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的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1、沸腾:一种液体在升高温度时,饱和蒸汽压不断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饱和蒸汽压和外界压力相等,此时蒸汽不仅在液面上进行,液体内部也都在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低于沸点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
2、什么叫油品的粘温特性?答: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油品的这种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这种性质称为油品的粘温特性。
3、油品粘度与组成的关系是:油品的粘度随烃类的沸点升高和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烃类中烷烃的粘度最小,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粘度较大,胶质的粘度最大。
4、蚀点是在试压条件,开始出现微石蜡结晶而使油品变浑浊的最高温度,测出蚀点后,继续降温,直到油品中出现肉眼可辨的结晶此温度称为强晶点。
5、测定馏程的主要项目有哪些?答:馏程能大体表示该汽油的沸点范围和蒸发性能;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含低沸点馏分的多少;5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9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重馏分含量的多少,该温度过高说明汽油中重馏分过多,不易保证汽油在使用条件下完全蒸发和完全燃烧。
6、汽油的抗爆性是用辛烷值来表示的,它是在标准试验用可变缩比单缸汽油发动机中,将待测样和标准燃料试样进行对比试验测得。
人为的抗爆性极好的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抗爆性极差的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
7、简述汽油中含有水溶性酸或碱的危害?答:正常生产出的汽油本不应该含有水溶性酸或碱,但是如果生产中控制不严,或在储运过程中容器不清洁,均有可能混入少量的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对钢铁有强烈腐蚀作用,水溶性碱对铝或铝合金能强烈的腐蚀。
因此汽油的质量指标中规定不允许含有水溶型酸或碱。
8、柴油产品的牌号是如何划分的?答:柴油产品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
轻柴油适用于高速柴油机,重柴油适用于中、低速柴油机。
轻柴油按凝点划分为、10#、5#、0#、-10#、-20#等牌号;重柴油机则按其50℃运动粘速(m m²/s)划分为10#、20#、30#三个牌号。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油品基础知识第⼀节⽯油简述⼀、认识⽯油⽯油是天然存在的,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油是原油及其加⼯产品的总称。
原油是⼀种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物,在常温下,⼤都是呈流体或半流体的状态。
其颜⾊多为⿊⾊或深棕⾊,少数为暗绿、⾚褐或黄⾊,并具有特殊的⽓味。
它的⽐重绝⼤多数在0.8-0.98之间。
凝点的差异较⼤,有的⾼达30℃以上,也有的却低于—50℃。
原油,从化学组成成分来讲,是⼀种包含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它的化学组成⼗分繁杂,不同产地,甚⾄同⼀产地⽽不同油井在化学组成成分上也有⼀定的差异。
⼆、⽯油的组成。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碳含量约83-87%,氢含量约11-14%,两者合计约96-99%。
碳和氢以不同数量和⽅式排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这3种元素合计含量约1-4%)以及极微量的钾、钠、钙、镁、铁、镍、钒、铜、铝、碘、磷、砷、硅、氯等10种元素。
上述种种元素在原油中都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是相互结合为⾮烃类化合物的含硫、含氧、含氮等的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
这些⾮烃化合物⼤都对原油加⼯和成品油质量有不利影响,所在炼制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将它们除去。
三、⽯油的炼制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和各种转化、精制等炼制⼯艺,加⼯成各种动⼒燃料、照明⽤油、溶解剂、绝缘剂、冷却剂、润滑剂和⽤途⼴泛、品种繁多的化⼯原材料,总称为“⽯油产品”。
成品油范围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润滑脂等五⼤类。
汽油、柴油是⽯油的主要产成品。
⽯油的加⼯⼯艺:原油必须经过加⼯(炼制)才能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蜡、⽯油焦和沥青等产品,这些产品称为⽯油产品。
原油加⼯分为⼀次加⼯和⼆次加⼯。
⼀次加⼯过程是将原油⽤蒸馏的⽅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
原油常减压蒸馏流程⽰意图四、⽯油产品总分类 GB498—87分类代号燃料 F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溶剂及化⼯产品S蜡及其制品W⽯油沥青 B⽯油焦 C燃料油⼤部分⽯油产品均可⽤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度分类类别 20℃密度(³)度(60℉)轻质<0.851 >34中质 0.85—0.93 34—20重质 0.931—0.996 20—10特稠>0.996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硫<0.5%含硫>0.5%高硫—3、按含蜡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蜡 0.5—2.5%中蜡 2.5—10.0%高蜡>10%二、油品分类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
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
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
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
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
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
油品基础知识(加油站培训用)
特殊的汽油芳香味
摇
产生气泡并随即消失
摸 挥发快、凉爽感、发涩
27
汽油
4.2 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
28
汽油
气缸最小工作容积,即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总容积,称 燃烧室容积,用Vc表示;而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全部容枳,即气 缸最大容积,称气缸总容积,用Va表示。
Va
压缩比 =
20
石油的化学组成
4、胶质和沥青质: 胶质具有极强的着色能力,油品的颜色不要来自胶质,颜色
的深浅往往反映了胶质含量的多少。油品中的胶质在燃烧时易形 成炭渣,引起机器磨损和堵塞。胶质受热或在常温下氧化,可以 转化为沥青质。
沥青质没有挥发性,石油中的沥青质全部集中在渣油中,它 受热时并不会熔融,当温度高于300度时便全部分解成焦炭状物质 和气体。沥青质吸收溶剂而膨胀,然后均匀分散成胶状体溶液, 因而在石油中沥青质部分呈胶体溶液,部分呈悬浮状态。
W
蜡及其制品
B
沥青
C
石油焦
23
GB/T498-2014
类别
类别的含义
F
燃料
S 溶剂和化工原料
L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W
蜡
B
沥青
ISO/DIS8681-1986
石油产品的分类
F
燃料
占石油产品总量的 80%以上
S
溶剂和化工 原料
占石油产品总量的 10%以上
L
润滑剂和有 产品不多,占2%左
关产品
右,品种多
W
硫含量(%) 0.05 0.015 0.005 0.001
37
清洁性
汽油
指汽油中的含有水分和机械杂质的多少
加油站油品的基本知识
加油站油品的基本知识一、油品的理化参数(一)、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油气和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在接触火焰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以度表示。
在闪点的温度下,只能使油蒸汽和空气所组成的混合物燃烧,而不能使液体油品燃烧。
这是因为蒸汽混合物很快烧完,在闪点温度下液体油品的蒸发速度又很慢,来不及蒸发出一批燃烧所必需的新蒸汽,于是燃烧也就停止。
实际上,闪点不是别的,而是微小的爆炸。
油气空气混合物发生闪火或爆炸的必要条件是:混合物中的油气的浓度要达到一定的范围。
油气浓度低于或高于此范围,都不能发生闪火或爆炸。
柴油的闪点是相当于加热油品使空气中的油气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下限时的温度;而汽油的闪点则是它的爆炸上限的温度。
油品汽化性越大,闪点越低,只要有极少量的轻油混入柴油中,就可使柴油的闪点显著下降。
闪点的实际用意:根据闪点,确定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大小。
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越大,柴油的闪点指标为55度。
根据闪点,划分液体的火灾的危险类别。
甲类液体:闪点低于28度;乙类液体闪点在28—60度之间;丙类液体闪点高于60度。
根据分类在生产、加工、运输可燃性液体时,采取相应的放火安全措施。
(二)燃点和自然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油品的燃点高于闪点。
油品受热至一定程度时,没有与火焰接触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成为自燃点。
油品的闪点越高,自然点越低。
因此,重油的储存安全管理重点是防止其自燃。
(三)密度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
油品液态时的密度小于水,故不能直接用水扑救油品火灾。
汽油的密度一般为710—730kg/m3,柴油的密度一般为800—830kg/m3,水的密度为1000kg/m3。
油品蒸汽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一般是空气密度的1.1—5.9倍),所以,油蒸汽往往向较低地势或水沟中积聚,因此埋线管沟和加油机底座必须铺沙。
二、油品的基本特性(一)易燃性燃烧是一种同时有光和热产生的快速氧化反应。
油品知识大全
油品知识大全1 、汽油一、汽油的分类及适用性汽油按其用途可分为车用汽油、工业汽油、航空汽油、溶剂汽油等。
汽油按其组成特性分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
二、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油发动机有进气、压缩、做功与排气四个冲程。
三、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和表示汽油有六大品质要求;良好的蒸发性;良好的抗爆性能;良好的高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抗腐蚀性;良好的清洁性和满足环保要求。
汽油的抗爆性是只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用辛烷值和抗爆指数来表示。
辛烷值是这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含量。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四、汽油规格的划分和选用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划分为90号、93号和97号三个牌号。
牌号越高,其抗爆性越好,可适合高压缩比的汽油机使用。
选用汽油的依据是压缩比。
压缩比是发动机气缸的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压缩比高的汽车应使用高辛烷值(高牌号)的汽油,反之,则选用较低牌号的汽油。
压缩比8.2 选用90号汽油压缩比8.5 选用93号汽油压缩比9.0 选用95号汽油五、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六、汽油清净剂汽油清净剂是含有胺基和酰胺基等高分子表面活性物的复合物,在无铅汽油中具有教高的清洁、分散、抗氧、破乳和除锈性能。
为保持汽车燃油系统(包括化油器、喷嘴、进油阀、燃烧室)的清洁,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减少油耗,在车用无铅汽油中加入汽油清净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内部沉积物的生成,分散、清除已生成的氧化沉积物,保持金属表面的清洁,从而保证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正常发挥,节省燃料,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 、柴油一、柴油的分类及适用性柴油按直馏分类可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两种,经柴油是内燃机车、柴油汽车等普通高速(转速在1000转/分以上)柴油机燃料,重柴油是中速(转速在500~1000转/分)和低速(转速在300~400转/分)柴油机燃料。
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也有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油的性能指标及表示柴油有五大品质要求:良好的蒸发和雾化性能;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良好的燃烧性能;良好的安定性和抗腐蚀性及低磨损性。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第一章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原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
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蜡、沥青、石油焦等石油产品。
了解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对于原油加工、产品使用以及石油的综合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外观性质石油通常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外观性质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颜色看,大部分石油是黑色,也有暗绿或暗褐色,少数显赤褐、浅黄色,甚至无色。
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绝大多数石油的相对密度在0.80~0.98之间,但也有个别的高达1.02和低到0.71。
我国主要油田的原油相对密度都在0.85以上。
不同石油的流动性差别也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粘度为1.46毫米2/秒,有的却高达20000毫米2/秒。
许多石油都有程度不同的臭味,这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缘故。
石油外观性质的差异反映了其化学组成的不同。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 ,两者合计为95~99%,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烃,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它们是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硫(S)、氮(N)、氧(O)。
这些非碳氢元素含量一般为1~4%。
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国外某原油含硫高达5.5%,某原油含氮量为1.4~2.2%。
虽然石油中非碳氢元素的含量很少,但是它们对石油的性质、石油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石油中除含有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其它非金属元素,如钒、镍、铁、铜、砷、氯、磷、硅等,它们的含量非常少,常以百万分之几计(ppm)。
以上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而是相互以不同形式结合成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
所以,石油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烃类组成的。
石油中究竟有多少种烃,至今尚无法说明。
油品基础的知识点
油品基础知识一、石油及石油产品(一)石油1、石油按用途上说是指原油、产品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按化学组成上说,是含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的组成:烃类化合物和非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
非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及沥青质。
2、原油从地底或海底开采出来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我们通常所说的石油,也就是狭义的石油就是指原油。
原油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
早在公元初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现并加以利用。
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也偶有黄色。
一般情况下,原油的密度大部分为0.77~0.96克/厘米³。
在原油的组成中,含碳量约为84~85%,含氢量约为12-14%,还有少量含硫、氧、氮的有机化合物。
此外,在石油中还发现了少量极少的铁、镍、铜、铅、钒、砷、镁、磷、钾、硅、钙、锰等元素。
(二)石油产品1、什么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一般是指经过炼油厂加工所获得的各种产品。
2、石油产品的分类石油产品按照国标GB498-87可分为如下几类:1)燃料类(F):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2)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按GB7631-87又分为19个组别。
喷气机润滑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汽缸油、机械油、仪表油等;3)溶剂油及化工产品(S):石油醚、抽提溶剂油、橡胶溶剂油、溶剂煤油等;4)蜡及其制品(W):石蜡、高溶点石蜡、工业用石蜡、提纯地蜡等;5)石油沥青(B):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等;6)石油焦(C):二、油品的几个常用技术指标1、油品的馏程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2、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
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石油分类●世界各地油田生产出来的原油种类非常多,不下好几百种。
我们炼油化工行业通常采用与原油组成、性质直接关系或几个理化性质作为分类的方法,习惯称为石蜡基原油、沥青基(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大类型。
石蜡基原油的特点●含蜡量高,凝点高,粘度小,含硫、胶质、沥青质低,汽油辛烷值低,柴油十六烷值高,润滑油质量好。
我国大庆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
还有珠江口的惠州油、越南的白虎油、印度尼西亚的米纳斯油均属于石蜡基原油。
沥青基(环烷基)原油的特点●含蜡量低,凝点低,粘度大,含硫、胶质、沥青质高,汽油辛烷值高,柴油十六烷值低,但能生产出优质沥青,不能作润滑油原料。
山东孤岛、胜利原油属于沥青基(环烷基)原油,国外的伊朗、伊拉克、沙特的进口原油属沥青基原油。
中间基原油的特点●中间基原油特点介于二者之间,我国的克拉玛依油、大港油属于中间基原油,进口阿曼原油则是最典型的中间基原油。
一、原油的外观性质●原油是指低下开采,未经炼厂加工的石油。
通常是在常温下是一种可以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颜色为黑色,也有赤褐色或暗绿色,绝大多数原油的密度在0.82~0.98之间,我国的原油相对密度均大于0.86。
许多石油都有程度不同的臭味,故与含硫有关。
●原油经过炼油厂提炼后可以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焦炭等石油产品。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原油是非常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以不同形式的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出现的。
●原油主要是由碳(C)和氢(H)元素组成。
由它们组成的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成为烃占总量的95%以上,另外还含有硫(S)、氮(N)、氧(O)等元素在原油里占5%以下,还含有许多微量金属、非金属元素如铁、钙、钠、镁、镍、铜、砷、硅、PPM来表示。
(一)烷烃●分子式为CnH2n+2如C3H8。
●在常温常压下,C1~C4的烷烃为气体,C5~C15的烷烃为液体,大于C15的正构烷烃为固体,但高分子烷烃一般溶于油中,低温下才会从油中结晶析出,如石蜡。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
其他油品:包括 生物柴油、废油
等
动物油:包括猪 油、牛油、羊油
等
油品的性质
油品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 氮、硫等元素组成。
油品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 沸点等。
油品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热分解、水解、 聚合等。
油品的安全性能包括闪点、燃点、自燃点、 爆炸极限等。
油品的用途
定期检查设备:检查油品 储存、运输设备是否完好,
防止泄漏等事故发生
01
穿戴防护设备:如防静电 服、手套、口罩等
02
03
防止静电产生:使用防静 电工具、保持环境湿度等
04
3
油品事故处理
事故类型
油品泄漏:油品从储罐、管道、车辆等 设备中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
油品火灾:油品泄漏后遇到火源,引发 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燃烧
设备故障:设备 老化、损坏,导
2 致油品泄漏或燃
烧
3 环境因素:恶劣
天气、地震等自 然灾害,导致油 品泄漏或燃烧
事故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立即切断电源,防 止触电
关闭阀门,防止油 品泄漏
穿戴防护设备,防 止吸入有毒气体
及时报告,寻求专 业救援
4
油品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01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的分类、性
02
实际操作:演示正确的油品操 作流程和防护措施
0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油品安全 事故案例,吸取教训
04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油品 安全知识讨论和经验分享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知识掌握程 度、技能掌 握程度、安 全意识提升 程度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常识
监管方式: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强信息 化监管手段的运用,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法规:国家制定了 一系列油品安全监 管法规,包括《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条例》、《成品油 市场管理办法》等, 对油品生产、储存、 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进行了明确规定。
标准:国家制定了 一系列油品安全标 准,包括《车用汽 油》、《车用柴油》 等,对油品的质量、 安全性能和环保指 标等方面进行了规 定。
监管机构:国家设 立了各级油品安全 监管机构,负责对 油品生产、储存、 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进行监督检查和执 法。
监管措施:油品安 全监管机构采取一 系列监管措施,包 括定期检查、抽检、 通报和处罚等,以 确保油品安全。
油品的储存:储存油品时要注意密封、避光、防潮等措施,以确保油品 的质量和安全性。
Part Two
易燃性:油品具有 较低的闪点,容易 引发火灾
易爆性:油品在一 定条件下会发生爆 炸
毒性:油品中含有 有害物质,对人体 健康造成危害
强腐蚀性:油品对 金属等材料具有强 烈的腐蚀作用
油品燃烧和爆 炸的条件:高 温、明火、电
油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油品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油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油品:不同油品适用于不同的机械和用途,选择合 适的油品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正确使用油品:在使用油品时,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 当导致油品变质或产生安全隐患。
定期更换油品:油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变质,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机 械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油品储存设备和管道,确保无泄漏和损坏 严格控制油品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发生氧化和变质 定期对油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油品质量合格 建立完善的油品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油品基础知识课件
好,引发9.自0燃—的9机.率5越小.
93—95# 95—97# 97—98#
9.5—10
98#以上
PPT学习交流
19
19
PPT学习交流
20
20
如果选用了不合适的汽油呢?
1.高压缩比车辆选用低辛烷值(低牌号汽油) 问题:爆震(不正常燃烧.噪音).发动机无力.过热. 磨损.耗油
• 5. 记住他,下次推
• 最好记住这个客户。下次再来时,换个说P法PT学再习交次流进行推介。
61
61
没有不识货的顾客 只有不识顾客的销售员
PPT学习交流
62
62
此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PPT学习交流
63
32
32
4.柴油的品种、牌号和规格
• 车用柴油的品种:轻柴油、城市车用柴油
• 车用柴油的牌号:按凝点分为10号、5号、0号 ﹣10号 ﹣20号 ﹣35号﹣50号七个牌号
PPT学习交流
33
33
4.柴油的合理选用
选用原则:所选柴油的凝点应低于使用(环境) 温度5~7℃。
温度 4℃以上 4℃~ ﹣5℃ ﹣5℃~ ﹣14℃ ﹣14℃~ ﹣29℃ ﹣29℃~ ﹣44℃
45
质量等级分类(又称API分类)
S系列(汽油机油) C系列(柴油机油)
PPT学习交流
46
46
• 优质润滑油的衡量指标
API CF-4/SF SAE 20W/50
PPT学习交流
47
47
• 单级油与多级油
单级油: 夏用油 SAE 20, 30, 50…. 冬用油 SAE 20W, 30W, 50W….
据统计,润滑油只占汽车操作费用的1%
油品知识大全
油品知识大全(注:此大全主要面向非专业人士,对于专业人士可能会略显简略)一、汽油1. 汽油的定义汽油是一种由石油分馏而来的可燃液体,主要由碳氢化合物构成。
2. 汽油的种类按照辛烷值划分,汽油分为93号、95号、97号三种,其中辛烷值越高,汽车性能越好,油耗越低。
3. 汽油的成分汽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构成,其中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环烷烃、脂环烃等是主要成分。
4. 汽油的质量指标汽油的质量指标包括辛烷值、燃烧值、密度、挥发性、冻点等。
5. 汽油的用途汽油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等燃油动力设备的燃料。
二、柴油1. 柴油的定义柴油是一种由石油分馏而来的可燃液体,主要由碳氢化合物构成。
2. 柴油的种类按照馏分温度、密度和粘度划分,柴油可以分为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和-80号六种。
3. 柴油的成分柴油主要由不饱和烃、脂肪酸甲酯、腈等有机分子组成。
4. 柴油的质量指标柴油的质量指标包括凝点、闪点、燃点、硫含量等。
5. 柴油的用途柴油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如货车、客车、机车等燃油动力设备的燃料。
三、润滑油1. 润滑油的定义润滑油是一种液体,能在两个摩擦的金属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滑动层,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2. 润滑油的种类润滑油可以按照用途、成分、粘度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常见的有机械润滑油、液压油、齿轮油、轴承油、空气压缩机油等。
3. 润滑油的成分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是主要成分,而添加剂则是调整滑动性能、抗氧化性能、阻垢性能、抗腐蚀性能等方面的。
4. 润滑油的质量指标润滑油的质量指标包括粘度、闪点、凝点、抗氧化性能、悬浮物含量等。
5. 润滑油的用途润滑油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的摩擦部位,如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液压系统、齿轮和轴承等。
四、燃料油1. 燃料油的定义燃料油是一种由石油分馏而来的液体燃料,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烧炉燃料。
2. 燃料油的种类按燃点、粘度可分为2号、4号、6号等。
油品基本知识
二、汽油的品种、标准
汽油的品种、牌号 GB17930—99(车用无铅汽油):90#、93#、95# GB18351—2001(车用乙醇汽油):90#、93#、95# Q/SH007—2000(城市车用无铅汽油):90#、93#、
95#、97#
高清洁无铅汽油 自2003年7月1日起,GB17930—99标准有所修改,修 改后的名称为“高清洁无铅汽油”,如:原90#车用无 铅汽油,现该为:90#高清洁车用无铅汽油。高清洁无 铅汽油与原普通车用无铅汽油相比,其硫含量、烯烃含 量、芳香烃含量、金属含量等指标有所减少,同时加有 清净剂。
在常温储存过程中,汽油中不饱和烃在一定条件下会氧化生成胶质,导致汽油辛烷值
下降,酸度增加。通过测试实际胶质,可以了解汽油质量变化情况。因此,裂化汽油中所 含的不饱和烃多少直接影响了汽油的安定性能,同时也是困扰我国汽油质量的内在因素。 通常通过向汽油中加有抗氧防胶剂、金属钝化剂来提高汽油安定性能,如汽油中含有抗氧 防胶剂T501(2、6—二叔丁基对甲酚)。 诱导期越长,是指汽油在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抵抗被氧化的能 力越强,汽油的安定性也越好,储存期长。如诱导期为486分钟的汽油比诱导期为400分钟 的汽油保质期长。
46——是指“粘度等级”,46是牌号
第二节 汽油
A
汽油应具备的性能
B 汽油的品种、标准
C
汽油在直销过程应注意事项
一、汽油应具备的性能
问
什么是汽油?
答:汽油是由4~12个碳原子构成的烷烃、环烷烃、芳烃和 烯烃和各种添加剂等组分组成的混合物。车用汽油主要用 作点燃式发动机的燃料。
汽油的性能要求:
1、蒸发性
汽油牌号
RON不小于
90#
油品基本知识培训
• • • • • • • • • •
•
•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及危险性评估
• 化学品固有危险性评估 • 1.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体系 •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和《危险货物 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国家标准, • ※第1类 爆炸品 • ※第2类 压缩、液化、加压溶解或冷冻的气体 • ※第3类 易燃液体 • ※第4类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第5类 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
静电电位往往可达几万伏。而静电积聚的场所,常有大量的油蒸汽存 在,很容易造成静电事故。油品静电积聚不仅能引起静电火灾爆炸事 故,还限制了油品的作业条件。
• 4、易受热膨胀性
油品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如汽油,温度变
化1℃,其体积变化0.12%。所以储存汽油的密闭油桶如 靠近高热或日光曝晒,受热膨胀,桶内压力增大,容易造 成容器胀破。故各种规格的油桶,不同季节都应规定不同 的安全容量。一般来说油桶装油后应保持5%—7%的气体
险化学品。
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
•
•
二、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燃烧的概念 :是一种同时有光和热发生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在 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些物质被还原。 燃烧反应具有如下3个特征: (1)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2)放出大量的热 (3)发光 *燃烧三要素 (1)可燃物(汽油、柴油、其他易燃物) (2)助燃物(空气、氧气) (3)点火源(明火、静电油站安全管理的重点) 爆炸 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对外作机械力 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汽油、柴油油气达到一定浓 度就会产生爆炸) 爆炸现象的特征:①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②爆炸附近瞬间压力急 剧上升;③发出声响;④周围建筑物或装置发生震动或遭到破坏。 (芜湖、上海、天津油站爆炸)
油品基础知识PPT.
相对密度为0.8~0.98。 会使客户感觉这个车的空间小,其实是那个座位太靠前了。 电脑应力能力:是否必须具备基本电脑操作技能,是否要求所有应聘者熟悉你公司所用的软件?如不熟悉,公司能否提
闪点是鉴定石油产品馏分组成和发生火灾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准。轻质油 自燃点比重质油高,因此轻质油不会自燃。对重油来说,闪点虽高,但 自燃点低,这就是高温重油泄露出来比汽油泄露更易着火的原因。
为了安全生产,在油品储运过程中,生产区域要严禁烟火,油品加热 温度最高不能超过闪点,高温重油管线做好防腐,严防热油泄露自燃着 火。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五章
概述 油品基础知识 石油及产品的特性 安全防护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述
1、石油的化学组成
石油包括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两种。通常人们 把未经加工前的石油称为原油。从广义上讲,石油 常常又是原油及其成品油的总称。
石油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混合物,但其主要组成 都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在石油总含量中,碳、 氢两种元素约占96-99%左右。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称烃。
管道运输:安全性高,环境友好,运输成本较低。 公路运输:方便灵活,适合中小批货物的运输,但是
运输成本最高。
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
一、油品的组成 (3)1如、果被石砸骨油折的,千一万不般可乱性动质。 2.小颜结:色一节:课天与一然节课的之间石休油息的绝10分大钟多叫"课数间"都。 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的。 1客.7户.4进确门定时面怎试么名应单石对 油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它们所含的胶质和沥青质 (2)出示挂图,的请学数生指量出图不中同的各,种交两通信者号含、标量志、越标线多,越并说深出它。的作用。 外观: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前排的座位应调整到适当的距离,而且前排两个座位从侧面看必须是一致的,不能够一个前一个后。不能够一个靠背倾斜的角度大一
油品基础知识
第三章油品基本知识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内容有:石油的含义、化学组成及对油品质量的影响;石油的基本炼制方法;石油的总分类;汽油的主要质量性能及评定指标、规格、品种、牌号及选用、使用和储存注意事项;车用乙醇汽油的定义、特点、规格、变性燃料乙醇的特性及影响;柴油的主要质量性能及评定指标、规格、品种、牌号及选用、使用和储存注意事项;汽油、柴油的发展动态;煤油的性能与要求、使用和储存注意事项;内燃机油和车辆齿轮油的主要质量性能、品种、牌号及选用、使用和储存注意事项;汽车制动液的用途、牌号;长城车用润滑油的主要质量特点、用途、品种、牌号;润滑脂的特点、组成、常用品种的特性、牌号、用途及使用和储存注意事项;油品的简易识别方法。
第一节油品基础知识一、石油的含义石油是原油及其石油产品的总称。
享有“工业的血液”和“发动机的粮食“的美称。
它是由多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其密度一般小于1g/cm3,介于0.7——0.98之间。
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能源之一。
石油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一)原油从地层深处开采出来未经炼制的石油,它是一种粘稠状可燃性液体矿物。
在常温下,原油大都呈流体或半流体状态,颜色多是黑色或深棕色,少数为暗绿色、赤褐色、黄色,有难闻的气味。
(二)石油产品原油经过加工并符合一定规格标准(国标、行业、地方、企业)要求的成品油。
(三)石油商品经过一定的流转环节进入到销售企业进行经营的各类石油产品。
二、石油的组成(一)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组成。
碳和氢所占的比例约为96%——99.5,其中碳约占83%—87%;氢约占11%——14%;碳氢比(C/ H)在6.5左右。
在大部分石油中,氧、氮、硫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1%。
(二)石油的烃类组成碳和氢形成的化合物简称烃。
按烃类结构不同,大体可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四类。
不同烃类对各种石油产品性质的影响各不相同。
油品基础知识(加油站培训用).ppt
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石油的馏分组成
3.
石油的化学组成
4.
石油中的烃类化合物
5.
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
10
石油的化学组成
2.1 石油的元素组成
碳 83%-87% 氢 11%-14%
微量元素:铁、钼、镍
硫 0.06%-0.8% 氧 0.08%-1.82% 氮 0.02%-1.7%
上述元素都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石油中,现已确定,组成石油的有机 化合物分为由碳、氢元素构成的烃类化合物和由含有硫、氮、氧等元素构成 的非烃类化合物两大类。
燃蒸 烧发 性性
0.80-0.98之间)
颜色
大多数是黑色, 也有暗黑、暗绿 、暗褐,甚至呈 赤褐、浅黄色乃 至无色的
气味
具有浓烈的气 味(这是因为 油中含有臭味 的含硫化合物 的缘故)
7
石油的基本概念
1.4 石油的用途
石油
“工业的血液”
能源产品 润滑材料 化学工业基础原料 战略物资
8
石油的基本概念
9
石油的化学组成
油品基础知识
01
02 目 03
04
录
05
06
2
石油的基本概念 石油的化学组成 石油产品的分类 汽油 柴油 润滑油
石油的基本概念
1.
石油的定义
2.
原油的形成
3.
原油的物理性质
4.
石油的用途
3
石油的基本概念
1.1 石油的定义
石油
? 通常把原油、石油产品及其衍生物(化工产品) 统称为石油
原油
? 通常把从地底或海底下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 石油称为原油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一、油品的基本构成
二、油品基本特性
三、燃烧特性
四、爆炸特性
五、火灾
六、消防灭火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
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
(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柴、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
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
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其中,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爆炸范围。
各种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都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测定出来,常见的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有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此、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两级:
(1)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
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2)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
如煤油等
汽油的闪点:-50℃;煤油的闪点:43~72℃:轻柴油的闪点:48℃-120℃;重柴油的闪点:大于120℃。
爆炸极限:汽油1.3~6%,煤油0.7~5%,轻柴油1.5~4.5%,重柴油无数据。
楼主可上网查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相关危险数据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