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混响时间要求
会议室声学设计
![会议室声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bdb971a1c7aa00b42acb84.png)
会议室声学设计维也纳声学郎宇福一、设计依据:《剧院、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50356-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二、主要声学技术指标:会议室根据用途,需要满足一定的语言清晰度,要采用短混响声学设计;同时无明显回声和颤动回声等的声学缺陷;因此,需要用强吸声措施,降低室内混响时间,保证厅内语言清晰度。
根据《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中规定,不同体积会议厅、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最佳混响时间如图1。
中频(500Hz)混响时间0.8±0.1秒,可允许低频稍长,高频稍短;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平直。
图1 会议室最佳混响时间根据《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中规定会堂、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的厅内噪声限值,采用自然声时,会议室厅内背景噪声应满足应满足NR-30,采用扩声系统时,会议厅内背景噪声应满足NR-35.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中规定,办公建筑的空气声隔声标准如表1,一般会议室隔墙应满足隔声≥35dB。
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的会议室应对附着于墙体和楼板的穿绳源部件才去防止结构生传播的措施。
表1 会议室隔声标准三、声学设计:会议室根据参会人数需要可分为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其中,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 ㎡;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
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于2:1。
为了保证会议室的室内良好音质要求,要控制室内为短混响时间,保证语言的清晰度,避免回声、颤动回声和声场不均匀等声学缺陷,可采用以下声学处理措施:1、墙面在会议室四周墙面合理布置吸声材料,不仅可以将室内混响时间控制在会议室容积所对应的最佳混响时间范围内,而且能够消除回声和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
GBT50356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50356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41690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b.png)
GBT50356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篇一: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由建设部2005年发布的GB/T50356国家标准,对三大类厅堂的建筑声学设计进行了规范,这里的三大类厅堂除专业电影院外,应该是相近的厅堂,未特别注明话剧剧场、戏曲剧场、歌剧院或(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gb/t,50356-2005,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音乐厅等,都归入多功能剧场。
事实上,各地所建的大剧院、文化中心剧场都为多功能剧场,其建声设计均应按此规范进行。
一般认为建声设计应包含厅堂体型、体量、混响时间、声场分布、噪声控制及声缺陷消除几个方面。
既然称为建声设计,其与建筑的整个过程及多个工种会发生关联,理应相互配合。
但目前国内对剧场的设计往往分为建筑设计、内装修设计及各工种设计几大块,时间、过程、设计单位等相对独立,建声设计虽然贯穿于剧场建设的整个过程,但联系、配合的很少,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结果,这是应引起重视的作为设计者,大家对混响时间、声场分布的重要性是有认识的,但对混响时间频率特性重视不够,这是因为混响时间频率特性跟厅堂的装修材料、结构密切相关,只有与装修设计者充分沟通、协商。
采用不同的装修材料,不同的吸声结构才能予以满足,而相对合适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对音质的影响更大。
作为建声设计,按国家标准,对体型、体量等作为一般性规定,由负责建声设计者提出意见、建议,但现实情况是,在规划阶段,建声还未参与,往往是由业主提出,更有甚者是某一领导提出,交由土建设计单位。
理论上不存在无法处理的建声解决办法,但毕竟是一件费钱、费工的事,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
标准把噪声控制作为专门的章节进行了规范,关于噪声控制是剧场建声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剧场的静态噪声往往达不到NR30曲线的要求。
究其原因主要是:1、剧场的太平门的隔声量不达标。
2、空调盘管风机噪声过高。
3、消防机械排烟风道未做隔声降噪处理。
室内声学评价标准
![室内声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b40b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8.png)
室内声学评价标准1. 引言室内声学评价是指对室内环境中的声音传播、反射、吸收、声音品质等方面进行客观测量与评估的过程。
评价标准则是为了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与适用性而制定的一套衡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室内声学评价所依据的一些标准和指标。
2. 声音品质评价标准声音品质是指室内环境中声音的清晰度、自然度、平衡度等特征。
声音品质的评价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标准:2.1 声学回声时间声学回声时间是指声音在室内空间中反射、传播和衰减的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声学回声时间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在低频范围内(125Hz):0.3秒至0.6秒之间;- 在中频范围内(500Hz):0.5秒至1.0秒之间;- 在高频范围内(2000Hz):0.6秒至1.2秒之间。
2.2 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是指声音在空间中衰减到达原始声音强度的时间。
较长的混响时间会导致声音的混乱和不清晰感。
一般情况下,室内环境的混响时间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音乐厅、礼堂等大型场所:1.5秒至2.0秒;- 在电影院、剧场等中型场所:1.0秒至1.5秒;- 在会议室、教室等小型场所:0.6秒至1.0秒。
2.3 音频频率响应音频频率响应是指声音在不同频率下的衰减与放大情况。
室内环境的音频频率响应应保持平衡,即不应有明显的频率偏差。
通常要求在20Hz至20kHz频率范围内,频率响应的波动应控制在±3dB 之内。
3. 噪音评价标准除了声音品质外,室内环境中的噪音也是需要进行评价和控制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噪音评价标准:3.1 噪音水平噪音水平是指室内环境中的噪音强度。
根据使用场所和需求的不同,噪音水平的标准也不同。
例如,在办公室、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场所,噪音水平应低于35dB(A);而在一些工业厂房等噪音较大的场所,允许的噪音水平可以较高。
3.2 声音传播控制声音的传播控制主要指对声音的隔音性能进行评价。
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来衡量不同空间的隔音性能,如噪音传递减小量(STC)、隔声量(Rw)等,确保声音在相邻空间中的传播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录音棚混响时间设计
![录音棚混响时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bb693eaf1ffc4ffe47acdc.png)
录音棚混响时间设计具体内容:1)选择最佳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根据使用功能);2)混响时间计算(体积和吸声量计算);3)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与布置。
一、最佳混响时间T60及T60频率特性曲线(一)最佳混响时间T601、定义:中频500Hz所对应的混响时间。
根据大量的、经过主观评价认为音质良好的观众厅进行T60测定,所得到的500HzT60的统计值。
常用最佳混响时间(秒)音乐厅1.8-2.2剧院1.4-1.7多功能1.0-1.3电影院0.8-1.0录音室0.3-0.42、特点:与使用功能、容积有关1)房间用途不同,最佳混响时间也不同:用于语言的房间——报告厅、会议室等,最佳混响时间要比用于音乐的房间(音乐厅、歌剧院)短。
2)房间容积不同,最佳混响时间也不同:房间容积大的,最佳混响时间要比容积小的长。
房间用途RT(s)房间用途RT(s)音乐厅歌剧院多功能厅话剧院、会堂普通电影院立体声电影院多功能综合性体育馆音乐录音师(自然混响) 1.6~2.11.4~1.61.1~1.40.9~1.30.8~1.10.45~0.91.4~2.01.2~1.6强吸收录音室电视演播室语言音乐电影同期录棚语言录音室琴室教室、讲演室视听教室语言、音乐0.3~0.60.4~0.70.6~1.00.4~0.80.25~0.40.3~0.60.8~1.00.4~0.80.6~1.0二)最佳混响时间T60的频率特性:——各个频率的混响时间T60以频率为横坐标,以各个频率混响时间T60与500Hz时的比率为纵坐标。
1、语言类:——语言用房,尤其是播音室,为提高语言清晰度,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以平直为好。
计算混响时间频率:125Hz,250Hz,500Hz,1000Hz ,2000Hz ,4000Hz—— 6个倍频程的中心频率。
2、音乐类:——音乐用房,为增加丰满度、浑厚感,应提高低频混响时间;而高频(2000~4000Hz)的混响时间应与中频相同(实际上略低于中频)。
【规范】影剧院设计规范
![【规范】影剧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9b4972ba1c7aa00b42acbb5.png)
【关键字】规范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2、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2、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大型不应小于,特大型不应小于;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第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2、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最少的位置,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方便;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或由城镇交通规划统一考虑;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布置绿化。
电影院声学设计方案
![电影院声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adaea4693daef5ef73dac.png)
电影院声学设计方案电影院的噪声控制由于电影院观众厅内的平均声压级可达80~85dB,甚至可更高一些。
因此,厅内的噪声标准通常低于音乐厅、剧院和会议厅的标准。
对普通型影院允许噪声级为40dBA,噪声评价曲线NR-35;多声道立体声影院为35dBA,噪声评价曲线为NR-30。
影院的噪声控制包括消除外界噪声对观众厅的干扰和观众厅内扬声器放声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两个方面。
为此观众厅的外墙应有足够的空气声隔声量。
对自然通风(排气)的中、小型电影院,外墙开窗要考虑到周围环境,使之不超出该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
观众厅直接开向户外的门应设置门斗和“声锁”,以防内外噪声互相干扰。
设于屋架内的排气口,应做消声处理,因为厅内吸声吊顶通常不起隔声作用。
厅内的空调系统,必须根据具体状况做消声和隔振处理。
电影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及其控制电影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不论何种类型的影院原则上都应采用强吸声短混响和平直的混响频率特性,以此,使电影录音的还音真实。
但考虑到单声道普通影院与多声道立体声影院各自对混响的不同需求,以及观众厅容积的差别。
因而混响时间应随容积有不同的标准。
考虑到控制低频混响时间的实际困难,通常允许有一定的提升(相对于中频500~1000Hz);而高频混响时间,由于空气中的声吸收,以及观众和吸声材料对高频的过强吸收,而偏低的实际情况,故确定其频率特性如下表。
对于6声道杜比立体声宽胶片系统的影院,美国Dolby系统推荐的中频(500~1000Hz)混响时间为0.5~0.7s,低频(125Hz)可提升1.10倍。
电影院观众厅混响时间的控制通常与消除厅内的音质缺陷结合起来考虑。
例如,观众厅的后墙、凹弧形的侧墙或顶部都需做强吸声处理(即平均吸声系数在125~4000Hz内不小于0.5)。
以免回声和声聚焦。
此外,银幕后面的墙面也作吸声处理,这些同样也是控制混响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大厅容积的观众厅内,如不设置专门控制低频的吸声结构,要达到平直(或接近平直)的混响频率特性是不可能的。
混响时间的控制方法
![混响时间的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1b57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7.png)
混响时间的控制方法
混响时间的控制方法如下:
1. 根据声音类型调整:男低音演唱时,可将混响时间调得短一些,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如果是女高音演唱时,可适当延长混响时间,以增加声音的色彩。
2. 根据房间结构调整:如果房间四周墙壁是由木板材料构成的,混响时间应调小一些,以免声音模糊不清;如果房间四周墙壁是由玻璃结构或挂有绒布窗帘等吸声材料,应将混响时间调大一些,以免声音干涩。
3. 根据观众数量调整:现场观众与听众的多寡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观众的服装也有很大的吸声作用。
音响师、调音师可在1~2秒间选择一个感觉适宜的混响时间。
4. 调整混响声份量比例:适当地加大混响声份量比例,有利于模拟自然混响效果,使声音丰满动听,可增加观众与听众的现场立体感。
如果混响声太多而直达声份量太少,则会使声音严重失真。
因此,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将混响调节旋钮调在中间位置,即直达声份量与混响声份量比例为1:1。
以上是混响时间的控制方法,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必要时可请教专业音响师或调音师。
浅析混响时间
![浅析混响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87e40fecaeaad1f346933f3c.png)
浅析混响时间张一川200827501067(烟台大学)[摘要] 混响时间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和如何调整最佳混响时间,以便更好的了解混响时间,合理的设计室内声,达到舒适的效果。
[关键词] 混响时间舒适度混响计算合理利用声的丰满性扩声清晰度(一)概念:1混响:混响是围蔽空间里的声学现象。
人们所熟知的在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可以听到声音的延续就是混响。
2混响时间:在声音停止发声后,室内的声能立即开始衰减,声音自稳定声压级衰减有用的60dB 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混响是房间中声音被界面不断反射而积累的结果,混响可以使室内的声音增加15dB,同时会降低语言清晰度。
对于音乐演奏的空间,如音乐厅、剧场等,需要混响效果使乐曲更加舒缓而愉悦。
对于语言使用的空间,如电影院、教室、礼堂、录音室等需要减少混响使讲话更加清晰。
因此,不同使用要求的房间需要不同的混响效果。
描述混响效果的指标是混响时间,它是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单位是秒。
混响时间与室内吸声存在数学关系,也就是建筑声学中著名的塞宾公式:T=0.161V/(S×a) ,其中T是混响时间,V是房间体积,S是房间墙面的总表面积,a是房间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由塞宾公式可以看出,房间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混响时间越短。
如体育馆等体积巨大的空间,如果不进行吸声处理的话,混响时间会很长,将严重影响语言清晰度。
由于室内吸声与频率有关,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也有所不同,房间音质指标常指的是中频混响时间。
据研究,就较理想的混响时间而言(中频),音乐厅为1.8-2.2秒,剧院为1.3-1.5秒,多功能礼堂为1.0-1.4秒,电影院为0.6-1.0秒,教室为0.4-0.8秒,录音室为0.2-0.4秒,体育馆为低于2.0秒。
在建筑设计中正确地应用吸声材料可以控制混响时间,保证音质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混响它反映了室内声能的衰变,这衰变与室内的吸声,反射和散射等有关。
二、电影院观众厅对混响时间和噪声控制的要求_舞台音响灯光设计与调控技术_[共2页]
![二、电影院观众厅对混响时间和噪声控制的要求_舞台音响灯光设计与调控技术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dff0b148d7c1c709a14597.png)
舞台音响灯光设计与调控技术②楼面均布活动荷载,标准值应取3kN/m2。
③观众厅体形设计,应避免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
④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
⑤新建电影院的观众厅不宜设置楼座。
⑥乙级及以上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1.0m2。
⑦丙级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0.6m2。
(3)观众厅视距、视点高度、视角、放映角及视线超高值应符合表11-11的规定。
表11-11观众厅视距、视点高度、视角、放映角及视线超高值(4)不同等级电影院的观众座位尺寸与排距宜符合表11-12的规定。
表11-12不同等级电影院的观众座位尺寸与排距等级特级甲级乙级丙级座椅软椅软椅硬椅扶手中距(m)≥0.56 ≥0.54 ≥0.52 ≥0.50 净宽(m)≥0.48 ≥0.46 ≥0.44 ≥0.44 排距(m)≥1.10 ≥1.00 ≥0.90 ≥0.85 ≥0.80二、电影院观众厅对混响时间和噪声控制的要求①观众厅的声学设计应保证观众厅内达到合适的混响时间、均匀的声场、足够的响度,满足扬声器对观众席的直达辐射声能要求,保持视、听力方向一致,同时避免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并控制噪声侵入。
②观众厅内具有良好立体声效果的坐席范围宜覆盖全部坐席的2/3以上。
③观众厅的后墙应采用防止回声的全频带强吸声结构。
④银幕后墙面应进行吸声处理。
银幕后作中、高频吸声材料能有效控制银幕后中、高频反射声,有利于银幕后多组主扬声器的声像定位。
⑤电影院观众厅混响时间应根据观众厅的实际容积按下列公式计算或从图11-34中确定:− 426 −。
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9e768bed0975f46527d3e1e0.png)
混响时间:当声源停止后声压级衰变60Db(相当于平均声能密度降为原来的1/606)所需的时间。
本定义假设之前提为:声衰变时,被测之声压级衰变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以及背景噪声足够低。
满场:正常使用(或演出)状况,管总占座率达80%以上。
排演状况:厅内只有必要的测量技术人员和参加演出的演员,以及必要的布景、道具,而这些都必须与相对应的满场正常使用时相同,但没有任何观众。
空场:除必要的测量技术人员外,厅内没有观众和演员,测量时,厅内设施与相应的满场正常使用时完全相同。
混响——一个稳定的声音信号突然中断后,厅堂内的声压级跌落60dB所需要的时间。
它的确定跟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有关,简略的由下式表示:T60=0.163V αS S式中:赛宾(吸声)因数:用Sabine混响时间公式算出的吸声材料的吸引量除以该材料的面积。
T——混响时间,s;V——房间体积,m3;αs——平均Sabine因数;S——房间表表面积,m2。
此公式适用于标准大气条件,1.013×105Pa,15℃。
单位:秒最佳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是厅堂音质或称室内音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从混响时间的长短,大致可以判断厅堂音质的好坏。
在建声设计中,由于能对室内的混响时间进行定量计算,T60=0.16V/A(s),式中,V为房间容积(m3),A为室内总吸声量。
而且混响时间的测试方法简单,因此仍为音质设计最重要的内容。
事实上,房间混响是否适当,不仅仅关系到声音的清晰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声音是否真实、自然的程度,是否动听悦耳。
主观听音评价的丰满、温暖、清晰、空间感等都与混响是否适当密切相关。
要把混响控制到适当的程度,首先要知道适当的混响时间是多少,又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厅堂音质及其混响时间的大量测试、统计分析,以及主观听音评价,声学家提出了“最佳混响时间“的概念,语言清晰度的高峰段就是最佳混响时间的范围。
最佳混响时间是对大量音质效果评价认为较好的各种用途的厅堂,如音乐厅、歌剧院、电影院、报告厅、会议室、录音室、演播室等实测的500Hz和1000Hz满场(指实际使用状态,如座椅坐有观众)混响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其他演艺建筑建声设计规范
![其他演艺建筑建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04a2bfd172ded630b1cb6a1.png)
相应的音质参量:接收点处的有效声能与无效声能之比(C80)。评价等 级较高的音乐厅,C80 值较小,音乐厅空场 C80 的优选值应在-1~4 之 间。
4、 亲戚感 t1(主观)
早期反射声的初始延迟时间间隙(t1),最佳设计值为 20s,大于 35ms 则不利。
音质设计的措施:与体型有关;直达声与反射声之间的时间差(约 20ms),反射面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为 7m 左右。
1.音乐厅介绍.......................................................................................................................2
2.相关指标...........................................................................................................................2
5、 空间感和环绕感
较多的早期侧向反射声(LEV)
音质设计的措施:与体型有关;早期侧向反射声的时间-能量-空间分布 合理。
注:A、噪声允许标准 NR≤20;
B、声场分布均匀,无回声干扰等缺点;
其他演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C、古典时期的数百座的音乐厅 T60 在 1.0~1.3s 的范围;浪漫时 期的 500~800 座的音乐厅 T60 为 1.5~1.7s。
《数字声音信号源编码技术规范》GB/T 14914-1994
(3) 音质设计
1、混响时间 RT60 与早期衰变时间 EDT
空场中频(500Hz)EDT 与满场中频 RT 之比的平均值约为 1:1
维也纳声学院:电影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及其控制
![维也纳声学院:电影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及其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eff60fe6294dd88d0d26b47.png)
电影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不论何种类型的影院原则上都应采用强吸声短混响和平直的混响频率特性,以此,使电影录音的还音真实。
但考虑到单声道普通影院与多声道立体声影院各自对混响的不同需求,以及观众厅容积的差别。
因而混响时间应随容积有不同的标准。
考虑到控制低频混响时间的实际困难,通常允许有一定的提升(相对于中频500~1000Hz);而高频混响时间,由于空气中的声吸收,以及观众和吸声材料对高频的过强吸收,而偏低的实际情况,故确定其频率特性如下表。
对于6声道杜比立体声宽胶片系统的影院,美国Dolby系统推荐的中频(500~1000Hz)混响时间为0.5~0.7s,低频(125Hz)可提升1.10倍。
电影院观众厅混响时间的控制通常与消除厅内的音质缺陷结合起来考虑。
例如,观众厅的后墙、凹弧形的侧墙或顶部都需做强吸声处理(即平均吸声系数在125~4000Hz内不小于0.5)。
以免回声和声聚焦。
此外,银幕后面的墙面也作吸声处理,这些同样也是控制混响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大厅容积的观众厅内,如不设置专门控制低频的吸声结构,要达到平直(或接近平直)的混响频率特性是不可能的。
以往常用木护墙作为低频吸声结构,近年来因消防上不符合要求的缘故,已很少使用。
目前多数用水泥板穿孔(开缝)和共振吸声砌块等控制低频混响时间;也有用宽频带空间吸声体悬吊在顶部或悬挑在墙上,控制厅内混响时间而获得显著效果的。
电影院的声学设计要点有哪些
![电影院的声学设计要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7dca47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9.png)
电影院的声学设计要点有哪些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沉浸在精彩的影片中时,除了精彩的画面,优质的声音效果同样能极大地提升观影体验。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精心的声学设计。
那么,电影院的声学设计到底有哪些要点呢?首先,要谈的就是混响时间的控制。
混响时间是指声音在房间内衰减 60dB 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电影院来说,不同大小和用途的影厅,混响时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大型影厅的混响时间要比小型影厅稍长一些,以营造出更加宏大的声音氛围。
但无论是哪种影厅,混响时间都不能过长或过短。
过长会导致声音模糊不清,影响对白的清晰度;过短则会使声音显得干瘪,缺乏丰满度和空间感。
为了控制混响时间,设计师会在影厅内使用吸声材料。
常见的吸声材料有吸音棉、穿孔板、聚酯纤维板等。
这些材料通常会被安装在墙面、天花板和地面上,以吸收多余的声音反射。
同时,座椅的材质和布局也会对混响时间产生影响。
例如,采用织物面料的座椅比皮革座椅具有更好的吸声效果。
声音的均匀分布也是声学设计的关键之一。
在电影院中,观众希望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听到清晰、平衡的声音。
为了实现这一点,扬声器的布局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电影院会采用多声道环绕声系统,包括前置声道、中置声道、环绕声道和超低音声道等。
扬声器的位置和角度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调试,以确保声音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影厅。
此外,影厅的形状和比例也会影响声音的均匀分布。
理想的影厅形状应该是长方形,且长宽高比例要合理。
避免出现过于狭长或扁平的形状,以免造成声音的聚焦或散射问题。
隔音处理同样不容忽视。
电影院通常位于商业中心或综合体内,周围环境嘈杂。
为了保证观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中,必须做好隔音措施。
这包括对墙体、门窗、天花板和地面的隔音处理。
墙体可以采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隔音棉;门窗要使用密封性能好的隔音门窗;天花板和地面可以铺设隔音材料,以减少声音的传播。
声学缺陷的避免也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声学缺陷有声聚焦、颤动回声和驻波等。
电影院声学设计方案
![电影院声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4d1f2da8114431b90dd87c.png)
电影院声学设计方案电影院的噪声控制由于电影院观众厅内的平均声压级可达80~85dB,甚至可更高一些。
因此,厅内的噪声标准通常低于音乐厅、剧院和会议厅的标准。
对普通型影院允许噪声级为40dBA,噪声评价曲线NR-35;多声道立体声影院为35dBA,噪声评价曲线为NR-30。
影院的噪声控制包括消除外界噪声对观众厅的干扰和观众厅内扬声器放声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两个方面。
为此观众厅的外墙应有足够的空气声隔声量。
对自然通风(排气)的中、小型电影院,外墙开窗要考虑到周围环境,使之不超出该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
观众厅直接开向户外的门应设置门斗和“声锁”,以防内外噪声互相干扰。
设于屋架内的排气口,应做消声处理,因为厅内吸声吊顶通常不起隔声作用。
厅内的空调系统,必须根据具体状况做消声和隔振处理。
电影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及其控制电影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不论何种类型的影院原则上都应采用强吸声短混响和平直的混响频率特性,以此,使电影录音的还音真实。
但考虑到单声道普通影院与多声道立体声影院各自对混响的不同需求,以及观众厅容积的差别。
因而混响时间应随容积有不同的标准。
考虑到控制低频混响时间的实际困难,通常允许有一定的提升(相对于中频500~1000Hz);而高频混响时间,由于空气中的声吸收,以及观众和吸声材料对高频的过强吸收,而偏低的实际情况,故确定其频率特性如下表。
对于6声道杜比立体声宽胶片系统的影院,美国Dolby系统推荐的中频(500~1000Hz)混响时间为0.5~0.7s,低频(125Hz)可提升1.10倍。
电影院观众厅混响时间的控制通常与消除厅内的音质缺陷结合起来考虑。
例如,观众厅的后墙、凹弧形的侧墙或顶部都需做强吸声处理(即平均吸声系数在125~4000Hz内不小于0.5)。
以免回声和声聚焦。
此外,银幕后面的墙面也作吸声处理,这些同样也是控制混响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大厅容积的观众厅内,如不设置专门控制低频的吸声结构,要达到平直(或接近平直)的混响频率特性是不可能的。
混响时间设计
![混响时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a070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5.png)
水泥抹
面
376
6
走道 乐池
混凝土 面
340
7门 开
8口
木板门 28
舞台口 耳 光 口 130 面光口
9
通风 口
送、回 风口
6
4mV
T60
125Hz
a
Sa
0.19 190
0.25 225 0.21 31.5
0.17
17
0.02
7.5
0.02
6.8
0.16
4.5
0.3
39
0.8
4.8
1.47
250Hz
a
0.01 0.21
0.35 111.65
0.12 17.64
0.05
3.1
0.1
11.7
0.08 2.08
500
α
A
0.1 30.9
0.01 0.21
0.4 127.6
0.12 17.64 0.06 3.72 0.05 5.85
0.05 1.3
1k
α
A
0.07 21.63
0.02
0.43
0.45 143.55
2.8
0.1 2.8
0.35
45.5 0.4
52
0.45 58.5 0.5
65
0.5 65
0.8
4.8
1.41
0.8
4.8
1.36
0.8
4.8
1.3
0.8
4.8
48.6 1.06
0.8 4.8
118.8 1.06
三、选择与布置室内装修材料
1、掌握各种吸声材料与结构的吸声性能; 2、吸声材料与结构的位置确定 1)应注意低、中、高频吸声的平衡,同时兼顾建筑装饰效
什么是混响和混响时间[整理版]
![什么是混响和混响时间[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4c704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a.png)
混响和混响时间混响是房间中声音被界面不断反射而积累的结果,混响可以使室内的声音增加15dB,同时会降低语言清晰度。
对于音乐演奏的空间,如音乐厅、剧场等,需要混响效果使乐曲更加舒缓而愉悦。
对于语言使用的空间,如电影院、教室、礼堂、录音室等需要减少混响使讲话更加清晰。
因此,不同使用要求的房间需要不同的混响效果。
描述混响效果的指标是混响时间,它是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单位是秒。
混响时间与室内吸声存在数学关系,也就是建筑声学中著名的塞宾公式:T=0.161V/(S×a) ,其中T是混响时间,V是房间体积,S是房间墙面的总表面积,a是房间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由塞宾公式可以看出,房间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混响时间越短。
如体育馆等体积巨大的空间,如果不进行吸声处理的话,混响时间会很长,将严重影响语言清晰度。
由于室内吸声与频率有关,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也有所不同,房间音质指标常指的是中频混响时间。
据研究,就较理想的混响时间而言(中频),音乐厅为1.8-2.2秒,剧院为1.3-1.5秒,多功能礼堂为1.0-1.4秒,电影院为0.6-1.0秒,教室为0.4-0.8秒,录音室为0.2-0.4秒,体育馆为低于2.0秒。
在建筑设计中正确地应用吸声材料可以控制混响时间,保证音质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混响是指室内的声源发声停止后,在室内的声音经过多次反射或散射而延续的现象。
它反映了室内声能的衰变,这衰变与室内的吸声,反射和散射等有关。
100多年前,美国物理学教授W.C.赛宾首先提出了用声能衰减60dB所需时间,即混响时间来衡量厅堂的音质,并提供了计算室内混响的经验公式。
经过后来的科学家研究,从扩散声场中声能密度随时间的衰减出发,在理论上推导出混响时间的表达式,发现赛宾提出的公式正是平均吸声系数ā<0.2时理论公式的近似。
从而,使我们对赛宾公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尽管100多年来,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影响厅堂音质的声学参量[1],但是,至今混响时间仍然是厅堂声学设计中惟一能定量计算的参量,也是一个公认的最成熟的厅堂音质的评价量。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要求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c5a3cc258f5f61fb73666b3.png)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要求4.观众厅建筑声学4.1观众厅混响时间观众厅混响时间,可按实际容积(V)从图1中查得的上下限值,亦可根据公式RT60≤0.076520686V0.287353(秒),求得该容积所需混响时间的上限值。
式中V的单位为立方米。
4.2.1检测时用粉红噪声信号(63Hz~8KHz)倍频程档(如用1/3倍频程档,则要换算成倍频程档)。
4.2.2 在座位区内取均匀分布的3~7点测量,而后求出其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4.3 观众厅的声场分布观众厅内各测点声压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6dB,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3dB。
4.3.1用粉红噪声信号的总声压级85dB C检测。
4.3.2将座位区按井字形划分为九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中心附近选为测点。
凡对称形影厅,其纵向轴线上的三个测点须在偏离纵向轴线1~2个座位处选取。
4.4 观众厅背景噪声4.4.1 观众厅的稳态噪声宜符合NC25以下的各噪声评价曲线簇,最大不超过NC30噪声评价曲线。
或采用A计权测量方法,控制指标应不高于35dB A。
4.4.2 测量稳态噪声时,须开启放映、空调及电声系统。
4.4.3用声级计在座位区取前、中、后三点测量,求出平均值。
5.2 B环5.2.1 主声道5.2.1.1 主声道的频率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5.2.1.2 主声道的峰值功率电平为103dB C。
5.2.1.3 主声道的功率配置,应在峰值功率电平的基础上留有3~6dB的功率余量。
5.2.1.4 主声道宜采用电子分频网络。
5.2.1..5 主声道的调试电平为85dB C。
5.2.2 环绕声道5.2.2.1 环绕声道的频率响应,应符合以下要求:5.2.2.2 左右两边的环绕声道,其每边的峰值功率电平为100dB。
5.2.2.3 每边环绕声道的功率配置,应在峰值功率电平的基础上留有3~6dB的功率余量。
5.2.2.4 根据观众厅容积的大小、声场的均匀分布和峰值功率电平的要求,配置环绕扬声器的数量。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55ccba67ec102de2bd899c.png)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一、娱乐场所2.酒吧、迪厅、慢摇吧3.会所、美容院、洗浴中心4.网吧、游戏厅、动漫城5.酒店此类场所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如下:《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边界噪声排放限值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排放限值。
表1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无法进行噪声测量或检测的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影响度的情况下,噪声测量应在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建筑物窗外1m处进行。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 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表1 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位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内情况下,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表2 和表3 规定的限值。
表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单位:dB(A)表3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倍频带声压级)单位:dB对于在噪声测量期间发生非稳态噪声(如电梯噪声等)的情况,最大声级超过限制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5.环境噪声限值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表1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级限值表1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4e26e2915f804d2a16c152.png)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一、娱乐场所1.KTV2.酒吧、迪厅、慢摇吧3.会所、美容院、洗浴中心4.网吧、游戏厅、动漫城5.酒店此类场所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如下:《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1 边界噪声排放限值4.1.1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排放限值。
表1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4.1.2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无法进行噪声测量或检测的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影响度的情况下,噪声测量应在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建筑物窗外1m处进行。
4.1.3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 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表1 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4.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4.2.1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位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内情况下,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表2 和表3 规定的限值。
表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单位:dB(A)表3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倍频带声压级)单位:dB4.2.2 对于在噪声测量期间发生非稳态噪声(如电梯噪声等)的情况,最大声级超过限制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5.环境噪声限值5.1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表1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级限值表1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时段昼间夜间0类50 40 1类55 45 2类60 50 3类65 554类4a类70 55 4b类70 60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