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ppt课件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式
比 较
物质
物质具体形态
共性:唯一特性(客观 除了共性(客观实在性)之
区 实在性)
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别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
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物质的具体形 联 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 系 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但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宏观物体)
自然界是运动的
(原子、离子等) 自然界是运动的
O2
O
+ O2
O + O2
O3
O3
(生命有机体) 自然界是运动的
人类社会是运动的
(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人脑) 人的思维是运动的
人类出现以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 如转基因食品、铁路、桥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 界的本 质( 优共 秀6p p8t张课PP件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 界的本 质( 优共 秀6p p8t张课PP件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 界的本 质( 优共 秀6p p8t张课PP件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 界的本 质( 优共 秀6p p8t张课PP件T )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基础和前提都需要遵 循自然物本身属性和规律,不可能凭空创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 界的本 质( 优共 秀6p p8t张课PP件T )
(2)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件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件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神现象的总称,故 D 项错误;C 项不符合题意;B 项正确。
答案:B
2.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
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
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
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澄清错误认识
1.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 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 界客观性的否定。
2.并非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具有客观 实在性的现象都是物质现象。
3.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意味着物质是不可认 识的,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说 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知识纵贯] 认识相对静止
3.把握——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2)特点
(3)去伪存真
4.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5.理解——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
澄清错误认识
1.静止是运动的量变而非质变状态,此时构成事物的矛 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改变。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科学发展提供的证明和证据属于主观意见,世界的物质 性显然不依赖于它们,①错误;宇宙探测的目的是用探测成果 来指导或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错误;暗物质的研究和发 现,说明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也说明世界上没有不可 认识的事物,③④正确。 答案:B
()
A.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PPT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PPT课件

对于规律的理解: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 定的联系。
固有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神创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本质的 -不是现象的 (苹果落地、水往地处流) 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守株待兔) 稳定的 -不是多变易逝的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 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2)有人认为: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无能为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
练习二(1)为什么说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
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租户对智能化系统必然有一个接受及熟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误操作都会随时出现,造成智能中心的报警频繁发生,所以区 分并处理好这种误报警是管理好这一套智能系统的关键,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入住初期设定一个N秒的滞后报警(由软件实现), 当住户误操作时,可在N秒内通过室内的操作键盘,解除报警,这样智能中心就不会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初期频繁误报警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 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
3.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
①规律的含义? ②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③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④规律的可知性原理?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必背概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精选ppt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预测题型:选择题]
• (2011·江苏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 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 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 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
•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预测题型:选择题]
• [2011·山东卷] 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 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 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 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 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情之间的联系
精选ppt
2.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
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 50
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
他认为事物只存在绝对运动不存在相对静止,这是相对主
义的观点,①④正确。答案为 B。
精选ppt
考点三 物质运动的规律 知识归纳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 提示 (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3)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4)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 (5)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精选ppt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可以认识和利用 规律。 (2)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 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 规律。 方法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人教湖南专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人教湖南专用

(2)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 稳定的联系,人们既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 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存在并发 生作用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在它的不可违抗性:人们想 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 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有力证明了规律 是客观的。
【例2】“ 月有阴 晴圆缺 ,人有 悲欢离 合,此事古难 全”,这说明(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方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遵循各自的特殊规律。 因而,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都是由简单到复杂 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故选择A。
【例4】 (2011·江苏卷)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 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 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 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方法】“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 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B、C、D三项,A项符合题意。
3.理解物质、运动、静止的关系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 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运动、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 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 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 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必修4)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必修4)


(2009年高考海南卷)2009年是达尔文诞
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
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
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的基
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
展所证实,例如(
)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 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 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 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②说法错误,故不选。劳动在从古猿 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马克 思主义所揭示的观点,故④不选。 【答案】 A 【点拨】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都 是正确的:(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2)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 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是物质的。(6)世界是 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考点2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 和________ 过程 。 ________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 属性 和存在 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_______ 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_______ 承担者 。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_______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解析】 本题是哲理判断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 读懂试题材料并与相关哲理相对应。材料强调的是 运动的无条件性、绝对性,而B强调的是发展,发 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 故B与题干不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故C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强调的是运动与物质 的关系,与题干要求不符,故不选。故选A。 【答案】 A 【点拨】 要注意区分以下三对关系:运动与发展; 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与运动的 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8.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去改变、创造规律。( 错) [矫正]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创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9.人类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错) [矫正] 太阳东升西落等属于现象间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 系,故不是规律。现象表现规律,但自身不是规律。
10.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把握规律。( 错) [矫正] 把握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规律,因为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重难点二 全面理解运动(5年0考) 1.运动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 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 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
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D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5年2考)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规律是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客观的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
规律是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 普遍的 其固有的规律

高三一轮复习总结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总结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14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 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式(物质在运动中存在,物质离不开运动),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观。
(2)、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 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物质载体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15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可知性
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具体物质形态
? 物质
3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客观性(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 物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 外。
2、可知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指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意识和物质具 有同一性。
20
1、(2015年江苏卷)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 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③世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 ④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3、2014年5月8日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出 现强降雨天气,广东、湖南等省约52.68万人 受灾,倒塌房屋1 400间,紧急转移5.33万人 ,受灾农作物22.83万亩。材料告诉我们
12
• 5、 (2014·上海高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
•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 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 •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13
1、哲学的运动概念
——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 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过程
物质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正确回 答了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坚持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2011· 江苏)荀子说:“天 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 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 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 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 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 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答案
解析
训练
荀子的话说明天 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 律,不以人的好恶而 改变,因此D项入选。 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 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 ,都与荀子的话不一 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 客观性。
考点考向概览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 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 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
《 生 活 与 哲 学 》 知 识 结 构
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1.2.3.)
辩证唯物论 4.5.
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三单元)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
——人如何认识世界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唯物辩证法 7.8.9.10. 社会历史观 11.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考点1-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小结:世界是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原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 是物质的世界,人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 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一轮复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计103张PPT)

一轮复习: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计103张PPT)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注意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 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 题 探 究
动态发布 2011· 江苏高考,24 2010· 海南高考,18 2009· 海南高考,20 命题特点 结合古诗词或者具体材料围绕物质 的概念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进行测 试,难度中等。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 题,也有主观题测试。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展示]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 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 遍性。
主干构建 错题诊断 热点聚焦 练出高分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 心 突 破
1.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1)“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 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 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 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 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 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 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 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思想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客 观存在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承认他人的思想是“客观 存在”的,就是承认了他人的思想是“物质”的。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 有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 体系。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物质的要素。集中体现了人 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要求:
1.哲学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易错大追捕
(见学案)
基础知识巩固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 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 界的组成部分。(要尊重和保护自然)
唯物观(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可知性
2、物质的惟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
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 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因为它是抽象的,共性的。 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 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 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 灭。 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 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 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 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物质资料生存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由劳动力、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物质所组成的。 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 资料和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中地位, 产品分配关系,都是物质关系。人们不 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 联 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 系 神、意识现象
【误区警示】 误区1: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评析:从现象上看,世界上确实存在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那种认为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观点属于哲学上的二元论。 误区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为世界是意识的。 评析: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具有客观物质性。人为世界 的产生是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结果,离开客观物质世界,不 可能产生人为世界,故人为世界同样具有客观物质性。
【考向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 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近几年高考的主 题。所以,立足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尊重 主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分析 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低 碳社会建设、包容性增长便成为考查的炼: 1.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①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属于可知论。 ③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 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 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立足客观物质世界,尊重 世界的物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典型例题一】
2012年7月9日,工信部发布了2012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 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一批),涉及企业共计2579家,其中,水 泥行业上榜企业多达1053家,西部地区成为产能“瘦身”重点。 工信部要求,力争在2012年9月底前全部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 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并不得向其他地 区和周边国家转移。 请你从世界的物质性角度分析我国为何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立足世界的物质性内容来分析,所以我 们应该从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及物质与意识 的关系来分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必修4)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 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3)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 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上的物质 区 别 联 系 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表现
①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 结出来的。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 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 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 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 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②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 人 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 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绝对)运动 运动是指宇宙 含 区 别 性 质 义 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 过程 运动是绝对 的、永恒的和 无条件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联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 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 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 (相对)静止 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 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 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 运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 从物质本质上讲的,它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 而言的;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是从物质存在 的状态上讲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关注 热点
1.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相关名人名言,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静 止或事物运动的规律性。2.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事例、节能减排、应对经 济发展问题等为背景,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及人的主观能动性。
主干知识整合
基础梳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概念 (1)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 。 温馨提示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 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①自然界是统一的 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物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
②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是 、 和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 素的客观性,集中体 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3)意识依赖于物质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 的。
社会
温馨提示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还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 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等。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观 ①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物质是运动的。 ②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 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 的物质。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脱离物质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落实基础 建构框架】
基础梳理 1物质、运动、规律的概念?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6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 7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辩证关系?
1、要求一: (限时3分 钟)
对左侧基础知识进行 自我回顾、背诵。
2、 要求二:(限时2分 钟)
特 征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 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 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 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透视生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分析: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与具体的 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重难点二: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别
含 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 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 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在一 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重难点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
方法论
客 观 性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
自然界、人类社会 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普 和人的思维,都遵 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
易错易混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2)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易错易混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改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分析:“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
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规律客观性的突出 表现Fra bibliotek难点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理解规律的概念
2、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拓展】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 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 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 利,为人类造福。
公共参与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题 2014.山东42(1)(6分) 科学精神
政治认同
备考建 在备考复习中,着重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

热点问题与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知识进行有
效对接。
复习目标
1通过基础梳理,完成基础知识背诵,并建构知识体系 2通过重难点突破、易错易混点辨析,准确把握考点 3通过热点连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点突破】
重难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 念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 “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
强调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是否 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的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质 “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 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世界上万事万物 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意识所没有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22张PPT)
课前背诵 1物质、运动、规律的概念?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6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 7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辩证关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22张PPT)
(2015·天津)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 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 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 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 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情分析 (范围:14-19全国I II;13-15山东卷)
考点
题型
真题
自然界的物质性 选择题 2014.全国IIT21(4分)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规律的客观性和 选择题 2016.全国II22(4分)
科学精神
普遍性
尊重客观规律与 选择题 2018.全国II22(4分)
重难点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理解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下列各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
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③水往低处流
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⑤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
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⑥交通规则
②④⑤
重难点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理解规律的概念
2、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①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②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 人的喜恶。
(2)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即它是不可违抗的
在学案相应位置建构 知识框架
梳理知识 构建体系
物质概念
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方 式
运动概念
世 界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与运动:


运动与静止:



秩 序
规律概念
客观性
把尊重 客观规
规律特点
律与发
运动是有规律

普遍性
挥主观

能动性
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结合起
方法论

认识和利用握规律,造福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