。
47
⑵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A:概念 B:型式 ▪ 等截面 ▪ 变截面
C:目的是将承受的 集中荷载较均匀地分 布到条形基础底面积 上,以减小地基反力, 并通过形成的基础整 体刚度来调整可能产 生的不均匀沉降。
柱位处加腋
48
D:双柱联合基础应用
49
⑶ 交叉条形基础
A:概念
亦称柱下交梁 基础。这 种基础在纵横两方向均 具有一定的刚度。可承 担10层以下民用住宅。
34
三合土基础
⑴ 材料配比 ⑶ 施工类似灰土 施灰工:方砂法:骨料
(碎砖、碎石或 矿渣等)体积比
1:2:4
1:3:6
⑵ 其它要求
▪ 基宽:b≥600mm ▪ 垫层高度:
400mm~450mm
▪ 地下水位较低
大方脚 三合土
1:3:6
35
毛石基础
⑴ 材质要求 选用未经风化的硬 质岩石。
⑵ 施工质量要点 ▪ 石块厚度≥150mm
如出现了补偿式 基础、桩—筏基 础、桩—箱基础、 巨型钢筋混凝土 浮运沉井等基础 形式。现代的地 基处理技术、高 层建筑基础施工 工艺技术发展也 很快。
8
5 地基基础方案 1)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 3)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桩基础。
人工地基:加固上部土层,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再把基础做 在这种经过人工加固后的土层上。这种地基叫做人工地基。
31
灰土基础
⑴ 特点:历史悠久。经济、 时间越久,强度越高。⑵ 适用条件 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带 ⑶ 硬化机理
CaOH 2 CO2 H 2O CaCO3
3:7
SiO2 Al2O3
nH 2O
C3S
CaOSiO2
n
1H 2O
CaOAl2O3
32
⑷ 施工质量要求: ▪ 粘土:就地过筛,d≤15mm ▪ 石灰:熟(消)石灰,d≤5mm,消化1~2天立即使用。 ▪ 配比:3:7或2:8 ▪ 加水量: 要掌握最佳含水量
23
6.浅基础设计所需资料
(1)建筑场地的地形图;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建筑物平面图、立面图、荷载,特殊结构布置与
标高; (4)工程总投资与当地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5)施工技术力量与要求工期。
24
小结
1. 有关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
▪ 浅基础与深基础
▪ 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
▪ 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B:特点 具有良好的调整不均 匀沉降的能力。
50
片筏基础(满堂红基础)
1) 概念: 基础连续成片
51
2) 目的
▪ 减少基底压力,以满 足地基基础设计的强度 条件
p f
p F G A
▪ 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 增加基础刚度
3) 类型:平板式、梁板式;
平板式筏基是一块等厚度(0.5~2.5m)的钢混平板; 梁板式筏基是在筏板上沿柱轴纵横向设置基础梁而形成
3
2 地基基础设计要满足三个基本原则
强度条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即作用 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经常 承受水平荷载的高耸结构、挡土墙需进行稳 定性验算;地下水较浅,地下室或地下构筑 物还应进行抗浮验算。
p f
• 变形条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即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地基变形 的允许值。
1) 按基础刚度(受力性能)如何分类?何 谓刚性角?
2) 按基础材料如何分类?施工质量要求重 点掌握砖基础、灰土基础;
3) 按构造类型如何分类?
有五类。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纵横交叉的隔墙构成。
2) 目的
po
F
G A
od
53
壳体基础
1) 概念: 由正圆锥形及其 组合型式构成;
2) 特点 ⑴ 充分利用基础 材料的抗压性能;
⑵ 节省材料,具有 良好的经济效果
3) 用途: 主要用于特种结构;
54
小结
浅基础基础类型主要有那些?
2. 学习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 从基础在土木工程所在的部位分析 ▪ 从土木工程一般发生的工程事故规律分析,基础工程属地 下隐蔽结构。它的重要性就再于事故一旦发生,难以补救。 ▪ 从基础工程造价在工程总造价所占的比例分析
3 . 建筑物的安全等级
4 . 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的8个步骤
25
7.2 浅基础的类型
2) 类型:
⑴ 钢筋混凝土柱下单独基础
根据基础与柱的连接方 式分为: ❖ 阶梯形
❖ 锥形
❖ 杯形
41
基础底面形状:轴心受压柱下一般为正方形,偏心受压柱 下一般为矩形。
42
⑵ 砌体柱下单独基础
43
⑶ 墙下单独基础
➢ 适用条件:地基上层土质松散其下不远处有较好的土层; ➢ 类型:基础支承过梁式、基础支承砖拱式;
18
⑶ 基础设计要求
基础所用材料及 构造、尺寸要适 应上部结构、符 合使用要求和满 足地基承载力的 要求。
同时,还应满足 基础结构的强度、 刚度和耐久性的 要求
19
5. 地基基础设计一般要遵循的步骤 ⑴ 充分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勘察资料;
20
⑵ 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性质、结构布置、使用 要求、周边环境、建筑经验、施工条件、材料供应等
工地经验是: 手捏成团、落地开花
▪ 施工要点 分层夯实。每虚铺25cm ,即
夯实到15cm为一步。
两步灰土、三步灰土是什么概念?
33
⑸ 强度验算: 从两方面进行:
➢ 灰土垫层构造高度要满 P156表灰土基础台阶
足刚性角的要求;
宽度比的允许值
Ho
1 2
b bo / tg
➢ 作用在灰土垫层顶面 上的压力≤400kpa,要满足 不同材料接触部分局部抗 压强度的要求。
第七章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基础工程是土力学在土木工 程的应用、是土木工程中岩 土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 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是 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
1. 有关基本概念
1) 基础 向地基传递荷载 的下部结构。 2) 基础类型 ▪ 浅基础 ▪ 深基础 3) 地基类型 ▪ 天然地基 ▪ 人工地基
▪ 台阶高度≥400mm,每 一阶梯宜用3排或3排以 上的毛石。 ▪ 每排悬挑长度≤200mm
36
砼、毛石砼基础
⑴ 适用条件
常用与地下水位比较高,结 构荷载较大部位。
⑵ 施工质量技术有点 ▪ 砼强度等级
C15
▪ 大体积砼可掺入20~30%的 毛石,毛石尺寸不得大于 300mm,使用前冲洗干净。
▪ 垫层厚度≥150mm
39
✓ 设计要求: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的方法来满足地基承载 力的要求,但不必增加基础的埋深;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 高度与配筋来满足基础抗剪和抗弯要求。 ✓ 柔性基础种类: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 基础和壳体基础等。
40
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 概念: 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 无筋或配筋的单个基础。 常见于桥梁工程、工业厂 房等。
44
⑷ 烟囱、水塔等特种结构单独基础 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圆板或圆环基础 和素混凝土实体基础。
45
条形基础
1) 概念:指基础的长 度远远大于其宽度 的一种基础型式。
2) 类型:
按上部结构形式分为:
墙下条形基础;柱 下条形基础 。
⑴ 墙下条形基础
▪ 刚性(无筋) ▪ 柔性(配筋)
46
横截面积根据受力条件又可分为不带肋和带肋两种。
桩基础:在地基中打桩,把建筑物支撑在桩台上,建筑物的荷 载由桩传到地基深处较为坚实的土层。这种基础叫做桩基础。
深基础:把基础做在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 大于5m或大于基础宽度。在计算基础时应该考虑基础侧壁摩 擦力的影响。这类基础叫做深基础。
9
7.1 概述
1. 浅基础的定义 通常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基础最小宽度,且只需经过挖
设计基础首先要根据场地地形、地质情况、上部结构以 及功能使用要求、材料等情况对基础进行选型。
7.2.1 无筋扩展基础
✓定义:通常由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 灰土等材料建造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特点:抗压性能较好,但抗拉、抗剪强度不高。
✓设计要求:发生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其材料强度 设计值。可通过限制基础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来实现。
大量工程实践表 明,整个建筑物 工程的成败,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基础工程的质 量和水平。
6
3) 基础工程的造价通常 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 有相当大的比例,尤 其是在地质条件复杂 的地区更是如此,其 节省建设资金的潜力 很大。
7
4) 现代发展时期
近几十年来,由于土木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特别是电子计 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引入,使基础工程无论在设计理论上, 还是在施工技术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