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合集下载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赏析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表达而著称。

其中有一首名为《月夜忆舍弟》的诗,它展现了杜甫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为您呈现这首诗的原文以及一些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尘沙无二土,与人成一病。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轻。

府署搜神马,青云为我生。

故园东望路,懷人到天明。

这首诗以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杜甫对舍弟的深深怀念之情。

杜甫在诗中描绘了一个戍楼中的夜晚,孤寂的夜空中只有边地秋天雁的声音,寂静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他思念故乡的明月,思念和弟弟分别的痛苦经历。

诗的前两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描绘了杜甫所处的环境,寂静的夜晚只有远处传来的雁声和疏疏落落的戍鼓声。

这种寂静和戍鼓声的打断,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忧郁和思念的氛围。

接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在异乡看到的明亮的月光反而让他更加怀念故乡,因为月光是相伴他成长且欢乐的故乡。

这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从这里开始逐渐展开。

然后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几句描绘了舍弟离散和家园遭受战乱的情景。

舍弟们分散在外,不知生死,无法与家人互通信息,加之战乱不断,使得杜甫更加忧心忡忡。

接下来,“尘沙无二土,与人成一病。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所带来的困顿和失落。

他所处的环境艰苦,而且由于自己的才华未被珍视,感到倍加的痛苦和心灰意冷。

最后两句“府署搜神马,青云为我生。

故园东望路,懷人到天明。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亲人再会的期盼。

他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华得到官方的认可,重新回到故乡和亲人相聚。

整首诗的意境和感情连贯流畅,内容丰富而深刻。

通过诗人的真挚表达,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能够看到他对社会和时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全诗翻译赏析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与“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与《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与《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与思念。

古诗文《月夜忆舍弟》赏析

古诗文《月夜忆舍弟》赏析

古诗文《月夜忆舍弟》赏析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月夜忆舍弟历史评价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

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

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诗篇能写的好,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

《月夜忆舍弟》诗词译文参考及鉴赏答案

《月夜忆舍弟》诗词译文参考及鉴赏答案

《月夜忆舍弟》诗词译文参考及鉴赏答案《月夜忆舍弟》是由杜甫所创作的,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月夜忆舍弟》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赏析《月夜忆舍弟》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及赏析【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译注1】露水从今夜变白,月亮虽很明亮,但总觉得没有往日在故乡时那样明亮。

露从今夜白:适逢白露节,故觉露水变白。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此联的意思是:白露节的夜晚清露满地,使人顿生寒意,孤身在外的游子愈加感到故乡的月是最亮的。

后用来表达在异乡的游子月夜怀乡、思亲之情。

【译注2】从白露这一夜起,清露就变成寒凉的白露了;在异乡望明月,觉得还是故乡的月儿明亮啊。

语出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用以表达月夜游子怀乡思亲之情,或单用“月是故乡明”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赞颂。

◇多年没回家乡了,看着那圆圆的月亮,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之感。

(谌容《真真假假》)【译注3】【鉴赏】今晚是白露节,月亮却是故乡的最亮。

“露从今夜白”一句中,“白露”原为节令,却被诗人拆开讲,情致顿显。

“月是故乡明”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所写之景中: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说故乡的月亮最明。

这种写作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两句诗歌正常语序应为“今夜露白”,“故乡月明”。

诗人将词序调换,使得诗歌意趣横生。

后人常引此句表达思乡之情。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故乡的月夜清凉宜人,月光明亮。

[例]“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故乡的“凉月子”照着东海边的渔村农家,照着我家竹篱边那棵桂花树时,在淡淡的.桂子香气里,母亲的那辆纺车,也许又在“嘤嘤嘤”地吟唱,摇出一圈又一圈白花花的海浪吧。

(秦文玉《西海情》)二、用以形容月夜的思乡之情。

[例]特别是中秋节,素来称为团圆节,这是最易引起人们思乡之情的一天。

他和妻子王承书,总要默默地在月下坐到夜半,望着天宇上,云纱笼罩着银盘般的皎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油然注上心头。

(韩静霆《祖国呵,在你的怀抱里》)【全诗】[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反映了诗人对离散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战乱的忧虑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反映了诗人对离散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战乱的忧虑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反映了诗人对离散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战乱的忧虑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五言律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离散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战乱的忧虑。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2、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节气“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所作,此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四年。

乾元二年七月,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客居秦州。

秦州城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边,当时属偏远的边郡。

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的几个弟弟当时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此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1)首联开篇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诗人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一】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1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月夜忆舍弟》全文及分析

《月夜忆舍弟》全文及分析

《月夜忆舍弟》全文及分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思的诗作,全诗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诗歌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戍楼上的更鼓响起,宣告着道路的封锁,行人断绝。

这一句描绘了战争时期的紧张局势和社会的不安。

而在这边地的秋夜中,一只孤雁的鸣叫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孤雁的形象常常象征着孤独和漂泊,这一声雁叫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是整首诗的经典之笔。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让人顿感寒意。

而在诗人眼中,即便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同一个,但他却觉得只有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的。

这种感受并非是客观的事实,而是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使然。

因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使得他觉得故乡的一切都是无比美好和亲切的。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愁苦。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诗人感慨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各地,由于战乱,连家都没有了,想要打听他们的生死存亡都无从知晓。

这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使得亲人离散,生死不明。

这种无奈和担忧让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想要给弟弟们寄去书信,却常常无法送达。

更何况现在战争还没有停止。

这进一步强调了通讯的困难和局势的动荡不安,也反映出诗人在这种困境中的无奈和绝望。

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边地秋夜的景色,烘托出诗人对弟弟们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

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

从一开始的环境描写,到对故乡的思念,再到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战争的谴责,一气呵成,真挚动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亲人离散的真实写照。

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在战争中的痛苦与无奈。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及赏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通过对于舍弟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将为您呈现原文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描写一个月夜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对于逝去舍弟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贯穿了戍边战争的哀怨和家族分散的苦痛,凭借朴实的语言和真切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楚。

诗的开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以戍鼓的声音和孤雁的吟唱为引子,直观地揭示了战地的凄凉景象。

此处戏剧化的冲突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令人对舍弟的离去感到无尽的惋惜。

接下来的两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露水晶莹和明亮的月光,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月光抚慰着作者伤感的心情,又勾起了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月夜成为作者儿时美好回忆的象征,也是他内心安慰的源泉。

接着几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回忆起舍弟的离世,作者无尽的忧伤便涌上心头。

这两句短短的句子充满了无奈和悲凉,令人深感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家庭的离散和死生的无常成为作者思考的焦点,也加深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的两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展现了作者内心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于时局的忧虑。

作者通过寄书却难以与远方的亲人联系上,也哀叹着自己对于家人的牵挂不能得以传达。

这句话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动荡,使得人们不能亲人团聚,增加了舍弟离去的无尽遗憾。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对于个人家庭遭遇和社会时局的叙述,展示了作者绵长的思念之情。

他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亲人的深情厚意,追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通过对战争和社会动荡的隐忧,揭示了人们无法团聚、生活困顿的苦楚。

这首诗作质朴的表达与婉约的情感相结合,深入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赏析一、协议关键信息1、诗歌名称:《月夜忆舍弟》2、作者:杜甫3、原文内容4、翻译内容5、赏析要点二、原文内容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翻译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四、赏析11 背景与情感基调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 年)秋在秦州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于是写下了这首思乡怀亲的名作。

全诗的情感基调沉郁哀伤,充满了对兄弟的牵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111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绘了一幅边地秋夜的图景。

戍鼓声声,道路断绝,行人稀少,烘托出一片荒凉寂静的氛围。

孤雁的哀鸣,更增添了凄凉之感,为全诗定下了悲伤的基调。

112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

诗人从眼前的白露联想到故乡,觉得还是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13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兄弟的牵挂。

兄弟离散,生死未卜,这种担忧和痛苦令人揪心。

114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诗人感叹书信难以送达,因为战乱还在继续。

这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12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首先,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其次,语言简练而含蓄,韵味无穷。

再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3 诗歌影响《月夜忆舍弟》以其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后人喜爱和赞赏。

它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造诣,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月夜忆舍弟》全文与赏析

《月夜忆舍弟》全文与赏析

《月夜忆舍弟》全文与赏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思的诗作,全诗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一幅边地秋夜的荒凉景象。

“戍鼓断人行”,戍楼上的更鼓响起,宣告着宵禁的开始,道路上不再有行人的身影,渲染出一种紧张、寂静的氛围。

“边秋一雁声”,在这深秋的边塞,一只孤雁的鸣叫划破了夜空,更增添了孤寂和凄凉之感。

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烘托出战争时期边地的紧张与冷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可诗人却觉得还是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其实,并非他乡的月色不如故乡,而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让他在心理上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这两句以景衬情,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诗人感慨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各地,由于战乱,连他们是生是死都无从知晓。

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亲人安危的牵挂和担忧,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想要给弟弟们寄封书信,却常常无法送达,何况如今战争还没有停止。

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亲人之间的联系被阻断,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诗人在诗中既描写了边地的荒凉景象,又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谴责,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毫无雕琢之感,却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戍鼓”“边秋”“露”“月”等,烘托出浓郁的情感氛围。

同时,运用对比的手法,如“月是故乡明”,将故乡的月与他乡的月相对比,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的忧思层层递进。

从对边地环境的描写,到对兄弟分散、生死未卜的牵挂,再到对书信不达、战争未休的无奈和痛恨,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经典诗词: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赏析

经典诗词: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赏析

经典诗词: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赏析引言《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解读,从意境、写作手法和主题等方面来分析其内涵。

诗歌概述《月夜忆舍弟》是一首七绝(四句现代汉语的律诗),共有四句。

通过描绘月夜下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意境描写整首诗营造出了深沉凄迷的意境。

开头两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向读者展示了寂静无声的战地生活,以及在冰冷孤独中漂泊求生之感。

接着,“露从今夜白”揭示了长时间离乡之苦,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家园怀念之情。

“月是故乡明”则将故乡与明亮的月夜联系在一起,更深一步加深了思乡之苦。

写作手法对偶句诗中出现了许多对偶句,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以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种写作手法通过对比来强调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思绪交错。

借景抒怀杜甫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怀的手法,通过描绘战地的冷寂和边境的凄风苦雨,反衬出他内心深处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读者更容易共鸣。

意象传达诗中出现了“戍鼓”、“边秋”、“露”和“月”的意象。

其中,“戍鼓”与“边秋”有着战争的暗示;而“露从今夜白”,以及“月是故乡明”则透露出作者因离乡长时间而导致回忆、寂寞和怀念等情感。

主题分析思乡之情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写戍鼓、边秋、月光等意象,诗人表达了他长时间离家的痛苦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战争与磨难杜甫所处的时代正值唐朝中后期,国家频繁发生战乱。

《月夜忆舍弟》中描绘出的“戍鼓”和“边秋”暗示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边境地区坚守者的孤寂。

这还可以视为杜甫对当时局势以及社会动荡引发的个人命运困境的抒发。

人情冷暖通过抒发曲折复杂、多变无奈的人生遭遇,杜甫在诗作中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冷暖。

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无尽思绪交错中紧记亲人和怀念旧友之间联系,展现出作者面对挑战时坚定而纯真的爱与凄凉。

《月夜忆舍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月夜忆舍弟唐·杜甫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注释: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分散:一作“羁旅”。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达,一作“避”。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赏析: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关键信息1、诗歌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作者:杜甫3、诗歌体裁:五言律诗二、原文翻译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三、诗歌赏析11 意境营造这首诗开篇通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在战乱时期的忧思和愁绪。

111 以景抒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兄弟的牵挂之情融入其中。

白露的降临,明月的照耀,都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112 情感真挚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兄弟分散、生死未卜的担忧,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这种亲情的牵挂和对战争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12 对仗工整全诗在格律上对仗工整,语言精炼。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不仅在音韵上和谐优美,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1 反映社会现实此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122 主题深刻整首诗以“忆舍弟”为主题,却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情感,更展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离散,使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

四、诗歌影响1、文学价值《月夜忆舍弟》作为杜甫的经典诗作之一,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化传承这首诗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表达亲情、思乡之情的重要作品,不断被后人传颂和引用,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五、总结《月夜忆舍弟》是杜甫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和对兄弟亲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和平、团圆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
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
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
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
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
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
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
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
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
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
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
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
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
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
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
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子美
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
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
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
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
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
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
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
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
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
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