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ppt课件
解热镇痛药:安乃近(1.1%),氨基比林,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
抗菌药: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喹诺 酮类,磺胺类。
抗甲状腺药物:甲硫咪唑,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
抗惊厥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病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氮平,氯丙嗪等。
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
A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面色苍白
生成 少
挑食、吸收差
丢失 多
痔疮、月经过多、血尿
破坏 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A 引起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乙琥胺(少见)、氯霉素(与剂量无关)、 磺胺嘧啶(偶见)。 (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苯巴比妥(罕见)、苯妥英钠(常见, 可用叶酸加VB12防治)、秋水仙碱、抗叶酸药、抗肿瘤药、异烟肼 (3)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非那西丁、甲基多巴(少见)、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中易发生)。
PS: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故淋巴细胞
淋比例巴相细对胞增减高,少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血球常蛋规化白验缺单的乏解症读 等。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血液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中性粒细胞减少:
(1)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抗菌药: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喹诺 酮类,磺胺类。
抗甲状腺药物:甲硫咪唑,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
抗惊厥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病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氮平,氯丙嗪等。
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
A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面色苍白
生成 少
挑食、吸收差
丢失 多
痔疮、月经过多、血尿
破坏 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A 引起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乙琥胺(少见)、氯霉素(与剂量无关)、 磺胺嘧啶(偶见)。 (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苯巴比妥(罕见)、苯妥英钠(常见, 可用叶酸加VB12防治)、秋水仙碱、抗叶酸药、抗肿瘤药、异烟肼 (3)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非那西丁、甲基多巴(少见)、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中易发生)。
PS: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故淋巴细胞
淋比例巴相细对胞增减高,少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血球常蛋规化白验缺单的乏解症读 等。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血液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中性粒细胞减少:
(1)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解读血常规报告PPT课件
巨红细胞
直径>15 μm, 见于:叶酸 或/和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贫。
2、形态异常:
球形细胞
直径<6μm, 厚度>2.9μm, 涂片中>2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也见于:自免溶贫。
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横径缩短,长径增大,
横径/长径<0.78,呈பைடு நூலகம்圆型/长柱 状,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临床意义
数目增多
量的异常
数目减少
核象变化
质的异常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缺乏症 核左移 核右移
形态异常
一、增多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经期妊娠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或炎症:细菌性 (最常见的原因) 2)、广泛性组织损伤、坏死 3)、急性溶血或失血 4)、急性中毒 5)、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骨髓增殖性疾病 7)、恶性肿瘤的晚期 8)、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AIHA 9)、某些药物 10)、严重缺氧
晚幼红
网织红
成熟红细胞
2、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呼吸载体
肺泡
氧 红红细细胞胞
二氧化碳
组织
3、红细胞的生存周期:120天
参考值
Rbc(×1012/L) M 4.3~5.8 F 3.8~5.1 N 6.0~7.0
Hb(g/L) 130~175 115~150 170~200
影响因素:1、总血容量的变化 2、血浆容量的变化 3、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差异
解读血常规报告
血
液
血细胞 血 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蛋白质 酶 凝血因子
看懂化验单ppt课件
≥11.1mmol/L(200mg/dl) •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在医院中口服75g葡萄糖
后检测血糖值,目的是帮助糖尿病的诊断。
12
• 血清胰岛素测定 • 正常值:空腹14.0±8.7mU/L • 人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非常多,但减低血糖的激
素就胰岛素一种。当人们吃饭后,随着血糖增多, 胰岛素分泌增加;当血糖降低后,胰岛素分泌也 相应减少,从而维持血糖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 内。而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 素不敏感(医生们常称之为“胰岛素抵抗”)时, 中老年人就容易患糖尿病了。
15
• ⒋何为“大小三阳” • “大三阳”是指 • 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②e抗原 (+) • ③核心抗体(+) • 临床常见有2种情况:一种是非活动期乙型
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是活动期乙型肝炎。 两者血液均具有感染性。
16
• “小三阳” • 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②e抗体 (+) • ③核心抗体(+) • 通常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或很低,这很容
7
• ⑶再生障碍性贫血 •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明显降低,
要高度怀疑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降低速度 很快,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 降等休克症状时,要警惕是否有内脏急性 出血情况,这两者尤其是后者必须立刻到 医院以明确诊断、及时抢救和住院治疗。
8
• ㈢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在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直径2-3微
11
• ㈤生化 • ⒈血糖 • 空腹血糖参考范围:3.9-6.3mmol/L • ①低于3.9mmol/L为低血糖 • ②高于6.3mmol/L为高血糖 • ⒉糖尿病化验指标 • ①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 ②空腹血糖: ≥7.0 mmol/L(126mg/dl) •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
后检测血糖值,目的是帮助糖尿病的诊断。
12
• 血清胰岛素测定 • 正常值:空腹14.0±8.7mU/L • 人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非常多,但减低血糖的激
素就胰岛素一种。当人们吃饭后,随着血糖增多, 胰岛素分泌增加;当血糖降低后,胰岛素分泌也 相应减少,从而维持血糖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 内。而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 素不敏感(医生们常称之为“胰岛素抵抗”)时, 中老年人就容易患糖尿病了。
15
• ⒋何为“大小三阳” • “大三阳”是指 • 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②e抗原 (+) • ③核心抗体(+) • 临床常见有2种情况:一种是非活动期乙型
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是活动期乙型肝炎。 两者血液均具有感染性。
16
• “小三阳” • 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②e抗体 (+) • ③核心抗体(+) • 通常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或很低,这很容
7
• ⑶再生障碍性贫血 •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明显降低,
要高度怀疑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降低速度 很快,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 降等休克症状时,要警惕是否有内脏急性 出血情况,这两者尤其是后者必须立刻到 医院以明确诊断、及时抢救和住院治疗。
8
• ㈢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在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直径2-3微
11
• ㈤生化 • ⒈血糖 • 空腹血糖参考范围:3.9-6.3mmol/L • ①低于3.9mmol/L为低血糖 • ②高于6.3mmol/L为高血糖 • ⒉糖尿病化验指标 • ①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 ②空腹血糖: ≥7.0 mmol/L(126mg/dl) •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ppt课件
• AST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在心肌含量最 高,肝脏为次,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 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 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 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 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阳性率80-100%,在发病前, ALT与AST即有升高,最高值>500,随病情好转逐渐 下降至正常。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如转氨酶在100 左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急性转为慢性。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 正常情况下,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 度为≤1.03mg/L (参考范围)。当肾功能 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 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 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 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 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 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
完整最新版课件
22
• 血浆肌酐浓度反映肾脏损害、肾小球滤 过率、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是一项比 尿素、尿酸更特异的肾功能指标。因为 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激素、蛋白质 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少。 肾脏代偿与储备能力强,只有肾功能明 显受损才使肌酐浓度升高。通常血浆肌 酐浓度与疾病严重性平行。肾前性及肾 性早期的损害一般不会使血肌酐浓度升 高。
怎样看检验报告单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肝功能
肝功能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 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转氨酶、蛋白测定、 胆汁酸等。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总胆红素(TBil) 5.1-21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 3.4-13.7umol/L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 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阳性率80-100%,在发病前, ALT与AST即有升高,最高值>500,随病情好转逐渐 下降至正常。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如转氨酶在100 左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急性转为慢性。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 正常情况下,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 度为≤1.03mg/L (参考范围)。当肾功能 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 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 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 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 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 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
完整最新版课件
22
• 血浆肌酐浓度反映肾脏损害、肾小球滤 过率、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是一项比 尿素、尿酸更特异的肾功能指标。因为 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激素、蛋白质 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少。 肾脏代偿与储备能力强,只有肾功能明 显受损才使肌酐浓度升高。通常血浆肌 酐浓度与疾病严重性平行。肾前性及肾 性早期的损害一般不会使血肌酐浓度升 高。
怎样看检验报告单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肝功能
肝功能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 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转氨酶、蛋白测定、 胆汁酸等。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总胆红素(TBil) 5.1-21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 3.4-13.7umol/L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
AST在心肌细胞含量较多 ,其次是肝脏、骨
骼肌和肾。有2个同工酶ASTS和ASTm。肝脏 轻度损伤时ASTS显著升高,严重损伤时ASTm 大量出现在血清中。
❖临床解读
升高见于:
1. 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 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 肾炎及肺炎。
2. 心肌梗死时在发生后6~12h开始升高, 24~48h达高峰,3~5d可降至正常。
尿常规结果解读
❖临床解读:
1. 酸碱性(pH值) 正常参考值为5.5~7.4,一 般情况下在6.5左右。
临床意义:①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 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发热等。 ②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泌尿系感染、 碱中毒、服用碱性药物等。
❖2. 尿蛋白(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 血小板数减少 : ①血小板产生减少,见于造
血功能受到损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 血病、急性放射病;②血小板破坏亢进,见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进行 体外循环时;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红细胞平均指数
临床上将红细胞3个平均测定的指数作为贫血的形 态学分类依据,见表1。
❖临床解读
1.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精神兴奋、高原 反应等。
2.病理性增高: ①相对性增高:常见于剧烈呕 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多尿 和水的摄入量显著不足的患者;②绝对性增高: 与组织缺氧有关 ;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 胞可达(7~10)×1012/L。
❖生理性贫血 :多见于孕妇、老人和生长发育 期 的小孩。
粪常规结果解读
性状
黏液便:各类肠道炎症、菌痢、急性血吸虫病、肿瘤 鲜血便: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肠癌 脓血便: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结核 米泔样:霍乱、副霍乱
骼肌和肾。有2个同工酶ASTS和ASTm。肝脏 轻度损伤时ASTS显著升高,严重损伤时ASTm 大量出现在血清中。
❖临床解读
升高见于:
1. 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 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 肾炎及肺炎。
2. 心肌梗死时在发生后6~12h开始升高, 24~48h达高峰,3~5d可降至正常。
尿常规结果解读
❖临床解读:
1. 酸碱性(pH值) 正常参考值为5.5~7.4,一 般情况下在6.5左右。
临床意义:①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 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发热等。 ②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泌尿系感染、 碱中毒、服用碱性药物等。
❖2. 尿蛋白(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 血小板数减少 : ①血小板产生减少,见于造
血功能受到损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 血病、急性放射病;②血小板破坏亢进,见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进行 体外循环时;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红细胞平均指数
临床上将红细胞3个平均测定的指数作为贫血的形 态学分类依据,见表1。
❖临床解读
1.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精神兴奋、高原 反应等。
2.病理性增高: ①相对性增高:常见于剧烈呕 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多尿 和水的摄入量显著不足的患者;②绝对性增高: 与组织缺氧有关 ;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 胞可达(7~10)×1012/L。
❖生理性贫血 :多见于孕妇、老人和生长发育 期 的小孩。
粪常规结果解读
性状
黏液便:各类肠道炎症、菌痢、急性血吸虫病、肿瘤 鲜血便: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肠癌 脓血便: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结核 米泔样:霍乱、副霍乱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 常人的MCV为82~92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 测定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 比。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查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查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如何解读血常规
❖ 概述 ❖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由45%的血细胞和 55%的血浆组成。血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 成。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目前大部分医院都 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
标本的储存
❖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 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 4小时。
血小板减少原因
❖ 血小板<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通常血小板数在 50×109/L以下,患者即有出血症状。可见于: ❖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损伤、白 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亢进
血小板减少原因
❖ 免疫性破坏。如有血小板自身抗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过敏性药物损伤(奎宁、磺胺 类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炎症、风疹)、血小板同种抗体(新生 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消耗亢进(血栓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自身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PPT
淋比例巴相细对胞增减高,少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14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单核 细胞
淋巴 细胞
粒细胞
嗜中嗜
酸性碱
性粒性
粒细粒
细胞细
胞
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SD
CV 贫血类型
常见疾病
增高 正常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高 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 减低
正常 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增高 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增高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15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 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2)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6
生成 少
挑食、吸收差
丢失 多
痔疮、月经过多、血尿
破坏 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
19
A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引起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乙琥胺(少见)、氯霉素(与剂量无关)、 磺胺嘧啶(偶见)。 (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苯巴比妥(罕见)、苯妥英钠(常见, 可用叶酸加VB12防治)、秋水仙碱、抗叶酸药、抗肿瘤药、异烟肼 (3)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非那西丁、甲基多巴(少见)、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中易发生)。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14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单核 细胞
淋巴 细胞
粒细胞
嗜中嗜
酸性碱
性粒性
粒细粒
细胞细
胞
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SD
CV 贫血类型
常见疾病
增高 正常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高 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 减低
正常 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增高 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增高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15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 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2)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6
生成 少
挑食、吸收差
丢失 多
痔疮、月经过多、血尿
破坏 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
19
A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引起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乙琥胺(少见)、氯霉素(与剂量无关)、 磺胺嘧啶(偶见)。 (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苯巴比妥(罕见)、苯妥英钠(常见, 可用叶酸加VB12防治)、秋水仙碱、抗叶酸药、抗肿瘤药、异烟肼 (3)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非那西丁、甲基多巴(少见)、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中易发生)。
血常规检查(最新版)ppt课件
遗传,且增多多为终身存在 (9)内分泌疾病
17
减少可见于 应用皮质激素后,严重疾病如伤寒、心肌
梗阻、各种损伤通过应激使垂体释放ACTH 增多等。昼夜生理变异较大。临床上以上 午8时采血最合适,做为基础水平。
18
嗜碱性粒细胞
• 在某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贫血、 慢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抗血清治 疗、脾切除术后及何杰金氏病中偶可见增 高。
3. 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 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如上结果。
6
减低见于
1.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2. 慢性疾病——感染、炎症造成或伴发的贫
血 3.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 4.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溶血性贫
血 5.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
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23
临床意义
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 • 诊断是否贫血 • 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 • 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
24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 空腹:检查前一天,避免吃油腻食物,8点之后更 应禁食。
2. 饮水:除白开水外,其余饮料一律不能喝。 3. 衣服:宽松、干净。 4. 24小时内针孔不沾水。 5. 按棉签止血:伸直前臂,棉签按压5分钟,不要屈
14
减低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伤寒,副伤寒),病毒
(流感,麻疹)及各种重度感染。 2.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班替氏综合征的患者。 3.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4.化学因素:抗癌药物(环磷酰胺),解热镇痛 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氯霉素)。 5.物理因素:X线,放射性物质。
• 减少无意义。
19
淋巴细胞
17
减少可见于 应用皮质激素后,严重疾病如伤寒、心肌
梗阻、各种损伤通过应激使垂体释放ACTH 增多等。昼夜生理变异较大。临床上以上 午8时采血最合适,做为基础水平。
18
嗜碱性粒细胞
• 在某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贫血、 慢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抗血清治 疗、脾切除术后及何杰金氏病中偶可见增 高。
3. 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 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如上结果。
6
减低见于
1.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2. 慢性疾病——感染、炎症造成或伴发的贫
血 3.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 4.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溶血性贫
血 5.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
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23
临床意义
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 • 诊断是否贫血 • 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 • 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
24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 空腹:检查前一天,避免吃油腻食物,8点之后更 应禁食。
2. 饮水:除白开水外,其余饮料一律不能喝。 3. 衣服:宽松、干净。 4. 24小时内针孔不沾水。 5. 按棉签止血:伸直前臂,棉签按压5分钟,不要屈
14
减低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伤寒,副伤寒),病毒
(流感,麻疹)及各种重度感染。 2.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班替氏综合征的患者。 3.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4.化学因素:抗癌药物(环磷酰胺),解热镇痛 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氯霉素)。 5.物理因素:X线,放射性物质。
• 减少无意义。
19
淋巴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疾病
非代 偿性↑
肿瘤、肾病
18
A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面色苍白
生成 少
挑食、吸收差
丢失 多
痔疮、月经过多、血尿
破坏 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
19
A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引起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乙琥胺(少见)、氯霉素(与剂量无关)、 磺胺嘧啶(偶见)。
28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血小板压积(PCT)增大:
MPV升高,表示巨核细胞高度成熟,骨髓造血小板良好。PLT升高,即血 小板总数升高,一般检验在450个单位之内,尚可接受,一般感染、失血、 溶血、肿瘤等都会使血小板升高。过高的话(排除其它血液病)为血小板增 多症,必需查明原因(原发或继发)。血管收缩也会引起PCT升高,那是因 为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当血管受损收缩时,血小板自身表面的的糖 蛋白与内皮下的确胶原物质粘附,及血小板之间的相互聚集,使血小板堆 集,自然压积也会升高。
12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嗜酸性粒细胞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Hale Waihona Puke 血浆单核 细胞淋巴 细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粒细胞 中嗜 性碱 粒性 细粒 胞细 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13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
(1)感染性疾病
(2)肿瘤性疾病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血常规的解读
1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 况及疾病的检查
2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嗜酸性粒细胞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单核 细胞
淋巴 细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粒细胞 中嗜 性碱 粒性 细粒 胞细 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3
嗜酸性粒细胞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单核 细胞
淋巴 细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粒细胞 中嗜 性碱 粒性 细粒 胞细 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15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 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3)某些恶性肿瘤:转移癌
11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 血液病 某些恶性肿瘤 寄生虫病 皮肤病 某些传染病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 血液病 某些恶性肿瘤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结肠炎
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药物及食物过敏
嗜酸性 粒细胞 ↑
嗜碱性 粒细胞 ↑
吸入物超敏反应 药物及食物过敏
再生性障碍贫血 放射性损伤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上呼吸道感染 风疹
脾肿大 肝硬化 血液被稀释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 妊娠晚期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栓病 败血症 血管收缩 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巨核系细胞白血病(M7型)
出血 急性感染 急性溶血 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小板计数 (PLT )
解热镇痛药:安乃近(1.1%),氨基比林,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
抗菌药: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喹诺 酮类,磺胺类。
抗甲状腺药物:甲硫咪唑,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
抗惊厥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病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氮平,氯丙嗪等。
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减少:
(1)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4
A引起血粒液细一胞减般少检的药测物——白细胞
抗癌药:烷化剂,抗代谢药,蒽环类,长春新碱类,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 氮芥,长春新碱,阿霉素,阿糖胞苷,顺铂,羟基脲等化疗药物。
(4)移植排斥反应
PS: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故淋巴细胞
淋比例巴相细对胞增减高,少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14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血血 平 血 小小 均 小 板板 血 板
压小宽 积板度
体 积
23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大小
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压积,是PLT与MPV的乘积
血小板宽度(PDW): 血小板均一性
24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疾病名称或临床表现
5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严重外伤、
(1)急性感染
较大手术后、 大面积烧伤、
代谢急紊性乱心所致肌的梗代死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症和严妊重娠的中毒血症管;内溶血后12~36h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 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
↓ ↓ ↓ ↓ ↓ ↓ ↓ ↓ ↓
↓ ↓
↑
↑ ↑ ↑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 ↓ ↓ ↑
↓
↑ ↓ ↑ ↑ ↑ ↓
↑
血小板压积 (PCT )
↓ ↓ ↓
↓
↑ ↑
↑ ↑ ↑
血小板宽度 (PDW)
↑ ↑ ↑ ↑ ↓
25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血小板增多见于:
(1)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多为轻度增多 (2)原发性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
猜想:血小板偏低 是否与患者 肝硬化有关?
27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大:
局部炎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 缓解期、妊娠晚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栓病等。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减小:
败血症、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血小板减少见于:
(1)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性障碍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上呼吸道感染、 风疹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肝硬化、血液被稀释等
26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患者 1673347 女 42岁 出院诊断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后 门脉高压性胃病 胃排胶溃疡
30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影响血小板的药物:
升血小板 肾上腺素
苯妥英钠
降血小板
格鲁米特
保泰松
糖皮质激素
氯丙嗪
氯霉素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洋地黄毒苷 磺胺类
螺内酯
可待因
利尿酸
氯苯那敏
链霉素
多西环素
31
血液一般检测 A
患者男,32岁,因“发热5天,伴咳嗽、咳痰2天”于11月02日入院。
说明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可以见于原发 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系细胞白血病(M7型)等疾病。结合临床情况,为 了确诊建议做一个骨髓穿刺。
大型血小板的比率降低:
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较高。如果血小板数和大血小板比值同时减少 ,则说明可能存在出血等情况,机体正在动员大血小板形成小小血 小板,消耗大血小板较多,导致大血小板比率降低。
血小板压积(PCT)减小:
血小板压积(PCT)降低的原因可能是:MPV表示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 减低见于:(1)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2)有半数白血病患者 MPV减低;(3)mpv随血小板数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
29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大型血小板的比率增高:
(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苯巴比妥(罕见)、苯妥英钠(常见, 可用叶酸加VB12防治)、秋水仙碱、抗叶酸药、抗肿瘤药、异烟肼
(3)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非那西丁、甲基多巴(少见)、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中易发生)。
20
A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6)某些传染病:猩红热
9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嗜酸性粒细胞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单核 细胞
淋巴 细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粒细胞 中嗜 性碱 粒性 细粒 胞细 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10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超敏反应、红斑及类风 湿关节炎等 (2)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纤维化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降低。
6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7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嗜酸性粒细胞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单核 细胞
淋巴 细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粒细胞 中嗜 性碱 粒性 细粒 胞细 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