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的文体地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4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4](https://img.taocdn.com/s3/m/2dd981d2700abb68a882fb0f.png)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四、唐宋
古文运动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高峰
继承先秦两汉的优秀传统,吸收六朝文学抒情写景 语言修辞的艺术经验融合发展
1.扬六朝余波,讲究辞采的骈文。 2.革六朝旧习,散行流畅的古文。
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 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1.文学因素:魏晉以来骈体文盛 行,其內容空洞,远离实际。
唐宋散文小 结
唐宋的散文是在先秦两汉散文和六朝散文的基础上发展和提 高,各类文章丰富多彩,艺术水平也超越现代。八大家的散文 成为元明清三代学习的楷模。
五、元明清
流派纷呈
本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 的精神。
明代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 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以及相近的竟陵派, 出现了归有光等散文大家。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四、唐宋
古文运动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高峰
继承先秦两汉的优秀传统,吸收六朝文学抒情写景 语言修辞的艺术经验融合发展
1.扬六朝余波,讲究辞采的骈文。 2.革六朝旧习,散行流畅的古文。
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 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1.文学因素:魏晉以来骈体文盛 行,其內容空洞,远离实际。
唐宋散文小 结
唐宋的散文是在先秦两汉散文和六朝散文的基础上发展和提 高,各类文章丰富多彩,艺术水平也超越现代。八大家的散文 成为元明清三代学习的楷模。
五、元明清
流派纷呈
本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 的精神。
明代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 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以及相近的竟陵派, 出现了归有光等散文大家。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共59张PPT)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a144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a.png)
南朝 鲍照
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 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 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 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 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 而起。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 玉也有赋体作品,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 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 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不亦君子乎?”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 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骈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 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 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 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 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 而起。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 玉也有赋体作品,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 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 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不亦君子乎?”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 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散文知识介绍PPT课件
![散文知识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8df28fad02de80d5d840a3.png)
如《我的空中楼阁》借对小屋、山、树、花、光、路等空中楼阁 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独立人格、安静环境、自由精神的追求。
第18页/共28页
2、借景抒情
借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有 时先单纯写景,然后抒情;也有 时在写景的字里行间,包含了深 厚的情感,即情景交融。如李建 吾的《雨中登泰山》借各种景物 来抒发了雨中登山之乐。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第26页/共28页
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 1.散文写作的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 2.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
抒情(言志、析理)才是目的、是归宿。
第27页/共28页
感谢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第13页/共28页
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 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没 有贯穿全文的情节;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 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自然景物,作者也会赋予他 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 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等。
第6页/共28页
现代散文
定义:
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 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 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 都属于散文的范围”。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第7页/共28页
特 点:
1、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 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社会上的 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 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情、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 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 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 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第18页/共28页
2、借景抒情
借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有 时先单纯写景,然后抒情;也有 时在写景的字里行间,包含了深 厚的情感,即情景交融。如李建 吾的《雨中登泰山》借各种景物 来抒发了雨中登山之乐。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第26页/共28页
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 1.散文写作的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 2.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
抒情(言志、析理)才是目的、是归宿。
第27页/共28页
感谢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第13页/共28页
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 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没 有贯穿全文的情节;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 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自然景物,作者也会赋予他 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 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等。
第6页/共28页
现代散文
定义:
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 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 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 都属于散文的范围”。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第7页/共28页
特 点:
1、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 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社会上的 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 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情、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 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 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 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唐宋八大家与古代散文 ppt课件
![唐宋八大家与古代散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052f8c52ea551810a68798.png)
大批倡导古文的作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
更高级的层次上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ppt课件
14
3、唐代古文运动
领袖:韩愈(倡导)、柳宗元 响应:刘禹锡、白居易、李观、 欧阳詹、张籍……
ppt课件
15
4、宋代古文运动
领袖:柳开(准备期) 欧阳修(高潮期) 苏轼(胜利期)
响应:穆修、王禹偁(准备期) 曾巩、苏轼、苏辙、王安石、
……
ppt课件
7
《滕王阁序》译文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
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物产华美有天生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着斗、牛之间的辰位;
人物英俊而山川灵秀,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雄
伟的川郡像云雾从大地上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在夜空里
苏洵
ppt课件
16
三、唐宋八大家
1、提法始于明代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2、成员: 唐代:韩愈、柳宗无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ppt课件
17
四、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
第一,强调“文以明道”,文道统一。
第二,强调文章要干预时政,为现实 服务。
第三,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反对因袭、剽窃。
ppt课件
10
翻译:风停了,烟雾也消散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同样的
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漂流荡漾,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
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路,奇山异水,
天下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8e2e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e.png)
特点与分类
特点
中国古代散文注重文采、意境和 情感表达,强调文义、文理和文 气,语言简练、质朴自然。
分类
古代散文可分为史传、论说、抒 情、写景、记叙等多种类型,各 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 风格。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先秦时期的左丘明、庄子、荀子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等。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
目录
• 中国古代散文概述 • 散文流派 • 散文鉴赏 • 古代散文的影响与价值 • 古代散文的现代解读
01
中国古代散文概述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古代散文起源于先秦时期,以《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为 代表,开启了古代散文的先河。
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进,古代散文不断得到 发展,各个时代都有杰出的散文家和 作品,如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 的欧阳修、王安石等。
历史散文
01
02
03
代表作品
《左传》、《国语》、《 战国策》等。
特点
以记述历史事件、人物为 主,文笔简练,史料翔实 。
影响
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 资料,促进了历史学的发 展。
辞赋散文
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 天问》等。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文 辞华丽,意境深远。
影响
丰富了文学表达形式,对 诗歌、戏曲等艺术形式产 生了影响。
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 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古代散文作为文化遗产,对于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思 想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教版 选修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 选修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6d446067ec102de2bd8982.png)
2. 史传文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
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 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史记》、 《汉书》。
3. 赋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
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 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 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 于骈文的称“骈赋”。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 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 “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集《尚书》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
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
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 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 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在版本为西汉刘向 辑成。它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 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记载 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 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 造极为生动。
3.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
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 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 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 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 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 子》、《庄子》、《韩非子》等。
2. 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
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 的影响。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 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 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 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 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 《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左传》与《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至战国而后世之文 体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f4cbac27284b73f34250aa.png)
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赋家是庚信。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唐宋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
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
西汉 扬雄 《甘泉》《河东》
梅乘 《七发》
赋文
班固《两都赋》
东汉 张衡《二京赋》
张衡《归田赋》(小赋)等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特色
鲁迅: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 骚。
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 我国第一部纪
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传体通史。
史
以人物为中心
记
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 再现历史画面。 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 人物描写与结
主要特点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 (商周记言 史料汇编)
诸子散文
(寓理于形)
历史散文
(记言记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儒家 《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先 秦
法家 《韩非子》
散 应用阶段
文
孔子 《春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汉赋
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与唐诗、宋词、元曲 并列。
特色: 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是多源性的。除源本《诗经》《楚辞》
源头:外,还对战国诸子文体兼收并蓄。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 宋玉也有赋体作品。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如:《苏武传》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作 作品 者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唐宋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
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
西汉 扬雄 《甘泉》《河东》
梅乘 《七发》
赋文
班固《两都赋》
东汉 张衡《二京赋》
张衡《归田赋》(小赋)等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特色
鲁迅: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 骚。
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 我国第一部纪
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传体通史。
史
以人物为中心
记
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 再现历史画面。 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 人物描写与结
主要特点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 (商周记言 史料汇编)
诸子散文
(寓理于形)
历史散文
(记言记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儒家 《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先 秦
法家 《韩非子》
散 应用阶段
文
孔子 《春秋》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汉赋
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与唐诗、宋词、元曲 并列。
特色: 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是多源性的。除源本《诗经》《楚辞》
源头:外,还对战国诸子文体兼收并蓄。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 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 宋玉也有赋体作品。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如:《苏武传》
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作 作品 者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概说PPT课件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概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c4ef73d5bbfd0a795673b7.png)
第三章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概说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二)方法与过程: 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热爱。
2
概述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 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 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 、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 ,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 、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 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 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 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 文的范围缩小。
5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巫师)(商周、史 官)
诸子散文 (说理)
历史散文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家、 史学家)
6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 农、小说十家 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有《老子》老子1 老子2、《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 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墨子》讲究逻辑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 《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
7
历史散文
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 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 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 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 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 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概说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二)方法与过程: 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热爱。
2
概述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 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 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 、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 ,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 、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 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 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 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 文的范围缩小。
5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巫师)(商周、史 官)
诸子散文 (说理)
历史散文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家、 史学家)
6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 农、小说十家 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有《老子》老子1 老子2、《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 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墨子》讲究逻辑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 《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
7
历史散文
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 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 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 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 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 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全解共37页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全解共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79e2938db8f67c1cfad6b86a.png)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全解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谢!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f2fc0d58fafab068dc024a.png)
《国语》
第一部国别史著作 《晋语四》
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 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 “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 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 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
《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
《秦策一》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 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 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 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 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 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 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 刺其股,血流至足。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
《春秋》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鲁隐公元年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主要思想倾向: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
为,贬斥邪说暴行。 一字寓褒贬 “春秋笔法”
《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一)商代:历史散文的萌芽 甲骨卜辞、《易经》卦爻辞、商周铜器铭文 戊辰卜,及今夕雨?弗及今夕雨?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乾: 元 亨 利 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④语言风格多样化
《史记》的语言风格是多样的,往往能随着表达 不同内容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特色,几乎每篇都 充满作者个性化的抒情色彩。
古代散文的文体地位
![古代散文的文体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823c6b452e3f5727a5e96216.png)
(四)把握语言、结构、风格等
古代散文的语言是经过锤炼、文饰的文 辞,不仅是思想内容的载体,而且是审美特 征的核心,是古代散文美文化的基本手段, 不能轻轻放过。古代散文讲求“言有序”( 方苞所谓“义法”,“法即《易》之所谓‘ 言有序’也”),讲求文章内部的逻辑联系 ,往往首尾贯通,层次清晰,构思严密、精 巧、新颖,因此对结构也不能轻轻放过。风 格是作品表现出来的总体风貌,具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也不能轻轻放过,须从内容与形 式(特别是语言)的结合上、同时运用比较 15 的方法去很好地加以涵泳、把握。
四、作品补充说明
(一)《庄子· 秋水》 应弄清作品本来想要表现什么,在客观上又 有何意义。了解作品以寓言故事说明抽象道理的 写作特点。 相对论的思想和认识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本文就是表现庄子的相对论认识的。 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虽然 表现形态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其本质都是同一 的、没有差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 和认识也应当是相对的。 17
27
(3)关于对“云无心以出岫”句的理解
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钱钟书《宋诗选注 》:“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 ’,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 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 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 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 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 ;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 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 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 28
(五)抓好朗读与背诵
古代散文讲求声音节奏。声音节奏是表现作品思 想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作品美文化的重要特征。声 音节奏主要与文辞结构(字的平仄声韵、文的骈散、 句的长短、虚词的使用乃至段落的起伏开合等)有关 ,它不仅能把作品感情的强弱及其起伏变化表现出来 ,还能把作者(主人公)的形象、气概、风度、风貌 表现出来,能把作品的神理气韵表现出来。而这一切 ,只有通过朗读与背诵才能更好地去揣摩、体会、理 解和把握。古人对此极为重视,桐城派方苞即提出了 “因声求气”(《论文偶记》)说,姚鼐更明确地提 出:“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 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尺牍与陈 16 硕士》)古人的这些要求,直到今天也还没有过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6
3、古代散文,不少可以当作美文来读。其构成美文的 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叙事和形象的因素。在历史散文中多有。学术文多 以寓言或利用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来形象说理 ,也具有这样的因素。
二是抒情性的因素。在应用文中多有(如颂、赞、传、 记、碑铭、祭文、书信之类),在学术文中也不少见。充 沛的感情以与之相应的声音节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作品 的气势、神气、神韵、姿态即作品的“文气”,使作品有 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知人论世”
古代散文的现实性、针对性大 多较强,其思想内容与其作者(“ 人”)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世” )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知人论 世”,对准确地把握和深入地理解 作品显得十分必要。
2020年10月2日
13
(三)把握思想内容
古代散文的思想内容是丰富、深厚、复杂
的。有的表现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或重大历
三、古代散文的教学
(一)把握文体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征,如“论”与“ 记”、“序”不同,同为论说文,“论” 与“说”、“议”也有所不同(“论”大 都根据一个论点做周详的推理论证;“说 ”偏重于说明性、解说性,往往带有某些 杂文、杂感的性质;“议”则是一种反驳 、辩论性的文体)。把握文体,有助于更 好地阅 2020年10月2日 读和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思想艺12
抒情、审美为目的的文体。这种分类虽较粗
疏,但总体上能反映古代散文的实际。
2020年10月2日
5
2、就内容而言,古代散文往往是文 史哲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即就 文体而言,应用文与审美文就多有 交错,许多应用文都可当作审美文 来读。学术文中也有不少可资审美 的因素。而审美文中也不乏学术的 因子,有些作品也包含有实用的目 的。在不少作品中,叙事、写景、 抒情、说理是交织在一起的。
(四)文约而意丰
古代散文大都文字简约而含意丰富 。这个特点的形成,在早期与书写工 具的制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汉语语 言自身的特点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 与古人的审美追求有关。古人主张“ 以少总多”,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 因而特别着意于炼意(提炼自己的思 想,见解要精到、深刻,注意对事物 进行高度概括)、炼篇、炼章、炼句 、炼字 2020年10月2日 ,从而达到了文约意丰的境界11
8
四是结构的因素。结构包含两个
层次:一是内在的思想内容结构
,即因思想内容紧密的内在联系
而形成的内在的逻辑结构;二是
外在的艺术形式结构,是作者依
据主题思想的需要进行选材、剪
裁、安排完成的。古代散文的结
构或谨严有序,或灵活多变,或
精巧新颖,从而也具有了很高的
审美价值。 2020年10月2日
9
(三)言之有物,内容充实
古代散文的解读与教学 高一语文
2020年10月2日
1
一、古代散文的文体地位
通行的的四分法将文体分为小说
、诗歌、戏剧、散文四类。由于散文 在各类文体中产生年代最早,应用最 为广泛,实用价值最高,还由于儒家 经典多用散文写成,因此古代散文在 古代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
2020年10月2日
2
二、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
‘言有物’也”),姚鼐将义理与考据、词章相提并论
而将义理放在首位,均为其例。对“道”、“义”等的
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相当迂腐甚至反动,而有的相
当合理可取。当作家提起笔来载“道”、“义”中的积
极因素、积极方面时,作品的思想内容就不仅仅是充实
的,202而0年1且0月2还日 会是健康、积极乃至进步的。
10
史问题、现实问题、社会问题的看法,有的表
现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深刻体验,有
的则仅发抒个人的感情,表现个人的人格、品
格、情操、理想、志趣、追求等。见解往往深
刻,甚至提出了许多可称是亘古常新的命题,
贡献了许多光辉永存的思想。但在表现上有的
较强烈、较直接,有的却并不太强烈、太直接
,有的甚至比较含蓄、隐晦;有的就一点反复
1、有人按照古代散文用途(功能、作用)
的不同,将其分为学术文、应用文、审美文
三类。学术文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及各种
以“论”、“议”、“说”、“辩”、“解
”为题的散文。应用文指箴、铭、颂、赞、
传、状、章表、赠序、杂记、祭文、书信等
以处理实际事务为目的的文体。审美文指赋
、游记、寓言、杂感、随笔等主要以写景、
识的增强,骈文走向成熟和兴盛。经中唐韩、柳发
起的古文运动,古文重新确立了在文坛的尊崇地位
,但骈文也并未销声匿迹,到清代还曾一度出现中
兴202的0年1局0月2面日 。
3
2、古文是一种社会通用的文体,比较接
近于口语的实际。而骈文讲究对仗、句式整
齐、讲究声律这些基本特征又都是与汉语语
言单音独体的基本特征紧密关联的,它的出
古代散文大都具有充实的内容(材料充实、认识深
刻、情感真挚)、深厚的内涵,现实性、针对性强。散
文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实用性,讲求言之有物,后来一
些散文家还在理论上从这方面积极加以倡导,如中唐韩
愈、柳宗元提出了要以散文“志道”、“明道”的主张
,清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
之文,桐城派方苞提倡“义法”(“义即《易》之所谓
20素。文辞既精炼又精 美,讲求对偶、声律、用典和藻饰, 讲求散句与骈句、长句与短句兼用, 讲求以不同的虚词、句式来表达、衬 托各种语气,多用排比、比喻、夸张 、对比、反问、感叹等修辞手法。散 文的色泽美、声律美、形象美、意象 美,多从文辞表现出来。
2020年10月2日
(一)古文与骈文
1、古代的散文,总体上可分为“古文”(古体
文)和“骈文”(骈体文)两大类。古文指的是不
讲究对仗、声律、句子长短随意的散文,骈文则与
之相反,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句子的字数整齐
、同时讲究用典和藻饰的文体。魏晋以前的散文,
大体都是自然质朴的古文。魏晋以后,特别是到了
南朝齐梁时期,由于文学观念的确立和文学审美意
现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因此古文和骈文在
性质和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又往往很难截
然加以分割,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
而使优势得到了互补。古代的散文(这里主
要指“古文”),一般说来是散句和骈句、
长句和短句互相搭配的,从而形成了长短错
落、疾徐相间、文气跌宕、波澜起伏的特点
。 2020年10月2日
4
(二)文史哲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