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4.1 夯实法治基石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宪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宪法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学生在对宪法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等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探究宪法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差异。

4.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增强宪法的权威性。

5.培养宪法意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宪法的认识体会。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同步测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同步测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同步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下列关于初中生学习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学科增多,难度加大B. 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化和深入C. 学习方式和方法要求更加多样和灵活D. 学习压力小,无需特别努力答案:D解析:初中学习相较于小学,学科增多,难度加大,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化和深入,学习方式和方法要求更加多样和灵活,故A、B、C选项描述正确。

D选项“学习压力小,无需特别努力”是不正确的,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需要更加努力和专注地学习。

2.题目:与同学相处时,我们应该()A. 斤斤计较,互不相让B. 彼此尊重,互相帮助C. 互相指责,批评对方D. 互相攀比,唯我独尊答案:B解析:与同学相处时,我们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故B 选项正确。

A选项“斤斤计较,互不相让”、C选项“互相指责,批评对方”、D选项“互相攀比,唯我独尊”都是不利于同学间友好相处的行为,故排除。

3.题目:关于青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春是短暂的,无需珍惜B. 青春是迷茫的,无法把握C. 青春是美好的,要努力奋斗D. 青春是烦恼的,需要逃避答案:C解析:青春是美好的,我们要珍惜青春,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故C 选项正确。

A选项“青春是短暂的,无需珍惜”是错误的,青春需要珍惜。

B选项“青春是迷茫的,无法把握”和D选项“青春是烦恼的,需要逃避”都是对青春的误解,青春虽然有迷茫和烦恼,但也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来克服。

4.题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A. 逃避现实,不去面对B. 怨天尤人,自怨自艾C. 迎难而上,积极应对D. 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答案:C解析: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故C选项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 夯实法治基础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 夯实法治基础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础一选择题1.对漫画《法治保护伞》理解正确的是()A.法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B.法治能够杜绝一切违法犯罪C.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D.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2.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下列对良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社会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B.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C.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D.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3.“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依法执政D.依法行政4.广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截至目前,全区共打掉涉黑组织4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01个,涉恶团伙2 324个,查扣涉案资产46.4亿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这体现出我区在走法治道路的进程中()A.坚持严格执法B.全民守法人人遵守C.司法案件得到公正审判D.科学立法得到了全面落实5.近年来宪法、民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企业所得税法等一批法律得到及时制定或修订,让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更有保障,这充分说明()①法治要求实行善治②法治呼唤良法③善治是良法的前提④良法能够维护社会秩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这一规定有利于()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公民更好地行使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③建设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④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执法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1.为什么要选择走法治道路?(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__________,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__________,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_____、________地生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夯筑法治基石
运用你的经验
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 交警、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 法院工作人员等。 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 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法治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
(三) 法治的要求: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 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实行
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 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 最大化。
阅读感悟
人治建立在 个人专制和独裁的
依 法 治 国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科学立法
新方针:
前提 关键 防线 基础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二)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 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 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
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2.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所谓良法,就是捍卫人们的权利和自由,防止暴政, 制裁犯罪,维护正义的法律。与之相对应是恶法,恶法就是 维护独裁专制、维护暴政、侵害人权、肆意剥夺人们的自由、 损害正义的法律。同样的法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有人称之为良法,有人称之为恶法。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础》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法治的基本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法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

2.难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治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法治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法治的特征和作用。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6.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法治基本概念特征作用法律与公民生活关系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二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包括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夯实法治基石练习含解析(含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夯实法治基石练习含解析(含答案)

1.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重视法治建设。

这是因为()①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②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③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④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所以选择A选项。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所谓良法,应当()①反映社会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④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旨在考查良法的含义。

根据教材可知。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①说法错误。

良法应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②③④说法正确,所以选择D 选项。

3.“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人治③实行善治④实行民治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

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根据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四课可知。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part1:导入新课(3分钟)part2:新课讲授(27分钟) 夯实法治基础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一)法治的意义1.材料呈现:违法建筑“建快拆慢”“建易拆难”是长期困扰基层执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违法建筑治理的“瓶颈”。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建立了以自行拆除为基础、申请拆除(助拆)为辅助、强制拆除为保障的拆违机制,特别是用好、用足城乡规划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明确了执法机关制止当事人违法建设行为的强制措施(即查即拆)和违法建筑拆除的代履行,建立了快速处置机制,大大增强了依法拆违的操作性,有效解决了实践中为了提高执法效率“用违法手段拆违法建筑”的问题,树立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的样板。

2.问题:你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是怎么理解的?3.师生共同总结:(二)良法1.材料呈现: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

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

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

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思考: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么看的?3.教师讲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三)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1.阅读教材第46页“阅读感悟”,比较人治和法治的不同及其优劣。

2.总结原因:1840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 夯实法治基础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 夯实法治基础
——《商君书·定分》
说一说:现代国家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宪法
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 和刑罚的法律。
民法典
规定了民事活 动的基本原则 和一般规定
未成年人 保护法
保护未成年人 的合法权利。
有了法律制度就是法治社会了吗?
商鞅变法时的秦国是法治社会吗?
人治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D. 使公民有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2.法是人的意志。法的适用也要靠人,徒法不足以自行。因
此,法治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法治”本质上也要靠
“人”去“治”的。从这个角度看,法治也是人治。但“法

治”与“人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法治”( ①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②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二、法治的要求:
1.实行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
良法之 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

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实行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
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
基本 要求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断
广州交警针对毒驾、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 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
格查处。
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 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夯实法治基石练习含解析(含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夯实法治基石练习含解析(含答案)

1.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重视法治建设。

这是因为()①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②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③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④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所以选择A选项。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所谓良法,应当()①反映社会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④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旨在考查良法的含义。

根据教材可知。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①说法错误。

良法应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②③④说法正确,所以选择D 选项。

3.“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人治③实行善治④实行民治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

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根据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四课可知。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筑法治基石》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筑法治基石》训练题(含答案)

4.1 夯筑法治基石一、选择题1.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下列对法治说法正确的是( D )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③法治就是法律制度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C )A.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B.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C.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其刑事责任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立法为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这意味着良法应该( B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③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④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保障善治就要做到( D )①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②以良法推动善治,法治要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④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 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是一个由“完善法制”到“实现法治”的转变过程。

法治的政治基础是( B )A.法律制度 B.民主政治 C.实行人治 D.法治道路6. 良法之治方能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良法的判断标准是( A )①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④良法具备公开、明确、稳定、可预期等品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这表明( D )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③法治建立在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④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8.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需要( C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依法治国④坚持人民当家作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共2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共23张PPT)
1. 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什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 要保障是什么?
5.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课堂小结
本课时主要学习了夯实法治基石的相关知识。
1. 选择法治道路: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 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 5.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合作交流
(二)描绘法治蓝图
同学们阅读教材47—50页课文、相关 链接、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观看下列 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纠正冤假错案
呼格吉勒图案又称呼格吉 勒图冤杀案,是一起在中国引 起了广泛关注的冤案。1996年 4月9日,在呼和浩特第一毛纺 厂家属区公共厕所内,一女子 被强奸杀害(4· 9毛纺厂女厕女 尸案)。报案人是呼格吉勒图, 公安机关认定呼格吉勒图是凶 手。1996年5月23日,呼和浩 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判处呼格吉勒图死刑。2014年 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 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 理。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 高级人民法院对再审判决宣告 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1 夯实法治基石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1 夯实法治基石 同步练习(含答案)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这说明()①要实行良法之治②要实行善治③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④要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A.①②B.③④C.®®D.①②③④2.2023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

会后,中国人大网公布了两个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体现了()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3.2023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

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材料体现法治要求是()Λ.善治 B.厉行法治 C.良法之治 D.公正司法4.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A,中国特色思想 B.习近平法治思想C.马克思主义D.习近平新时代思想5.“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这体现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以人为本D.强国富民6.19年前,马某夫妇将出生2个月的女婴送给崔某夫妇抚养,双方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

女孩长大上高中后,马某夫妇却将崔某夫妇告上法庭,请求确认被告收养关系不成立。

经两级法院审理均判决驳I可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案经报道后被无数网友点赞,并将其称为“有温度的判决”。

这一判决体现()Λ,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B.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D.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7.2023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这部法律立足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诈骗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

部编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

部编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
重点
法治的意义。
难点
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剧《人民的民义》小官巨贪的事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法治的意义,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进程;理解掌握良法治与善治;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追求并奉行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之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
(3)1840年,一些中国的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制度。变法改革,成为、的必然选择。
(4)法治是现代政文明的,是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夯实法治基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夯实法治基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良法

善治
=
法治
笔记整理
2、法治的要求
板块一:选择法治道路
君主专制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01
变法改制
近代100年
02依法Βιβλιοθήκη 国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教学重点:我国的法治进程教学难点: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
知识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运用你的经验:
1、什么是法治?
问题思考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什么法?
如何治?
良法
善治
选择法治道路
汉谟拉比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
开皇律
独立宣言
世界史上伟大的法典
法国民法典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法令,是百姓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民法典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重大成果。在过去5年间,民法典编纂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 超42 万人参与提供意见,收集意见总数达102 万条。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 形成了目前总共7 编1260 条的民法典草案。最终, 制定出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民法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夯实法治基石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D.坚持党的领导
2.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下列关于法治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④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这里的“良法”应当( )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④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法治与人治有着本质的不同。

法治( )
①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②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③目的是要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④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有关法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B.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D.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唯一标志
6.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是()
①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的有机统一( )
①党的领导②人民当家作主③依法治国④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面漫画说明( )
①在我国现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出现此现象在所难免②“人治”轻视法律,不利于我国法治建设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④依法治国,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十九大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目的是( )
①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②保证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依法办事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④保证公民都能够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在我国,依法治国( )
①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必须实行良法之治
③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下列对法治的全面认识是()
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③法治要求实行善治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①法律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③严格执法是执法人员的职责④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八部法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完善法律体系②有效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③这些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④国家的行为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18年“两会”上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③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④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2980名全国人大代表讨论并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对此,错误的理解是()
A.这表明宪法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
B.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
C.这有利于加速我国成为超级大国,称霸全球
D.这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宪法保障
16.“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关于如何实现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法治要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③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④实现法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材料二如图《法治中国》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什么样的治国基本方略?
(2)材料中的画线部分体现了一项什么方针?
(3)法治必须实行良法之治,请列举几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

答案
17.(1)(答案表述开放)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8.(1)依法治国。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