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课程编码学时/学分 26/1.5适用专业机化编写者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系统工程是一门管理学门类的学科基础课,主要讲授提供了系统的思想、观点、方法论和相应的方法。

主要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并能初步运用系统工程的常用模型方法,对某些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

2、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程技术,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介绍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针对系统工程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强化系统分析原理,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强实际训练,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实践及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系统工程(SE)概述●系统工程产生、发展及应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系统工程概念与特点重点:系统工程基本概念2、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论●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理论的发展●系统工程基本工作过程●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重点:系统分析原理及分析3、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系统模型与模型化概述●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常用建模方法重点:系统分析常用建模方法4、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系统仿真概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化原理●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仿真分析重点:系统动力学模型化原理5、系统评价方法●系统评价原理●层次分析(AHP)法●模糊综合评判(FCJ)法重点:层次分析(AHP)法6、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理论与方法概述●风险型决策分析决策树方法重点:决策树方法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系统思考方法的培养;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采用系统化方法学好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教学大纲课程概述:“系统工程”是工业工程、管理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提供了系统的思想、观点、方法论和相应的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系统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模型;系统仿真;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等。

教学目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程技术,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较为系统地介绍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实际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正确灵活应用系统观和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处理问题,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参谋能力。

教学任务:传授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工程方法等知识;进行系统理论应用和系统工程的建模、仿真、决策分析等方法训练;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研究与应用动态,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综合、灵活、创新性地应用本学科知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2.重点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3.掌握系统工程常用模型和技术的功能、原理、使用条件及初步应用;4.初步了解各类定量系统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作用和相互关系,并了解它们在系统工程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的用途5.掌握系统评价与决策的原理和典型方法;6.具有初步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分析本学科(专业)领域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5学时)为本课程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系统思想的发展、系统工程的产生及发展、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系统的特性、系统工程的定义及其基本观点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与系统工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了解系统的分类、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与趋势、了解系统科学体系。

一、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1.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4.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

二、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1.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课程代码:030559二、课程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专业基础课三、设计周数:2周四、大纲说明(一)适用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二)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应用软件2、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五、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系统工程》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课程之一,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能力,提高本课程理论教学的效果,学生在进行《系统工程》课程学习的同时,应进行课程设计的训练,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2.初步掌握系统工程设计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建立指标体系、求解最优解、找出最优方案等基本技术的训练;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能力。

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内容讲授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系统工程的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采用系统、全面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编程,必须按时独立完成,并提交课程论文。

六、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一篇论文。

基本内容包括:要求:1、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确定★1的权重3、编程4、综合评价5、分析评价结果七、指导方式在系统工程课堂上就讲好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利用上机时间介绍软件,讲解使用方法,上机实践.八、课程设计对图纸、编程、设计说明书等具体量化要求使用MATLAB计算软件或SPSS统计软件进行编程,在论文的附件中给出所编写的程序;计算结果在论文中给出。

论文统一用A4纸张打印。

九、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完成的论文进行成绩评定。

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

必要时可进行口试抽查,以确保课程设计的独立完成。

十、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建议教材:徐克绍编.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上海科普出版社.2006年教学参考书:1、谭跃进等编著.系统工程原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2、MBA核心课程编写组.评价与决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3、汪树玉等编著.系统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4、卢纹岱主编.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5、刘卫国等.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2004年1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十一、其他本课程设计的先修课程为: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应用软件,本课程设计应安排在《应用软件》的第二篇课程讲授之后进行。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商管理专业乃至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由于学生普遍接触企业实践很少,加上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管理类学科知识基础较好,但计算机语言能力技术基础较薄弱,导致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模型和系统开发原理理解都存在很大障碍。

如何立足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环境与社会需求变化,结合学生本身的特征,创新专业特色课程内容便成为一大挑战。

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项目的资助下,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特点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既有的课程或教案基础上,融入创新要求的内容,为使专业学生具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素质等,作者编著了本教材。

本教材每章从案例导入开始,引入具体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在每章理论和方法阐述后,设计本章小结和练习题目,帮助巩固本章知识。

最后每章还设计一个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献资料,主要参考书籍及研究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相关文献作者表示感谢。

另外,祁明烨、李彩桥、张艺、张弘扬、史曼飞、阮含含、崔彦娟等参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料收集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专业、经济类及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专业培训教材,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决策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领域应用和设计开发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有学习参考价值。

管理信息系统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不吝赐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94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选修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环境技术等。

Ⅰ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
(一)管理系统工程基本观点
1.系统思想、系统分类
2.系统工程观点
3.管理系统工程发展及应用
(二)管理系统工程方法和步骤
1.管理系统工程基本方法概述
2.Hall三维结构
3.管理系统工程工作步骤
(三)明确问题与系统调查
1.明确问题
2.系统详细调查
(四)系统环境分析
1.环境分析目的与意义
2.环境因素分类
3.环境分析的内容
4.系统环境分析举例
(五)系统结构分析
1.系统结构分析概述
2.系统结构分析内容
3.系统结构分析举例
(六)系统目标分析
1.目标分析的作用和要求
2.目标体系的建立
3.多目标分析
4.系统目标分析举例
(七)系统备选方案的综合
1.备选方案综合的原则
2.备选方案体系的确立
3.系统约束条件的确立
4.系统目标、备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关系
5.系统备选方案综合举例
(八)系统定量分析方法
1.系统定量分析方法概述
2.系统预测、决策、仿真和优化的关系
3.系统预测、决策、仿真和优化综合运用举例
(九)系统定量分析的模型化技术
1.系统模型的概念、举例
2.系统建模的理论和方法
3.系统建模的步骤和原则
4.模型的检验、运用
5.系统建模举例
(十)系统最终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实施
1.方案的确定及综合评价
2.方案的完善
3.方案的实施
4.系统方案的确定、评价与实施举例
(十一)管理系统工程案例分析
1.问题的描述
2.定性分析
3.备选方案的综合
4.定量分析
5.方案的确定与评价
二、课外作业内容
每一章布置1~3道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来源可从教材或相关参考书中选取。

习题的类型可以是概念题、案例分析题、建模题和计算题等。

对于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讲解,对于大型的管理系统工程案例分析题和建模题可安排专门的习题课。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随时提问,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灵活组织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巩固教学内容。

三、实验无
四、实习或上机内容无
五、课程设计内容无
六、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系统工程》,汪应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参考书:《新编系统工程简明教程》,钱颂迪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系统工程引论》,王众言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经济系统工程》,赵松山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Ⅱ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管理系统工程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它是根据系统的观点,按照科学的步骤,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管理学、运筹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各类系统的各个阶段复杂的“硬工程”或“软工程”的管理问题,使该系统在整体目标上达到优化的方法论性质的工程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所包含和涉及内容十分丰富,许多内容本身又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本课程将从一个更高的视点上认识这些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这些知识在解决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问题时是如何相互配合和综合应用的。

因此,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概论性质的课程,对更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已学和未学的相关课程的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管理系统工程的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步骤),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定性系统工程技术和定量系统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系统工程应用。

本课程侧重介绍管理系统工程原理和定性系统工程技术。

由于定量系统工程技术部分中的许多内容本身又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如预测与决策、最优化原理、系统仿真、系统辨识等),因此这部分着重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用途、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在系统工程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如何灵活地和综合地运用这些方法,而对于其中的具体技术则不做详细介绍。

关于管理系统工程的应用,每一章都有应用举例,最后第十一章将剖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工程的应用案例,使学生对管理系统工程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课程的具体要求
1.使学生掌握系统和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

2.掌握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工作步骤和定性系统工程技术,并初步学会用这些思想、方法和步骤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初步了解各类定量系统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作用和相互关系,并了解它们在管理系统工程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的用途。

4.了解管理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应用方法和应用前景。

5.明确相关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并将它们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本课程着重讲解的内容
(一)着重讲解系统思想和管理系统工程观点
(二)着重讲解管理系统工程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着重讲解系统调查
(四)着重讲解系统环境分析内容
(五)着重讲解系统结构的概念、结构分析内容,难点是结构分析
(六)着重讲解多目标体系和多目标分析,难点是多目标分析
(七)着重讲解备选方案体系和约束条件建立
(八)着重讲解系统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关系和作用,难点是方法原理
(九)着重讲解建模原理,难点是建模方法
(十)着重讲解系统评价和控制,难点是评价方法
(十一)着重讲解管理系统工程各步骤和方法的综合运用,难点是理论联系实际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最优化原理、预测与决策、统计学、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但本课程不介绍其中的具体内容,而着重讲解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管理系统工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相互联系,将它们在管理系统工程课程中“组装”成一个有机整体。

五、课外作业的要求
针对课程中的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均须布置若干道思考题、概念题、定性分析题、计算题和综合应用题,题目总量控制在20题左右为宜,其中以思考题、概念题、定性分析题和综合应用题为主。

每次作业均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要求解题思路清晰,结论正确,计算结果准确,书写工整,表达规范。

教师应按要求认真批改每次课外作业,对其中的问题应及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安排习题课或组织课堂讨论。

习题课的次数为1~2次,课堂讨论的时间和次数可灵活掌握。

课外习题、习题课和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管理系统工程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不同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同一个管理系统工程问题。

六、实验要求无
七、实习要求无
八、课程设计要求无
九、学时分配表
十、本大纲主要起草人、审阅人
主要起草人:陈琳
审阅人:蔡志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