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摘要】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
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
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
本文围绕“从生活情境入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有效防止负迁移,真正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应用“生活即课堂的理念”进行知识的正迁移”等方面进行了详实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正迁移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
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
用于现实。”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
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将抽象的数
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串联性强、前后知识点关联密切等特点,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要实现知识的正迁移。需要从小学数学内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同的内容产
生的有趣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有了,自主学
习的动力也就自然有了。学生懂得了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正迁移”,也就掌握
了数学学习的精髓,学习效率将会事半功倍。
一、从生活情境入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万事皆学问。
将数学知识教学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紧紧结合日常点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实践。将一切纸面上的数学问题,迁移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的万花筒,既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致,又可以提升学生的
接受速度,增强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 在学习图形相关知识时,需要教会
学生计算面积、周长、表面积和体积,这不仅仅只是书上、练习题中的平面图形,更是现实存在的生活实物,只教会学生用公式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抽象化
的平面图形与生活中真实实物联系起来,这个时候,需要借助孩子们的玩具,玩
是孩子的天性,玩具对于孩子刻骨铭心,对于相关知识的教学,可让孩子带自己
的玩具到课堂,从玩具中去找寻数学知识,纸牌中去研究长方形、魔方中去找寻
正方体、饮水杯中去探究圆柱等等。从生活实例中运用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方法,
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体验,也许每个学生所感悟的未必相同,但对于这些知识
的掌握方向绝对是一致的。将数学问题迁移为生活问题,再反过来把生活问题总
结成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就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本质内容。
二、有效防止负迁移,真正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够促使学习事半功倍,但迁移中有“正”、“负”之分。正
迁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良性现象,而负迁移则是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消极
影响的不良现象。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尚幼,心理稚嫩,学习能力还正在塑造当中,出现了知识的负迁移,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学习进度和效果。教师的教学
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活动与安排要照顾到学生的认识水平,要考虑
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解决问题经验。负迁移是学生已学会的知识和经验造成的,
受到以往经历的影响,下意识地按照以前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好对迁移
效果的处理工作,激发知识的正迁移,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形成知识正迁移的方法有很多,而防止负迁移则需要教师寻找巧妙的方法,
因为知识的负迁移经常是难以预料到的。例如,简便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计
算44×25时=(40+4)×25=44×25,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先计算括号里的,
又回到了44×25这个式子,并未真正理解简便计算。数学中的数据与生活脱离,
导致学生无法判断。如某题中的条件是“甲同学10分钟走了850米,乙同学走
630米用了7分钟。问谁快?”此时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如:答甲同学快,
因为他走的远,而忽略了时间这个条件,可以看出脱离生活实际,此时就需要教
师及时作出引导与解析,对知识的负迁移进行改变,将学生带到正确的方向。
三、应用“生活即课堂的理念”进行知识的正迁移。
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还未形成,教师应充当学生最好的帮助者,引导者。
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实际问题,实现课堂知识的正迁移。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远远比课本和练习册上的问题经典深刻,一旦关注到
实际问题中条件的密切联系,知识点的相辅相成的,就会形成正迁移。例如,圆
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 生活中还能够找到哪些是圆形的呢?车
的轮子、方向盘、电风扇中心、沙井盖。仔细用心去发现生活中好多东西都是圆
形的。蒙古包为天穹式,呈圆形,木架外边用白羊毛毡覆盖。因为它是圆形的,
所以立在草原上,大风雪中阻力小,再大的地震中也不会变形,顶上又不积雨雪,寒气不易侵入,是非常安全的住所。
植物茎的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
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植物茎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
方向,植物茎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植物茎不易受到破坏。当知识的阀门打开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收获也就不在局限于枯燥乏味的数学书本知识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
理清新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强化基本概念和算理的教学,全面培养和多角度训
练学生的各种迁移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