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

合集下载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什么是形式逻辑有时候,大家会描述一些说话方式或是念头“有逻辑”。

说白了逻辑,就是逻辑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便是有关逻辑思维规律性的理论。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什么是形式逻辑,希望有所帮助!形式逻辑指的是传统式逻辑,范畴指演译逻辑,理论还包含梳理逻辑。

形式逻辑的基础理论是由古希腊文化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先开创的'。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文学家柏拉图的学员、亚力山大天尊的教师,于公元384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一个皇室家中。

18岁时,亚里士多德被送至古罗马的柏拉图学校学习培训,自此二十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校园内里,直到教师柏拉图在前347年过世。

亚里士多德的见识非常普遍,他在物理、形而上学、诗文和戏剧表演、歌曲、分子生物学、社会经济学、生物学、逻辑学、社会学及其伦理学等课程均有针对性的经典著作。

在形式逻辑层面,亚里士多德做为创始人,将他的绝大多数理论载入了《形而上学》第四卷和《工具论》的相关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从存在论和逻辑2个层面明确提出和创建了他的逻辑逻辑思维规律性基础理论。

在他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中,他最先研究了矛盾律,而且将矛盾律当作是一切证实都必须的最基本的基本原理,因而是不用被证实也是不可以被证实的。

除基本定律以外,亚里士多德还开创了“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第一个逻辑管理体系,它第一次促使创造性思维足以流于形式,也促使形式逻辑足以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表明了三段论的基础观念,强调三段论是由前提和结果组成,而前提和结果又是由三个词项(即中项、大类、小项)组成。

《后分析篇》的文中,亚里士多德列举了那样的事例:假如全部B是A。

而且全部C是B。

那么全部C是A。

而在一个恰当的三段论中,当前提真正时,结果也必定是真正的;而当前提虚报时,结果也是虚报。

因而,能够见到,要是前提为真,便能够依靠三段论去逻辑推理基本上万事万物中间的联络。

也更是由于那样,亚里士多德针对三段论推崇备至。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在哲学属性上,单独的形式逻辑是孤立的、缺乏反身性的和虚设的。
人的情感好恶与人的逻辑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形式逻辑无力反映这一点。它就像高唱“存天理,灭人欲” 的儒者一样,对这种影响视而不见——甚至大加伐戮。这也自然,因为在形式逻辑里,人就是机器——根本就不 应该有什么情感和好恶。于是,至少因果关系和类比关系,在形式逻辑里是说不清的。
相较于朴素逻辑,形式逻辑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部分生活事件,也无法解释不符合形式逻辑本身的逻辑的来 源。具体例子是,这样的语言结构“连……(名词A)我都不认为……(形容词Z),那么……(名词B)还会 是……(形容词Z)吗?”形式逻辑就是不能解释的。而朴素逻辑则可解释为:大前提“A比B更Z”,小前提“A 不是Z”,结论“B更不Z”。究其原因,在于形式逻辑不承认表述对比关系的句子可以当作三段论的命题,因此 使得其不能解释朴素逻辑中的“对比”过程。
在中国,形式逻辑的产生基本与欧洲同时。代表学派有墨家与名家,此外还有儒家的荀子。有意思的是,墨 家研究逻辑为的是找到逻辑的原则,而名家为的是建立诡辩体系。墨家对于逻辑的认识集中在《墨经》中,该书 对于逻辑已有了系统地论述。例如它区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出“大故(充分必要条件),有之必然,无 之必不然”与“小故(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在此先对称名逻辑进行一些介绍。
按照认知的串行形式与并行形式的观点来看,称名逻辑是转换逻辑。
辩证逻辑的三条原则,即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另外,辩证逻辑有五个维度,即原因维度(内 因外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次维度(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一般-特殊、相对-绝对、整 体-局部。三条原则与五个维度集中体现为“矛盾”的观点及分析方法。在方法上,辩证逻辑要求用全面的、发 展的、联系的、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明确讨论问题的前提范畴。主张确定的范畴 下,有确定的真理。

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

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矛盾律也称为不矛盾律,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
矛盾律排除了逻辑上的矛盾,是逻辑推理中保持一致性的关键原则。
排中律(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
定律名称
基本内容
解释
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一律(Law of Identity)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具有同一性。
同一律强调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讨论问题时,使用的概念、判断必须保持前后一致。
同一律保证了我们讨论的任何对象都具有确定的性质和身份,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
矛盾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
排中律强调思维的明确性,它要求我们在面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时,必须明确其中一个为真,另一个为假。
排中律常用于“反证法”和“归谬法”等推理方法中,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为假,从而推断出原命题为真。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1,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对事物及其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断定:就是肯定或否定事物及其情况Eg,鲁迅是文学家(肯定判断)上帝不存在(否定的真判断)郁金香不是植物(假判断)从语法上说语句有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从逻辑上看,只有陈述句,即陈述事物及其情况的句子才与判断相适应,也就是,陈述句具有判断特征,而对于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则一般都不表达判断。

Eg,人会长生不老吗?——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做出断定注:但在疑问句中,反诘疑问句,即以反问形式表达事物及其情况的仍为判断。

Eg. 难道2+2不等于4吗?命题:自然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在一般情况下,判断,命题是不作区分可以并用的。

Eg. 三角形内角和之和等于180命题形式:指由常项,和变项组成的思想表达方式。

其中常项指有固定意义的词,即逻辑联结词。

如“如果,则”,“并且”,“或者”等。

变项指没有固定意义的代词,如p,q它们可以代入任意命题。

在一个命题形式中的所有变项都取了值,则可得到一个具体命题。

Eg. 如果p则q 如果2<5则5>2.一、简单判断1)性质判断:对事物及其情况性质的断定,又称“直言判断”因素:判断主项,判断谓项,判断联项和判断量项。

判断主项:指事物及其情况的概念用“S ”表示判断谓项:表示判断的主项所反映事物的情况是否有某种性质常用“P ”表示 判断联项:联接主项和联项的概念有肯定和否定之分判断量项:表主项数量。

分为全称量项,如“所有”,“一切”,“凡”;和特称量项,如“有”,“有些”。

Eg1, 所有的偶数都是能被2整除2, 所有的金属都不是导电体重难点:a) 性质判断真假性的判断(1) (2) (3)(4) (5)(1)S, P满足(1)或(2)则SAP为真,否则为假。

(2)S,P满足(4)则SEP为真,否则为假(3)S, P满足(1),(2),(3)或(4)则SIP为真,否则为假(4)S,P满足(3),(4),(5)之一,则SOP为真,否则为假即:由上表知A真则E假,E真则A假,A假则E可真可假,E假A可真可假反对关系I真则O可真假,I假则O真,O假则I真,O真则I可真可假下反对关系A真则I必为真,I假则A假差等关系E真则O必为真,O假则E假对当关系A真则O必为假,A假则O真矛盾关系E真则I必为假,I假则E真Eg, 所有郁金香都是植物;所有郁金香都不是植物;有郁金香不是植物;有郁金香是植物2)关系判断:指凡含有多个主项而且谓项断定事物某种关系的,表示形式aRb 或Rab 其中a,b代表主项,为单独概念,R为谓项是普通概念。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逻辑推理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性。

与实质逻辑(材料逻辑)不同,形式逻辑不关心具体命题的真假或内容,而是关注推理过程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是命题和推理。

命题是陈述或判断性的语句,可以是真或假。

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命题通过逻辑关系得出新的命题的过程。

形式逻辑通过规则和符号系统来分析推理过程,探讨有效的思维方式。

形式逻辑的核心是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

推理规则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准则,用来确保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三段论、假言推理、拒取推理等。

推理形式是指一类具有相同逻辑结构的推理,用符号来表示,独立于具体内容。

例如,陈述两个前提,再根据这两个前提进行推理,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种推理形式。

形式逻辑通过符号和公式的运用来分析命题和推理。

它使用形式符号来代替自然语言中的词语,以简化命题和推理的表达。

常见的符号有∧表示合取(与)、∨表示析取(或)、→表示蕴涵(如果……则……)、¬表示非(非真为假,非假为真)等。

通过对符号和公式进行转换和推导,形式逻辑可以判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验证推理的有效性。

形式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思维工具,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形式逻辑的学习,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和有效性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符号和公式的运用,分析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形式逻辑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对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形式逻辑条件关系

形式逻辑条件关系

形式逻辑条件关系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

其中,条件关系是形式逻辑中的一个基本关系,用来描述一个命题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否成立。

条件关系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 充分条件:如果一个命题P在满足条件Q的情况下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Q是P成立的充分条件”,用符号表示为Q→P。

例如,如果一个人是成年人,那么他就可以参加选举。

这里,“是成年人”就是参加选举的充分条件。

2. 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命题P必须在条件Q的情况下才能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Q是P成立的必要条件”,用符号表示为P→Q。

例如,如果一个人参加选举,那么他必须是成年人。

这里,“是成年人”就是参加选举的必要条件。

条件关系可以通过推理规则进行推导。

1. 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推理规则,用来推导充分条件。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命题P在满足条件Q的情况下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Q成立,那么P也成立”。

例如,如果一个人是成年人,那么他就可以参加选举。

我们可以通过假言推理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人想参加选举,那么他必须是成年人”。

2. 拒取式推理:拒取式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推理规则,用来推导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命题P必须在条件Q的情况下才能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P不成立,那么Q也不成立”。

例如,如果一个人参加选举,那么他必须是成年人。

我们可以通过拒取式推理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人不是成年人,那么他就不能参加选举”。

除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还有一些常见的条件关系。

1. 充要条件:如果一个命题P在满足条件Q的情况下成立,并且条件Q在满足命题P的情况下也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Q是P成立的充要条件”,用符号表示为Q↔P。

例如,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是两个正方形相等的充要条件。

2. 假设条件:假设条件用来描述推理中的假设情况。

如果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引入一个假设条件R,并且在推理中得出结论“在假设条件R下,命题P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在假设条件R下,命题P成立”。

《形式逻辑》原理教案

《形式逻辑》原理教案

《形式逻辑》原理教案第一章:形式逻辑导论1.1 逻辑与思维:理解逻辑的本质与作用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与特征1.2 形式逻辑与传统逻辑:比较形式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章:命题逻辑2.1 命题与命题联结词:熟悉命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命题联结词的使用和含义2.2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学习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练习使用命题逻辑进行推理和证明第三章:谓词逻辑3.1 谓词与谓词联结词:学习谓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谓词联结词的使用和含义3.2 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学习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练习使用谓词逻辑进行推理和证明第四章:演绎推理4.1 演绎推理的定义与特点:理解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2 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习常见的演绎推理方法(如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练习运用演绎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形式逻辑的应用5.1 形式逻辑与语言分析:探讨形式逻辑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的合理性5.2 形式逻辑与论证评价:学习形式逻辑在论证评价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评价论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六章:形式逻辑与数学6.1 数学中的逻辑结构:探讨数学中的逻辑基础,如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理解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和逻辑推理6.2 形式逻辑在数学中的应用:学习形式逻辑在数学问题解决和证明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解决数学问题第七章:形式逻辑与计算机科学7.1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基础:了解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原理,如计算理论和算法逻辑掌握逻辑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分析中的应用7.2 形式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学习形式逻辑在计算机科学问题解决和算法设计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分析和设计计算机程序第八章:形式逻辑与哲学8.1 哲学中的逻辑研究:探讨哲学中的逻辑方法和理论,如分析哲学和模态逻辑理解哲学论证的逻辑结构和有效性8.2 形式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学习形式逻辑在哲学问题分析和论证评价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分析哲学问题和论证第九章:形式逻辑与日常生活9.1 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应用:探讨形式逻辑在日常决策、沟通和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理解日常逻辑错误和误区9.2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学习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第十章:形式逻辑的前沿发展10.1 形式逻辑的最新研究:了解形式逻辑在现代逻辑学、认知逻辑和计算逻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形式逻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10.2 形式逻辑的未来展望:探讨形式逻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形式逻辑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形式逻辑与数学6.1 数学中的逻辑结构是形式逻辑研究的基石。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形式逻辑是一门以符号系统为基础的逻辑学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概念、命题和推理等基本要素的分析,形式逻辑揭示了思维的结构和过程,并提供了一种精确而严密的推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进一步了解这门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结构,而不关注具体的内容。

它研究的是普遍适用的规则和定律,以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

下面介绍几个形式逻辑中的基本概念。

1.概念概念是人类思维对现实世界中某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抽象。

形式逻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揭示事物之间的类别关系和相似性。

同时,概念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以便更好地进行逻辑推理。

2.命题命题是陈述句或分析句,它陈述了一个事实或断言了一个真理。

形式逻辑研究命题的逻辑结构,通过对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其真伪和推理的准确性。

3.论证论证是通过一系列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推理的方式得出结论。

形式逻辑通过对论证过程的分析,揭示了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方法。

合理的论证能够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形式逻辑的符号系统形式逻辑使用符号系统来表达和分析逻辑结构。

这些符号代表了概念、命题和逻辑关系等要素。

下面介绍几个形式逻辑中常用的符号。

1.命题变项命题变项是指代具体命题的符号或变量。

常用的命题变项有A、B、C等。

通过使用命题变项,我们可以对具体命题进行符号化和泛化,使得逻辑分析更加简洁和通用。

2.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用于表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逻辑联结词有合取(∧)、析取(∨)、蕴含(→)和否定(¬)等。

通过逻辑联结词的运用,我们可以准确地表达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

3.量词量词用于表示命题在一个范围内的特性,常用的量词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

通过使用量词,我们可以对命题的范围和条件进行明确和准确的描述,从而推理出正确的结论。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我们如何理解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中的一种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推理的形式和结构,而不关注具体的内容。

形式逻辑涉及到命题、谓词、量词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合取、析取、条件、否定等。

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是恒真律、排中律和矛盾律,它还包括一些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如演绎法、归谬法、假设法等。

理解形式逻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形式逻辑的一种,它涉及到命题、合取、析取、条件、否定等概念。

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子,它可以是真或假,而且只有这两种可能性。

合取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用“∧”表示;析取是指多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成立,用“∨”表示;条件是指一个命题成立会导致另一个命题成立,用“→”表示;否定是指一个命题不成立,用“¬”表示。

命题逻辑通过对这些逻辑关系的分析,研究推理和论证的问题。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形式逻辑的另一种,它涉及到谓词、量词、变量等概念。

谓词是一个描述性词语,它可以是真或假,而且可以应用于某些对象上。

量词是指描述谓词所应用的对象数量的词语,如“所有”、“存在”等。

变量是指可以代表任意对象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谓词中的参数。

谓词逻辑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研究推理和论证的问题。

三、证明方法形式逻辑中常用的证明方法包括演绎法、归谬法、假设法等。

演绎法是指从一些已知的真命题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命题的方法。

归谬法是指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否定来证明该命题的方法。

假设法是指假设一个命题成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来验证该命题是否成立的方法。

这些证明方法都是基于形式逻辑的规则和原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推理和论证。

四、应用领域形式逻辑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哲学、数学等。

在计算机科学中,形式逻辑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程序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人工智能中,形式逻辑被用来表示知识和推理过程。

在哲学中,形式逻辑被用来分析和理解推理和论证的过程。

形式逻辑学课件

形式逻辑学课件
归纳论证是从个别实例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 方法。
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它基于普 遍接受的规则或原理来得出特定结论。
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是通过确定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进行 推理的方法。
非形式逻辑的应用领域
法律领域
非形式逻辑在法律领域中用于分析和评估证据、论点和判决。
商业领域
非形式逻辑在商业决策、市场分析和广告策划中用于评估信息和 制定策略。
亚里士多德是古典形式逻 辑的奠基人,他的逻辑理 论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现代逻辑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数 理逻辑的兴起为形式逻辑 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符号逻辑
随着符号逻辑的发展,形 式逻辑学在数学、计算机 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
02
命题逻辑
命题及其性质
总结词
理解命题的概念和性质是学习命题逻辑的基础。
词项是形式逻辑学中的基本概念,指具有确定内涵和外延的思维形态。根据内涵和外延是否明确,词 项可以分为单独词项、普遍词项和空词项。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总结词
命题形式与推理规则
详细描述
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性质或事物之间 关系的命题,包括量项、主项、谓项 和联项。直言命题的推理包括对当关 系推理、换质推理、换位推理等。
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
总结词
公理系统是形式逻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理提供了基 础和依据。
详细描述
公理系统包括一组基本规则和公理,用于推导其他命题。在 命题逻辑中,常用的公理系统包括自然推理系统和集合论系 统等,这些系统为推理提供了严密的形式化基础。
03
词项逻辑
词项及其性质
总结词
定义与分类
详细描述

《形式逻辑》课程笔记

《形式逻辑》课程笔记

《形式逻辑》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逻辑学的内容与对象1.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推理、论证、概念、判断、命题等思维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规律。

2. 逻辑学的对象包括:(1)思维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

(2)思维内容:如命题的真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

(3)思维规律: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

二、逻辑学的性质与作用1. 逻辑学的性质:(1)逻辑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为其他科学提供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2)逻辑学是一门工具科学,为实际应用提供逻辑分析和论证方法。

(3)逻辑学是一门交叉科学,与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密切相关。

2. 逻辑学的作用:(1)提高思维品质:通过学习逻辑学,可以培养严密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2)指导科学研究:逻辑学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帮助科学家进行有效的推理和论证。

(3)促进人际沟通:逻辑学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使表达更加清晰、有条理。

(4)辅助决策制定:逻辑学为决策者提供逻辑分析工具,帮助做出合理、明智的决策。

三、逻辑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1. 逻辑学的研究方法:(1)形式化方法:将自然语言中的逻辑关系抽象为符号系统,研究符号系统中的逻辑结构。

(2)语义分析方法:研究逻辑形式的真假含义,探讨逻辑形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3)辩证法:分析事物之间的矛盾和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 逻辑学的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系统学习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逻辑案例,加深对逻辑学理论的理解。

(3)实践应用:将逻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4)交流探讨:与他人交流逻辑学观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二章推理概述一、推理的构成成分1. 推理是由前提、结论和推理形式组成的思维形式。

推理的目的是从前提出发,通过推理形式得出结论。

2. 前提:是推理中提出来的,作为推理依据的已知判断。

形式逻辑复习资料

形式逻辑复习资料

形式逻辑复习资料第一篇:形式逻辑复习资料1、指出在下述案例中使用了什么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写出该方法的特点和逻辑公式。

有两块土质、品种、耕种技术都相同的油菜田,其中一块利用蜜蜂帮助授粉,另外一块没有利用蜜蜂帮助授粉。

结果有蜜蜂帮助授粉的田比没有蜜蜂帮助授粉的田油菜籽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37.5%。

因此,蜜蜂授粉是油菜增产的原因。

答:求异法。

特点:同中求异。

求异法的逻辑公式如下:场合相关因素被研究现象(1)正面场合 ABCDa(2)反面场合 BCD无a 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2、简述概念和语词的联系和区别。

(一)概念与语词的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

(二)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都要用语词表达,但有些语词不表达概念。

(2)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3)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2、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命题”概括为“推理”。

3、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4、“所有的执法者都是公正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正的”这两个命题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A)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负概念6、“红”与“白”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D)A、属种关系;B、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系。

7、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是(B)A、把“民法”限制为“法律”; B、把“犯罪”限制为“故意犯罪”; C、把“法院”限制为“法官”; D、把“中国”限制为“北京”。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一种研究逻辑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的分支学科。

它关注的是逻辑结构以及逻辑推理的形式,而不仅仅关注具体的逻辑内容。

形式逻辑在哲学、数学、认知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形式逻辑研究的是逻辑形式的抽象推理规则。

逻辑形式是指推理过程中的结构和方式,与具体内容无关。

形式逻辑所关注的是推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这种推理可以独立于具体领域的语言、概念和事实。

形式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在《篇章》中提出了分类学和明确的推理规则。

形式逻辑经过漫长的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分支和体系,如谓词逻辑、命题逻辑、模态逻辑等。

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使用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推理和分析。

符号在形式逻辑中代表逻辑结构和关系的抽象表示。

通过对符号的组合和转换,可以揭示给定前提下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形式逻辑的分析结果可以用符号和结构来表示,这种抽象化的表达方式使得推理过程简洁且易于理解。

形式逻辑的研究内容包括逻辑连接词、命题、谓词、量词等。

逻辑连接词是指用于连接命题的词语,如“而且”、“或者”、“如果...那么...”等。

命题是具有真值可判断的陈述句,可以用符号表示,如P、Q等。

谓词是指可以作用于一个或多个个体,产生命题的语句,如“是红色的”、“是大的”等。

量词则表示谓词所涉及个体的范围和数量,如“对于每一个”、“存在一个”。

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主要包括假言推理、双重否定、构造演算等。

假言推理是以假设的形式进行推理,根据前提和假设的逻辑关系得出结论。

双重否定则通过否定命题的否定形式,得出与原命题等价的结论。

构造演算则是通过逻辑连接词的组合和转换推导出新的命题。

形式逻辑在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哲学中,形式逻辑用于分析和评估论证和观点的有效性。

在数学中,形式逻辑是数理逻辑的基础,用于证明定理和推导数学结论。

在计算机科学中,形式逻辑是设计和验证软件系统的重要工具。

形式逻辑的研究对于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逻辑的种类

形式逻辑的种类

形式逻辑的种类
形式逻辑的主要种类包括: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从已知命题推导出新命题的规则和方法。

2.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研究语言中的谓词和量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算和推导规则。

3. 一阶逻辑:一阶逻辑是谓词逻辑的一种扩展,它允许在命题中使用变量和常量,从而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关系和结构。

4. 二阶逻辑:二阶逻辑是一阶逻辑的扩展,它允许在谓词中使用集合、函数和关系等概念,从而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概念和关系。

5. 模态逻辑:模态逻辑研究语言中的模态量词和模态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算和推导规则。

6. 时态逻辑:时态逻辑研究时间概念和时间量词,以及它们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和规则。

7. 固有逻辑:固有逻辑是对现有逻辑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强调语言的语用特征,
对逻辑推理中的常识和背景知识进行了重视。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思维的形式和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形式逻辑有其自己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理解和应用形式逻辑至关重要。

一、恒真式和矛盾式恒真式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为真的命题,例如“所有人都是人类”,这个命题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矛盾式则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为假的命题,例如“这个圆形既不是圆形也不是非圆形”,这个命题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

二、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指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其中一个命题成立就意味着另一个命题也成立。

例如,“如果一个人会游泳,那么他一定会在水中呼吸”,其中前者为充分条件,后者为必要条件。

三、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常见的证明方法,在证明某个命题时采用了与该命题相反的假设,并通过推理得出矛盾来证明原来假设错误。

例如,“假设a>b且b>c,则a>c”这个命题不成立,因为如果a=3,b=2,c=4,则a>b且b>c成立,但a>c不成立,所以原来的假设错误。

四、命题逆否命题逆否是指将一个条件命题的前提和结论都取反后得到的新命题。

例如,“如果下雨了,街道就会湿润”,则它的逆否命题为“如果街道没有湿润,那么就没有下雨”。

五、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规律推导出具体结论的方法。

它基于一些已知的前提和普遍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特定结论。

例如,“所有人都会死亡”是一个普遍规律,“张三是人”是已知前提,则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得出“张三会死亡”的结论。

六、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从具体事实归纳出普遍规律的方法。

它基于对一系列具体实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通过归纳得出普遍规律。

例如,“所有猫都喜欢吃鱼”,这个规律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猫儿子发现。

七、谬误谬误是指在思考或表达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合逻辑的情况。

例如,“所有狗都是动物,所有猫都是动物,所以所有狗都是猫”这个命题就存在谬误。

八、命题的真值命题的真值是指命题在某种情况下的真假性。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1、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简单命题是判断某种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复合命题是具有逻辑连接词的命题,根据逻辑连接词的不同,复合命题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

2、德摩根定律:非(P 且 Q) = (非 P) 或 (非 Q) 符号化:¬(P∧Q)= ¬P∨¬Q非(P 或 Q) = (非 P) 且 (非 Q) 符号化:¬(P∨Q)= ¬P∧¬Q3、相容选言推理:前不同(符号),后相同(符号)。

P→Q等价于¬P∨Q4、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与矛盾命题一真一假。

5、命题判断分为必然性判断、可能性判断、事实性判断、假设性判断。

6、命题之间的关系:原命题:S→P 逆命题:P→S否命题:¬S→¬P 逆否命题:¬P→¬S负命题=矛盾命题一、联言命题(明于又刮风又下雨)1、联言命题:判断几种事物同时存在或同时为真的命题。

2、标志词:并且(而且)、既。

又、虽然。

但是(可是)、然而、因为。

所以3、真假性质:(1)当且仅当两个联言支都为真时则命题为真。

即S、P都为真,则S且P为真。

(2)联言命题S且P为真,则联言支命题S、P都为真。

(3)联言命题S且P为假,则联言支命题至少一个为假。

已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一定为假。

4、矛盾命题:(S且P)的矛盾命题是(非S或者非P)。

符号:非(S且P)=非S或非P5、推理原则(以联言命题为前提或结论,进行推理):(1)每个联言支为真,联言命题为真。

(2)每个联言支为假,联言命题为假。

(3)联言命题为真,则每个联言命题为真。

(4)一个联言支为假,则包含该联言支的联言命题为假。

二、选言命题(明于刮风或下雨)1、选言命题:判断几种事物至少有一个存在或为真的命题。

具有并存关系的选言支构成的选言命题称为相容选言命题。

反之称之为不相容选言命题。

2、相容选言命题标志词:至少,或者不相容选言命题标志词:要么..要么,不可兼得、二者取其一3、真假性质:(1)S、P至少一个为真,S∨P为真。

形式逻辑学

形式逻辑学

形式逻辑学形式逻辑学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命题和推理的结构,帮助我们理解有效的推理方式和论证过程。

形式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和逻辑哲学的发展,通过符号化和抽象化的方式,揭示了命题和推理中的模式和规律。

逻辑符号和命题在形式逻辑学中,我们将命题和推理表示为逻辑符号的形式,这种抽象化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论证和推理的本质。

命题是陈述句,通过True(真)或False(假)来描述命题的真假性。

逻辑符号则是用来表示命题之间的关系和逻辑操作的符号,如∧(与)、∨(或)、→(如果…,那么…)等。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形式逻辑学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两种主要分支。

命题逻辑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合取、析取和条件等。

而谓词逻辑则引入了谓词和量词的概念,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命题中的量化关系和属性。

推理和演绎形式逻辑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推理和演绎,即从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

演绎是一种严谨的推理方式,基于逻辑规则和前提,通过逻辑推断得出结论。

形式逻辑学通过符号化表示和逻辑规则的应用,帮助我们理解推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形式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形式逻辑学虽然看似抽象和理论化,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科学研究到法律推理,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都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做出有效的决策。

在信息时代,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更显重要,形式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问题。

总结形式逻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深刻的学科领域,通过抽象化和符号化的方法,研究了命题和推理的结构和规律。

形式逻辑学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形式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对我们理解和分析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形式逻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成为我们探索真理和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这是一个1200字的Markdown文档,介绍了形式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希望能够带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注意:形式逻辑,注重推理的过程、程序,不注重内容。

一、充分条件1、公式:若A则B,A——>B,其逆(向)否(定)命题:非B则非A,非B——>非A2、例子:如果太阳从西边升起,我就去复习。

可以推出:我未去复习,则太阳未从西方升起。

3、注意:在上个例子里面,如果太阳未从西边升起,是不能必然(百分百)推出我未去复习的的。

也就是说,如果太阳未从西边升起,则我可能没去复习,也可能去复习。

二、直言命题1、六种表现形式:(1)所有。

是。

所有。

非。

如:所有三角形都是180度的;所有乌鸦都不是白色的(2)有的。

是。

有的。

非。

如:有的车子是(不是)德国生产的(3)某个。

是。

某个。

非。

如:这个皮包是(不是)我的(4)注意:在逻辑里,“有的”,范围包括了某个、有的以及所有。

2、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技巧:在原命题前加“并非”,然后再简化。

)(1)所有。

是。

矛盾关系有的。

非。

(2)有的。

是。

矛盾关系所有。

非。

(3)某个。

是。

矛盾关系某个。

非。

三、选言命题1、两种表现形式:(1)或命题:(至少一个成立,可以全部成立)他或者是小偷,或者是记者【1】他是小偷,不是记者【2】他不是小偷,他是记者【3】他是小偷,也是记者(2)要么命题:(最多成立一个)他要么出国留学,要么在当地工作【1】他出国留学,不在当地工作【2】他不出国留学,他要当地工作2、或命题的矛盾命题:他或者是小偷,或者是记着矛盾命题他不是小偷,且不是记者3、要么命题的矛盾命题:他要么留学,要么工作矛盾命题他既要留学,也要工作他不要留学,也不工作四、联言命题1、表达形式:(全部成立才能成立)她既白又美2、否定命题:她或者不白,或者不美五、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混起来,但必须分清楚,所以放在首位介绍)1、公式:只有A才B,B——>A其逆(向)否(定)命题:非A——>非B2、表现形式:只有(要)。

才(就)。

;。

是。

的必要条件/ 基础/ 前提3、例子:只要你努力,就会成功公式:成功——>你努力逆否命题:不努力,就不能成功注意:在这个命题里,只要你努力,不能百分百推出就会成功。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1.逻辑形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

2.概念的种类根据外延中分子对象的数量来判断,单独概念指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而普遍概念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集合概念是指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非集合概念则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

正概念即肯定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负概念即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

3.概念间的关系有全同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4.定义的规则包括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5.划分的规则包括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的子项互相排斥,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相同。

需要注意划分和分解的区别。

6.遵守限制的规则是必须的。

7、概括的规则:每次概括必须由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不能概括哲学范畴。

8、性质判断的组成: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

主项代表对象的概念(S),谓项代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P),联项代表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量项代表主项数量的概念。

9、性质判断的种类:决定性质判断种类的词项是量项和联项。

全称肯定判断(SAP或A判断)、全称否定判断(SEP或E判断)、特称肯定判断(SIP或I判断)、特称否定判断(SOP或O判断)、单称肯定判断(SaP或a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SeP或e判断)。

注意:特称量项“有的”和日常语言中的“有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10、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有矛盾关系的A和O,以及E和I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

有反对关系的A和E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其中一个判断为真则另一个判断一定为假,如果其中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有下反对关系的I和O判断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

其中一个判断为真则另一个判断真假不定,如果其中一个判断为假则另一个判断一定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一、 什么是概念
第二章
概Hale Waihona Puke 念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概念的种类
四、概念间的关系
五、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六、定义
七、划分
21


一、 什么是概念
1.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与语词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概念的内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6

3.有人向楚怀王敬献了一种长生不老药,传 达官捧着药走向楚王。一位侍卫随口问道: “可以吃吗?”传达官回答道:“可以吃”。 侍卫一把抢过药来吞下肚去。楚王大怒,命将 其处死。侍卫申辩道:“我吃那药时明明问过 传达官”可以吃吗“,他说”可以吃“我才吃 的。因此,罪不在我而在传达官。况且,别人 献的是不死之药,我吃了药而被处死,这药岂 不是成了送死之药?大王处死我这个无罪之人, 只能证明献药人欺骗了您。”楚王只好赦免了 他。

所以我并不爱你。
9
一、逻辑学的重要意义
1.逻辑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是表达和论证思想的重要工具。 3.是揭露和驳斥谬误的有力武器.
10

1.逻辑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斯算数的例子: 1+2+3+4……+97+98+99+100=? 1+100=101 2+99=101 3+98=101 4+97=101 …… 连续计算50次的结果,均为101 101×50=5050
概念的外延: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22
例如: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 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 生活环境的声音。 (内涵) “当事人”是指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 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外延)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本条例所 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野生地 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 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 的濒危、稀有植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其他规定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二)“当事人”是指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 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 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 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被害人、法定 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
14
————————————————————
如果我打第一次官司赢了,那么按法律我不应 该付给你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打第一官司输了,那么按合同我不应 该付给你另一半学费; ———————————————————— 不管我打赢了还是输了,总之不应付给你另 一半学费. ------学生
16

③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有 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 /如果天下雨,那 么地上湿;地不湿,所以,天没有下雨。 如果 p , 那么 q ; 非 q , 所以,非 p 。 ( p →q ∧﹣q)→﹣p 逻辑常项与变项 常项: → ∧ ﹣ 变项: p q 辨析下面句中的逻辑常项和变项: 如果新产品找到了销路,则本企业今年就能 实现转亏为盈。本企业今年没能实现转亏为盈。 所以,新产品没能打开销路。
30


练习:
1.判断下列概念是单独还是否普遍概念


南海诸岛
南沙群岛
长江截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恐怖袭击


2.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逻辑问题?
(1)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 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2)今天我到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籍.
31

2.( 1 )和( 2 )中的 “ 鲁迅的小说 ” 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27
(3)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4)概念辨析 混淆概念: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有某些 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 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 含义下使用。 偷换概念: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用一 个概念代替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 乱。
29


三、概念的种类
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所反映对象 数量的多少 地球 亚洲 中国; 教师 河流 国家
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所反映的 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树—森林 工人—工人阶级 陪审员—陪审团 3.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 内有某种属性 机动车—非机动车 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
25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明确 案例: 1.1983年美国汽车公司和中国一家汽车 制造厂决定共同出资5100万美元,建立“吉 普”公司,合约有效期20年。根据合约合资公 司改进中国大陆原有的旧式吉普车,待完成现代 化改进以后,双方共同开发“新型第二代吉普 车”。合约签订执行后,双方不断发生争执,其 原因在哪里? 2.学生的论文: 小标题是“人物的造型” 文中的内容是人物形象塑造
15

二、普通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的逻辑 方法的科学。 思维的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形式 所共同具有的一般形式结构。 ①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有些天体是发光 体。 有些 S 是 P 即SIP ②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 /如果天 下雨,那么地上湿。 如果 p , 那么 q 即p→q
28
案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 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 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 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后来这个人 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 商场退还200元订金。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 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此时,这个人才意 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金”就是 为了扣住这200元钱。
3
6.黄顺基等主编,《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张秀廷著,《点击思维:社会生活中的逻辑问 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郑伟宏著,《逻辑与智慧新编》,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5年版; 9.彭漪涟著,《古诗词中的逻辑》,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5年版; 10.苏越,王建伟主编,《讲演辩论中的逻辑诀 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9
(1)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 (2)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3)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4)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5)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有 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 请同学们指出各例中的逻辑常项与变项。
授课者
丁世平
1

形式逻辑(30学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概述 概念 判 断(命题) 逻辑基本规律 推理 论证
2

一、有关逻辑学书目
1. 金岳霖著,《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原理》,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0年版; 3.张志成编著,《逻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黄华新著,《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吉林 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 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包括: 公民的收入;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公民的劳动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17
三、普通逻辑的性质
1.基础性
2.工具性
3.全人类性
18
【思维训练题】一个猜帽子的游戏 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在三人不知道的情 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子:红帽或白 帽。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丙可 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主持 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 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问甲是 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 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
11

2.是表达和论证思想的重要工具。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命名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一次由 50个国家500多位教育家列出的16项最重要的教 育目标中,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列为第二 位,可见逻辑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7
2.在评价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时,有人说:“只要 企业能获得利润,其管理者的素质就是好的。” 以下各项都是对上述看法的质疑,除了: A.有时管理层会用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办法获得近期 利润。
B.有的管理者采取不正当竞争的办法,损害其他企业, 获得本企业和利益。 C.某地的卷烟厂连年利润可观,但领导层却挖出了一 个贪污集团。
5
第一章 概 述
一、逻辑学的重要意义 二、普通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三、普通逻辑的性质
6
1.点子大五秦老师最近又要贡献一个点子给都市报报 业集团。秦老师分析了目前报纸的发行时段:早上有 晨 报,上午有日报,下午有晚报,真正为晚上准备的 报纸却没有。秦老师建议该集团办一份《都市夜 报》,打开这块市场。谁知都市报报业集团却没有采 纳秦老师的建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恰当地指出秦老师的分析中 所存在的问题? A.报纸的发行时段和阅读时间是不同的。 B.酒吧或影剧院的灯光都很昏暗,无法读报。 C.许多人睡前有读书的习惯,而读报的比较少。 D.晚上人们一般习惯于看电视节目,很少读报。 E.都市的夜生活非常丰富,读报纸显得太枯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