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比较文学是一门关于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联系的学科,它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之处。

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略论。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可追溯至古代,早在唐代,中国文人即开始对外来文学进行研究和比较。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撰写《原道》一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与印度文学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比较文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

直到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才正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期,随着现代学术体系的形成,中国比较文学逐渐走向了专业化。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比较文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外国文学,并通过比较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理论逐渐成熟,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认可。

中国学者介绍并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读者的文学视野,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

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如今,中国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拥有一大批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

在国内,各大高校均设有比较文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比较文学专业人才。

国外的研究机构也对中国比较文学给予了关注,与国际上的比较文学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不仅包括对外国文学的研究,还包括了对中国文学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也变得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比较,还融入了文化、历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比较文学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间交流的增多,中国比较文学将会更加重要。

中国比较文学不仅需要加强与国际上的比较文学研究机构的合作,还需要更加深入地开展与各个国家的文学研究和交流。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溯源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可以分为“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三个阶段来加以具体描述。

首先,要谈到的是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与外来文化相接触和具备通识的眼光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天优势。

比较文学研究的出现有赖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二是必须具备通识眼光,即能具有一种从国际角度来从事文学研究的立场。

中国古人有求“通”的关照意识,却没有独立的专业意识。

所以,在中国,比较文学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属于“虽曾触及而未加全面引申”一类。

虽然比较文学研究滥觞甚早,但这一学科并没有独立出来。

就现有文献来看,最迟在汉代,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就已正式出现。

如《《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这条记载可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可以视为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萌芽。

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史记•大宛列传》、晋代佛经翻译、历代文论,诗与画的比较研究、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等。

在中国古代各种类项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内容最丰富、成就最突出的,应是历代文论中的跨学科研究。

古代学者或从音乐角度论文学,或从书画角度论文学,或从哲学、宗教、医学、建筑学等角度来论文学,天文地理,各门学科,几乎无不可以与文学相通。

与西方古代相比,这是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导致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人认为,文学与其他学科都是“殊途同归”统属于同一个“道”,因而文学研究还是其他科目的研究,都是重通达而不贵专门。

这也造成了中国古人的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缺乏自觉的专业意识,是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

其次,说到“比较文学”学科在现代中国的正式建立,这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文化像潮水一般涌进中国。

以往任何一次中外文化交流,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无法与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相媲美。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探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探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探究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换句话说,即是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的发展。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7)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开创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88-1997)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方法体系的建构阶段;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提升与创新阶段[1].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它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当时中国台湾的学者。

当时的台湾派出学生留洋学习,领略欧美比较文学的学术氛围,接触到大量的比较文学学术动态及前沿,率先掀起了中外文学比较的热潮。

他们回来以后,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学研究方法之不足,于是就萌发了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来讨论中国文学民族的特征和取得文学研究方法的突破的想法。

1971年7月,在台湾淡江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上,朱立元、颜元叔、叶维廉等学者提出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这一学术构想。

与此同时,李达三、陈慧桦、古添洪等人,则致力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早期的理论催生和宣传。

随后古添洪、陈1垦拓在台湾》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中国派的特点。

”[2]这段话可算是关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较早的文字说明。

李达三的论文《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则指出了中国学派所要努力的三个目标,进一步宣告和强化了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的正式建立。

后来,他在文章中又分析了当时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比较文学研究现状,也促进了中国学派的理论建设[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老一辈学者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呼吁和主张创建“中国学派”.季羡林1982年在《比较文学译文集》的序言中就曾指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必然能被建立并日益发展起来。

同年,严绍璗也提出:“目前,当比较文学研究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里兴起的时候,我们应该在继承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创建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中国学派'.”[3]1983年6月,在天津召开的新中国第一次比较文学学术会议上,朱维之做了题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形成(不是建立)已经有了长远的源流,前人已经做出了很多成绩,颇具特色,而且兼有法、美、苏学派的特点。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从中国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从中国传统文学到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学者开始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早期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上,比如《红楼梦》的英文翻译、《山海经》的法文介绍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开始注重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文学理论和方法,如对比文学、影响与接受理论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中国比较文学目前的研究领域日益拓展,不仅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还包括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世界文学的比较研究。

与此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也有文学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还有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逐渐走向国际,不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还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层出不穷,如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文学评论家协会等,这些机构和团体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虽然中国比较文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需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和学术体系。

其次是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传统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多样化的研究需求,需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数字化人文、跨学科研究等,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1.、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影响研究。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法国学派。

代表人物:戴克斯特、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学术风格:历史实证主义。

影响研究:用充分可靠的材料来阐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实,探讨其中的规律,获取文学交流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有两个特点:1、有文学上的事实联系和影响的国家;2、局限在欧洲国家(二)、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

美国学派。

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列文、奥尔德里奇。

学术风格:审美研究。

平行研究: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

一方面从新批评的文本理论出发,提倡美学的介入,对没有文学上的事实联系和影响的跨国文学进行研究;一方面提倡文学和其它知识领域的跨越性研究。

(三)、跨文明研究。

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后。

比较文学源生于欧美,虽然有歌德和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的主张,实际上因为欧洲中心主义,其视域一直局限在欧洲文明。

中国学者必然会有尖锐的文明异质感,无法忽视文学现象背后隐藏的中西文明差异。

特点: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潮的背景下,立足文化的多元性,强调不同文明的文学的异质性的相互对话。

二、当前发展趋势:1、理论大潮的影响;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港台学者李达三、古添洪、陈慧桦提出“中国学派”的设想。

3、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

2、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美国学者雷马克的定义: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的概括

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的概括

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的概括(一)先秦文学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1、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2、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神话:与西方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没有系统,散乱地保存在《山海经》等书中。

(2)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3)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4)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

(5)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 *** ”。

(二)秦汉文学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其始作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

其少进也,浩浩沂沂,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

“(2)文学创作的兴盛(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史记》论及儒学及一般学术时,用“文学”一词不指学术而带有词章意义时,用“文辞”或“文章”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

乐府诗长于叙事,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

(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

《史记》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开创了纪传体这种新的史书体例。

比较文学3讲·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

比较文学3讲·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四、 中国的比较文学的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史前史
比较文学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a.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 b.必须具备通识的眼光,即国际角度从事文 学研究的立场。 往往在中外文化交流达到高潮时,才产生比 较研究的兴趣和需要。
钱钟书夫妇和女儿钱瑗
• 1920年,吴宓《论新文化运动》《红楼梦 新谈》 • 1923年,《希腊文学史》:《荷马史诗与 中国文章比较》——荷马史诗与中国弹词 最相近似 • 1924年,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的“中西诗 的比较” 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性质的讲 座。
• 冰心《中西戏剧比较》何基《中西文艺复兴之 异同》 梁实秋《歌德与中国小说》许地山 《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 • 赵景琛《鲁迅与柴霍甫(契诃夫)》《柴霍甫 与安徒生》《中西童话比较》《中西民间故事 的进化》 • 1929年,(英)瑞恰慈I· A· Richard在清华开设 “比较文学”
• 梵· 第根的《比较文学论》以及洛里哀的 《比较文学史》被翻译过来。 • 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和介绍。 • 戴望舒、陈诠、傅东华、梁宗岱
• 瞿孟生P· D· Jameson《比较文学》 • 1931年,傅东华翻译(法)洛里哀《比较文学 史》 • 1937年,戴望舒翻译(法)梵第根《比较文学》
• “文学是无国界的,研究文学,自然不 限于本国。”《翻译文学与佛典》 •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 • “拜伦足以贯灵均(屈原)、太白,师 梨(雪梨)足以合义山(李商隐)、长 吉(李昌谷);而莎士比、弥尔顿,田 尼孙以及美之郎弗诸子,只可与杜甫争 高下。”——比附(世界性的眼光)
• 王国维——外界的刺激是文学和哲学发展的动 力 • “我国人之特点,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方 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 精于分类。” • 《红楼梦评论》(1904)——叔本华的美学理 论来衡量《红楼梦》

中国比较文学简要发展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简要发展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简要发展阶段Part1 史前史1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历史背景:中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期间起点:张骞通西域唐太宗执政期间达到高潮A 阐发研究的渊源:西晋佛教传入后佛经的翻译佛经翻译法格义: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理解的圆筒与疑问的通畅,借古籍来附会佛理 ; 增徒间为研习佛理,也要接汉学来比附佛学.心无义与格义相似:取外书之义以释内典之文合本将同一经本的不同一本合编开启了对同一作品不同译本对比研究的先援儒入释格义的支脉B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探源溯流的早期形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古今中外的奇闻异事,神话传奇其中有一篇将名间传说中岳道士炼丹事与《大唐西域记》中相似的故事进行比较,指出后者是前者的渊源,还指出后者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讹误。

他的方法无疑是影响研究探源溯流的早期形态C平行研究P63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将中印两个名族关于月中蟾桂这一民间传的不同说法进行比较,并列了四种说法,并提出对后一种说法的肯定。

D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翻译理论:直译释道安意译鸠摩罗什折衷慧远(释道安弟子)对翻译理论的探讨开创了后世对媒介学中翻译研究的渊源。

总结:此时期比较文学中探讨不同文学间的渊源,影响媒介乃至平行类比互相阐发的各种类型的研究都有了萌生的痕迹,但痕迹是零散的微弱的不易察觉的。

尽管微弱,却又很有意义,正式从这些微不足道的痕迹,才滋生成长出比较文学今天的繁花和硕果。

2中国比较文学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历史背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特点:A翻译理论有了较大发展林纾严复:信达雅B平行研究:西方作品大量翻译文学观念变化:小说地位提高比较中西小说的异同:向西方学习与继承本国文化传统孰优孰劣改良派:梁启超中国小说诲淫诲盗保守派:徐念慈盛赞中国小说诋毁西方小说C比较研究范围扩大某一类文学作品(如小说)的比较作家作品文体章太炎:以各种文学体裁产生的顺序比较了中西文学,阐明中西文体的异同理论总结:观点偏颇,有些比较牵强附会,论者对西方文学认识肤浅但是比较意图明显,比较范围扩大。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比较文化的学科,它研究多个文化地区之间的文学相互影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异同,从而构建一个跨越不同时间和地域的文学对话。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加剧,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文学革命”。

当时的中国,西方文学进入,中国的文艺界陷入了“新与旧、洋与中”的分裂状态。

为了摆脱“洋奴化”和复兴中华文化,一批文学家开始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中西文学进行对比研究。

蔡元培、鲁迅、钱钟书、陈独秀、胡适等名家,都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

他们在阐述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借鉴西方文学成果,以全球性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的发展。

这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比较文学逐渐由政治宣传工具转向学术研究领域。

1952年,《比较文学》这本刊物在中国正式创办,比较文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进入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70年代以来,中国加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团体,与全球比较文学界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

中国学者开始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以世界范围内的规模和角度综合比较分析多个文化体系之间的异同。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中国比较文学的特点在于它既是一门文学研究方法,又是一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

它跳脱了学科的界限,以开放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研究风格,为文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域。

1. 开放性。

中国比较文学以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比较为基础,借鉴西方比较文学成果,并结合中国文化现实,从而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同时,它还充分开放和接纳其他文化的影响,创造性地将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文学研究方法。

2. 综合性。

中国比较文学不仅仅是跨文化比较,还包括了不同文学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受众的比较分析,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方位的比较视野。

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

3、趋向成熟期(发展期)—— “五四”前夜至1949年
• 代表人物:吴宓、朱光潜、钱钟书 • 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 比较
• 1、从研究方法看,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一些包括 比较在内的新途径; • 2、从研究内容和范围看,出现了不少比较文学角 度理论的论文,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今天比较文学 所要探讨的领域。 • 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
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
• 三大理论思潮: • • 1、 “理论化”大潮: • 代表人物:佛克玛 • 反方:韦勒克、维斯坦因 : • “比较文学” “文学理论” “消解”?
• 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 • a.“欧洲中心论”被打破; • b.中国比较文学的崛起。
• 3、 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热潮
• •
“泛文化论” 比较文学:文学研究?文化研究?
4、滞缓期(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 特殊的历史背景:
纵观史前史,两个明显的特点: • a.内容较丰富,尤其是跨学科研究; • b.专业意识极为淡漠。
二、学科史阶段: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20世纪80年代之后)
• 全球范围内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 • 中国文学的发展。
• 中国比较文学学术成就: 1、大陆的研究 2、港台的研究
港台:
• 1976年,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古添洪和 陈慧桦主编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出版; • “阐发研究” ; • 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达三发表了《比较文学研究之 新方向》一书; • 他还同古、陈等人先后提出建立“中国学派”的 设想。
大陆:
• 两件大事:
• 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出版,成为中国比较文 学复苏的标志。 • •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 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中国比较文学 评价

中国比较文学 评价

中国比较文学评价摘要:一、引言:中国比较文学的概述二、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1.初期发展2.中期发展3.现代发展三、中国比较文学的评价1.学术价值2.研究方法3.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四、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展望正文:一、引言:中国比较文学的概述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地区文学之间相互关系和异同的学科,它以跨文化、跨地域的视角,探讨文学现象、文学规律以及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国比较文学在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1.初期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这一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关注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异同,并尝试进行比较研究。

2.中期发展: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中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并开始关注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学。

同时,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也逐渐从单纯的文学比较,拓展到文化比较、历史比较等多领域。

3.现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文学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在文学、文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还在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中国比较文学的评价1.学术价值: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领域,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通过对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地区文学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的世界地位,发掘中国文学的内在价值。

2.研究方法: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跨文化比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

3.对文化交流的贡献:中国比较文学在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促进文化互鉴,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
3. 复兴时期
20 世纪70 年代末全面复兴。
1978 年, 华东师范大学最早举办比较文学讲座, 初露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端倪。
1979 年, 钱钟书的《管锥编》问世, 吹响了中国比较文学全面复兴的号角。
1981 年, 北京大学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 现改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 出版了大批译著和理论著作以及《中国比较文学通讯》。在其影响下, 全国有十几所大专院校分别成立了类似的机构, 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 不少省市也纷纷建立了类似的学术团体。
30 年代: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系主任瑞恰慈应邀到清华任教, 开设了“比较文学”和“文学批评”两门课程。这是中国大学第一个以“比较文学”命名的正式课程。
吴宓在任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期间, 继续开设“ 中西诗之比较”、“ 古希腊罗马文学”等讲座。
1931 年, 傅东华翻译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
40 年代:朱光潜《诗艺》、钱钟书《谈艺录》、伍蠡甫《谈艺录》、李广田《诗的艺术》、李健吾《咀华二集》等相继出版。
总起来看:有以下因素促成了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 国外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 部分高校开设了比较文学的课程或讲座; 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参与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从西方文学中获取了大量营养。
90 年代后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列入高等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展示出了广阔的前景。
时至今日, 各类比较文学的著作、译著、文章等硕果累累, 全国各地已经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都大批涌现。
有学者认为, 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的因素: 国外比较文学研究成果的译介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大量引进; 与国外比较文学界的交流日益频繁;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以及专门杂志的创办; 比较文学列入高等学校的正式课程, 各级研究生的培养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硕果累累等。

4讲:中国比较文学

4讲: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概念始见于“五四”时期。
20世纪20年代的清华大学是中国比较文学的 摇篮 。
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初期的代表人物: 陈寅恪、吴宓、茅盾、周作人、郑振铎、 朱光潜、闻一多、梁宗岱、陈铨等。
三、中国比较文学的再度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在中国 重新崛起。 1981年北京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
第四节:六七十年代中国比较文学在港台地区 的发展 一、 第一次在台湾开设比较文学: 二、 第一次国际比较文学会议: 三、 台湾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四、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 五、香港设立比较文学学科: 六、香港开设比较文学课程: 七、香港建立比较文学与翻译中心:
第五节:中国比较文学的新起点 一、 北京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1981年) 二、 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学习班(1984年南宁) 三 、 全国第二届比较文学学习班(1985年深圳) 四 、全国第三届比较文学学习班(1987年青岛) 五、 辽宁省比较文学讨论会(1981年丹东)
钱钟书《管锥编》的出版是中国 比较文学兴盛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
第一,兼收并蓄 兼收并蓄 第二,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
我国跨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整合而不是文化对抗, 我国跨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整合而不是文化对抗, 即所谓的“和而不同” 即所谓的“和而不同”。第三,双向阐ຫໍສະໝຸດ 双向阐发严复:《论世变之亟》
兵间尺寸之事,无不周悉。 兵间尺寸之事,无不周悉。 不必“心醉西风,黜华伸欧” 不必“心醉西风,黜华伸欧”, 以彼新理,助我行文 以彼新理, 林纾
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 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 别求新声于异邦。 鲁迅:《摩罗诗力说》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比较文学发展简史比较文学发展简史第一节比较文学的萌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纷纷出版。

一百多年来,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比较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来自外部的误解和质疑,来自内部的反思和自我挑战,使比较文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危机”和“焦虑”,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危机和焦虑意识使比较文学一直保持其开放的态势,从不拒绝一切新思想、新理论的挑战,并始终保持在学术前沿的位置。

比较文学的诞生非一日之功,在自觉的系统的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以前,文学领域内的非自觉的零散的比较研究一直存在,其历史几乎跟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自身一样长久。

一方面,在文学和文化活动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现象,另一方面,“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一的文艺共和国(Republique des lettres)。

”他接着补充说:“在这个共同的领域之中,各个国家引进了各自特殊的欣赏趣味”。

伏尔泰的话高度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学的性质和面貌:一方面,欧洲各民族文学来自同一个母体(古希腊罗马),因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共和国;另一方面,各民族又各有特色,因此是有差别的。

这个自觉认识为比较文学最终走上舞台奠定了基础。

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热”,当时,伏尔泰接触到经马若瑟删节并译成法文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把它跟欧洲的同类剧作进行了比较,并改编和创作了《中国孤儿》一剧,影响很大。

东方视野的加入势必为欧洲比较文学的诞生起到推动作用,也为未来比较文学从欧洲文学内部扩展到欧洲之外,并摆脱欧洲中心论,提供了历史基础。

不过,18世纪伏尔泰等人的“文艺共和国”观念并没有超出欧洲的范围,世界意义上的“文艺共和国”观念还需要等待两个世纪。

在稍后于伏尔泰时代的德国,比较文学的意识也开始萌生,莱辛(1729—1781)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第一章史前期(先秦——十九世纪末)——翻译肇端一史前期特点史前期的比较文学有着迥异于其后阶段的特点:1 时间跨度长:如果以西汉为史,则有约两千年时间,如果包括西汉之前的先秦,则已超过两千年;2 发展极其缓慢:从开始的片段、零星记载,到十九世纪末,基本上以翻译为主,即使是跨国界、跨学科,也大多是混杂于文论或者是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而多“比附”,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方法;3 综合的非纯文学比较:和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文学从一开始起,便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做系统比较。

二史前期概述A 早期翻译史前期最早阶段的西汉时期(包括之前的先秦时期),显露比较文学端倪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方面:a 《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中涉及西域的记载,有关于汉朝与西域诸国神话传说流传与真伪的比较,这几乎可以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b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鄂君子请人翻译《越人歌》的传说,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有记载的跨民族的最早翻译。

B 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东汉至西晋1 安世南:安息太子,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种佛经,人称其“为群译首”;2 支娄迦谶:月支人,翻译了《般若道行》《般舟三味》等经三十多卷,其译文“审得本旨,了不加饰”;特点:译经不少,但多零品断简,尚不成系统;译文体尚不确立;译者多为外国人,致使译文质量大多粗糙。

这一时期的译事,只能属早期启蒙时代,但是,在整个翻译史上筚路蓝缕的功绩不可抹杀;第二时期:东晋至南北朝前期:东晋和二秦1 道安及弟子慧远:有南北倡和之功;2 鸠摩罗什:指正旧译纰缪,影响相当一批僧人;后期:南北朝至隋代出现一种名为“格义”的早期中外比较方法,以儒家的概念来解释佛家概念,并进行类比研究,只是它主要用于哲学与宗教方面,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

特点:西行求法之风盛行,带回许多译本;出现很多重要译家;佛经中的许多重要法典都已全部或者部分译出,成绩可观;建立了大规模译场,分工严密,译文质量也大有提高,标志着整个译业进入了兴盛时期;第三时期:唐贞观至贞元年间玄奘: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格,其译文被称为“新译”,且自著佛论,提倡因明,“逻辑”亦出自玄奘。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中国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比较文学也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略论。

一、发展脉络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开始接触到欧美文学,开始了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可以追溯到鲁迅、梁启超等人,他们最早尝试将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比较文学的观点和方法。

1950年代以后,在中国文学院成立之际,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走向国际化,学者们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比较文学的学术交流,开始关注国际文学理论的最新动态,将之与中国文学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开放、多元的研究视野。

中国比较文学也开始关注更多的研究领域,比如翻译文学、跨文化交流等,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现状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已经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学术成果。

中国比较文学在充分吸收国际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些自身的特色和亮点。

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中国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颇具创新的研究观点和方法,拓展了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

在一些具体的研究领域上,中国比较文学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跨文化交流、翻译文学、异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也开始扮演着更加活跃的角色。

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这有利于推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更加开放、多元,进一步提高中国比较文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
Step Two
中国的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
1
史前史
2
学科史
第二节 中国比较文学
•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 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 1、“欧洲中心论”被打破: • 2、中国比较文学的崛起: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史前史
比较文学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a.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 b.必须具备通识的眼光,即国际角度从事文 学研究的立场。 往往在中外文化交流达到高潮时,才产生比 较研究的兴趣和需要。 从中外关系史看,中外交流约有四次高潮。
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
• 三大理论思潮: • • 1、 “理论化”大潮: • 代表人物:佛克玛 • 反方:韦勒克、维斯坦因 : • “比较文学” “文学理论” “消解”?
• 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 • a.“欧洲中心论”被打破; • b.中国比较文学的崛起。
• 3、 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热潮
港台:
• 1976年,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古添洪和 陈慧桦主编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出版; • “阐发研究” ; • 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达三发表了《比较文学研究之 新方向》一书; • 他还同古、陈等人先后提出建立“中国学派”的 设想。
大陆:
• 两件大事:
• 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出版,成为中国比较文 学复苏的标志。 • •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 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3、趋向成熟期(发展期)—— “五四”前夜至1949年
• 代表人物:吴宓、朱光潜、钱钟书 • 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 比较文学理论与研究著作的确提出了一些包括 比较在内的新途径; • 2、从研究内容和范围看,出现了不少比较文学角 度理论的论文,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今天比较文学 所要探讨的领域。 • 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的定义: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总结 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翻译等 比较文学的研究意义: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学发展、丰富文学理论体系
中西文学比较
比较文学的 定义:研究 不同国家、 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文学 现象和文学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理论 和方法,逐渐与国际接轨。
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主题、方法和理论上都有了很大的 突破和创新。
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和研究成果, 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
章节副标题
比较文学理论
研究意义:比较文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推动文化交流 与融合。
04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章节副标题
文献研究法
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 献、资料,对比较文学 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了解比较文 学的发展历程、理论体 系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比较文 学的定义、历史、理论、
方法、应用等方面
研究价值:为比较文学 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
06
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
章节副标题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流的融合
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势:全球化、跨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比较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流对比较文学的影响: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与全球化的关系
全球化趋势: 比较文学在 全球范围内 传播和交流
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பைடு நூலகம்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关注文学作品间相互比较和对比、探究文学现象的学科。

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脉络和学术特色。

本文将就其发展脉络、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略论。

发展脉络1. 初期阶段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是唐德刚。

20世纪初期,他在南洋东南海岸创办《文艺时报》,首创了文学批评和文学比较两个领域。

唐德刚在其著作中提出,“西学而不化则东废西裂,日新而不精则东厓西阁”。

他的观点表明要同时吸收西方深刻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2.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文论,涌现出一大批关注时代变迁与人性问题的杰出作家和批评家,如胡风、钱钟书、艾青等。

他们倡导以现代主义文学为楷模进行比较研究,预示了比较文学的文本志与时代志比较方向。

3. 中国文学转型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文学走向新时期的阶段。

这个时期,中国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之后,文学出现了新的转型,多元化、现代化的文学新势力正在形成。

同时,时代变革也反映到比较文学当中,出现了以多元文化、跨文化为研究方向的比较文学研究,如黄杏林、艾力、钱莉芳等人的研究。

现状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的多元发展已展现出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多样化的研究方向:1. 文本文化比较研究在文本文化比较研究方面,首先出现的是与中国相关的外国文学比较,如中国文化与历史与希腊古典文化等。

此外,比较许多文学流派、文学风格、文学史上的某个时期或代表人物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这样的研究对于中西文化理解的互相提高至关重要。

跨文化比较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者以文化观念、价值观、人性观等不同的角度对西班牙、欧洲,美洲原住民等等进行了比较。

跨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媒介文化比较研究是一种对全球流行文化的探讨,它主要研究全球化之后的文化交流、文化借鉴和文化转换等问题,如全球文化产业和全球化新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第一章史前期(先秦——十九世纪末)——翻译肇端一史前期特点史前期的比较文学有着迥异于其后阶段的特点:1 时间跨度长:如果以西汉为史,则有约两千年时间,如果包括西汉之前的先秦,则已超过两千年;2 发展极其缓慢:从开始的片段、零星记载,到十九世纪末,基本上以翻译为主,即使是跨国界、跨学科,也大多是混杂于文论或者是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而多“比附”,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方法;3 综合的非纯文学比较:和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文学从一开始起,便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做系统比较。

二史前期概述A 早期翻译史前期最早阶段的西汉时期(包括之前的先秦时期),显露比较文学端倪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方面:a 《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中涉及西域的记载,有关于汉朝与西域诸国神话传说流传与真伪的比较,这几乎可以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b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鄂君子请人翻译《越人歌》的传说,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有记载的跨民族的最早翻译。

B 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东汉至西晋1 安世南:安息太子,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种佛经,人称其“为群译首”;2 支娄迦谶:月支人,翻译了《般若道行》《般舟三味》等经三十多卷,其译文“审得本旨,了不加饰”;特点:译经不少,但多零品断简,尚不成系统;译文体尚不确立;译者多为外国人,致使译文质量大多粗糙。

这一时期的译事,只能属早期启蒙时代,但是,在整个翻译史上筚路蓝缕的功绩不可抹杀;第二时期:东晋至南北朝前期:东晋和二秦1 道安及弟子慧远:有南北倡和之功;2 鸠摩罗什:指正旧译纰缪,影响相当一批僧人;后期:南北朝至隋代出现一种名为“格义”的早期中外比较方法,以儒家的概念来解释佛家概念,并进行类比研究,只是它主要用于哲学与宗教方面,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

特点:西行求法之风盛行,带回许多译本;出现很多重要译家;佛经中的许多重要法典都已全部或者部分译出,成绩可观;建立了大规模译场,分工严密,译文质量也大有提高,标志着整个译业进入了兴盛时期;第三时期:唐贞观至贞元年间玄奘: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格,其译文被称为“新译”,且自著佛论,提倡因明,“逻辑”亦出自玄奘。

C 明清时的中西文化接触史前期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唐代是一个高潮,到了明清又出现一个小高潮。

明清两代,随着来华传教士的增多,大批有关欧洲文化的著作在中国出现。

同时,中国学者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中西文化、主张西学东渐的有识之士:1 徐光启:主张比较中西之异同,提出“理相符合,参互考稽”;2 利玛窦:《畸人十篇》,涉及比较宗教、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学成分。

第二章发轫期(十九世纪末——1919年)——初涉比较研究一发轫期特点1 涉及中西文学比较的学者来自社会各类人物,他们的文章、译作也就超越了纯文学范围,包括了哲学、语言、政治等多方面,具有综合比较的特点;2 与政治和社会改良运动有关,甚至是社会改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比较只是一种手段,旨在唤起国民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从而拯救中国;3 此时的作品大量还是翻译文学,除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为专著外,其余均为零星片段、随感式文字,与其说是“类比”,甚而是“比附”,与后来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相去甚远。

二发轫期研究概述1 黄遵宪:在发表于《日本国志》的《学术志二文学》中,以语言文字的中西比较说明“言文合一”,从而涉及文学,这当中,既谈了翻译,也做了比较;2 林纾:对中国比较文学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翻译了大量欧美小说,介绍西洋文学,论述了中西小说文法以及结构的不同,用比较的方法综观世界文学,打破了传统的闭塞狭隘的观念,确立起了在当时属于进步的文学观;3 严复:译作《天演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主张维新变法的狂潮,“信、达、雅”的标准对近代乃至当代的翻译都有深远影响,为中西比较俩建起了桥梁;4 梁启超:提高小说本身价值和地位,运用文学手段发扬和体现民族精神,《翻译文学与佛典》体现了他一贯的文学无国界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第一篇讨论外来文化对中国民俗影响的著作。

第三章初兴期(1919年——1934年)——开始有意识的比较研究一初兴期特点“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比较文学掀开了新的一页,它标志着作为一门学科被正式引进了中国大地,并在高等学府立足,有了与此学科建设有关的必要条件,涌现了一批较之以前更为有意识从事中外(尤其是中西)文学比较的学者,产生了一系列的比较文学论文与著作,但是总体上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尚不明确。

二初兴期研究概述1 胡适:在《文学进化观与戏剧改良》中提出“比较的文学研究”主张,并运用于戏剧改良,引导人们看见传统文化对国人思想的束缚,在跨学科研究、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这三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与建树;2 茅盾:《托尔斯泰与今日俄罗斯》是初兴期开端的代表论文之一,将俄罗斯19世纪的文学与中古文艺复兴时代的英法文学做了平行研究,认为两者在勃兴气势上较为相似。

茅盾最有名的是“神话研究”,将中外神话的起源、演变、影响等方面做了异同比较,开了中国比较文学上神话比较研究的先河;3 郑振铎:现代最早提倡研究中国文学运用西方理论与方法的学者,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中特别指出,要运用“归纳的考察”和“进化观念”等新方法新观念研究中国文学,文中专门提到了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比较了两者的相似处;4 陈寅恪:有关中印文学影响研究的专题论文实际上是从寻求故事的流传演变中做影响研究,又通过个别的影响研究上升到对文学流播中一般规律的总结,提出世界上的神话大多起源于印度,批评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穿凿附会的“比附”。

第四章发展期(1934年——1949年)——比较研究步向深入一发展期特点发展期的15年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在发展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中,外国文学出身者占了大部分,这有利于取证第一手外国文学资料,做深入的剖析与比较;2 这一时期的论文,比以前更深入实际地涉及了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标志着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不仅注重实际的比较,也步入了对学科本身的探求;3 有关中俄文化与文学的比较(交流)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研究鲁迅、高尔基同中外文学关系的论题为数不少,并一直持续到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

二发展期研究概论1 朱光潜:专长于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从美学的高度分析孕育其中的文学规律与特征,留学国外时写的《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研究出来的美学”,指出中国文艺新见解的可能性,后来他的《诗论》是以《文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诗歌,并对中国诗歌做学理研究的产物,是一部较典型的比较文学论著,指出中国诗歌欠缺严谨分析与科学逻辑,国民无诗学,诗学研究刻不容缓;2 钱钟书:理论专著《谈艺》,以中国传统诗话的札记形式对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文理论)做艺术鉴赏、评点与比较研究,从中寻找存在于中西诗歌中的共同诗心与文心,让作者闻名学术界。

全书以历代诗人为纲,侧重诗人具体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旨在剖析、阐发中国古代的诗歌艺术经验,用现代的眼光、传统的理论,融合了西方“新学新知”与分析综合方法,是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一种新体式,创中西比较诗学的先例;3 宗白华:在《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作者认为,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空间意识是一种“书法的空间创造”,西洋绘画以雕刻建筑为基础,空间意识寄托在光影色彩的明暗之中。

第五章滞缓期(1949年—1978年)——停止中的足迹一滞缓期特点比较文学的著作以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外文化关系为方面为多,它们相对集中于中朝、中印文化交流上,虽然广义上属于中外文化比较范畴,但是大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这一时期,论文基本上属于影响研究范围,论题和数量也相对集中。

二滞缓期研究概述1 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大多数论述了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他认为中国和印度都是文化极其古老的国家,也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且疆域相邻,中国的早期神话中有一些很有可能来自于印度,甚至专文介绍印度《五卷书》的记载同中国《太平广记》以及宋代诗话、宋明笔记小说所载有类似之处,很难否认这其中的影响关系。

总之,《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在中印文学、文化关系研究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 钱钟书:《宋诗选注》是带有评论性的旧诗选注本,该书的注释与评论中不少处列举了中外诗歌类同的表现手法,涉及了比较文学,突破旧选注本笺注模式。

《通感》一文便是运用了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理论原理来说明中外文学创作中“感觉挪移”的共通现象,举了许多实例加以论证说明,并比较了古今中外作家对这一现象的不同解释;3 傅雷:认为翻译不可直翻字面,应该保存原作的精神与美感特征,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傅雷将翻译与临画相比较,同时针对各国翻译文学状况提出了翻译不易、应力求缩短差距的标准。

对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的异同比较,既区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又突出了翻译必须把握住这些特征方可达到“传神”的目的。

第六章复兴期(1978年——1985年)——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复兴一复兴期特点复兴期的起始划定于1978年,但正文论述要从1979年钱中书的《管锥编》开始:1 整个复兴之势,迅猛异常,无论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队伍的人数素质,都非之前任何一个时期可以比拟,;2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在数十所高等学府开设了课程,形成了整齐可观的学术队伍;出版问世了一系列论文著作;有了正式的学术刊物;各地研究学会成立,交流会多次召开,从而使全国性的学会在此基础上得以正式成立;3 吸收借鉴了西方比较文学的研究模式,而且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力倡不囿于“欧洲中心论”的“中国学派”,至此,中国比较文学正式走出国门。

二复兴期研究概述1 复兴的标志——钱钟书的《管锥编》《管锥编》是中国比较文学在十年浩劫后全面复兴的标志,它打破了时空界限,不受学科樊篱约束,纵观古今,发前人之未发,多方位、多角度地以西方文学理论阐发中国文学现象,广采名家文学与艺术的各类作品实例,从文学发展规律与美学价值、美学意义高度做出评价,总结文学共同规律,以求“诗心”与“文心”。

《管锥编》中作者认为研究文学应从字、词、句、篇深入到全文或全书要旨,从中做由小到大、由本到末的交互循环探索,这同时,还要结合作家的时代、风尚、作品题材以及修辞特色等,做立体的、动态的认识,这样才能探本究源,做出正确的客观实际研究论;2 双向交互影响A 外国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研究外国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是研究印度文化(文学)的影响,以季羡林为代表,他的《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B 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a 史前期(1840年——1917年)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已被打破,外国思想文化学说开始涌进:b 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外来文学推动产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新运动;c 第二个十年(1927年——1937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与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输入直接推动、滋养了左翼文艺运动;d 第三个十年(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向群众学习,向民间文艺形式学习,同时也与外国文化有联系,只是由于历史文化条件限制,这种联系相对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