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说明了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址具 有深远影响。 有深远影响。
洪积— 洪积—冲积平原
河流堆 积地貌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聚落呈狭长的带状
河流地貌 影响聚落 分布
山区: 山区:聚落形成明显条带状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形成沿河聚落带 和沿海岸聚落带
河漫滩平原——河流洪水泛滥时, ——河流洪水泛滥时, 河流洪水泛滥时 除河床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 除河床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被 淹没的河底滩地称为河漫滩。河流 淹没的河底滩地称为河漫滩。 中下游的河漫滩宽度往往比河床大 几倍到几十倍。 几倍到几十倍。山区河流受谷底岩 岸约束,河漫滩不十分发育, 岸约束,河漫滩不十分发育,宽度 较小,河漫滩常限于河流凸岸。 较小,河漫滩常限于河流凸岸。
第四章 地表形态 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进入课堂
河流地貌 的发育
河流侵 蚀地貌 河流堆 积地貌
以平原为例 以冲积平原为例
河流 地貌对高原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地貌对聚 落分布的影响
练习
对山区聚落分布的影响 对平原聚落分布的影响
溯源侵蚀
河流侵 蚀地貌
侵蚀 类型 河谷 演变
下 侧
蚀 蚀
初期:河谷横剖面呈“V”形 初期:河谷横剖面呈“ 中期: 中期: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 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课本P84、P86、P88共有三道“活动”题 、 共有三道“ 课本 、 共有三道 活动”
P88的 活动” P88的“活动”题
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 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 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 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集聚 和中转;同时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 和中转;同时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 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质课件)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质课件)
•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河谷变浅 •水量增加,侧蚀增强,河谷拓宽
当堂检测
1、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 依次是(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当堂检测
2、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河口方向伸长 B.下蚀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C.侧蚀使河床加深 D.侧蚀使谷底加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图4。溯源侵蚀;下蚀。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 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 剖面示意图乙。
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当堂检测
3.
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当堂检测
4.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 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重难点解析: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谷延长
溯源侵蚀
河谷拓宽
侧蚀 下蚀
河谷加深
1.河流发育初期 (或上游)
溯源侵蚀 河谷延长
下蚀
河谷加深
V型谷
2.河流发育中期 (或中游)
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出 现 河 湾
3.河流成熟期
(或下游)
侧蚀
河谷展宽
U 型 谷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版本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版本

巩固园地
4
课时作业
互动课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知识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破坏
搬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发育阶段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
初期
__向__下___和___向__源__头___侵 河谷__深__而__窄____,谷壁陡峭,横剖面
蚀为主
呈“__V_____”型
中期
向__河__谷__两__岸__的侵蚀作用 加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高原地区
山区
平原
河流地 貌类型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冲)积扇和河流 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
河流地 貌条件
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 谷地势低、气候温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 暖,两岸泥沙淤积而 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 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 有肥沃的土壤 肥沃、水资源丰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B文本样式
A C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知识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__生__产__、__生__活__用__水___。 (2)方便对外联系和___运__输_____。 (3)提供丰富的__农__副__产__品___。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方法技巧:1.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 2.分析河流水系特征及成因

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因而高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带状分布在深切河 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 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然 条件
河流 地貌 类型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 地势高、 气候寒冷
深切的河 谷
山区

山前的洪 积扇、冲 积扇和河 流两岸狭 窄的河漫 滩平原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定位 一、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 作用。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 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 点)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 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重点) 3.理解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 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难点)
(2) (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2)图中所示地区的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山前
D.高山顶部
【解析】 从图中的地形名称可知,此地位 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大多数河流 的发源地,在河流的上游河段,河流主要的 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和下蚀,多形成“V”型的 峡谷,该地区主要的河流堆积地貌是洪积— 冲积平原,多分布在山前,是由多个洪积扇 或冲积扇连接而成的。 【答案】 (1)A (2)C
互动探究 读图4.17“河谷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图a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河谷形状?该河谷 有何特点?
(2)图b、图c中河谷出现什么变化?侵蚀作用 如何变化?河流地貌发生什么变化? 提示:(1)图a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 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

高中地理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部编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部编版)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地理 人教版 《河流 地貌的 发育》 PPT(部 编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地理 人教版 《河流 地貌的 发育》 PPT(部 编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3.该区域砾岩沉积期间到页岩沉积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 )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地理 人教版 《河流 地貌的 发育》 PPT(部 编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2020·山东淄博一模)某平原分布有深厚的沉积岩层,且基 岩裸露。图 a 示意该区域地表岩层分布,图 b 示意三种岩石样 本。据研究,河流的搬运能力与其流速、流量有关。读图,回 答 3~4 题。
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地理 人教版 《河流 地貌的 发育》 PPT(部 编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地理 人教版 《河流 地貌的 发育》 PPT(部 编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①河流落差增大 ②河流落差减小 ③河流流量增大
④河流流量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该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分别是
()
A.背斜 沉积平原
B.向斜 沉积平原
C.背斜 剥蚀平原
D.向斜 剥蚀平原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地理 人教版 《河流 地貌的 发育》 PPT(部 编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中地理 人教版 《河流 地貌的 发育》 PPT(部 编版) 推荐( 最新版 本)推 荐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PPT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PPT

不利条件:易遭受洪水的威胁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华北平原耕地连片, 常形成大规模的乡村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 耕地破碎,乡村的 规模相对较小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 原向山坡过度的地带, 要高于洪水水位,而且 要避开滑坡、崩塌、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
平原低地,为防御洪 水,需要加高加固河 堤。聚落一般沿河呈 线状分布。
(1)某港务局拟在 A 、 B 两处河段建港 , 请问是选在 A 处还是 B 处好 ?
___A___理由是__因__为__A__处位于河流的凹岸 , 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 , 河床深__。
(2)某勘探队在 C 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 , 请问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C.c线
读某河道示意阶图段, 回一答下列问题 :
D.a线或c线
阶段二
阶段三
平原低地的聚落往往沿河呈线状或团块状分布
以向 侵蚀为主,河流在 侵蚀, 堆积
得出结论: 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
侧蚀,加宽河谷,形成连续河湾
河流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了什么变化?
侧蚀,加宽河谷,形成连续河湾
聚 以落向一河 2般 谷、沿 两河 岸结呈 的线 侵合状 蚀分 和沟布堆。 积谷作用的为主变化探究流水侵蚀作用的侵蚀方向并结合流水侵
蚀作用的类型。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经济——提供丰富的水产品(鱼类)
河流侵蚀可以分为上蚀、下蚀和侧蚀
B.
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选择在地势低的A处;
答 案
3.河流堆积地貌发育
地形
高原
分布

高中地理4.3河流地貌的形成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4.3河流地貌的形成优秀课件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形成
一、河流侵蚀地貌
外力作用 河流地貌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
发育初期 横剖面成 V型
〔河谷深而窄〕
向下侵蚀 向源头侵蚀
河谷加深 河谷延长
动图演示
发育中期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连续的河湾
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
A
B
凸岸
凹岸
A
B
A
B
成熟期
横剖面成槽型 〔河谷宽而浅〕
沿 山 谷 或 山 间 盆 地 延 伸
河谷地带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延伸的方向
沿 等 高 线 延 伸
原昆宜公路
迂回前进的山区公路
洪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多个被废弃的河 漫滩连接在一起,就 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 平原。
讨论: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河流输沙量、入海口潮差、入海处水下地势状况
三 角 洲
平原低地
聚落一般分布 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的地 带
分布
聚落一般沿河 成线状分布
山区河谷
平原低地
聚落要高于洪 水位,而且要 避开滑坡、泥 石流等自然灾 害
趋利避害
加高加固河堤
山区河谷
〔1〕上游是山区, 地势较低处 气温较高、地形 更平坦、取水 更方便
下游地势低 洼,地势较高处 可防止洪涝灾害
〔2〕B地 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水源充足,而 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
影响交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输线路的分布
──山区交通运输线 ,本钱高,难度到,为了降低修建 本钱和难度,优先建造本钱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 其次才是铁路。一般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

高中地理 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 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运输
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 相对较小 规模大 规模的影响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
•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____________分布。 •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过渡 沿河成线状 的地带。
• • • •
结合材料探究: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 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 (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 肥沃。 •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原因是 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
• 解析 (1)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作用造成的。 • (2)河流发育初期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 (3)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偏向凹岸,底部水 流由凹岸流向凸岸,造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 (4)华北平原耕地集中连片,乡村规模较大,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 破碎,乡村规模较小。
典型例题剖析
• [例1]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横断面图, 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 (1)在断面图右侧的括号中,注出相对应的河流位置的字母。 • (2)在A附近及其以上的河流上游河段:河谷横剖面呈____________形, 流水的侵蚀作用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主;在山谷出口 处附近,可形成__________河流堆积地貌。 • (3)在B、C以下的河流中下游河段:河谷横剖面呈________形,流水 的侵蚀作用以____________最强。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0901324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0901324
答案:(1)洪(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F E (3)C (4)B
第十七页,共18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要点提示图示河流堆积地貌(dìmào)的发育位置
第十八页,共18页。
第十二页,共18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分布、组成、成因及特点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比较(bǐjiào)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
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第十三页,共18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类型 分布 组成
答案:(1)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2)a—② b—③ c—①
(3)c (4)A处。A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利于建港;而 B处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duījī)作用显著,河床较浅,不利于建港。
(5)e
第十一页,共18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拓展延伸河流凹岸侵蚀(qīnshí)、凸岸堆积 由于惯性,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 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弯道横向水流的速度是不同的,从表层流向凹 岸的水流速度大,从河底返回凸岸的水流速度小。因此,河流凹岸侵蚀 (qīnshí),凸岸堆积。
第五页,共18页。
目标 (mùbiāo)导

预习(yùxí)导 引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1)水乡河网密布,乡村(xiāngcūn)的规模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xiāngcūn)的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聚落沿河呈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四省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四省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
1.说出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分
1.结合实例,分 析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
析造成地表形态 响。
变化的内、外力 2.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河谷外
因素。
力作用及地貌特点。
2.举例说明地表 3.说出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说
形态对聚落及交 明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
通线路分布的影 成过程。
响。
4.分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
14
多维|互动课堂
课堂小结
[提升素养]
素养:地理实践力 我国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 是距今6 800~6 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靠近河流、地势较高的河谷阶地 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如下图)。
为什么我国古村落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提示:河谷阶地靠近河流水源,又不易被洪水淹没。
地形类型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
高平原 高原山间盆地或谷地
中山谷地 高山谷地 全国城市
城市数 76 6 41 15 1 289
百分比/% 26.3 2.1 14.2 5.2 0.3 100.0
19
多维|互动课堂
课堂小结
(1) 我 国 城 市 比 例 较 高 的 地 形 类 型 是 ________ , 利 于 城 市 分 布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找中国地形图,指出下列城市分布地的地形类型。 青岛—________________;太原—________________;石家庄—________________ ;拉萨—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平原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滨海平原/丘陵 高原山间盆地或谷地 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 高原山间盆地 或谷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类型: 组成部分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分布
山前
河流中下游
河口地区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 →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 →水下堆积体→河漫 缓,河水流速减慢 形成机制 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 滩→河流改道,河漫 →泥沙堆积→三角 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 滩被废弃→连接形成 洲相连形成三角洲
[合作探究] 第①步:案例探究 下表为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分布表,探讨下列问题。 地形类型 滨海平原/丘陵 三角洲平原 平原中腹 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 平原与低山丘陵邻接地带 城市数 21 17 29 63 20 百分比/% 7.3 5.9 10.0 21.8 6.9
地形类型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 高平原 高原山间盆地或谷地 中山谷地 高山谷地 全国城市
地形剖面图和河床的海拔、形态(由V字→U字形)判断。
(2)侧蚀 (3)图中BB′线流域最窄处靠南位置。理由:峡谷位置,河流落差大 ( 河床呈 V形), 其上河谷面积广,汇水面积大;流域内降水充足,河流水量大。
第②步:名师精讲 1.河流地貌的形成和特征 (1)河谷的形成
河下图所示:
[合作探究] 第①步:案例探究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示河流弯曲,说明河流流水的________(蚀)作用强。 (3)请用符号“ 提示 ”标注水库坝址的合适位置在左图上,并说明理由。
(1)自北向南流。 理由:根据图中AA′、BB′、CC′
答案
(1)C
(2)A
[提升素养] 素养:地理实践力 我国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 是距今6 800~6 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靠近河流、地势较高的河谷阶地 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如下图)。
为什么我国古村落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提示:河谷阶地靠近河流水源,又不易被洪水淹没。
岸侵蚀为辅
向下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
拓宽 ,出现连续的河湾 凹岸 侵蚀, 河谷________ 中期 B. _______ 侵蚀作用加强,________
凸岸 堆积 ________ 成熟期 C. _______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槽 ”型 河谷进一步展宽,呈“____
2.河流堆积地貌
将图中a、b、c三处的河流堆积地貌名称、分布、成因用直线连接起来。
城市数 76 6 41 15 1 289
相对较小 河流对聚落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___________ 2. 规模大 规模的影响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_________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沿河成线状 分布。 (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_____________
山坡 过渡的地带。 冲积平原 向________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0~P8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生产、生活用水 。 (1)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__ 运输 。 (2)方便对外联系和________ 农副产品 。 (3)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__
原、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7~P80“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侵蚀地貌
时期
作用过程 向源头侵蚀 以________________ 和
地貌类型 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 V ”型谷 “____
向下 侵蚀为主,向河谷两 初期 A. _______ ________
(1)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断裂下陷 C.流水作用
) D.风力作用
(2)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 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 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
)
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
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解析 第(1)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在流水作用下由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形成的。第(2) 题,甲处为凹岸,其对应的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乙处为凸 岸,其对应的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作用。
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
形,冲积扇顶端到 地貌特点 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地势平坦、宽广 堆积物颗粒由粗变 细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 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 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图示
【方法技巧】
(1)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 、p处为凸岸, n 、
o处为凹岸。
(2)图示法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
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 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第③步:实战演练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回答 (1)~(2)题。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 任务导航
2017课标
2003课标
教学内容建议
1.说出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分析
Ⅰ-1.3结合 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的一 首题为“庐山桑落洲”的诗:莫 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 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 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 后,人世更悠悠。
1.结合实例,分析 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实例,解释内、 造成地表形态变
外力因素对地 化的内、外力因 表形态变化的 素。
2.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河谷外力
作用及地貌特点。 3.说出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说明
影响,并说明 2.举例说明地表形 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
人类活动与地 态对聚落及交通 程。 表形态的关系。 线路分布的影响。 4.分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