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于海波(考试答案)分析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优秀范文5篇)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考柴步华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教学论答: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
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
在当代,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它已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教学论的研究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
2.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答: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3.物理规律答: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4.研究性学习答: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物理课程的价值。
答: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于海波试题答案
1.简述什么是科学前概念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或接受某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以前,在其头脑中就已经形成的与此概念相关的认识和理解,是客观事物的自然现象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前概念有正确、片面和错误之分,日常现象中的假象、生活经验与物理概念的混淆、通俗说法的误导及前知识的影响等是形成错误前概念的主要原因.前概念具有普遍性、白发性、广泛性、迁移性、顽固性、隐蔽性等特征,正确的前概念有利于物理概念的建立,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对概念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澄清错误的前概念,迁移并巩固正确的前概念,学生才能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2.简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中提出了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基本观点和思想。
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在“过程与方法”中,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出让学生: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物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物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人们把教学思路称为教师上课的“生命线”。
()A.错误B.正确2.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是特点是:()。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D.教师、学生双主体3.什么是物理思维的核心?()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C.灵感D.直觉4.论述中学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
5.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发展的过程。
()A.错误B.正确6.物理教师应具备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A.错误B.正确7.新课程体系将物理教材的选择权留给()。
A.学生B.教师C.校长D.班主任8.往往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达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A.错误B.正确9.学生通过实验搜集证据时要注意科学方法的运用。
()A.错误B.正确10.研究性学习是以知识为载体。
()A.错误B.正确11.物理选择题是典型的客观型物理习题。
()A.错误B.正确1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3.教学过程的认识具有特殊性,是因为()。
A.认识的对象特殊B.认识的条件特殊C.认识的任务特殊D.认识的主体特殊14.学生科技创作活动无需教师指导。
()A.错误B.正确15.不属于所谓物理教学的“四化”是()。
A.生活化B.体验化C.情感化D.国际化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物理抽象思维(名词解释)2.合理的教师能力结构应包括()。
A.熟悉教材的能力B.驾驭教材的能力C.实验能力D.科研能力3.创造性思维的是()。
A.认知与情感的统一B.物理与化学的统一C.渐变与突变的统一D.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4.物理学具有方法论性质。
()A.错误B.正确5.英国近年的物理教育改革的特点有()。
A.注重个体差异B.强调个性化教学C.课程综合化D.评价单一化6.科学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
()A.错误B.正确7.不应该将物理教材的教育价值绝对化。
()A.错误B.正确8.目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常见的形式包括()。
23-24讲物理—题海班—教学论—讲义 (答案)
教学论部分课程标准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D5.【答案】A。
6.【参考答案】①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学习它的实际应用;②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③进行思维教育,教书育人。
包括培养学生辩正唯物主义观点、寓思想教育与物理教学之中。
7.【参考答案】①观察和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有关能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中心问题③中学物理教学要注意物理方法的培养,包括物理概念、规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④中学物理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丰富内容⑤中学物理教学是学习物理学科和其它专门技术的入门教育和基础教育,要注意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打下献身四化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的思想基础8.【参考答案】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尽量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
①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交流。
②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让学生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
发给学生的文字资料应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避免把实验步骤一条条地罗列给学生,并代替学生绘制各种表格,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入数据,这种菜单式的实验操作模式固然容易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但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9.【参考答案】①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都可能会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
应重视评价学生“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达成,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概念、规律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
②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能否有根据地对影响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进行合理猜想,是否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合理地选择研究方法,能否设计实验步骤并合理选择器材,能否分析并改进实验方案等来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八章物理实验教学1、有的中学物理教师认为:“高考不考操作,因此,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做实验,只要让学生多做有关的练习题,照样能提高高考物理成绩。
”结合你对物理实验教学意义的认识,评述这一观点。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考不是物理教学的目的,成绩也不是物理教学的唯一要求,实验教学是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目标的。
实验教学的意义包括:(1)实验教学能力为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2)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重要途径(4)实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5)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用和道德素养(6)实验教学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2、设计一个课外实验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设计实验提问:如果我们在硬币上滴水,我们来猜一猜:一角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实验操作:将一枚一角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角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实验注意:1、硬币放在桌上要放平,不要碰撞课桌。
2、吸管底端离硬币近一些,慢慢的滴,要滴在中间。
3、当滴下去的水漫出来的时候,现在的滴数,减去1就是硬币所能容纳的水滴数。
4、实验结束后,与硬币成水平方向观察水在硬币表面的形状,画在实验报告单上,并和自己的猜测作比较。
第九章1、举例说明物理教学中的原始物理问题与传统抽象习题、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原始问题是关于物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是自然界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尚未被分解简化抽象加工的典型物理现象。
例如: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少?传统抽象习题是指物理教材或辅导材料上的例题思考题练习题以及测试题等,是为了巩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人为编写的,如:有一辆小车他得加速度是2m/s2,初速度是1m/s,三秒后他得速度是多少?结构良好的问题是指出事状态目标状态和中间状态都很明确的问题,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和圆的周长公式求圆的周长的问题。
2015秋东师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
2015秋东师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期末作业考核《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课程论答: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材答:物理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观点、物理思想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构成来组织编写的一个教学体系。
物理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施教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重要来源。
3.课题研究课答:“课题研究课”是由研究性学习发展而来的学习模式,是把物理实验内容定为学习载体的研究性学习。
其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知识,而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4.研究性学习答: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应于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学习。
” 因此,现行高中物理课中的“课题研究”也属于研究性学习。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施这一课程的核心是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地去探究,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
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广泛听取专家、学校管理者、教师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国物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并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后制定的,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深层次思考,是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学物理教师应该认真研读的重要文件。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习题
第一章中学物理课程理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物理课程设置的因素2.明确物理课程的价值以及目标3.了解国内外物理课程改革的情况4.理解物理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5.能够比较初、高中物理教学新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点本章小结:本单元主要论述中学物理课程理论基础,包括物理课程的设置,物理课程的价值,英、美、日、俄等国家物理课程、教材的改革,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历史沿革,物理教学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区别,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物理课程和教材的改革过程和特点,明确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对以后的实际教学有所启示。
1、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比较国内外物理课程目标的异同点。
2、比较归纳物理课程改革对各国物理教育的影响。
3、总结我国物理教材改革的得失。
4、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5、如何将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
本章测试练习题1、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哪几方面?2、影响物理课程设置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物理课程的价值。
4、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美国和英国的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趋势及特点有哪些?6、现代物理教材改革的特点主要有哪几个方面?7、新中国物理教材的辨析饿过程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8、简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
9、简述现行高中教学大纲的主要特点。
10、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2、影响物理课程设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最主要的有社会、学科、学生这三个因素。
东师2018年秋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论
答: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
答: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
答: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物理学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1~12期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1~12期第1、2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色和编写思路/束炳如,何润伟//01、02-02怎样将习题教学与探究实验结合起来/郑青岳//01、02-07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探索实践/陈胜//01、02-08自主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王爱生,孟和//01、02-11教学时空浅谈磁感应强度的教学/龙涛//01、02-13也谈游标卡尺的读法/岑忠//01、02-15热学知识在厨房中的应用/高富友//01、02-16物理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张晓冰//01、02-17青年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策略谈/徐建侠//01、02-19应用理想化方法讲解“伽利略实验”的教学研究/陈清梅,邢红军//01、02-20对“电冰箱原理图”的商榷/王广新,郑鹉//01、02-21高中《物理》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勘误/司德平//01、02-36“驻波”教学设计方案/虞俊//01、02-22课程资源从“问题情境”到“物理图景”的关键——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胡生青,陈刚//01、02-26 例说安全意识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渗透/尹雄杰//01、02-28传感器问题纠错大盘点/彭守华//01、02-3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重力加速度的取值问题研究/汪慧琴//01、02-34分子力大小实验的改进/刘超等//01、02-38论物理学家失误的教育功能/袁吉光//01、02-39精巧物理课件用PowerPoint做/王善锋//01、02-442007年度科学领域十大发现/本刊资料室//01、02-27“嫦娥一号”为何要用紫外线月球敏感器定姿/马平安//01、02-54月球十大未解之谜/本刊资料室//01、02-55化石是怎样形成的/本刊资料室//01、02-60高考竞赛高考设计性实验试题的突破方法研究/卞志荣//01、02-41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黄金点/李志强//01、02-47高考试题的“创新经营”/张玉成//01、02-49牵住高考中电阻测量设计性实验的“牛鼻子”/王丹凤//01、02-51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本刊编辑部试题工作室//01、02-66准静态过程气体体积变化与做功的关系/陈雅//01、02-53初中物理应用性知识的探究型讲解思路/郑明泉//01、02-56“滑轮组机械效率再探究”教学设计/张盛//01、02-57几例教学集案及其启示/朱吉杰,曹孙武//01、02-59巧用“极端分析法”妙解四类初中物理问题/高文惠//01、02-61谈2007年中考图象坐标题的命题角度及解题对策/朱召友//01、02-62“诱人致错”型中考物理试题剖析/肖象富//01、02-64第3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必修1的编写思路和特点/王溢然//0302解决社会生活情景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及特点/梁树森等//0307对新教材“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的处理建议/周峰//0309高中物理新课程呼唤作业实现“四化”/陈云彩//0310教学时空谈谈“滑动变阻器及其接法”——先安全,再科学/戴永//0312用等倾干涉检查平整度几个问题的释疑/徐平//0314浅析“磁流体发电机”的教学难点突破/於罗英//0316电功表达式推导的比较分析/徐立海,沈炎//0317多用表学习三误区/罗桂新//0318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待商榷之处/樊专//0319对一道力学习题解答的商榷/杨天成//0320探究气体放电/陈悦南//0321“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创新设计/胡明浩//0322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教学对策/林榕等//0324课程资源地磁场背景下的习题分析策略/刘付革//0326正弦定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赏析/吴军//0327从分析问题条件谈物理习题教学/王少敏//0329巧用“失重和超重”定性分析问题/许致虎//0330对“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研究/王超良,赵绍兴//0331“泊松亮斑”不再成为课堂的缺憾/鲁瑞成//0333验证感生电场存在的一个实验/赵斌//0334对电磁波产生的演示实验的改进/田宏乐//0340声音教学中软件的应用研究/张新屏,方正华//0335“可燃冰”——人类未来新能源/孟凡民,张献德//0336为什么遥控器一按电扇就转了/宋爱霞//0337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三代物理学家与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杨发文//0338高考竞赛以七个比对提升“电磁感应”的复习/袁张瑾//0341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谈物理实验复习/吴俊//0346引潮力与海洋潮汐/李庆//0348一题三解各有其妙——对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光学试题的讨论/倪红飞//0349 初中物理巧设问题编织创新的摇篮/祁凤虎//0350不同版本义务教育课标教材中“浮力”内容的比较/王荣根//0352“非重点”内容三维目标的落实/李晓东,王晓琳//0354浅析例题评讲中的常见病症/钮云坤//0357赏析2007年中考题盘点物理研究方法教学/边心娟,孙丰富//0359阅读理解类试题专题研究/刘庆贺//0362第4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的编写思路和特点/何润伟,王继珩//040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汤君富//0407浅谈如何进行试卷命题和评价/张渊斌//0409教学时空初高中物理学习差异对比/宋嗣林//0412电磁力左手因果判定法/赵教育,阴志新//0413 浅议安培力做功的一般量度式tR ∆•∆Φ2)(/谷新奇//0414 逆向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毛国永,谢学芳//0415电路动态变化问题透析/刘长连,李连吉//0417教参上习题答案不完整/邢俊华,郭安成//0418对人教版《物理》必修1中一道习题的探讨/韩录//0419对一道弹簧题的思考/金嵩洲//0422巧用鸡蛋上好高中物理绪言课——“绪言”教学设计/黄才发//0420加强作业指导 培养严谨学风/刘兴亮//0423互动式历史小故事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郑晓波//0424课程资源动量定理应用归类分析/夏耿华,陈孝海//0425巧用速度投影定理解决绳杆连接体速度问题/张志锋//0427方程的解不能随便丢/孙惠民//0428浅议“功能关系”的几种表现形式/孙彩妮//0429都是斜率惹的“祸”/封其敬//0432对油膜法实验中滴液方法的研究/韩独石//0431三个电磁演示实验的改进/田宏乐//0433机械能守恒定律演示器的设计与自制/刘万强,王中院//0434用砖块和铅笔探究静摩擦/刘自考,周小童//0463巧用Macromedia Flash 软件进行平抛运动研究/姚俊//0435声纳与雷达的区别/谢永虎//0436亦真亦幻的“水立方”/周艳香,李慧//0437电脑辐射和防辐射方法/陈希君//0439城市热岛效应与人体健康/王本建//0440磁通量之我见/周洪伟//0441高考物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考查的探索——广东省实施新课程后高考自主命题的实践/乐洪勇//0444名师在线点评“813”/陶汉斌//0447光电效应规律总结及其在高考中的应用/许效锋//0450我思故我在(一)——物理学家的人文精神/杨三春//0442初中物理学生应有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知情权/吉临荣//0452格物致知知而致用——关于“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两个教学片段的分析与思考/周常林//0454物质密度的一些特殊测量方法归类分析/孙世骞//0456如何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引入探究实验/雷宏志,陈子亮//0458中考试题中的北京奥运/顾永健//0460中考综合题探析/袁国道//0461第5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1》的编写思路和特点/汪延茂//050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行为——让“行动研究”伴随教学实践/戴金平//0507高中物理学习中的认知策略初探/司德平,刘应敏//0509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蔡丽珍,戴和平/0512初中物理与其他学科融合浅议/袁吉光//0514“人教版”“粤教版”必修本“科学探究”内容的比较与启示/吴晓巍,于海波//0516教学时空中学物理中物理量的放大方法举偶/张修平//0519对愣次定律的理解及其拓展例析/单文忠//0520物理习题中常用的地理知识/金生华//0522非正弦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阳水连//0524新课程背景下创新教学一例——“力的分解”教学设计/赵颖//0527变压器教学中一个值得澄清的问题/魏明逊,赵坚//0529从一个弹性势能的问题谈起/张春华//0533课程资源一道发人深省的力学题/许勤//0530“串反并同”有局限性/孙中军//0531对两个功能问题的错解分析与探究/丁七三//0532降阶策略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陈林桥,尹晓英//0534对学生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改进意见/李永胜//0535“水对光产生全反射现象”的实验设计/赵华梁//0539建构中学物理实验资源库/王爱生//0540不灭的长明灯——原子灯/刘泽勤//0538数码相机的原理/王远//0542用电脑做声波的衍射和干涉实验/于在和/0550博客与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合/邱基斌//0551我思故我在(二)——物理学家之人文精神/杨三春//0553高考竞赛探究物理图象的应用/谢恩东//0543计算力做功的八种方法/宋建红//0546关于“嫦娥一号”的一组自编题/谭子虎//0548高考考试进行时/黄传立//0559利用瞬时功率相等求解连接体的速度/范福生//0536初中物理南国风雪紧物理解危情/李修生//0525液体压强的演示实验/王维佳//0556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物理问题/朱增芹//0557例谈实验方案的优化设计/刘庆贺//0558有关斜面的机械效率的理解/江远科//0560第6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2》的编写思路和特点/王继珩//0602 论物理学习中认知建构的一般过程/郏宣连//0606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黑板板书行为/尤青春//0610写好物理教学后记强化教学反思/马平安//0612教学时空“绳绕木棍”问题探究/韩海龙//0613简谐运动的五个特征/袁振卓//0614同一根绳中的张力处处相等吗/陈雅//0618“研究产生感音电流的条件”探究式教学实录/李海燕//0619课程资源力学解题的突破口——速度相等/杜修浩//0621动力学中重叠系统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思路/王兵炎,徐高本//0623高中物理解题常见例析/姜彩连//0626貌似洛伦兹力做功两例/杨天才//0628构建物理模型关注实际应用/宋建红//0629用传感器和通用软件“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方法/戴儒京//0631浅谈新课改下演示实验的设计/袁小春//0634网页课件模板/丁淑国//0636“力的分解”STS题赏析/唐传胜//0637高温超导限流器简介/李慧//0639显微镜工作原理简介/何琰//0640高考竞赛从五个方面理解圆周运动/樊建伟//0642提升学生高考物理审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初探/吕成洪//06442007年第8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选译/倪国富//0646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本刊编辑部//06482008年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本刊编辑部//0653质点系动能定理在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傅红周//0658初中物理如何快速读取游标卡尺示数/吴毓文//0645玻璃“出汗”在哪面/史洪军,辛世泽//0659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高秀娟//0662中考常见思维性失误“诊断”/董莲//0663第7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3》的编写思路和特点/谢步时//0702漫谈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吴存华//0708写好试卷评语夯实讲评效果/荀红侠//0711教学时空比值定义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侯银芝//0712学习电场的九大误区/许致虎//0714“磁偏转”和“电偏转”的差别/王金霞//0715对“光的颜色色散”的研究/汪慧琴//0717突破“电容器”教学难点的新方法/钟俊敏,邹建中//0720对“用等倾法检查平整度”的商榷/张小卫//0723讨论弹性势能的相对性时需要说明什么/吴志刚//0724高中教材中两个值得商榷的说法/刘开念//0725课程资源突破思维障碍揭示“变中不变”/高友东//0721弹簧面面观/谢恩东//0726光在“玻璃体”中折射问题归类分析/袁振卓//0729高中电学实验仪器的读数方法/张春源//0732创新实验设计——用铁丝点燃白磷/罗兰琴//0733怎样提高学生设计性实验能力/李英锋//0734引力质量等于惯性质量引发的悖论及解决方案/蔡志东//0736自然界中14C的来源/杨榕楠//0738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为何比光波和无线电波远得多/司德平//0760高考竞赛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物理试题及答案/本刊编辑部//0739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Ⅱ物理试题及答案/本刊编辑部//0739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物理试题及答案/本刊编辑部//0745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本刊编辑部//0748初中物理一块平面镜十个问与答/周异平//0752刍议两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徐修庆//0753巧用体积比例规律求解浮力问题/蔡锦曦//0755例析盛水容器发声时的音调问题/王福星//0756巧解物理“陷阱”式中考题/张夏林//0757巧思巧解化难为易/杨鸿原//0759广角互动值得新老物理教师认真观看的一套视频教程/陶洪//0762第8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4》的编写思路和特点/毋小勇//0802 物理教材编写和中学物理教学要注重无形知识的建构/朱美健//0805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第八章的编写感悟与教学处理建议/杭清平//0808 由案例谈课堂教学应该避免的几类教学形式/姜立东//081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徐芬芬//0813教学时空精心设计科学引导 实现习题课的多重教育价值/张恒谦//0815对高一教材中一类题的教学建议/蒋益兵//0817浅谈“数形”转换的教学/沈志斌//0818两种电场的区别/马顺新//0850 从电磁感应现象中几个推论的适用条件谈起——兼对“浅谈安倍力做功的一般量度式tR ∆•∆Φ2)(”一文的商榷/李斌//0821 再“小议介质折射率定义的科学性”/张东凯//0822课程资源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中慎防“突变”问题/蔡靖和//0823巧用功能关系求物体的加速度/陈宏//0825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问题例析/王俊鹏//0826对“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的研究/王超良,赵绍兴//0829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设计/寿千里//0833日光灯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郑新光//0834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生命探测仪/马平安//0836也谈用Word 画物理图形的技巧/彭俊昌//0837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劳伦斯/刘邦勇//0839高考竞赛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及其参考答案/本刊编辑部//084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卷)及其参考答案/本刊编辑部//084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及其参考答案/本刊编辑部//0851初中物理“电功率”教学案例/王孝南//0856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怎样进行科学探究/张勇,张华//0858初中物理电路动态分类分析方法/孙浩杰//0861巧解固体压强/梁惠民//0862如何做好硫代硫酸钠的溶解和凝固实验/葛应飞//0863第9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5》的编写思路和特点/仲扣庄//0902 教学时空电磁规律“集结”号/布汝奎//0906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及启示/吴兴龙//0909刍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刘欣//0912浅议“机械能”中的力学相对性原理/张家武//0913“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教学设计/郑少华//0914白璧微瑕——两道命题的科学性探讨/高中玉//0917感生电场的方向总是与感应电流的方向一致吗——在一次教研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周敏//0918课程资源推导一次函数表达式“b kx y +=”,巧解图象问题/郭荣昌//0920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普遍结论22t o s v v v +=及其应用/杨天才//0922 平衡问题求解“九法”/袁振卓//0923定值电阻应用之研究/李军委//0926梦出来的计算机/杨志弘//0927从物理学角度看四川大地震/刘晓林//0948中国古代对热的认识与利用/薛海凤//0946高考竞赛“=600”条件是多余的吗——解读2008年全国理综卷第24题/郭振勇//0928万有引力考题的解题思路和题型分析/郭建//0929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广东卷)及其参考答案/本刊编辑部//0931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力学试题特点分析/姚向龙//0935能力立意与能力考核——2008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解读/杨鸣华,张主方//0939关注物理课程改革 彰显首都高考特色——2008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评析/程嗣//0942一道相对论竞赛题解答的商榷/杨榕楠//0945 初中物理“密度”概念引入教学的研究——基于“自创性实验”的个案研究/王爱生//0951 电学黑箱题解题思维程序初探/吕复田//0954对“托里拆利演示实验”的改进/李宽迎//0959提高物理复习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魏林明//0960“熟题效益”给我们的警示/孙三昌//0957第10期前沿导航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1的教学要求、编写思路和特点/王溢然//1002有效“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设计/陈信余//1008“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与思考/顾庆裕//1010向虚假的科学探究说“不”/吴存华//1013教学时空中学物理教学中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潘守理//1016浅析逆向思维训练的情境设置/殷少来//1019论物理习题的演变拓展/张立银//1021对“新授课”教学准备流程的研究/毕凤祥//1025慎重审视变压器问题/刘成刚//1027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潘为杰//1029圆锥摆模型探讨/江峰//104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蔡锦曦//1030对一道错题的教学处理/狄燕//1024课程资源折射物理解题思想的两颗“水珠”——解题长度与解题计划/郑文忠,钱呈祥//1033 一题多解的效用/夏德本//1040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薛仙顺//1028量子信息传输速度远超光速/本刊资料室//1061欧洲大陆之旅对法拉第的影响/赵海艳//1036高考竞赛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3题的多种解法/贾会玲//1038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对高三备考的启示/孙宝英//1042由一道竞赛题谈交流直流叠加时有效值的求法/王力航//1047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无处不在——浅谈开发实验资源的策略/白孝忠//1048例谈实验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孙红文//1051典型数据列表题归类例析/张善贤,陆军//1053精心设计和引导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一节导入课题的教学案情分析/郁生//1056 关注前沿科技的2008年中考试题/刘庆贺//1058第11期前沿导航基础物理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理论分析/邓敏//1102对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的编写感悟和教学建议/杭清平//1105实验区对沪科教版高中物理实验教科书的评价(一)“沪科教版”高中物理实验教科书渗透物理学史的探索/石军//1108“沪科教版”高中物理实验教科书的开放性/王良继//1108技术教育在科学教育史中的意义/郑青岳//1113教学时空画等效电路图方法大盘点/赖集开//1111例说周期的内涵与外延/朱行建//1117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三种理解和应用/宋煊娥//1118从一组高考试题谈坐标纸上实验数据的读写规则/丁岳林//1120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分子数究竟由谁决定/从德周//1123“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李沐东//1125一幅插图的改进/吴永兵//1129圆锥体的重心究竟在何处/陈天成//1137课程资源惠更斯原理下“等时圆”的妙用——兼谈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21题的几何解法/沈富根//1130匀强电场中几何图形中的电势规律及应有/张开华//1131例析中学物理解题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与思维监控/刘熠等//1133巧用完全非弹性碰撞的一个结论/郑金//1136用静电计开发的几个演示实验/卞志荣//1138利用手机的一组小实验/曹林//1139实验探究电容器电荷量与电压的关系/杨志国,张雷//1140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的三位中国科学家/侯建敏//1141雪灾中破坏电力设施的元凶——冻雨/张学军//1144Multisim9电路仿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梁振华//1147高考竞赛2008年高考中牛顿第二定律的五类典型问题解析/蔡清和//1149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教材的处理与有效教学/陈信余//1145翻译“under”理解“惯性”/路永宁,李晓东//1151多功能热学实验探究装置/徐明//1152也谈判断液面的升降/刘金英//1156“光的色散”教学设计/李彩虹//1157内能考点透析/刘明荣//1155“浮力”考什么/贺正炎//1161第12期前沿导航实验区对沪科教版高中物理实验教科书的评价(二)使用户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体会/周恒芹等//1202优化课程资源落实课程目标——从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怎样分解力”的教学谈起/史景江,马晓明//1203浅析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特点/史景江,徐建国//1205在科学探究中建构电阻概念的教学尝试与启示/白振宇//1207让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不再迷茫/李文明//1210一节规律探究课所提供的教学行动策略/李晓东,路永宁//1212教学时空对教材中小车运动v-t图象的替代方法探究/刘世军//1215谈受力分析中的三个判据/杨成波//1216注意初、高中物理衔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何永祥//1223质疑高考答案的科学性/姜海军//1218课程资源分类浅析电路问题/徐高本//1219类比策略在物理解题中的作用/傅可钦,王超良//1225一道有关圆折射题目的三种解法/刘军//1227利用规律巧解磁场设计类问题/江爱国//1229提高在Word中输入物理符号的速度/李杰//1231“降龙六掌”让WinXP启动如飞/李楚//1233例说Excel在物理习题研究中的应用/郑新光//1235例析波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典型应用/雷伟//1244高考竞赛一道2008年高考试题的解法浅析/赵书海//1239几个常见热学考点例析/曹国莹//12402008年高考光学试题分类点评/李宪峰//1242初中物理该实验能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吗/朱文军//1246对两种不相溶液体问题的讨论/王福星//1247杠杆平衡的实验操作与理论分析——兼谈“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必要性/顾琦//1248 物理实验备课环节不容轻视——备课不充分降低课堂效率的个案对比分析/汤金波//1250 2008年中考物理论述题归类例析/徐双华//1253一道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力学创新题/刘希银,李春红//1256考查测定物质密度常见实验题型例析/林少丹//1257《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1~12期总目次//1259。
美国AP物理1课程教学思想及核心内容简介_陈红君_于海波
第 34 卷总第 489 期 2016 年第 3 期
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Vol.34 No.489 3.2016 . 9 .
等进行分析及描述。 2 AP 物理 1 课程的七大教学思想及其学习目 标分析 2.1 AP 物理课程教学思想介绍
AP physics1 :algebra-based 和 AP physics 2: algebra-based 是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 的纲领性文件,所以是了解美国物理课程的必要 前提基础。 2014 年 5 月份,AP 物理课程进行了 改革,由原来的 AP Physics B 变成了 AP Physics 1、AP Physics 2,目的是进一步细化 AP 物理课程 内容,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识别和理解。 AP 物理课 程遵循以下七大教学思想,这七大教学思想的内 容分别如下:Big Idea 1(第一大思想) : Objects and systems have properties such as mass and charge. Systems may have internal structure. (物体和系 统 有类似质量和电荷的性质。 系统有内部结构。 ) Big Idea 2(第二大思想) : Fields existing in space can be used to explain interactions. (相互作用由 于空间场的存在。 )Big Idea 3 (第三大思想):The interactions of an object with other objects can be described by forces. (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可以用力来描述。 )Big Idea 4(第四大思 想 ): Interactions between systems can result in changes in those systems. (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可以 使 系 统 间 发 生 变 化 。 )Big Idea 5 (第 五 大 思 想): Changes that occur a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s are constrained by conservation laws. (由于相互作用 而 产 生 的 变 化 , 这 种 变 化 遵 循 守 恒 定 律 。 )Big Idea 6 (第六大 思想) : Waves can transfer energy and momentum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 without the permanent transfer of mass and serve a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description of other phenomena. (波可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传 播能量和动量,并且不随质点的迁移,而且被用 作描述其他现象的数学模型。) Big Idea 7(第七大 思 想 ) : The mathematics of probability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complex systems and to interpret the behavior of quantum mechanical systems. (用数学概率来描述复杂系统的运动 和诠释量子力学系统的运动。 )这七大思想是整 个 AP 物理课程的核心思想, 而不仅仅是 AP 物 理 1 的核心思想。 通过对这七大教学思想的解 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思想是整个 AP 物理课程 的灵魂所在,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我们物理新课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判断题
10.科学探索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 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 流与合作。
答案: P94 对
简答题
1.简述STS思想的内涵。 答案: P84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 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科学提供知 识、解决理论问题;技术提供应用知识的手段和方 法、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 作指导,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 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 于人类。
判断题
1.学习者已有的各式图式不适应新的外部刺激,他能动地“调节”、“改变” 旧的图式,构建新的图式称同化。 答案:P56 错 2.外部刺激被学习者纳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过程称顺应。 答案:P57 错 3.所谓的“自主”,就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自我调节,就是自始自终积极参与, 并保持认知灵活性。 答案:P57 对
简答题
9.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系统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要 素? 答案:P3 作为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教师可视为学习的媒 体;作为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获得 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信息反馈,依反馈的信息来 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时还存在教中有学、 教学相长的问题,因此,教师又是知识信息的接受 者。所以,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是不 可或缺的。
简答题
6.简述“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来说,做事情要注定过程 更重要。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 过程,成事即为结果。通过过程,获取经验,方法, 教训,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其次,从客观事实上 分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为什么同样是失 败的结果,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后人评说呢?正所谓,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看结果只看过程。最后,做事 情必然有过程,但未必都有结果。过程的不可替代 性和结果对其的依赖性可以证明过程比结果更重 要!!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20秋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20秋在线作业
1-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
东师奥鹏远程教育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20秋在线作业1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20秋在线作业1
专升本-物理学专业
1. 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是指
【选项】:
A 发展学生心理的价值
B 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C 形成科学理论的价值
D 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价值
【答案】:B 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
2. 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不便采用的方式有
【选项】:
A 口头方式
B 书面方式
C 网上方式
D 考试方式。
高校教考分离的实践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施教考分离的
第40卷第6期教学研究Vol 40No 62017年11月ResearchinTeachingNov.2017高校教考分离的实践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施教考分离的教学改革为例宣珊珊1㊀索大成1㊀于海波1,2㊀王庆勇1(1.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吉林长春130024)㊀[收稿日期]㊀2017⁃04⁃06㊀㊀[基金项目]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6QT001);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198)㊀[作者简介]㊀宣珊珊(1993⁃),女,辽宁阜新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㊂㊀㊀[摘㊀要]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㊂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方式上采取了 教考分离 的新方法,这使很多人担心大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㊂调查发现,当前 教考分离 对学生来说利大于弊,经过改善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㊂㊀㊀[关键词]㊀教考分离;评价方式;人才培养;学习自主性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642.0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7)06⁃0043⁃05㊀㊀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些高校逐渐开始实施 教考分离 ㊂所谓 教考分离 指的是将教学与考试分离进行,即将过去某一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㊁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从规范㊁标准的试题库中筛选㊁组合出符合要求的试卷,或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纲(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命题,并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阅试卷[1]㊂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教考合一制度中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和学生考试结果的主观性,增加学生成绩的可比性,端正考风学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㊂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也有一些学生由于习惯传统教考合一的方式,对改革后的教考分离不适应㊂因此,探讨教考分离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㊂1㊀教考分离的实施现状为了弥补原有教考方式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善学风考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决定从改善考试方式入手,逐渐从过去的 教考合一 的教考方式过渡到 教考分离 的教考方式,具体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㊂1.1㊀开放试点,初步探索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于2010年开始筹备教考分离,于2011年秋季开始以 光学 和 力学 课程为试点㊂计算机从购买的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阅卷工作主要由非任课教师承担;成绩评定后没有教学反馈系统㊂1.2㊀扩大范围,谨慎尝试学院深刻反思3年多的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对教考分离的各个阶段逐步改进㊂2014年秋季开始,学院将教考分离的实施范围扩大到物理专业的所有核心必修课程,并于2015年秋季开始在电子电气专业实施㊂在试题库方面,学院开始针对不同科目建立各自独立的试题库,该试题库由几所高校共同建设㊂在试题入库时每道题都会被赋予对应的编号,其涉及的知识点㊁难度系数㊁答案和评分标准等都会被注明㊂此时的组卷工作根据大纲要求由计算机随机抽取,任课教师有权对其中30%的试题进行替换,同时为了防止学生作弊,试题形式多采取问答和计算的形式㊂尽量不让任课教师参与阅卷工作㊂由非任课教师或一些年轻教师来承担难度相对小的科目的试卷,由任课教师来批阅难度相对较大㊁专业性也较强科目的试卷;考试之后任课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对自己的评教结果㊁学院教务委员会老师和同行专家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㊂44㊀教学研究20171.3㊀全面推广,大胆创新教考分离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效㊂2016年上半年,学校相关政策出台,学院决定对物理学院所有满足条件的课程实施教考分离㊂为了使教考分离达到更好的效果,学院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㊂(1)修订题库㊂经过几年的尝试,学院逐渐了解到教考分离中学生对试题适应良好,准备在大范围内修订题库,删掉不合适的题目并补充新题,对50%的题目进行了修订㊂(2)改进组卷方式㊂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的难度㊁知识点等相关参数,使用计算机在试题库中自动生成一套试题,教师同样可以选择替换最多30%的试题,完成组卷㊂(3)启用在线阅卷系统㊂该系统类似于高考的网上阅卷系统,屏蔽考生信息,流水阅卷㊂每个教师批阅一道试题,这样能够保证评分标准的高度一致㊂总成绩的核算由系统自动完成,避免人工核算的失误㊂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完成阅卷,甚至可以在手机上批阅试卷,最大限度地方便教师工作㊂在该系统中,每个试题的难度㊁区分度㊁标准差等相关数据都会有所显示,系统汇总各项数据后,教师会收到基于此系统统计数据的分析报告,以便根据呈现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㊂(4)丰富教学资源㊂该系统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评阅试卷的平台,学生也可以登录,查阅试卷中各试题的得分情况,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该系统中存有东北师范大学与吉林大学合作制成的教学视频 吉林大学教师的力学授课视频和东北师范大学负责的所有习题的讲解视频㊂不过,当前的视频资源还不够完善,只有以吉林大学为核心的力学课程和以东北师范大学为核心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这也是学院正在实施改善的方面㊂改善完成后,学生将可以登录系统观看视频资料,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㊂2㊀对学生受教考分离影响的问卷分析为了了解师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认识实施教考分离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听取师生对实施教考分离的建议,更好地完善教考分离制度㊁推动学院教学建设㊁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质量,研究小组对物理学院所有本科生以及学院教师进行了调研㊂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学院4个年级㊁4个专业的本科生和不同职务的教师㊂其中,针对参加过教考分离的教师和未参加过教考分离的教师分别发放了不同的调查问卷㊂此次调查共发放841份学生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91份,有效回收率为82.2%;共针对教师发放了7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9份,有效回收率为84.3%㊂关于学生本次调研结果主要有如下发现㊂2.1㊀学生越来越支持教考分离1)学生普遍认为教考分离有益㊂调查显示,学生对教考分离的优点还是比较认同的㊂例如,学生认为教考分离最大的益处便是保证评价的公正性㊁端正学风和避免教学随意性, 提高学习自主性 夯实基础知识 避免命题随意性 端正考风 也是学生称赞的主要方面,可见学生普遍承认教考分离的好处㊂但另一方面,学生认为教考分离能够 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和 避免命题随意性 ,说明学生对传统考试的评价方式存在质疑,传统考试中存在作弊或者考前划范围的现象,使考试成为了一种形式,不能客观反映实际情况㊂2)学生对教考分离的认同感逐年增加㊂教考分离以来,学生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对教考分离的认同感也逐渐增加㊂如图1所示,认为学习成绩 提高很多 的学生中,大四年级的学生占大多数,其次是三年级的学生,一㊁二年级的学生最少;认为成绩 提高了一些 的学生中,仍然以四年级的学生最多,但是此时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比例多了起来,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认为学习成绩 降低一些 的学生中一年级㊁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人数都明显高于四年级㊂从图1中也不难看出,一㊁二㊁三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成绩没有什么变化甚至降低了一些,而四年级的学生则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甚至提高很多㊂这说明,在教考分离的初级阶段,学生还不太适应这样的教考方式㊂制度形成初期各方面的措施还不够完善也是导致学生对教考分离不太接受的重要原因㊂在这样双重制约下,学生的成绩没有提高甚至反而有所降低㊂但是,随着教考分离的实施,制度在不断完善,学生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教考方式,学生的成绩便逐渐开始上升㊂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过程中也获得同样的信息,更加证实教考分离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㊂第6期宣珊珊㊀索大成㊀于海波㊀王庆勇高校教考分离的实践研究45㊀㊀㊀编者注:请登陆本期刊网站下载电子版彩图㊂图1㊀教考分离后不同年级学生成绩的变化2.2㊀教考分离对学生学习具有促进作用1)学生学习压力有所增大㊂大四的学生较其他年级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压力的增大,大一㊁大二的学生则相对小一些㊂这是因为入学时,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实施教考分离,而是部分课程逐渐实施教考分离,所以大四的学生经历了从教考合一到教考分离的过渡阶段㊂相比之下,必然是教考合一的时候学生更轻松一些,因为教考分离会使其 乱了阵脚 ㊂任课教师对期末试题一概不知,学生突然感觉迷失了方向,不知从何下手,而且就连阅卷工作教师也不参加,学生失去了往常央求教师给 人情分 的机会,这次是真的完全靠自己㊂而大一㊁大二㊁大三的学生从入学开始接受的就是教考分离的教考形式,与高中的每次测试形式相差无几,因此不会像大四的学生那样存在心理上的落差,自然压力也就没那么大㊂2)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所提高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普遍提高㊂对于成绩原本就很好的学生来说,教考合一的时候学习就很努力,对自己要求就很高,所以教学和考试分离与否对其自主性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不大;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影响也不是很大,不管教考分离与否,其努力程度都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再降低;受影响最大的是中等生,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一般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中间水平而且极易受到影响,努力程度也是一样,所以一旦教学和考试分离,这些学生为了保住自己的 地位 或者期望更进一步,学习态度由原本并不太认真变得更努力㊁更自主㊂3)学生学习的知识更深㊁更广㊂实施教考分离后,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压力增大,不过这样的压力对学生来说未必是件坏事㊂正因为考试不再提前划范围,学生才会努力学习课本知识,力求覆盖所有知识点,这样就扩大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㊂同时,学生由于害怕考试中出现难题,所以也不敢懈怠于提高对知识深度的理解,学习的深度自然加深许多㊂4)学生整体成绩有所提高㊂为了了解教考分离对学生内部群体成绩的影响,研究小组对参加过教考分离的教师进行了调查㊂调查中,研究小组发现教考分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呈类似正态分布的趋势,学习成绩原本就突出的学生教考分离后成绩依然优秀;后进生受教考分离的影响也比较小;只有中等生受教考分离的影响比较大,大部分同学的成绩有所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群体的整体水平,这些足以证明教考分离对学生群体成绩的重要性㊂由此可见,教考分离对绩优生和后进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对中等生则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为了保住优等生㊁促进中等生㊁尽量提携后进生,教考分离的实行非常有必要㊂3㊀完善教考分离的建议综合以上分析,研究小组认为教考分离的实施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改善考风㊁学风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㊂但是,由46㊀教学研究2017于学院正处于教考分离的初级阶段,一些政策仍然不够完善㊂分析调查结果,从增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㊁减少对学生消极影响的角度出发,结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的实施现状,对教考分离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㊂3.1㊀降低纸笔测试的比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㊀㊀调研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展现在眼前的分数有所降低,而事实上仅凭分数的降低并不能认为学生学习水平下降,否则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㊂调研结果显示,调整学生纸笔测试的比例,加大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考察力度,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㊂虽然当前对学生的评价中也有过程性评价,但单一的形式和不严格的评分标准难免降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而且过程性评价的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较少,最终成绩大部分还是取决于期末考试卷的成绩㊂这样就使得有些学生为了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考前 突击 临时抱佛脚 ㊁找老师给 人情分 等㊂由于成绩会涉及到评奖学金等利益问题,引起很多同学的不满㊂减少纸笔测试的比例,增加平时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并丰富其内容,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㊂例如,对于力学㊁电磁学㊁光学这样的基础物理科目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让教师平时多留思考题,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㊂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者去图书馆翻阅相应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㊂对这样题目的量化成绩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或者思考问题的巧妙程度来给出㊂对于量子力学㊁数学物理方法㊁原子物理等稍有难度的科目,教师可以留一些比较简单的思考题,或者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方法越多越好等等㊂类似这样的过程性评价不仅减少了学生考前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能够扩大其视野,增长知识,使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是一个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解决问题能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㊂3.2㊀适当增加主观题的考察,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㊀㊀高等教育旨在培养行动的思考者和思考的行动者[2],而不是一个只会一味地接纳而没有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 复读机 ㊂一些主观的问题能迫使学生课后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如学生对某个定理的推导过程的看法或者对某个热门话题㊁焦点问题的见解;一些争论性比较强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 光速可否被超越 宇宙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㊂不管是在最终的纸笔测试中,还是在平时的课堂上,这些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学生到问题讨论过程中去㊁积极思考,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学生也可以互相激发灵感㊁丰富知识㊁增长见识,学生还可以在受到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后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㊂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学习和讨论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现量化成分数,根据一定的比例列入到最终成绩中㊂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会大幅度提升,且不会产生抵触情绪㊂因为有趣的问题吸引着学生,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了解,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㊁扩大视野,而且学习自主性也得以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得到提升,达到学生快乐学习㊁爱上学习的目的㊂3.3㊀量化小组合作任务,促进全体学生质量的提高㊀㊀任何群体内部的个体水平都有优劣之分,大学课堂也是如此㊂为了保住优等生,提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显得至关重要㊂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内有各个成绩阶段的学生,保证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并将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进行量化,在最终的个人评定中给出量化的成绩㊂这样在教师布置一些需要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的项目时,不同小组之间有竞争,同一小组之间互相合作,虽然有些学生可能学习困难,但是在组内优秀学生的带动下,组内每名成员都会有想要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欲望,积极思考,勤于动手㊂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博采众长,在教学过程中目标共定㊁方案共研㊁活动共举㊁资源共享㊁结果共评,在教学全过程中取长补短,实现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最优化[3]㊂最重要的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绩优生的带动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㊂3.4㊀评卷系统向学生开放,深入挖掘试卷评价的反馈功能㊀㊀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其实是学生面对考试的压力大,是学生对自己不自信或者不够了解的原因,而这种自信或不自信程度与学生在评价中第6期宣珊珊㊀索大成㊀于海波㊀王庆勇高校教考分离的实践研究47㊀获得的反馈信息是息息相关的㊂在实施教考分离后,虽然建议调低纸笔测试的比例,但不代表可以忽视试卷的评价过程,其反馈功能有待深入挖掘㊂试卷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馈,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和反馈,其对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高的作用不可忽视㊂因此,建议将在线评卷系统进一步向学生开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㊂(1)完善该系统使学生可以登录并查阅自己的试卷,学生可以看到反馈给教师的题目难度㊁平均分㊁标准差等数据信息㊂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正视自己在考试中的失误㊂(2)增加学生与教师互动部分,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评阅或者对试卷中的某一道题存有疑虑,可以通过该部分给教师留言进行交流㊂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也能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㊂(3)为了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对方的互动信息,可以将登录该系统的账号与自己的手机号码绑定,并在账号设置接到互动信息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内没有给出回应,系统将给绑定的手机号码发出短信提醒,以确保互动的有效性㊂这样向学生开放的评卷系统,能够让学生在试卷评价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按照正确的方向改进;学生能够逐渐正视考试的行为,不再对考试持有一种 战场杀敌 的紧张心态,学习压力自然也就会小很多㊂参考文献1 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 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 92⁃94.2 周光礼.培养理性的行动者 高等教育目的再思考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 3 49⁃57.3 张晓敏.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教学初探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4 69⁃70+76.PracticestudyofseparationofteachingandtestingTakingteachingreformofseparationofteachingandtestingin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SchoolofphysicsXuanShan⁃shan1SuoDa⁃cheng2YuHai⁃bo1 2WangQing⁃yong11.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Schoolofphysics 2.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fAssessmenttowardBasicEducationQualityNortheastUniversityBranch Changchun Jilin130024 China㊀㊀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 thedemandfortalenttrain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salsochangedac⁃cordingly.Someoftheuniversitiestookanewmethodtothemanagementofteachingcalled"separationofteachingandtesting"whichmakespeoplecaringaboutthestudentsᶄflexibility.Accordingtothestudy theadvantagesof"separationofteachingandtes⁃ting"outweighthedisadvantages andwillfurtherimprovethequantityofthetalentcultiv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㊀㊀Keywordsseparationofteachingandtesting evaluationmethod talentcultivation self⁃regulationoflearning。
东北师范2019年秋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
1、物理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物理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
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3、教学评价
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者指标,运用科学的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处理教育信息,对物理教学活动的成果和潜在成就进行检查和鉴定。
4、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5、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
1、怎样理解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
预先确定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量。
高考物理波学专题湖南卷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
高考物理波学专题湖南卷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波学是高考物理中一个重要的专题,涉及到光学和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波学,特意整理了湖南卷历年真题及答案,以及对这些题目的点评和解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题目:小明用一台示波器观察了由频率为10kHz,电位差有效值为10V的交流信号引起的同样频率的示波器噪声。
此时小明发现在示波器屏幕上,除了信号的波形外,还有一个频率高于10kHz并且幅度逐渐减小的波动现象。
以下是小明观察到的屏幕截图,根据截图判断这个频率高于10kHz并且幅度逐渐减小的波动现象可能是什么?A. 震动现象B. 包络线C. 干扰现象D. 谐波点评:根据题目描述和截图可以判断,这个频率高于10kHz并且幅度逐渐减小的波动现象是干扰现象。
在示波器观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干扰信号可能会叠加在被观测信号上,表现为频率高于被观测信号的波动。
2. 题目: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考虑到短暂瞬间的光学成像,光可以看做是直线传播B. 透镜组对平行光有聚焦作用,将平行光汇聚到焦点上C. 焦距是透镜的重要参数,衡量了透镜的聚焦能力D. 凹透镜成像的物距通常为正,像位置通常为负点评:选项A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光在光学成像中并不总是直线传播,例如在某些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其他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凹透镜成像的物距通常为正,像位置通常为负。
二、解答题1. 题目:在一个声强为I0的点光源处,到距离该点光源L处的区域,声强衰减为I。
根据声强衰减的定义和公式,推导出声强衰减与距离的关系式。
解答:根据声强衰减的定义和公式,声强衰减与距离的关系式可推导如下:声强衰减的定义为:声强衰减的分贝数=10lg(I/I0)其中,I表示到距离L处的声强,I0表示点光源处的声强。
将衰减的分贝数表示成声强的比值形式:10lg(I/I0)=10lg(I)-10lg(I0)再通过公式:距离的平方与声强的反比关系为I/I0=(L0/L)^2其中,L表示到距离L处的距离,L0表示点光源处的距离。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物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物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STS是哪几个词的英文字头?()A.科学B.教学C.技术D.社会2.被称为《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姊妹篇的是()。
A.2061计划B.科学素养的基准C.课程标准D.教学大纲3.研究性学习(名词解释)4.物理课题研究的教学原则是()。
A.科学性B.创造性C.主动性D.发展性5.物理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
()A.错误B.正确6.创造性想象与一般想象是没有区别。
()A.错误B.正确7.往往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达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A.错误B.正确8.不属于演示实验的作用的有()。
A.激发学习兴趣B.发挥学习能动性C.培养思维能力D.促进学生记忆力发展9.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包括()。
A.实验知识B.实验操作C.实验能力D.实验态度10.实验物理教学研究法的特点有()。
A.揭示因果性B.具有主动性C.可重复性D.可控制性11.有些物理量是绝对不变的。
()A.错误B.正确12.属于科学素养内涵的有()。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观D.科学技能13.物理教材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
()A.错误B.正确14.《教学设计原理》是哪位教育心理学家的著作?()A.奥苏贝尔B.加涅C.皮亚杰D.布鲁纳15.物理选择题是典型的客观型物理习题。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物理教学中选择教学媒体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A.需要性B.可行性C.有效性D.经济性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A.错误B.正确3.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A.错误B.正确4.物理观念(名词解释)5.不属于物理教学论学科研究对象的是()。
A.教学计划B.物理学史C.课程标准D.教学大纲6.科学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
()A.错误B.正确7.简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于海波(考试答案)分析
第二章
8. 简述物理课程的内涵。
物理课程内涵包括:
(1)物理课程文件:物理课程计划、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学业评价
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等;
(2)物理课程活动:教育系统为学生教育而设计、组织的一切活动,当然包括教学,也包
25. 教学存在规律吗?
26. 什么是教学原则,你认为包括哪些内容?
27. 试对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28. 探究式物理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9. 例数五种微观教学原则,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
30. 什么是概念?
31. 物理概念的特征?
32. 例举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并分析有缺点?
33. 关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的热点有哪些 ?
阶段 物 理 教 授 法
物 理 教 学 法
物 理 教 学 论
时间
事件
备注
1902 建立”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高等师范院校)
1903
“癸卯学制”中明确提出“教授法”即讲授“各科教学之次 序法则”
重视教学的 内容及次序 , 对学习者的关注不足,更
1919 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 ,开《教授法原理》课
凯洛夫——《教育学》 ( 1939, 1952)
4.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功能角度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 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条件
性知识 .
(1) 文化知识包括与物理学知识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知识,现代公民需具备的信息知识,以
科学哲学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类知识。
(2)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具备层次清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的物理
(2) 它还要借助、物理学习困难的心理学研究、物理课程内容变革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 来研究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2. 应用含义 利用理论, 建构出来的指导物理教学的一般原则、 方法、 模式等等。理论的应用绝非简单地 照搬,而是灵活、艺术、创造性地应用,而这需要对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电气学科教学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2、《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电气学科教材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能力。
3、电气学科教学的构成视为一个系统,这个教学系统由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4、从教学相长的观点看.教师既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又是知识信息的接收者。
5、要使教学系统功能最佳,必须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这三者组合最佳。
6、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即让学生通过电气学科教学过程,能借已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
7、所谓"两全一化",即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活泼的个性化。
8、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不加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观察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称为科学观察。
9、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当事人甚至第三者了解情况,从而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称为科学调查。
10、科学调查一般要经历准备、实施、整理、总结这四个步骤。
11、运用人工控制某些变量,建立实验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科学实验。
12、在运用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学科理论、观察和实验自身的性质不随教师、教材编写者、时间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与教学经验则可能因人而异。
13、电气学科研究所强调的能力有:观察与实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自学与创新能力。
14、科学实验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纯化研究对象,还可以强化研究对象。
15. 如果某物理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求异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知识体系强化各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强化理论知识与实验、应用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 “活
化”物理学知识。注重学习物理学史 , 加强物理学知识的纵向联系。
(3)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 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 即 : 学生身心
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
(4)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
“多听”,听课、听报告、听别人的意见,往往学科跨度越远,启发越大。学 “多想”,想可以使知识活化。 “多说”,说可以与人交流、分享。
“多做”,知识由“理论”到“实践” ,唯一途径就是多做、多尝试。
“多写”,写锻炼、考验人的综合能力,是对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
“多问”,一是要经常带着问题读书、听课、学习,二是经常提问、发问。
知识 .
5. 影响物理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 影响物理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职业动机)
其他因素:抽象追求、智商 ①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 (1)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2)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具体案例、个别经验 (3)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教学实践的策略、获得策略知识的核心是反思 ②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 (1) 学科教学技能:学习课程理念和标准、熟悉掌握教材、了解学生认知特点、课堂教学实 践 (2) 班集体管理技能:在班集体活动中处理个别学生学习问题、发挥班级管理平台作用、预 防学生发生问题行为、教学监控(学生的力量、教学研究技能、科学取向的研究 (3) 教学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互化的技能:任务分析、师徒制、成长记录袋 (4) 人际交流技能:倾听、交流、沟通、合作等 ③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情意 (1) 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热爱 (2) 对学生的理解和热爱(尊重) (3) 对工作的激情和热爱 (4) 个人的人品和修养 (5) 为人处事的态度
第七章
34. 什么是规律?
35. 物理规律的特征?
36. 例举物理规律教学模式并分析有缺点?
37. 关于物理规律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8. 视频一
39. 视频二
40. 视屏三
第一章
1. 什么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物理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
要对物理
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为什么”的回答,以揭示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它是一
(2) 它还要借助、物理学习困难的心理学研究、物理课程内容变革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 来研究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2. 应用含义 利用理论, 建构出来的指导物理教学的一般原则、 方法、 模式等等。理论的应用绝非简单地 照搬,而是灵活、艺术、创造性地应用,而这需要对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3.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程? 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夸美纽斯 1632 年发表的《大教学论》 ,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2)1806 年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发表,是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1)诞生: 1918 年,博比特《课程》发表。 (2) 1949 年,泰勒《课程与教学原理》发表。 物理教学包括物理教授法、物理教学法、物理教学论和物理教育学四个阶段。
革命” 程得以恢复。
1966-197 物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被迫停止。文革后恢复。
6
1978 中国物理学会组建“物理教学研究委员会”
1981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了“物理教学研究会”
, 江苏师院(苏州
大学)许国梁教授出版《中学物理教学法》
1984 北师大阎金铎教授编著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问世。
物理教学法是一门培养教 师技能的专业课,不是一 门独立的学科。它以物理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方 式、工作方法为研究对象, 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 上,以怎样教为研究核心, 着重研究具体方法,只回 答教学过程中的 “是什么” 的问题,没回答“为什么” , 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的 理论体系。经验谈!已经 难以满足专家型教师成长 的需要。 ( 教学法、知识点 的教学,成为这段教学研 究的核心词 )
(4)物理教学专业成长研究
①物理教师的基本素质 ——四个热爱:知识、学习、思考、分享
②物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阶段:职业倦怠,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退化
③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职业动机、专业知识、抽象追求、智商
④如何促进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7. 你的学习计划是什么?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要积极地运用实际经验来阐释和理解理论;另一方面,要学 以致用,即关注教育现实,努力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3)不断反思 :学思结合;学必有思;以学促思;思而知学。 (4)扩展学习 保持“七多”原则进行学习,即: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多写、多问。 注:“多看”,没有广度就没有深度,没有视野就无法深入。
6. 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是什么?
(1)中学物理课程
①物理新课程理念、思想等。 (如科学教育为大众、科学素养)
②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如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组织形式的选择、课程内容的增
减、课程评价的施行等问题; (模块化质疑,综合化困境,选修制迷失)
③国内外物理课程比较研究,如内容比较、形式比较、学习方式比较、评价方式比较、
阶段 物 理 教 授 法
物 理 教 学 法
物 理 教 学 论
时间
事件
备注
1902 建立”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高等师范院校)
1903
“癸卯学制”中明确提出“教授法”即讲授“各科教学之次 序法则”
பைடு நூலகம்
重视教学的 内容及次序 , 对学习者的关注不足,更
1919 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 ,开《教授法原理》课
分化 科学教育、物理教育与自然 哲学的分化
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时间 15 世纪之前 15 世纪下半叶
1632
事件 科学教育主要采用的师徒相承的模式,效率比较低 物理学得到迅猛发展, 物理学从自然哲学的分离而逐渐发展成 为一门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学记》(两千多年前)是我国最 早的一篇教育专著。 全文只有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 对教育目 的、学校制度、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 作用等问题,都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写得非常精练, 非常深刻。
结构比较等等; (国外的物理教学真的很简单吗)
④课程实施研究,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力、阻力、影响因素、基本阶段、课程试验等
的研究。(改革的必然性,每次课程改革都是失败的,就像是跳高比赛。
)
⑤因材施教、选修制,应该成为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的内容。
(2)学生与物理学习
①学生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发展与物理学习 (不容回避的智商, 数学与物理成绩的高
科教学论”专业。
学相关的一般规律的问
1998 国务院学位办将“学科教学论”更名为“课程与教学论”
, 题。
由此,确定了物理教学研究的两个核心 “教学论”、“课程论”。
我们学院的课程设置,本科生没有课程论,研究生开。
1986 柳斌说:“我们不但建立自己的教育学,还要建立自己的学
物理教育学不仅要研究物
科教育学 ……如果要讲学术性,我们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就
第二章
8. 简述物理课程的内涵。
物理课程内涵包括:
(1)物理课程文件:物理课程计划、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学业评价
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等;
(2)物理课程活动:教育系统为学生教育而设计、组织的一切活动,当然包括教学,也包
理课程的设置、物理教材
物
在这里。”
的编写、物理教学方法的
理
选择、物理教学的组织、
教
物理教师的专业培养,还
育
要研究物理教育的国际比
学
较、物理教育的心理学分
析、等等。
注:时下的教育学教育的理想是“以人文本的教育学”
.
例如:卢梭: 《爱弥儿》( 175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 180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 1916)、
(3)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
①物理教学过程(探究浪费时间吗?没有考试之后教师自然就会教好了吗?)
②物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法、历史渗透法、主题法、合作法)
③物理教学模式(五段式:复习、引入、正课、练习、总结;探究式:情境、问题、假
设、深化、验证、交流、总结……)
④物理教学设计
⑤备课、说课、评课等都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内容。
198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二届博士、硕士授权点学科评议会
心理学、教育学、哲学
议期间,决定将“教材教法”改为“学科教学论”
。目前, 的理论和概念开始进入物
已经有 6 所师范大学具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点。
理教学研究中,同时也促
1987.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物理教材教法”专业改称为“物理学
使研究者开始研究物理教
目录 第一章 1. 什么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2.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3..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程? 4.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5. 影响物理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 6. 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是什么? 7. 你的学习计划是什么? 第二章 8. 简述物理课程的内涵。 9. 简析物理课程的价值? 10. 物理课程有哪些基本类型? 11. 什么是潜课程,教育价值是? 12. 什么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 13. 学生理想的物理知识结构是? 14. 物理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 15. 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有哪些? 16. 科学思想及其类型? 第三章 17. 通过文献阅读阐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18. 中国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有哪些? 19. 中国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0. 通过文献、交流等方式,了解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第四章 21. 国际物理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22. 如何理解从《物理教学大纲》到《物理课程标准》的变化。 23. 《物理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24. 一般教学过程有几个环节,你怎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