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2、正确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

如:为矣罔殆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

(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27、《论语》二则温故知新为师学不思罔思不学殆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5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5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课堂导学: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_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4、总结三个通假字:ABC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三句讲的是()【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翻译()2、第二则:吾:日:三:省:为:谋:忠:交:信:传:习:翻译本则()3、第三则:故:知:可:以:为: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翻译本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教学设计《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能够总结出课文中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能当堂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

根据注释准确翻译并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选用诵读课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1、结合注释,走进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尊为“圣人”。

他首开私人讲学的先河,主张“有教无类”,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

他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删修《春秋》,译注《周易》,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好语气字音:曰(yuē)说(yuè)愠(yùn)逾(yú)罔(wǎng)殆(dài)好(hào)焉(yān)停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好语气:教师范读,让学生试读,要求读出语气舒缓,读出韵味。

3、定标——当堂背诵全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方法一:译文背诵法1、译读课文——同桌讨论,翻译。

要求: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译读全文。

《论语》教学设计精品4篇

《论语》教学设计精品4篇

《论语》教学设计11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

【教学难点】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的语言风格。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孔子及《论语》;朗读全文,2.研读并背诵前四章。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

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

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

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

二、作品简介1.孔子其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终不再仕。

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

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名著导读《论语》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论语》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论语》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其重要性;2. 《论语》中的重要思想和理念;3.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

教学流程:第一课:介绍《论语》的作者和时代背景1. 导入:通过一个短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论语》的作者孔子和他的时代背景。

2. 继续介绍:讲解孔子的生平和主要贡献,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3. 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孔子的思想能够对后世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第二课:介绍《论语》中的重要思想和理念1. 导入:提供一段《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让学生思考其中的意义和思想。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提供的经典语录进行讨论,了解其中的道德准则、教育理念等。

3. 小组展示:让学生在小组中汇报其讨论结果,让全班共同学习。

第三课:阅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录1. 导入:学生自主阅读《论语》中的一段经典语录,在阅读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课堂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回答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 整理总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整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第四课:学习《论语》的应用与实践1. 导入:学生选取一段经典语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讨论如何将《论语》的思想应用到实际中。

2.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选定的经典语录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和总结如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课堂反馈与总结:1. 总结归纳:总结课堂上学习到的《论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2. 学生反馈:学生表达自己学习《论语》的收获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

3.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论语》中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4篇)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4篇)

论语教学设计论语教学设计(精选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诵读《论语》一书中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

2、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和诵读经典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积累和记诵经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经典谈感受。

教学过程:复习一、创设情境,回忆孔子的言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二、初步了解孔子和《论语》出示白板:20世纪末,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一个人那里汲取智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被科学家敬仰的人物,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子。

(简介孔子)孔子—我中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我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他从小生活贫困,由于勤奋好学,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他曾办过私学,据说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整理和传播古籍的工作,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编著了《春秋》。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感觉到孔子是怎样一个人生: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

生: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师:在《论语》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是写孔子外貌的。

(出示白板):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师:这里的“子”指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温和又严肃,威严而又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两千年以前的,但它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

你知道孔子说过哪些智慧的话语吗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寝不语,食不言。

生:……师:(展示《论语》一书),孔子说的这些话,全部在《论语》这部书中,《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徒弟的言行。

《论语》导读教案

《论语》导读教案

《论语》导读教案《论语》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影响;2.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影响;2. 学习和理解《论语》中的典型语录;3. 分析《论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4. 学会批评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2. 《论语》主要内容和节选的典型语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论语》的作者和背景1.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论语》的作者和背景;2. 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基本情况和他的学说;3.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论语》的重要内容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论语》的重要内容和节选的典型语录;2. 学生按照顺序朗读典型语录并讨论其含义;3.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论语》所提出的问题和观点;4.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论语》中的道德准则。

第三课时:《论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1. 继续讨论《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2. 学生就所读的语录进行评论和批判性分析;3. 引导学生思考《论语》和现实社会的关系;4.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

第四课时:《论语》的影响和启示1.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论语》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2. 学生就所学的内容写一篇小结,阐述《论语》的重要性和对自己的启示;3.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小结,并选择代表发表意见;4.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论语》的导读教案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影响,并能够运用所学的道德准则分析和思考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发表意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理解典型语录的表面意义,而忽视其中深层的思想和观点。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论语》的深层理解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名著导读《论语》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意图: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古诗文名著名篇。

但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包括《论语》这部经典。

《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体制、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思想。

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读一读《论语》。

教学设计:因《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

可由教师从《论语》中概括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读《论语》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探究梳理、拓展延伸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

二、文本阅读,合作学习1、学生阅读课本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并圈点批注。

2、划出有关孔子的言论,并作简要分析(翻译)。

3、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及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三、创设氛围,探究梳理1、学生介绍合作研究成果,解读孔子的言论,尤其是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他同学补充。

2、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1)《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2)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

从治学角度,主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从教育的角度,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育。

(3)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倡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突出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等。

《论语》教案(通用11篇)

《论语》教案(通用11篇)

《论语》教案(通用11篇)《论语》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1、孔子及《论语》资料强调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

《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

《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导读课作为对《论语》的介绍和解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 帮助学生掌握《论语》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3. 引导学生思考《论语》对于个人修身和社会发展的意义;4.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课程开篇:引入《论语》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2. 《论语》的起源与背景:介绍《论语》的作者孔子以及其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3. 《论语》的结构和组成:解读《论语》的篇章结构和不同的记录者。

4. 《论语》的核心思想:重点介绍《论语》中的几个重要思想,如仁、礼、孝等。

5. 学案分析:以具体案例讲解和分析《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和故事。

6. 研究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于《论语》的感悟和理解。

7.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堂课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后续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解:运用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论语》的内容和背景。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3.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和解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4. 视觉呈现:设计相关PPT或绘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论语》的内容。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对某一段经典语句进行解读或写一篇关于《论语》的个人感悟。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学案评价:评估学生对于学案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评定: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观点的合理性。

六、教学资源1. 电子教案:提供给学生电子版本的教案,方便学生预和复。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视频素材的设备。

3. 互动白板:方便教师展示并与学生互动。

《论语》教学设计15篇

《论语》教学设计15篇

《论语》教学设计15篇《论语》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论语》教学设计1 第⼀课时 教学⽬标 1、了解《论语》和孔⼦,掌握常⽤的⽂⾔词语 2、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3、感受古⼈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教学过程 ⼀、导⼊激趣 由《论语》和孔⼦直接导⼊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感知 1、学⽣范读,读毕师⽣评点,明确⽂⾔⽂的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 3、学⽣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只懂道理⾏吗? 不⾏,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则》简案,初中⼀年级语⽂教案《《〈论语〉⼗则》简案》。

拖得太久也不⾏,还要经常、按时练习。

这⾥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有门徒三千,来⾃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样,有早的有晚的,孔⼦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意? (3)“君⼦”指的什么⼈?孔⼦认为,什么样的⼈才配称作君⼦? (4)这段话都⽤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是什么⼈? (2)曾⼦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下吗?(有不懂的地⽅可以提出来) (3)学⽣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致能照应哪句话?《论语》教学设计2 ⼀、教学⽬标 1、了解相关的⽂学常识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名著导读之《论语》课程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之《论语》课程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之《论语》【学习目标】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仁、孝、学习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实际,体会《论语》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知识链接: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2、对孔子的评价(1)百代馨香,德配天地 /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4)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5)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学习过程】一、课前检测1.《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论语》教学设计3篇

《论语》教学设计3篇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2、理解、积累’‘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能正确疏通文意。

4、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难点:读琉通文意,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关于孔子的资料助读投影显示:孔子(公元筋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也被尊为圣人。

孔子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倦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先慢读全文。

2、播放朗读录音磁带,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教师提示)(l)正音释义①论语lun);②女,音ru、同‘、汝”,你;③是知也:知,音Zhl,同’智”,智慧;④其:他们、他们的;⑤子日:孔子说,日:说;⑥诲:教导;⑦好古:爱好古代文献;⑧敏:聪敏,敏捷;⑨温故而知新:温习好学过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领会和理解新的知识。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沮故l而知新,四、疏通文意、1、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提示字词释义:(l)第一则:三人:几个人。

论语教学设计(集合4篇)

论语教学设计(集合4篇)

论语教学设计(集合4篇)【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材分析】《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的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课文《〈论语〉十则》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学习本文就是要弄懂、熟读、牢记这些文言语录,以便古为今用。

【课前准备】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3、制作多媒体的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

名著导读——《论语》_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论语》_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评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

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后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七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XX年11月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截至XX年12月底,全世界已经有123所孔子学院。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

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代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论语》教学设计精品3篇

《论语》教学设计精品3篇

《论语》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四、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则明白了什么是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l.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

2.背诵全文。

B类。

3.默写全文。

C类。

[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3.朗读与背诵.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教案一:《论语》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理解《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

3.掌握《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4.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复印《论语》的相关章节,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3.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如《论语》的思维导图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论语》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3:作品结构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作品结构部分。

2.教师讲解:教师对《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进行阐述,如《论语》与其他文献的异同点等。

Step 4:基本思想与重要观点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教师点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互相点拨、分享各自的理解和发现。

4.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的思想。

Step 5:思维导图制作1.学生操作:学生利用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制作《论语》的思维导图,梳理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并进行互相点评和讨论。

Step 6:小结1.回顾与总结:教师结合课堂讨论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回顾与总结。

2.拓展任务: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论语》的相关章节,撰写读书心得。

教学延伸:1.让学生分组进行文本阅读,针对《论语》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2.组织学生进行《论语》的现代释义翻译工作,让学生更能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3.布置学生进行《论语》的个人心得写作,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案二:《论语》中的人生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观点。

2.理解孔子的人生哲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意图:
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古诗文名著名篇。

但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包括《论语》这部经典。

《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体制、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思想。

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读一读《论语》。

教学设计:
因《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

可由教师从《论语》中概括
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读《论语》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探究梳理、拓展延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
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

二、文本阅读,合作学习
1、学生阅读课本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并圈点批注。

2、划出有关孔子的言论,并作简要分析(翻译)。

3、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及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三、创设氛围,探究梳理
1、学生介绍合作研究成果,解读孔子的言论,尤其是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他同学补充。

2、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1)《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2)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

从治学角度,主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从教育的角度,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育。

(3)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倡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突出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等。

这些言简意赅的言论,都堪称至理名言,即使是今天,仍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四、拓展延伸,感悟联想
(投影反灯片)
1、儒雅的君子风度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2)时习:按时温习,练习。

(3)说(yuè):同“悦”。

(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

(5)愠(yùn):怒。

▲补注
⑴、君子
本敬称官大人,孔子用来特指儒家的理想人格,它的对词是“小人”。

⑵、悦、乐
这体现了中国现世乐感文化的人生观,不同于基督教、佛教的罪感、耻感文化的人生观。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美句美段积累】
(1) 宋黄山谷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2) 清张潮《幽梦影》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3) 张放《什么是人生快事》
“悦“是会心的欢喜,仿佛晴云展容、西子含笑。

而“非斯文”的欢喜,不是狂笑,就是胡闹,或是恬不知耻的炫耀。

……读本书,一有什么心声和体悟就把它写下来,天天不乏饱满的精神与葱茏的活力,这才是圣人之“悦”。

【感悟联想】
片断一: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

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

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沛然而生。

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喜悦几多无猜欢乐呢?
片断二:人不知而不愠,于己于人皆好。

于己,可以节约许多不必要的倾诉时间,还可以避免把自己的心情搞坏;于人,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保证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生本短,其乐融融,当然不错。

然而,人不知而愠怒,说说话话的,也是人之常情。

抱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岳飞,当然是君子;抱怨“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更是一位响当当的君子。

人不知,愠与不愠,可能公私有别吧!
2、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ǎn):巴结,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

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意义则指求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

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测的语气。

赐:子贡的名。

诸:之于。

▲补注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学生,公元前520年生,小孔子32岁。

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周游列国时给孔子以经济资助。

能言辩,善外交,曾说楚昭王解孔子陈国绝粮之困。

性格活泼,交往甚广,左右逢源。

孔子评他:瑚琏之器,可举一反三。

他为其守墓六年。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

”子贡
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美句美段积累】
(1)、林语堂
“贫而乐”就是化痛苦为快乐,这种精神可见于欢快饶舌的北京黄包车夫身上,他们一路上总是谈笑风生地逗乐,这种精神也可见于那些气喘吁吁、汗流侠背地用山轿把你抬上山顶的苦力身上,这种精神还可见于四川那些拉船逆急流向上的纤夫身上。

⑵、张振德《名著精华的现代应用》
格里高利·派克为种族歧视而奔波;麦当娜为艾逆病患者呐喊;迈克尔·杰克逊为世界环保问题而义演……比尔·盖茨说:“当我50岁时,我将把95%的财产用于资助慈善事业和科研工作”。

他们无论是附庸风雅,道貌岸然,还是树立形象,出风头,抢镜头,总之,富人们都彬彬有礼的关注着社会问题,物质上的丰裕使他们竭力寻找精神上的丰裕。

因而,“富而好礼”似乎比“富而无骄”更是水道渠成的事。

【感悟联想】
片断一:能做到子贡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孟子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当然很不错,但严格说来,
这还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物质计较,尚未上升到对“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精神境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孔子“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回“不改其乐”(《雍也》),砺德求道,始终与理想同在,才算是入境。

当然,更有现实意义的似乎是“富而无骄”,“富而好礼”。

“大款”不摆派头固然不错,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富而好礼”,追求学问,讲究做人,追求涵养,尊重别人,处处以仁爱之心待人,岂不更好?
片断二:说来奇怪,“贫而乐”做得精彩的,不是谨从儒学的研修者,反倒是批判儒学的道学信奉者。

接舆披头散发,高唱凤歌,把“贫而乐”做到了狂者的绝境;庄周持竿濮水,笑拒使臣,则把“贫而乐”做到了狷者的妙境。

而陶渊明归园行乐,与其说是对儒学的谨从,不如说是对道学的皈依;刘禹锡陋室赋歌,与其说是对大众礼义的追求与歌颂,不如说是对一己人品的自矜与自嘲:他们的“贫而乐”并不合圣人的要求。

难矣,常人之求圣人之“贫而乐”!抑或如涉海凿河,使蚊负山哉?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1.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
2.文学名著导读
3.《老人与海》名著导读
4.论语导读读后感
5.《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3篇
6.名著导读《水浒传》说课稿
7.名著导读《培根随笔》练习题
8.小学名著导读三字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