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中水处理方案技术路线及设计
湿地生态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湿地生态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二O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设计依据 (1)1.3水生态治理的目的和目标 (4)第二章污染物来源及规模论证 (6)2.1循环水处理土地处理系统 (6)2.2再生水处理土地处理系统 (17)第三章土地处理系统进出水水质论证 (23)3.1循环水水质控制目标 (23)3.2再生水水质控制目标 (23)第四章工艺流程及水质可达性分析 (24)4.1工艺流程设计 (24)4.2流程说明 (25)4.3水质可达性分析 (27)第五章人工土地处理系统工程设计 (33)5.1工艺设计 (33)5.2水力高程设计 (38)5.3总平面设计 (44)5.4水闸及泵站设计 (46)第六章运行管理 (67)6.1运行管理 (67)6.2植物的管理 (68)6.3沉积物 (69)6.4加强抗旱措施 (69)6.5土地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寿命 (70)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运行成本 (71)7.1投资估算 (71)7.2运营成本 (73)第八章工程效益 (77)8.1社会效益 (77)8.2经济效益 (77)8.3生态效益 (77)第九章结论和建议 (78)9.1结论 (78)9.2建议 (79)第十章附件 (81)(1)平面布置图 (81)(2)水平流向图 (81)(3)管线布置图 (81)(4)工艺流程图 (81)(5)泵房设计说明 (81)(6)泵房主要设备材料表 (81)(7)泵房平面图(一) (81)(8)泵房平面图(二) (81)(9)泵房剖面图 (81)(10)闸门位置图 (81)(11)堆载预压法设计图 (81)(12)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设计图 (81)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湿地生态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循环水处理土地处理系统规模为20.0×104m3/d,再生水处理土地处理系统规模为 3.0×104m3/d;其中一期工程循环水处理土地处理系统规模为8.0×104m3/d,再生水处理土地处理系统规模为3.0×104m3/d项目建设地点:xxss东部新区;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业主:xx经济发展有限公司1.2设计依据1.2.1资料来源(1)xxss东部新区分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xxss市区东部组团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3)xxss市区东部组团中水利用工程专项规划(2011~2020);(4)xxssff市区东部组团排涝规划及批复;(5)xxss东部新区启动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详细规划;(6)xxss东部组团蓝月亮水系水工程深化研究;(7)其他相关规划资料;(8)湿地生态水处理工程(设计)招标文件;1.2.2规范和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3)《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0)《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1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93)(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14)《10 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2.3设计原则(1)生态学原则:植物生态学、鸟类生态学。
湿地中水处理方案技术路线及设计
湿地水处理方案总体框架专业资料.某水处理公司2017 年1 月14 B目录一、项目背景甲方要求二、关键参数确走三、、1处理水量(每天补水量)、2进水水质3、出水水质方案设计四、、1工程组成2、工艺流程图、3方案特点分析专业4、投资估算五、附图1、总体布局图2、预处理工程平面图3、某类湿地剖面图4、北京某臭水沟水体现状照片湿地水处理方案总体框架项目背景:一、根据昌平水务局的安排,清河污水处理厂每天向北京某臭水沟提供20万吨(非灌溉季节)至30万吨(灌溉季节)污水厂的尾水,供昌平区灌溉和改善水质用。
湿地通过臭水渠取其中的一点水,经适当处理后,引入我们家内的臭味熏天地区,以恢复臭味熏天地区湿地,专业资料.再现猪场的风貌,为小动物们创造一个接近原来生存状态的坏境。
专业资料.⑵昌平区年平均降水量483.7mm z6月降水量为51.6mm ,则平均日补水量V=483.7/1000/365*150*667=132 方26 月份平均日补水量= 51.6/1000/365*150*667=14 方。
(3)径流补水•本湿地周边除一圈道路外,基本没有汇水面积,而且,周边为沙性土壤,渗漏性很强,因此,在本方案中,径流量忽略不计。
⑷渗漏:本湿地拟采用粘土防渗,其渗漏系数小于5*10o -9表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渗漏系数取为5*10 z水力坡度取2% ,则每日渗漏量-9=150*667*5*10*86400*2%=0.86 7J/^O -9根据以上四方面因素,可得出以下数据:平均日补水量二497・132・0+0.86=366方/天.最高日补水量二905・14・0+0.86=892方/天.综合其他因素,本工程处理量确定为设计能力1000方/天,第一期处理能力为500方/天。
2.进水水质:专业资料.进水水质是本工程最关键的因素。
根据甲方要求,设计进水质按清河污水厂出水指标考虑•…GB18918・2002 —级A标准。
但考虑到输水路线……北京某臭水沟是天然水道,周边有着大量的工业污水排污口和生活污水排污口,且灌渠沿线分布着甲村、乙村、丙村等许多村庄,这些村庄既没有排水设施,也没有垃圾处理措施,灌渠不仅是这些村庄的污水出口,更是其粪便排放地和垃圾排放地。
中水处理技术方案
中水处理技术方案
一、预处理阶段
1.气浮除油:将中水通过气浮设备,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的油脂和
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然后一起升至水面形成浮渣,以实现除油的目的。
2.粗滤:使用粗滤器对中水进行粗滤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颜
色较深的有机物。
3.活性炭吸附:将经过粗滤的中水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去除溶解有
机物和部分高分子物质。
二、主要处理阶段
1.细滤:使用细滤器对中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去除微小颗粒的悬浮
物和悬浮溶解物,提高水质的澄清度。
2.反渗透:利用反渗透技术深度处理中水。
反渗透膜具有高效率的除
盐和去除有机物能力,能够去除中水中的重金属、微量有机物、溶解盐等。
3.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中水中的硬度离子、重金属离子等,提高水的质量。
三、后处理阶段
1.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照射中水,破坏水体中的微生物的DNA结构,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目的,以保证出水的卫生安全。
2.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装置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净化水质。
3.氯化消毒:对中水进行适量添加氯化物消毒,杀灭残留的微生物,保持水体的卫生安全。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辅助处理方法,如酸碱中和、沉淀等,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综合利用以上预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的中水处理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将中水处理为可再利用水的目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轻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新西区中水湿地施工方案
高新西区中水湿地施工方案1. 引言中水湿地是指利用城市中水进行灌溉和污染物去除的一种系统。
高新西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发展区域,面临着中水处理和利用的问题。
本文档将提出一个针对高新西区中水湿地施工方案,以处理和利用该地区的中水资源。
2. 施工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中水湿地系统,实现以下目标: - 减少城市中水的浪费,降低用水成本; - 降低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利用处理后的中水,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 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
3. 设计方案3.1 中水处理工艺以下是本方案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1. 中水收集:通过管道将城市中的污水收集至集水井中。
2. 初级处理:利用格栅和沉砂池去除大颗粒物和沉淀物。
3. 生物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二级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和氨氮。
4. 艾氏深度处理:采用膜污水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颗粒。
5. 中水贮存:将处理后的中水储存于地下水库中待用。
3.2 中水湿地设计中水湿地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湿地类型、湿地布置和湿地植被选择等。
1. 湿地类型:本方案采用人工湿地设计,包括人工湿地和植物过滤带两种类型。
2. 湿地布置:将湿地布置于高新西区的主要水体周围,以便接收处理后的中水。
3. 湿地植被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湿地植物,如芦苇等。
4. 施工步骤本方案的施工步骤如下: 1. 前期准备:确定工程范围和设计方案,编制施工计划。
2. 土方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填土方工程。
3. 建设湿地:先进行湿地的土建工程,包括搭建湿地围护结构和植物过滤带。
4. 安装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中水处理设备和相关管道。
5. 调试运行:对设备进行联调和试运行,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 运维培训: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
7. 竣工验收:验收施工质量和达到设计要求,进行相关手续办理。
5.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 防止污水泄漏,加强设备密封和管道连接; - 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部件; - 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水质净化湿地施工方案设计
水质净化湿地施工方案设计引言水质净化湿地是一种生态工程方法,通过运用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以及湿地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净化湿地的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设计步骤1. 地点选择首先要选择适合建设水质净化湿地的地点。
选择地点要考虑水源的污染程度、流量、土质等因素。
同时要符合环保要求,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湿地类型选择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
常见的湿地类型包括自然湿地、人工湿地、人工修复湿地等。
每种湿地类型的净化效果和适用场景都有所不同,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类型。
3. 设计湿地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和地点条件,确定湿地的规模。
湿地规模的大小与处理水量和净化效果直接相关。
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容量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4. 确定湿地布局确定湿地的布局是施工方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多个湿地单元并进行串联,以提高净化效果。
同时还要考虑湿地的进水口、出水口、水流动方式等因素。
5. 确定植被配置湿地的植被配置是影响湿地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根据施工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密度。
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对水质净化起到积极作用。
6. 设计渗透层和滤料层渗透层和滤料层的设计对于湿地净化效果至关重要。
渗透层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够使水快速渗透到滤料层。
滤料层应具有良好的除污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
7. 设计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设计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是确保湿地正常运行的关键。
进水系统要能够稳定地将污水引入湿地并均匀分布。
出水系统要能够有效地收集和排放净化后的水。
此外,还需考虑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维护和清理问题。
8. 考虑污泥处理湿地运行一段时间后,湿地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设计方案中要考虑对污泥的处理和利用。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厌氧发酵、土壤堆肥等。
9. 安全考虑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性问题。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例如围栏、安全标识等。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通过湿地植被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地污水处理的设计说明,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计流程、设计注意事项和设计效果等方面。
一、设计原则1.1 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尽量模仿自然湿地的处理过程。
1.2 结合污水水质和水量情况,确定适合的湿地类型和植被种类。
1.3 考虑湿地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确保长期有效运行。
二、设计参数2.1 确定污水处理量和水质要求,包括COD、BOD、氨氮等关键指标。
2.2 根据污水水质,确定湿地面积、水深和水流速等关键参数。
2.3 设计湿地植被种植密度、生长周期和修剪频率,以提高处理效率。
三、设计流程3.1 污水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调节水质等工艺,减少对湿地的污染。
3.2 湿地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湿地,经过植被和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物和污染物。
3.3 净化水体:将处理后的水体进行二次净化,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四、设计注意事项4.1 湿地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避免二次污染。
4.2 定期检测湿地水质和植被状况,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4.3 防止湿地过载运行,避免过度压力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五、设计效果5.1 湿地污水处理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的优点,能够有效净化水质。
5.2 经过湿地处理后的水体清澈透明,无异味,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5.3 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认可。
综上所述,湿地污水处理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水质要求,合理确定参数和流程,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希望本文的设计说明能够为相关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标题: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引言概述: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利用湿地植被和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的生态工程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地污水处理的设计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施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一、湿地污水处理的设计原理1.1 湿地植被的作用:湿地植被通过吸收、吸附和降解有机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1.2 微生物的作用:湿地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
1.3 水流动的作用:湿地中的水流动可以促进氧气的溶解和有机物质的混合,加速污水的净化过程。
二、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注意事项2.1 选址和规划:选择合适的湿地地理位置和规模,确保能够满足处理污水的需求。
2.2 植被选择:根据污水成分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湿地植被,提高处理效率。
2.3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湿地处理后的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三、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工程实施3.1 建设前准备:清理湿地原有植被和污染物,进行平整和排水工程。
3.2 植被栽种: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湿地植被进行栽种,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3.3 运行管理:定期清理湿地表面积水和植被,保持湿地的通风和透光,确保处理效果。
四、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效果评估4.1 水质监测:定期对湿地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比对处理前后的水质指标,评估处理效果。
4.2 生态评估:观察湿地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估湿地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
4.3 维护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对湿地进行维护管理,保持处理效果的稳定和持续。
五、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未来展望5.1 技术创新:不断研究和改进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适用范围。
5.2 应用拓展:将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
5.3 生态保护: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促进湿地污水处理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结语: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净化,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通过摹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去除的技术。
湿地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二、设计目标本次湿地污水处理设计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处理效果:将进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去除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2. 出水质量:确保出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可直接排放或者用于灌溉等;3. 设计可行性: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维护管理的便捷性以及经济性。
三、设计原理湿地污水处理设计基于以下原理:1. 植物吸附:湿地中的植物通过根系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起到初级处理的作用;2. 微生物降解:湿地中的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等;3. 土壤过滤:湿地中的土壤层通过物理过滤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4. 水体净化:湿地中的水体与空气接触,通过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进一步净化水质。
四、设计方案1. 工艺流程:本设计采用了水平流人工湿地工艺,主要包括进水预处理、植物湿地处理和出水后处理三个阶段。
(1)进水预处理:进水经过格栅除渣、沉砂池沉砂、调节池调节水质后,进入植物湿地;(2)植物湿地处理:进入植物湿地后,通过植物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3)出水后处理:经过植物湿地处理后的水体,进入出水后处理单元,进行消毒和调节水质,最终达到出水标准。
2. 设计参数:(1)进水水质:COD浓度为200 mg/L,氨氮浓度为30 mg/L,总磷浓度为5 mg/L;(2)处理能力:设计处理能力为100 m³/d;(3)植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如芦苇、菖蒲等;(4)湿地面积: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能力,计算出所需湿地面积为500 m²。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一、引言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处理方法,利用湿地的湿润条件和湿地植物的生物吸附、降解和过滤功能,净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本设计说明旨在对湿地污水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设计,确保污水处理达到预期效果。
二、设计原则1.生态原则:尽量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减少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
2.高效原则:设计湿地的体积和面积要充分考虑处理能力和水质要求,确保污水能够得到充分净化。
3.稳定原则: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湿地的影响,保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4.经济原则: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三、设计步骤1.湿地确定:根据污水处理需求和土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湿地类型,例如人工湿地、天然湿地或人工-天然湿地组合等。
2.湿地布置:根据处理量和水质要求,确定湿地的面积和体积,合理布置湿地单元,包括进水单元、植物区和出水单元。
3.过滤介质选择:根据处理目标和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过滤介质,如砂、麦草、竹炭等,以提高污水的过滤效果。
4.植物选择:根据湿地类型和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湿地植物,如芦苇、蒲草、菖蒲等,以提高污水的吸附和降解效果。
5.进出水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进出水系统,确保污水能够均匀进入湿地并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和死水区的形成。
6.运维设施设计:为方便湿地的运维和管理,设计相应的设施,如观测井、引流管道、疏浚设备等。
7.监测和调控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湿地监测和调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和湿地状态,对湿地进行合理调控和维护。
四、设计内容1.主要装置选型和规格:根据处理量和水质要求确定湿地的数量和规格。
2.建设施工流程:确定湿地建设的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湿地槽体结构设计:根据湿地类型和污水特点,设计合理的湿地槽体结构,考虑排气、进水和出水等要素。
4.进出水系统设计:根据湿地槽体结构设计进出水系统,确保污水能够均匀流入湿地,清洁水能够顺利排出。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技术。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指通过人工建设的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项目。
以下是一种1200字以上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一、工程规模和建设位置本工程计划建设一个日处理生活污水量为XX立方米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建设位置选择在离住宅区远离1公里以外、土壤透水性好的区域。
二、工程技术流程1.生活污水收集和预处理:将生活污水通过管网输送至污水收集井中,进行初步加强预处理,去除较大的杂质和固体颗粒物。
2.人工湿地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分流器分流入不同功能区的人工湿地进行处理:(1)过滤区:设置一段宽约XX米,长度约XX米的过滤区,覆盖鹅卵石,过滤区为浅水区,水深约为0.3-0.5米。
过滤区用于去除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物和部分有机物质。
(2)水生植被区:设置一段宽约XX米,长度约XX米的水生植被区,植物主要选择具有较好吸附性、生物降解性和适应性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
水生植被区的作用是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
(3)微生物区:设置一段宽约XX米,长度约XX米的微生物区,通过增加人工填料增加微生物生长的表面积,提高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降解效果。
微生物区主要由沫状生物膜滤料构成,滤料上有大量的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物质。
(4)净化区:设置一段宽约XX米,长度约XX米的净化区,该区域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去除残余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在该区域底部铺设砂石与沃土(深度约为0.8-1米),种植具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菖蒲、香蒲等。
三、设备与投资估算1.设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收集井、管网、分流器等,投资估算约为XX万元。
2.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规划、土地征用、土建工程、植物配置等,投资估算约为XX万元。
3.运营费用:包括电力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等,年度运营费用约为XX万元。
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环境效益:通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物、有机物质和部分营养物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减少了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湿地服务区中水回用设计方案
腾冲县北海湿地中央休闲服务区中水回用设计方案总设计说明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01年6月),北海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全湖的主要功能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按照II类水质标准进行保护,做到污染物零排放至北海湿地。
腾冲北海湿地中央休闲服务区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在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后排到北海湿地保护区以外的下游河道,排入保护区外河段污水执行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本方案中设计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处理量为80m3/d,污废水由办公楼、接待中心等生活污水组成。
本设计新建污水处理站,将废水集中处理。
1.污水构筑物设施按100m3/d的处理量进行设计,优点如下:1)利用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
方便管理。
2)占地面积较小。
2.废水处理站工程占地60m2,调节池所有构筑物均为新建。
3.采用先进工艺工艺采用先进的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该技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也是《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10版)污水污染治理设备的首推设备。
4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根据现场实际调研情况,目前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量为100m3/d。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新建。
采用MBR工艺,其优点如下:1)处理设施简单、合理。
2)出水水质好,远远优于一般的污水处理工艺。
3)采用可靠的预处理工艺解决膜污染问题,延长膜使用寿命。
4)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
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腾冲县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北海公司)主要从事腾冲县腾冲北海湿地在内的共12km2里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和经营等。
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以湿地为主题,充分结合峡谷、森林、田园等优美自然生态景观,融入丰富的,民俗文化,通过科学规划,局部整治,建设北海湿地生态旅游区,整体打造湿地游览区、极边高尔夫、极边探险峡谷、主题酒店群、主题地产、风情小镇旅游产业群,形成集度假休闲、观光游览、高尚运动、康体养生、观光购物、极限挑战等为一体的世界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湿地中水处理方案技术路线及设计
湿地中水处理方案技术路线及设计一、引言湿地中水处理方案是一种以自然湿地为基础,结合生态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的一种技术。
湿地中水处理方案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水处理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地中水处理方案的技术路线及设计。
二、湿地中水处理方案的技术路线湿地中水处理方案通常包括预处理、湿地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下面将对每一个阶段的技术路线进行详细介绍。
1. 预处理阶段预处理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体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和悬浮物,以减少对后续湿地处理单元的负荷。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和沉砂池。
格栅用于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砂池则用于去除较小的悬浮物和沉积物。
2. 湿地处理阶段湿地处理阶段是整个处理方案的核心部份,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两种类型。
人工湿地是通过人工构建湿地系统,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自然湿地则是利用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对水体进行处理。
根据处理效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进行设计。
3.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阶段主要是对湿地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池、活性炭吸附和消毒等。
沉淀池用于去除残存的悬浮物和沉积物,活性炭吸附则用于去除有机物和部份重金属,消毒则是为了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三、湿地中水处理方案的设计湿地中水处理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水质要求、处理能力、湿地类型、土地利用、运维成本等。
下面将对湿地中水处理方案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 水质要求根据不同的水体用途和排放标准,确定水质要求。
水质要求将直接影响湿地处理单元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2. 处理能力根据水体的流量和水质要求,确定湿地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
处理能力将决定湿地的规模和设计参数。
3. 湿地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效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进行设计。
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各有优缺点,需要综合考虑。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引言概述: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环保、经济、有效的处理方式,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湿地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设计原则:1.1 选择适宜的湿地类型: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湿地类型,如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等。
1.2 确定处理规模:根据污水量、水质要求等确定湿地处理的规模,包括面积、深度等。
1.3 考虑长期运行维护:设计时需考虑湿地长期运行维护的便利性,如通道设置、植被更新等。
二、设计流程:2.1 进水预处理:在进入湿地前需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除污泥等,以减轻湿地负荷。
2.2 湿地处理:污水通过湿地植物、微生物的作用,逐步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3 出水后处理:经过湿地处理后的水质需经过进一步处理,如消毒、除臭等,以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三、设计要点:3.1 植物选择:根据处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能有效吸收营养物质。
3.2 基质选择:湿地基质应具有适宜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如沙土、粘土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微生物降解。
3.3 水流控制:设计时需考虑水流的控制,保证水流均匀分布,避免死水区的形成。
四、设计参数:4.1 水力负荷:根据污水量和湿地面积确定水力负荷,一般为0.1-0.3m3/m2·d。
4.2 水质要求:根据排放标准确定出水水质要求,包括COD、氨氮、总磷等指标。
4.3 运行参数:设计时需考虑湿地运行参数的监测和调控,如水位、水温、植被生长情况等。
五、设计优势:5.1 环保性: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自然、绿色的处理方式,不产生二次污染。
5.2 经济性:相比传统的化学处理方式,湿地处理成本较低,运行维护简单。
5.3 效果显著:湿地处理能有效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
结语:湿地污水处理设计是一项综合考虑水质、水量、植物、微生物等因素的工程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运行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通过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流程。
二、设计目标1. 净化效果: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2. 处理能力:根据污水产生量和水质要求,确定湿地处理系统的设计规模和处理能力。
3. 经济性: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三、设计流程1. 污水收集与预处理:将污水收集到集水井,进行初步的除砂、除油等预处理工艺,以保护湿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前处理单元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前处理单元,如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用于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
3. 湿地系统设计:根据处理能力和水质要求,确定湿地系统的规模和布置方式。
常见的湿地类型包括自由水面湿地、人工湿地和人工渗滤湿地等。
4. 植物选择与配置:根据污水特性和湿地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生长的湿地植物,并合理配置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5. 湿地系统运行管理:制定合理的运行管理方案,包括定期检查、植物修剪、水位控制等,确保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处理效果。
四、设计要求1. 污水质量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出水水质的要求,包括悬浮物、COD、氨氮、总磷等指标。
2. 设计参数:根据污水产生量和水质要求,确定湿地系统的设计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水位控制范围等。
3. 植物选择:选择适合生长的湿地植物,考虑其对污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的吸收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4. 布置方式:根据处理能力和场地条件,合理布置湿地系统,确保污水在湿地中均匀分布,提高处理效果。
5. 运行管理:制定运行管理方案,包括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植物修剪等,确保湿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五、设计结果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和流程,经过详细计算和模拟,得出如下设计结果:1. 湿地系统规模:设计了一个面积为XXX平方米的湿地系统,包括自由水面湿地和人工湿地。
湿地进水预处理工艺方案
人工湿地进水预处理工艺方案一、工艺背景人工湿地具有投资低、能耗低、出水水质好,有较强的脱氮除磷功能以及运行治理便利等特点。
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3 种作用。
然而,保持湿地系统的持续运作力量格外重要,目前人工湿地在运行中简洁消灭的一个问题是基质堵塞。
随着基质的渐渐堵塞,湿地的水力传导性也降低,从而影响水流路径〔如促进外表流淌〕,最终也影响到湿地的处理效果和运行寿命。
造成湿地堵塞的主要因素是基质材料、湿地植物、进水污染物负荷和有机物积存等,其中最主要的缘由是进水污染物负荷过高,包括水体中悬浮物的影响和有机污染负荷的影响。
因此,在整个湿地系统设计时必需考虑到进水预处理工艺,假设没有预处理工艺系统来降低无机颗粒物和有机污染负荷,则湿地会因堵塞降低处理效率,严峻时在很短时间内会造成整个湿地的瘫痪。
二、工艺重要性1、降低进水污染物负荷预处理工艺不仅能够高效降低湿地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尤其是造成湿地堵塞的不行生物降解的悬浮物,而且能削减水体中有机污染负荷,降低湿地堵塞的可能性。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人工湿地技术经常被推举用于污水三级处理,对于污染程度较重的水体,在进入湿地前至少要经过前期预处理。
2、提高湿地系统处理效率预处理工艺可以使进水中含有更多的溶解氧〔厌氧条件加速湿地堵塞〕或进展肯定程度的氧化反响,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预处理的好氧氧化反响能使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发生氨化和硝化反响,提高了系统的除氮效果。
3、弥补湿地冬季运行效率低在低温季节湿地中微生物的活性受到影响,代谢速度缓慢,不仅影响出水水质,而且由于进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减小,致使局部有机物在填料中渐渐累积,加速湿地堵塞的进程。
预处理工艺能够通过较为稳定的处理效率,保证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不会消灭较大的波动。
三、工艺可行性1、预处理工艺效果分析目前湿地进水常用的预处理措施中核心技术多为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大幅度降低来水中有机物含量,削减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负荷,避开了湿地易堵塞的现象,延长了湿地运行时间,可以使污水到达相关排放标准。
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方案
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质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就是利用湿地的生物、化学、物理过程来净化水质,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通过对湿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促进湿地内的自然生态过程,达到水质净化与生态保护的目的。
本文将从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设计方案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1.1 湿地净化水质的原理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能够通过生物、化学、物理过程有效地净化水质。
在湿地中,水体与植被、土壤等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之间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吸附无机污染物、沉淀重金属等方式,最终实现水质的净化。
此外,湿地中的植被还能够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有害物质,从而减少它们对水体的污染。
1.2 湿地景观净化水质的方法湿地景观净化水质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和生物滤池两种形式。
人工湿地是指人工建造或修复的湿地,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净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生物滤池是将水体通过特定的生物过滤介质,使其中的废水得到过滤和净化的系统。
这些方法可以使湿地成为一个高效的水质净化系统,为城市及近郊地区的水体提供保护。
二、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的设计方案2.1 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在确定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的设计方案时,首先需要根据水体的污染状况和湿地环境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湿地类型。
根据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和生态景观效果,通常选择自然湿地、人工湿地和生物滤池等形式。
2.2 设计湿地景观的形态结构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工程需要通过设计来优化湿地景观的形态结构,包括湿地的布局、景观植物的配置、景观道路的设置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为湿地景观提供最大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满足不同水质需求。
2.3 确定湿地景观的水质处理方式根据水体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确定湿地景观的水质处理方式。
采用适当的湿地生态过程、植被配置和水位控制措施,以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一、引言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环保、低成本的处理方式,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对污水进行净化和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理、设计参数、设计流程和设计结果等。
二、设计原理湿地污水处理的设计原理基于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吸收和降解:湿地中的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同时通过根系和叶片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2. 微生物降解:湿地中的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去除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3. 土壤过滤:湿地中的土壤起到过滤作用,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部分有机物质。
三、设计参数在进行湿地污水处理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1. 污水水质:包括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
2. 处理规模:根据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要求确定湿地的设计规模,包括湿地面积和深度等。
3. 植物选择:根据处理效果和生态适应性选择适合的湿地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4. 湿地类型:根据处理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湿地类型,包括自流湿地、人工湿地等。
四、设计流程湿地污水处理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污水水质分析: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水质分析,确定其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
2. 设计规模确定:根据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要求,确定湿地的设计规模,包括面积和深度等。
3. 植物选择:根据处理效果和生态适应性选择适合的湿地植物,确定植物种类和密度。
4. 湿地类型选择:根据处理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湿地类型,确定湿地的布置和结构。
5. 设计参数计算:根据设计规模和水质要求,计算出湿地的设计参数,包括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
6. 设计结果评估:根据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评估湿地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7. 设计报告编写:将设计流程和计算结果等整理成设计报告,包括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等。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一、引言湿地污水处理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农村、城市等地区的污水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地污水处理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参数等。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湿地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经济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投资和运营成本,力求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
3. 稳定性原则:设计应保证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应对不同水质和水量的变化。
三、设计流程1. 污水收集与预处理:收集污水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除砂、除油、除渣等工艺,以减少湿地处理负荷。
2. 湿地种类选择:根据处理要求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湿地类型,如自然湿地、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组合等。
3. 湿地布置与构筑物设计:根据处理需求和场地条件,合理布置湿地单元,并设计相应的构筑物,如进水口、出水口、分隔墙等。
4. 植物选择与配置: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湿地植物,并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数量,以提高处理效果。
5. 运行管理与维护:制定科学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监测水质、清理湿地植物、修复构筑物等,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设计参数1. 污水负荷:根据设计人口、生活用水量等因素确定污水负荷,以确定湿地处理系统的规模和处理能力。
2. 湿地面积:根据污水负荷和湿地类型选择,确定湿地面积,以保证污水在湿地中的停留时间足够长,以达到有效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3. 湿地深度:根据湿地类型和处理要求,确定湿地的深度,以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促进湿地植物的生长和污水的处理。
4. 进水水质:根据污水来源和处理要求,确定进水水质参数,包括COD、BOD、氨氮等指标,以便评估处理效果。
5. 出水水质:根据排放标准和环境要求,确定出水水质参数,包括COD、BOD、氨氮等指标,以保证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水处理方案总体框架专业资料..某水处理公司2017年1月14日目录一、项目背景甲方要求二、关键参数确定三、、1处理水量(每天补水量)、2进水水质3、出水水质方案设计四、、1工程组成2、工艺流程图、3方案特点分析专业资料..4、投资估算五、附图1、总体布局图2、预处理工程平面图3、某类湿地剖面图4、北京某臭水沟水体现状照片湿地水处理方案总体框架项目背景:一、根据昌平水务局的安排,清河污水处理厂每天向北京某臭水沟提供20万吨(非灌溉季节)至30万吨(灌溉季节)污水厂的尾水,供昌平区灌溉和改善水质用。
湿地通过臭水渠取其中的一点水,经适当处理后,引入我们家内的臭味熏天地区,以恢复臭味熏天地区湿地,专业资料..再现猪场的风貌,为小动物们创造一个接近原来生存状态的环境。
二、甲方要求:1、水面及湿地面积150亩。
作防渗处理,以保持水面不消失。
2、水体不得发黑发绿发臭。
3、作适当景观处理。
4、尽量使处理设施具有科普展示功能。
5、设计进水质按清河污水厂出水指标考虑----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三、关键参数的确定:1、处理水量(每天补水量):1000方/天确定依据:水量的确定主要考虑水面的蒸发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渗漏以及雨水的补给作用。
(1)昌平区年平均蒸发量为1296mm左右,6月份蒸发量最大,为194mm左右。
湿地植物覆盖率按20%计,植物蒸腾量取蒸发量的3倍,植物覆盖的水面蒸发忽略不计。
则平均日蒸发量V=(1296/1000)/365*150*(1-20%)*6671p+(1296/1000*3)/365*150*20%*667 =284+213=497方/天6月最高蒸发量V=(194/1000)/30*150*(1-20%)*667 1g+(194/1000*3)/30*150*20%*667 =517.6+388=905方/天专业资料..(2)昌平区年平均降水量483.7mm,6月降水量为51.6mm,则平均日补水量V=483.7/1000/365*150*667=132方26月份平均日补水量=51.6/1000/365*150*667=14方。
(3)径流补水.本湿地周边除一圈道路外,基本没有汇水面积,而且,周边为沙性土壤,渗漏性很强,因此,在本方案中,径流量忽略不计。
(4)渗漏:本湿地拟采用粘土防渗,其渗漏系数小于5*10。
-9表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渗漏系数取为5*10,水力坡度取2%,则每日渗漏量-9=150*667*5*10*86400*2%=0.86方/天。
-9根据以上四方面因素,可得出以下数据:平均日补水量=497-132-0+0.86=366方/天.最高日补水量=905-14-0+0.86=892方/天.综合其他因素,本工程处理量确定为设计能力1000方/天,第一期处理能力为500方/天。
2.进水水质:专业资料..进水水质是本工程最关键的因素。
根据甲方要求,设计进水质按清河污水厂出水指标考虑----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但考虑到输水路线------北京某臭水沟是天然水道,周边有着大量的工业污水排污口和生活污水排污口,且灌渠沿线分布着甲村、乙村、丙村等许多村庄,这些村庄既没有排水设施,也没有垃圾处理措施,灌渠不仅是这些村庄的污水出口,更是其粪便排放地和垃圾排放地。
为此,我们对从湿地到清河区间的北京某臭水沟(其计10千米)进行了实地踏勘,其沿途的污染状况令人震惊(照片附后)。
我们对拟建工程的取水点位置现实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COD=324 mg/l . 据湿地对我们家外污水多次监测显示,COD=245 mg/l .目前,昌平区政府已计划对北京某臭水沟进行整治,但有两问题无法回避:一是治理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不会很短,而本工程预计会很快实施。
二是即便区政府进行了大力度的治理,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截堵了全部的污水排污口,但在短时间内,也无法绝对地阻止村民向渠中倾倒垃圾。
只要存在着不可控的个别人的个别行为,那么对水质的威胁则是巨大的。
更何况由于资金金投入约束的存在,对北京某臭水沟的整治效果,我们在技术上无法进行预测。
(2)人为设定如果水质不能确定,整个项目的设计也就无法进行,因此,经与甲方讨论后确定:进水水质按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参数进专业资料..行设计计算,在工艺安排上,适当考虑水质波动因素。
3、出水水质:经与甲方讨论后确定:经适当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18921-2002中湖泊类标准,具体指标见下表:NH-N TP (mg/L)SS(mg/L)COD(mg/L)BOD(mg/L)3(mg/L)0.5 5≤6≤10≤≤不测由于进水水质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水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前,该指标只作为检测指标,不作为考核验收指标。
该水经消毒处理后,进入我们家内景观湿地和氧化塘进行进一步处理。
由于我们家内是小动物们的放养区,小动物们的粪、尿等污因素为不可控因素,因此,景观湿地的水质以感观指标为主,不设考核指标。
四、方案设计1.工程组成:水质:GB18918-2002清河污水厂出水专业资料..水质:GB18918-2002治理后达臭水沟预处理工程GB18921-2002 潜流型人工湿地景观湿地工艺流程图2..方案特点分析3.(1)本方案设置了预处理单元,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①近期水质的污染严重。
②远期水质的不确定性及波动性。
③湿地处理固有的波动。
④湿地在冬季运行效率下降。
⑤强化脱磷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进我们家水质,设置预处理单元极其必要。
本工艺路线中,预处理单元选择了混凝工艺,主要是考虑到混凝工艺的开停方便,可针对来水水质和出水水质的变化做出最迅速的反应。
同时,混凝工艺的可调节性强,投资少,除磷效果好,因此,混凝工艺,是本工程最最佳的选择。
混凝工艺良好的去除SS的性能,对后续某类湿地也是起到一个良好防堵作用,可延长某类湿地的使用寿命。
专业资料..(2)本方案采用人工湿地技术①人工湿地的净水机理人工湿地是根据自然湿地净化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建立起来的污水净化系统。
它的净化机理就在于充分利用湿地环境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的综合效应来净化污水,它们包括沉淀、吸附、过滤、溶解、气化、固定化、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基化、反硝基化、营养元素的摄取,生物转化和细菌、真菌的异化作用等具体过程。
人工湿地成熟后,其填料表面生长了许多微生物,形成大量的生物膜,植物根系密布,当池中污水流经时,其中悬浮物(包括不溶性有机成分)被填料及植物根系阻拦截留,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同化吸收和异化分解得以去除。
在湿地床层中,由于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微环境中依次呈现出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
所以污水中的氮、磷不仅能被植物及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直接加以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而得以从污水中去除。
由此可见人工湿地是一种介于土地处理和水生植物处理之间的自然污水处理系统,它综合了二者的优点而克服了二者之不足。
它基于生物圈内有机物、水和无机营养素可以无限循环的原理,是一种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人工调控的技术,能经济、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构建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水净化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物理的沉降作用;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某些物质的化学沉淀作用;土壤及植物表面的吸附与吸收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等。
此外,专业资料..植物根系的某些分泌物对细菌和病毒有灭活作用;细菌和病毒也可能在对其不适宜环境中自然死亡。
物理沉积:污水进入湿地,经过基质层及密集的植物茎叶和根系,使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得到过滤,并沉积在基质层中。
化学反应:污水中许多污染物可以通过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等化学反应过程得以去除。
化学反应是否显著取决于基质的化学成分。
例如,含CaCO较多的石灰石有助于磷的去除;含有机物丰富3的土壤有助于吸附各种污染物。
生化反应:生化反应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主要作用过程。
在构建湿地生态系统中,大型水生植物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为一个有着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绝不是依靠湿地中某一子系统(如土壤或植物)的单一作用可以完成的。
而是在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下共同完成的。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生物、水生植物以及基质。
②人工湿地的类型人工湿地根据湿地中主要植物类型可分为浮生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
沉水植物(如狐尾藻、金鱼藻)系统主要应用于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精处理。
浮水植物(如浮萍、凤眼莲)主要用于N、P去除和提高传统稳定塘效率。
目前所指的人工湿地一般都是挺水植物系统。
挺水植物系统根据污水在湿地床中流动的方式不同又分为三种类型:地表流湿地(SFW,Surface Flow Wetland)、专业资料..某类湿地(SSFW,Subsurface Flow Wetland)和垂直流湿地(VFW,Vertical Flow Wetland)。
地表流湿地系统也称水面湿地系统,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但它是受人工设计和监督管理的其去污效果又要优于自然湿地系统。
污水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9m之间。
通过生长在植物水下部分的茎、竿上的生物膜来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氧的来源主要靠水体表面扩散,植物根系的传输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但传输能力十分有限。
这种类型的湿地系统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占地面积大,负荷小,处理效果较差,易受气候影响,卫生条件差。
处理效果同时易受到植物覆盖度的影响,与某类湿地相比,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达到稳定运行。
某类湿地系统也称渗滤湿地系统。
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污水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水位较深。
它是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的作用来净化污水。
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动,具有保温性能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较好的特点。
与水面流湿地相比,某类湿地的水力负荷大和污染负荷大,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不需适应期,占地小,但投资要比水面湿地高,控制相对复杂,脱N 除P的效果不如垂直流湿地。
垂直流湿地的水流情况综合了地表流湿地和某类湿地的特性,水流在基质床中基本上呈由上向下的垂直流,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可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系统。
垂直流湿地的硝化能专业资料..力高于水平某类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但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不如某类湿地,落干/淹水时间较长,控制相对复杂,基建要求较高,夏季有孳生蚊蝇的现象。
③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根据上述内容,对于冬天气温很低的北京地区,为了确保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减少人工湿地的投资,同时尽量避免臭味的产生及蚊蝇的滋生,本水处理工程拟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