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保护与预防措施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保护与预防措施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保护与预防措施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孩子们在这个时期经历许多身心变化。

然而,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并预防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以下提出了几项重要的儿童保护与预防措施。

一、构建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1. 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孩子们需要一个充满爱、关怀和安全感的家庭环境。

给予他们稳定的居住环境、规律的作息习惯以及明确的家庭规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助于塑造积极的心理素质。

3. 提供良好的教育方式: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采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1. 提供适当的活动和休闲时间:孩子需要平衡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鼓励他们参加适合年龄的户外游戏、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2. 饮食均衡与合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

减少高糖、高食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3. 睡眠保障:保证孩子每天获得充足的睡眠时间。

规律的睡眠有助于孩子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对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建立积极的学校环境1.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应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教材、教学设备和教育技术。

这将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2. 建立友善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尊重并关心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常见的七种儿童心理问题

 常见的七种儿童心理问题

常见的七种儿童心理问题儿童心理问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儿童自身缺少合适的表达能力,因此面对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通过怪异行为进行表达。

比如想要获得关心而假装头疼,像这种类型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不可以使用成人标准进行衡量。

而且,儿童正处于利用周围环境创建自我概念的阶段,如果能及时治疗和预防,将对孩子的伤害减少;如果拖延处理效果则不佳。

本文分析了常见的七种心理问题。

1、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1)自闭症。

有着自闭症的孩子目光和言行都不愿意与人接触,经常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脾气较为异常,通常固执的爱听某项旋律或者是某种玩具。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的兴趣远远高于人,有的时候甚至将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耍,玩耍时候伴有节奏和重复性的动作,对于喜欢的东西较为执着。

产生自闭症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遗传和脑伤等。

最佳的治疗方式是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适当的关怀孩子,为其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2)多动症。

活动量非常大的孩子经常坐立不安、整天跑上跑下、话多、老师和父母认为这种孩子是故意捣蛋的。

多动症孩子特征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到一起、肌肉协调不良,缺少抑制力以及情绪不稳定、比较敏感。

产生该种症状的实质性原因可能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或者是轻微的脑部受损以及天生便是活泼类型的孩子。

治疗方式为两点,积极方面为减少家庭方面的压力;消极方式则是应用镇静剂来降低孩子的活动量。

不过不可以长时间使用,教学方面可以安排消耗体力的简单活动。

(3)口吃。

通过统计来看,两岁到四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产生口吃,口吃属于语言表达上的一种障碍。

通常情况下,因为十二岁之前的孩子正是利用社群内较多数的价值进行判断,构建相应的价值标准,因此对他们不一样的人经常存在着行为方面的排挤,导致口吃孩子的内心产生严重的挣扎,说话时候也伴随着焦虑现象。

产生口气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影响,生理原因表现为:遗传发音和器官协调迟缓以及发音器官障碍等,针对该种因素,务必进行就医诊疗。

同时,还有心理因素造成的口吃现象,其被称之为心因性口吃。

幼儿心里卫生常识

幼儿心里卫生常识

幼儿心理卫生常识什么是幼儿心理卫生?幼儿心理卫生,指的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和处理幼儿心理问题的一系列措施。

幼儿心理卫生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问题的表现幼儿心理问题会表现出许多不同的形式,家长和教师应该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行为异常:幼儿可能变得过于冲动、焦虑或内向,并且表现出刻板行为模式。

2.情绪波动:幼儿可能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容易情绪失控,或者长期处于低落或消沉的情绪中。

3.社交问题:幼儿可能出现与同伴或成人的交往问题,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4.睡眠问题:幼儿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夜惊、噩梦等,或者无法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卫生?确保幼儿的心理卫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维护方法:1.提供稳定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稳定、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使他们感到安全和宁静。

以及提供积极的学习和社交环境,使他们感到受到尊重和关注。

2.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幼儿保持密切的亲子关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同时,教育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有效解决问题。

3.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幼儿提供规律的饮食和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

鼓励他们参与适合年龄的户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4.了解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发展阶段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5.多种活动的选择: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总结幼儿心理卫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给予幼儿良好的环境和关爱,以及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家长和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心理问题,创造一个积极、阳光的成长环境。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演示文稿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演示文稿
2、病因 婴儿孤独症的发病年龄早,似乎从出生起就预示了其发病趋向。生物学因素
主要指早期生活环境也是促成发病的诱因。
❖ (1)生物学因素所致——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如孕妇病毒 感染、先兆流产、宫内窒息、产伤等等。
❖ (2)早期的生活环境——缺乏情感交流,无语言交往。
第十八页,共28页。
❖ 3、诊断标准
第三页,共28页。
❖ 2、原因 ❖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 (2)恐惧是一种共鸣; ❖ (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 3、预防
❖ (1)诱导、鼓励儿童去认识自然现象;
❖ (2)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影视; ❖ (3)系统脱敏法。
第四页,共28页。
❖ (二)屏气发作
❖ 1、概念
❖ 又称呼吸暂停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
❖ 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 2、表现 ❖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惊
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 3、预防
❖ 解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第五页,共28页。
❖ (三)暴怒发作
❖ 1、概念 ❖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与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
❖ 例: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 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 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 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 请回答: ❖ 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 ❖ 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B.幼儿情绪平稳后的教育,成人(尤其是家长不以情绪化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各种方法疏 导幼儿的不良情绪。(3分)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技巧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技巧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或困扰。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技巧,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的必要性、主要技巧和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1. 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心智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而且,很多儿童在家庭中也有可能受到各种不良影响,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心理疏导技巧,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以保障其健康成长。

2. 儿童心理疏导的主要技巧2.1 观察儿童行为和情绪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儿童的异常行为和情绪变化。

某个儿童平时活泼好动,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这可能是他遇到了心理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情绪来发现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

2.2 沟通和倾听倾听是心理疏导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倾听空间,让他们倾诉内心的烦恼和困惑。

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理解,不轻易打断或论断儿童的言论,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着力营造和谐、舒适的师生关系,让儿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儿童才会更愿意与教师共享自己的心理问题,教师也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3. 儿童心理疏导的具体实施方法3.1 打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游戏活动等形式,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3.2 单独或小组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或小组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安排单独或小组心理辅导,通过与儿童面对面的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帮助他们认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3.3 导入情感教育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儿童灌输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情感的表达与管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品质。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方案心理疏导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方案心理疏导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孩子们在这里不仅接受教育,还需要得到心理健康的疏导和关怀。

幼儿园儿童因为芳龄小、认知能力不足,对外界的刺激和情绪波动常常难以自我调节,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行为问题。

幼儿园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来帮助孩子们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那么,如何制定一套有效的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方案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了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1.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认知能力有限、需要得到家庭和教师的关怀和指导等。

2.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对幼儿园儿童来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分离焦虑、过度依赖、行为不稳定、情绪失控等。

二、建立幼儿园心理疏导团队1. 团队成员的设置在幼儿园中建立心理疏导团队,一般需要包括心理学专业教师、家长代表、社会工作者等。

2. 团队成员的培训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心理疏导方面的专业培训,培养其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三、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1. 收集儿童心理健康信息针对每位幼儿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儿童的性别、芳龄、家庭情况、心理健康问题等信息。

2. 定期评估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更新档案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幼儿园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孩子们普及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2. 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各类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心理疏导的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1. 家长参与心理疏导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心理疏导过程,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努力。

2. 定期与家长交流与家长定期交流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倾听家长对孩子的困惑和疑虑,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努力。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

总结词
多动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注意力不 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
详细描述
多动症幼儿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容 易分心,活动过度,且行为冲动。他 们可能在学习、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表 现出困难。多动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 环境和生物因素有关。
焦虑症
总结词
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幼儿可能表现 出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
目录
•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 常见心理问题 • 心理障碍 • 影响因素 • 应对策略 • 预防与干预措施
01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
01
02
03
04
感知觉发展
幼儿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 感知觉来认识世界,发展对事
物的感知能力。
注意力发展
幼儿的注意力逐渐从无意注意 向有意注意发展,能够逐渐专
VS
详细描述
幼儿焦虑症可能表现为对日常事物或情境 的过度恐惧、紧张或担忧。他们可能害怕 黑暗、动物、陌生人或新环境等。焦虑症 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物因素有关。
抑郁症
总结词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幼儿可能表现出持 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
详细描述
幼儿抑郁症可能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悲 伤或易怒,对活动失去兴趣和活力。他们可 能食欲减退或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抑郁 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物因素有关。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与主要照顾者分 离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情绪。
详细描述
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或与父母短暂分离 时,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或拒绝 分离的行为。这通常发生在幼儿1-3岁 之间,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反应。
过度依赖
总结词
过度依赖是指幼儿对父母或其他照顾者过分依赖,无法独立处理自己的日常事 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现状1.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在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比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成为了普遍现象,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困扰。

2. 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教育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3. 师资力量不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指导和实施,但目前师资力量不足,培训程度不够,也影响了教育效果。

改进措施1. 强化教师专业培训针对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幼儿。

2.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愉悦和尊重的教育氛围。

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 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要适当融入情感教育、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结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的现状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进措施,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未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加完善,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辨识与疏导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辨识与疏导

沟通交流
通过改善家人之间的沟通,增进理解与支持, 从而解决问题。
专业指导
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指导,帮助家人寻找 有效的应对方式。
药物治疗
症状评估
医生需要全面评估儿童的症状,并根据临床 表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
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其他 因素,医生会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 辨识与疏导
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如何识别和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助力儿童 健康成长。
af by akjdb fals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乎未来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 良好的心理健康为孩子们奠定了 健康、积极的成长基础。
提升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 行为和人际交往,良好的心理状态 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化等,是识别早期心理问题的关键。
2
老师评估
学校老师与孩子接触密切,能从学习、社交等方面评估孩子的
心理状况,提供专业反馈。
3
专业评估
如果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存在异常,应及时安排专业心理评估,
由专业人士进行全面诊断。
家长观察和沟通的重要性
观察儿童行为
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了解情绪变化和需求,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轻松愉快
游戏活动给予儿童轻松愉快 的治疗体验,使他们更乐意接 受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
充满想象
医生可根据不同儿童的需求 设计创意游戏,让孩子们积极 投入并发挥无限想象力。
治疗计划的制定
评估诊断
1
全面了解患儿症状和成因
目标设定 2
明确治疗目标和预期效果
方案制定 3

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一、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及兴趣行为的异常。

近年来,孤独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案例:小明,3岁,从小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

在上幼儿园后,老师发现他经常独自玩耍,不与同学互动,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

预防措施:1.加强亲子互动,多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现代幼儿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案例:小华,5岁,由于父母工作忙,经常独自在家。

他总是担心父母会不会出事,担心自己一个人在家会发生意外。

这种过度担忧导致他经常失眠,食欲不振。

预防措施:1.增强家庭安全感,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3.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减轻心理压力。

三、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孩子在社交互动中,以言语或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现代幼儿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社会环境复杂等原因,攻击性行为逐渐增多。

案例:小强,6岁,经常在学校欺负同学,抢夺同学玩具,甚至动手打人。

老师与家长沟通后,发现小强家庭环境较差,父母疏于管教。

预防措施:2.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减少孩子接触暴力信息的机会。

3.教会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

四、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现代幼儿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电子产品普及等原因,ADHD 发病率逐年上升。

案例:小丽,7岁,上课时经常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

她喜欢乱跑乱闹,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预防措施:2.加强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3.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五、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受到挫折等原因,产生的一种自我贬低的心理状态。

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判断和预防

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判断和预防

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判断和预防婴幼儿(0-3岁)是一个人类生命周期中非常特殊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他们还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所以家长和其他照顾者需要通过观察和了解婴幼儿的心理行为来判断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婴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1. 分离焦虑:婴幼儿在面对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时常常表现出焦虑、担心和哭闹的行为。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无法理解分离的时间是有限的,导致害怕被抛弃。

2. 恐惧反应:婴幼儿在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或者一些不寻常的事物时,可能会出现恐惧、退缩、哭闹的行为。

这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3. 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婴幼儿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暂的,所以他们经常会在不同的事物间迅速转移注意力,导致容易分心和难以集中精力。

二、判断婴幼儿可能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迹象1. 频繁哭闹:如果婴幼儿在没有生理需求的情况下频繁哭闹,并且无法通过哄抚和安抚来平静,那么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2. 失眠问题:婴幼儿在睡眠过程中频繁醒来、哭闹或者无法入睡,可能表明他们存在焦虑或恐惧。

3. 社交问题:婴幼儿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异常的抗拒、退缩或者暴躁的情绪,可能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三、预防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1. 建立安全感:通过建立稳定、温暖和关爱的家庭环境,让婴幼儿感受到安全和被关爱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2. 注重沟通:尽量用亲切、温暖的语言与婴幼儿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情感,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 提供激发兴趣的环境:给予婴幼儿丰富多彩的玩具和图书,鼓励他们发展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综上所述,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是一个需要家长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通过及时判断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婴幼儿健康地成长,塑造积极的心理发展。

希望家长们在照顾婴幼儿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细心地关注并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2. 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3. 心态平衡:保持愉快的心态,情绪稳定,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4. 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5. 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6. 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1. 咬指甲: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 吮吸手指:婴儿期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应逐渐消失。

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 屏气发作: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可能出现屏气发作的现象,表现为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等。

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 口吃: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 言语发育延迟: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

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 选择性缄默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

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心理健康预防措施

心理健康预防措施

心理健康预防措施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心理问题的困扰。

为了保护心理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1. 检查情绪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时刻检查自己的情绪状态。

遇到困扰时,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沟通,释放负面情绪,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建立良好的情绪调节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2. 健康饮食饮食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提升心情有帮助。

同时,减少摄入咖啡因和糖分等刺激物质,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3.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释放身体的压力。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提升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4. 睡眠充足睡眠是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必要过程。

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并保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为了保证睡眠质量,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固定的睡眠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5. 建立社交网络良好的社交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良好的互动。

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孤独感,并获得支持和关爱。

6. 积极应对压力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压力,我们需要学会积极应对。

合理规划时间、学会放松、培养爱好等,都是有效的压力缓解方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更多应对压力的技巧。

7. 注意心理需求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需求,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学会对自己说“不”,拒绝不必要的事情。

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会自我调节,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总结起来,保持心理健康需要综合考虑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情绪、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以及积极应对压力。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幼儿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小朋友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免疫系统相对脆弱,因此,预防和管理幼儿常见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管理制度,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一、幼儿常见疾病概述1.1 常见疾病类型在幼儿阶段,感冒、腹泻、过敏性疾病等常见病随时可能发生。

感冒是最普遍的,孩子们常常因为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腹泻则可能由于饮食不当或细菌感染引起,而过敏性疾病则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有关。

了解这些疾病的特征,可以帮助家长更快识别和应对。

1.2 影响因素幼儿的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

比如,家庭环境的卫生状况、儿童的日常饮食是否均衡,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水平。

此外,缺乏锻炼和睡眠不足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二、疾病预防措施2.1 健康教育首先,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

家长和老师应该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比如如何辨别常见疾病的症状,何时该就医等。

可以利用手册、讲座等形式,让大家了解如何保护孩子的健康。

同时,定期组织健康知识的培训,也能增强家长的预防意识。

2.2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此外,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抵抗力。

2.3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也不能忽视。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玩具和日常用品,避免细菌滋生。

同时,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公共场所,应该定期消毒,确保孩子们的活动环境安全无虞。

家长要教育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在吃东西和上厕所后,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三、疾病管理策略3.1 早期识别在疾病管理中,早期识别是关键。

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注意观察他们是否有异常的表现,比如持续发烧、食欲不振等。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能够减少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方案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方案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疏导对幼儿园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幼儿园儿童心理特点及现实需求,设计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案,能够有效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园儿童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疏导方案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幼儿园心理疏导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幼儿园儿童心理特点1.1 个体差异明显幼儿园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性别、发育水平、社会环境等方面。

有些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心强,而有些则较为内向,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关爱。

1.2 情绪表达单一在表达情绪方面,幼儿园儿童往往采用单一的方式,如哭闹、愤怒或撒娇,表达不够成熟,需要教师有耐心地进行引导。

1.3 模仿能力强幼儿园儿童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他们往往会模仿周围成人或同伴的言行举止,这为心理疏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2.1 分离焦虑幼儿园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表现为留恋家长、害怕独自留在学校等症状。

这与孩子对家庭的依恋、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有关。

2.2 自我意识形成不完善幼儿园儿童的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相对模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他人评价的影响,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3 情绪难以控制由于大脑皮层尚未充分发育,幼儿园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因为受挫、失望等原因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

三、心理疏导方案3.1 家园合作在幼儿园的心理疏导工作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反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

3.2 情景化引导针对幼儿园儿童情景化的心理疏导能够更好地帮助其理解和接受。

教师可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些心理素质培养的情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3.3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减轻他们的抵触情绪。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游戏或童话故事,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保育员岗位测试题及答案

保育员岗位测试题及答案

保育员岗位测试题及答案近年来,保育员岗位的需求不断上升。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的增强,对幼儿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作为保育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保育员岗位测试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职业。

保育员涉及到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健康保护等等。

为了能够胜任这个岗位,保育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育员岗位测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心理学测试题1: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包括语言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自我意识的形成、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测试题2:请简述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

答案:幼儿的自我概念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物质自我阶段、社会自我阶段和心理自我阶段。

在物质自我阶段,幼儿将自己与外界物体进行区分;在社会自我阶段,幼儿开始注意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在心理自我阶段,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联系。

二、幼儿教育测试题1:请列举一些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类型。

答案: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类型包括游戏活动、手工制作、音乐歌唱、绘画涂鸦等。

测试题2:请解释幼儿教育中“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

答案:幼儿教育中的“以幼儿为中心”理念是指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尽量使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实现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

三、健康保护测试题1: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提高意识、注射相应疫苗、加强环境卫生等。

测试题2:请简述幼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答案:幼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烦躁易怒、焦虑、逆反等。

处理方法包括耐心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情绪,通过和幼儿交流、引导幼儿参与适合的活动,以及积极引导幼儿适应新环境。

以上是一些保育员岗位测试题及答案的简要介绍。

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现代幼儿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身心发育不完全、情绪波动大、社交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焦虑问题是现代幼儿心理问题中的常见之一。

由于生活、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过度保护、过高期望等原因,幼儿常常感到压力重重,导致焦虑。

为了缓解幼儿的焦虑,父母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首先,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与支持,用温暖的语言和行动来鼓励他们。

此外,提供适当的环境和安全感,帮助幼儿适应和应对常见的压力源。

最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把过高的期望和成绩放在第一位,而是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

其次,自卑问题也是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竞争观念,让幼儿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自卑感。

为了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家长和教师应该多给予幼儿正面的鼓励和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表扬幼儿的优点和进步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给予幼儿适当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改变他们的自卑情绪。

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再次,社交能力不足是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电子产品的普及等原因,孩子们的社交活动逐渐减少。

缺乏良好的社交经验和技能,使得幼儿更加孤立和内向。

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首先,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鼓励幼儿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

其次,为幼儿创造一个友善和支持的环境,让他们感到放松和舒适。

此外,教授幼儿一些社交技巧,如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分享和倾听等,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沉迷电子产品是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吸引力很大,容易让他们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心里危机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心里危机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心理危机问题也逐渐凸显。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责任。

为了提高幼儿园师生的心理危机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特此开展幼儿园心里危机安全教育。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与表现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压力时,无法有效应对,导致心理状态失衡,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的一种状态。

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波动: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易怒、恐惧等情绪反应。

2. 认知障碍:孩子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现象。

3. 行为异常:孩子可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

4. 生理反应: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心悸、出汗等生理反应。

二、幼儿园心理危机的原因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不和谐、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经济困难等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2.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压力过大、同伴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良等都会引发孩子心理危机。

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复杂、网络信息泛滥、社会竞争激烈等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压力。

4. 个人因素:性格缺陷、心理素质差、应对压力能力弱等都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危机。

三、幼儿园心理危机预防措施1. 加强心理教育:幼儿园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故事、游戏、讨论等形式,帮助孩子们了解心理危机,提高心理素质。

2. 建立心理档案: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心理异常情况。

3. 开展心理辅导:对有心理困扰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调整心态。

4. 营造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安全、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减少心理压力。

5. 加强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状况,形成教育合力。

四、幼儿园心理危机应急处理1. 及时识别: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异常情况。

2. 心理干预: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幼儿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情绪调节、认知重建等。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一)入学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不愿上学,甚至说谎逃学;学习困难,学业成绩低;交往障碍,与同学、老师相处困难,比如:过于内向、攻击性较强。

思考:你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预防措施?(上学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社会性能力等)(二)感觉统合不良表现:动作不灵活,多动,肌肤敏感,过于胆大或胆小,发音不清。

措施:平衡训练,触觉训练,家庭协助。

(三)说谎儿童如果发现可以从说谎中受益,只要正常方式无法达成愿望,就会通过说谎解决问题(强化的结果)。

思考:你见过哪些儿童说谎的情况?原因是什么?不同年龄阶段,说谎性质不同,年幼儿童常将幻想与现实弄混,比如:“我爸爸有好几辆小轿车!”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之前见到过成人说谎,所以会不自觉地模仿,也有时因为害怕惩罚、赢得赞许而说谎。

一般来说,凡是受到家人尊重,能随意发泄牢骚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诚实,相反,在父母过分严格的环境中,孩子缺乏亲近感和安全感,常常会为了逃避责备而说谎。

“当面教儿,背后教妻”的观念不完全正确(与传统文化有关)。

单独谈话的要点:1.大人已经知道实情 2.这次不当面揭发,给他一次机会3.说谎的危害,下不为例4.相信今后能做好。

对孩子的错误惩罚要适当,偶然犯错,后果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耐心指出错误;重复犯错且为有意,要严格教育,如不主动认错,则错上加错。

(四)攻击行为成因:溺爱,一不如意,大发脾气,甚至打家长,此时家长不但不批评,反而发笑或满足要求;欺负或被欺负的经历;成人的示范,父母经常吵架、打架,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现代传媒的影响;遭受挫折,发泄愤怒(自我感觉良好、鲁莽的孩子会发泄到使其受挫折的人身上,自卑胆小的会发泄到自己认为可以攻击的对象身上)。

措施:1.分析,适当防卫不是侵犯,要予以鼓励;2.净化环境,如电影、游戏中的暴力内容;3.家长、老师的榜样作用;4.适时表扬,强化非暴力行为;5.勿溺爱;6.不用武力对付孩子,成人在打孩子的时候,就是在暗示孩子用同样的方法解决问题;7.学会合理发泄,如:大哭,睡觉,拍枕头等;8.交往技能的学习,合作、分享、宽容;9.移情,感受被侵犯的痛苦;10.隔离,关禁闭,进行自我反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作者:梁爽
来源:《东方教育》2015年第08期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关系及家庭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动态化,心理疾病也开始逐步多发,尤其是幼儿心理问题也开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主要就现代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做相应研究,希望能够找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幼儿;心理问题;预防
幼儿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3-6岁期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影响孩子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

从当前我国幼儿心理情况来看,每年都会出现许多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并呈现出增长态势。

对此,如何解决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现代幼儿常见心理问题
当幼儿精神上出现紧张及相应干扰以后,可能会出现在思想上、行为上或情感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疾病。

从心理疾病的表现形态来看,其存在许多不同症状,例如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抑郁症、儿童退缩行为、异装癖、语言发育障碍等。

从整体幼儿心理问题来看,其中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多动症等三种心理问题较为常见。

(一)精神发育迟滞
这种疾病病因较为复杂,0-6岁幼儿患病率达到0.8%。

明显表现为,幼儿智力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幼儿。

具体来说,精神发育迟滞的症状表现为:第一,反应迟钝。

即听力、视力或智力受损;第二,头围异常。

即头围发育异常,导致脑损伤婴幼儿;第三,运动发育、语言发育落后。

即幼儿明显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发音含糊不清甚至不能讲话等问题,缺乏学习力和抽象思维力,情感反应不协调等。

(二)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效果低下,具有认知能力低、语言失调、理解力低、学习自信心缺乏、性格不健全、行为习惯不良等特征。

不仅如此,学习存在障碍的幼儿往往情绪较为低落,独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弱,行为较为偏执,长期以往容易自暴自弃,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多动症
多动症明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性格过于活泼好动、情绪不稳定、过度敏感、攻击性和冲动性行为多等现象。

一般情况下,多动症多在三岁左右发病,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第一,遗传因素,即孩子天生过于活泼;第二,幼儿轻微脑部受损;第三,家庭压力过大。

以上三种情况并不是幼儿心理问题的全部症状,诸如此类的心理疾病还有很多,需要家长、学校以及相关医疗机构进行相互配合,从而正确有效的解决幼儿心理问题,解决幼儿成长困难。

二、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
(一)多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育的引导,尤其是3-6岁幼儿正在广泛接触社会及汲取知识的阶段。

在解决幼儿心理问题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有效的疏导。

具体来说:第一,激发幼儿学习动机。

针对学习困难幼儿,首先要努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孩子求知欲及好奇心等,让孩子产生学习动机,并建立学习自信心,获取成功感;第二,培养健全人格,改善人际关系。

即幼儿园及相关学前教育机构可以为这部分孩子创造更多在公共场合讲话、表达以及表演的机会,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更要让他们多与正常儿童嬉戏玩耍,逐步改善他们的性格缺陷;第三,尝试进行个别教育。

由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相比于正常幼儿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且这部分幼儿遇到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需要针对其在校表现、心理疾病状况等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心理辅导;第四,采取多种教育方法进行专业化辅导。

例如,情感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行为实践法等,努力为幼儿创设开放、宽松的交往环境,增加幼儿社会适应性,并适时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能力和榜样学习能力;第三,密切关注幼儿同伴关系。

不良同伴关系,例如恶意竞争、同伴拒绝以及交往不利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对此,幼教需要密切关注幼儿同伴关系,帮助他们争取掌握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减少攻击性、孤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幼儿。

具体来说,改善家庭教养的方式包括:第一,端正教育认知。

父母要端正对成功、快乐的认识,了解到家庭教育并非仅仅局限于知识获取,更是需要让孩子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帮助孩子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第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

家长要在孩子教养过程中注意启发、鼓励和引导其积极心理,让孩子能够通过自身摸索前进来获取人生财富;第三,顺应幼儿天性发展。

尽量避免逼迫幼儿超负荷学习“兴趣班”,通过日常观察真正了解孩子兴趣,并进行积极引导;第四,重新建构正确的教育方式。

例如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情商教育等,尤其是情商教育要更加注重,使其从小拥有情绪、情感、耐受挫折等品质;第四,注意消除幼儿不良习
惯。

家庭教养不仅是发展性干预,也是纠正性干预,在培养幼儿责任感、自信心以及独立性的基础上,更要纠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例如挖鼻孔、咬手指、间歇性的眨眼睛、耸肩膀等,并通过自身榜样示范,改善亲子关系,消除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

(三)加强早期治疗
许多家长和幼师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事实上这种观念是极为错误的,幼儿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极有可能会使幼儿身心发展受挫。

对此,家长及幼儿园要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其一,药物治疗。

即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帮助幼儿接受药物服用或注射,避免病情恶化;其二,行为治疗。

家长和幼师可以遵从医嘱,针对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主动引导的方法,例如,针对多动症儿童,如果上课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听课,可以通过奖励小红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鼓励;其三,感觉统合治疗。

针对感觉统合失调及智力发育不良的幼儿,可以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例如平衡木、滑板、秋千等,有意识的进行动作训练、平衡训练等,并通过干预幼儿心理和行为进行改善和治疗;其四,游戏治疗。

由于幼儿相对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想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表现,就必须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通过游戏来获取。

例如心理剧、绘画疗法、音乐疗法等等都能够在针对性使用过程中解除儿童紧张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
总而言之,幼儿心理健康是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幼儿发展阶段经常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加强早期治疗等方法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绿色屏障,实现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琳. 新入园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常用缓解策略的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丁树琴.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2(18):8.
[3]张南燕.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矫治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