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和他的扬州城

合集下载

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

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

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隋宫(一)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诗文解释:长安宫殿锁在一片烟霞之中,又想要把江都作为帝都。

如果不是因为玉玺归属李渊,炀帝的锦船还会游遍天涯。

现在隋宫中只有腐草没有萤火,垂柳上经常有暮鸦停歇。

如果炀帝在地下遇到陈主,难道还再问“后庭花”?译文: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词语解释:芜城:指扬州。

日角:额角饱满象太阳,古代认为有帝王之相。

句解: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紫泉”本名紫渊,是流经长安北部的一条河,唐时为避唐高祖李渊的讳而改名紫泉。

这里用“紫泉宫殿”借代长安隋宫,为的是选取有色彩的字面与“烟霞”相互映衬,不仅烘托出隋宫的雄伟壮丽,也给人一种色彩繁艳、富丽堂皇的感觉。

可是,如此巍峨的宫殿却闲置不用,深锁于烟霞之中,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贪图享乐的隋炀帝想把芜城作为另一个帝都了。

“芜城”,隋朝时称江都,唐时称广陵,即今天的扬州。

南朝刘宋时期的大诗人鲍照曾经有感于该地的荒芜,作了一篇《芜城赋》。

李商隐不说江都,也不称广陵,却偏偏用“芜城”指代当时还颇为繁华的扬州,是有着深意的:因为太多的兴亡旧事,扬州再繁华也总是容易勾起荒芜残败的历史回忆;而今日取其为帝家,难保明日不成为芜城。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玉玺”,皇帝特用的印章,用玉制成,这里指代国家政权。

“日角”,迷信说法,古人认为从骨相能够看出人一生的贵贱来,人的额骨突出饱满如日,是帝王之相。

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之前,就有人吹捧他“日角龙庭”,必得天下。

历史趣谈:探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三下扬州?

历史趣谈:探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三下扬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探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三下扬州?导语:有关隋炀帝三下扬州,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隋炀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扬州做什么?众说纷纭,最多的说法是:隋炀帝去看琼花。

不错,在有关隋炀帝三下扬州,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隋炀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扬州做什么?众说纷纭,最多的说法是:隋炀帝去看琼花。

不错,在扬州,隋炀帝与琼花总是被紧紧联系在一起。

关于隋炀帝和琼花的故事,都出自明清以后的小说中,其中最有影响的有《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说唐》等。

小说关于隋炀帝看琼花的虚构,其影响远远超过正史,成为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直到隋炀帝死在扬州之前,琼花还没有出现。

琼花的出现,一般认为是在宋代。

宋代诗人王禹偁一直被公认为描写扬州琼花的第一人,他是宋太宗至道二年(996)来扬州当知府的。

这时候离隋炀帝死亡的大业十四年(618)已有378年了,所以我们说,就像关公不可能战秦琼一样,隋炀帝来扬州是不可能看到琼花的。

隋炀帝不是来看琼花,那来干什么的呢?看美女。

这种说法虽然能让很多人都相信都感兴趣,但稍一推敲,就会发现很幼稚。

身为帝王,还需要专门兴师动众到扬州来看美女呢?如果真要,早送了。

究竟干什么?他三次来扬州,每一次来的情况是不同的。

隋炀帝杨广早年在扬州当过10年总管,因而他有浓烈的“扬州情结”,这确实成为他一再来扬州的重要原因。

但光是这一点,也不足以让他去三次。

杨广早在灭陈战役中立过大功。

开皇七年(587)四月,隋文帝下令于扬州开挖连接淮河与长江的运河山阳渎,用于运输战略物资。

开皇八年十月,于寿春设置淮南行台省,任命20岁的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生活常识分享。

杨广三下扬州

杨广三下扬州

杨广三下扬州马俊华杨广下扬州,横跨豫、皖、苏三省二千余里,每次都经过豫东的睢、宁、商、虞、夏、永等县市。

他下扬州游荡经过的路线、带多少船只、人马,多少天能过去,对地方危害啥样,与民间传说的是否一样等等,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让我们从头说来。

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杨广是一位有名的荒淫皇帝。

在河南、淮北广为流传着“杨广拉纤”的故事。

特别在豫东传说的更形象、生动。

传说:杨广带着后妃、大臣,顺运河乘龙舟经河南、淮北下扬州,他们坐在船上,下铺黍稷,让五百美女赤着身子,手牵彩绳,倒拉旱船,缓步纤拉前行。

当杨广和后妃们高兴的时候,割断一根绳子,摔得某美女仰面朝天,惹得他们阵阵狂笑。

传说这帮人马拉着旱船,由宋州向东南开来,到菜籽开花的时候,拉到菜(蔡)道口,又拉了几个月,到麦子熟了才拉到芒种桥,从芒种桥拉到秋里,谷子熟了,才拉到谷熟集等等。

其实,民间传说,只反映了隋炀帝荒淫无耻的某个侧面,并不是历史。

也不会旱船拉了几个月,才只走几里路的道理。

那么,杨广乘龙舟下扬州(俗称“杨广拉纤”),是否是真有其事呢?有。

而且大致还是从虞城南部那些地方经过的。

但不是传说的拉旱船,也不是那么简单。

其规模之大,牵涉官民之多,祸害黎民之苦,要比传说厉害的太多了。

至于虞城县那些村镇,直到现在都确实存在,其实,都与“杨广拉纤”无关。

而是基于杨广下江都(今扬州)从这里经过这个事实,人们形象地把它串连起来的,以示咒骂其荒淫无道,但非历史。

如“谷熟”镇,现在仍在。

该镇,在东汉时由谷丘、熟城两镇合并为谷熟县,历经一千多年,到元代该县并入睢阳,而谷熟县城改为重镇至今。

就是说在杨广诞生之前五百余年就有了“谷熟”,跟他拉纤是没有关系的。

再说“芒种桥”的来历是:明代有位当地的秀才叫毛仲,是位有声望有文才的大富户,他看到村边包河上没有桥,来往去归德府不方便,便主动捐资,让民众出工建了一座三孔桥。

人们为了纪念他,群众就称为“毛仲桥”。

但传说久了,后来就转音为“芒种桥”了。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赏析隋宫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译文】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注释】1.紫泉:即紫渊,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

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

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2.芜城:即广陵(今扬州)。

鲍照有《芜城赋》写广陵。

二句意谓隋炀帝将长安的宫殿闲置起来,又到扬州大建行宫。

《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3.玉玺:皇帝的玉印。

日角:《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

"《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

"朱建平《相书》:"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

"刘孝标《辨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

"此古代谶纬家恭维皇帝之语。

4.锦帆:《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

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何焯评此句云:"著此一联,直说出狂王抵死不悟,方见江都之祸,非偶然不幸,后半讽刺更有力。

"这两句说,如果不是李渊夺取了隋朝的政权,杨广的船大概会游到天边去了吧。

扬州概况

扬州概况

扬州概况扬州自春秋吴王夫差筑城以后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古代扬州几度盛衰,是我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称。

如今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

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

1982年国务院公布扬州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一、扬州的历史文化1、隋唐时期隋朝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的王朝,隋炀帝是一个伟大与罪恶并存的人。

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可以用“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概括他一生的所为。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

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隋炀帝为中国的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

劳民伤财导致灭国。

如此浩大的工程谁修建都不讨好,谁建都会伤国体。

有谁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还有谁敢做如此大的手笔?大概只有气魄同样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隋炀帝在位时,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隋炀帝杨广更注重个人品质的选拔人才的政策,为初唐培养了大批的强毅正直的人才。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注释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隋宫》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译文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注释1.紫泉:即紫渊,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

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

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2.芜城:即广陵(今扬州)。

鲍照有《芜城赋》写广陵。

二句意谓隋炀帝将长安的宫殿闲置起来,又到扬州大建行宫。

《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3.玉玺:皇帝的玉印。

日角:《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

"《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

"朱建平《相书》:"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

"刘孝标《辨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

"此古代谶纬家恭维皇帝之语。

4.锦帆:《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

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何焯评此句云:"著此一联,直说出狂王抵死不悟,方见江都之祸,非偶然不幸,后半讽刺更有力。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

我最欣赏的中国历史人物千余年来,大隋炀皇帝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其罪行罄竹难书。

他营建东都、开通运河、巡游江都、三征高丽、祸国殃民,最终葬送了大隋帝国。

评论历史人物,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要看他历史活动的社会意义,是进步还是反动。

所以炀皇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而完全否定那最后湮没在农民战争的血与火中的,却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光彩的一页,是中国士大夫传统思维模式偏狭、脆弱一面的反映。

对于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应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比如修运河、建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

他还说:“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创建了科举制度,为大唐的复兴准备了大量的人才;隋炀帝做过的事,唐文武帝多半也做了,但唐文武帝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年间的富庶。

然而,秦始皇、唐文武帝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不难看到,在贞观之治中,唐文武帝是跟在隋炀帝之后亦步亦趋的,不仅以隋为镜,而且以隋为师,隋炀帝是唐文武帝美誉名垂青史的垫脚石。

隋炀帝的后期确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这点不假,但同时他也很有才华,历史功绩也比较大,绝不是昏君。

为了得到皇帝这个位置,他伪装圣人14年,不露任何马脚,令人叹为观止。

此人可比初进关中的汉高祖刘邦,胸怀大志且处心积虑,这岂是一位昏君所能做到的。

他在位以后,开通京杭大运河,击溃吐谷浑、突厥、高句丽、契丹等国,阔疆五万里,建立科举取士制度。

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洛阳从西周起,陆续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因而被誉为九朝古都。

隋炀帝继位后立即在此建立新都,新都是一座七平方公里见方的大都市,建好后,洛阳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

以致在隋以后的的唐代一直被做为东都。

扬州城的兴衰更是离不开隋炀帝和他举全国之力量修建的大运河,到了明清时,扬州的经济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没有隋炀帝,没有大运河,哪会有春风十里的扬州。

历史故事:隋炀帝杨广

历史故事:隋炀帝杨广

历史故事: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569 年-618 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

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 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 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继位。

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公元618 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

《全隋诗》录存其诗40 多首。

隋炀帝杨广早年经历杨广,一名杨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次子,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北周天和四年(569 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

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 年)封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

后又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

屡有战功开皇八年(588 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

平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张丽华,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隋京。

班师后,杨广进封太尉。

此后,杨广亦屡立战功。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 年),他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杨素后封越国公;开皇二十年(600 年),他率军北上击破突厥的攻势。

杨广即帝位后,以早年的军旅生涯为基础,对高句丽、吐谷浑和突厥发动了战争。

登基为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迁都洛阳,营建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

隋炀帝杨广东都在旧洛阳城之西,规模宏大,周长五十余里,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

宫城是宫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处所在地。

扬州历史1

扬州历史1

扬州历史1、邗城:建城年代: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筑邗城,至今近2500年。

2、扬州:最早见于何书,见于《尚书·禹贡》。

(“淮,海惟扬州”)3、刘细君:汉家和亲第一公主,嫁给乌孙国主,促进新疆地区的进步。

4、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从605年到610年,隋炀帝先后征发几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最后数条运河连接起来(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就成为一条贯通南北(北起涵郡,中经洛阳,扬州,南止佘杭),全长2700多公里的大运河。

这条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和最长的一条运河,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造就了唐代扬州成为世界开放城市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5、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俗姓淳于,江都江阳县人,今扬州人。

六次东渡,终于在753年成功到达日本九州岛,时年65岁。

在日本传授佛学,雕塑、医学等文化。

10年后病逝于日本。

6、崔致远:新罗人(今朝鲜),唐朝在扬州任都统巡官,著有诗集《桂苑笔耕集》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在元朝担任扬州官职三年,《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扬州城的丰饶。

7、隋唐扬州繁盛的原因和表现:原因:①农业的开发②交通区域优势③手工业的发达④商业的兴盛表现:天下之盛,扬为首。

“扬一益二”8、明清时期扬州经济的兴衰:扬州的繁盛:①扬州繁盛以盐盛②千帆竞渡,万商云集③发达的服务业、首饰服装业扬州的衰落:①支柱产业盐业的衰落②交通区位优势的丧失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扬州人,初唐有名的诗人。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水共潮生。

漱漱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生动地描绘了扬州南郊扬子津一带的临江景色。

这首诗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0、郑板桥:书法,郑板桥(郑燮)善画,尤其擅长画兰竹。

他的字杂用篆隶行楷,独具一格,自称“六分半书”,俗称“乱石铺街”,章法错落有致。

扬州城市介绍PPT

扬州城市介绍PPT

江陵扬 苏、州 省江市 辖都, 地、古 级维称 市扬广 。,
完 结
旅游
胜地
第二章 特色景点
二 特色景点
瘦西湖
作为扬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瘦西湖以其园 林山水而闻名于世。这座湖泊被誉为江南园 林的代表,被称为“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在这里,自然风光瑰丽多姿,游人可以乘船 游览,欣赏到如诗如画的美景,仿佛身临画 中。湖岸边有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美景就 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在眼前。
二 特色景点
大明寺
大明寺是扬州历史悠久的寺庙之一,也是扬州 八大名刹之一。寺庙内底蕴深厚,被当地人奉 为灵验的寺庙,香火鼎盛。登上栖灵塔,你可 以俯瞰整个瘦西湖的风景,一览扬州城的美景。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寺庙的庄严肃穆,领略 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 特色景点
扬州博物馆
扬州博物馆收藏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扬州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内的展览分 为不同的主题,包括历史展览、文物展览和艺术展览等。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到扬州的历史 和文化,了解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扬州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活动,让游客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扬州的文化底蕴。
三 当地特产
界首茶干
界首镇位于高邮正北,为本市古镇之一。因该镇位于高邮与宝应两县交界之处,是两地的分 界之首,故称界首。到界首不可不品尝“陈西楼”五香茶干。“陈西楼”五香茶干呈扁圆形, 色泽酱红,内部微黄,质地细嫩,久嚼有味,清香可口。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界首, 闻岸上香味扑鼻,叫差役查询,原来是煮五香茶干的香味。乾隆帝品尝后大为赞赏。从此, 界首茶干便列为贡品,名扬四方。
四 民俗文化
宝应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流行于江苏、 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清代以来,流行于淮安 和扬州等地。最初的淮剧多为民间生活小戏, 其主要唱调是在门叹词、香火调和部分民歌小 曲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淮调〕(后称〔老淮 调〕)。后受徽戏和京戏影响,移植演出了一 些表现历史生活的大戏,因需扎靠、打把子,故 称“靠把戏”。在唱腔上,相应吸收了徽戏的 唱腔加以变化,创造了〔靠把调〕(又称〔老 徽调〕)。

扬州简介

扬州简介

扬州简介: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三大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扬州成为拥有50万人口的重要的水运枢纽和商港。

唐代的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

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

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中,扬州始终起着骨干作用。

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此时扬州城不仅作为经济中心,其政治地位也逐渐加强。

曾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治所,领淮南、江北诸州。

清代,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六游扬州,又重新把扬州推上了新的繁华顶点。

清代中期,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成为漕运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设在扬州,四方豪商大贾云集至此,出现了经济发展第三次高峰,扬州成为当时世界上十个拥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之一。

扬州市2002年版城市总体规划将扬州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适宜人居的生态园林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的定位使扬州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文脉得到传承,历史城区得到了较完整的保存。

历史城区的特色:历史城区是指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

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

扬州的历史城区主要指老城区:东至古运河、西至二道河、北至北护城河、南自古运河一线,用地面积约5.1km2。

对古城而言,历史城区的保护,比单体建筑的保护更为重要。

扬州的历史城区保存了古代扬州城的格局,目前区域内主要是清朝和民国初期建筑遗存(图1、2)。

扬州历代的繁荣兴盛都与京杭大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运河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同时对古代扬州城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扬州历史城区独特的空间格局由运河的走势、巷的延伸和建筑的布局共同构成。

存留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盐商建筑和私家园林的区位看,最大的特点就是依运河选址而建,这体现了京杭运河的重要作用和当时人们对运河文化的依赖。

隋炀帝三下扬州

隋炀帝三下扬州

隋炀帝三下扬州丁沟初级中学张兴洲开皇八年即公元588年,隋文帝在短暂解除北方突厥南下骚扰之忧,稳定了大后方,便吹响了统一全国的号角。

任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对盘踞在长江以南的陈朝发起进攻。

这场本该由北魏孝文帝完成的战争由于天不遂人最后落在了晋王杨广的肩上,面对这个让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宏伟大业杨广喜不自胜。

时年杨广18岁,神采俊逸意气风发,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他急想建立一番旷世伟业,也为自己顺利登上太子的宝座垫石铺级。

588年10月28日,晋王杨广率领隋朝名将贺若弼、韩擒虎统帅五十一万八千虎兵度过滚滚长江,分左中右三路,以迅雷不急掩耳、秋风扫落叶之势,分进合击直捣陈朝都城建业(南京)。

589年正月13日韩擒虎、贺若弼先后攻入南京,在一口废弃的枯井里找到了喊救命的南陈后主陈叔宝,一同打捞上来的还有他的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妃,南陈朝迅疾而亡。

杨广在建业杀佞臣、封府库、秋毫无犯,如行云流水,长江以南三十州、四百个县广大区域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就被杨广划入隋朝的版图。

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隋文帝早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来得这样快,而且处理得如此圆满确在意料之外。

因此十八岁的杨广让老谋深算的隋文帝真真的刮目相看了好多天。

战后杨广被任命为总管全国军事力量的太尉,并兼并州总管坐镇一方。

不久,越州土豪高智慧造反,隋文帝又派杨广去平息叛乱,并转任扬州总管,以后除了每年例行进京朝见一次皇帝外,隋炀帝一直在经营扬州,青年杨广就与扬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开皇二十年即600年 4月,北面突厥骑兵再次走出草地南下进犯河套、山西一带,隋炀帝又以行军元帅的身份指挥了这场战争,不久便载誉而归。

作风严谨而又有赫赫战功的杨广让大哥杨勇相形见绌,此年九月,隋文帝废掉太子杨勇,册封杨广为太子。

此时的隋文帝已年老体衰,将一应军国大事委任太子杨广处理。

仁寿四年即604年隋文帝驾崩仁寿宫,杨广即皇帝位。

大业元年605年3月21日,炀帝征调黄河以南男女民工一百余万开凿通济渠,由洛阳西苑引洛水、谷水入黄河,在板渚(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黄河侧)引黄入淮。

历史趣谈: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传说

历史趣谈: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传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传说导语:隋朝扬州东门外有一座小村落,村里住着一位老妈妈,老妈妈有一位俊俏端正、聪明伶俐的女儿叫芍药。

村子里还住着一位憨厚善良的小伙子,名字隋朝扬州东门外有一座小村落,村里住着一位老妈妈,老妈妈有一位俊俏端正、聪明伶俐的女儿叫芍药。

村子里还住着一位憨厚善良的小伙子,名字叫观郎。

芍药和观郎,两小无猜,相濡以沫,终于再乡亲们的撮合和老妈妈的应允下订了亲,就等着来年春天办喜事了。

一天,观郎和芍药正在河边散步,突然见到一只白鹤被箭射伤后跌落再水面挣扎。

他二人赶紧跳下水去把白鹤救上岸,带回家替它包扎伤口。

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白鹤很快就养好了伤,重新飞上了天。

白鹤走的时候,还特意调过头来感激地对观郎连叫三声。

春天来了,观郎和芍药在一个明媚的日子又来到河边,悄悄地商量着结婚事宜。

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美丽的白鹤,翩翩地歇落在二人面前,一转眼白鹤又变成了一位鹤发童颜、慈祥可亲的老翁。

他二人正在惊诧时,老翁开口说道:“好心的孩子们啊,我是西天瑶池的鹤仙,谢谢你们救了我孩子的性命。

在你们喜庆的日子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带来一粒仙花种子,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吧。

”说完老人又化作仙鹤远飞而去。

观郎鹤芍药高高兴兴地把种子捧回家中,然后又认认真真地把花种种在一座高高的土台上。

说也奇怪,花种种下只一夜就开始发芽,没几天就长成一株又高又大的花树,树上结满了美丽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香气四溢,吸引了四乡八邻们前来观看。

观郎和芍药看到此花像宝玉一样珍贵,于是就给花树起名叫琼花。

扬州有个美丽的姑娘叫芍药,又有株美丽的花树叫琼花,信息传遍。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

隋王 晋王 柱国 并州总管
授任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杨广擅长伪装成仁 14岁 孝、节约。隋文帝幸临杨广的府邸,看到乐器的琴弦大多断绝,又有尘
埃,好像没有使用,以为杨广不喜欢歌舞艺妓,很赞赏他。
武卫大将军+ 上柱国+ 河北道行台尚 书令+
15岁
+
16岁
+
17岁
+
18岁
+
19岁
+
冬天,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三人为行军元帅 ,总领兵力
的。高颎与贺若弼见隋炀帝奢靡,议论、为人告发而被杀害。诏令文武官
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等10科举人。
39岁 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开创,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有利 皇帝
于寒门打破阶级固化,改变门阀士族连任官职的现象。派朱宽前往流求
(今台湾),务求“慰抚”该国,但流求不从。大和推古天皇派遣隋使小野妹
将裴仁基、秦叔宝归顺,瓦岗军声名大振。
初,瓦岗军攻克荥阳西的洛口仓。隋朝派江都通守王世充率军围剿瓦岗
军,败回洛阳。瓦岗军又攻克洛阳北的回洛仓和卫州黎阳仓,开仓放粮,
49岁 农民纷纷参加。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且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 皇帝
数隋炀帝十大罪状。隋炀帝锐意尽失、在江都却越发荒淫昏乱,命王世充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
(569~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历史趣谈:隋炀帝三下扬州 他一而再、再而三去扬州干什么

历史趣谈:隋炀帝三下扬州 他一而再、再而三去扬州干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隋炀帝三下扬州他一而再、再而三去扬州干什么
导语:隋炀帝从继位到被迫自杀,他待在京师的时间还不到一年,特别以去江都的次数为最,那么,隋炀帝三游江都到底是为什么呢?扬州在隋唐两代十分...
隋炀帝从继位到被迫自杀,他待在京师的时间还不到一年,特别以去江都的次数为最,那么,隋炀帝三游江都到底是为什么呢?扬州在隋唐两代十分繁华,号称“人生只合扬州死”。

后来更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把到扬州与当大富翁和做神仙相提并论,可见扬州城的魅力之大。

隋炀帝在这样的锦绣风流之地,自然是十分沉迷。

后来,他当了皇帝,依然很怀念在扬州的日子,连看到宫中挂着描绘扬州的图画,都注目久之,流连不已。

于是隋炀帝三下扬州。

他一而再、再而三去扬州干什么呢?
琼花以它那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更有关于琼花的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迷人的趣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隋炀帝三下扬州是为了赏琼花。

一种说法是:
隋炀帝有个妹妹叫杨琼,十分美丽。

荒淫的隋炀帝居然打起了妹妹的歪主意,但杨琼坚决不从,羞愤自尽。

隋炀帝为掩盖真相,把妹妹的尸体运送到扬州安葬。

杨琼埋葬的地方,长出了一株奇异的花卉,开出了几十朵盘子大的花朵,颜色洁白如玉,花团锦簇,花香袭人。

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花,便称之为“琼花”。

后来,隋炀帝来看,花迅即凋落。

隋炀帝大怒,用剑砍树。

奇怪的是,隋炀帝死后第二年,琼花老根上又长出了新枝。

另有一种传说是,有一天夜里,隋炀帝梦见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生活常识分享。

隋炀帝杨广的三则故事

隋炀帝杨广的三则故事

隋炀帝杨广的三则故事隋炀帝杨广是个昏君,那么你听过隋炀帝杨广的故事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隋炀帝杨广的三则故事吧!陆地行舟隋炀帝是个昏君,他欺母戏妹,很是昏庸荒淫,他下扬州是为了看琼花,这琼花就是他的妹妹,他这样荒淫,所以才会暴死外地。

隋炀帝下扬州的过程中,出了很多鬼点子。

从京城到扬州有一段没有水路,必须走陆路,但是他觉得坐车不舒服,还是要坐船。

怎么办呢?他就叫沿途的州府派出许多老百姓,用黄豆子铺在大道上,隋炀帝的龙船在黄豆上航行。

龙船是很大的,也蛮漂亮的,插了许多旌旗。

隋炀帝挑了一千多名美女去拉纤,每个美女之间还夹着一个男仕,让他们一起拉纤。

他让美女都把脸朝向龙船,就是让她们背着拉纤。

男仕的脸不许朝向龙船,就是让他们朝前拉纤。

隋炀帝看了非常高兴,就用刀子把纤绳一割,拉纤的人全部倒下了。

男仕全都趴到了美女身上,隋炀帝看了高兴得哈哈大笑。

隋炀帝与杨柳在扬州的树木中,唯柳树最出名,于是人们说杨柳是隋炀帝赐的姓。

其实植物中的杨柳并不是从隋炀帝开始的,原因是杨柳本属杨柳科,杨与柳同属并科。

为何将柳和杨与隋炀帝相联系,并有隋炀帝赐姓杨柳这一说呢。

这是因为当时隋炀帝确实大力提倡种柳,说隋炀帝开凿成运河,宫内大臣请隋炀帝允许在堤坝上栽种柳树。

当时这一位大臣陈述栽柳树好处:一是柳树长成,树根则四处伸展,可保护河堤;二是背纤的妇女可得树阴遮阳;三是牛羊可吃树的枝叶。

隋炀帝听后大喜,广向民间诏柳,规定凡进献柳树的都给予奖励。

老百姓积极性比较高,纷纷进献柳树。

隋炀帝亲自种一棵,群臣一起种植。

隋炀帝御笔赐垂柳姓杨,称杨柳。

隋炀帝与石狮子守门据民间传说,在隋炀帝登基时,文武百官前来朝贺,百鸟齐鸣,百兽跪拜,就是狮子没有来。

隋炀帝大怒,便派人专捉狮子,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去捉。

这时来了一个和尚拜见隋炀帝,表示愿意去深山把狮子捉来。

和尚用五色绸缎扎了一个大彩球,来到深山用彩球去引逗狮子,狮子见了就跟和尚跑,和尚一直把狮子引到隋炀帝面前,和尚叫狮子表演一段滚绣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炀帝和他的扬州城(作者浙江大学历史地理学刘见华)2013年4月,扬州市北郊的楼盘工地,考古发掘出的一处墓葬,出土的墓志铭文残缺不全,关键的“隋故炀帝墓志”却清晰可见,成为证明墓主身份的最有力证据。

而代表天子的十三环蹀躞带和两颗五十岁男性的牙齿都与隋炀帝符合,成为辅证。

旁边的合葬墓里,尊贵的凤冠和帝后出巡所用的白玉璋,以及与隋炀帝皇后萧氏吻合的约56岁、身高1.5米的女性遗骸,让考古学家确信,这就是隋炀帝的萧后。

隋炀帝发迹于扬州,耽乐于扬州,命丧于扬州。

他的一生,与扬州难解难分。

千古功罪,已无需多说。

或许,可以还原这个“政治美学家”的独特气质,以及他与扬州的不解之缘。

扬州北郊蜀岗,在原是农田和村庄的空地上,楼盘一个个崛起。

占地面积12公顷的“中星海上紫郡”,目标是建成一个包括居民区、商业街及娱乐会所的商业别墅。

路口是他们的巨幅广告牌,“蜀岗龙脉之地,最后珍藏时机”,似乎映衬了发现于这里的炀帝墓。

“蜀冈”名为蜀,却只是一个误读。

扬州大学文学院钱宗武教授考证,它本名“独岗”,扬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只有这一处高地,一枝独秀。

六朝之前,“蜀”与“独”读音一样,人们也称其为“蜀岗”,后来两个字读音分异,却只留下了“蜀岗”之名,“独岗”慢慢被人忘却了。

蜀岗横亘于扬州城北,与城南的低缓水网平原相比,天然有一种高下之别。

隋炀帝墓在蜀岗西段,而他的江都宫就建于蜀岗东段。

村里的农民早已知晓这里发现了“杨广墓”,他们用手一指,“那工地的铁皮屋就是”。

若是无人问起,他们似乎不在意这身边的重大发现。

但他们是在意的,这个墓的将来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里若是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之类,他们是要被拆迁的,而拆迁结果是好是坏,“就不知政府怎么弄了”。

工地现有铁栅栏围挡,炀帝墓则有铁皮屋防护。

这个功过是非众说纷纭的皇帝,就躺在这几十平米的土坑里。

因为是唐太宗将他改葬于此,作为亡国之君,他不会有帝陵的待遇,相反,没有将他掘坟抛尸,已是礼遇。

1400多年前,当他初到扬州时,他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死在这里,甚至,他还厌恶这里之前的地名——广陵。

隋朝建立之初,陈朝据地江南,中国还处于分裂状态。

588年秋,2刚二十岁的杨广受命率领数十万隋军,突破长江天堑,进据建康(今南京),俘获了陈后主。

杨广是领衔的统帅,实际上由行军元帅杨素指挥,功劳仍记在了杨广的头上。

在平定江南之后,杨广又受命北上迎击突厥。

《隋书》评价炀帝,“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

”591年,杨广成为扬州总管,当时扬州叫广陵郡,但他忌讳这个名字,似乎这里是他杨广的陵墓,后来他将这里改名江都郡。

但或许是天意注定,他仍然没能逃脱魔咒,这里还是成了他的陵墓。

杨广在此任职9年,直到公元600年被立为皇太子后才离开。

扬州,是他一生荣辱的起点。

此后,在他做皇帝的14年中,又三巡游扬州,直至兵变死在扬州、葬在扬州。

扬州,终于与隋炀帝难解难分了。

()591年-600年,以扬州总管的身份坐镇江南。

他在这里学会了吴语,对王后萧氏,他自称“侬”隋炀帝出生于关中,却并非一副“关中大汉”的形象,而是一个“美姿仪”的英俊少年,且“善属文”,像儒雅的文士。

他的王后萧氏是南朝梁明帝萧岿之女,萧氏独特的南朝皇族背景和文化涵养,也感染了好文而浪漫的杨广,激发了他对南方文化和江南山水的倾心喜爱,以致到了迷恋的程度。

扬州9年,他学会了吴语,而且连口语的自称也改变了。

对王后萧氏,他自称“侬”。

一个“侬”字,江南的味道全出来了。

在北方,隋炀帝写的是苍劲的北朝诗歌。

在扬州,他向江南士人学习辞藻华美的南朝诗。

隋代文学仍处于南北融合的时代,这在隋炀帝身上有很好的体现。

他写出了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也有清新明快的宫体诗。

厦门大学教授金传道撰文称,隋朝文学成就几近于无,“如果非要矮子里拔将军,隋炀帝当是魁首”。

而他的乐府诗高出身边文臣的应诏奉和之作,在文学上,这位皇子、后来的天子是自负的,他附庸风雅,以文学领袖自居。

作为扬州总管,杨广每年要回长安复命一次。

在一次从扬州北上途中,他写下了“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野望》。

这一句,为北宋的词人秦观借用,变成了“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杨广也信佛。

他在扬州给一千名南方僧人设斋席,斋席之后,杨广跪受智顗居士(佛教天台宗祖师)给他的“菩萨戒”,接受“总持菩萨”的佛号。

从此以后,两人定期通信,每次信末杨广总是虔诚和谦虚地称自己为“菩萨戒弟子总持”。

他就这样被扬州、被江南改变,主动的、被动的,为着个人乐趣的、为着政治权术的。

()600-616年,先为太子,后为帝,两次巡游江南。

他在扬州写下的《春江花月夜》诗,被后来的张若虚借鉴而名满天下在扬州的“文艺”生活并没有使晋王杨广放弃权力的追逐,相反为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他利用扬州的财力,拉拢朝臣,上至宰辅,下至僚属,皆有馈赠。

还收买大臣供出太子的许多假罪状,连母亲独孤皇后也在杨坚枕边说哥哥、太子杨勇的不是。

如此一来,杨坚在杨勇和杨广之间作出了重新选择,600年,杨勇被废,杨广成功的登上了太子位。

604年,杨广登基为帝。

《剑桥中国隋唐史》称隋炀帝是一个“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还有点像“政治美学家”,这种人的特点是:带有强烈艺术成分的政治个性,具有一种炫耀性的想象力,并使一切现实服从野心勃勃的计划。

在做了皇帝后不久,他的这种个性爆发出来。

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他“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

他首先想起发迹地扬州,为了连结扬州和洛阳,他下令开凿大运河,随即就开始了第一次巡游。

他游扬州时随行船“数万艘”,船队从东都洛口起航,50天才发尽。

到了江都之后,他带给“父老乡亲”们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大赦江淮以南,扬州免税5年,旧总管内(原扬州总管辖区内的江南44州)免税3年。

同时提升了扬州的等级,在郡的级别中定为上郡(隋朝天下分为190个郡,分为上中下三等),上郡郡守本是从三品的规格,但又以长安、洛阳、江都三个郡为正三品。

长安是都城,洛阳是东都,而江都在隋炀帝的心中,是和这两个都城不分上下的。

但扬州还不像个都城,它没有宫殿。

于是,隋炀帝兴建了江都宫,它们或靠树林,或依溪水,或位于岗丘之上,宫名为归雁、松林、枫林、春草、九华等,共十宫。

此外在运河之畔、在扬子江边,还分别建有行宫。

炀帝与萧后,以及“从姬千余人”、内侍官员和部分禁卫军在宫城居住。

宫城以东,住着随行的亲王、文武官员和禁卫军主力。

宫城与东城相连,位于整个扬州城北的高岗之上,俯瞰着南面的居民区。

今天的考古学家在扬州城北发掘出角楼基础以及包砌的城砖墙,推测是隋炀帝修筑的江都宫城的西北角楼。

这里现为城郊结合部,在范围广大的遗址区内,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碑,说明这里是自隋到宋的扬州城遗址。

隋炀帝建在蜀岗之上的扬州宫城和东城被后来的唐宋所沿用,历代都把官署衙门设在这里,与南面的居民区隔开,保持着衙门特有的威严。

宫城的西城墙现仍保留有明显的台基,高约3米——10米不等,上面种植着茶树。

台基下,是村庄、菜地和郊外的工厂。

村里的老人安详地坐着晒太阳,因为宫城的西华门仍作为地名保留,找到它不算困难。

西华门现为一个小池塘,一个休闲垂钓农庄开在这里。

老人说,因为生意不好,这个农庄早关门了。

由于工厂集中,这里整天尘土飞扬,除了住在这的农民和打工的工人,“很少有人到这来”。

1400多年前,这里是有各种歌舞酒宴的奢华宫苑,当然,大内森严,普通百姓也很少会到这来。

江都宫建成后的公元610年,炀帝第二次巡游江南,这次他在扬州一住就是一年。

他又开始了文学创作,他会在夏日黄昏,来到江边,对着落日下的大江,怅望不归。

也会在月夜远眺江南岸,暮霭沉沉、江水浩淼之下,写一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没错,这正是后来被张若虚借鉴的名满天下的《春江花月夜》。

没有人知道他是否去了扬州的普通居民区去“体察民情”,或是发生了“微服私访”的故事,那里才有这个短命王朝治下的市井百态和生活忧乐。

隋朝以后,扬州城市的主体,那些民居坊巷和商业街市,连同江南特色的水运码头、“二十四桥”,并没有向城北的官家靠拢,而是不断向南扩展。

因此,今天的扬州市,城北仍局限于蜀岗,城南却早已不是那个扬州城了。

隋唐的扬州市井,现在仅作为城中的瘦西湖景区。

但这实是自然变迁的结果,扬州博物馆原馆长顾风说,历史上的长江水道,一直在往南移动,江北不断露出大片滩地,而扬州市区,就由北向南不断占据这些滩地。

扬州,本是紧挨长江的,虽在江北,但它自古称为江南。

而现在的扬州市中心,距离长江已有十余公里。

现在的扬州,总人口460万人,市辖区230万人;扬州历史学者丁家桐根据《隋书·地理志》中的户口数据,推断当时扬州十六县有57万人,城内居民约10万。

这今天只够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数,在天下初定的隋朝,够得上一个繁华都市的规模了。

炀帝还迁徙了江南富户到这里居住,希望这里更符合他心目中陪都的样子。

()616-618年,最后一次出巡,避难扬州。

天下大乱而他又无力回天,在宫中对镜自照,并自言自语:如此好头颅,会被谁砍掉?这时的“政治美学家”隋炀帝,对他的帝国已是变本加厉了。

除了开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和扬州江都宫,他还修长城、西征吐谷浑、北巡突厥,只因为高丽(今朝鲜)不是那么臣服,他发兵百万,三征高丽,但都大败而归。

扬州历史学者丁家桐做了一个估算,当时全国人口4600万,有效的男丁1000万,而兵役、劳役的累积达到了3000万人次,也就是一个男丁要服3次的兵役、劳役。

而这时农民的反叛已遍布中原。

在都城长安的宫殿里,杨广常“扰扰不自安”,每晚都会梦中惊醒,疑有强寇掠杀,只有在宫女的安抚下方能入睡。

有一晚宫中失火,他以为叛军攻入,就一个人躲在草丛里,直到天明才敢出来。

这个皇帝现在“恶闻政事”,又猜忌臣下,朝臣有不合意者,“必构其罪而族灭之”。

他的父亲隋文帝当年每天召集五品以上官员,但并不信任,每事皆自己决断。

炀帝在这个问题上,则更为明确:我生性不喜欢别人提意见,如果你是大官,想借此赢得好名声,我尤其讨厌,会立即把你杀掉;如果你是小官,我就让你多活几天,但最终还是不能让你留在世上。

在炀帝于东北前线与高丽作战时,一个叫杨玄感的大臣在洛阳发动了兵变。

他急忙回师,虽然平定了叛乱,但这坐实了他内心的恐惧,更加不信任这些臣子。

他已经杀了不少重臣,但不可把他们全部杀掉。

《剑桥中国隋唐史》刻画了这个回天无力的帝王的心态:在感到大部分的大臣并不赞同他的政策之时,他害怕了,感觉这个被众多门阀贵族包围着的帝都长安不再安全。

于是,他又想到了他的扬州。

只不过,相比前两次的巡游,这一次几乎有点落荒而逃的意味了。

616年,杨广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南巡。

他在扬州进行着“最后的狂欢”,将宫中百余房间,每个房间安置一个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