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分析复习资料(zufe版)
第七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第七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7220ee102de2bd9605884c.png)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 作用不同。消耗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 接的影响,对分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 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 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在安排购买性 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较强的效益
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
二、国防支出
• 国防支出(defense expenditure)也是一个有争 议的话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国防支出的水平到底多大合适; • 二是国防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或者说国
防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国防支出
• (一)国防支出的现状与变化
– 1. 现状
• 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这种国防政策使得国防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较低。如果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 家相比,在下中等收入国家中,中国国防支出比重是最低的。
• 也就是说通过军事部门在技术、人力资本、军 工产业等方面得投资可能会间接促进到经济增 长。国家对国防的投入,一方面会提高部队战 斗力,增强国防实力,增大国防安全系数;另 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 民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国防支出构成
年份 类别
1997
2000
2001
的上升呈递减趋势。 3.社会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上升而快速递增。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近年来我国公共支出呈现如下趋势: 1. 经济性支出比重还有下降的趋势,只是下降
的速度变得缓慢。 2. 社会性支出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
可以预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逐 步完善,社会性支出比重上升的速度将加 快。 3. 其他支出(包括国债利息支付)比重尚显得 比较高,而且各类支出中有些项目尚需调 整和控制。
大学政府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二篇 公共支出
![大学政府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二篇 公共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970f84310b4c2e3f57276312.png)
一、公共支出的基本内涵
公共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 狭义的公共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公 共部门预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造成的费用。
公共支出直接体现为公共部门支出帐户上的数额,一 般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公共部门往来和资本帐户 中的各项支出(为避免重复计算,往往地方忽略不 计)。
即:原因是工业化,工业化—人均收入增 加—政府活动扩张—公共支出比率提高
2、梯度渐进增长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和威斯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对 英国1890年以后的财政支出历史数据进行了经验分 析,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 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大萧条 或其他严重灾害),财政支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 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 原来的趋势水平。这就是梯度渐进增长论。 因其理论实质上揭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两类原因, 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故也称之为内外因素论。
另一说法:
1、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管理体质 政府征税能力 政府干预政策 2、政治因素 政局是否稳定 行政效率高低 3、社会因素 人口状况 文化背景
19
10
20
30
40
50
0
(3)1996年至今
1. 公共支出比率变化的三阶段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
(2)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广义的公共支出还包括政府实行的许多政策和法规所 导致的私人部门的增加开支(由公共部门引起的)。
就本质而言,公共支出是政府的行政成本。 与政府的特性和制度密不可分
与政府职能有关 与公共利益有关 与政府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关
公共支出管理第02章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
![公共支出管理第02章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53c2f2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d.png)
其他
合计
41.0
22.5
5.6
5.5
35.4
17.0
13.8
16.0
100
100
(三)公共支出的级次结构
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三、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社会与历史因素 (四)物价因素 (五)公共收入规模
(一)经济因素
• 经济因素对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体现在由 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和政府的经 济干预政策等引起了公共支出规模的变化。
(二)政治因素
• 政治因素对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几个方面:
中央财政支出 32.2 31.3 28.3 30.3 29.2 27.1 27.4 28.9 31.5 34.7 30.5 30.7 30.1 27.7 25.86 24.72
地方财政支出 67.8 68.7 71.7 69.7 70.8 72.9 72.6 71.1 68.5 65.3 69.5 69.3 69.9 72.3 74.14 75.28
25.4
17.5
32.0
31.3
35.9
38.2
新西兰
—
—
24.6
25.3
26.9
38.1
41.3
34.7
—
挪威
5.9
9.3
16.0
11.8
29.9
43.8
54.9
49.2
40.6
瑞典
5.7
第六章 公共支出分析
![第六章 公共支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78bdca4028915f804dc24e.png)
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有政治和经济两方
面的原因。政治的因素,主要指政府职 能的扩展或国家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 因素,瓦格纳初步提出了现代流行的市 场失灵、外部性和收入弹性等概念。
瓦格纳认识到,随着经济工业化,扩大
的市场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 复杂,从而呼唤有关司法和行政制度的 建立。城市化和高居住密度将产生相关 的外部效应,从而要求公共财政进行干 预和管理。
从1960年到1979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购买性 支出占GDP比重的年增长率几乎都大于1,同 期,转移性支出占GDP的比重增长更快。进 入80年代后,主要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认识到 公共支出膨胀的危害,对公共支出进行了必 要的控制。
(三)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1、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瓦格纳法则) 提出者: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 瓦格 纳 内容:将公共支出与人均收入进行对比, 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支出也 随之而增加。他研究公共支出占GNP比 例原因,提出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第六章 公共支出分析
概念:公共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 出 掌握:公共支出的规模、结构的含义及评 价指标 一、公共支出的规模 二、公共支出的结构 三、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及结构问题
一、公共支出的规模
(一)概念
公共支出:亦称政府支出或财政支出,是指政 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之和。换 句话说,一旦政府在以多少数量、以什么质 量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方面作出了决 策,公共支出实际上就是执行这些决策所须 付出的成本。 公共部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共支出上。
按照公共支出的受益范围来分类,可将公共支 出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一般利益支出,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以享 受所提供的效益的支出。如国防、警察、司 法、行政管理等支出。 特殊利益支出,指的是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 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指出。如教育、医药、 企业补助支出等。 按照这种分类,可说明公共支出所体现的分配 关系,进而分析不同阶层或不同利益集团的 投票者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态度。
公共支出管理简答题重点
![公共支出管理简答题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de4dc0d5bbfd0a79567319.png)
11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目标:①控制支出总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公共支出效率。
②)确保财务合规性,有效控制公共支出风险。
③)满足公共利益方面的需要,服务政治目标。
2公共需求的特点:收益外在性、需求整体性、公共决策行。
3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4公共选择的基本特征:将政治过程看作是某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在这个经济活动中,政府是“生产者”,选民是“消费者”,选票就是“货币”,而选举制度等同于“市场制度”,公共选择理论用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政府的决策制定过程,即“公共选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
5寻租和寻利的区别:①寻利是经济主体通过自身参与市场竞争而获取“经济租”,这种活动不需要借助于政府的干预,是由“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寻租是经济主体力图利用政府的干预使自己取得特殊垄断地位,获得经济租。
②寻利是以商品和劳务的增加为基础,因而其结果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社会,寻租是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的,是对既定财富量的分配,所以结果有利于自己,但有害于社会。
③寻利是经济主体以资本投入、技术发明、公平交易为基本途径,具有正外部性,寻租是经济主体以游说、哄骗、行贿等为主要手段,具有负的外部性。
6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1)瓦格纳法则:经济发展与政府公共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人均GNP的增长,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相应提高。
对瓦格纳法则的解释:1工业化进程需要政府维持公共秩序。
2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干预。
3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的需求多元化。
(2)梯度渐进增长论: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
(3)经济成长阶段说: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和结果表现为三个阶段和三种不同的特点:①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公共支出项目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公共支出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2e43096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d.png)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公共支出项目第五章公共支出项目一、重要概念1. 经济基础设施(economic infrastructure)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本设施,包括交通、通信、水、电、气、废物处理和其他类似的设施。
水和电是生产过程的基本投入,交通和通信是提高商品和服务流动性所必需的,卫生设施是废物处理的必要条件。
2. 财政投融资(Fiscal Investment and Loan)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
3. 公私合伙投融资方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在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管理上形成伙伴或合作关系的项目投融资模式,是介于外包(outsourcing)和私有化(privatization)之间并兼具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公私合伙的一种典型方式是设计—建设—融资—经营(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DBFO),即由政府提出想让私人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然后由私人合伙者按要求设计并建设该项目、筹措建设资金,而后由该私人合伙者经营管理。
4.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由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以风险企业为投资对象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的一种融资过程和投资方式。
风险投资与银行贷款的最大区别在于,银行贷款靠固定利息获取收益,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投资则靠股权转让分享收益,风险投资家参与项目经营管理。
5.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
二、重要问题1. 如何看待行政管理费的这种快速增长?(1)从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整个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两大类,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前者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后者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
第四讲_公共支出结构资料
![第四讲_公共支出结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438abd6c85ec3a86c2c526.png)
2020/9/16
本讲引言
▪ 研究背景
▪ 公共支出规模公共支出结构 ▪ 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财政资源的内部配置以及政府职
能定位
▪ 核心问题
▪ 公共支出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几类重要公共支出 ▪ 研究思路 ▪ 公共支出分类公共支出结构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公共支出项目分析(基本理论和典型事实分析经 济影响分析)
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
2020/9/16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
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 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
配活动。越大意味着资源配置职能越强。 ▪转移性支出(transfer payment):
4.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分设财政贴息 10.其他资本性支出(分设物质储
等4款)
备9款)
5.转移性支出(分设不同级政府间转移 11.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分设国
性支出等4款)
内贷款等7款)
6.赠与(分设对国内和国外赠与2款) 12.其他支出(分设5款)
26.5
22.4 19.8
31.6
21.5
20.4
10
0
1995
1996
1997
1998
维持性支出 经济性支出 社会性支出
2020/9/16
五、小结
▪ 支出结构变动很快,其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体制变迁和
政府职能的转变
▪ 支出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经济建设支出比重迅速且
持续下降,其他支出比重均有所上升
▪ 社会性支出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可以预计,
公共支出分析_62030
![公共支出分析_62030](https://img.taocdn.com/s3/m/c95b0e22b4daa58da0114a80.png)
公共支出分析名字解释(15分)简答题(40分)分析题(45分)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和公共法人机构。
与私人部门相对应,向公众无偿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并凭借公众赋予的行政权从公众那里无偿获取收入以弥补公共品成本的部门。
2.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3.经济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永久性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
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公共设施,如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及管道煤气;二是公共工程,如公路、大坝和灌溉及排水用的渠道工程;三是其他交通部门,如铁路、城市交通、港口和水路以及机场。
4.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政府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成本。
国民收入恒等式GDP=C+I+G,其中G就是政府的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对政府雇员的工资支付、对日常性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
这类支出体现了政府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政府在支付成本的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是政府取得了对这些资源的所有权。
而政府部门对这部分资源的占用意味着排除了私人部门运用这部分资源的可能性,因而购买性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
5.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无偿转移给私人部门(和外国)的那部分支出。
它是一种单方面的无偿支付,政府不能从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中获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补贴、赠与、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债利息支出等。
转移性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由于转移性支出本身并不反映政府对实际资源的占用,不构成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也不计入GDP。
6.财政幻觉:财政幻觉指的是现有财政税收制度使得纳税人在财政选择过程中产生幻觉,或使他们认为所要缴纳的税收低于他们的负担,或使公共产品的受益者认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05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05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0d59f7856a561252d36f4c.png)
2018/10/21
13
四、国际分类方法 用于经济分析目的的理论分类
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
根据共用品理论分类
2018/10/21
14 第五章 财政支出的结 构
第二节 公共支出结构的决定因素
• 一、政府职能与公共支出结构 •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公共支出结构
2018/10/21
15
一、政府职能与公共支出结构
2018/10/21 4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c
v
m
社会总产 品价格 分配
补偿基金
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
再分配
储蓄
补偿(重置投资)
净投资
消费
社会总产品 再生产价值
总投资
2018/10/21 5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我国公共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基本建设 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 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 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 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 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
2018/10/21 22
第三节 公共支出主要项目及其经济影响
一、行政管理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三、公共投资支出 四、社会保障支出
2018/10/21 23
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五五”时期
行政管理费 其他 5.3% 4.0% 国防费 16.4%
(一)政府职能的两种观点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
2018/10/21
16
(一)政府职能的两种观点 市场主导型观点 政府主导型观点
2018/10/21
17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8418985d0d233d4b14e69e7.png)
一、名词解释1、p8 布坎南的论文《政府财政的纯理论》标志着财政学的英美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两大流派的汇合。
2、p11 公共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和公共法人机构。
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执行政策履行职能的全部成本。
3、p19 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在产量水平达到y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小化的要素要求。
成本函数:表示给定要素价格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4、p21 所谓竞争性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一组资源配置和一组价格使得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市场出清。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每一个竞争性市场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帕累托效率,也称为帕累托最优,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改善自己的福利,而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
5、p32 逆选择: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公司面临的索赔概率大于平均概率的现象。
6、马斯格雷夫1959年首次全面概括了现代政府的三大职能。
7、p36 一次总付税:税额大小与个人行为无关的一种税(不会影响市场本身的效率,这是因为它只是改变了初始配置,但没有改变相对价格,根据福一定理,不管初始配置如何,竞争性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8、p47 公共产品:是一种大家共同消费的商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排他性非竞争性纯公共产品(国防、法律制度)排他性公共产品(有线电视)拥挤性拥挤性公共产品(拥挤的城市道路)俱乐部产品(游泳池、高尔夫球场)竞争性共有资源(公共草原、公共湖泊里的鱼)纯私人产品(苹果、冰淇淋)9、p56林达尔价格:林达尔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为公共产品的成本承担个性化的分担份额,这种分担份额的作用和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十分相似,称作林达尔价格。
林达尔均衡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在这组价格(份额)上,每个人都同意相同的公共产品数量。
林达尔经济第一定理:每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公共支出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支出分析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9f6df552d380eb63946dd9.png)
公共支出分析复习资料(z u f e版)(总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公共支出分析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瓦格纳法则即随着经济中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也会不断的增长2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晰的,并且交易成本很小,甚至为零时,无论产权如何规定,市场最后的均衡结果都是有效的,即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
3林达尔价格林达尔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为公共产品的成本承担个性化的分担份额,这种分担份额的作用和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十分相似,称作林达尔价格。
4林达尔均衡林达尔均衡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在这组价格(份额)上,每个人都同意相同的公共产品数量。
5 经营性支出是计入经常帐户的公共支出,大致包括用于维持政府日常运转,提供各类公共产品,对私人部门的经常性转移(如补贴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6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计入资本帐户的公共支出,一般包括政府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比如政府用于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和对私人部门的资本性转移(如投资补助)。
7购买性支出也就是政府部门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研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等。
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8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无偿转移给私人部门(和外国)的那部分支出。
是一种单方面的无偿支付,是政府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支付,政府不能从中获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9三农问题三农是指农业、农民和农村。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问题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问题。
10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永久性的成套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
11公共提供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12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是指第三者的总成本不超过交易的总收益,或者说从结果中获得的收益完全可以对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补偿,这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公共支出最新课件
![公共支出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98776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3.png)
•预算科目来分可分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性支出等 •应用于国家统计资料中,指出了公共资金的去向。在国家预算表上可以
细分为12类支出,分别是:①工资福利支出;②商品和服务支出;③对 个人和家庭的补助;④对企事个单位补贴;⑤转移性支出;⑥赠与;⑦ 债务利息支出;⑧债务还本支出;⑨基本建设支出;⑩其他资本性支出; ⑩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⑥其他支出。
者食品消费量上的效应小,在增加获得总体效用水平上效应大。 食品补贴的发放,无论是以食品券形式,还是以货币形式,作
用范围不仅仅限于食品。
公共支出 最新
5.2 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公共支出规模的量度通常采用两大指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 指标指公共支出的绝对数量,同时应该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指 标指财政支出与相关经济变量如GDP的比例。
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s)指政府部门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为实现 其公共职能而耗费的资金总和及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过程。
理论上讲,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发生的全部支出,无论是否通过财政 预算都应看作是公共支出;但现实中,各国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统计一 般仅限于政府的预算支出,亦称财政支出、政府支出,是政府行为成 本。
分可能形成厂商的私人投资支出,另一部分可能通过增加资本和劳 动力报酬,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形成私人消费需求。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物品或服务的销售 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公共支出 最新
转移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居民,如居民生活补贴,对生产 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影响相关 的社会需求,进而影响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量。
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公共支出结构
![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公共支出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fc762bcdd36a32d72758113.png)
第四章公共支出结构一、重要概念1. 公共支出结构(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各类公共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公共支出构成(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公共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同时,一国公共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
2. 购买性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 expenditure)。
在这类支出安排中,政府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3. 经常性支出(current expenditure)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和保障社会成员基本公共需要的支出,比如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转移性支出等。
二、重要问题1. 如何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对公共支出进行分类?(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总产品反映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成果,在价值形态上由三部分组成: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必要产品的价值(v);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m)。
经过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总产品相应地转化为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
剩余产品并非都转化为积累基金,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消费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社会总产品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最终的使用在静态上形成了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在动态上形成了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3)在任何经济社会里,财政活动都是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而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与公共收支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公共支出首先用于满足社会消费,剩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即用于新增投资(净投资)。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bb294f902f60ddccdb38a02e.png)
一、名词解释1、 p8布坎南的论文《政府财政的纯理论》标志着财政学的英美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两大流派的汇合。
2、 p11公共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和公共法人机构。
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执行政策履行职能的全部成本。
3、 p19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在产量水平达到 y 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小化的要素要求。
成本函数:表示给定要素价格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4、 p21所谓竞争性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一组资源配置和一组价格使得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 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市场出清。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每一个竞争性市场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帕累托效率,也称为帕累托最优,是一 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改善自己的福利,而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
5、 p32逆选择: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公司面临的索赔概率大于平均概率的现象。
6、 马斯格雷夫1959年首次全面概括了现代政府的三大职能。
7、 p36 —次总付税:税额大小与个人行为无关的一种税(不会影响市场本身的效率,这是因为它只是改变了初始 配置,但没有改变相对价格,根据福一定理,不管初始配置如何,竞争性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8、 p47公共产品:是一种大家共同消费的商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 费。
9、 p56林达尔价格:林达尔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为公共产品的 成本承担个性化的分担份额,这种分担份额的作用和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十分相似,称作林达尔价格。
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在这组价格(份额)上,每个人都同意相同的公共产品数量。
林达尔经济第一定理:每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10、 p59提供本质上是指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承担费用的行为,而生产的本质是一个投入 要素、原材料等投入品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11、 p 63格罗夫斯-克拉克机制的关键之处在于,让轴心人物承担他们造成的社会损失。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d70cc8e2b160b4e767fcff6.png)
区分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意义
消耗性支出是社会总需求一部分,直接影响总需 求,间接影响收入分配;转移性支出是资金使用权 的转移,间接影响总需求,直接影响收入分配。
在总额中,消耗性支出比重大,说明直接通过财 政配置的资源规模较大,即资源配置职能强;转移 性支出比重大,说明财政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影 响大,即调节分配职能强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 增减的支出。
4、按公共支出受益范围分类:分为一般利益支 出和特殊利益支出,其划分标准是该项支出的受益 范围。
一般利益支出是指社会成员均受益的支出,如国 家安全、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特殊利益支出是 指只有一部分人受益的支出,如教育、医疗、各类 对个人或法人的补助等。
采购无处不在 采购关乎成败 采购日趋复杂 专业趋势显现
●采购无处不在
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 《卖拐》
●采购关乎成败 三鹿奶粉事件
秦王朝的灭亡
在全国统一后,秦王朝仍连年征战不已,滥用民力。秦始 皇派蒙恬两次率数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为防御匈奴再度南 犯,下令修建万里长城。戍守边境,修筑长城,建造宫殿, 筑驰道,凿灵渠,转输粮草,征调了大量民力。据范文澜考 证:当时全国人口2000万左右,而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 300万,占总人口数的15%。全国共修建了700多座 秦始皇的离宫别馆。都城咸阳附近的270座宫殿,还用复 道、阁道、甬道等建筑连接起来。特别是渭水以南的阿房 宫,规模大得惊人。秦始皇不但为生前建造了豪华的宫殿苑 囿,而且为死后修建了豪华的陵墓。据估计,仅完成陵墓的 修建,就需要当时全国的劳动力每人服役120多天。秦二
(二)增长引致论 这一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怀斯曼提出。他们认为 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扩张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仅仅是因 为公共收入的增加。而公共收入的增加有内外两方面的原 因。就其内在原因而言,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 为: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政府不变更税率——税 收增加——公共支出增长。 外在原因主要是战争与灾难,具体表现为:战争和饥饿等 自然灾害发生——政府支出急剧增加——提高税率或新设税 种——战争和灾难过后政府不一定恢复原有税率,有的新税 会继续存在——公共支出的持续增加。
公共支出分析 东方学院 期末
![公共支出分析 东方学院 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54727d7df242336c1eb95e6d.png)
公共支出分析(2014.7)名词解释:1、混合产品:同时具有使用或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与收益上的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2、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
3、购买性支出: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成本。
4、转移性支出: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表现为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5、财政幻觉:即纳税人以及投票者可能无法准确的评估支出的成本—低估由公共支出所对应的税收负担。
6、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7、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永久性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
简答题:一、行政支出绩效评价原则:1、科学规范原则。
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公平公开原则。
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绩效相关原则。
正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选结果应该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4、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二、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1、政府决策受信息充分程度的影响。
2、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往往受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所影响。
3、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还受其决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影响。
4、政府干预还受决策的政治过程所影响。
三、购买性支出的经济效益:1、乘数效益,它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由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一个部门的支出就必然成为另一个部门的收入。
如此循环下去,某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势必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增加,最终表现为增加的国民总收入是某部门最初支出的倍数。
2、加速效益,由于乘数效益的存在,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进而刺激对产品的需求,这势必要求增加投资支出以适应扩大的需求。
公共支出专题培训
![公共支出专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697f02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9.png)
公共支出管理旳创新
• 部门预算;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 政府采购 • 财政支出旳绩效评估
• 部门预算即“一种部门一本预算”。编制部门预 算是实现财政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旳必然选择, 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旳主要途径, 是推动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实现公开、公正、 公平旳有效措施。推行部门预算,是预算管理体 制旳一次革命,能够提升预算旳完整性和科学性, 提升财政资金分配旳透明度,有利于缩短预算批 复时间,便于部门尽早统筹安排,严格支出管理, 预防挤占、挪用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 象旳发生。
• 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国家管理购置性支出旳一项 基本手段。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建立我国公共财 政管理框架旳基本内容之一,是强化政府宏观调 控,加强支出管理,预防公共采购寻租,提升财 政资金使用效益旳必然选择。
•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其实质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和 财政支出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它一方面使政府 能够得到价廉物美旳商品和服务,有效节省资金; 另一方面使财政支出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 形态,从而变化财政支出管理旳粗放情况,提升 财政资金旳使用效率。
转移支出 • 我国公共支出旳分类措施 1。按政府职能 2。按支出用途
公共支出旳构造分析
• 政府旳消耗性支出 1。政府消费支出,按政府职能进行分类: (1)国防支出 (2)行政管理费 (3)科学技术研究支出 (4)教育 (5)医疗卫生保健支出 2。政府投资支出 • 转移支付
我国旳财政性转移支付涉及抚恤社会福利救济费、财政价格补贴 和企业亏损补贴。
公共支出归宿旳分析措施
• 货币“冲击”法:货币直接接受者受益,如转移支出等 • 基于决策时旳利益指向:支出对全部潜在受益者分摊。关 键是分摊方式旳选择,如按人口、家庭、支出特征等 • 基于市场价格旳均衡分析: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收入分配 旳影响 • 基于个人效用旳均衡分析:用效用度量个人真实受益感受。 关键是效用函数旳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支出分析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瓦格纳法则即随着经济中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也会不断的增长2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晰的,并且交易成本很小,甚至为零时,无论产权如何规定,市场最后的均衡结果都是有效的,即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
3林达尔价格林达尔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为公共产品的成本承担个性化的分担份额,这种分担份额的作用和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十分相似,称作林达尔价格。
4林达尔均衡林达尔均衡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在这组价格(份额)上,每个人都同意相同的公共产品数量。
5 经营性支出是计入经常帐户的公共支出,大致包括用于维持政府日常运转,提供各类公共产品,对私人部门的经常性转移(如补贴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6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计入资本帐户的公共支出,一般包括政府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比如政府用于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和对私人部门的资本性转移(如投资补助)。
7购买性支出也就是政府部门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研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等。
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8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无偿转移给私人部门(和外国)的那部分支出。
是一种单方面的无偿支付,是政府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支付,政府不能从中获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9三农问题三农是指农业、农民和农村。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问题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问题。
10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永久性的成套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
11公共提供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12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是指第三者的总成本不超过交易的总收益,或者说从结果中获得的收益完全可以对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补偿,这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二、主观题1、外部性(计算)当某个人经济行为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的福利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没有反映在市场交易价格中,此时经济中就存着外部性。
P45--502、鲍莫尔模型(计算、问答)鲍莫尔(Baumol,1967)提出了两部门模型,可以用于从工资膨胀的角度来解释公共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张。
在鲍莫尔看来,经济中存在着两个部门:进步部门(progressive sector);非进步部门(nonprogressive sector)假定私人部门是经济中的进步部门,也就是私人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这可能是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等因素;假定公共部门是非进步部门,也就是其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要慢于私人部门。
假设私人部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率也相应等量提高,这样其单位成本就保持长期不变。
为了防止经济中的劳动力从公共部门流向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不得不把工资率提高到和私人部门一样的水平。
由于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慢于私人部门,这就意味着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是不断提高的。
这样,即使公共部门干的事情没有任何变化,公共支出也会由于政府雇员的工资提高而扩张。
构建两部门模型——用 XG表示公共部门的产出,LG表示公共部门的劳动力,假定其生产率水平保持不变。
XP表示私人部门的产出,假定其劳动生产率以指数r 的速度增长,LP表示私人部门的劳动力。
t为时间下标,a 为常数。
则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生产函数为:XGt=aLGtXPt=a(1+r)t LPt假设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工资率相等,与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保持同步增长,用wt 表示t 期的工资率,w0 为常数。
则:wt=w0(1+r)t可以得出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C1为:CGt=wt LGt / XGt=w0(1+r)t/a而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C2为:CPt=wt LPt / XPt=w0 /a这说明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是一个常数,而公共部门的单位则以指数r的速度增长。
3、尼斯卡宁模型公共选择理论从公共支出供给的角度,从政治的角度,特别是从政府部门内在的膨胀因素来解释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张。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尼斯卡宁(Niskanen,1971)提出的官僚模型。
尼斯卡宁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官僚将会选择远远超过有效率的水平来提供公共产品。
这实际上就解释了为什么公共支出的规模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增长尼斯卡宁(Niskanen,1971)提出的官僚模型为用经济学分析官僚行为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分析框架。
在尼斯卡宁看来,官僚与其他所有人一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
他认为官僚的效用函数变量包括他的薪金、为他工作的职员人数和他们的薪金、他的公共声誉、他的额外收入以及他的权力或地位、装修考究的办公室、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公费活动等等。
鉴于官僚效用函数中的许多变量(包括薪金、权力、声誉、人情等等)都与预算规模直接相关,故可以认为——官僚是通过追求预算最大化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
正是因为官僚以预算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假定由政治家向官僚提供预算以购买官僚生产的公共产品,他们希望看到项目是有净收益的,即项目总收益要超过总成本。
因此,官僚受到向它提供资金的政治家的约束,即公共产品的总成本不能超过总收益。
假定官僚与政治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
但在这种双边垄断关系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政治家并不清楚公共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函数,这是官僚的私人信息。
如图,纵、横轴分别表示价格和和公共产品产量。
VV曲线表示社会总收益,其斜率为社会边际收益。
CC曲线表示社会总成本,其斜率为社会边际成本。
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有效率的产出水平是Q*。
但是对于官僚而言,他们会在“总成本不大于总收益”的约束下选择最大产出水平Qb,从而实现其预算最大化。
##但为什么政治家不选择Q*呢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政治家并不清楚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函数,在进行公共决策时,官僚只向政治家提供两种选择方案,要么Q=0,要么Q=Qb,这样政治家就只能选择Qb的预算规模了。
下面我们来证明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假定收益曲线vv的形式是:V=aQ-bQ2成本曲线cc的形式是:C=cQ+dQ2其中,a,b,c,d都是大于0的常数,且a>c。
官僚选择总成本等于总收益的预算规模,则C=V,即:aQ-bQ2= cQ+dQ2解得:Qb=(a-c)/(b+d)而社会最优的预算规模是, MC=MV,即:MV=a-2bQ=MC=c+2dQ解得:Q*=(a-c)/2(b+d)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结论:Qb=2Q*当然上述结果是在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函数下推导出来的,这个结论并不具有一般性。
但官僚提供公共产品的规模要远远超出社会有效率的规模这个结论在一般意义上还是成立。
4、班扎夫指数通常人们认为,人人平等,因而公平的投票规则应该是每人一票。
但是如果参与投票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呢比如欧共体国家为是否通过一项决议投票时,参与投票的是这些欧共体的国家,那么是否应该实行一国一票呢如果一国一票,那么对于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是否就不公平了呢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人们会赋予人口比较多的集体一个比较高的票数,而相对人口较少的集体一个较低的票数。
比如美国总统大选,实行的是选举人团制度。
根据每个州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人数确定各自的选举人票数。
尽管每个州都有2名参议员,但由于每个州人口数量不同,各州的众议员数量各不相同,从而各州的选举人票数是不同的。
全美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持有538张选举人票,其中人口众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有55张选举人票,而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张票。
因此在美国历届总统竞选中,人口众多的州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争夺的重要目标。
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假如总共有10张票,投票参与者A的选票是3张,那么是否表明集体A拥有30%的话语权呢未必。
班扎夫(Banzhaf,1965)的研究表明,每个投票参与者的权力并不等于他所拥有的选票份额。
班扎夫认为,投票者的权力不在于他的选票份额,而在于他能通过自己加入一个要失败的联盟而挽救它,使得它获胜,这同时也意味着他能背弃一个本来要胜利的联盟而使得它失败。
此时,我们称该投票者就是这两个联盟的关键加入者(轴心人物)。
这里所谓的联盟是一个投票者集合,他们都投票支持某一项议案。
据此,班扎夫定义,一个投票者的权力指数就是他作为关键加入者的获胜联盟的个数。
5、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试图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角度对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张作出解释。
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张的的市场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
市场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得商业规则和契约变得很有必要,从而要求建立一套司法制度来执行这些法律,即管理制度。
此外,城市化和人口密集的现象,导致了外部性和拥挤问题,这也要求公共部门进行干预和管理。
这些都意味着对于包括法律、警察和金融等各个方面在内的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
对于教育、娱乐、文化、医疗与福利等方面的公共支出的增长,瓦格纳将其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
他认为对这些公共服务的需求是具有收入弹性的。
也就是说,随着人们实际收入的提高,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共支出的比例也会提高。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即随着经济中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也是不断增长的。
瓦格纳法则是基于经验分析得出的结沦,它正确预测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它不能解释从什么时候开始公共支出的规模将趋于稳定。
瓦格纳的另一个局限在于他把政府部门看作是一个有机体,将国家看作是一个人,它的存在和决策都独立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瓦格纳没有考虑到公共选择问题,也没有看到政府部门作为一个机构,具有某种内在的膨胀因素,从而瓦格纳法则不能能对公共支出的增长作出全面的解释6、梯度渐进理论(问答)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Peacock and Wiseman,1961)在《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一书中,对英国政府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并提出了一个公共支出的时期模型。
有时候人们将他们的理论称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他们的分析建立在公共支出的政治理论上。
他们假定,政府愿意多支出,而公众却不愿意多纳税。
作为投票人的社会公众乐于享受公共产品的收益,又不愿为此多纳税。
公共支出的增长会受到纳税人投票赞同或反对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决定预算的支出方向时,必须密切关注公众的意愿,关注公众对其隐含的税收将作出的反应。
据此,皮科克和怀斯曼假定存在一个公众可容忍的纳税水平,这是政府支出的约束条件。
在经济成长的正常时期,由于经济的增长,政府税收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会相应增长,公共支出规模也会不断增长。
但同时,在经济和社会正常发展时期,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纳税人对其所处的环境感到满意,不愿在增加纳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公共产品的提供。
这样公共支出就难以获得额外的增加或大幅度的增加,而是呈现出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如图1中第一个正常时期对应的公共支出趋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