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的要求(1)建立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手术室环境清洁,符合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不同类别的手术安置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下进行;传染病患者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

(3)出人手术室应当严格遵循手术室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和口罩,认真执行外科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4)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患者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避免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物品,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5)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

必须进行的伤口引流,应首选闭合式引流。

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门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人,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6)严格遵守手术切口护理和引流操作规程,换药操作时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患者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7)对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d,若无禁忌证,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洗澡。

(8)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

必须备皮时选择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进行;严格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

(9)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外包装后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10)遵循《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手术前患者的准备(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2)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3)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①用消毒皂沐浴。

②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或用脱毛膏。

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手卫生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要求用流水洗手法或含酒精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卫生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确保正确掌握手卫生操作步骤。

二、术前皮肤准备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应在手术前进行,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具体操作包括:1.在手术室里,采用无菌技术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洁,使用适当的无菌清洁剂。

2.术前适当修剪被剃毛部位,并使用酒精消毒剂进行清洁,干燥后可以涂抹酒精或碘酒。

3.如果患者有皮肤损伤或感染,应在手术前进行处理。

4.对于特殊手术,如剖腹产,应严格按照相关手术操作规范执行。

三、手术室环境的净化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无菌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手术台、椅子、墙壁、地面等易受污染的区域。

2.对于手术室内的空气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进行辐照,或者使用适当的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3.手术室内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器械和材料应在手术前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四、手术器械和材料管理1.选择符合标准的手术器械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手术器械和材料应在手术前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或者使用一次性器械和材料。

3.使用一次性手术衣,手术帽和口罩等,保持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

4.定期检查手术器械和材料的有效期,避免过期使用,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术后病人护理术后病人护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

1.及时更换术后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2.术后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进行术后病人护理时,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手术衣、手套和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六、加强质量控制为了确保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控制。

1.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评价指标,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进行监测和评估。

2.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了解并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SSI),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手术科室。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手术室、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2. 领导小组负责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感染管理科负责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和业务指导。

4. 手术室、临床科室等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实施。

四、预防与控制措施1. 术前准备(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感染机会。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手术耐受力。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减少皮肤损伤。

(4)手术部位皮肤消毒采用碘伏棉球或其他替代品,消毒范围覆盖手术野及其周围15cm区域。

(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6)医务人员参加手术前,确保无明显皮肤感染或呼吸道感染。

(7)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确保手部消毒合格。

2. 术中操作(1)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严格控制参观人员。

(2)手术器械严格灭菌,确保无菌操作。

(3)手术过程中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减少手术野暴露时间。

(4)纠正患者水电解质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提高患者抵抗力。

3. 术后管理(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3)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指导术后康复和切口护理。

五、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认识。

2. 制定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手册,方便医务人员查阅。

3. 加强临床科室与感染管理科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高手术安全性。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①、加强医务人员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

②、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③、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提高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④、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

必须备皮时选择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在手术当天入手术室前进行;严格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

⑤、皮肤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范围应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⑥、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大于1500ml的,术中应追加一次。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⑦、参与手术人员应严格进行外科手消毒。

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⑧、医务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

注意术中患者保温,必须进行的伤口引流,应首选闭合式引流。

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门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⑨、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避免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物品,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⑩、严格遵守手术切口护理和引流操作规程,换药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管控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管控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切口或 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包 括在术后30天内发生的与手术有 关或由手术引起的感染。
危害
手术部位感染可导致患者死亡、 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 严重损害。
感染的分类及发生率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原因,手术部位感染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在术后30天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或由手术引起的感染; 另一类是在术后30天以后发生的感染,但与手术有关或由手 术引起的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 管控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概述 •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 • 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措施 • 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和报告 •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的
建议和展望
01
CATALOGUE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概述
定义及危害
定义
减少医疗成本Leabharlann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患者 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同时也可以 避免因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和赔偿。
02
CATALOGUE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 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 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和手术风险。
皮肤准备
术前进行皮肤清洁和消毒,去除手 术区域的毛发和污垢,以减少细菌 数量。
抗生素预防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使 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菌治疗。
术中预防
01
02
03
手术室消毒
确保手术室环境达到标准 消毒水平,减少手术过程 中细菌的传播。
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手术过程中的交叉感 染。

手术室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室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室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治疗成为了外科患者根治的最主要治疗手段。

因此,手术室也成为了外科医生的主战场。

手术室属于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应加强管理。

那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在手术室需要落实哪些防控措施呢?一人员管理1.规范着装:进入手术间的所有人员均应按流程更换手术室专用刷手服、工作鞋,佩戴工作帽和系带式医用外科口罩,建议佩戴一次性工作圆帽,若为布质花帽应每天更换清洗。

临时外出时需更换外出鞋和外出衣,禁止着刷手服至非手术科室工作。

2.控制人员数量: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间人员数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观摩人员应获得手术室负责人准许后安排专人引导进入。

术中所有人员尽量减少进出手术间次数,保持手术间门处于关闭状态。

3.禁止佩戴首饰:更衣前应摘除耳环、戒指、手镯等饰物,修剪指甲,禁止佩戴假指甲。

4.加强医疗器械商管理:非必须不设器械商为跟台人员,确需跟台时应提前进行相关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且对其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进行全程监督与指导。

5.禁止参与手术: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皮肤疖痈等感染性疾病医护人员不应参与手术。

二手卫生1.台下人员:巡回护士、麻醉师等台下人员应严格执行“三前四后”,即接触患者前、取用无菌物品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与体液后、脱手套后。

2.台上人员:洗手护士、手术医生等台上人员上台前严格按照外科手消毒流程实施消毒,确保外科手消毒依从性和正确率均为100%。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调取刷手区监控督导检查参与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情况,将外科手消毒纳入科室日常质控。

三严格无菌操作1.岗前培训:所有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包括外科医生、进修人员、实习生等均应进行相关感染防控知识、无菌观念、外科手消毒及无菌操作等理论和技能培训与考核。

2.严格执行:所有手术跟台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正确穿戴无菌手术衣、戴无菌外科手套(提倡无接触式戴手套)。

医院感染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并且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状况有着重大影响。

为了遏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医院采取了多种措施和协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和有效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1.消毒和无菌操作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手术室内缺乏适当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为了提供一个清洁、无菌的环境,医院必须遵循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的标准。

这包括在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适当的消毒和清洁,确保手术器械和器材无菌,并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手术。

2.手术医生和护士的卫生习惯手术医生和护士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

他们必须经常洗手,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佩戴适当的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此外,手术人员还应避免直接接触手术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术前和术后使用合适的抗生素也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生必须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并且避免抗药性细菌的产生。

4.提供适当的手术后护理手术后护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

护士和医生必须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患者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触摸或揭开手术部位,同时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5.教育患者和家属教育患者和家属对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院应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手术后护理和感染预防的相关知识。

例如,教导患者如何正确清洁手术部位、注意伤口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等。

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一环。

6.监测和报告感染医院应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来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部位感染。

通过监测感染率和感染类型,医院可以识别高危人群和手术室操作不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

综上所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

医院需要通过消毒和无菌操作、提高医护人员卫生习惯、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提供适当的手术后护理、教育患者和家属,并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来全面有效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操作规程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操作规程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操作规程(一)手术前预防控制措施1、患者准备(1)术前治疗所有感染性疾病,并且推迟有远隔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择期手术,直至感染问题解决。

(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

(3)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日。

(4)择期手术患者原则上要求手术前晚用抗菌药皂洗澡,如不能洗澡,手术科室应对患者手术区域进行皮肤清洁。

(5)术前不必去除毛发,除非切口部位或周围的毛发将干扰手术。

如必须去除毛发则应术前在手术科室或手术室进行,首选不伤害皮肤的方法,不要用刮刀剔除毛发,紧急情况下也只能用一次性的刀片。

(6)对于需作肠道准备的手术患者,术前三天应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

(7)择期手术患者进入手术间前,应在病区更换专用病员服。

2、手术工作人员准备(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

(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手消毒。

(3)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3、手术用物准备术前洗手护士在准备用物时须严格检查手术包及用物的包装是否完好, 有无潮湿、灭菌日期、有效期及灭菌效果指示卡,确保所有灭菌物品的质量。

4、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1) 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内眼手术等;③有植入物的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骨科内固定手术等;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有以上指征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齐IJ。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手术时间短于2小时的I类切口,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引起的手术切口或器官空洞的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期,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重视环境卫生管理。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手术台、手术器械、手术切口等设备和物品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手术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

2.术前准备与感染预防。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病史和感染风险因素,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

术前患者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如洗手、剪指甲、脱毛等,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3.术中无菌操作。

手术人员应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正确佩戴手套、面罩和无菌服;操作过程中要避免直接接触手术部位,尽量减少伤口的污染;术中采取必要的感染控制措施,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手术切口处理。

手术切口应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包括清洁、缝合或贴合等;对高风险切口,如中度或高度污染的切口,应根据严重程度和感染风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护理。

5.术后感染处理。

手术后及时有效地处理术后感染,包括对切口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切口引流、切口再次清洁等,以防止感染扩散和加重。

6.医护人员培训与意识教育。

医护人员应接受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了解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加强操作技能,提高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意识和警惕性。

除了上述内容,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还应包括建立并落实手术部位感染报告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定期进行感染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并定期开展相关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研究,不断改进预防措施。

总之,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对于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并监督执行,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其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

为了有效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特别是I类切口感染。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措施:一、手术前患者准备1.积极治疗原发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抵抗力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

3.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

4.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1)用消毒皂沐浴;(2)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

(3)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及顺序。

(4)铺无菌巾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巾,5.对于肠道手术的需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

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1.进入手术室前应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

2.正确穿戴手术衣、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

3.有感染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

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1.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造成严重后果;(3)有植入物的手术,如骨折固定器植入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2.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I500ml),可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48小时。

3.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和注意事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执行。

四、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1.手术病人安置遵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开的原则,如果选择同一间手术间,应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手术。

2.手术室温度在22o C~25o C,维持病人的正常体温,必要时使用温热盐水,保温垫进行保暖。

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四大措施

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四大措施

自贡764医院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四大措施手术室对手术感染应实施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措施。

一、正确准备皮肤1、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应宣教皮肤准备方法:病人术前晚上应采用抗菌沐浴液进行沐浴,清洁皮肤,并更换清洁、宽松棉质衣服。

2、备皮在术前2小时内进行,尽可能不除毛发,如需除毛发应避免不损伤皮肤的备皮方法,如剪刀或电动备皮器等。

3、备皮范围应按手术要求进行,不得随意缩小备皮范围。

4、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

(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护士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必须认真查看医嘱,按要求皮试,认真核对抗菌药物皮试结果,阳性者禁用并报告医生更换抗菌药物,同时做好三查八对。

2、护士根据医嘱严格把握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和给药途径,并准确记录。

术前抗菌药物应在手术开始前0.5-2小时内输注,尽量在术前30分钟内使用。

3、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手术室护士有责任提醒医生术中给予第二剂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

4、抗菌药物在配置及输注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输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有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麻醉师及手术医生,积极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三)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维护手术病人正常体温以及术中保温护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体温,主动采取综合保温措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确保围手术期病人温暖舒适。

1、监测体温:巡视护士应对病人进行体温监测,维持体温在36以上;术前和手术超过2小时应有体温记录。

2、保持温暖的环境:随时注意调节室温,维持室温在22-25度。

3、保暖:可采用盖被、电热毯等措施对病人进行保暖。

4、冲洗液加温:需体腔冲洗时使用温箱将冲洗液加温至37度左右,可避免术中体温下降。

(四)有效控制血糖1、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时注意筛查糖尿病手术患者,查看病人血糖情况;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 简介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的一种细菌感染,是手术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

为了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康复率,制定和执行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步骤。

2.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目的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康复率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执行手术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

所有参与手术工作的医务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要求。

4. 操作流程4.1 手术部位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需要进行手术部位准备工作。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为每位患者分配专用手术室,并保证手术室内严格按照洁净区、污染区分隔•手术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洗和消毒手术室设备和器械•手术室内的操作人员需穿戴干净的手术衣、手套和口罩,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度4.2 患者皮肤准备在患者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准备。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患者应在手术前进行基本的卫生清洁•对手术部位进行适当的剃毛处理,避免术后感染•对手术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遵循正确的消毒步骤4.3 手术器械管理手术器械的管理是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环节。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手术器械需经过专门的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手术器械需要进行追溯管理,记录器械的使用情况和清洗消毒过程•手术器械的存放需遵循一定的标准和防护措施,确保无菌状态的持久性4.4 手术人员的培训和要求为了保证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性,对手术人员的培训和要求非常重要。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手术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控制的方法•手术人员需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良好•手术人员需遵守手卫生规范,包括正确洗手、佩戴手套等5. 监测与评估为了评估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工作。

培训资料-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培训资料-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不洁手术环境、感染源、手术器械等因素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 费用并引起并发症。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源并保持手术环境的清 洁和湿度均衡。
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基本措施。正确洗手和使用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手上的细菌和病毒。
器械的管理和消毒
正确的器械管理和消毒程序可以避免手术部位感染。器械的清洁、消毒和储存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Hale Waihona Puke 手术室环境的要求手术室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温度和湿度适宜。良好的手术室环境有助于 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和演示,培训参与者将学习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应用手术部位感 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培训资料-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与控制
本培训资料将全面介绍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的定 义、前因后果和实际应用,以及手卫生、器械管理和手术室环境的重要性。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手术部位感染指手术后手术切口和周围组织发生的感染。这种感染可能引起疼痛、肿胀和引流液等不良后果。
手术部位感染的前因后果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

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急诊或有开放伤口的患者,应先简单清洁污渍、血迹、渗出物,遮盖伤口后再进入手术区域。

清洁切口皮肤消毒应以切口为中心,从内向外消毒;清洁-污染切口或污染切口应从外向内消毒,消毒区域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擦拭。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得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注意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9)择期手术前,患者应沐浴并清洁手术部位,更换干净的患者衣服。

2.手术期间。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确保所使用的手术器械、用具和物品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应尽可能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止血,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彻底清除手术部位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病人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简介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的常见类型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康复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至关重要。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手术室内应保持整洁、无菌,手术器械和器材应进行严格消毒清洁,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优化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预防用药,如抗生素预防等,术前必须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3.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内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因素对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影响,应保持适宜的手术环境。

4.术中感染控制:手术期间应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细菌、真菌及病毒的侵入机会。

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方法1.定期监测感染情况: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强化医疗器械消毒清洁:定期对手术器械和器材进行消毒清洁,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无菌操作意识。

4.加强患者教育: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手术部位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结语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医院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定期监测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内容,请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重视,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1.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医疗机构应该制定和更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政策,包括手术部位消毒和穿刺部位准备的具体步骤,以及对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2.培训医务人员:医院应该为医务人员提供关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手术操作的正确流程和规范,消毒和无菌技术,个人卫生习惯等。

3.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

术前应该进行合理的阴部和肠道消毒,患者应该洗澡并更换干净的手术服,手术器械等应该经过有效的灭菌和消毒处理。

4.手术部位消毒:在手术部位消毒前,应该首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皮肤消毒,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碘酒、氯己定等。

消毒应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液体的接触时间和浓度都应该符合标准要求。

5.外科手术感染预防药物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采用预防性抗生素等药物来预防感染发生。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该由医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和指南来决定,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6.缝合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缝合,避免因缝合不当导致感染发生。

7.术后护理和监测:手术后,患者应该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护理,并进行定期的术后复查。

患者是否有寒战、发热、红肿、疼痛等情况应该及时记录和监测,一旦发现感染症状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8.管理综合措施: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处理机制,医务人员应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帽子、口罩等。

另外,还应该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消毒监测,确保医务人员的卫生习惯和操作规范。

总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感染控制政策、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教育、正确执行术前准备和手术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近些年来,亲水胶体、纤维胶体、凝胶、聚氨酯 矩阵敷料和蒸汽渗透膜敷料等多种敷料相继问世。然 而研究表明,特殊敷料并不能降低SSI的发生率。
11.延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推荐以预防SSI为目的 的延长术后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中等质量证据)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术前单剂量给药(含手术时 间延长导致术中增加给药)的效果不劣于术后继续给 药。为避免延长用药带来的抗生素耐药, 手术结束后不应以预防SSI 继续给药。
5.去除毛发:不推荐对准备接受手术患者去除毛发;如确有 必要,只能用剪刀剪除。无论是术前还是术中,任何情况下均强 烈反对使用剃刀去除毛发(中等质量证据)
去除毛发虽然有利于暴露手术切口和做标记, 但去除的方法不当可增加皮肤的创伤,增加 SSI 发生的风险。研究显示 脱毛膏和剃刀在降低 SSI 方面无显著差异 ,而剪刀较剃刀可显著降低 SSI 发生率。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术前预防措施
1.营养支持:建议接受大手术的低体质量患者口服或鼻饲 含多种营养配方的营养液以预防SSI(极低质量证据)
营养不良可影响免疫状态,增加患者对感染的易 感性。早期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或严重创伤手术 患者的预后,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2.免疫抑制剂:建议不以预防SSI为目的在术前停用免疫抑制剂 (极低质量证据)
9.引流放置时的预防性抗生素与引流移除的时机:
(1)不建议因存在切口引流而延长围手术期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低质量证据)
(2)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拔除切口引流。尚无证据 支持拔除切口引流的最佳时机(极低质量证据)。
10.切口敷料: 不建议以预防SSI为目的在一期缝合的切口上应用特殊敷
料(中等质量证据)
7.预防性伤口负压治疗:对于高风险的一期缝合切口,建议 预防性使用伤口负压治疗(低质量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吞噬与被
破坏的能力。
(二)微生物来源
❖ ①医院工作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来源 。当手术者皮肤有感染而手套一旦破裂,术者皮肤鳞屑所 带的细菌,内衣沾有的细菌,可透过潮湿的手术衣、无菌 巾进入手术野或经过手术室内空气传播至术野,导致SSI
❖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术前30分钟-2H开始预防性使用抗菌 药物,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
(一)手术前
⑴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 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⑵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⑶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
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处手术 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 刮除毛发。
皮下组织 深部软组织
器官
u 器官/腔隙感染
❖ ㈠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
列条件之一: ❖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 3.具有感染的炎症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
胸椎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肩, 下至髂嵴连线,两侧至腋中线
腰椎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两腋 窝连线,下过臀部,两侧至腋中线。
(14)会阴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耻骨联合、肛门周围及臀,大腿 上1/3内侧
四肢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周圈消毒,上下各超过一个关节
术前:
⑸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 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
⑵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 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⑶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 流管。
⑷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 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 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hey!问题来了
如何防止术中低体温?
(2)口、唇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面唇、颈及上胸部
上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 至腋中线。
(5)胸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上至肩及上臂1 /3处,下过肋缘。包括同侧腋窝。(仰卧位)前后过腋中线,上至锁 骨及上臂,下过脐平行线。 下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 腋中线。(阑尾炎手术)
②来自于患者:细菌来源于手术邻近的感染灶或有开口与外 界相通的空腔脏器,在对上述部位进行手术过程中,这些部 位所带有的细菌污染了手术者的手套、无菌器械及无菌巾而 未能及时更换,造成邻近部位的手术感染。
③环境:空气中的飞沫、尘埃都会携带微生物,来自于上呼 吸道、人员走动时散布。
据WHO调查结果表明,空气中浮游菌达700-1800cfu/m³时, 术后感染率明显增高,若降低到180cfu/m³以下,则感染率 明显下降。此外,由于重力作用,微生物容易聚集停留在地 面上。
,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 下面情况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 2.外阴切口术或者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者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 ㈡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 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 列条件之一:
(一)病原学
❖ ①施行手术必然会损伤患者的皮肤和粘膜屏障,当手术切 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
❖ ②SSI的病原菌因手术类型而异, ❖ 心胸外科:金黄色葡萄球菌 ❖ 泌尿外科:革兰阴性杆菌 ❖ 骨科:葡萄球菌属、产气荚膜杆菌 ❖ ③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和手术部位细菌的负荷
❖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 腔隙部分。
❖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 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 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 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 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④不洁的医疗器械
(三)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1.患者方面 ❖2.手术方面
患者因素:
❖ 年龄 ❖ 免疫系统受损 ❖ 糖尿病 ❖ 非手术区的感染灶 ❖ 伤口分类 ❖ 营养状况 ❖ 吸烟 ❖ 肥胖 ❖ 术前住院日长 ❖ 激素
手术因素:
❖术前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越长,致病菌定植于患者的机会越大
❖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术前备皮、消毒
❖ ㈢器官/腔隙感染
❖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一年以内 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 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⑹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 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 手术。
⑺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 低蛋白血症等。
⑻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手术中
⑴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 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如何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概概概述述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它 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器官腔隙的感染。
对于患者: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认为SSI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不 良事件,美国每年发生50万例SSI,每例增加7-10天住院 时间,增加2-11倍死亡率,每年治疗SSI的支出达100亿
参考文献:
⑵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 平。
⑶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 生规范。
⑷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 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 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二)手术中
⑸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 ,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 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⑹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 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⑺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C的无菌生 理盐水等液体。
⑻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 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 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三)手术后
⑴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 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对于医院: 国内将SSI发生率作为衡量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指 标,以便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1 手术切口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
2 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
3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
4
讨论
手术切口的分类
手术切口与SSI 的相关性
SSI 感染类型
u 切口浅部组织感

皮肤
u 切口深部组织感 染
多次术后切口感染暴发均为手术人员会阴部携带的甲 种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某地医院3次暴发切口感染均从工作人员头发中找出 同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工作人员鼻腔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为40%,术者 可通过咳嗽、喷嚏、呼吸和说话使细菌排至空气中, 或通过带菌飞沫直接喷出污染术野。
口罩?
10-35μm的颗粒虽不能透过口罩, 但却能从口罩下缘落入术野。
⑷术前消毒: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 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适合的消毒剂 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 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防止 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3)颈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 斜(方1肌)前头缘部。手术皮肤消术毒侧范头围面:颊头及及颈前部额
❖ 手术持续时间是导致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时间越长感染率越
❖ 手术部位和切高口类型
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变
❖ 术者操作因素
化的主要原因,故应限制参观人数, 无菌观念 并减少在手术室的走动
❖低温 低体温可导致凝血机制障碍,使多种免疫功能无法发挥
❖环境卫生因素 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SSI发生率。
❖ 1.适宜的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1~25℃。根据手术不同时 段及时调节温度。
❖ 2.注意覆盖,尽可能减少皮肤暴露。
❖ 3.使用加温设备,可采用充气式加温仪等加温设备。
❖ 4.用于静脉输注及体腔冲洗的液体宜给予加温至37℃。
❖ 5.高危患者(婴儿、新生儿、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患者 等)除采取上述保述保温措施外还需要额外预防措施防止 计划外低体温,如可在手术开始前适当调高室温,设定个 性化的室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